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4275A - 排气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4275A
CN101564275A CNA200910117009XA CN200910117009A CN101564275A CN 101564275 A CN101564275 A CN 101564275A CN A200910117009X A CNA200910117009X A CN A200910117009XA CN 200910117009 A CN200910117009 A CN 200910117009A CN 101564275 A CN101564275 A CN 101564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exhaust control
control device
suspend
metal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170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时泽
孙如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1170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4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4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275A/zh
Priority to CN2010101824424A priority patent/CN101933767B/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位于排气口,包括环形可悬浮金属箔、排气罩、支乘套,排气罩设有上翻边,上翻边位于支乘套内侧壁。本发明提高排气控制装置的防水性能、排气性能和灵敏度,使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增强。

Description

排气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人申请号为CN200610079629.5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第五种实施方式)。该排气控制装置位于加热层(即排气口)上,包括限位挡圈、支乘套、环形可悬浮金属箔,通过环形金属箔的悬浮实现自动控制。该金属箔十分轻薄,沾上水或异物就不能悬浮。为此,在排气控制装置上方设置排气罩,用于阻挡水或异物、特别是防止沸腾时水从壶口溢出流下沾上金属箔而影响下一次使用,同时不影响废气的排出。但是,排气罩上端套在内壶外,两者之间有缝隙,水仍能从缝隙流下,流到限位挡圈上端。限位挡圈上端是平台,可以挡水,但是,热气流流动的方向是向上的,如果平台直径大,就会改变热气流流动的方向,阻挡气体流动,影响金属箔的悬浮和废气的排出,如果平台直径小,则起不到挡水的作用,水还会从平台上流下来沾上金属箔。排气罩上端套在内壶外,下端不固定,容易从内壶上脱落。另外,支承套与限位挡圈相扣形成整体并放置在外壶上且套在内壶外,倒水时节能水壶被倾斜,支承套与限位挡圈相扣形成的整体就会移动,而且支承套和限位挡圈会脱离,这样不仅会使自动控制失灵,而且会损坏排气控制装置,特别是损坏可悬浮金属箔,无法保证排气控制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更好、灵敏度更高、结构更牢固的排气控制装置,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这种排气控制装置,位于排气口,包括环形可悬浮金属箔,还包括排气罩、支乘套,排气罩设有上翻边,上翻边位于支乘套内。
排气罩的上翻边位于支乘套内,上翻边的边缘就低于支乘套上端,不仅从上翻边和内壶之间流下的水就不能流到支乘套外侧壁而沾上环形可悬浮金属箔,而且排气罩顶壁对环形可悬浮金属箔的悬浮起到限位作用。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支乘套下端为平台,平台设有通气孔,三者为一体;环形可悬浮金属箔位于平台和通气孔上;支乘套上端抵住排气罩顶壁内侧;排气罩的直径不小于外壶的外径;排气罩设有下翻边,下翻边设有缺口;外壶设有夹簧,下翻边位于夹簧中。
支乘套上端抵住排气罩顶壁内侧,支乘套下端为平台和通气孔,环形可悬浮金属箔位于平台和通气孔上,支乘套下端位于外壶上,排气罩的下翻边被夹在与外壶连接的夹簧中,这样支乘套就被固定在排气罩顶壁和外壶之间,环形可悬浮金属箔就处在一个防护严密、稳固可靠的空间。排气罩的直径不小于外壶的外径,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水从排气罩外进入,排气罩的下翻边设有缺口,可以使从排气孔外进入的水从下翻边的缺口排出。由于排气罩上的排气孔位于排气罩侧壁,水不能从排气罩顶壁进入排气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及其改进,不仅提高排气控制装置的防水、排气性能和灵敏度,而且使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增强。排气罩兼有排气防水防异物、固定支乘套、限位等多种功能,还省去了限位挡圈,使排气控制装置结构简化、紧凑,加工方便,成本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环形可悬浮金属箔上方设置可升降的挡圈。排气罩兼有限位挡圈的功能,但当节能水壶的直径较大时,排气罩的直径和高度也随之增加。排气罩高度增加,可悬浮金属箔上升的高度也增加,回落时可能被挂在支乘套上而不回落,这样就影响下一次使用,起不到限位的作用。因此,在可悬浮金属箔上方设置可升降的挡圈,按照不同的火源和排气罩的高度,调节可升降的挡圈与环形可悬浮金属箔的距离,使环形可悬浮金属箔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排气控制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排气控制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支乘套的俯视图。
图4为支乘套的半剖视图。
图5为排气罩的仰视图。
图6为排气控制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排气控制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所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排气控制装置位于排气口(17),包括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排气罩(1)、支乘套(2),排气罩(1)设有上翻边(7),上翻边(7)位于支乘套(2)内,该排气控制装置位于外壶(10)之上。上翻边(7)位于支乘套内,上翻边(7)的边缘(18)就低于支乘套(2)上端,水进入上翻边(7)和内壶(16)之间的缝隙时,被上翻边(7)护住,挡在上翻边(7)和支乘套(2)内侧壁之外,不会流入支乘套(2)外侧壁而沾上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位于排气罩(1)顶壁下且位于平台(4)和通气孔(3)上,排气罩(1)顶壁与平台(4)和通气孔(3)的之间的距离就是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悬浮的范围,排气罩(1)顶壁起到对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悬浮的限位作用。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位于支乘套(2)外、排气罩(1)顶壁下、平台(4)和通气孔(3)上,随热气流上下悬浮。
支乘套(2)下端为平台(4),平台(4)设有通气孔(3),三者为一体。这样的形状一是通气孔(3)紧靠排气口(17),增加排气孔(15)相对于通气孔(3)的高度,有利于热气流向上流动和向外排出,二是简单,便于加工并降低成本。
支乘套(2)上端抵住排气罩(1)顶壁内侧,支乘套(2)下端为平台(4)和通气孔他(3),位于外壶(10)上,排气罩(1)设有下翻边(5),下翻边(5)被夹在与外壶(10)连接的夹簧(8)中,这样支乘套(2)就被固定在排气罩(1)顶壁和外壶(10)之间,不能作轴向移动。排气罩(1)的直径不小于外壶(10)的外径,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水进入排气罩(1)内。排气罩(1)的下翻边(5)设有缺口(9),从排气孔(15)进入的水从下翻边(5)的缺口(9)排出,同时还方便安装。将缺口(9)尖角对准夹簧(8)的两个簧片之间旋转,下翻边(5)即夹被在夹簧(8)中。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固定,例如,用螺丝将排气罩(1)固定在外壶(10)上。
排气孔(15)位于排气罩(1)侧壁,排气罩(1)是直筒形或者是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有利于防止水进入排气罩(1)沾上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
图6、图7所示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基础,在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上方设置可升降的挡圈(11),限制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上升的高度。可以按照不同的火源和排气罩的高度,调节可升降的挡圈(11)与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的距离,使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可升降的挡圈(1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的直径。由于热气流流动的方向是向上的,可升降的挡圈(11)的直径不大于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的直径,该可升降的挡圈(11)就不会改变热气流流动的方向、不影响环形可悬浮金属箔的悬浮和废气的排出。
排气罩(1)顶壁内侧设有螺管(14),可升降的挡圈(11)通过螺栓(12)连接螺管(14)。在螺管(14)和螺栓(12)外设置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位于排气罩(1)和可升降的挡圈(11)之间,将可升降的挡圈(11)压住。旋转螺栓(12)即可调节可升降的挡圈(11)的高度。一般可用三套螺栓、螺管和压缩弹簧,即可稳固连接可升降的挡圈(11)并对其调节。

