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2506A - 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2506A
CN101562506A CN 200810088685 CN200810088685A CN101562506A CN 101562506 A CN101562506 A CN 101562506A CN 200810088685 CN200810088685 CN 200810088685 CN 200810088685 A CN200810088685 A CN 200810088685A CN 101562506 A CN101562506 A CN 10156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ata
feedback
receiving
successfu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886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2506B (zh
Inventor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0886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2506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205 priority patent/WO20091271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2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5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1Ground-based stations combining by calculations packets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stations before transmitting the combined packets as part of network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中继节点判断其是否成功接收了来自节点A的数据a和来自节点B的数据b;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中继节点分别对数据a和数据b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a和用于指示节点B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B,将编码后的数据b和用于指示节点A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A;以及节点A和节点B分别响应于中继节点的指示,分别接收编码后的数据b和编码后的数据a,分别对编码后的数据b和编码后的数据a进行网络解码,并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多跳通信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无线网络资源的前提下,使各接收节点能快速收到完整信息。网络编码就是其中一种技术。从广义上讲,网络编码是网络中的节点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后再转发出去的多点传送技术。一个网络编码和传统中转的例子对比如图1所示。图1a是传统中转的例子,节点A把数据a发送给中继R,然后节点B把数据b发送给中继R。R依次把数据b发送给节点A和把数据a发送给节点B。这样经过4条链路的传输,A和B可以收到各自的数据b和a。而在图1b中,应用网络编码技术,将收到的数据a和数据b进行网络编码(例如异或)再把编码的数据用同样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即同一条链路)多播出去。节点A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用自己发送的数据a解出所需要的数据b(网络解码)。同样的,节点B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用自己发送的数据b解出所需要的数据a。这样,采用了网络编码技术后(见图1b所示),只需要使用3条链路就可以实现传统方式的所有通信要求。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方法定义采用网络编码后多跳中继系统数据传输出现错误时应该如何处理。例如,假如中继R没有正确收到节点A或者节点B发送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即使R正确接收了节点A和节点B发送的数据,但是节点A或者节点B无法进行网络解码又应该怎么处理?因此需要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中继节点判断其是否成功接收了来自节点A的数据a和来自节点B的数据b;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中继节点分别对数据a和数据b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a和用于指示节点B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B,将编码后的数据b和用于指示节点A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A;以及节点A和节点B分别响应于中继节点的指示,分别接收编码后的数据b和编码后的数据a,分别对编码后的数据b和编码后的数据a进行网络解码,并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其中,在节点A和所述节点B都解码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中继节点接收分别来自节点A和节点B的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并将分别来自节点A和节点B的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分别转发至节点B和节点A;节点A和节点B接收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分别向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
其中,在节点A解码失败、节点B解码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中继节点接收来自节点B的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和来自节点A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来自节点B的数据接收成功反馈转发至节点A,将来自节点A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节点B;节点A接收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向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节点B接收到来自节点A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
其中,在节点A和节点B都解码失败的情况下,还包括:中继节点接收分别来自节点A和节点B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来自节点A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节点B,将来自节点B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节点A;节点A和节点B分别接收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
其中,在中继节点成功接收所述数据a、未成功接收数据b的情况下,中继节点不对数据a进行编码,并将数据a和用于指示节点B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B;节点B响应于中继节点的指示接收数据a,对数据a进行接收,并在接收成功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在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其中,中继节点还生成用于向节点A和节点B指示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数据b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其中,中继节点在将编码后的数据a和中继节点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发送至节点B的同时或之后,向节点A发送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其中,在节点B接收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中继节点接收来自节点B的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并将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和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分别发送至节点A和节点B;A接收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向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节点B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后,向中继节点重传数据b。
