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7912B -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7912B
CN101577912B CN200910087136XA CN200910087136A CN101577912B CN 101577912 B CN101577912 B CN 101577912B CN 200910087136X A CN200910087136X A CN 200910087136XA CN 200910087136 A CN200910087136 A CN 200910087136A CN 101577912 B CN101577912 B CN 101577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user status
user
message
dp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71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7912A (zh
Inventor
叶芳
刘俊羿
奚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71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136 priority patent/WO20101421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7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接入服务网(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在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WiMAX)系统中,本发明通过ASN中的各网元间交互的标识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使得网元获知了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给网元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保持一致提供了依据。通过本发明方案,明显减少了网络异常情况的出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技术,尤指一种WiMAX系统中,保持接入服务网(ASN,Access Service Network)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需求发展和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WiMAX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前景越来越广阔。图1为现有WiMAX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WiMAX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MS,Mobile subscriber Station)、ASN和连接服务网(CSN,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三部分逻辑实体构成。 
ASN中包括基站(BS,Base Station)和接入服务网网关(ASN-GW,AccessService Network GateWay)。ASN-GW包括认证授权功能实体(Authenticator),隧道管理功能实体(DPF)和位置管理功能实体(PC/LR)三个功能实体,这三个功能实体可以设置在同一个物理实体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其中,BS主要提供无线资源管理、功率测量与控制、空口数据的压缩和加密等功能。ASN-GW中,Authenticator主要提供认证,授权和计费的功能,DPF主要提供隧道管理,协助高层与MS之间建立3层连接等功能,PC/LR主要提供位置管理,寻呼等功能。 
CSN主要包括归属代理(HA,Home Agent)、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及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服务器等功能实体。CSN主要提供计费,鉴权,授权,分配IP地址、internet业务接入等功能。 
在WiMAX系统的使用中,由于ASN中各网元之间缺乏信息交互,有可能 出现ASN中各网元对用户状态的记录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用户进入空闲(idle)态的流程,或者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中,就存在ASN的各网元中可能存在用户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增加了网络异常情况的出现,也不能保证用户的使用感受。 
下面以协议中用户进入idle态和退出idle态的流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现有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MS向BS发起取消注册消息(DREG-REQ)要求进入idle态。 
步骤201:BS发送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IM_Entry_State_Change_Req)给PC/LR,要求进入idle态。 
步骤202:PC/LR将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转发给Authenticator,要求进入idle态。 
步骤203:Authenticator向PC/LR返回MS进入idle态响应消息(IM_Entry_State_Change_Rsp),同意进入idle态。 
步骤204:PC/LR向BS返回MS进入idle态响应消息,同意进入idle态。 
步骤205:BS发送取消注册确认消息(DREG-CMD),通知MS进入idle成功。 
步骤206:BS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Management Resource Holding Timer)。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后,进入步骤211。 
步骤207:BS发送MS进入idle态确认消息(IM_Entry_State_Change_Ack)给PC/LR,通知MS进入idle态成功。 
步骤208:PC/LR向Authenticator转发MS进入idle态确认消息,通知MS进入idle态成功。 
步骤209:PC/LR向DPF发送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Anchor_PC_Ind)。 
步骤210:DPF向PC/LR发送进入idle态指示确认消息(Anchor_PC_Ack),确认MS进入idle态。 
步骤211:BS中的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删除请求消息(Path_Dereg_Req),要求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步骤212:DPF向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响应消息(Path_Dereg_Rsp),确认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步骤213: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删除确认消息(Path_Dereg_Ack),确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删除成功。 
如图2所示,在用户进入idle态的过程中,BS在向MS发送DREG-CMD消息后会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而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后BS会向DPF发起数据通道删除流程,要求释放用户的数据通道资,也就是说,BS通过资源保持定时器来判断ASN是否保存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但是,ASN-GW并不了解BS内部使用的资源保持定时器,而是根据自身的设计处理idle态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这样,就很可能造成BS内资源保持定时器未超时,但是ASN-GW中对应的数据通道资源已经被释放的情况,从而导致了BS和ASN-GW中用户状态不一致的问题,即出现了网络异常情况。这时,如果BS再发起ASN有用户信息的退出idle态流程,必然会造成流程的失败。 
图3为ASN中没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即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后发起的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0:MS向BS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要求退出idle态。 
步骤301:BS向PC/LR发送MS退出idle态请求消息,请求退出idle态。 
步骤302:PC/LR向Authenticator发送获取共享密钥(AK)上下文请求消息(Context_Req(AK Context))消息,请求获取AK上下文信息。 
步骤303:Authenticator将AK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获取AK上下文响应消息(Context_Rpt(AK Context))中返回给PC/LR。 
步骤304:PC/LR向BS回复MS退出idle态响应消息(IM_Exit_State_Change_Rsp),MS成功退出idle态。 
