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4256A - 鞋的鞋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鞋的鞋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4256A
CN101554256A CNA2009102039626A CN200910203962A CN101554256A CN 101554256 A CN101554256 A CN 101554256A CN A2009102039626 A CNA2009102039626 A CN A2009102039626A CN 200910203962 A CN200910203962 A CN 200910203962A CN 101554256 A CN101554256 A CN 101554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mponent
shoe
component
bag
shap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2039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木研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zun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zu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zuno Corp filed Critical Mizun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54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4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鞋(1)的鞋帮结构包括设置在鞋(1)的内侧边上的前脚区域(F)的第一鞋帮构件(30),和设置在鞋(1)的内侧边上的后脚区域(R)的第二鞋帮构件(31)并且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与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相交叠。在脚作出蹬踏动作的期间产生该鞋帮(3)的弯曲运动的时候,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第一鞋帮构件(30)上沿纵向滑动,而同时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下沿纵向滑动。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脚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Description

鞋的鞋帮结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鞋的鞋帮结构,尤其是一种改进鞋帮可弯曲性的鞋帮改进结构。
鞋通常由鞋底和固定附着在该鞋底的鞋帮组成。典型地,鞋帮包括覆盖外周部分的一体形成的鞋帮体,该外周部分具有:脚趾部分、相对侧部分、穿鞋者的脚跟部分、以及在所述鞋帮体的脚背部分沿纵向展开设置的鞋舌部分。同样地,还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其鞋帮体由许多部件组成的鞋。
例如,PCT国际申请(JP61-501612)的日文译文的日本专利公开文本No.61-501612公开了由与鞋舌部分(16)形成一体的前部脚趾部分(14)、侧边部分(20)、下部部分(30)、上部部分(32)等组成的鞋帮。日本申请公开号为No.2-277405(JP2-277405)的申请公开了由上部部分(22),下部部分(18),相对侧部分(20,24),脚跟部分(26)和脚趾部分(27)组成的鞋帮。JP2-277405也描述了其上部部分(22)与下部部分(18)是彼此隔开的。
WO 2004/093587公开了一种由设置在鞋前面并覆盖脚的脚趾部分的前部部分(3),设置在鞋的后部、与前部部分(3)隔开的并覆盖脚的后部的后部部分(4),设置在前部部分(3)和后部部分(4)之间的伸缩部分(50,51)组成的鞋帮。在内侧边的伸缩部分(51)覆盖脚的内侧的利斯弗朗氏关节附近一部分。在外侧边的伸缩部分(50)覆盖脚的第五跖骨的头部和附近。
WO 2004/093587关注到以下事实:在赛跑期间脚弯曲的时候在伸缩部分(50,51)之间的前部部分(3)的动作大大不同于后部部分(4)的动作,而导致通过伸缩部分(50,51)吸收在前部部分(3)和后部部分(4)之间的动作的差异(即变形)改进鞋帮的适用性。
然而,上述公开都未提及在穿鞋者的脚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改进鞋帮的可弯曲性。同样,任何公开文本既没有公开也没有建议将鞋帮分开或隔离以改进鞋帮的可弯曲性。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并且要提供一种鞋的鞋帮结构,使其能够在穿鞋者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改进鞋帮的可弯曲性。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和优点是明显的并将在下文呈现。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鞋的鞋帮结构包括设置在鞋的内侧边上的前脚区域的第一鞋帮构件,和设置在鞋的内侧边上的与前脚区域相对应的后脚区域的第二鞋帮构件,并且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与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的外侧交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鞋帮在穿鞋者的脚的蹬踏动作期间的弯曲运动时,鞋的内侧边上的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时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二鞋帮构件下沿纵向滑动。
因而,在鞋帮的内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褶皱作用或松弛可以由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来吸收。从而,该鞋帮的弯曲可以以平顺的方式进行,因而可以改进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此外,上述提到的JP61-501612中,上部部分(32)形成在下部部分(30)上,但是JP61-501612的图1-3没有清楚地显示该下部部分(30)的后端边缘部分的位置并且上部部分(32)与下部部分(30)的交叠方式没有明确的表明。例如,如果该下部部分(30)延伸至鞋帮的脚背部分的上部,其仅仅具有与现有技术的形成一体的鞋帮类似的可弯曲性。同样地,从JP61-501612的图1-3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该上部部分(32)的前端边缘部分设置在鞋的足中段部分,前端边缘部分的位置基本没有影响鞋帮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的弯曲形变的吸收。
同样,JP2-277405涉及通过将上部部分(22)与下部部分(18)隔离而使得穿过每一部分的鞋带能够调整相对独立于其他部分的每一个部分来直接改善鞋帮的舒适性,但是它没有涉及分开鞋帮的每一部分以吸收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的弯曲形变。
此外,在WO 2004/093587所示的鞋帮中,其能够通过伸缩部分(51)的伸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鞋帮内侧边的可弯曲性。然而,在WO 2004/093587中,由于鞋帮的前部部分(3)接近于后部部分(4),伸缩部分(51)的上端的纵向长度较短因而鞋帮由此在体积收缩(即可弯曲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如果伸缩部分(51)被扩张,则所述鞋帮无法完成其保护穿鞋者脚部的基本功能。因此,伸缩部分(51)的纵向长度不会被做的很长。从而,WO 2004/093587所示的鞋帮在体积收缩性(即可弯曲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第一鞋帮构件和第二鞋帮构件设置成互相交叠以便互相滑动,鞋帮构件的这种相互滑动能够可靠地吸收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的鞋帮弯曲时鞋的鞋帮内侧边的弯曲部位产生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因此,可提高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的鞋帮弯曲时,脚在该跖趾关节处弯曲。因此,当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位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时,该鞋帮能够伴随脚的弯曲以平滑的方式弯曲,因而可以有效地改进所述鞋帮的可弯曲性。
另外,在WO 2004/093587所示的鞋帮中,伸缩部分(51)在内侧边覆盖了脚内部位于跖趾关节的后面的利斯弗朗氏关节的一部分和及其附近。
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位于距脚跟后端(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最低点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可以设置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能够更流畅地进行,以提高该鞋帮的可弯曲性。作为低摩擦系数材料,可以使用合成树脂比如聚酯纤维、尼龙,等等。同样地,可以使用薄膜。
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可以设置第一袋形部件,第一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第一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而第一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二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滑动并且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二鞋帮构件下滑动,第一袋部件覆盖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交叠部分的缝隙。在运动期间,第一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从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鞋的内部。