其中,在节点B接收失败的情况下,还包括:中继节点接收来自节点B的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和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分别发送至节点A和节点B;A接收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节点B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后,向中继节点重传数据b。
其中,在中继节点对数据a和数据b的接收均未成功情况下,中继节点生成用于向节点A和节点B指示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数据b和数据a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发送至节点A和节点B;节点A和节点B不发送任何数据;节点A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b失败反馈后,不接收任何数据;节点B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a失败反馈后,不接收任何数据;中继节点生成用于向节点A和节点B指示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数据a和数据b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发送至节点A和节点B;节点A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a失败反馈后,向中继节点重传数据a;节点B接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b失败反馈后,向中继节点重传数据b。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采用网络编码后进行端到端反馈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中继节点中继其他节点之间的数据和反馈并发送自己的网络编码数据和有关反馈。
另外,中继节点可以是无线中继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S)、中继站(RS)、或移动站(MS),节点A和B可以是中继站或移动站,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自动重传请求(ARQ)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无线中继网络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场景一中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场景二中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场景三中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应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无线中继网络的配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两个MS数据接收都成功情况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中继未能正确接收MS数据b0的情况下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MS a未能正确接收MS数据b0的情况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中继节点接收其他两个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判断是否接收成功。中继节点保存成功接收的数据供将来重传使用。
2)中继节点向相应接收节点发送其他节点数据在中继节点接收成功与否的反馈。相应其他节点根据这个反馈决定是否要接收随后的多播数据。如果中继节点正确接收所有其他节点数据,多播数据为网络编码数据,否则多播数据只是接收成功的数据。
3)其他节点收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接收多播数据,否则不接收多播数据。
4)其他节点接收多播数据后,应该使用发送数据解码并向中继节点发送解码成功与否的反馈;其他节点如果不接收多播数据,不发任何反馈。
5)中继节点收到其他节点接收多播数据解码成功与否的反馈后,应该将反馈处理后转发到发送相应数据的节点。如果中继节点没有收到其他节点反馈,应该向发送节点发送本地产生的错误接收反馈表示中继是否需要重新接收相应数据。
6)其他节点收到中继节点发送的接收数据反馈后,根据反馈决定发送新的数据,或重发数据,或不发送任何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中的传输和反馈信道是端到端的。即一个完整的传输和反馈过程可以在传输开始前调度。这样,各种不同的场景都可以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完成。某个节点接收数据后,不管成功解码与否,相应反馈应该事先的调度进行,而不能总是立刻反馈。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要求各个节点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实时决定是否采用网络解码方法解码接收到的多播数据。要求接收失败的负反馈能够表示重传应该从中继节点开始还是从发送节点开始。
下面用三种不同场景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其他场景只是这三种场景的线性组合,可以根据这三种场景的分析做叠加处理。在以下三种场景分析中,除非特别说明,总是假定数据被正确解码且反馈总是被成功接收。
场景一:所有数据解码都成功。
如图2所示,中继节点R正确接收节点A和B发送的数据a0,b0后,将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A,并将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a0和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节点A收到b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a0进行网络解码;节点B收到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b0进行网络解码。
节点A正确解码后向R发送b0正确接收反馈;节点B正确解码后向R发送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向节点A转发节点B发来的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向节点B转发节点A发来的b0正确接收反馈。两个反馈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节点A收到中继R转发来节点B的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a1;节点B收到中继R转发来节点A的b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b0缓冲,发送数据b1。
场景二:中继节点未能正确接收某个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
如图3所示,中继节点R正确接收节点A发送的数据a0但是未能正确接收B发送的数据b0。R将b0接收错误反馈发送给节点A,并将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正确接收的信息a0。
节点A收到b0接收错误反馈,不会接收多播数据;节点B收到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多播数据,此时节点B不采用网络解码接收多播数据。
节点A没有接收多播数据,不发任何反馈;节点B正确解码后向R发送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向节点A转发节点B发来的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产生b0在中继R错误接收反馈并发给节点B。两个反馈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节点A收到中继R转发来节点B的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a1;节点B收到中继R发来数据b0负反馈辨识出重传从发送节点开始,从缓冲中找到数据b0重新发送。
如果中继节点R正确接收节点A和B发送的数据a1,b0,R将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A,并将a1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a1和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场景三:某个其他节点未能正确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网络编码数据。
如图4所示,中继节点R正确接收节点A和B发送的数据a0,b0后,将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A,并将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a0和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节点A收到b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a0进行网络解码;节点B收到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b0进行网络解码。
