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53B -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 Google Patents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53B
CN1015753B CN 89102307 CN89102307A CN1015753B CN 1015753 B CN1015753 B CN 1015753B CN 89102307 CN89102307 CN 89102307 CN 89102307 A CN89102307 A CN 89102307A CN 1015753 B CN1015753 B CN 1015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protruding
input
input method
chinese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91023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01A (zh
Inventor
叶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891023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5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汉字是偶体文字为理论基础,以三笔字型为设计依据,以“字符偶体”为键的定义单元,以“凸凸末”为自然存在的输入系列,以三笔字型键为完善三码制输入的特设键。具有“笔顺型”“时针型”“同音字型”“繁体字型”四种转换方式,具有六个“超越”和一对“01”的特征,是汉字编码输入理想模型的产物,适合于各个方面各种阶层和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作为以形或以音输入繁简汉字的普及性工具。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汉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方式。它以汉字的“竖、横、点”三种笔型为设计依据。
本发明是对本人发明的《汉字映象输入编码及键盘》(另称《科光汉字智能输入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88101365)的全面更新、改进和提高。原发明之所以称之为“映象输入编码”,实际上指的是“映”三笔字型之“象”的汉字输入编码。但是,原发明以“键映象域”作为设计依据,理论基础不扎实;原发明以“字符”作为汉字构字单位,字符键在定义和安排上具有任意性而缺乏科学性;原发明以“上上末”为编码输入方法,在应用上不具有整体性;原发明的特设键在实现三码制输入方面更是混乱的和不完善的。这些都是原发明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发明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科学性,输入快速的汉字编码输入方式。本发明以三笔字型作为设计依据,理论扎实。本发明以“字符偶体”作为汉字构字单位,使字符键的定义和安排具有当然性和标准性。本发明以“凸凸末”作为编码输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明准确,自然成理。本发明以三笔字型键为完善三、四码制输入的手段,适得其所。此外,本发明还消除了原发明在使用中的混乱和不当,解脱了词汇编码的局限性,实现了三键输入和四键输入兼容,促成了把原发明的二十六个字符键减少为二十四个。使学习容易,具有反应单纯、键入快速、应用方便的优点,更加适合于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和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使用。
笔型是汉字笔画的规律化表现形式和基本归类,是以“形”作为表征的文字字形的基始方面,是包括计算机输入在内的各种文字实用 技术设计的依据。把汉字笔型区分为“横、竖、撇、点、折”五种(或区分为“横、竖、撇、点、折、拐”六种),存在以下问题:
1、“横、竖、撇、点”是单笔,是根据书写方向归类的;“折”是复笔,是根据笔段多少分类的。这种同一分类中交替使用两种分类规则的作法,不符合逻辑分类原则。
2、类似象从“呆、条”两字的对比中说明,撇和捺都能变点,五笔字型把点、捺合并,而不把点、撇合并,这说明五笔的界限并不是确定不移的。
3、五笔的书写方向不具有和基本方向的对应性,相应地也就说明了五笔字型不具有理论上的简单性和概括性。
4、仅仅只局限于提一提五笔字型,还末能从五笔字型的角度去说明汉字输入编码中的实质性问题和技术,相应地也就说明了五笔缺乏实际意义和实用性。
