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1805A -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1805A
CN101581805A CNA2009100065429A CN200910006542A CN101581805A CN 101581805 A CN101581805 A CN 101581805A CN A2009100065429 A CNA2009100065429 A CN A2009100065429A CN 200910006542 A CN200910006542 A CN 200910006542A CN 101581805 A CN101581805 A CN 101581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et
thickness
ranvier
membrane
under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65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1805B (zh
Inventor
朱翰毕
黄甲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456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6170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486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9316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30Fillers, e.g. particles, powders, beads, flakes, spheres, chi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片、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光学片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以及在该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不同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

Description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光学片(optical sheet)、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backlight unit)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扫描场(display field)可以在视觉上显示各种电信号的信息。在显示器领域中,已经引入了具有优异特性例如外形薄、重量轻和功率消耗低的各种类型平板显示器。此外,平板显示器正在替代阴极射线管(CRT)。
平板显示器的例子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以及电致发光显示器(ELD)。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高对比度和对移动图像的优异显示特性,因而可用作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面板、个人电脑的监视器和/或TV监视器。
液晶显示器可认为是光接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可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
背光组件可以包括光源和光学片。光学片可以包括散射片、棱镜或保护片。
如果背光组件所提供的光亮度的均匀性降低,则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会劣化。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使用散射片来改善亮度的均匀性。散射片可以使光能够均匀地散射通过液晶显示器的整个显示区域。但是,仅仅使用散射片难以保证光的散射性以及亮度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通过改变基础膜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均匀亮度和改善光散射性的光学片、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片,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以及在该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其中T1表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第一厚度T1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第一厚度T1可以是沿基本垂直于基础膜的一个表面的矢量所测量的厚度,第二厚度T2可以是基本平行于第一厚度T1的厚度。
第一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其一可以具有峰和谷。
第一和第二厚度T1和T2可以基本满足下式:0.1μm≤|T1-T2|≤10μm。
光学片还可以包括在基础膜上的第一底涂层。
光学片还可以包括在基础膜下方的第二底涂层。
第一底涂层或第二底涂层可以由选自丙烯酸基、酯基和氨酯基聚合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第一底涂层的厚度可以是约5nm~300nm。
第二底涂层的厚度可以是约5nm~300nm。
多个凸起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珠。
多个凸起可以包括棱镜、微透镜和双凸透镜中的一种。
多个凸起可以包括多个峰、多个谷以及在所述谷下方的基部。
基部的高度可以是多个峰之一的高度的约5%~50%。
多个峰、多个谷和基部可以形成多个凸起的整体。
棱镜可以包括多个峰和多个谷,并且峰和谷中的至少一个以不均匀的图案迂回曲折。
棱镜可以包括多个峰和多个谷,并且至少一个峰的高度沿所述棱镜的纵向变化。
光学片还可以包括在基础膜下方的保护层,保护层包括树脂和多个第二珠。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在光源上的光学片,该光学片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以及在该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其中T1表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第一厚度T1不同于第二厚度T2。
在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光源、在光源上的光学片以及在光学片上的液晶面板,该光学片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以及在该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其中T1表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第一厚度T1不同于第二厚度T2。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本发明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结合说明书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和2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第二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4和5示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
图6是根据第四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7和8是根据第五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六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10和11示出根据第七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
