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7558A -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7558A
CN101567558A CNA2009100374831A CN200910037483A CN101567558A CN 101567558 A CN101567558 A CN 101567558A CN A2009100374831 A CNA2009100374831 A CN A2009100374831A CN 200910037483 A CN200910037483 A CN 200910037483A CN 101567558 A CN101567558 A CN 101567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transmission system
change
converter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374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开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374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75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7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至少包括有第一直流输电系统(1)及第二直流输电系统(2)2个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输电系统(1)中,第一换流母线(3)通过第一换流变压器(4)与第一直流系统(5)连接,第一换流母线(3)通过第一等值导纳(6)和第一等值母线(7)与第一交流等值系统(8)连接;在直流输电系统(2)中,第二换流母线(15)通过第二换流变压器(16)与第二直流系统(17)连接,第二换流母线(15)通过第二等值导纳(18)和第二等值母线(19)与第二交流等值系统(20)连接;第一直流输电系统(1)通过联络线(9)与第二直流输电系统(2)连接,第一换流母线(3)及第二换流母线(15)分别与负荷连接。本发明的评估模型采用两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母线通过一段短线路相连,由于线路较短,模型中忽略了其对地导纳。本发明的评估模型保留了实际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响应特性,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可通过计算其电压稳定性因子(VSF,Voltage Stabilization Factor)进行评估,如果VSF为正,则换流母线电压是静态稳定的,VSF越小,换流母线电压越稳定。

Description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特别是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中央“西电东送”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我国陆续兴建一批直流输电工程,并出现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Multi-Infeed Direct Current,MIDC),即多条直流输电线路落点于同一交流电力系统。
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某一直流系统换流母线的电压除了受到所在系统的影响外,还受到与其相联的其他直流系统的影响,而换流母线的电压质量直接影响到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所以进行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其至少包括有第一直流输电系统及第二直流输电系统两个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一换流母线通过第一换流变压器与第一直流系统连接,第一换流母线通过第一等值导纳和第一等值母线与第一交流等值系统连接;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二换流母线通过第二换流变压器与第二直流系统连接,第二换流母线通过第二等值导纳和第二等值母线与第二交流等值系统连接;第一直流输电系统通过联络线与第二直流输电系统连接,第一换流母线及第二换流母线分别与负荷连接。
上述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一换流母线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一直流负荷、第一交流负荷、第一综合负荷、第一并联电容负荷和第一联络线负荷。
上述第二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二换流母线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二直流负荷、第二交流负荷、第二综合负荷、第二并联电容负荷和第二联络线负荷。
本发明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电压稳定性因子(VSF)
设第一换流母线(3)上的总无功功率为Q1,则其电压稳定性因子(VSF)为:
VSF = dV / V b d Q 1 / Q b | P d 0 = Q b / V b d Q 1 / dV
= Q b / V b dQ a 1 / dV + dQ 12 / dV + dQ L 1 / dV + dQ d 1 / dV - dQ C 1 / dV - - - ( 1 )
式中Qb和Vb分别为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分母各项为各部分的电压调节系数;如果VSF为正,则第一换流母线(3)电压是静态稳定的,VSF越小第一换流母线(3)的电压越稳定;如果VSF为负,则第一换流母线(3)电压是静态不稳定的,VSF绝对值越大换流母线电压越不稳定;
2)确定交流系统和联络线的电压调节系数
由第一换流母线(3)流入交流系统的视在功率为:
Sa1=V{[(V-E1d)-jE1q]*(Y1d+jY1q)}*
=V(V-E1d)Y1d+VE1qY1q+j[VE1qY1d-V(V-E1d)Y1q]    (2)
式中的下标d和q分别表示该物理量的实部和虚部,它们可以根据该物理量的模和相角求得,由式(2)可得交流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a 1 dV = d [ VE 1 q Y 1 d - V ( V - E 1 d ) Y 1 q ] dV = Y 1 d E 1 q - 2 Y 1 q V + Y 1 q E 1 d - - - ( 3 )
同理可得联络线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12 dV = Y 12 d V 2 q - 2 Y 12 q V + Y 12 q V 2 d - - - ( 4 )
3)确定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数
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统依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可取为:
dQ L 1 dV = - 1.6 ~ - 2.3 - - - ( 5 )
4)确定并联电容和其他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压调节系数
并联电容提供的无功功率为QC1=V2ωC,故其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C 1 dV = 2 VωC - - - ( 6 )
5)确定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
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针对直流输电系统以下三种常见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电压调节系数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a)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085
Figure A20091003748300086
其中V为折算到换流变压器阀侧的交流母线线电压有效值,Id0和γ0分别为整流器电流和逆变器关断角的整定值,
Figure A20091003748300091
为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角,XC为换相电抗,由式(7)和式(8)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b)整流器定功率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092
Figure A20091003748300093
VdId+Id 2R=Pd0    (11)
Figure A20091003748300094
其中Vd为逆变侧直流电压,R为直流电阻,Pd0为整流侧直流功率的整定值,由式(9)至式(12)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c)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直流电压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其中Vd0为逆变侧直流电压的整定值,由式(13)和式(14)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6)确定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
