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1698A -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1698A
CN101561698A CNA2008101041060A CN200810104106A CN101561698A CN 101561698 A CN101561698 A CN 101561698A CN A2008101041060 A CNA2008101041060 A CN A2008101041060A CN 200810104106 A CN200810104106 A CN 200810104106A CN 101561698 A CN101561698 A CN 101561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gathering sill
section
back screen
described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4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1698B (zh
Inventor
刘伟
夏小松
中村聡伸
姚映佳
塞巴萨迪恩·马勒维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41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1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1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1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包括前屏幕、后屏幕和壳体;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壳体的上、下缘向前伸出有导轨,至少在上导轨上或下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前、后屏左右展开的导向槽-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且与分别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平行,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当所述后屏幕上的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的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两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实现了可靠的单双屏状态的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娱乐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精彩,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将朝着更高效、更便利、更有趣的方向发展,因此,多功能的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将成为它的发展趋势;其中,宽大的显示屏幕与轻薄小巧的机体是笔记本电脑结构设计中相互矛盾的两个指标,笔记本电脑机体日趋轻薄小巧,而使用者对于显示屏幕尺寸的要求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目前,为解决显示屏幕的大尺寸需求,大致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在笔记本A壳(顶面壳体)或C壳(键盘面壳体)上增设一个附屏,但附屏的显示内容受限,功能不完善。另一种采用双屏显示的现有技术通过Y型轴铰接的双屏结构实现了双屏显示;但是,该方案的双屏合上以后部分结构不能完全隐藏,影响了笔记本的外观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又提出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方案,请参见图1,该方案包括两个屏幕,所述第二屏幕隐藏在第一屏幕内部,需要增加显示面积时,第一屏幕通过滑轨向一侧移出,第二屏幕从第一屏幕中向另一侧抽出,进而实现多屏显示功能。但是,由于第二屏幕从第一屏幕中向另一侧抽出,因此抽出时两屏幕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同样,影响笔记本电脑的外观效果;特别是,将双屏幕作为一个大屏幕显示文件或播放视频的使用状态,前、后设置的两屏在衔接处无法实现画面的统一,显示效果较差。
另外,在其它电子产品领域里,比如说液晶电视、手机等,同样存在增大显示屏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屏显示器。
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包括:前屏幕,其上设置有前屏导向块;后屏幕,其上设置有后屏导向块;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缘向前伸出下导轨,所述壳体的上缘向前伸出上导轨,至少在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或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且与分别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平行,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
其中,所述前屏幕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滑动至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将所述后屏导向块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当所述后屏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和后屏幕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均分别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所述上导轨下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的形状相同且相对位置上下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内;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调向凸轮和第一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凸轮中部设有凸轮轴且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内侧端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外侧端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置于所述凸轮轴与下导轨之间,用于实现调向凸轮转向后的回位。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为扭簧,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上开设有回位弹簧安装凹槽,所述扭簧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轴相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伸拉部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幕与壳体之间;所述弹性伸拉部件的两端分别与后屏幕和壳体固定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后屏幕回位。
优选地,还包括后屏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屏幕之间;
所述后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铰接轴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内端至铰接点的距离大于其外端至铰接点的距离;所述后屏幕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压块,当所述后屏幕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压块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端相抵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内侧端与所述后屏幕的后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用于实现所述支撑板转动后的回位。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后屏支撑组件的凹槽;所述回位弹簧为套装在所述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壳体相抵接。