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袋形部件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且本身具有松弛度,第一袋形部件可以在鞋帮的弯曲运动期间跟随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运动。因而,第一袋形部件不阻碍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滑动,由此保持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可以在前端部分外侧设置有耐磨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在比如网球鞋、羽毛球鞋等的鞋中,其鞋帮的内侧边在运动期间接触球场地面造成磨损,鞋帮的内侧边的耐磨性和可弯曲性不能够兼顾。通常,耐磨材料由硬质材料形成,并且当这种耐磨材料粘合至鞋帮表面时,鞋帮的厚度会增加。因此,在现有技术的一体形成鞋帮的鞋中,当耐磨材料设置在鞋帮处时,会阻碍鞋帮的可弯曲性。相反地,在本发明的鞋帮结构中,由于可以通过第二鞋帮构件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滑动从而达到鞋帮的可弯曲性,可以保证第二鞋帮构件上的耐磨材料不会阻碍鞋帮的可弯曲性。
依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鞋的鞋帮结构包括设置在鞋的外侧边上前脚区域的第三鞋帮构件,和设置在鞋的外侧边上的与前脚区域相对应的后脚区域的第四鞋帮构件,并且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与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的外侧交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穿鞋者脚部的蹬踏动作期间的鞋帮弯曲运动时,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三鞋帮构件上沿纵向滑动,同时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下沿纵向滑动。
这样,在鞋帮的外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可以由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来吸收。从而,该鞋帮的弯曲可以以平顺的方式进行,因而可以改进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另外,在WO 2004/093587所示的鞋帮中,其可能通过伸缩部分(50)的伸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鞋帮侧边的可弯曲性。然而,在WO 2004/093587中,由于鞋帮的前部部分(3)接近于后部部分(4),伸缩部分(51)的上端的纵向长度较短因而鞋帮由此在体积收缩性(即可弯曲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如果收缩部分(51)被扩张,则所述鞋帮无法完成其保护穿鞋者脚部的基本功能。由此,伸缩部分(51)的纵向长度不会被做的很长。从而,WO 2004/093587所示的鞋帮在体积收缩性(即可弯曲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第三鞋帮构件和第四鞋帮构件彼此交叠地设置以便于彼此相互滑动,鞋帮构件的这种相互滑动能够可靠地吸收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鞋的鞋帮外侧边的弯曲部位产生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因而提高了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脚在跖趾关节处弯曲。因此,当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的最低点设置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的位置时,鞋帮可以伴随脚的弯曲以平滑的方式弯曲,从而有效的改进了鞋帮的弯曲性能。
另外,在WO2004/093587中的鞋帮中,在外侧边的伸缩部位(50)覆盖了第五跖骨的头部和它的周围的区域,即包括跖趾关节的区域,但是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鞋帮的前部部分(3)和后部部分(4)没有彼此形成相互交叠。
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份的最低点可定位在距离脚跟后端的(0.6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最低点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可以设置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能够更流畅地进行,以提高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在第三鞋帮构件和第四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可以设置第二袋形部件,第二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第三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而第二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第四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该第二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所述第三鞋帮构件和第四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鞋帮弯曲的时候,第四鞋帮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三鞋帮构件上滑动的同时,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下滑动,第二袋形部件覆盖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交叠部分的缝隙。在运动期间,第二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从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鞋的内部。
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袋形部件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且本身具有松弛度,第二袋形部件可以在鞋帮的弯曲运动期间跟随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运动。从而,第二袋形部件不阻碍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滑动,由此保持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鞋的鞋帮结构包括:设置在鞋的内侧边上的前脚区域的第一鞋帮构件;设置在鞋的内侧边上与前脚区域对应的后脚区域的第二鞋帮构件,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与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外侧交叠;设置在鞋的外侧边上的前脚区域的第三鞋帮构件;以及设置在鞋的外侧边上的与前脚区域对应的后脚区域的第四鞋帮构件,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与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的外侧交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穿鞋者的脚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运动时,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在第一鞋帮构件的表面上沿纵向滑动,而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二鞋帮构件下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样地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在第三鞋帮构件上沿纵向滑动,而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下沿纵向滑动。
这样,在鞋帮的内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褶皱作用或松弛可以由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来吸收。同样,在鞋帮的外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可以由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来吸收。因此,该鞋帮的弯曲可以以平顺的方式进行,从而可以改进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而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脚在该跖趾关节处弯曲。因此,当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位于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并且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位于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时,鞋帮可以按照脚的弯曲通过平滑的方式弯曲,从而可以有效地改进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份的最低点可以定位在距离脚跟后端的(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而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份的最低点可以定位在距离脚跟后端的(0.64±0.05)×L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而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可以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的位置相对应。
