CN101598706A -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8706A
CN101598706A CNA2009100552773A CN200910055277A CN101598706A CN 101598706 A CN101598706 A CN 101598706A CN A2009100552773 A CNA2009100552773 A CN A2009100552773A CN 200910055277 A CN200910055277 A CN 200910055277A CN 101598706 A CN101598706 A CN 10159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hannel
water wettability
base portion
mass spectrometry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552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磊
徐国宾
杨芃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ZHI BIOTECH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ZHI BIOTECH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ZHI BIOTECH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ZHI BIOTECH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552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8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8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实现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亲水性微通道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连通,另一端与亲水性微通道连通的连接件,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的红外激光模块或者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下方实现加热的导热陶瓷。本发明可以用于在联用时对样品进行在线浓缩,可以提高质谱的灵敏度,获得高质量的谱图,尤其当样品量极其少的时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其检出和测定能力。

Description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液质联用时样品的处理技术,更具体的说是在液相色谱和电喷雾质谱联用时实现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质谱的电喷雾技术是一种软电离技术,最早由Fenn等提出。其使用强静电场来进行电离,适合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分析,Fenn也因为这个贡献获得的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来分离和鉴定蛋白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分离鉴定的主流分析方法,而在液质联用(LC-MS)中,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是蛋白等大分子鉴定的重要手段。而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过柱纯化等等使样品变得很吸,为了保存和鉴定,往往进行浓缩。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1、减压加温蒸发浓缩:通过降低液面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减压的真空度愈高,液体沸点降得愈低,蒸发愈快;2、空气流动蒸发浓缩:空气的流动可使液体加速蒸发,铺成薄层的溶液,表面不断通过空气流;或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透析袋内置于冷室,用电扇对准吹风,使透过膜外的溶剂不沁蒸发,而达到浓缩目的,此法浓缩速度很慢;3、冰冻法:生物大分子在低温结成冰,盐类及生物大分子不进入冰内而留在液相中,操作时先将待浓缩的溶液冷却使之变成固体,然后缓慢地融解,利用溶剂与溶质融点介点的差别而达到除去大部分溶剂的目的。如蛋白质和酶的盐溶液用此法浓缩时,不合蛋白质和酶的纯冰结晶浮于液面,蛋白质和酶则集中于下层溶液中,移去上层冰块,可得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液。4、吸收法:通过吸收剂直接吸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浓缩。所用的吸收剂必需与溶液不起化学反应,对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与溶液分开。常用的吸收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胶;5、超滤法:超滤法是使用一种特别的薄膜对溶液中各种溶质分子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方法,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氮气压或真空泵压)通过膜时,溶剂和小分子透过,大分子受阻保留,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最适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脱盐,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都不适合在线联用时进行浓缩,对于那些微量的蛋白质常规的液质联用是不能够检出的,因此需要在线浓缩。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用于解决微量蛋白质在线浓缩的问题,可以提高质谱的灵敏度,提高谱图的质量,尤其是可以提高串级谱图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亲水性微通道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连通,另一端与亲水性微通道连通的连接件,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的红外激光模块或者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下方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
