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5359A - 换热器板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5359A
CN101595359A CNA2007800457759A CN200780045775A CN101595359A CN 101595359 A CN101595359 A CN 101595359A CN A2007800457759 A CNA2007800457759 A CN A2007800457759A CN 200780045775 A CN200780045775 A CN 200780045775A CN 101595359 A CN101595359 A CN 101595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cess
exchanger plate
protuberan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57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斯滕·博叶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X Flow Technology Danmark AS
Original Assignee
Invensys APV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sys APV AS filed Critical Invensys APV AS
Publication of CN101595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5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 F28F3/04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the deformations being pontual, e.g. dimp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 F28F3/046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the deformations being linear, e.g.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28F3/083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器板,其具有当换热器板组装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主换热流体的第一接触侧(10)、以及当换热板组装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副换热流体的第二接触侧,其中,第一接触侧(10)和第二接触侧均包括图样,所述图样在第一和第二接触侧上形成相应的不平坦表面,并且当相应换热器板一起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图样提供用于接触该相应换热器板的各个接触点或接触区域(14),其中,一系列的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16、17)被设置在第一接触侧(10)和/或第二接触侧上的图样中,并在接触点或接触区域(14)之间或之外。

Description

换热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换热器板。
背景技术
大多数已知的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器板设置有规则的波纹图样,例如传统山形(chevron)或鱼骨形图样或者传统洗衣板形图样。在换热器板上设置这些图样的目的在于:
-为换热流体提供流动通道。
-由于具有多个接触点而为换热器结构提供机械强度。
-确保换热流体之间的良好传热。
通过设计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器板,对于某些应用而言,所希望的是获得高的传递单位数(NTU值)。在理论上,板式换热器的NTU值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加:
-减小板间隙,即,两个相邻的板之间的距离,和/或
-减小规则图样的角度(图样角),即,图样的肋和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与流体主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角度。
板间隙通常对应于提供图样的波纹的幅度。板间隙还限定被放置在两个相邻换热器板之间的衬垫的高度。衬垫密封板式换热器中的流体,并将流体互相分隔开。
如果板间隙改变,则通常换热器板和衬垫的整体的设计和结构也不得不改变,并且新的衬垫以及新的或修改后的衬垫工具也是必要的。因此,通过减小板间隙来提高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的效率将会代价高昂。而且,在减小板间隙方面存在实际的限制,例如衬垫密封力和衬垫使用寿命。
图样角连续减小到小于大约30°不会导致板效率的相应的连续增加。因此,用于需要高NTU值的应用的大多数板式换热器具有大约30°的图样角。
对于采用板式换热器的某些应用,由于可用空间和/或使用工具的部件,板式换热器的总体高度受到限制。因此,如果需要更高的NTU值,则将不可能增大板式换热器的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换热器板,所述换热器板具有与具有相同外部尺寸、相同板间隙和相同图样角的已知图样相比形成更高NTU值的图样。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换热器板而实现。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中的换热器板,换热器板具有当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主换热流体的第一接触侧、以及当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副换热流体的第二接触侧,其中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均包括图样,该图样在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上形成各自的不平坦表面,并且当相应换热器板一起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图样提供接触该相应换热器板的各个接触点或接触区域,其中一系列的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置在第一接触侧和/或第二接触侧上的图样中并在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间或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在流过具有至少一个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的流体中可形成附加紊流。这种附加紊流只要通过以下方式就将形成更高的NTU值:在第一接触侧和/或第二接触侧上的图样中在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间或之外提供一系列的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