与五十年代就出现了的五笔字型区分法不同,把汉字笔型区分为“横(包括“提”)、竖(包括斜笔,斜笔指不与点发生混淆的撇、捺)、点(包括与点发生混淆的撇、捺)”三种,以上各个方面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这表现在:
1、三笔在分类上具有逻辑合理性
三笔只按书写方向这么一种规则分类,其中竖是上下方向,横是左右方向,点则是横向和竖向的中介体或短暂体。
2、三笔相互之间的界限具有确定不移性
对于和点处于对称位置的撇或捺,都作点,如“丷(关)八(共)。对于单独的撇、捺、点,是什么就是什么,如“丿(弟)”是撇,“ (孓)”是捺,“丶(卜)”是点。由此三笔相互间的界限具有确定不移性。
3、三笔具有理论上的最大简单性和概括性
三笔的书写方向对应于左右和上下两种基本方向,既未细分,也不否定“点”在书写方向上处于中间状态的事实,又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这就从事实上说明三笔理论的简单性和概括性。
4、三笔在汉字编码输入中具有最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汉字编码输入中,有关汉字编码输入键盘设计的依据,汉字字形构字单位、汉字输入键盘的标准形式、特设功能键的应用,以及三码制输入的完善等方面,都只能从三笔字型的角度才能充分解决,后面的叙述说明了这方面。
汉字是以笔画组装的字符(偏旁、部件、部首)作为汉字的表层构字单位,而以笔型组成的“字符偶体”作为汉字的深层构字单位,这是汉字的双轨制。从汉字的深层构字单位看,汉字就是偶体文字。应用汉字表层构字单位进行汉字编码输入,抓不住汉字的本质,实现不了汉字编码的标准化和唯一性,由此也就产生了数百种汉字字形编码输入方案,莫衷一是。应用汉字深层构字单位进行汉字编码,抓住了汉字的本质。抓住了汉字编码输入的本质,汉字编码输入键盘的基本形式是固定的。
本发明是以字符偶体作为汉字的构字单位,并进行编码输入。
字符偶体,是指彼此之间结合起来具有类聚性、均衡性,和共容性的一对字符的稳定体。在字母文字中,每个字母就基本上具有这三种性质。在汉字中,每个字符不可能具备这些,只有一对字符偶体才会具有这三种性质:
1、类聚性 类聚性是一种定性指标,它指一对字符的关键笔画(可以是起笔)属于三笔中的同一笔型。如“钅攵”这对字符偶体都有“竖(撇)、横”,“
Figure 89102307_IMG16
讠”这对字符偶体从单笔构成复笔的角度看都有“竖、横、点(对于复笔中的钩和提都认为是一种处 于连体状态下的点)”。类聚性具有按类掌握性,它使学习容易。按类掌握性会导致人脑的感受和反应处于同一状态,它使人脑反应单纯和快速。
2、均衡性    均衡性是一种定量指标,它指一对字符相加后的构字频度无论是在字前或是在字后都具有均衡出现的性质,它的总构字频度则约占全部字符偶体构字频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因全部字符偶体只有二十四对)。字符偶体具有均衡性也就是意味着充分发挥了这种构字单位的构成和区分不同汉字字形的作用,使重码最低,使击键次数最少,使效能最大,使键入速度最快。
3、共容性    共容性是一种使用指标,它指一对字符在共用过程中具有互容的相得益彰的性质而不会导致差错。如“土土”这对字符偶体,在构字时不具有区分字形作用,作为一对偶体共用不会导致差错,不作为一对偶体共用就会导致差错。共容性决定了应用上的方便与否,决定了误码产生的程度。
本发明是以下面五类字符偶体作为构字单位:
1、互补偶体 一对字符偶体中的一个字符多出现于字前,而另一个字符多出现于字后,这类偶体就是互补偶体。九对互补偶体是:丶辶、亅刂、大亻、人彳、钅攵、艹儿、氵心、
Figure 89102307_IMG17
乚、亠
Figure 89102307_IMG18
2、相加偶体    一对字符偶体中的两个字符都经常在字前或字后出现,但只有把两个字符的构字频度相加才足以达到全部构字频度的二十四分之一,这类偶体就是相加偶体。三对相加偶体是:コ凵、勹、工    王。
3、消错偶体 一对字符偶体中的两个字符或是在字形中易混同,或是在编码中易混同,二者的共用就是承认了这种混同现象的合理性,这类偶体就是消错偶体。七对消错偶体是:日口、土士、月冂、丨十、丿、木
Figure 89102307_IMG19
、一丿。其中“口”指有别的笔画 通过的实心口,如“中国甲象”等字中都有实心口。
4、复合偶体 只有把两对偶体的构字频度加在一起才足以达到全部构字频度的二十四分之一时,这两对偶体就互相结合为一对复合偶体。四对复合偶体是:(、卩阝);(
Figure 89102307_IMG20
讠);(八丷、忄小);(女
Figure 89102307_IMG21
宀)。
5、零形偶体    唯一一个字符的构字频度就达到全部构字频度的二十四分之一,那么独此一符在所有偶体衬托下而和零形式共存,那么这个和零形式共存的字符就是零形偶体。一对零形偶体是:口。
把以上五类字符偶体加在一起,共二十四对字符偶体。将这二十四对字符偶体按照操作方便定义在小键盘的二十四个字母键上,并从象形和字音相结合的角度赋于每个定义键以一个字或两个字的名称,就得到图1的三笔字型字符偶体键盘:
对汉字字形进行编码输入,就是在字符键所定义的字符范围内,根据一定的依据去确定字符的出现顺序。编码就是根据这种出现顺序赋于代号,输入就是根据这种出现顺序进行击键,因而编码方法和输入方法是相通的。