本发明通过设置红外激光模块,利用其发射的红外激光加热基部,尤其是加热基部上设置的亲水性微通道或者利用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下方的导热陶瓷加热从而实现对样品进行在线浓缩,可以提高质谱的灵敏度,获得高质量的谱图,尤其当样品量极其少的时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其检出和测定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F表示溶剂蒸发方向;
图2为本发明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通孔13,设置于基部上并与通孔13连通的亲水性微通道14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11连通,另一端与通孔13连通的连接件10。本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通孔13,连接件10另一端直接与亲水性微通道14连通即可。
所述基部由一块厚度为0.5mm的金属片加工成片状或者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将金属片旁边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类似钢笔尖一样,金属片具有尖端和微通道的结构,金属片中间有一个直径为1mm的通孔,该通孔13连通一个长度大约为1-5cm,直径从100um渐缩至10um的微通道(所述亲水性微通道14横截面面积自通孔13向远离通孔方向依次减小),如图1所示,该微通道也可以是内径相同的孔道。金属片经过处理,表面镀铱金,将微通道14处理成亲水性表面。将液相色谱馏分通过连接件10引入到金属片通孔处。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14的红外激光模块,使用980nm的红外激光模块产生的红外激光照射亲水性微通道,整个红外激光模块体积很小,方便安装使用。红外激光加热比电加热效率要高很多,而且不会损伤样品。利用现有的电喷雾装置,只要将金属片固定在操作平台上,通过现有的电喷雾软件就可以设置加在金属片上的高压,即可进行电喷雾。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通孔43、设置于基部上并与通孔43连通的亲水性微通道44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41连通,另一端与通孔43连通的连接件40。本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通孔43,连接件40另一端直接与亲水性微通道44连通即可。
所述基部由一块厚度为0.5mm的金属片加工成片状或者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将金属片旁边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类似钢笔尖一样,金属片具有尖端和微通道的结构,金属片中间有一个直径为3mm的通孔,该通孔43连通一个长度大约为5-10cm,直径从100um渐缩至10um的微通道(所述亲水性微通道44横截面面积自通孔13向远离通孔方向依次减小),如图1所示,该微通道也可以是内径相同的孔道(所述亲水性微通道44横截面面积相同)。金属片经过处理,表面镀铱金,将微通道44处理成亲水性表面。将液相色谱馏分通过连接件40引入到金属片通孔43处。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44下方并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42例如可以选择陶瓷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可以选用各种形状的,如导热陶瓷片等,所述导热陶瓷与设有亲水性微通道44的基部(金属片)用螺栓或者其它连接方式固定即可。
如图2所示,金属片设置与图1相同,只是不是采用红外激光加热,而是采用导热陶瓷对微通道内的溶液进行加热,使溶剂蒸发,达到样品浓缩的效果。导热陶瓷固定在微通道的下方,通过电加热的方式使热传导到位孔道中,使溶剂蒸发。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亲水性微通道24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21连通,另一端与亲水性微通道24连通的连接件20。
所述基部为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微流控芯片23,该微流控芯片23上设计一条横截面面积自远离连接件20的方向依次减小的微通道24,微通道24长度约为5cm,该微通道也设有尖端,该微通道24横截面为部分圆或“V”型,所述微通道24表面经过氧化,处理成亲水性表面。微流控芯片23的上表面与微通道相交部分为两条直线,两条直线的延伸部分可以在远离连接件20的方向相交。在微流控芯片前端设计的尖端上施加电压,进行电喷雾。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24的红外激光模块22,使用红外激光模块产生的红外激光照射亲水性微通道24,整个红外激光模块体积很小,方便安装使用。红外激光加热比电加热效率要高很多,而且不会损伤样品。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亲水性微通道37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31连通,另一端与亲水性微通道37连通的连接件30。
所述基部为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微流控芯片33,该微流控芯片33放置在三维操作平台34上,该微流控芯片33上设计一条内径约为5-10um左右的微通道37,该微通道37横截面为部分圆截面,所述亲水性微通道横截面面积均等;也可以为横截面积相等的V型截面,所述微通道37表面经过氧化,处理成亲水性表面。微流控芯片33的上表面与微通道37相交部分为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微流控芯片的前端通过连接组件(例如不锈钢二通)与质谱的电喷雾喷针相连进行电喷雾离子化。该电喷雾喷针为毛细管喷针,例如石英毛细管或不锈钢毛细管。如果毛细管喷针的直径与微通道37相匹配,也可以不采用连接组件,直接将喷针放置在微通道37进行电喷雾离子化。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37下方并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32。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32可以选用各种形状的,如导热陶瓷片等,所述导热陶瓷32上设有凹槽,微流控芯片33放置在凹槽内,然后给导热陶瓷通上电源实现电加热。
本发明通过设置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的红外激光模块或者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下方实现加热的导热陶瓷。采用导热陶瓷对微通道内的溶液进行加热,使溶剂蒸发,达到样品浓缩的效果。或使用红外激光通过的是热辐射的方式使溶剂蒸发。本发明可以用于在联用时对样品进行在线浓缩,可以提高质谱的灵敏度,获得高质量的谱图,尤其当样品量极其少的时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其检出和测定能力。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当中。

Claims (10)