本发明的该方面的另一优点在于,在两个相邻换热器板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图样的修改结构可为这两个相邻换热器板提供机械固定。由于这种机械固定,板式换热器的组装将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安装有至少一个这些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的NTU值在不改变常用的特别是板的外部几何形状、板间隙和图样角的情况下可被调节到所希望水平(增大或甚至减小)。因此,用于制造板和衬垫的现有工具可再次使用。用于制造衬垫的现有工具可在不进行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使用。用于制造板的工具可通过修改现有工具的插件而提供。这将会节省投资成本。这样可生产改进的换热器板,而没有附加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传统图样设计的修改优选地使得对流体设置更多的阻碍,由此形成更多的紊流。这将会增大NTU值。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可部分地(根据交替的板的几何形状)减小主要流体路径中的有效板间隙,而不改变限定衬垫尺寸的实际板间隙。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换热器板的平面”是指衬垫接纳部分的平面。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是指接触点或接触区域所在的平面。
两个相邻接触点的平面(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板厚度(板片材料的厚度)对应于板间隙。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它们中的至少之一且优选它们中的一些从换热器板的平面延伸越过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优选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它们中的至少之一且优选它们中的一些从换热器板的平面延伸越过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且延伸以这些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和/或大于1%,更优选大于5%,更优选大于10%,更优选大于20%,更优选大于30%,更优选大于40%,特别为大约50%。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它们中的至少之一且优选它们中的一些位于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例如,这可通过将传统的图样(鱼骨形、山形或洗衣板形)修改以具有从肋延伸到换热器板的平面的一些凹口实现。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它们中的至少之一且优选它们中的一些与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的距离对应于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特别为大约50%。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它们中的至少之一且优选它们中的一些与换热器板的平面的距离对应于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特别为大约50%。
根据本发明,一个板的接触侧中的一个上的图样槽(或多个图样槽)可对应于该板的接触侧中的另一个上的图样隆起(或多个图样隆起),而一个板的接触侧中的一个上的图样隆起(或多个图样隆起)可对应于该板的接触侧中的另一个上的图样槽(或多个图样槽)。这些特征基于通过冲压金属片材料(优选为不锈钢)的传统换热器板制造方式。
根据本发明,换热器板可包括波纹图样(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山形或鱼骨形图样),且优选为位于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外的附加波纹图样。
根据本发明,图样为鱼骨形图样或洗衣板形图样。根据本发明,图样将被修改以具有如申请文件、特别是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阻碍。
根据本发明,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线与鱼骨形或洗衣板形图样的槽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65°,优选小于55°,优选小于45°,优选小于40°,更优选小于35°,最优选为大约30°。该角度已知为山形或洗衣板形角度。大约30°的山形将为传统的洗衣板形或鱼骨形图样提供最优NTU值。相应地,大多数已知的洗衣板形或鱼骨形图样具有大约65°至大约30°之间的山形角度。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将在不改变板间隙或板式换热器的总体尺寸的情况下提供进一步增大的NTU值。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置在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且优选地为更多个之间,如果想使NTU值最大化,则更优选设置在所有的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间。
根据本发明,当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板式换热器中时,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置在基本上沿预定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的线上。大多数流体将在这些线上经过板式换热器。通过对这些线上的流体经过设置阻碍,将在流体中产生紊流,从而使板式换热器的NTU值增大。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当换热器板组装在板式换热器中时,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在突出部、凹部、凹口和/或附加波纹的区域中将与相邻的换热器板的距离减小大于1%,优选大于5%,更优选大于大约15%,更优选大于大约30%,最优选为大约50%。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可被设计为使得:当换热器板组装在板式换热器中时,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在突出部、凹部或凹口的区域中将与相邻换热器板的距离减小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最优选为大约50%。
根据本发明,凹痕、凹口、凹部和/或突出部在换热器板的平面中具有圆形、环形、线性、方形、十字状或其他形状的截面。其他合适的形式也是可以的,只要根据需要对经过的流体设置阻碍即可。
根据本发明,当从换热器板侧方观看时,凹痕、凹口、凹部和/或突出部可具有波纹截面。优选地,该波纹截面比常用鱼骨形图样和/或洗衣板形图样的相应截面具有更高(或更低)的幅度。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多个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其中,至少一个、优选每十个之一、更优选每八个之一、更优选每六个之一、更优选每四个之一、更优选每两个之一、最优选每一个换热器板根据本发明如上述地用于增大NTU值。将选择被安装到板式换热器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板的数量,从而根据所希望的NTU值优化最终形成的板式换热器的NTU值。换句话说,板式换热器的NTU值将是受控的,因此可通过安装到板式换热器的本发明的换热器板的数量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具有至少两个换热器板、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其中换热器板沿相反朝向交替安装并在设置有突出部的区域中相互嵌套。这会使NTU值的增大,而不改变板间隙或板式换热器的总体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特别是根据上述的板式换热器,其具有至少两个换热器板,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如上述的换热器板,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换热器板设置有被布置为使得换热器板相对彼此机械固定的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由于换热器板将不能显著地彼此滑移但仍或多或少地对齐,因此这种机械固定将简化板式换热器的组装。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显示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两个板当组装在板式换热器中时的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3a)是在没有衬垫时图1的换热器板沿线III-III的截面示意图。