图12和13是根据第八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14和15是根据第九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16~19是示出光学片透镜部分的透视图;
图20是根据第十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21是根据第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图22和23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包括光学片的背光组件的结构;
图24和25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背光组件的结构;
图26和27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和2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1和2所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100可包括基础膜110和在基础膜110上的棱镜部120。
基础膜110可以透射来自光源的光。基础膜110可以由透光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环氧树脂(polyepoxy)形成。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
基础膜1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11a和与第一表面1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11b。第一表面111a和第二表面111b中的至少其一可以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图1示出第一表面111a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整个第一表面111a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作为替代方案,第一表面111a的一部分,例如除第一表面111a边缘以外的其余部分,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
基础膜110的第一表面111a可具有波形。第一表面111a可具有如下结构:第一表面111a的峰127和谷128以重复的方式交替形成。
第一表面111a的峰127的间距可以是均匀的。彼此相邻形成的峰127和谷128的高度差可以是均匀的。峰127的间距以及峰127与谷128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根据基础膜110的厚度和尺寸、期望的亮度均匀性以及光散射性等来适当选择。
第一表面111a的弯曲表面可以利用压延加工、注射加工、浇铸成型加工等方法中的一种来形成。也可以利用其它技术来形成弯曲表面。基础膜110可以厚约50μm~300μm,以实现背光组件的薄外形。基础膜110的厚度可以是第一表面111a的一个峰127与第二表面111b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表面111a的一个谷128与第二表面111b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当基础膜110的厚度等于或大于50μm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背光组件的薄外形,而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光学片100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当基础膜110的厚度等于或小于300μm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背光组件的薄外形,并且光学片100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可以最大化(和/或增加)。
基础膜110可具有第一表面111a和第二表面1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111a和第二表面1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是沿基本垂直于基础膜110的一个表面的矢量所测量的厚度,第二厚度T2可以是基本平行于第一厚度T1的厚度。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第一厚度T1和第二厚度T2可以基本满足下式:0.1μm≤|T1-T2|≤10μm。
下表1示出随着第一和第二厚度T1和T2之间的关系而变化的光学片100的散射特性和亮度特性。在下表1中,×、○和◎分别表示所述特性的差、良好和优异的状态。
表1
  |T1-T2|(μm)   散射特性   亮度特性
  0.05   ×   ◎
  0.1   ○   ◎
  1   ○   ◎
  3   ○   ○
  5   ○   ○
  7   ○   ○
  9   ◎   ○
  10   ◎   ○
  15   ◎   ×
如表1所示,当第一和第二厚度T1和T2满足下式:0.1μm≤|T1-T2|时,由于在基础膜110的一个表面上的非平坦表面使得来自光源的光可被散射。当第一和第二厚度T1和T2满足下式:|T1-T2|≤10μm时,可以防止(和/或最小化)由于基础膜110的大高度差导致的亮度降低。
棱镜部120可以聚焦来自光源的光。棱镜部120可以具有三角形部分。由于棱镜部120可以沿棱镜部120的纵向线型形成,因此棱镜部120可具有三棱镜形状。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棱镜部120可以包括多个峰121、多个谷122以及在谷122下方的基部125。所述多个峰121、多个谷122以及基部125可以形成棱镜部120的整体。
基部125的高度H2可以是棱镜部120的一个峰121的高度H1的约5%~50%。当基部125的高度H2等于或大于一个峰121的高度H1的5%时,可以防止在棱镜部120制造过程中的压力对基础膜110的损伤。当基部125的高度H2等于或小于一个峰121的高度H1的50%时,可以防止由于基部125厚而导致的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降低。
如图2所示,基础膜11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11a和111b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作为替代方案,基础膜110的第二表面111b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
在下文将描述的示例实施方案中,基础膜的第一表面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但是,基础膜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或者基础膜的第二表面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
图3是根据第二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200可以包括基础膜210以及在基础膜210上的棱镜部220。棱镜部2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珠230。