在汉字编码输入中,以具有社会书写习惯基础的笔顺方法作为编码输入方法是很自然的,但是,经过了数千年,也未能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简单明确而又普遍适用的笔顺方法。并且,各人的笔顺本来就不完全一致,也难于总结出来这么一条足以适合在编码输入中应用的方法。事实上,从笔画这种汉字字形的表层单位中是总结不出这种方法来的。这种方法只能从抓住汉字本质的汉字三笔字型中总结出来。
在三笔中,很自然地存在着高低之分,即“竖”对比“横、点”而言,总是处于高出状态,“横、点”对比“竖”而言,总是处于低洼状态。用两个字是“高出”,用一个字是“凸”。由此得到以下的“定凸法”:
1、“竖”总是“凸”“竖(包括斜笔撇、捺)”总是处于“高出”和“伸长”状态,只要不被遮住,总是“凸”。如“乚(匕)”为第一凸,“丿(匕)”为第二凸,“丿(页)”才不是凸。
2、“横、点”在上下端时为凸,在“竖(斜)”旁非凸“横、点”处于顶端是上凸,如“一(下)、丶(户)”,处于底端是下凸(倒凸),如“一(卫)、丶(幺)”。因为都是处于高出状态。当“横、点”位于“竖(斜)”的旁边或与其相交时,就是一种“竖(斜)斜”高出“横、点”状态,自然“横、点”非凸。如“水”字中“亅”为凸而“
Figure 89102307_IMG22
”非凸,“皮”字中“丨”为凸而“乛”非凸。
以上述自然成理的三笔定凸法为依据,也就顺藤摸瓜地导出了“凸、凸、凸……末凸”的汉字字符的出现顺序。一般地说,越是接近末凸的,其信息载荷越少,是可省略的部分。那末,截取“凸凸凸末”就是一种四码制输入。截取“凸凸末”就是一种三码制输入。三码制在人脑反应方面,在键入速度方面均比四码制优胜得多,三码制是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的主体,四码制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由此以定凸法为依据,“凸凸末”就是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的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总方法还有以下四种具体运用和转换形式:
1、“左左末”依次指每个字的第一个左上凸、余形(指移开已取字符后的余下字形,下同)第一左上凸,最后余形右下末凸。
2、“上上末”依次指每个字的第一个左上凸,第二左上凸。当不存在第二左上凸时取余形第一左上凸。余形右下末凸。
3、“声韵凸”依次指汉字字音声母,汉字字音韵母,汉字字形第一左上凸。
4、“左左左末”依次指每个字的第一左上凸,余形第一左上凸,再次余形第一左上凸,最后余形右下末凸。
按照以上具体化了的编码输入方法进行字符键的定义和编码输入,就得到适应四个方面不同需要的三笔字型汉字编码输入键盘。
一、三笔字型输入键盘中的特设功能键
在三笔字型汉字输入键盘中,共有五个专用功能键,其中包括三个特殊定义的三笔字型键“/QZ”,一个连击键“;”,和原有的结束间隔键“凵”。如图2所示。
下面对五个专用功能键加以说明:
1、“凵”键    此键具有结束和间隔功能。当击入1码或2码汉字时,必加击此键。
2、“;”键    具有结束功能和连击功能。当字词有重码时,击入编码只出现第一个重码字码,再加击一次就出现第二个重码字码,余类推。
3、“/、Q、Z”键    此3键为特设的三笔字型键,均具有结束功能和万能区分功能。当字码、简码、同音字码相重时,均可用此3键区分和编码,并可变换采用三笔字型区分法和字音三区区分法的两种形式。三笔字型区分法是根据汉字字形右下凸是“竖、点、横”的不同,分别加击“/、Q、Z”的相应键。字音三区区分法根据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不同,按照“ABCDE……Z”的通用顺序,凡是属于“A-H”首字母区的字加击“/”键,处于“J-T”首字母区的字加击“Q”键,处于“W-Z”首字母区的字加击“Z”键。附表1是应用三笔字型区分法和字音三区区分法区分重码字、简码字重码、同音字重码和编制词码的实例:
项别    三笔字型区分法    字音三区区分法
重码    人    GQ    人    GQ
字    彳    G/    彳    G/
简码    新    I/    新    IZ
字    店    IZ    店    I/
同音    俚    LIZ
字    例    LI/
词码    长春    VLDZ    长春    VLD/
长春    VLD/    长春市    VLDQ
附表1
结合上述特设功能键的实际应用,说明以下问题:
1、重码区分    用三笔字型键区分重码,是本发明区分重码的一个方面。编制上下文机器智能重码区分数据库去区分重码,是本发明区分重码的另一个方面。实践表明,只有把这二者综合起来采用“编码-机器智能”的区分重码方法,才会达到理想效果。本发明的重码区分率在99.9%以上。
2、词码    双音词按前后字依次取前两码输入;三音词按第一字取前两码,后两字各取前一码输入;三音以上词依次取前三字和末字的第一码输入。因此,词码一律编四码。