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要点在于后屏导向槽第一段段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组合,实现了可靠的单双屏状态的转换。双屏工作状态时,本发明所述前屏幕、后屏幕和壳体之间沿前、后方向紧密贴合;两个屏幕在同一平面内且相邻侧抵接;外观平整,屏幕衔接处可以实现显示画面的统一。本发明所述前屏幕和后屏幕通过导轨上的导向槽实现双屏展开并定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单向转动的调向凸轮使得后屏幕的运动轨迹确定唯一;并结合弹性伸拉部件的设计,可以确保后屏幕快速准确地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屏支撑组件中支撑板的中部与壳体铰接连,由于该支撑板内端至铰接点的距离大于其外端至铰接点的距离,因此,所述后屏幕侧拉,当其后侧的压块将支撑板的外端压下时,所述支撑板的内端支起并支撑后屏幕,以确保后屏幕在打开状态稳定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包括基座和双屏显示器,所述双屏显示器包括:前屏幕,其上设置有前屏导向块;后屏幕,其上设置有后屏导向块;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缘向前伸出下导轨,所述壳体的上缘向前伸出上导轨,至少在在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或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
其中,所述前屏幕置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滑动至后屏导向槽折弯段,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将所述后屏导向块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当所述后屏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和后屏幕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双屏显示器的壳体下缘与所述基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内;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调向凸轮和第一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凸轮中部设有凸轮轴且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内侧端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外侧端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置于所述凸轮轴与下导轨之间,用于实现调向凸轮转向后的回位。
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还适用于液晶显示的电视、手机以及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号为背景技术所述多屏显示装置的双屏幕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双屏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的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单屏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双屏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删除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前屏幕10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后屏幕2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下调向组件的下调向凸轮41与下凸轮轴42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所示壳体30的B向视图;
图11是图9的I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后屏幕20、弹性伸拉部件60和壳体30之间装配关系爆炸图;
图13是双屏工作状态时,本发明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与后屏幕20和壳体30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所述后屏支撑组件70与壳体30之间装配关系的爆炸图;
图16是本发明所述支撑板71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6的D向视图;
图18是图6的II部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所述上调向凸轮51与上凸轮轴52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图19中:
前屏幕10、前屏导向块11;
后屏幕20、后屏导向块21、压块22;
壳体30、下导轨31、前屏导向槽311、后屏导向槽312、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回位弹簧安装凹槽313、扭簧安装附座314、前屏导向槽321、后屏导向槽322、凹槽33、铰接附座34;
下调向凸轮41、下凸轮轴42、第一回位弹簧43;
上调向凸轮5 1、上凸轮轴52、第三回位弹簧53;
弹性伸拉部件60、前压板61、后压板62;
后屏支撑组件70、支撑板71、外侧端突棱711、内侧端突棱712、铰接轴72、第二回位弹簧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可适用于电子设备用LCD显示装置,下面基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具体说明。以下首先结合附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使用效果。
请参见图2,该图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双屏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的外观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双屏显示器由前屏幕10、后屏幕20和壳体30组成,可实现单屏或双屏两种工作状态。请参见图3和图5,图3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单屏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双屏工作状态示意图。
在单屏工作状态时,如图3所示,前屏幕10完成显示工作,后屏幕20隐藏在前屏幕10与壳体30之间;具体位置关系请参见图4,该图是图3的A向视图。
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单屏工作状态时,后屏幕20隐藏于前屏幕10后侧,该显示器的外观与常规设计基本一致,无外观缺陷,其前屏幕10、后屏幕20和壳体30之间沿前、后方向紧密贴合,其外形的变化仅在于显示器厚度尺寸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显示屏幕的厚度。
在双屏工作状态时,如图5所示,所述前屏幕10与后屏幕20分别向两侧拖拉至工作位置,即,前屏幕10与后屏幕20的屏幕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为详细描述上述实现双屏幕显示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图6、图7和图8,图6是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删除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前屏幕10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所述后屏幕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壳体30的下缘向前伸出有下导轨31,所述下导轨3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311和后屏导向槽312。