步骤305: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Path_Reg_Req),要求重建MS的数据通道。 
步骤306:DPF向BS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Path_Reg_Rsp),表示成功建立数据通道。 
步骤307:BS向MS发送测距响应消息(RNG-RSP),并进行MS的二层网络重入。 
步骤308:BS向Authenticator发送加密消息认证码密钥计数器(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CMAC_Key_Count_Update),通知Authenticator更新CMAC_Key_Count值。 
步骤309:Authenticator更新本地保存的CMAC_Key_Count值后,向BS回复CMAC_Key_Count更新确认消息(CMAC_Key_Count_Update_Ack),并在Authenticator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 
步骤310: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Path_Reg_Ack),确认数据通道建立成功。 
步骤311:DPF收到数据通道建立成功的确认消息,确认MS退出idle态流程执行成功后,在DPF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并向PC/LR发送删除用户信息请求(Delete_MS_Entry_Req),要求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 
步骤312:PC/LR向DPF返回删除用户信息响应消息(Delete_MS_Entry_Rsp),确认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 
如图3所示的在idle态模式下,BS没有用户信息时用户发起退出idle态的流程,当Authenticator收到BS发来的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后回复对应确认消息,并在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当DPF收到BS发来的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后,确认MS退出idle态流程执行成功,在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并通知PC/LR删除用户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ASN-GW中的Authenticator是通过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来更新本地保存的用户状态,而DPF是通过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来更新本地保存的用户状态。这样,必然导致ASN-GW中各个功能实体迁移MS状态的时间点不一致,从图3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只有在DPF收到成功的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后,才能确认用户退出idle态流程成功,而在流程未确定是否成功之前,Authenticator已经通过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更新了本地MS的状态,很容易造成Authenticator和DPF两个功能实体中的MS状态不一致。 
而且,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和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都是BS和ASN-GW网元间的外部消息,传送可靠性无法保证。如果其中一条消息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也将导致Authenticator和DPF两个功能实体中的MS状态不一致,必然会造成流程的失败。 
图4为ASN中存在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即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前发起的、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MS向BS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要求退出idle态。 
步骤401:BS向MS发送测距响应消息(RNG-RSP),并进行MS的二层网络重入。 
步骤402:BS向DPF发送MS退出idle态请求消息,请求退出idle态。 
步骤403:DPF向Authenticator发送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CMAC_Key_Count_Update),通知Authenticator更新CMAC_Key_Count值。 
步骤404:Authenticator更新本地保存的CMAC_Key_Count值后,向DPF回复CMAC_Key_Count更新确认消息(CMAC_Key_Count_Update_Ack),并在Authenticator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 
步骤405:DPF向BS回复MS退出idle态响应消息(IM_Exit_State_Change_Rsp),MS成功退出idle态。 
步骤406:DPF收到数据通道建立成功的确认消息,确认MS退出idle态流程执行成功后,在DPF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并向PC/LR发送删除用户信息请求(Delete_MS_Entry_Req),要求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 
步骤407:PC/LR向DPF返回删除用户信息响应消息(Delete_MS_Entry_Rsp),确认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 
如图4所示的在idle态模式下,ASN有用户信息时用户发起退出idle态的流程,是BS认为ASN-GW内的用户资源都完整保留的情况下发起的流程,因此,BS和ASN-GW之间不需要进行数据通道的重建,BS只是通过退出idle态指示消息就可以恢复用户在ASN-GW中之前所占用的资源,同时通知ASN-GW内的功能实体迁移用户状态。但是,如果ASN-GW中各网元中存在用户状态不一致的异常情况,将严重影响终端用户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网络异常情况的出现,保证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能够明显减少网络异常情况的出现,保证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持接入服务网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SN中的各网元利用相互间交互的标识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 
当ASN中的网元感知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与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时,发起网络侧退网流程。 
所述感知到不一致包括:所述ASN中的网元接收到的正常消息表明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该正常消息的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则感知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和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 
所述正常消息为鉴权开始消息,或者移动终端MS退出空闲idle态的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退网流程的退网消息中使用行为代码Action code参数值为0xffff来通知用户重新接入网络。 
所述标志信息为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MS要求进入idle态的过程中,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网元为隧道管理功能实体DPF; 
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具体包括: 
位置管理功能实体PC/LR将来自基站BS的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携带在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中,发送给所述DPF; 
所述DPF根据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在本地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并在在 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之前不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在所述DPF接收到来自BS的数据通道删除请求消息时,终止自身启动的资源保持定时器,并向所述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响应消息,确认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所述标志信息为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 
在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MS要求退出idle态的过程中,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网元为认证授权功能实体; 