图3b)是对应于图3a)的截面图但属于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c)是对应于图3a)的截面图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粗线)与传统换热器板(虚线)之间差别的截面示意图。
图4a)是在没有衬垫时图1的换热器板沿线IV-IV的截面示意图。
图4b)是对应于图4a)的截面图但显示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c)是对应于图4a)的截面图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粗线)与传统换热器板(虚线)之间差别的截面示意图。
图5a)是对应于图3a)但具有在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相互上下设置的两个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b)是对应于图5a)的截面图但显示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c)是对应于图5a)的截面图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粗线)与传统换热器板(虚线)之间差别的截面示意图。
图6a)是对应于图4a)但具有在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相互上下设置的两个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b)是对应于图6a)的截面图但显示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c)是对应于图6a)的截面图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粗线)与传统换热器板(虚线)之间差别的截面示意图。
图7a)是图1的换热器板的图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图样的对应于图7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c)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图样的对应于图7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d)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图样的对应于图7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a)是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修改后的洗衣板形图样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修改结构显示为圈(如果位于线上则为突出部,而如果位于线间则为凹部),接触点以粗十字指示。
图8b)是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板的修改后的洗衣板形图样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修改结构显示为圈(如果位于线上则为突出部,而如果位于线间则为凹部),接触点以粗十字指示。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其中使用下述附图标记(有时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其他实施例中的相似或相应部件并加以’或加以小写字母a,b,c或d):
1换热器板
2 衬垫
3 用于主流体的入口孔
4 用于主流体的出口孔
5 用于副流体的入口孔
6 用于副流体的出口孔
10 第一接触侧
11 衬垫接纳部分
12 图样第一部分
13 图样第二部分
14 交汇点(交汇区域)
15 接触点(接触区域)
16 突出部
17 凹部(凹口)
20 第二接触侧
21 衬垫接纳部分
22 图样第一部分
23 图样第二部分
24 交汇点(交汇区域)
25 接触点(接触区域)
26 突出部
27 凹部(凹口)
30 主流体的流动方向
40 副流体的流动方向
α 图样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具体参照图1、2、3a)、4a)、5a)、6a)和7a)说明本发明的包括修改后的山形图样的实施例。然后将具体参照图3b)、3c)、4b)、4c)、5b)、5c)和6b)、6c)说明差别。
换热器板1包括当该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主流体(未示出)的第一接触侧10。在相反一侧上存在当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副流体(未示出)的第二接触侧20(见图3a)。显示出使一个换热器板针对相邻换热器板密封的衬垫2。衬垫2优选为分立的部件并通常单独制造。衬垫被接纳在衬垫接纳部分21中。如果换热器板组装到并用于板式换热器中,则主流体将会基本上沿箭头30的方向从用于主流体的入口孔3经过第一接触侧(以及紧邻于板1组装的相邻换热器板1’的相似接触侧)流动到用于主流体的出口孔4。因此,如图1中所示,衬垫未在第一接触侧10(但在图1中未示出的第二接触侧20)围绕孔3和4。副流体将会基本上沿箭头40的方向从用于副流体的入口孔5经过第二接触侧20(以及紧邻于板1组装的相邻换热器板1’的相似接触侧)流动到用于副流体的出口孔6。相应地,所述衬垫在第一接触侧10(但不在图1中未示出的第二接触侧20)围绕孔5和6。
通常,板式换热器通过逆流方式操作,即,例如,主流体沿箭头30的方向经过板式换热器,而副流体沿相反的箭头40的方向经过板式换热器。应理解的是,板式换热器操作可因应用而异,例如,对于两种或更多种换热流体设置垂直或平行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包括主要基于鱼骨形或山形图样的图样。图样第一部分12具有肋或突出部,所述肋或突出部沿与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30、30a的方向大致成30°的角α(图7a))延伸。相应的图样第二部分13沿另一方向倾斜,最佳地如图7a)中所示,并优选地采用相同角度。两个部分12、13在交汇点或交汇区域14交汇。相应的槽处于各肋或各突出部之间。这对应于传统的鱼骨形或山形图样。
这种图样的修改之处是,在板接触点之外提供有重叠的附加波纹。这种附加波纹大致平行于主要流动方向30、40延伸。换句话说,所述图样包括从肋(形成鱼骨形图样的图样第一和第二部分)突出的一些突出部16(显示为分别位于示意性显示各个肋的尖端的线上的粗圈)、和在肋之间的谷中的一些相应凹部17(显示为位于示意性显示各个肋的尖端的线之间的粗圈)。当具有相邻的换热器板时,这些突出部16和17位于接触点或接触区域15(显示为粗十字)之间。
根据本发明,在传统的图样中可提供更少或更多的突出部或不规则部,以增加安装有至少一个本发明的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的NTU值。
目前的本发明所有者进行的试验令人惊讶地显示,通过提供图1和3a)、4a)等中所示的修改,NTU值可显著增加,例如增加大于5%。
在换热器板1的另一侧是当安装并用于板式换热器中时接触副流体的第二接触侧20。
通常,换热器板为利用冲压工具制造的金属片。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制造换热器板的其他方法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优选地并由图1所示实施例体现的那样,第二接触侧20将具有与第一接触侧10类似的设计。相应地,存在衬垫接纳部分21并存在接合于相应交汇点24(交汇区域24)的相应的图样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显然,第一侧10上的肋或突出部将对应于第二侧上的槽或凹部。第二接触侧具有与相邻换热器板接触的接触点25(接触区域)。由于该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在第二接触侧20上还存在突出部26和凹部(凹痕,凹口)27。