节点A没有正确接收中继节点发来的网络编码数据,因此发送数据b0没有正确接收的反馈;节点B正确解码后向R发送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向节点A转发节点B发来的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向节点B发送处理后的数据b0没有正确接收的反馈,这个反馈表示重传应该从中继R开始。两个反馈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节点A收到中继R转发来节点B的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a1;节点B收到中继R发来数据b0负反馈辨识出重传从中继节点开始,不作任何处理等待下一个数据b0的反馈。
如果中继节点R正确接收节点A发送的数据a1,R将a1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B,由于R已经保存了正确接收的数据b0,此时可以直接将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节点A,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a1和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为了扩大系统覆盖范围并增加系统容量,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站(Relay Station,简称RS,即中继节点)被设置在支持多跳中继的基站(Multi-hop Relay Base Station,简称MR-BS)和终端(MobileStation,简称MS)之间。因此,网络编码可以用来处理两个MS之间的数据交互。
下面以MS a和MS b有同一个上游RS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如果MS a和MS b之间有数据交互,则可以通过RS中继而不通过MR-BS。在集中控制式网络中,MR-BS可以调度MS之间数据交互的资源,在分布控制式网络中,上游RS可以调度MS之间数据交互的资源。
图5a是传统中转的例子,MS a把MS数据a发送给RS,然后MS b把MS数据b发送给RS。RS然后依次把MS数据a发送给MS b和把MS数据b发送给MS a。这样经过4条链路的传输MS b和MS a可以获得各自的数据。而在图5b中,应用网络编码技术,将收到的MS数据b和MS数据a进行网络编码(例如异或)再把编码的数据用同样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即同一条链路)发送出去。MS a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用自己发送的MS数据a解出所需要的MS数据b。同样的,MS b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用自己发送的MS数据b解出所需要的MS数据a。这样,采用了网络编码技术后(见图5b),只需要使用3条链路就可以实现传统方式的所有通信要求。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其中,给出以下实施例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和透彻理解,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RS中继MS之间的数据和反馈并发送自己的网络编码数据和有关反馈。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RS接收MS a和MS b发送的数据并判断是否接收成功。RS保存成功接收的数据供将来重传使用。
2)RS向相应接收节点发送其他节点数据在RS接收成功与否的反馈。MS a或MS b根据这个反馈决定是否要接收随后的多播数据。如果RS正确接收所有其他节点数据,多播数据为网络编码数据,否则多播数据只包含接收成功的数据。
3)MS a或MS b收到RS接收数据成功反馈,接收多播数据,否则不接收多播数据。
4)MS a或MS b接收多播数据后,应该使用发送数据解码并向RS发送解码成功与否的反馈;MS a或MS b如果不接收多播数据,不发任何反馈。
5)RS收到MS a或MS b接收多播数据解码成功与否的反馈后,应该将反馈处理后转发到发送相应数据的节点。如果RS没有收到MS a或MS b反馈,应该向发送节点发送本地产生的错误接收反馈表示中继需要重新接收相应数据。
6)MS a或MS b收到RS发送的接收数据反馈后,根据反馈决定发送新的数据,或重发数据,或不发送任何数据。
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传输和反馈信道是端到端的。即一个完整的传输和反馈过程可以在传输开始前就由MS a安排。这样,各种不同的场景都可以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完成。某个节点接收数据后,不管成功解码与否,相应反馈应该按照事先的调度进行,而不能总是立刻反馈。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要求各个节点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实时决定是否采用网络解码方法解码接收到的多播数据。例如,可以在多播数据包头里用一个bit标识该数据包是否采用了网络编码。要求接收失败的负反馈能够表示重传应该从RS开始还是从发送节点开始。
下面用三种不同场景介绍本方法的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其他场景只是这三种场景的线性组合,可以根据这三种场景的分析做叠加处理。在以下三种场景分析中,除非特别说明,总是假定数据被正确解码且反馈总是被正确接收。MS数据a和MS数据b后的0和1表示数据序号而不是比特(bit)。
场景一:所有数据解码都成功。
如图6所示,RS正确接收MS a和MS b发送的数据(MS数据a0,MS数据b0)后,将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a,并将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MS数据a0和MS数据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MS a收到RS的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MS数据a0进行网络解码;MS b收到RS的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MS数据b0进行网络解码。
MS a正确解码后向RS发送MS数据b0正确接收反馈;MS b正确解码后向RS发送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S向MS a转发MS b发来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S向MS b转发MS a发来的MS数据b0正确接收反馈。两个转发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MS a收到中继RS转发来MS b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MS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MS数据a1;MS b收到中继RS转发来MS a的MS数据b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MS数据b0缓冲,发送数据MS数据b1。
场景二:RS未能正确接收MS数据b0。
如图7所示,RS正确接收MS a发送的数据MS数据a0但是未能正确接收MS b发送的数据MS数据b0。RS将MS数据b0接收错误反馈发送给MS a,并将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正确接收的信息MS数据a0。
MS a收到MS数据b0接收错误反馈,不会接收多播数据;MSb收到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多播数据,此时MS b不采用网络解码接收多播数据。
MS a没有接收多播数据,不发任何反馈;MS b正确解码后向RS发送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S向MS a转发MS b发来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S产生MS数据b0在中继RS错误接收反馈并发给MS b。两个反馈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MS a收到中继RS转发来MS b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MS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MS数据a1;MS b收到中继RS发来数据MS数据b0负反馈辨识出重传从发送节点开始,从缓冲中找到数据MS数据b0重新发送。
如果RS正确接收MS a和MS b发送的数据MS数据a1,MS数据b0,RS将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a,并将MS数据a1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MS数据a1和MS数据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场景三:MS a未能正确接收RS发送的网络编码数据。
如图8所示,RS正确接收MS a和MS b发送的数据(MS数据a0,MS数据b0)后,将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a,并将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b,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MS数据a0和MS数据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MS a收到RS的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MS数据a0进行网络解码;MS b收到RS的MS数据a0接收正确反馈,才会接收网络编码数据并利用MS数据b0进行网络解码。