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BS的加密消息认证码密钥计数器更新消息时,更新本地保存的加密消息认证码密钥计数器值,但不更新本地的所述MS对应的用户状态; 
DPF在接收到来自所述BS的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确认数据通道建立成功后,所述DPF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所述DPF向PC/LR发送删除用户信息请求;同时,所述DPF向认证授权功能实体发送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 
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接收到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后,将本地保存的所述MS状态更新为非idle态。 
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向DPF发送用户状态改变确认消息。 
一种保持接入服务网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根据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的用户状态,以保持自身与其它网元的用户状态一致;或者将标识自身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发送给其它网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感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ASN中其它网元的正常消息,并根据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的正常消息表明的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检测出二者不一致时,执行退网过程; 
所述装置设置在ASN的网元中。 
所述装置设置在位置管理功能实体PC/LR,和/或隧道管理功能实体DPF,和/或认证授权功能实体中。 
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ASN中的各网元间交互的标识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使得网元获知了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给网元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保持一致提供了依据。通过本发明方案,明显减少了网络异常情况的出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WiMAX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ASN中没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ASN中存在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ASN中没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ASN中的网元感知到用户状态不一致时触发退网流程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本发明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0:ASN中的各网元利用相互间交互的标识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 
在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中,本步骤中的标志信息可以是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在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中,本步骤中的标志信息可以是用户状态改变通 知消息等。 
通过本步骤中的标志信息,ASN中的网元获知了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并有了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保持一致的依据。 
进一步地,当ASN中的网元感知到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可能不一致时,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步骤501。 
步骤501:当ASN中的网元感知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与自身中的不一致时,发起网络侧退网流程。 
当ASN中的DPF、Authenticator和PC/LR收到正常消息不是自身保存的用户状态的用户能发起的,也就是说,正常消息表明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该正常消息的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即检测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和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时,将发起网络侧退网流程。 
退网流程的退网消息中使用行为代码(Action code)参数值为0xffff来通知用户重新接入网络。通过用户重新接入网络,更新ASN中各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以使各网元中的用户状态重新保持一致。其中,Action code参数及其取值和该Action code参数值的含义已在标准中定义,Action code参数值为要求MS重新初始化接入网络。 
对应本发明方法,还提出一种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图9为本发明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装置包括交互模块,设置在ASN的网元中,用于接收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根据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的用户状态,以保持自身与其它网元的用户状态一致;或者将标识自身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发送给其它网元。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感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ASN中其它网元的正常消息,并根据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的正常消息表明的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检测出二者不一致时,执行退网过程。 
本发明装置可以设置在PC/LR,和/或DPF,和/或Authenticator中。 
下面结合用户进入idle态和退出idle态的流程为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 细描述。 
图6为本发明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0:MS向BS发起DREG-REQ消息要求进入idle态。 
步骤601:BS发送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给PC/LR,要求进入idle态。在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 
步骤602:PC/LR将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转发给Authenticator,要求进入idle态。 
步骤603:Authenticator向PC/LR返回MS进入idle态响应消息,同意进入idle态。 
步骤604:PC/LR向BS返回MS进入idle态响应消息,同意进入idle态。 
步骤605:BS发送DREG-CMD消息,通知MS进入idle态成功。 
步骤606:BS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 
步骤607:BS发送MS进入idle态确认消息给PC/LR,通知MS进入idle态成功。 
步骤608:PC/LR向Authenticator转发MS进入idle态确认消息,通知MS进入idle态成功。 
步骤609:PC/LR向DPF发送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在该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中携带有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 
步骤610:DPF向PC/LR发送进入idle态指示确认消息,确认MS进入idle态,并且,DPF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之前不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步骤611:BS中的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删除请求消息,要求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步骤612:DPF终止自身启动的资源保持定时器。 
步骤613:DPF向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响应消息,确认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步骤614: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删除确认消息,确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 源删除成功。 