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312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与所述前屏导向槽311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的前侧且与分别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平行,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沿前后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内端可以与所述前屏导向槽311的内侧端相对设置,也可与所述前屏导向槽311相错设置,以适应整体结构设计的要求。其中,前述导向槽的内端或外端是以所述导轨的中部作为基准来定义的。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内端与所述前屏导向槽311相错设置,就需要调整所述导向块分别相对于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的前后位置,以实现双屏工作状态时,所述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另外,所述前屏幕10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11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311内,且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20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21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312内且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21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滑动至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将所述后屏导向块21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当所述后屏导向块21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特别说明一点,如图5所示,需要双屏显示时,前屏幕10向右侧拖拉,后屏幕20向左侧拖拉。实际上,所述前屏幕10与后屏幕20也可以换向拖拉,也就是说,沿左右方向前屏导向槽311和后屏导向槽3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镜像设置,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分别向左、右侧拖拉以实现双屏显示。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下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导轨31上的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内,所述下调向组件包括下调向凸轮41、下凸轮轴42和第一回位弹簧43;请参见图9,该图是本发明所述下调向组件的下调向凸轮41与下凸轮轴42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所述下凸轮轴42的上端与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内侧端411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外侧端412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的后侧壁相抵接;请一并参见图10,该图是图6中所示壳体30的B向视图;所述下凸轮轴42与所述下导轨31的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43置于所述下凸轮轴42与下导轨31之间,用于实现下调向凸轮41转向后的回转复位。同样,这里所提到的下调向凸轮41的内、外侧端,也是以所述导轨的中部作为基准来定义的。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1,该图是图9的I部放大图;所述第一回位弹簧43为扭簧,在所述下导轨3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回位弹簧安装凹槽313,所述扭簧置于所述安装凹槽313内,且在预压缩状态下,所述扭簧的一端安装在凹槽313的侧壁,另一端和所述下凸轮轴42相抵接。当然,也可以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扭簧的一端安装在凹槽313的侧壁,另一端和所述下凸轮轴42相抵接。
图中所示,所述下凸轮轴42一侧的回位弹簧安装凹槽313内设置有扭簧安装附座314,所述扭簧套装在该安装附座314上,当所述下调向凸轮41带动下凸轮轴42一并转动时,所述扭簧发生弹性变形且储能用于所述下调向凸轮41回转复位;实际上,所述扭簧也可以套装在所述下凸轮轴42上,以实现下调向凸轮41转向后的回转复位。
如图11所示,所述下凸轮轴42的下端部设有突起,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该突起相抵,并随着下凸轮轴42的转动而产生的扭矩作用于所述扭簧上;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即在所述下凸轮轴42上设置有扭簧穿装孔(图中未示出),装配时,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装在该穿装孔内,以实现相对位置的固定。
当然,所述第一回位弹簧43也可以蜗卷弹簧(图中未示出),该蜗卷弹簧套装在所述下凸轮轴42上,且其内端与下凸轮轴42固定连接承受扭矩,其外端与凸轮轴安装孔固定连接;同理,当所述下调向凸轮41带动下凸轮轴42一并转动时,所述蜗卷弹簧卷紧变形且储能用于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回转复位。
另外,本发明所述双屏显示器还包括弹性伸拉部件60。请一并参见图12和图13;图12是本发明所述后屏幕20、弹性伸拉部件60和壳体30之间装配关系爆炸图;图13是双屏工作状态时,本发明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与后屏幕20和壳体30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设置在所述后屏幕20与壳体30之间;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的两端分别与后屏幕20和壳体30固定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后屏幕20回位,其中,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可采用塑性弹性体,诸如弹性橡胶、TPU等,只要是能够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可以储存较大能量的材质均可。可以理解的地,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的固定方式可以如图所示,两端通过前压板61和后压板62分别与壳体30和后屏20固定连接;当然,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螺栓紧固。如图13所示,当双屏显示时,后屏幕20相对于壳体30侧向位移,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发生拉伸变形,并利用该变形能实现后屏幕的快速定位。
下面结合图14描述本发明所述双屏显示器的单、双屏转换过程,该图是图6的C-C剖视图,并在该图中用虚线示出了前屏幕10下缘上导向块的两个位移特征点:a1和a2;后屏幕20下缘上导向块的六个特征点:b1、b2、b3、b4、b5和b6。
当需要调整为双屏工作的情景时,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分别向两侧拖拉。如图14所示,其中,前屏幕10上的导向块沿前屏导向槽311滑动至工作位置,即,由特征点a1至特征点a2,此时前屏幕10上的导向块与下导轨31上前屏导向槽311外侧的槽壁相抵,进而实现前屏幕10的定位。其中,后屏幕20上的导向块在所述后屏导向槽312的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内,由初始特征点b1滑动至特征点b2,与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内的下调向凸轮41的后端相抵;并进一步推动所述下调向凸轮41转动,当后屏幕20上的导向块至特征点b3时,所述下调向凸轮41在第一回位弹簧43的作用下迅速回位;此时,所述弹性伸拉部件60发生拉伸变形,操作者松开手,所述后屏幕20在弹性伸拉部件60的作用下向内侧滑动,所述后屏幕20上的导向块沿着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外侧弧面进入所述后屏导向槽312的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至特征点b4后进一步推动所述下调向凸轮41转动,最后到达特征点b5。此时两屏幕内侧相抵实现双屏工作状态。
当不需要双屏工作时,首先向外侧拖拉后屏幕20,由于所述下调向凸轮41只能单向转动,因此,当所述后屏幕20上的导向块与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前端相抵后,只能沿着所述下调向凸轮41的内侧弧面移至特征点b6;此时,操作者松开手,所述后屏幕20在弹性伸拉部件60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后屏导向槽312的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内,回到初始特征点b1。最后,将前屏拖位回位,恢复到初始位置。