基础膜2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211a以及与第一表面211a相反的第二表面211b。基础膜210可具有第一表面211a与第二表面2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211a与第二表面2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是沿基本垂直于基础膜210的一个表面的矢量所测量的厚度,第二厚度T2可以是基本平行于第一厚度T1的厚度。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21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第一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棱镜部220可以包括基部225、树脂235以及多个第一珠230。由于基部225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第一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说明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树脂235可以是丙烯酸类树脂。例如,树脂235可以采用丙烯酸基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normal butyl methylmethacrylate)、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另外,树脂可以采用不饱和聚酯、氨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和三聚氰胺基树脂。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所述多个第一珠230可以散射并透射来自光源的光。第一珠230可以使用具有高透射性和高散射性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例如可以通过形成丙烯酸基颗粒、烯烃基颗粒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以及丙烯酸基颗粒和烯烃基颗粒的共聚物和均聚物的颗粒、然后利用不同种类的单体来覆盖所述颗粒,从而形成有机颗粒。丙烯酸基材料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无机颗粒可以由例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氟化镁来形成。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第一珠230的量可以为基于树脂235的约1~10重量份。当基于树脂235的第一珠230的量等于或大于1重量份时,其易于散射来自光源的光。当基于树脂235的第一珠230的量等于或小于10重量份时,可以防止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降低。
分布在树脂235内的第一珠230的直径可以是不均一的。第一珠230可以完全分布在树脂235内,而不从树脂235的表面突出。
包括根据第一和第二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背光组件运行如下。
由光源产生的光入射在光学片上。入射在光学片上的部分光与棱镜部的第一珠碰撞,从而光的传播路径改变。入射在光学片上的另一部分光穿过棱镜部的发射表面,向液晶显示面板传播。
通过与第一珠碰撞而改变传播路径的光与相邻于该碰撞的第一珠的第一珠再碰撞,并且光的传播路径再次改变。传播路径两次改变的光的一部分穿过棱镜部的发射表面,向液晶显示面板传播。传播路径两次改变的光的另一部分与第一珠再次碰撞,并再次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最后,穿过棱镜部的发射表面的光均匀地入射在液晶显示面板上。
如上所述,入射在光学片上的光被分布在棱镜部内的多个第一珠多次反射并散射,同时光的传播路径改变。因此,光学片可以聚焦光并改善亮度。
图4和5示出第三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
如图4和5所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300可以包括基础膜310和在该基础膜310上的棱镜部320。棱镜部320可以包括多个峰321和多个谷322。
基础膜3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311a和与第一表面311a相反的第二表面311b。基础膜310可具有第一表面311a与第二表面3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311a与第二表面3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是沿基本垂直于基础膜310的一个表面的矢量所测量的厚度,第二厚度T2可以是基本平行于第一厚度T1的厚度。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31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基础膜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棱镜部320可以具有三角形部分。在棱镜部320的峰321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约20μm~300μm
峰321可以沿棱镜部320的纵向以非均匀图案迂回曲折。峰321的平均水平幅度可以是约1μm~20μm。
此外,谷322可以沿着棱镜部320的纵向以非均匀图案迂回曲折。谷322的平均水平幅度可以是约1μm~20μm。
从棱镜部320的底表面测量的峰321的高度可以沿棱镜部320的纵向均匀或非均匀变化。峰321的平均高度差可以是约1μm~20μm。谷322的高度可以沿棱镜部320的纵向均匀或非均匀变化。
因此,当光学片300上的另一个片物理接触光学片300时,棱镜部320的峰321不会被压平。因此,可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
图6是根据第四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根据第四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400可以包括基础膜410、在基础膜410上的棱镜部420以及在基础膜410下方的保护层430。
基础膜4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411a以及与第一表面411a相反的第二表面411b。基础膜410可具有第一表面411a与第二表面4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411a与第二表面4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410以及包括基部425的棱镜部42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保护层430可以改善光学片400的耐热性。保护层430可以包括树脂431以及分布在树脂431内的多个第二珠432。
树脂431可以采用具有优异耐热性和优异机械性能的透明丙烯酸基树脂。树脂431可以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树脂。
第二珠432可以由与树脂43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二珠432的量可以是基于树脂431的约10~50重量份。
第二珠432的直径可以根据基础膜410的厚度来适当选择,并且可以是约1μm~10μm。
在第四示例实施方案中,第二珠432的直径可以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第二珠432可以均匀或非均匀地分布在树脂431内。
第二珠432可以由与在第二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保护层430可以防止光学片由于来自光源的光而变形。具有优异耐热性的树脂431可以防止光学片变皱。即使光学片在高温下变形,该光学片也可以在常温下恢复其初始状态。保护层430可以防止由于外部冲击或机械力而导致在光学片上产生缺陷。
图7和8是根据第五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7和8所示,根据第五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500可以包括基础膜510、在基础膜510上的第一底涂层520以及在第一底涂层520上的棱镜部530。
在第五示例实施方案中将不重复与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和部件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和部件。
基础膜5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511a以及与第一表面511a相反的第二表面511b。基础膜510可具有第一表面511a与第二表面5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511a与第二表面5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可以利用底涂处理(primer processing),在基础膜上形成第一底涂层520。底涂处理可以是对普通聚合物膜进行聚合物处理的工艺。底涂处理可以改善聚合物膜和紫外(UV)树脂之间的粘附强度。在底涂处理中可以使用丙烯酸基聚合物、酯基聚合物或氨酯基聚合物。在底涂处理中可以使用水溶性聚合物材料以防止着火的风险。底涂处理可以通过在基础膜上涂覆上述聚合物材料来进行。