显然,可修改其他传统图样以具有相应的修改结构。例如,可修改已知的洗衣板形图样以具有附加(叠置的)的波纹或者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凹部(和/或凹痕、凹口)和/或突出部。
图3a)是在未显示衬垫时图1的换热器板沿线III-III的截面示意图。在图3a)中,例示出第一接触侧10上的突出部16和凹部17以及设置在第二接触侧20上的突出部26和凹部27。当换热器板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一个衬垫被放置在衬垫接纳部分11中,而另一衬垫处于换热器板的另一侧上并被放置在衬垫接纳部分21中。
图3b)是对应于图3a)的截面图但属于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示意图。其差别从图3c)可见,其中图3a)和3b)的截面图显示为被叠置。图1和图3a)的实施例以粗线显示,而对应的传统换热器板的截面图以虚线显示,该虚线仅在存在差别的区域中可见。这些差别包括如图3a)中标出的突出部和凹部。
图4a)是在没有衬垫时图1的换热器板沿线IV-IV的截面示意图,所述即,沿箭头30的方向(图1)沿延伸穿过突出部和凹部的位置的线或称沿接触点14之间的线。
图4b)和图4c)被提供以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和传统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差别。参见图3b)和3b)的相应描述。
图5a)、5b)和5c)以及图6a)、6b)和6c)类似于图3a)、3b)和3c)以及图4a)、4b)和4c),但另外显示出邻近于图3a)至4c)中所示的换热器板而布置的第二换热器板1’。
传统换热器板与本发明换热器板之间的差别最佳地从这些附图中可见,特别是从图6c)中可见。如图6c)中所示,与流过传统板式换热器的流体相比,流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的流体必须显著更多地改变其流动方向。由于提供相邻板的嵌套的相邻换热器板(如果安装在板式换热器中)中的突出部和凹部,与在传统板式换热器中相比,流体必须更多地改变其流动方向。由于相邻换热器板之间的接触提供其他流动阻碍,因而这种嵌套将在主要流动区域中发生。由此,在流体中将形成更多紊流,这将增加板式换热器的NTU值。
图7a)显示用于突出部和凹部的结构的一些示例性设计。其他设计也是可以的(如果希望增加NTU值,则只要形成更多的紊流即可)。
图7a)是图1的换热器板的图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图7b)、7c)和7d)显示针对修改结构的可替代设计。可替代地,突出部可设置为凹部,而凹部可设置为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将不会形成嵌套,但仍将导致紊流增加,从而使装备有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形成更高的NTU值。这已通过本发明所有者进行的试验得到证实。
根据图7b),其他可能的修改是,在山形图样的肋中设置垂直于流动方向30b延伸的槽。通过这种设计,将不会形成板的嵌套,但仍将导致紊流增加,从而使装备有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形成更高的NTU值。这已通过本发明所有者进行的试验得到证实。
根据图7c),显示出其他可能的修改。该修改可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根据图7d),其他可能的修改是,在山形图样的肋中设置平行于流动方向30d延伸的槽。这会减小在板式换热器中产生的压降,这对于某些应用、特别是需要较低NTU值的应用而言是所希望的。
如图所示和/或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修改后的鱼骨形或山形图样。然而,显然可对洗衣板形图样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图样进行类似修改,特别是在类似或相同的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有能力根据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知识进行类似修改。这特别适用于如图7a)、7b)、7c)和7d)中所示的修改。
显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并非意在限制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而且,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申请文件将认识到的明显的替代方案将处于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中的换热器板,该换热器板具有在该换热器板被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主换热流体的第一接触侧、以及在该换热器板被组装到并用于换热器中时接触副换热流体的第二接触侧,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侧和所述第二接触侧均包括图样,该图样在所述第一接触侧和所述第二接触侧上形成各自的不平坦表面,并且当相应换热器板一起组装到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图样提供用于接触该相应换热器板的各个接触点或接触区域,
其特征在于,一系列的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侧和/或所述第二接触侧上的图样中并在所述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间或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计为使得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一些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延伸越过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延伸。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计为使得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一些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延伸越过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且延伸以这些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和/或,大于1%,优选大于5%,更优选大于10%,更优选大于20%,更优选大于30%,更优选大于40%,最优选为大约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计为使得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一些位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计为使得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一些与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的距离对应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最优选为大约5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计为使得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中的一些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的距离对应于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与所述接触点的平面(或接触区域的平面)之间距离的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大约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最优选为大约50%。