本发明的键盘通过转换共存在着单字的三码输入和字词的四码 输入两种状态。当汉字输入处于单字状态时,不按词码击入,只按字码击入,只对一、二码字加击结束键。当汉字输入转为字词输入状态时,既按词码输入,又按字码输入,对于一、二、三码字均加击结束键输入,从而在不改变编码的状态下使字词均处于四键输入状态。
这样,就整个地实现了使字码和词码兼容,三码输入和四码输入兼容,解脱了由于单字编三码而导致的词汇编码的局限性,就使得三码制所具有的人脑反应速度快,平均码长短的巨大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三码制就从实质上远远超过四码制,并导致汉字输入速度大幅度快于四码制和西文输入。
3、繁体字编码    对于繁体字编码,一律根据实际字形,和简体字同样编码。当要包括古今繁简全部汉字时,由于编码量巨大,则采用后面的“左左左末”键盘。
对于“/QZ”这3个三笔字型键,在另一种场合下依次替换采用“,。;”这3个另一套三笔字型键,两者的实际应用分工如下:
1、当用于第2码位置时,“/QZ”用于按降频排列最前列百个以内常用字的编码,“,。;”则用于单码性重码字和按降频排列最前列十个以内常用字的编码。
2、当用于第3码位置时,“/QZ”用于常用做单词的重码字的编码,“,。;”用于最常用词的重码词的编码。
二、“左左末”字形码输入键盘
字符偶体键盘的第一个转换形式就是“左左末”字形码键盘。将最常用部首补充定义入字符偶体键盘中去,就得到此键盘。如图3所示。
在“左左末”字形码输入键盘的二十四个字符键下面都有从象形和字音角度赋于的键名和行名。如“草C”是键名,“草”的声母也是“C”。“拔根草”指“草C”键的第一行字符名,指“
Figure 89102307_IMG23
儿”, 富于形象性。“深根草”指“草C”键的第二行字符名,指“艹艹”,富于形象性。所有各键的键名和行名,都是用于加深加快各键所定义的字符的理解、记忆和反应的。
以下对“左左末”的编码输入方法加以举例说明:
1、左    取第一个左上凸(规定取字符键所定义的笔画最多的字符,以后同)。例:
吾:工    民:コ    象:
A    E    W
梧:木    春:大    颖:乚
M    D    V
2、左    取余下字形的第一个左上凸。把已取第一码字符移开,就得到余下字形。例(括弧中的字形是余下字形,以后同):
吾:工(
Figure 89102307_IMG24
) 民:コ(
Figure 89102307_IMG25
象:(
Figure 89102307_IMG26
)口
A    U    E    V    W    R
梧:木(吾)工 春:大( )一 颖:乚( )丿
M    A    D    H    V    L
3、末    取最后余下字形的右下凸(倒凸)。把已取第2码字符再移开,就得到最后余下字形。例:
吾:工(口)口 春:大一(
Figure 89102307_IMG29
)日
AU    K    DH    R
梧:木工(
Figure 89102307_IMG30
)口 象:日
MA    K    WR    I
民:コ 颖:乚丿( )人
EV    P    VL    G
按“左左末”进行编码输入,基本上和笔顺规律一致,而又免除了笔顺规律的二义性。
三、“上上末”字形码输入键盘
字符偶体键盘的第二个转换形式就是“上上末”字形码键盘。减少最常用部首补充定义入字符偶体键盘中去的数量,就得到此键盘。如图4所示。
下面对“上上末”的编码输入方法加以举例说明:
1、上    取第一个左上凸。例:
碍:一    邪:一    足:口    藏:艹
H    H    K    C
2、上    取第二个左上凸。例:
碍:一日    邪:一阝
HR    HU
当该字不存在第二个左上凸时,取余下字形第一个左上凸。例:
足:口(
Figure 89102307_IMG34
)人 藏:艹(
Figure 89102307_IMG35
)戈
K    G    C    P
3、末    取余下字形右下末凸。例:
碍:一日
Figure 89102307_IMG36
邪:一阝(
Figure 89102307_IMG37
)亅
HR    S    HU    S
足:口人(卜)丨 藏:艹戈(
Figure 89102307_IMG38
)匚
KG    J    CP    E
以上为双手键输入。对于“上上末”字形码输入键盘,兼用单手键输入法。单手键输入时利用小键盘右面的数字键按字符对应关系进行编码输入:丨(1)、十(2)、
Figure 89102307_IMG39
(3)、丿(4)、亻(5)、丶(6)、冫氵(7)、一(8)、(9)、口(0)。在单手键输入时同样采用“上上末”的规则进行编码输入,加击形旁笔画数和声旁笔画数,笔画数多于9的按9计算,总共击5键。
“上上末”这种编码输入方法是自左向右再向右下取码,这是时 针型的。
四、“声韵凸”同音字码输入键盘
字符偶体键盘的第三种转换形式是“声韵凸”同音字码输入键盘。将字符键中多用于第1码的字符保留,将可被更简单字符取代的或主要只用于第2码第3码的字符取消,就得到此键盘。如图5所示。
以下对“声韵凸”的编码输入方法加举例说明:
1、声    取汉字的汉语拼音写法的首字母。例:
愈:Y    拔:B    柯:K
2、韵    取汉字的汉语拼音写法的韵母,包括采用双拼、三拼或全字母。例:
愈:YU    拔:BA    柯:KE