由此形成的第一底涂层520可以具有约5nm~300nm的厚度。当第一底涂层520的厚度等于或大于5nm时,可以防止由于第一底涂层520非常薄而导致的粘附强度降低。当第一底涂层520的厚度等于或小于300nm时,可以防止在底涂处理中产生涂层应变或者聚合物材料的结块现象。
下表2示出光学片的光透射特性和粘附强度随第一底涂层520厚度的变化。在表2中,×、○和◎分别表示所述特性的差、良好和优异的状态。
表2
  第一底涂层的厚度(nm)   光透射特性   粘附强度
  3   ◎   ×
  5   ◎   ○
  10   ◎   ○
  30   ◎   ○
  90   ○   ○
  130   ○   ○
  200   ○   ◎
  250   ○   ◎
  300   ○   ◎
  350   ×   ◎
  400   ×   ◎
如表2所示,可以通过细微地调节第一底涂层520的厚度来改善亮度和色座标。
因此,当在基础膜510和棱镜部530之间进行底涂处理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底涂层520的厚度来改善光学片500的透射性和粘附强度。
第一底涂层520可用于通过化学键合而不是利用粘合剂的物理粘附将基础膜510附着至棱镜部530。更具体地,基础膜510可以由基于聚合物的材料形成,棱镜部530可以由UV固化树脂形成。如果基础膜510通过物理粘附而附着于棱镜部530,则由于基础膜510和棱镜部530之间的粘附界面光滑而难以获得优异的粘附强度。但是,当通过在基础膜510和棱镜部530之间形成第一底涂层520从而通过化学键合使基础膜510附着于棱镜部530时,则化学键合可以提供比物理粘附更强的粘附强度。此外,基础膜510和棱镜部530之间的粘附界面可以得到保护。
下面的反应式1表示在棱镜部530使用树脂而第一底涂层520使用聚氨酯时,根据UV固化而在树脂和聚氨酯之间的反应式。
反应式1
Figure A20091000654200141
棱镜部530可以包括多个峰531、多个谷532和在多个谷532下方的基部535。所述多个峰531、多个谷532以及基部535可以形成棱镜部530的整体。基部535的高度可以是所述峰531中之一的高度的约5%~50%。
图9是根据第六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9所示,根据第六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600可以包括基础膜610、在基础膜610上的第一底涂层620、以及在第一底涂层620上的棱镜部630。棱镜部63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珠631。
基础膜6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611a以及与第一表面611a相反的第二表面611b。基础膜610可具有第一表面611a与第二表面6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611a与第二表面6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410以及第一底涂层62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棱镜部630可以包括基部635、树脂632以及多个第一珠631。由于基部635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树脂632可以是丙烯酸类树脂。例如,树脂632可以采用丙烯酸基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另外,树脂632可以采用不饱和聚酯、氨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和三聚氰胺基树脂。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所述多个第一珠631可以散射并透射来自光源的光。第一珠631可以使用具有高透射性和高散射性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例如可以通过形成丙烯酸基颗粒、烯烃基颗粒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以及丙烯酸基颗粒和烯烃基颗粒的共聚物和均聚物的颗粒、然后利用不同种类的单体来覆盖所述颗粒,从而形成有机颗粒。丙烯酸基材料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无机颗粒可以由例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氟化镁来形成。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第一珠631的量可以为基于树脂632的约1~10重量份。当基于树脂632的第一珠631的量等于或大于1重量份时,其易于散射来自光源的光。当基于树脂632的第一珠631的量等于或小于10重量份时,可以防止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降低。
分布在树脂632内的第一珠631的直径可以是不均一的。第一珠631可以完全分布在树脂632内部,而不从树脂632的表面突出。
图10和11表示根据第七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
如图10和11所示,根据第七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700可以包括基础膜710、在基础膜710上的第一底涂层720以及在第一底涂层720上的棱镜部730。棱镜部730可以包括多个峰731和多个谷732。
基础膜7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711a和与第一表面711a相反的第二表面711b。基础膜710可具有第一表面711a与第二表面7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711a与第二表面7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710和第一底涂层72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棱镜部730的峰731可以沿棱镜部730的纵向以非均匀图案迂回曲折。峰731的平均水平幅度可以是约1μm~20μm。
此外,棱镜部730的谷732可以沿棱镜部730的纵向以非均匀图案迂回曲折。谷732的平均水平幅度可以是约1μm~20μm。
从棱镜部730的底表面测量的峰731的高度可以沿棱镜部730的纵向均匀或非均匀变化。峰731的平均高度差可以是约1μm~20μm。谷732的高度可以沿棱镜部730的纵向均匀或非均匀变化。
因此,当光学片700上的另一个片物理接触光学片700时,棱镜部730的峰731不会被压平。因此,可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
图12和13是根据第八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12所示,根据第八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800可以包括基础膜810、在基础膜810上的第一底涂层820a、在第一底涂层820a上的棱镜部830以及在基础膜810下方的保护层840。
基础膜8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811a以及与第一表面811a相反的第二表面811b。基础膜810可具有第一表面811a与第二表面8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811a与第二表面8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810、第一底涂层820a以及包括基部835的棱镜部83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保护层840可以改善光学片800的耐热性。保护层840可以包括树脂841以及分布在树脂841内的多个第二珠842。
树脂841可以采用具有优异耐热性和优异机械性能的透明丙烯酸基树脂。树脂841可以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树脂。
第二珠842可以由与树脂84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二珠842的量可以是基于树脂841的约10~50重量份。