通过图6所示的步骤可见,在本发明用户进入idle态的流程中,以PC/LR为中继,将BS中的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传递给了DPF,具体来讲,BS通过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通知PC/LR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PC/LR通过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通知DPF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DPF回复进入idle态确认消息,并启用资源保持定时器,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之前不释放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而从步骤606和步骤610来看,DPF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间稍后于BS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间,保证了BS未要求删除数据通道前,ASN内的用户的资源是完整的,从而保证了ASN中用户状态的一致性。 
图7为本发明ASN中没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退出idle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0:MS向BS发送RNG-REQ消息,要求退出idle态。 
步骤701:BS向PC/LR发送MS退出idle态请求消息,请求退出idle态。 
步骤702:PC/LR向Authenticator发送获取AK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获取AK上下文信息。 
步骤703:Authenticator将AK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获取AK上下文响应消息中返回给PC/LR。 
步骤704:PC/LR向BS回复MS退出idle态响应消息,MS成功退出idle态。 
步骤705: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要求重建MS的数据通道。 
步骤706:DPF向BS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表示成功建立数据通道。 
步骤707:BS向MS发送RNG-RSP消息,并进行MS的二层网络重入。 
步骤708:BS向Authenticator发送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通知Authenticator更新CMAC_Key_Count值。 
步骤709:Authenticator更新本地保存的CMAC_Key_Count值后,向BS回复CMAC_Key_Count更新响应消息。本步骤中,在Authenticator本地并不更新MS的状态。 
步骤710:BS向DPF发送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确认数据通道建立成功。 
步骤711:DPF收到数据通道建立成功的确认消息,确认MS退出idle态流程执行成功后,在DPF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即为非idle态,并向PC/LR发送删除用户信息请求,要求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同时,DPF向Authenticator发送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通知Authenticator,DPF本地的MS的状态已经更新,要求Authenticator迁移MS的状态。 
步骤712:PC/LR向DPF返回删除用户信息响应消息,确认删除用户在idle态下的相关信息。 
步骤713:Authenticator将本地保存的MS状态更新为非idle态。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保证Authenticator和DPF之间消息传送的可靠性,本流程还包括步骤714。 
步骤714:Authenticator向DPF发送用户状态改变确认消息。 
如图7所示,当Authenticator收到CMAC_Key_Count更新消息后,不更新本地保存的MS的状态;在DPF收到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后确定用户退出idle态成功时,才将发送MS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给Authenticator,这时,Authenticator才在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保证了ASN-GW内各网元迁移MS状态的时间点一致。 
尤其当DPF和Authenticator处于同一物理实体内时,由于内部消息对传送可靠性的要求远高于外部消息的,此时,采用本发明用户退出idle态的方法,会到达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8为本发明ASN中的网元感知到用户状态不一致时触发退网流程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假设Authenticator中的用户状态为idle态,BS和DPF中的用户状态为正常(active)态,正常消息以协议中重鉴权流程中的鉴权开始消息(AR_EAP_Start)为例,本发明退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0:MS向BS发送鉴权开始请求消息(PKMv2-REQ/EAP-Start)消息,要求重鉴权。 
步骤801:BS向Authenticator发送鉴权开始消息(AR_EAP_Start),要求 重鉴权。 
步骤802:Authenticator收到鉴权开始消息后,由于鉴权开始消息只可能在用户处于active态时才会使用,而此时Authenticator中的MS的状态为idle态,因此Authenticator感知到自身与其它网元的用户状态存在不一致,向DPF返回MS退网请求(NetExit_MS_State_Change_Req)消息,要求退网,MS退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Action Code参数且其取值为0xffff。本实施例中正常消息即为鉴权开始消息。 
步骤803:DPF向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请求(Path_Dereg_Req)消息,要求退网,数据通道删除请求消息中携带有Action Code参数且其取值为0xffff。 
步骤804:BS向MS发送DREG_CMD消息,DREG_CMD消息中携带有Action_Code参数且其取值为0xffff,通知MS退网后重新接入。 
步骤805:MS向BS返回DREG_REQ消息,要求退网; 
步骤806:BS向DPF回复数据通道删除响应(Path_Dereg_Rsp)消息。 
步骤807:DPF向Authenticator发送MS退网确认(NetExit_MS_State_Change_Rsp)消息,确认用户退网。 
步骤808:DPF向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确认(Path_Dereg_Ack)消息,确认数据通道删除。 
后续如果用户发起重新初始化接入流程,ASN-GW中的各网元将按照协议正常处理。 
在本发明给出退网实现方法后,如果DPF或PC/LR感知到用户状态不一致,比如当MS发起退出idle态流程时,DPF中的MS的状态已经是active态,此时,DPF会发起要求MS退网重新接入的流程,此时正常消息为MS退出idle态的通道建立请求消息等等,发起退网的流程与图8中所示步骤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得出,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保持接入服务网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SN中的各网元利用相互间交互的标识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
当ASN中的网元感知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与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时,发起网络侧退网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到不一致包括:所述ASN中的网元接收到的正常消息表明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该正常消息的网元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则感知到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和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消息为鉴权开始消息,或者移动终端MS退出空闲idle态的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网流程的退网消息中使用行为代码Action code参数值为0xffff来通知用户重新接入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信息为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MS要求进入idle态的过程中,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网元为隧道管理功能实体DPF;
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具体包括:
位置管理功能实体PC/LR将来自基站BS的MS进入idle态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携带在进入idle态指示消息中,发送给所述DPF;