3、凸    按字符键所定义的字符取汉字的第一个左上凸。例:
愈:人    拔:亅柯:木
YU    G    BAS    KEM
使用“声韵凸”同音字码输入键盘,就是以“音”实现汉字的计算机编码输入,而“形”只作为区分同音字的手段。
五、“左左左末”繁简汉字输入键盘
字符偶体键盘第四个转换形式就是“左左左末”繁简汉字输入键盘。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最常用部首都补充定义入字符偶体键盘中去,就得到此键盘。如图6所示。
以下对“左左左末”的繁简汉字输入方法用繁体字举例说明:
1、左    取第一个左上凸。例:
劍:人 騎:馬
Figure 89102307_IMG40
:一
G    U    H
2、左    取余下字形第一个左上凸。例:
劍:人(
Figure 89102307_IMG41
)一 騎:馬(奇)大
G    H    U    D
雨:一(
Figure 89102307_IMG42
)忄
H    B
3、左    取再次余下字形的第一个左上凸。例:
劍:人一(
Figure 89102307_IMG43
)口 骑:马大(可)一
GH    K    UD    H
Figure 89102307_IMG44
:一忄(
Figure 89102307_IMG45
)冂
HB    Y
4、末    取最后余下字形的右下末凸(倒凸)。例:
劍:人一口(
Figure 89102307_IMG46
)亅
GHK    S
騎:
Figure 89102307_IMG47
大一(可)亅
UDH    S
Figure 89102307_IMG48
:一忄冂( )丶
H    BY    O
无论是采用三码制输入还是四码制输入,三笔字型键都可用之于区分重码。
以上以字符偶体键盘为母体的具有四种转换形式的三笔字型汉字编码输入键盘,具有以下的六个“超越”和一对“01”的意义和作用:
1、用深层规律去超越表层规律    三笔字型是汉字字形深层结构的本质表现形式,只有从三笔字型的角度才能认识和掌握汉字的本质,认识和掌握汉字编码输入的本质,汉字字形表层规律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2、用必然键盘去超越偶然键盘    字符偶体的科学性使字符偶体键盘具有必然性和标准性,这是汉字编码输入方式从偶发性出发所表现出来的纷然杂陈现象向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用自然序列去超越人为序列    “凸凸凸凸……末凸”是汉字本质构字单位所展现出来的自然序列,“自左到右,自上到下,自外到内……”是各人不尽相同的人为书写汉字序列,只有自然序列才能消除人为序列的二义性,从而使汉字编码输入有其一定之法。
4、用三码制去超越四码制    三笔字符键和字符偶体键是三笔字型编码输入键盘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的结合是完善三码制输入强有力的手段,使三码制在简单性方面和在功效方面都远远优于四码制并可和四码制兼容。
5、用偶体去超越个体和群体    字符单体切断了字符之间的联系,也就认识不了字符;字符群体混淆了字符之间的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也就掌握不了规律;字符偶体则是避免了字符个体和字符群体的缺陷,体现了汉字字形和汉字编码输入的本质的深层的规律性。
6、用移字去超越拆字    在汉字编码输入中,对汉字字形拆了编码而不移开,已编码和未编码的字形就混淆难分。对汉字字形编码完了的部分就移开,余下来的未编码的字形就一清二楚。自然,拆字手续也比移字手续难掌握得多。最根本的一条,汉字字形中的“凸”总是通过移字而不断涌现,因而移字是确定汉字“凸凸凸……末凸”的自然序列的万灵手段。
7、用键隶属度趋于1去实现易学    键隶属度是对字符隶属于(对应于)该键的契合程度、紧密程度和合理程度的一种度量。键隶属度以之与字符和键的对应关系直接相关,最佳也就是最大的数值为1。键记忆量是指学习和掌握而言,最佳也是最小的数值为1。因此,键隶属度是键记忆量的倒数,键隶属度为1时也就是最为易记易学。如键记忆量为1时键隶属度也为1,当键记忆量为2时则键隶 属度为1/2。字符偶体以之和具有对偶性的“天地”,具有类推性的“土地”这类词一样便于记忆,其记忆量都为1,由此推知字符偶体所对应的键的隶属度也趋近于1。三笔字型汉字编码输入正是以键隶属度趋近1去实现易学。
8、用键入干扰度趋近O去实现便于普及应用    在汉字编码输入过程中,无论是人脑反应汉字编码、眼睛注视输入内容,还是人手击键,只要是处于单因素支配下,就不存在干扰。当受到多种因素控制时,那时就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彼此影响而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应用不便。像编码输入方法是一种还是多种、常规编码和非常规编码是否交替采用、输入时人眼是否要在输入内容、非正文显示、和正文显示之间多处移动……这类多因素情况都会造成对键入的严重干扰。由于三笔字型在这些方面都是受单因素支配,故其键入干扰度趋于O,它正是以这种方式去实现便于普及应用。