由式(1),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某一直流输电子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会受到与其相连的另一直流输电子系统的影响,为了衡量其影响,定义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一个直流输电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
K = dQ 12 / dV dQ 1 / dV = d Q 12 / d V dQ a 1 / dV + dQ 12 / dV + dQ L 1 / dV + dQ d 1 / dV - dQ C 1 / dV - - - ( 20 )
上式中,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K越大,表示两直流输电子系统间耦合越强,由式(20)和式(4)可知,两直流输电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导纳(即电气距离)对其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有很大的影响。
本发明的评估模型采用两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母线通过一段短线路相连,由于线路较短,模型中忽略了其对地导纳。本发明的评估模型保留了实际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响应特性,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可通过计算其电压稳定性因子(VSF,Voltage Stabilization Factor)进行评估,如果VSF为正,则换流母线电压是静态稳定的,VSF越小,换流母线电压越稳定。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模型
图2为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其至少包括有第一直流输电系统及第二直流输电系统两个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一换流母线通过第一换流变压器与第一直流系统连接,第一换流母线通过第一等值导纳和第一等值母线与第一交流等值系统连接;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二换流母线通过第二换流变压器与第二直流系统连接,第二换流母线通过第二等值导纳和第二等值母线与第二交流等值系统连接;第一直流输电系统通过联络线与第二直流输电系统连接,第一换流母线及第二换流母线分别与负荷连接。
上述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一换流母线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一直流负荷、第一交流负荷、第一综合负荷、第一并联电容负荷和第一联络线负荷。
上述第二直流输电系统中,第二换流母线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二直流负荷、第二交流负荷、第二综合负荷、第二并联电容负荷和第二联络线负荷。
本发明以附图2中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为例说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具体实施过程。
1)交流系统和联络线的电压调节系数
由式(3)和附图2中的参数可得交流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Figure A20091003748300112
由式(4)和附图2中的参数可得当联络线为100km时,联络线电压调节系数为:
Figure A20091003748300113
Figure A20091003748300114
而当联络线为200km时,联络线电压调节系数为:
Figure A20091003748300115
Figure A20091003748300116
2)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数
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统依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文献,通常可取为:
dQ L 1 dV = - 1.6 ~ - 2.3 - - - ( 24 )
本案例中,不妨取 dQ L 1 dV = 2.0
3)并联电容和其他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压调节系数
并联电容提供的无功功率为QC1=V2ωC,故其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C 1 dV = 2 VωC = 2 × 230 × ( 1 / 84.4 ) = 5.4502 - - - ( 25 )
4)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
(d)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123
Figure A20091003748300124
其中V为折算到换流变压器阀侧的交流母线线电压有效值,Id0和γ0分别为整流器电流和逆变器关断角的整定值,
Figure A20091003748300125
为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角,XC为换相电抗。本实施例中,取南方电网的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额定运行工况为例进行计算,则Id0=1.8kA,γ0=17°,XC=20.851Ω。
由式(7)和式(8)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dQ d 1 / dV = 2 × 0.5049 V + 299.6784 0.5049 V 2 + 299.6784 V - 4158.9 - - - ( 28 )
本实施例中,对于天广直流输电系统,上式中V的额定值为209kV,因此,当整流器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采用定关断角控制时,天广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d1/dV=0.8999    (29)
(e)整流器定功率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127
Figure A20091003748300131
VdId+Id 2R=Pd0    (32)
Figure A20091003748300132
其中Vd为逆变侧直流电压,R为直流电阻,Pd0为整流侧直流功率的整定值。本案例中,取南方电网的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额定运行工况为例进行计算,则Pd0=450MW(单极一个六脉动换流器),R=8.89Ω,Vd=234kV。
由式(30)至式(33)可得当整流器采用定功率控制,逆变器采用定关断角控制时,天广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d1/dV=1.3579    (34)
(f)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直流电压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133
Figure A20091003748300134
其中Vd0为逆变侧直流电压的整定值。本案例中,取南方电网的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额定运行工况为例进行计算,则Vd0=234kV。
由式(35)和式(36)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dQ d 1 / dV = 3.2805 V 1.8225 V 2 + 54756 - - - ( 37 )
对天广直流输电系统,上式中V的额定值为209kV,因此,当整流器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采用定电压控制时,天广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d1/dV=2.43    (38)
5)电压稳定性因子(VSF)
由式(1)可知,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因子(VSF)为:
VSF = dV / V b d Q 1 / Q b | P d 0 = Q b / V b d Q 1 / dV
= Q b / V b dQ a 1 / dV + dQ 12 / dV + dQ L 1 / dV + dQ d 1 / dV - dQ C 1 / dV - - - ( 39 )
式中Qb和Vb分别为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本案例中,取Qb=1000MVar,Vb=230kV,上式中分母各项为各部分的电压调节系数,对于附图2中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上式中,dQa1/dV、dQ12/dV、dQL1/dV、dQd1/dV和dQC1/dV可分别由式(21)、式(22)或式(23)、式(24)、式(29)或式(34)或式(38)、式(25)得出。