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接触侧中的一个上的图样槽对应于所述接触侧中的另一个上的图样隆起,所述接触侧中的一个上的图样隆起对应于所述接触侧中的另一个上的图样槽。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换热器板包括波纹图样,优选还包括位于所述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外的附加波纹图样。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图样为鱼骨形图样或洗衣板形图样。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垂直于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的线与所述鱼骨形或洗衣板形图样的槽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65°,优选小于55°,优选小于45°,优选小于40°,更优选小于35°,最优选为大约30°。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置在所述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之间或优选为更多个之间,更优选在所有的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之间。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当所述换热器板被组装到并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设置在基本上沿所述流体的预定流动方向延伸的线上。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当所述换热器板被组装在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在所述突出部、凹部、凹口和/或附加波纹的区域中与相邻换热器板的距离减小大于1%,优选大于5%,更优选大于大约15%,更优选大于30%,最优选为大约50%。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当所述换热器板被组装在板式换热器中时,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在所述突出部、凹部或凹口的区域中与相邻换热器板的距离减小大约100%,优选小于大约95%,更优选小于大约80%,更优选小于70%,更优选小于大约60%,最优选为大约50%。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凹痕、凹口、凹部和/或突出部在所述换热器板的平面中具有圆形、环形、线性、方形、十字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其中当从所述换热器板的侧方观看时,所述凹痕、凹口、凹部和/或突出部具有波纹截面,所述波纹截面比传统鱼骨形图样和/或洗衣板形图样的对应截面具有更高(或更低)的幅度。
17、一种具有多个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其中至少一个、优选每十个之一、更优选每八个之一、更优选每六个之一、更优选每四个之一、更优选每两个之一、最优选每一个换热器板为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板。
18、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具有至少两个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换热器板,其中所述换热器板沿相反朝向交替安装并在设置有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的区域中相互嵌套。
19、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换热器板设置有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所述凹痕、凹口、凹部、突出部和/或附加波纹被布置为使得所述换热器板相对于彼此机械固定。
CNA2007800457759A 2006-12-11 2007-12-07 换热器板 Pending CN1015953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025626A EP1933105A1 (en) 2006-12-11 2006-12-11 Heat exchanger plate
EP06025626.0 2006-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5359A true CN101595359A (zh) 2009-12-02

Family

ID=3800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57759A Pending CN101595359A (zh) 2006-12-11 2007-12-07 换热器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933105A1 (zh)
JP (1) JP2010512501A (zh)
KR (1) KR20090106521A (zh)
CN (1) CN101595359A (zh)
WO (1) WO200807135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2022A (zh) * 2010-12-09 2011-05-25 常州大学 用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双波型一次原表面回热器的换热基体
CN10285370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板片及双流道换热器
CN102853693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道换热器
CN10380818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用的带阻尼作用的不等容积换热波纹板片
CN108195212A (zh) * 2018-02-23 2018-06-22 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
CN113825970B (zh) * 2019-05-21 2023-09-05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和制造板式热交换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1754B1 (ko) * 2009-04-14 2012-06-1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판형 열교환기
DK177839B1 (en) 2013-03-08 2014-09-08 Danfoss As Heat exchanger with dimples connected by wall sections
DK177838B1 (en) * 2013-03-08 2014-09-08 Danfoss As A gasketed heat exchanger with elastically deformable dimples
JP6552499B2 (ja) * 2013-12-10 2019-07-31 スウェップ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改良された流れを有する熱交換器
CN109519901B (zh) * 2017-11-10 2020-11-17 中山市靓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
IL259897A (en) * 2018-06-07 2018-07-31 Pessach Seidel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increased heat transfer
EP4141372A3 (en) * 2018-06-07 2023-05-17 Pessach Seidel A plate of plate heat exchangers
