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7041A -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7041A
CN101557041A CNA2008100235853A CN200810023585A CN101557041A CN 101557041 A CN101557041 A CN 101557041A CN A2008100235853 A CNA2008100235853 A CN A2008100235853A CN 200810023585 A CN200810023585 A CN 200810023585A CN 101557041 A CN101557041 A CN 101557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ea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re
priv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235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道远
徐健
徐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235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7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7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7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第三天线,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线的第一RF连接器,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二天线本体的第二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导线的第二RF连接器,第三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三天线本体的第三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三导线的第三RF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被粘性绵纸包裹且整体呈扁平状,所述绵纸外层还包裹一塑胶套管,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绵纸及塑胶套管整体呈扁平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天线组导线因为粘性绵纸和塑胶套管的包裹,从而整体形成扁平状,既能降低天线导线整体高度,以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要求,又能方便理线。

Description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尤其指一种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中,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对数据、声音、图像等进行无线传输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天线,作为一种用以感应电磁波的元件,是应用无线通信技术设备必要的装置。如今,人们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无线接入要求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仅仅只是接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而是希望同时能接入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
目前,WLAN大多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标准或Wi-Fi标准。蓝牙技术标准中天线的工作频带落于2.4GHz,Wi-Fi系列技术标准中天线工作频带分别落于2.4GHz和5GHz。而WWAN大多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标准。GSM技术工作频带落于900MHz和1800MHz。GPS技术标准工作于1575MHz频带。CDMA技术标准又分为三种:CDMA2000、WCDMA和TD-SCDMA。CDMA2000工作频带包括800、900、1700、1800、1900、2100MHz;WCDMA工作频带包括1800、1900、2100MHz;TD-SCDMA工作频带包括900、1800、2100MHz。
要使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同时工作于WLAN和WWAN,就必须安装有能工作于上述频带的天线。如此,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将安装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天线。
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第M321592号揭示了一种平面天线,其包括两个分别连接馈线的子天线,从而可以使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工作于较多的频带。
然而,上述平面天线又引发出天线馈线的固定问题,当由于天线的增多而导致馈线增多时,为了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狭小内部预留空间和使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布局整洁有序,天线的多个馈线不能只是搁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改良,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要求和方便理线的天线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天线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
一种天线组,可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第三天线,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线的第一RF连接器,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二天线本体的第二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导线的第二RF连接器,第三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三天线本体的第三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三导线的第三RF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被粘性绵纸包裹且整体呈成扁平状,所述绵纸外层还包裹一塑胶套管,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绵纸及塑胶套管整体呈扁平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天线组导线因为粘性绵纸和塑胶套管的包裹,从而整体形成扁平状,既能降低天线导线整体高度,以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要求,又能方便理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要求和方便理线的天线组的导线固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天线组的导线固定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
一种天线组的导线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周围用一层较薄的粘性绵纸包裹使其整体成扁平状;第二步:将一柔软塑胶套管套在粘性棉纸周围从而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包裹起来;第三步:将包裹好的导线放在烘干机上烘烤,使塑胶套管遇热收缩,从而牢固包裹导线,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绵纸及塑胶套管整体呈扁平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导线固定方法使多个导线整体形成扁平状,既能降低天线导线整体高度,以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要求,又能方便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线组及其应用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天线组100的平面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天线组100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中,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移动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第三天线。
第一天线包括安装于笔记本电脑外壳80的第一边60上的第一天线本体11、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本体11的第一导线12及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线12的第一RF连接器13。第二天线包括安装于笔记本电脑外壳80的第二边70上的第二天线本体21、电性连接于第二天线本体21的第二导线22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导线22的第二RF连接器23。第三天线包括安装于笔记本电脑外壳80的第二边70上的第三天线本体31、电性连接于第三天线本体31的第三导线32及电性连接于第三导线32的第三RF连接器33。当然,第一天线本体11、第二天线本体21及第三天线本体31可以是平面倒F天线、单极天线、偶极天线等各种适合安装于笔记本电脑中的天线,也可以是单频天线、双频天线、三频天线等各种频段的天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本体11、第二天线本体21及第三天线本体31都是双频平面倒F天线,其分别具有辐射部、接地部和连接辐射部与接地部的连接部。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都是具有内导体和金属编织层的同轴线缆,其内导体分别电性连接于辐射部,其金属编织层分别电性连接于接地部。第一RF连接器13、第二RF连接器23及第三RF连接器33分别与笔记本电脑主板上对应的RF连接器电性连接。
一塑胶套管50包裹固定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使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整体呈扁平状(如图2所示),从而使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整体可以放置于笔记本电脑内部预留的狭槽或空间内以避免因多条导线散乱而影响笔记本电脑内部安装其它元件,且可使笔记本电脑内部保持整洁。
本发明天线组100的导线固定方法如图2所示。先将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周围用一层较薄的柔软的粘性绵纸40包裹成扁平状,粘性绵纸包裹导线的一面具有粘性,而另一面不具有粘性;再将一塑胶套管50套在粘性棉纸周围从而将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包裹起来;最后将包裹好的导线放在烘干机上烘烤,使塑胶套管遇热收缩,从而牢固包裹导线,使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22及第三导线32在被塑胶套管50包裹段整体呈扁平状。所述粘性绵纸40也可以是其它粘性材料。上述导线固定方法不仅可以使多个导线组成的导线组整体呈扁平状以适应笔记本内部空间要求和方便理线,而且,由于塑胶套管的柔软性,还可以按照需求将导线组任意弯折。
当然,本发明的导线固定方法并非仅限于天线导线的固定,其它类似的导线也可以用该方法固定。并且本发明的导线固定方法并非仅限于三根导线的固定,三根以上导线的固定也可以使用该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组,可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第三天线,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线的第一RF连接器,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二天线本体的第二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导线的第二RF连接器,第三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本体、电性连接于第三天线本体的第三导线及电性连接于第三导线的第三RF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被粘性绵纸包裹且整体呈成扁平状,所述绵纸外层还包裹一塑胶套管,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绵纸及塑胶套管整体呈扁平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可以按照需求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外壳,该外壳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天线本体安装于电子设备外壳的第一边上,第二天线本体安装于电子设备外壳的第二边上,第三天线本体安装于第一边或第二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第二天线本体及第三天线本体是适合安装于笔记本电脑中的天线,可以是平面倒F天线、单极天线或偶极天线,也可以是单频天线、双频天线或三频天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第二天线本体及第三天线本体都是双频平面倒F天线,其分别具有辐射部、接地部和连接辐射部与接地部的连接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都是具有内导体和金属编织层的同轴线缆,其内导体分别电性连接于辐射部,其金属编织层分别电性连接于接地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连接器、第二RF连接器及第三RF连接器分别与电子设备主板上对应的RF连接器电性连接。
7.一种天线组的导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周围用一层较薄的粘性绵纸包裹使其整体成扁平状;
第二步:将一柔软塑胶套管套在粘性棉纸周围从而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包裹起来;
第三步:将包裹好的导线放在烘干机上烘烤,使塑胶套管遇热收缩,从而牢固包裹导线,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绵纸及塑胶套管整体呈扁平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绵纸也可以是其它较薄且柔软的粘性材料,其包裹导线的一面具有粘性,而另一面不具有粘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包裹后的导线可以按照需求弯折。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用于电性连接天线和RF连接器。
CNA2008100235853A 2008-04-08 2008-04-08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Pending CN101557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235853A CN101557041A (zh) 2008-04-08 2008-04-08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235853A CN101557041A (zh) 2008-04-08 2008-04-08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7041A true CN101557041A (zh) 2009-10-14