1.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包括基部,设置于基部上的亲水性微通道以及一端与液相色谱馏分连通,另一端与亲水性微通道连通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亲水性微通道的红外激光模块或者固定于亲水性微通道下方采用电加热的导热陶瓷。
2.如权利1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材质为金属,该基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亲水性微通道相连通,亲水性微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自通孔向远离通孔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导热陶瓷与设有亲水性微通道的基部用螺栓连接固定。
3.如权利1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材质为金属,该基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亲水性微通道相连通,所述亲水性微通道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导热陶瓷与设有亲水性微通道的基部用螺栓连接固定。
4.如权利1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成的微流控芯片,所述亲水性微通道横截面面积沿远离连接件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导热陶瓷采用电加热,其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微流控芯片。
5.如权利1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成的微流控芯片,所述亲水性微通道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导热陶瓷采用电加热,其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微流控芯片。
6.如权利2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尖端,该基部形状为钢笔尖形状,在上施加电压实现电喷雾。
7.如权利2或3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径为1-3mm,所述亲水性微通道长为1-10cm。
8.如权利5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通道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质谱的电喷雾喷针连通。
9.如权利5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通道另一端直接与质谱的电喷雾喷针连通。
10.如权利4所述的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通道另一端设有尖端用于被施加电压进行电喷雾。
CNA2009100552773A 2009-07-23 2009-07-23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Pending CN101598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552773A CN101598706A (zh) 2009-07-23 2009-07-23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552773A CN101598706A (zh) 2009-07-23 2009-07-23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8706A true CN101598706A (zh) 2009-12-09

Family

ID=4142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552773A Pending CN101598706A (zh) 2009-07-23 2009-07-23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87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6511A (zh) * 2016-11-25 2017-03-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硫化硅橡胶涂层憎水性检测方法
CN108598132A (zh) * 2018-05-23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掩膜板的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66201A (zh) * 2017-12-31 2018-10-16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76119A (zh) * 2018-06-13 2018-11-09 安徽建筑大学 固体样品漫反射光谱测试载样加热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6511A (zh) * 2016-11-25 2017-03-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硫化硅橡胶涂层憎水性检测方法
CN108666201A (zh) * 2017-12-31 2018-10-16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及其工作方法
WO2019129276A1 (zh) * 2017-12-31 2019-07-04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及其工作方法
CN108598132A (zh) * 2018-05-23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掩膜板的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776119A (zh) * 2018-06-13 2018-11-09 安徽建筑大学 固体样品漫反射光谱测试载样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63416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biomolecule separations by mass spectrometry
Heron et 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nebulization of peptides as a microfluidic interface for mass spectrometry
CN109270155B (zh) 用于液相样品的快速蒸发电离的系统和方法
Kataoka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s in drug analysis
CN101598706A (zh)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时在线浓缩样品的装置
EP0260635A2 (en)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probe
WO2005104177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ce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a continuous flow sample system using laser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US20100175557A1 (en) Low power consuming desorption apparatus and dehumidifier using the same
ATE167933T1 (de) System zum einbringen einer probe
Huang et al. Direct surface and droplet microsampling for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with an integrated dual-probe microfluidic chip
CN104716003A (zh) 一种用于质谱的脉冲喷雾式膜进样装置
TWI430322B (zh) 電噴灑游離裝置、質譜儀,以及質譜分析方法
US20070077546A1 (en) Concentration techniques i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JP2021530672A (ja) 質量分析のためのサンプリングプローブおよびサンプリング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111024804A (zh) 一种基于芯片的鞘气辅助纳升电喷雾质谱离子源系统及方法
CN109596398A (zh) 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
Shinohara et al. Polymer microchip integrated with nano-electrospray tip for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US7790007B2 (en) Electrophoresis chip,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 sample
CN203551534U (zh) 一种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装置
Sun et al. Capillary self-aspirating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SESI) for convenient and versatil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US20080152509A1 (en) Integrated micro-pump and electro-spray
CN106324073A (zh) 一类面向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的二维基底
US7462280B2 (e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p with flexible interface
JP2008304369A (ja) 質量分析用の試料の調製装置及びその調製方法
WO2006091743A2 (en) Integrated micro-pump and electro-spr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