MS a没有正确接收RS发来的网络编码数据,因此发送MS数据b0接收错误的反馈;MS b正确解码后向RS发送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
中继RS向MS a转发MS b发来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中继RS向MS b发送处理后的数据MS数据b0没有正确接收的反馈,这个反馈表示重传应该从中继RS开始。两个反馈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发送,也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率发送。此外,如果能够用信号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标识接收是否正确,加上反馈的信息可以标识接收是否正确,一个信号可以标识两个反馈,因此两个反馈还可以同时利用相同频率发送。
MS a收到中继RS转发来MS b的MS数据a0正确接收反馈后,清空数据MS数据a0缓冲,发送数据MS数据a1;MS b收到中继RS发来数据MS数据b0负反馈辨识出重传从RS开始,不作任何处理等待下一个MS数据b0的反馈。
如果RS正确接收MS a发送的MS数据a1,RS将MS数据a1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 b,由于RS已经保存了正确接收的数据MS数据b0,此时可以直接将MS数据b0接收正确反馈发送给MSa,然后用同样的资源多播发送利用MS数据a1和MS数据b0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判断其是否成功接收了来自节点A的数据a和来自节点B的数据b;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中继节点分别对所述数据a和所述数据b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a和用于指示所述节点B接收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的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B,将编码后的数据b和用于指示所述节点A接收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的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成功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A;以及
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分别响应于所述中继节点的指示,分别接收所述编码后的数据b和所述编码后的数据a,分别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b和所述编码后的数据a进行网络解码,并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都解码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分别来自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并将来自所述节点A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B,将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A;
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接收到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分别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A解码失败、所述节点B解码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和来自所述节点A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A,将来自所述节点A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B;
所述节点A接收到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所述节点B接收到来自所述节点A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都解码失败的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分别来自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来自所述节点A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B,将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转发至所述节点A;
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分别接收到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成功接收所述数据a、未成功接收所述数据b的情况下,
所述中继节点不对所述数据a进行编码,并将所述数据a和用于指示所述节点B接收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的所述中继节点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B;
所述节点B响应于所述中继节点的指示对所述数据a进行接收,并在接收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在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生成用于向所述节点A指示所述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所述数据b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在将所述数据a和所述中继节点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B的同时或之后,向所述节点A发送所述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B接收成功的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并将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和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分别发送至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
所述A接收到所述数据接收成功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新的数据,所述节点B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重传所述数据b。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B接收失败的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和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分别发送至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
所述A接收到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后,不作任何处理,所述节点B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失败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重传所述数据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数据a和所述数据b的接收均未成功情况下,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生成用于向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指示所述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所述数据b和所述数据a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所述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
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不发送任何数据;
所述节点A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b失败反馈后,不接收任何数据;
所述节点B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a失败反馈后,不接收任何数据;
所述中继节点生成用于向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指示所述中继节点未成功接收所述数据a和所述数据b的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并将所述中继节点数据接收失败反馈发送至所述节点A和所述节点B;
所述节点A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a失败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重传所述数据a。