Claims (10)

1、一种排气控制装置,位于排气口(17)上,包括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排气罩(1)、支乘套(2),所述排气罩(1)设有上翻边(7),所述上翻边(7)位于所述支乘套(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乘套(2)下端为平台(4),所述平台(4)设有通气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位于所述平台(4)和通气孔(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乘套(2)上端抵住排气罩(1)顶壁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1)的直径不小于外壶(10)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1)设有下翻边(5),所述下翻边(5)设有缺口(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壶(10)设有夹簧(8),所述下翻边(5)位于所述夹簧(8)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上方设置可升降的挡圈(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的挡圈(1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环形可悬浮金属箔(6)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1)顶壁内侧设有螺管(14),所述可升降的挡圈(11)通过螺栓(12)连接所述螺管(14);在所述螺管(14)和所述螺栓(12)外设置压缩弹簧(13),所述压缩弹簧(13)位于所述排气罩(1)顶壁内侧和所述可升降的挡圈(11)之间。
CNA200910117009XA 2009-06-04 2009-06-04 排气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1564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7009XA CN101564275A (zh) 2009-06-04 2009-06-04 排气控制装置
CN2010101824424A CN101933767B (zh) 2009-06-04 2010-05-12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7009XA CN101564275A (zh) 2009-06-04 2009-06-04 排气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275A true CN101564275A (zh) 2009-10-28

Family

ID=4128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7009XA Pending CN101564275A (zh) 2009-06-04 2009-06-04 排气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42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9779A (zh) * 2010-05-24 2010-10-06 孙时泽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9779A (zh) * 2010-05-24 2010-10-06 孙时泽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N101849779B (zh) * 2010-05-24 2012-10-10 孙时泽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4275A (zh) 排气控制装置
CN101690644A (zh) 排气控制装置
CN205382501U (zh) 塔吊基础自动排水系统
CN106839247A (zh) 一种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结构
CN100447351C (zh) 地下结构物用盖
CN105545440B (zh) 一种液化气船用防火透气帽
CN105351938B (zh) 具有活动支撑框架的引射式燃烧装置
CN206257566U (zh) 一种防水吸顶灯
CN201767789U (zh)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N202389581U (zh) 舷外支撑
CN101933767B (zh)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N201554062U (zh) 水箱溢流装置
CN201691728U (zh)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N205838701U (zh) 一种利于水流扩散的表面曝气机
CN105004034B (zh) 室外型燃气热水器用防倒风装置
CN101849779B (zh) 一种节能水壶的排气控制装置
CN205751781U (zh) 一种可排水变压器油箱外壳
CN206755601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防风帽
CN205006647U (zh) 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电炖锅
CN205369495U (zh) 地砖式隐形一体化地漏
CN205425947U (zh) 防堵塞冷却塔
CN107768072A (zh) 一种变压器遮雨装置
CN205350550U (zh) 一种防水电缆桥架
CN201663987U (zh) 减压雨伞
CN211010391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放空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