Family

ID=4117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235853A Pending CN101557041A (zh) 2008-04-08 2008-04-08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70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535A (zh) * 2020-03-26 2020-07-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轴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535A (zh) * 2020-03-26 2020-07-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轴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3354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8350762B2 (en) Multi band built-in antenna
CN201682057U (zh) 多频天线
EP2202845B1 (en) Multi-band antenna
US20130201071A1 (en) Antenna device
CN104321927A (zh) 具有多频段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实施和使用的方法
CN103078174A (zh) 多频天线装置
US7391375B1 (en) Multi-band antenna
TWI363454B (en) Antenna assembly
CN101546870B (zh) 多天线模块
US7495617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01359778B (zh) 天线组合件
US8797215B2 (en) Wire antenna
US20100265157A1 (en) Multi-band antenna
US8373601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8432317B2 (en) Antenna module
CN102420348B (zh) 立体开槽式多频天线
US20080094303A1 (en) Planer inverted-F antenna device
CN101557041A (zh) 天线组及其导线固定方法
US7126555B2 (en) Dipole antenna
US20100177005A1 (en) Multi-Band Antenna
US7298336B2 (en) Antenna structure for operating multi-band system
US20100123628A1 (en) Multi-Band Antenna
CN220324704U (zh) 一种双频天线及终端
CN101414706A (zh) 多频带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