对于附图2中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因子VSF如表1所示。
6)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
由式(20)可知,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一个直流输电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为:
K = dQ 12 / dV dQ 1 / dV = d Q 12 / d V dQ a 1 / dV + dQ 12 / dV + dQ L 1 / dV + dQ d 1 / dV - dQ C 1 / dV - - - ( 40 )
对于附图2中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上式中,dQa1/dV、dQ12/dV、dQL1/dV、dQd1/dV和dQC1/dV可分别由式(21)、式(22)或式(23)、式(24)、式(29)或式(34)或式(38)、式(25)得出。
对于附图2中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两直流输电子系统间的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K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因子和电压调节系数
Figure A20091003748300151
上表中,如果电压稳定性因子VSF为正,则换流母线电压是静态稳定的,VSF越小换流母线电压越稳定。如果VSF为负,则换流母线电压是静态不稳定的,VSF绝对值越大换流母线电压越不稳定。
上表中,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K越大表示两直流输电子系统间耦合越强。
本发明实施例以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作为研究对象,两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母线通过一段短线路相连,由于线路较短,模型中忽略了其对地导纳。该模型保留了实际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响应特性。由于逆变侧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本发明主要以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为例给出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对于含两个以上直流输电系统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可由本发明内容导出。

Claims (4)

1、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第一直流输电系统(1)及第二直流输电系统(2)两个直流输电系统,在直流输电系统(1)中,第一换流母线(3)通过第一换流变压器(4)与第一直流系统(5)连接,第一换流母线(3)通过第一等值导纳(6)和第一等值母线(7)与第一交流等值系统(8)连接;在直流输电系统(2)中,第二换流母线(15)通过第二换流变压器(16)与第二直流系统(17)连接,第二换流母线(15)通过第二等值导纳(18)和第二等值母线(19)与第二交流等值系统(20)连接;第一直流输电系统(1)通过联络线(9)与第二直流输电系统(2)连接,第一换流母线(3)及第二换流母线(15)分别与负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上述直流输电系统(1)中,第一换流母线(3)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一直流负荷(10)、第一交流负荷(11)、第一综合负荷(12)、第一并联电容负荷(13)和第一联络线负荷(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直流输电系统(2)中,第二换流母线(15)与五个负荷连接,分别为第二直流负荷(21)、第二交流负荷(22)、第二综合负荷(23)、第二并联电容负荷(24)和第二联络线负荷(25)。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电压稳定性因子(VSF)
设第一换流母线(3)上的总无功功率为Q1,则其电压稳定性因子(VSF)为:
VSF = dV / V b dQ 1 / Q b | P d 0 = Q b / V b d Q 1 / dV
= Q b / V b dQ a 1 / dV + d Q 12 / dV + d Q L 1 / dV + d Q d 1 / dV - d Q C 1 / dV - - - ( 1 )
式中Qb和Vb分别为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分母各项为各部分的电压调节系数;如果VSF为正,则第一换流母线(3)电压是静态稳定的,VSF越小第一换流母线(3)的电压越稳定;如果VSF为负,则第一换流母线(3)电压是静态不稳定的,VSF绝对值越大换流母线电压越不稳定;
2)确定交流系统和联络线的电压调节系数
由第一换流母线(3)流入交流系统的视在功率为:
Sa1=V{[(V-E1d)-jE1q]*(Y1d+jY1q)}*
   =V(V-E1d)Y1d+VE1qY1q+j[VE1qY1d-V(V-E1d)Y1q]   (2)
式中的下标d和q分别表示该物理量的实部和虚部,它们可以根据该物理量的模和相角求得,由式(2)可得交流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a 1 dV = d [ VE 1 q Y 1 d - V ( V - E 1 d ) Y 1 q ] dV = Y 1 d E 1 q - 2 Y 1 q V + Y 1 q E 1 d - - - ( 3 )
同理可得联络线的电压调节系数为:
dQ 12 dV = Y 12 d V 2 q - 2 Y 12 q V + Y 12 q V 2 d - - - ( 4 )
3)确定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数
综合负荷的电压调节系统依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可取为:
d Q L 1 dV = - 1.6 ~ - 2.3 - - - ( 5 )
4)确定并联电容和其他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压调节系数
并联电容提供的无功功率为QC1=V2ωC,故其电压调节系数为:
d Q C 1 dV = 2 VωC - - - ( 6 )
5)确定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
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针对直流输电系统以下三种常见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电压调节系数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a)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1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2
其中V为折算到换流变压器阀侧的交流母线线电压有效值,Id0和γ0分别为整流器电流和逆变器关断角的整定值,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3
为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角,XC为换相电抗,由式(7)和式(8)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b)整流器定功率控制,逆变器定关断角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4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5
VdId+Id 2R=Pd0    (11)
其中Vd为逆变侧直流电压,R为直流电阻,Pd0为整流侧直流功率的整定值,由式(9)至式(12)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c)整流器定电流控制,逆变器定直流电压控制
根据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运行的基本原理可得:
Figure A2009100374830004C7
其中Vd0为逆变侧直流电压的整定值,由式(13)和式(14)可得逆变器的电压调节系数dQd1/dV;
6)确定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
由式(1),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某一直流输电子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会受到与其相连的另一直流输电子系统的影响,为了衡量其影响,定义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一个直流输电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的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
K = dQ 12 / dV dQ 1 / dV = dQ 12 / dV dQ a 1 / dV + d Q 12 / dV + d Q L 1 / dV + dQ d 1 / dV - dQ C 1 / dV - - - ( 20 )