JP6626547B1 (ja) * 2018-08-29 2019-12-25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FR3086377A1 (fr) * 2018-09-25 2020-03-2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laque constitutive d'un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telle plaque
US20230402956A1 (en) * 2022-06-13 2023-12-14 Icarus Rt, Inc. Hybrid photovoltaic-thermal and co-generation system
KR20240020481A (ko) 2022-08-08 2024-02-15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에어포일 주름 판형 열교환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62654A (en) * 1967-05-24 1969-08-27 Apv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late Heat Exchangers
SE444719B (sv) * 1980-08-28 1986-04-28 Alfa Laval Ab Plattvermevexlare med korrugerade plattor der korrugeringarna stoder mot intilliggande platta och korrugeringarna i stodomradet forsenkts for att minska avstandet mellan tva plattor
DE3244547A1 (de) * 1982-12-02 1984-06-07 Gea Ahlborn Gmbh & Co Kg, 3203 Sarstedt Waermeaustauscher
SE458806B (sv) * 1987-04-21 1989-05-08 Alfa Laval Thermal Ab Plattvaermevaexlare med olika stroemningsmotstaand foer medierna
SE468685B (sv) * 1991-06-24 1993-03-01 Alfa Laval Thermal Ab Plattvaermevaexlare med plattor som har aasar och raennor daer aasar paa en platta anligger mot parallellt med desamma loepande aasar paa den andra plattan
SE518256C2 (sv) * 2001-01-04 2002-09-17 Alfa Laval Ab Värmeöverföringsplatta, plattpaket samt plattvärmeväxlare
DE602004020678D1 (de) * 2003-11-07 2009-05-28 Invensys Apv As Wärmetauscherplatte mit dichtung
DE102004032353A1 (de) * 2004-07-03 2006-01-26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Plattenwärmetausch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2022A (zh) * 2010-12-09 2011-05-25 常州大学 用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双波型一次原表面回热器的换热基体
CN102072022B (zh) * 2010-12-09 2013-12-18 常州大学 用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双波型一次原表面回热器的换热基体
CN10285370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板片及双流道换热器
CN102853693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道换热器
CN10380818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用的带阻尼作用的不等容积换热波纹板片
CN108195212A (zh) * 2018-02-23 2018-06-22 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
CN108195212B (zh) * 2018-02-23 2024-05-14 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
CN113825970B (zh) * 2019-05-21 2023-09-05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和制造板式热交换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512501A (ja) 2010-04-22
WO2008071356A1 (en) 2008-06-19
KR20090106521A (ko) 2009-10-09
EP1933105A1 (en) 200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5359A (zh) 换热器板
KR101483837B1 (ko)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플레이트 및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EP2775248A1 (en) Fixing gasket in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US6237679B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s
CN101346598B (zh)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装置
KR20060089162A (ko) 열 교환용 플레이트
US9341415B2 (en) Reinforced heat exchanger
JP5495720B2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部材
CN203464814U (zh) 叠板式换热器
JP2008116138A (ja) 熱交換用プレート
CN108474631B (zh) 端口孔垫圈和用于换热器的组件
CN102239379A (zh) 换热器
KR20070001819A (ko) 열교환 유닛
CN103217049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板片
CN115325864A (zh) 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具有不对称性波纹结构的板
KR20110004378A (ko)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CN109087898A (zh) 半导体层叠单元用的按压构件
EP1813901A2 (en) Heat exchange plate
US10281222B2 (en) Heat exchanger
EP1553372A2 (en) Plate for heat exchange and heat exchange unit
EP3614087B1 (en)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cassette for plate heat exchanger
JP6097865B1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12747613B (zh)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和板式换热器
JP2017211156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KR20020025137A (ko) 판형열교환기의 내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