所述DPF根据资源保持定时器的时长在本地启动资源保持定时器,并在资源保持定时器超时之前不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在所述DPF接收到来自BS的数据通道删除请求消息时,终止自身启动的 资源保持定时器,并向所述BS发送数据通道删除响应消息,确认删除用户的数据通道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信息为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MS要求退出idle态的过程中,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的网元为认证授权功能实体;
所述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中的用户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BS的加密消息认证码密钥计数器更新消息时,更新本地保存的加密消息认证码密钥计数器值,但不更新本地的所述MS对应的用户状态;
DPF在接收到来自所述BS的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确认数据通道建立成功后,所述DPF本地标识MS退出idle态,所述DPF向PC/LR发送删除用户信息请求;同时,所述DPF向认证授权功能实体发送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
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接收到用户状态改变通知消息后,将本地保存的所述MS状态更新为非idle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认证授权功能实体向DPF发送用户状态改变确认消息。
10.一种保持接入服务网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根据来自其它网元的标志信息,获知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调整自身的用户状态,以保持自身与其它网元的用户状态一致;或者将标识自身中的用户状态的标志信息发送给其它网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感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ASN中其它网元的正常消息,并根据自身中的用户状态与接收到的正常消息表明的其它网元中的用户状态,检测出二者不一致时,执行退网过程;
所述装置设置在ASN的网元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位置管理功能实体PC/LR,和/或隧道管理功能实体DPF,和/或认证授权功能实体中。 
CN200910087136XA 2009-06-10 2009-06-10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7136XA CN101577912B (zh) 2009-06-10 2009-06-10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1136 WO2010142153A1 (zh) 2009-06-10 2010-03-18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7136XA CN101577912B (zh) 2009-06-10 2009-06-10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912A CN101577912A (zh) 2009-11-11
CN101577912B true CN101577912B (zh) 2011-05-11

Family

ID=4127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713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912B (zh) 2009-06-10 2009-06-10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7912B (zh)
WO (1) WO2010142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912B (zh) * 2009-06-1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60660A (zh) 2018-01-08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密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39A (zh) * 2006-05-14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MAX通信系统中实现退网的方法
JP4764279B2 (ja) * 2006-07-28 2011-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
CN101150620B (zh) * 2006-09-22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用户状态一致性的实现方法
CN101330731B (zh) * 2007-06-22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更新时长信息协商和传输方法
CN101400141B (zh) * 2008-10-1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max业务中保持数据通道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7912B (zh) * 2009-06-1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42153A1 (zh) 2010-12-16
CN101577912A (zh)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53182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受信可能範囲の喪失回復
US20160212728A1 (en) Pag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183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local domain name
US201101350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key identity identifier when user equipment transfers
CN109756900B (zh) 一种提高ue标识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799461B1 (en) Network valid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2387491B (zh)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1400154B (zh) Wimax中闲置模式下网络侧触发移动终端退网的方法
US11943830B2 (en) Link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005842A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鉴权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KR101042839B1 (ko)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77912B (zh) 保持asn的各网元中用户状态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KR20170021876A (ko) 코어 네트워크와 무선 노드 인증의 오프로딩
CN112166645B (zh) 一种提高寻呼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54525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5332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50067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registering 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in a high-rate packet data system
CN101656944B (zh) 一种锚定数据通路功能实体迁移的方法与装置
CN102158862B (zh) 一种触发空闲状态的终端进行重鉴权的方法
CN101938731B (zh) WiMAX离线计费中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上报方法与装置
CN101325804B (zh) 获取密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640877B (zh) 用于WiMAX系统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40114016A1 (en) Key material sending method, key material obtaining metho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38671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40064005A (ko) 주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