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7082B -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7082B
CN101567082B CN2009101119159A CN200910111915A CN101567082B CN 101567082 B CN101567082 B CN 101567082B CN 2009101119159 A CN2009101119159 A CN 2009101119159A CN 200910111915 A CN200910111915 A CN 200910111915A CN 101567082 B CN101567082 B CN 101567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pth
degree
raw video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19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7082A (zh
Inventor
高盟超
Original Assignee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PTF Visual Display F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119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7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7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0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影像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深度影像,其中深度影像包括多个景深值,其分别表示原始影像中多个区块的景深。另外,可依据各景深值对各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如此一来,可提升原始影像的立体感。

Description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处理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升影像的立体感的影像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达,显示器技术也从平面显示器发展到了立体显示器。习知的立体显示器包括前面板与后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具有一景深距离。习知的立体显示器除了接收原始影像外还会接收与原始影像对应的深度影像。深度影像具有原始影像中各对象的景深值。立体显示器会依据深度影像来决定原始影像的各对象由前面板或后面板来显示。更具体地说,前面板用来显示原始影像中景深值较小的各对象;相对地,后面板用来显示原始影像中景深值较大的各对象。如此一来可提升影像的立体感。
值得注意的是,习知的立体显示器必须采用两个面板,相当耗费成本。此外,立体显示器采用两个面板,背光源的光线必须穿透两个面板,容易造成画面亮度变暗,而且容易造成亮度不均匀。
另外,习知技术还开发出其它的3D模式。举例来说,显示器可同时显示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使用者可配戴3D眼镜,利用眼镜的光栅效果过滤影像。使左眼接收左眼影像,右眼接收右眼影像,进而产生视觉上的三维效果。然而,此作法使用者必须配戴3D眼镜,使用上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可加强影像的立体感。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其中该深度影像包括多个景深值分别表示该原始影像中多个区块的景深;以及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时的步骤包括: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将该平滑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时的步骤包括: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将该锐化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其中该深度影像包括多个景深值分别表示该原始影像中多个区块的景深;以及
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时的步骤包括: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时的步骤包括: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一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平滑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一影像相加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和该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平滑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一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平滑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一影像相减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一锐化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锐化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一影像相加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一锐化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锐化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一影像相减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和该锐化处理电路;将该锐化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基于上述,本发明接收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深度影像,并依据深度影像的各景深值对原始影像的各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如此一来,可提升原始影像的立体感。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原始影像的示意图。
图4是依照图3的一种深度影像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6~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14:影像处理装置
20:景深影像产生单元
30~34:影像对焦单元
40:影像焦距调整电路
50:平滑处理电路
51:锐化处理电路
60:差值取出电路
70:乘法电路
80:影像相加电路
81:影像相减电路
S201、S202:影像处理方法的各步骤
ORI:原始影像
DPI、DPI’:深度影像
OP:输出影像
DFI:差值影像
DFI’:细节影像
SMI:平滑影像
SHI:锐化影像
B1~B9:区块集合
I1~I3:杯子
I4:地面
I5: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习知的立体显示器必须使用两个面板,相当耗费成本,另外还会造成亮度变暗与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依据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其中各景深值分别表示各区块的景深。此技术不但可适用于各种的平面显示器,提升影像的立体感,而且也不会衍生亮度变暗与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其中相同标号指示同样或相似的组件或步骤。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影像处理装置10包括影像对焦单元30。影像对焦单元30可接收原始影像ORI及其对应的深度影像DPI。影像对焦单元30可依据深度影像DPI的多个景深值对原始影像ORI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其中上述景深值分别表示上述区块的景深。
在本实施例中,深度影像DPI可利用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产生。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耦接影像对焦单元30,可依据原始影像ORI提供对应的深度影像DPI给影像对焦单元30,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以下配合流程图与影像的示意图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原始影像的示意图。图4是依照图3的一种深度影像的示意图。请合并参照图1、图2、图3与图4。在图3中,原始影像ORI包括了杯子I1~I3、地面I4与墙壁I5。杯子I1~I3皆放置于地面I4上。另外,杯子I3距离墙壁I5的距离最近,杯子I2次之,杯子I1距离墙壁I5的距离最远。