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产,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后屏幕从前屏幕中向另一侧抽出,因此抽出时两屏幕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严重影响笔记本电脑的外观效果。而本发明所述双屏显示器在双屏工作状态,两屏幕在同一个平面内,屏幕衔接处可以实现显示画面的统一。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双屏显示器还包括后屏支撑组件70,设置在所述壳体30与后屏幕20之间;具体详见图15,该图是本发明所述后屏支撑组件70与壳体30之间装配关系的爆炸图;所述后屏支撑组件70包括支撑板71、铰接轴72和第二回位弹簧73,所述支撑板71通过所述铰接轴72与所述壳体30铰接;具体地,如图16所示,该图是本发明所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板71的内端至铰接点的距离大于其外端至铰接点的距离,且其与后屏幕20相对侧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外侧端突棱711和内侧端突棱712;另外,如图8所示,所述后屏幕20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压块22,当所述后屏幕20上的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312的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内端时,所述压块22与所述支撑板71的外侧端突棱711相抵接且所述支撑板71的内侧端突棱712与所述后屏幕20的后表面相抵接,此时,通过支撑板71保证后屏幕20的前、后位置的限位。
其中,所述壳体30的前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后屏支撑组件70的凹槽33,以确保所述后屏幕20与壳体30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结构紧凑;所述第二回位弹簧73为套装在所述铰接轴72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1和壳体30相抵接。当然,所述壳体30上的铰接附座34可以通过螺钉与壳体30固定连接,也可以与所述壳体30注塑为一体,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为保证双屏拖拉操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7,该图是图6的D向视图。
如该图所示,在所述壳体30的上缘向前伸出有上导轨32,所述上导轨3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321和后屏导向槽322,所述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的上缘分别设置有导向块且分别置于所述上导轨32的前屏导向槽321和后屏导向槽322内;所述上导轨32下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321和后屏导向槽322分别与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311和后屏导向槽312的形状相同且相对位置上下对应。
实际上,考虑机壳内部结构,上、下导轨上的前后屏导向槽322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关系可以不是上、下完全对应,只要保证相应特征点轨迹一致即可。
请参见图18,该图是图6的II部放大图;与下导轨31上的调向原理相同,本发明还包括上调向组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上导轨32上的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内;所述上调向组件包括上调向凸轮51、上凸轮轴52和第三回位弹簧53,其中,请参见图19,所述上凸轮轴52的下端与所述上调向凸轮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凸轮轴52与所述上导轨32上的后屏导向槽322底壁转动连接;所述上调向凸轮51的内侧端511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上导轨32上后屏导向槽322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上调向凸轮51的外侧端512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上导轨32上后屏导向槽322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三回位弹簧53置于所述上凸轮轴52与上导轨32之间,用于实现上调向凸轮51转向后的回位。
同样,所述第三回位弹簧53可为扭簧,所述上调向组件50上方的上导轨32上开设有回位弹簧安装凹槽323,所述扭簧置于所述安装凹槽323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安装凹槽323的侧壁和所述上凸轮轴52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调向组件的工作原理与下调向组件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基座100和双屏显示器200,所述双屏显示器200包括:前屏幕10,其上设置有前屏导向块11;后屏幕20,其上设置有后屏导向块21;壳体30,所述壳体30的下缘向前伸出下导轨31,所述壳体30的上缘向前伸出上导轨32,至少在在所述下导轨31的上表面上或所述上导轨3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311和后屏导向槽312;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312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与所述前屏导向槽311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的前侧且与分别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平行,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
其中,所述前屏幕10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11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311内,且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20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21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312内且沿所述下导轨31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21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312a滑动至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312c将所述后屏导向块21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当所述后屏导向块21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312b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10和后屏幕20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双屏显示器200的壳体30下缘与所述基座100铰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内;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调向凸轮和第一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凸轮中部设有凸轮轴且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内侧端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外侧端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置于所述凸轮轴与下导轨之间,用于实现调向凸轮转向后的回位。
其中,走线方式可以为无线方式;也可以采用走线跟随屏幕移动的方式,在屏幕正常使用的位置,在导轨上设计有与屏幕导通的装置。诸如,手机上经常使用的簧片,或当屏幕到位后,会从导轨内弹出连接器与屏幕连接导通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在此不予赘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实现多任务显示,如在两个显示器中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达到扩展屏幕的效果,不用在一个屏幕中反复的切换程序窗口,在某种程度上,比同时使用二台电脑方便。使用时,笔记本的一个屏幕用于网上查阅资料,另一个屏幕可完成复制、粘贴等操作,不需要文件与IE窗口之间的切换;除此之外,也可以让一个屏幕运行多媒体的教学软件,一个屏幕打开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练习;进而延伸了笔记本的功能。
实际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屏显示器,还可以作为电视、手机以及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应用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屏幕,其上设置有前屏导向块;
后屏幕,其上设置有后屏导向块;