社会对汉字编码输入无非是这么两个要求:一个是容易学习,另一个是便于普及应用。汉字编码输入只要是实现了“键隶属度→1”的技术指标,就必然容易学习。汉字编码输入只要是实现了“键入干扰度→O”的技术指标,就必然便于普及应用。应用形成字符偶体键亦即“成偶”的理论方法,适足以实现“键隶属度→1”。应用移开第一个凸就自然得到下一个凸的这种“移凸”的理论方法,就可确立“凸凸末”这种单规则和单因素,从而实现“键入干扰度→O”。这样,就形成和出现了一种“成偶-移凸”的汉字编码输入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和意义正是表现在理论要点、技术指标和社会要求的三个方面具有连通性:
理论要点:成偶+移凸
↓    ↓
技术指标:键录属度→1+键入干扰度→O
↓    ↓
社会要求:容易学习+便于普及应用
上述模型就是汉字编码输入理想模型,三笔字型汉字(偶体文字)编码输入法和键盘正是这种理想模型的产物。

Claims (13)

1、一种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征进行编码,并确定键盘,对于汉字三笔字型输入方法和键盘是以三笔字型作为根据,用汉字的字符作为键的定义单元和进行编码,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以汉字是偶体文字作为汉字输入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根据,以字符组成的字符偶体去定义字符键,从三笔字型的角度去定义功能键,以“凸凸凸末”做为编码输入方法,并利用赋有特有定义的计算机通用小键盘;
所述的字符偶体包括:互补偶体,相加偶体,消错偶体,复合偶体,零形偶体,共二十四对。九对互补偶体是:丶辶、亅刂、亻大、彳人、钅攵、卄儿、氵心、ㄑ乚、亠
Figure 89102307_IMG1
,三对相加偶体是:コ凵、勹、工王,七对消错偶体是:日曰、土士、月 、丨十、丿、木
Figure 89102307_IMG3
、一
Figure 89102307_IMG4
,四对复合偶体是:“ ,卩阝”、“
Figure 89102307_IMG6
Figure 89102307_IMG7
讠”、“八、
Figure 89102307_IMG8
、忄小”、“女
Figure 89102307_IMG9
宀”,一对零形偶体是:口;
用这二十四对字符偶体和二十四个键产生一一对应关系,就得到了二十四个字符键;
所述的“凸凸……凸末”方法就是对汉字取凸,每字依次取凸,取凸就是取汉字或其余下字形的高出部分的字符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方法“凸凸……凸末”,截取“凸凸末”为三码输入,截取“凸凸凸末”为四码输入,截取“凸”为字形单码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凸末”输入方法的一种转换形式“左左末”,所述的“左左末”是指每个字的第一个左上凸,余形第一个左上凸,最后余形右下末凸,余形指移开已取字符后的余下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凸末”输入方法的一个转换形式“上上末”,所述的“上上末”指每个字的第一左上凸,第二左上凸,余形右下末凸,不存在第二左上凸时,取余形第一左上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凸末”输入方法的一种转换形式“声韵凸”,所述的“声韵凸”指汉字字音声母和韵母,汉字字形第一左上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凸凸末”输入方法一种转换形式为“左左左末”,所述的“左左左末”指每个字的第一左上凸,余形第一左上凸,再次余形第一左上凸,最后余形右下末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定义的24对偶体字符键之外,还另设五个功能键,即三个三笔字型键“/、Q、Z”,一个连击键“;”,一个结束间隔键“凵”,“/、Q、Z”三键有其“,。;”的变换应用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左左末”输入方法有一个左左末输入键盘:
Figure 89102307_IMG1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上末”输入方法有一个上上末输入键盘:
Figure 89102307_IMG1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声韵凸”输入方法有一个声韵凸输入键盘: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左左左末”输入方法有一个左左左末输入键盘:
Figure 89102307_IMG13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上末”输入键盘有其另一套特定的单手击入数码键输入方式:1(1)+(2)、