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可分析原始影像ORI中各对象的景深,并产生关于原始影像ORI中各对象的景深值,并据以提供深度影像DPI给影像对焦单元30。在本实施例中,深度影像DPI可分为9个区块集合,分别为区块集合B1~B9。区块集合B1~B9的景深值分别为1~9。换言之,对于观看者来说,景深值愈小的区块集合应愈靠近观察者;相对地,对于观看者来说,景深值愈大的区块集合应愈远离观察者。接着可由图2的各步骤对原始影像ORI进行处理使其更具有立体感。
首先,可由步骤S201,影像对焦单元30接收原始影像ORI以及对应的深度影像DPI。接着可由步骤S202,依据深度影像DPI中各景深值对原始影像ORI的各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
更具体地说,可分别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9的各区块作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4的各区块进行锐化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4的各区块的锐化程度依序由大到小。另外,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B9的各区块进行平滑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B9的各区块的平滑程度依序由小到大。
由上述步骤可获得输出影像OP。值得一提的是,在输出影像OP中较靠近观察者的影像区块会相对地较清晰,较远离观察者的影像区块会相对地较模糊。因此会造成输出影像OP在视觉效果上对焦于较靠近观察者的对象,因此能突显输出影像OP的立体感。此外上述影像处理方法可适应于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投影机等,并不会衍生如习知的立体显示器的亮度变暗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对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描绘出了一个可能的型态,但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知道,各厂商对于影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的设计都不一样,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当不限制于此种可能的型态。换言之,只要是依据深度影像的各景深值对原始影像的各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就已经是符合了本发明的精神所在。以下再举几个实施例以便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本发明的精神,并实施本发明。
请继续参照图1~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2虽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4的各区块进行锐化处理,并且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B9的各区块进行平滑处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熟习本领域技术者可依其需求改变步骤S202的实施方式。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9的各区块进行锐化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9的各区块的锐化程度依序由大到小。如此一来亦可达成相类似的效果。
又例如,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9的各区块进行平滑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9的各区块的平滑程度依序由小到大。如此一来亦可达成相类似的效果。
不仅如此,熟习本领域技术者也可依其需求改变输出影像OP的对焦效果。举例来说,在再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4的各区块进行平滑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4的各区块的平滑程度依序由大到小。另外,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B9的各区块进行锐化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B9的各区块的锐化程度依序由小到大。如此一来可使输出影像OP在视觉效果上对焦于较远离观察者的对象,因此亦能突显输出影像OP的立体感。
再举一个例子,在步骤S202中影像对焦单元30也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B2、B6~B9的各区块进行平滑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与B2的各区块的平滑程度依序由大到小,对应于区块集合B6与B9的各区块的平滑程度依序由小到大。另外,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3~B5的各区块进行锐化处理,其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4的区块的锐化程度大于对应于区块集合B3与B5的区块的锐化程度。如此一来可使输出影像OP对焦于杯子I2,加强输出影像OP的立体感。
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2仅是一种选择实施例,在其它例子当中熟习本领域技术者可依其需求改变步骤S202的实施方式。举例来说,影像对焦单元30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影像。接着再依深度影像DPI对原始影像ORI与平滑影像作对应权重的影像合成。如此亦可达成相类似的功效。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影像对焦单元30也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锐化处理以获得锐化影像。接着再依深度影像DPI对原始影像ORI与锐化影像作对应权重的影像合成。如此亦可达成相类似的功效。
不仅如此,影像对焦单元30也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锐化处理以获得锐化影像。另外,影像对焦单元30再对原始影像ORI进行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影像。接着再依深度影像DPI对原始影像ORI、平滑影像与锐化影像作对应权重的影像合成。如此亦可达成相类似的功效。
另一方面,熟习本领域技术者也可依其需求改变图1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架构。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深度影像DPI可由外部装置来产生或是在产生原始影像ORI时一并定义深度影像DPI。换言之,影像处理装置10也可以不包括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直接接收深度影像DPI,据以对原始影像ORI进行处理。
又例如,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在图5中,影像处理装置11包括了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与影像对焦单元31。影像对焦单元31可包括影像焦距调整单元40、平滑处理电路50、差值取出电路60、乘法电路70与影像相加电路80。差值取出电路60耦接平滑处理电路50、乘法电路70与影像相加电路80。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耦接景深影像产生单元20与乘法电路70。影像相加电路80耦接乘法电路70。
承上述,平滑处理电路50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平滑处理,并据以产生平滑影像SMI。平滑处理电路50例如可用画素3*3的平滑屏蔽(Mask)进行平滑处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平滑处理。差值取出电路60可对原始影像ORI与平滑影像SMI进行差值运算,并据以产生差值影像DFI。请注意,差值影像DFI可视为原始影像ORI与平滑影像SMI之间的细节差异。换个角度来说,当平滑影像SMI加上上述细节差异即可获得原始影像ORI;反过来说,当原始影像ORI扣除上述细节差异即可获得平滑影像SMI。
另一方面,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可依据预设焦距重新调整深度影像DPI的各景深值。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若要使原始影像ORI在视觉上对焦于杯子I3,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可重新调整深度影像DPI并产生调整后的深度影像DPI’,其中深度影像DPI’中的区块集合B1~B9的景深值分别例如为1、2、3、4、5、6、5、4、3。
接着,乘法电路70可将深度影像DPI’作为权重对差值影像DFI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细节影像DFI’。更具体地说,乘法电路70可依据深度影像DPI’决定差值影像DFI中各区域细节的保留程度。反过来说,乘法电路70可依据深度影像DPI’决定差值影像DFI中各区域细节的弱化程度。