第二珠842的直径可以根据基础膜810的厚度来适当选择,并且可以是约2μm~10μm。
在第八示例实施方案中,第二珠842的直径可以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第二珠842可以均匀或非均匀地分布在树脂841内。
第二珠842可以由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如图13所示,光学片800还可以包括在基础膜810下方的第二底涂层820b。保护层840可布置在第二底涂层820b下方。
第二底涂层820b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第一底涂层820a的结构。第二底涂层820b可以改善基础膜810与保护层840之间的粘附强度。
保护层840可以防止光学片由于来自光源的光而变形。保护层840可以防止由于外部冲击或机械力而导致在光学片上产生缺陷。
图14和15是根据第九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14和15所示,根据第九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900可以包括基础膜910和在基础膜910上的透镜部920。
由于基础膜910的结构类似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基础膜9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911a和与第一表面911a相反的第二表面911b。基础膜910可具有第一表面911a与第二表面9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911a与第二表面9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透镜部920可以由透明聚合物树脂例如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透镜部920可以透射来自外部的光。
透镜部920还可以包括基部925。透镜部分920和基部925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基部925的高度H2可以是透镜部920的高度H1的约5%~50%。
下表3示出随着基部925的高度H2占透镜部920的高度H1的百分比而变化的光学片的光透射性和缺陷检查。在表3中,×、○和◎分别表示光透射性的差、良好和优异的状态。此外,在缺陷检查中,○表示存在缺陷,×表示不存在缺陷。
表3
  基部高度占透镜部高度的百分比(%)   光透射性   缺陷检查
  1   ◎   ○
  3   ◎   ○
  5   ◎   ×
  10   ○   ×
  20   ○   ×
  30   ○   ×
  40   ○   ×
  50   ○   ×
  60   ×   ×
  70   ×   ×
  80   ×   ×
如表3所示,当基部925的高度H2等于或大于透镜部920的高度H1的约5%时,可以防止在透镜部920的制造过程中的压力对基础膜910的损伤。当基部925的高度H2等于或小于透镜部920的高度H1的约50%时,可以防止由于基部925厚而导致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降低。
图16~19示出透镜部920的形状。透镜部920可以聚焦来自光源的光。
如图16和17所示,透镜部920可以包括多个微透镜。如图18和19所示,透镜部920可以包括多个双凸透镜。
微透镜可以在基础膜910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半球形状的浮凸形式。
微透镜的散射性、折射率、聚焦水平等可以根据微透镜的间距和密度来改变。微透镜的直径和高度可以是均一的或非均一的。
微透镜的直径可以是约20μm~200μm。微透镜可以占据光学片900总面积的约50%~90%。也可以采用其它直径和百分比。
如上所述,如果微透镜具有半球形状的浮凸形式,则来自外部的光的一部分(例如来自微透镜下方的光源的光的一部分)在全部方位角上被半球形微透镜均匀折射,然后被半球形微透镜透射。因此来自光源的这一部分光可以向上散射,然后被聚焦。
双凸透镜可以具有半圆形截面。与图案式微透镜不同,双凸透镜可具有沿双凸透镜纵向的连续形式。例如,双凸透镜可具有好像多个半圆柱体位于基础膜910上一样的形式。
双凸透镜的间距和高度可以是均一的或非均一的。可以采用其它的间距和高度。
在下面将说明的示例实施方案中,透镜部可以包括双凸透镜。例如,透镜部可以包括微透镜。
图20是根据第十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20所示,根据第十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1000可以包括基础膜1010以及在基础膜1010上的透镜部1020。透镜部10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珠1030。
基础膜10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011a以及与第一表面10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011b。第一表面1011a和第二表面1011b中的至少其一可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图20示出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的第一表面1011a。基础膜1010可具有第一表面1011a与第二表面10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1011a与第二表面10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101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透镜部1020可以是双凸透镜或微透镜。透镜部1020可以包括基部1025、树脂1035以及多个第一珠1030。
树脂1035可以是丙烯酸类树脂。例如,树脂1035可以采用丙烯酸基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另外,树脂1035可以采用不饱和聚酯、氨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和三聚氰胺基树脂。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多个第一珠1030可以散射并透射来自光源的光。第一珠1030可以使用具有高透射性和高散射性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例如可以通过形成丙烯酸基颗粒、烯烃基颗粒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以及丙烯酸基颗粒和烯烃基颗粒的共聚物和均聚物的颗粒、然后利用不同种类的单体来覆盖所述颗粒,从而形成有机颗粒。丙烯酸基材料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丁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三元共聚物。无机颗粒可以由例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氟化镁来形成。可以使用其它材料。
第一珠1030的量可以为基于树脂1035的约1~10重量份。当基于树脂1035的第一珠1030的量等于或大于1重量份时,其易于散射来自光源的光。当基于树脂1035的第一珠1030的量等于或小于10重量份时,可以防止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降低。
分布在树脂1035内的第一珠1030的直径可以是不均一的。第一珠1030可以完全分布在树脂1035内,而不从树脂1035的表面突出。
如上所述,入射在光学片上的光被分布在透镜部内的多个第一珠多次反射并散射,同时光的传播路径改变。因此,第一珠可以通过聚焦光而改善亮度。
图21是根据第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截面图。
如图21所示,根据第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1100可以包括基础膜1110、在基础膜1110上的透镜部1120以及在基础膜1110下方的保护层1130。