Figure 89102307_IMG14
(3)、/(4)、亻(5)、、丶(6)、冫氵(7)、一(8)、(9)、口(0),数码按“上上末”编三码,再加击形旁和声旁的笔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可兼音编码的计算机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存在着不改变汉字编码的两种输入状态,即单字的三码输入状态和字词的四码输入状态,当处于字词四码输入状态时,对三码字加击结束键。
CN 89102307 1989-04-14 1989-04-14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Expired CN1015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9102307 CN1015753B (zh) 1989-04-14 1989-04-14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9102307 CN1015753B (zh) 1989-04-14 1989-04-14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1A CN1046401A (zh) 1990-10-24
CN1015753B true CN1015753B (zh) 1992-03-04

Family

ID=4854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9102307 Expired CN1015753B (zh) 1989-04-14 1989-04-14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73C (zh) * 1994-11-18 2000-08-23 曾志鹏 部首音序汉字编码输入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1A (zh) 1990-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633C (zh) 计算机二十四部首汉字排序输入法
CN1015753B (zh) 汉字(偶体文字)三笔字型编码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CN1081004A (zh) 汉字结构笔顺数字编码方法
CN1137432C (zh) 快易码汉字输入法
CN1159642C (zh) 简化汉字声形码输入方法
CN1150441C (zh) 字形笔顺码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96989C (zh) 汉字形体示意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37043A (zh)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347023A (zh) 二笔手写智能输入系统
CN1195257C (zh) 结构数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285538A (zh) 汉字结构化分区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CN1023843C (zh) 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
CN1077303C (zh) 一种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CN1054445C (zh) 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CN1101958C (zh) 八卦码(笔画群)汉字输入方法
CN1378127A (zh) 声形合一单笔汉字输入法
CN1420422A (zh) 码元用笔划集合数表示法及用途
CN1108552C (zh) 拼音汉字完善汉字法(phf)
CN1295589C (zh) 无根码汉字输入法
CN1088210C (zh) 六区五位汉语音节和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CN1110809A (zh) 汉字结构笔顺数字和部首偏旁混合编码方法及其键盘
CN1118010C (zh) 一种基于五结构字型汉字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026829C (zh) 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
CN1061294A (zh) 拼音四角笔码和字元四角笔码汉字编码方案
CN1123817C (zh) 一种汉字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