承上述,在本实施例中,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6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6/6。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5与B7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5/6。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4与B8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4/6。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3与B9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3/6。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2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2/6。乘法电路70可将差值影像DFI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的各画素的灰阶值乘上1/6。如此一来即可获得细节影像DFI’。
接着,影像相加电路80再将平滑影像SMI加上细节影像DFI’据以产生输出影像OP。请注意,输出影像OP可视为由原始影像ORI以及平滑影像SMI所合成。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6的各画素是由较高权重的原始影像ORI以及较低权重的平滑影像SMI所合成(例如1∶0)。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1的各画素是由较低权重的原始影像ORI以及较高权重的平滑影像SMI所合成(例如1∶5)。同理可类推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2~B5、B7~B9的各画素。因此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区块集合B6的各画素在视觉上会较锐利;反之输出影像OP甲对应于区块集合B1的各画素在视觉上会较模糊。因此能突显输出影像OP的立体感,使其在视觉上对焦于杯子I3。
图5的示意图亦仅是一种选择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省略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乘法电路70可直接采用深度影像DPI。又例如,图6~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请合并参照图5~图8。图6中影像处理装置12的影像对焦单元32与图5的影像处理装置11的影像对焦单元31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图6利用影像相减电路81取代图5的影像相加电路80。影像相减电路81可将原始影像ORI与细节影像DFI’进行影像相减,藉以得到输出影像OP。此作法可使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高的部分看起来较模糊;反之,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低的部分看起来较清晰。换言之,只要配合调整乘法电路70或是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亦可达成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功效。
此外,图7中影像处理装置13的影像对焦单元33与图5的影像处理装置11的影像对焦单元31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图7利用锐化处理电路51取代图5的平滑处理电路50。锐化处理电路51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锐化处理,例如可用画素3*3的锐化屏蔽进行锐化处理,藉以得到锐化影像SHI,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来进行锐化处理。最后再利用影像相加电路80将原始影像ORI与细节影像DFI’进行影像相加,藉以得到输出影像OP。此作法可使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高的部分看起来较清晰;反之,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低的部分看起来较模糊。可达成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功效。
再者,图8中影像处理装置14的影像对焦单元34与图5的影像处理装置11的影像对焦单元31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图8利用锐化处理电路51取代图5的平滑处理电路50。另外图8利用影像相减电路81取代图5的影像相加电路80。锐化处理电路51可对原始影像ORI进行锐化处理,藉以得到锐化影像SHI。最后再利用影像相减电路81将锐化影像SHI与细节影像DFI’进行影像相减,藉以得到输出影像OP。此作法可使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高的部分看起来较模糊;反之,输出影像OP中对应于各区块集合中权重较低的部分看起来较清晰。换言之,只要配合调整乘法电路70或是影像焦距调整电路40亦可达成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依据深度影像的各景深值对原始影像的各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如此一来,可提升原始影像的立体感。另外,本发明的诸实施例还可具有下列功效:
1.重新调整深度影像的景深值,可改变输出影像在视觉上的对焦位置。
2.利用平滑处理电路、锐化处理单元、差值取出单元、乘法电路、影像相加电路与影像相减电路的各种电路组合,可实现多张影像以不同权重进行影像合成。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其中该深度影像包括多个景深值分别表示该原始影像中多个区块的景深;以及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时的步骤包括:
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
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将该平滑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时的步骤包括:
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
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将该锐化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2.一种影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其中该深度影像包括多个景深值分别表示该原始影像中多个区块的景深;以及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或锐化处理;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时的步骤包括:
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
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当依据该些景深值对该些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时的步骤包括:
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
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3.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
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平滑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一影像相加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和该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平滑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影像焦距调整电路,依据一预设焦距重新调整该深度影像的该些景深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景深影像产生单元,耦接该影像对焦单元,依据该原始影像产生该深度影像。
6.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平滑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平滑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平滑影像;
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平滑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平滑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一影像相减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影像焦距调整电路,依据一预设焦距重新调整该深度影像的该些景深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景深影像产生单元,耦接该影像对焦单元,依据该原始影像产生该深度影像。