基础膜11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111a以及与第一表面11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111b。基础膜1110可具有第一表面1111a与第二表面1111b之间的第一厚度T1以及第一表面1111a与第二表面1111b之间的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可以不同于第二厚度T2。
由于基础膜1110以及包括基部1125的透镜部1120的结构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保护层1130可以改善光学片1100的耐热性。保护层1130可以包括树脂1131以及分布在树脂1131内的多个第二珠1132。
树脂1131可以采用具有优异耐热性和优异机械性能的透明丙烯酸基树脂。树脂1131可以类似于或相同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树脂。
第二珠1132可以由与树脂113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二珠1132的量可以是基于树脂1131的约10~50重量份。
第二珠1132的直径可以根据基础膜1110的厚度来适当选择,并且可以是约2μm~10μm。
在第十一示例实施方案中,第二珠1132的直径可以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第二珠1132可以均匀或非均匀地分布在树脂1131内。
第二珠1132可以由与在上述示例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保护层1130可以防止光学片由于来自光源的光而变形。保护层1130可以防止由于外部冲击或机械力而导致在光学片上产生缺陷。
下面将描述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到十一的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下文中,将描述包括作为光学片实施例的根据第一到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三个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图22和23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背光组件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和截面图。其它的实施方案和结构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图22表示边缘型背光组件。
如图22和23所示,背光组件1200可以包括在液晶显示器内并且可以为液晶显示器内所包含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
背光组件1200可以包括光源1220和光学片1230。背光组件1200还可以包括光导器1240、反射器1250(或反射板)、底盖1260和模框(moldframe)1270。
光源1220可以利用从其外部接收的驱动功率来产生光,并且可以发射所产生的光。
光源1220可以沿光导器1240的长轴方向布置在光导器1240的一侧。光源1220可以布置在光导器1240的两侧。来自光源1220的光可以直接入射在光导器1240上。作为替代方案,来自光源1220的光可以被包围光源1220的一部分,例如包围光源1220的外周表面约3/4的光源外壳1222所反射,然后光可以入射到光导器上1240。
光源1220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热阴极荧光灯(HCFL)、外电极荧光灯(EEFL)和发光二极管(LED)。也可以使用其它光源。
光学片1230可以布置在光导器1240上。光学片1230可以聚焦来自光源1220的光。
光学片1230可以使用根据第一到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所有光学片。因此,光学片1230可以实现均匀的亮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膜的形状来改善光散射性。包括光学片1230的背光组件1200的显示质量可以得到改善。
光导器1240可以面向光源1220。光导器1240可以引导光,以使得光从光源1220向上发射。
反射器1250可以布置在光导器1240下方。反射器1250可以向上反射光。所述光可以来自光源1220,然后可以经光导器1240向上发射。
底盖1260可以包括底部1262和侧部1264,侧部1264从底部1262延伸以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可以容纳光源1220、光学片1230、光导器1240和反射器1250。
模框1270可以是大致为矩形的框。模框1270可以以上到下的方式从底盖1260的上侧固定至底盖1260。
图24和25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背光组件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和截面图。其它的实施方案和结构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图24和25示出直接式背光组件。由于图24和25中所示的背光组件1300可以是与图22和23中所示背光组件基本相同(除了光源的位置以及随光源位置的部件变化),因此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简要进行或者可以完全省略。
如图24和25所示,背光组件1300可以包括在液晶显示器内并且可以为液晶显示器内所包含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
背光组件1300可以包括光源1320和光学片1330。背光组件1300还可以包括反射器1350(或反射板)、底盖1360、模框1370和散射板1380(或散射器)。
光源1320可以布置在散射板1380下方。因此,来自光源1320的光可以直接入射在散射板1380上。
光源1320可以布置在散射板1380上,光学片1330可以聚焦来自光源1320的光。
光学片1330可以使用根据第一到十一示例实施方案的所有光学片。因此,光学片1330可以实现均匀的亮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膜的形状来改善光散射性。包括光学片1330的背光组件1300的显示质量可以得到改善。
散射板1380可以布置在光源1320和光学片1330之间并且可以向上散射来自光源1320的光。由于散射板1380,因此从背光组件1300的顶部不能看见在散射板1380下方的光源1320的形状。散射板1380还可以散射来自光源1320的光。
图26和27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和截面图。其它实施方案和结构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26和27所示的液晶显示器1400可以包括图22和23中所示的背光组件。例如,液晶显示器140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24和25中所示背光组件的背光组件1410。由于图26和27中所示的背光组件1410参照图22和23进行描述,因此其进一步的说明将简要进行或者完全省略。
如图26和27所示,液晶显示器1400可以利用液晶的电光特性来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器1400可以包括背光组件1410和液晶显示面板1510。
背光组件1410可以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510下方并且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1510提供光。背光组件1410可以包括光源1420和光学片1430。来自光源1420的光可以被光源外壳1422所反射。背光组件1410还可以包括光导器1440(或光导板)、反射器1450(或反射板)、底盖1460和模框1470。
液晶显示面板1510可以布置在模框1470上。液晶显示面板1510可以通过顶盖1520来固定,顶盖1520以从上到下的方式固定至底盖1460。底盖1460可以包括底部1462和侧部1464,侧部1464从底部延伸以形成容纳空间。
液晶显示面板1510可以利用由背光组件1410的光源1420所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面板1510可以包括滤色器基板1512和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滤色器基板1512和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彼此相对,同时液晶置于滤色器基板1512和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之间。