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缘向前伸出下导轨,所述壳体的上缘向前伸出上导轨,至少在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或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且与分别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平行,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
其中,所述前屏幕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滑动至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将所述后屏导向块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当所述后屏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和后屏幕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均分别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所述上导轨下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表面上的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的形状相同且相对位置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内;
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调向凸轮和第一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凸轮中部设有凸轮轴且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内侧端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外侧端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置于所述凸轮轴与下导轨之间,用于实现调向凸轮转向后的回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上开设有回位弹簧安装凹槽,所述扭簧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轴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伸拉部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幕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弹性伸拉部件的两端分别与后屏幕和壳体固定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后屏幕回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屏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屏幕之间;
所述后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铰接轴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内端至铰接点的距离大于其外端至铰接点的距离;所述后屏幕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压块,当所述后屏幕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压块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端相抵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内侧端与所述后屏幕的后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用于实现所述支撑板转动后的回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后屏支撑组件的凹槽;所述第二回位弹簧为套装在所述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壳体相抵接。
9、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屏显示器,所述双屏显示器包括:
前屏幕,其上设置有前屏导向块;
后屏幕,其上设置有后屏导向块;
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缘向前伸出下导轨,所述壳体的上缘向前伸出上导轨,至少在在所述下导轨的上表面上或所述上导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其中,所述后屏导向槽包括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和后屏导向槽第二段;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外端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连通且形成后屏导向槽折弯段;
其中,所述前屏幕置上的所述前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前屏导向槽内,且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一侧滑动,所述后屏幕上的所述后屏导向块嵌入到所述后屏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向另一侧滑动,当所述后屏导向块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滑动至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通过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将所述后屏导向块导入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当所述后屏导向块置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内端时,所述前屏幕和后屏幕的屏幕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双屏显示器的壳体下缘与所述基座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内;
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调向凸轮和第一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凸轮中部设有凸轮轴且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折弯段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内侧端为向前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的前侧壁相抵接,所述调向凸轮的外侧端为向后折弯状且其端头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后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置于所述凸轮轴与下导轨之间,用于实现调向凸轮转向后的回位。
CN2008101041060A 2008-04-15 2008-04-15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101561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41060A CN101561698B (zh) 2008-04-15 2008-04-15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41060A CN101561698B (zh) 2008-04-15 2008-04-15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698A true CN101561698A (zh) 2009-10-21
CN101561698B CN101561698B (zh) 2011-03-30

Family

ID=4122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41060A Active CN101561698B (zh) 2008-04-15 2008-04-15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1698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177A (zh) * 2010-06-29 2011-04-13 上海杰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教终端
CN102799219A (zh) * 2011-05-27 2012-11-2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型双屏显示器