9.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锐化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平滑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
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锐化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一影像相加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将该原始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加,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影像焦距调整电路,依据一预设焦距重新调整该深度影像的该些景深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景深影像产生单元,耦接该影像对焦单元,依据该原始影像产生该深度影像。
12.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对焦单元,接收一原始影像及其对应的一深度影像,并依据该深度影像的多个景深值对该原始影像的多个区块进行对应程度的锐化处理,其中该些景深值分别表示该些区块的景深;所述的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锐化处理电路,将该原始影像进行一锐化处理,以获得一锐化影像;
一差值取出电路,耦接该锐化处理电路,计算该原始影像与该锐化影像的差值,以获得一差值影像;
一乘法电路,耦接该差值取出电路,以该深度影像作为权重对该差值影像进行权重处理,以获得一细节影像;以及
一影像相减电路,耦接该乘法电路和该锐化处理电路;将该锐化影像与该细节影像进行影像相减,以获得一输出影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对焦单元包括:
一影像焦距调整电路,依据一预设焦距重新调整该深度影像的该些景深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景深影像产生单元,耦接该影像对焦单元,依据该原始影像产生该深度影像。
CN2009101119159A 2009-06-04 2009-06-04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19159A CN101567082B (zh) 2009-06-04 2009-06-04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19159A CN101567082B (zh) 2009-06-04 2009-06-04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082A CN101567082A (zh) 2009-10-28
CN101567082B true CN101567082B (zh) 2011-07-13

Family

ID=4128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19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082B (zh) 2009-06-04 2009-06-04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70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198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产生装置及图像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880B (zh) 2010-08-10 2018-02-23 株式会社尼康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254519B (zh) * 2011-07-19 2013-08-14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3d 显示的三色led 直下式背光控制方法
CN103037236A (zh) * 2011-08-22 2013-04-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3067659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视频分析辅助手动对焦方法
TWI526993B (zh) * 2014-03-24 2016-03-2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校正方法及其影像擷取裝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素蓉.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方法的图像浮雕设计与实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2005,(第2期),正文第39,41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198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产生装置及图像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082A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3332B (zh) 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
CN101567082B (zh)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761761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立体图像调整方法
AU20082040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tereoscopic image from two-dimensional image by using mesh map
CN102835116B (zh) 用于选择立体成像视点对的方法和装置
JP6147275B2 (ja) 立体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87638B2 (en) Supporting a 3D presentation
CN107682690A (zh) 自适应视差调节方法和虚拟现实vr显示系统
US9565417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0459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JP5178876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EP3324619B1 (en) Three-dimensional (3d)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yes
CN102157012B (zh) 对场景进行立体渲染的方法、图形图像处理装置及设备、系统
Vaziri et al. Impact of visual and experiential realism on distance perception in VR using a custom video see-through system
CN107515474A (zh) 自动立体显示方法、装置及立体显示设备
CN106797462A (zh) 多视图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66271B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510503B (zh) 一种立体显示方法及立体显示设备
CN106559662B (zh) 多视图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038476A1 (ja) 立体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510505B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05578171B (zh) 一种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43564A (zh) 一种裸眼3d动态调节显示屏排图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1396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mages
US881708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ZHOU HUAYING VIDEO + TELECOM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4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4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oyuan bade city Taiwan Peace Road No. 1127

Patentee aft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No. 1 Xingye Road, Mawei Science Park,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zhou Huaying Video & Telecom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