所述节点B接收到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数据b失败反馈后,向所述中继节点重传所述数据b。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节点A或所述节点B的所述数据接收失败反馈的情况下,所述中继节点重新向所述节点A或所述节点B发送所述数据b或所述数据a/所述编码后的数据b或所述编码后的数据a。
CN 200810088685 2008-04-14 2008-04-14 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88685 CN101562506B (zh) 2008-04-14 2008-04-14 数据传输方法
PCT/CN2009/071205 WO2009127141A1 (zh) 2008-04-14 2009-04-09 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88685 CN101562506B (zh) 2008-04-14 2008-04-14 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2506A true CN101562506A (zh) 2009-10-21
CN101562506B CN101562506B (zh) 2013-08-07

Family

ID=4119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8868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506B (zh) 2008-04-14 2008-04-14 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2506B (zh)
WO (1) WO200912714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81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中继站、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14190813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网络编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10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分组数据的实时重传方法、实时重传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9905447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3517B2 (en) 2010-06-23 2015-02-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code rate
CN111886823A (zh) * 2018-03-08 2020-11-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05031T2 (de) * 2005-06-01 2009-03-19 Ntt Docomo Inc. Kommunikationsrelaiseinrichtung
US7673219B2 (en) * 2006-03-16 2010-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s using rateless codes
JP4577341B2 (ja) * 2007-09-10 2010-11-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自律型誤り訂正ネットワー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81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中继站、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12122802A1 (zh) * 2011-03-11 2012-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中继站、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14190813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网络编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10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分组数据的实时重传方法、实时重传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8347310B (zh) * 2017-01-25 2020-04-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分组数据的实时重传方法、实时重传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9905447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05447B (zh) * 2017-12-11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2506B (zh) 2013-08-07
WO2009127141A1 (zh)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57775B1 (en) Relay-assisted harq transmission system
US7975199B2 (en) Relay-assisted HARQ transmission system
US7710908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ding and scheduling in a re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63210B1 (en)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55970B2 (en) Method for re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tanojev et al. Performance of multi-relay collaborative hybrid-ARQ protocols over fading channels
US8050213B2 (en) Message coding in a relay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562507B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02474752A (zh) 用于信息的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传输点、服务基站和设备
WO20090060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liable relay-associated and opportunistic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chemes
CN101562506B (zh) 数据传输方法
US106304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coding for dual-hops channels
CN101911569A (zh) 用于维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连接的服务质量的技术
KR20060067963A (ko) 점대 다지점 데이터 전송 수행 방법, 통신 시스템과 송신국및 수신국
CN101483509A (zh) 用于harq场景中的中继转发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546245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N109936424A (zh) 基于混合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重传算法
CN109804695A (zh)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1316373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实现数据包自动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RU237877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в системах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CN101860900B (zh)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2420682B (zh) 中继链路下行反馈信息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807982B (zh) 用于单向/双向中继的harq方法
P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joint Chase combining and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broadcast retransmission
CN102594487A (zh)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