WO2014005244A1 (en) * 2012-07-02 2014-01-09 Intel Corporation Insertable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3745671A (zh) * 2014-01-27 2014-04-23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led显示屏模组结构
CN104205196A (zh) * 2012-04-05 2014-12-10 长岛工芸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6527592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国网河南伊川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可视化智能辅助掌上电脑
CN106527601A (zh) * 2016-12-21 2017-03-22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
CN10703866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系统
WO2018090575A1 (zh) * 2016-11-15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屏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45620A (zh) * 2018-06-20 2018-11-20 深圳市艾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计算机显示器及双屏计算机
CN109828640A (zh) * 2019-03-28 2019-05-31 深圳市安特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开合运动装置
CN10996576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oto株式会社 便盖装置
CN110502072A (zh) * 2019-07-31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599173A (zh) * 2022-11-28 2023-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Cn) 一种双屏笔记本的双屏推拉开合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2403Y (zh) * 1997-05-13 1999-10-06 刘宏源 双屏笔记本电脑
CN2760637Y (zh) * 2004-10-14 2006-02-22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可延伸显示面板之结构
CN2906715Y (zh) * 2005-08-18 2007-05-30 伦飞电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解式多荧幕的电脑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177A (zh) * 2010-06-29 2011-04-13 上海杰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教终端
CN102799219A (zh) * 2011-05-27 2012-11-2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型双屏显示器
CN104205196A (zh) * 2012-04-05 2014-12-10 长岛工芸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WO2014005244A1 (en) * 2012-07-02 2014-01-09 Intel Corporation Insertable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3745671A (zh) * 2014-01-27 2014-04-23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led显示屏模组结构
CN103745671B (zh) * 2014-01-27 2015-11-25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led显示屏模组结构
WO2018090575A1 (zh) * 2016-11-15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屏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527592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国网河南伊川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可视化智能辅助掌上电脑
CN106527601A (zh) * 2016-12-21 2017-03-22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
CN10703866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系统
CN10996576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oto株式会社 便盖装置
CN109965766B (zh) * 2017-12-28 2022-06-07 Toto株式会社 便盖装置
CN108845620A (zh) * 2018-06-20 2018-11-20 深圳市艾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计算机显示器及双屏计算机
CN108845620B (zh) * 2018-06-20 2021-06-08 深圳市艾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计算机显示器及双屏计算机
CN109828640A (zh) * 2019-03-28 2019-05-31 深圳市安特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开合运动装置
CN110502072A (zh) * 2019-07-31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02072B (zh) * 2019-07-31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1243565B2 (en) 2019-07-31 2022-02-08 Lenovo (Beijing)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5599173A (zh) * 2022-11-28 2023-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Cn) 一种双屏笔记本的双屏推拉开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698B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1698B (zh)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US789879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CN103593016B (zh) 可携式电脑
CN206993161U (zh) 可折叠移动终端
EP4207142A1 (en) Foldabl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8692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board mechanism
CN111831067B (zh) 可挠式显示器
CN102606614A (zh) 双铰链径向凸轮
US20080204986A1 (en) Computer screen
CN106788536A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7277197A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3167068A (zh) 一种电子终端
CN2891046Y (zh)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324245A (zh) 电子装置及其采用的支撑机构
CN101334540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0557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17500A (zh) 一种双屏幕显示装置
CN10465359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4017436A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90868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inge unit
CN103118513A (zh) 电子装置
CN22020816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平板电脑
CN102387230B (zh) 滑盖装置
CN216623626U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