滤色器基板1512可以实现在液晶显示面板1510上显示的图像的色彩。
滤色器基板1512可以包括在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基板上的薄膜形式的滤色器阵列。例如,滤色器基板1512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可以在滤色器基板1512上布置上极化板。
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可以通过驱动膜1416与其上安装有多个电路部件的印刷电路板1418电连接。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可以将由印刷电路板1418提供的驱动电压施加至液晶,以响应于由印刷电路板1418提供的驱动信号。
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可以包括在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另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可以在薄膜晶体管基板1514下方布置下极化板。
根据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在凸起中提供多个珠来同时散射和聚焦光。
根据示例实施方案的包括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可以防止由于凸起的峰和谷具有弯曲或非平坦表面而使凸起上的另一片与该凸起接触所导致的在光学片上产生缺陷。
根据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在基础膜下方进一步包括保护层来改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
根据示例实施方案的光学片、包括该光学片的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包括具有一个弯曲或非平坦表面的基础膜来改善光散射性并实现均匀的亮度。
在说明书中提及的“一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示例实施方案”等是指与该实施方案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说明书中的不同处出现的这些措词不必均指相同的实施方案。此外,当针对任意实施方案来说明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其它实施方案实现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
虽然已经参考大量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将落入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案。更具体而言,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部件和/或布置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部件和/或布置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性的使用对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9)

1.一种光学片,包括:
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和
在所述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T2,所述第一厚度T1不同于所述第二厚度T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厚度T1是沿基本垂直于所述基础膜的一个表面的矢量所测量的厚度,所述第二厚度是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厚度T1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其一具有峰和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厚度T1和所述第二厚度T2基本满足下式:0.1μm≤|T1-T2|≤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还包括在所述基础膜上的第一底涂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片,还包括在所述基础膜下方的第二底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底涂层或所述第二底涂层由选自丙烯酸基、酯基和氨酯基聚合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底涂层的厚度为约5nm~300n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二底涂层的厚度为约5nm~300n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多个第一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棱镜、微透镜和双凸透镜中的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多个峰、多个谷以及在所述下方的基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基部的高度是所述多个峰之一的高度的约5%~5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多个峰、所述多个谷以及所述基部形成所述多个凸起的整体。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棱镜包括多个峰和多个谷,并且所述峰和谷中的至少一个以不均匀的图案迂回曲折。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棱镜包括多个峰和多个谷,并且所述峰中的至少一个的高度沿所述棱镜的纵向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还包括在所述基础膜下方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树脂和多个第二珠。
18.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光源,和
在所述光源上的光学片,所述光学片包括:
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和
在所述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T1不同于所述第二厚度T2。
19.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光源;
在所述光源上的光学片;所述光学片包括:
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基础膜;和
在所述基础膜上的多个凸起,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2表示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T1不同于所述第二厚度T2;和
  在所述光学片上的液晶面板。
CN2009100065429A 2008-05-16 2009-02-17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45656 2008-05-16
KR1020080045666 2008-05-16
KR10-2008-0045666 2008-05-16
KR10-2008-0045656 2008-05-16
KR1020080045666A KR100961701B1 (ko) 2008-05-16 2008-05-16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80045656A KR100961702B1 (ko) 2008-05-16 2008-05-16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80048664 2008-05-26