上式中,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K越大,表示两直流输电子系统间耦合越强,由式(20)和式(4)可知,两直流输电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导纳(即电气距离)对其电压调节系数耦合度有很大的影响。
CNA2009100374831A 2009-02-27 2009-02-27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Pending CN1015675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74831A CN101567558A (zh) 2009-02-27 2009-02-27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74831A CN101567558A (zh) 2009-02-27 2009-02-27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558A true CN101567558A (zh) 2009-10-28

Family

ID=41283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374831A Pending CN101567558A (zh) 2009-02-27 2009-02-27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755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696A (zh) * 2012-11-13 2013-03-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直流输电换流变油中气体预测方法
CN103107546A (zh) * 2013-01-18 2013-05-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
CN105207244A (zh) * 2015-09-06 2015-12-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可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直流规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76110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受端交流系统等效评估方法
CN108988335A (zh) * 2018-08-06 2018-12-11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193733A (zh) * 2018-09-13 2019-01-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Hvdc支援受端系统恢复方式下直流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1276993A (zh) * 2020-01-22 2020-06-12 华南理工大学 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介质和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696A (zh) * 2012-11-13 2013-03-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直流输电换流变油中气体预测方法
CN102967696B (zh) * 2012-11-13 2014-10-0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直流输电换流变油中气体预测方法
CN103107546A (zh) * 2013-01-18 2013-05-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
CN105207244A (zh) * 2015-09-06 2015-12-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可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直流规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07244B (zh) * 2015-09-06 2017-08-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可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直流规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76110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受端交流系统等效评估方法
CN107276110B (zh) * 2017-06-19 2020-02-14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受端交流系统等效评估方法
CN108988335A (zh) * 2018-08-06 2018-12-11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193733A (zh) * 2018-09-13 2019-01-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Hvdc支援受端系统恢复方式下直流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1276993A (zh) * 2020-01-22 2020-06-12 华南理工大学 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介质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7558A (zh)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评估方法
CN103701140B (zh) 提高交直流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动态无功备用优化方法
CN106849343B (zh) 通信基站用风光柴储独立供电切换系统及供电切换方法
CN103427441B (zh) 一种分布式混合新能源的发电与并网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593856B (zh) 一种基于短路比的直流孤岛送电系统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
CN102694386B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负序不平衡补偿方法
CN102403716A (zh) 一种多馈入交直流电网动态等值的方法
CN103050985B (zh) 一种风储系统广域优化配置的方法
CN101609989B (zh) 一种城市电网供电充裕度计算系统
CN109462254A (zh) 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提升光伏消纳能力的方法
CN109120010A (zh) 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领域的交直流混合串联型微电网
CN103595040A (zh) 含直流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及其综合负荷特性的分析方法
CN103323711A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压并网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319760B (zh) 多直流馈入的交流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4810843A (zh) 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的mw级电池储能系统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6099917A (zh) 一种变电站负荷转供方案快速确定的方法
CN103997035A (zh) 电力变压器及线路经济运行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861809U (zh) 一种共直流母线充电机检测系统
CN106505608A (zh) 计及短路容量约束的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方法
CN104283228A (zh) 一种并网储能系统
CN106786742B (zh) 一种用于光伏牵引供电系统的一体化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633659B (zh) 无直流电流传感器的储能变流器充放电控制系统
CN104485672A (zh) 适用于微网的光伏逆变组群的自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768285A (zh) 一种交直流混联直流多馈入受端电网强度获得方法
CN207366656U (zh) 一种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