KR1020080048664A KR100993165B1 (ko) 2008-05-26 2008-05-26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8-0048664 2008-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805A true CN101581805A (zh) 2009-11-18
CN101581805B CN101581805B (zh) 2013-07-10

Family

ID=4136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654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05B (zh) 2008-05-16 2009-02-17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61702B1 (zh)
CN (1) CN10158180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590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爱思开哈斯显示用薄膜有限公司 微透镜光学片及使用其的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器
CN107797168A (zh) * 2017-11-28 2018-03-13 东莞市聚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不规则光学导向结构的薄膜及其应用方法
CN10972545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725429A (zh) * 2019-03-06 2019-05-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1208665A (zh) * 2019-09-16 2020-05-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5050B1 (ko) * 2004-03-19 2005-10-31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입자들이 배치된 표면 손상 방지층을 갖는 광 투과성 광학필름
JP4006650B1 (ja) * 2006-05-08 2007-1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CN100468085C (zh) * 2006-05-25 2009-03-11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式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TW200743874A (en) * 2006-05-29 2007-12-01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optical substrate
CN201017050Y (zh) * 2007-02-07 2008-02-06 迎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角偏摆型光学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590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爱思开哈斯显示用薄膜有限公司 微透镜光学片及使用其的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器
CN103185907B (zh) * 2011-12-30 2016-03-16 爱思开哈斯显示用薄膜有限公司 微透镜光学片及使用其的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器
CN10972545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725455B (zh) * 2017-10-31 2022-0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797168A (zh) * 2017-11-28 2018-03-13 东莞市聚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不规则光学导向结构的薄膜及其应用方法
CN109725429A (zh) * 2019-03-06 2019-05-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9725429B (zh) * 2019-03-06 2023-08-08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1208665A (zh) * 2019-09-16 2020-05-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805B (zh) 2013-07-10
KR20090119544A (ko) 2009-11-19
KR100961702B1 (ko)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7496B1 (ko) 반사형 편광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액정표시장치
EP2063314A2 (en)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052799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EP2120070B1 (en)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5221619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20160116646A1 (en) Display device
JP4423933B2 (ja) 光学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CN101581805B (zh) 光学片、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US7956954B2 (en)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90296028A1 (en) Optical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7787074B2 (en)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0044270A (ja) 光拡散板、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962165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61700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044269A (ja) 光拡散板、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090123527A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064745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256723B2 (ja) 光拡散板、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936713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93165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122372A (ja) 光学機能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2013755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製造用金型
KR20090118292A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125920A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53519A (ko) 프리즘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