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和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可以分别设置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弯曲时,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相互的滑动能够更流畅地进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一袋形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处,第一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第一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而第一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二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同样,第二袋形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交叠部分处,第二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第三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而第二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第四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二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相互滑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鞋帮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当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滑动并且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二鞋帮构件下滑动时,第一袋形部件覆盖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的交叠部分的缝隙。在运动期间,第一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从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鞋的内部。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袋形部件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之间且本身具有松弛度,第一袋形部件可以在鞋帮的弯曲运动期间跟随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运动。从而,第一袋形部件不阻碍该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的滑动,由此保持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此外,在该情况下,伴随着脚作出蹬踏动作鞋帮产生弯曲时,当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三鞋帮构件上滑动而第三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下滑动时,第二袋形部件覆盖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的交叠部分的缝隙。在运动期间,第二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从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鞋的内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袋形部件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之间且本身具有松弛度,第二袋形部件可以在鞋帮的弯曲运动期间跟随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运动。从而,第二袋形部件不阻碍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的滑动,由此保持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可以在前端部分外侧设置有耐磨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在比如网球鞋、羽毛球鞋等的鞋中,其在活动期间鞋帮的内侧边与球场地面接触而造成磨损,该鞋帮的内侧边的耐磨性和可弯曲性可彼此兼顾。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通过第二鞋帮构件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滑动和第四鞋帮构件在第三鞋帮构件上滑动从而达到鞋帮的可弯曲性,可以保证第二鞋帮构件上的耐磨材料没有阻碍所述鞋帮的可弯曲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的理解本发明,可参照在附图中更详细显示且下面借助本发明的例子来描述的实施例。在不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鞋帮结构的网球鞋的内侧边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网球鞋示出了第二鞋帮构件展开状态的内侧边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二和第四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的位置的鞋帮结构的平面示意俯视图;
图4是鞋帮在脚部蹬踏动作期间的弯曲状态变化的侧视图;
图5是鞋帮在脚部蹬踏动作期间的弯曲状态变化的侧视图;
图6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鞋帮结构的网球鞋的正面立体图;
图7是摩擦测试仪的前视图;
图8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鞋帮结构的网球鞋的内侧边的侧视图,显示了第二鞋帮构件一部分的展开状态;并且
图9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鞋帮结构的网球鞋的内侧边的侧视图,显示了第二鞋帮构件的闭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图1和图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鞋的鞋帮结构。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部件。
如图1和图2中所示,鞋1包括鞋底2,设置在鞋底2上的鞋帮3,其下部部分固定附着于鞋底2上,并且其覆盖了穿鞋者的脚P。
鞋帮3由设置在该鞋1内侧的前脚区域F上的第一鞋帮构件30,和设置在鞋1的内侧的与前脚区域F对应的后脚区域R上的第二鞋帮构件31组成。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与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外侧相交叠(参见图2)。
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是用来使该鞋帮3在该穿鞋者的脚作出一种蹬踏动作期间产生弯曲动作时,使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第一鞋帮构件30的上方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时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下沿纵向滑动。
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脚内侧边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参见图3)。这里,跖趾关节MJ是在近节趾骨PP底部和脚的第一脚趾至第五脚趾的跖骨MT的头部之间的关节。更特别的是,该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位于距脚跟后端(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脚跟后端的位置显示为鞋帮3的内壁表面3i的脚跟后端的位置。该数值通过对多于500名的运动员的脚部该弯曲位置的实际测量数据计算得出。
优选的是,在第一鞋帮构件30和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或图2中的阴影部)采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碳氟聚合物,如PTFE(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树脂,硅,氮化硼或类似物都可以用作这种材料。上述材料可以通过涂布,粘合,或掺杂形成在鞋帮的表面。或者,上述材料可以形成一个薄片,该薄片可以缝在鞋帮的表面上。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形成在第一鞋帮构件30的表面(或外侧)上,但该低摩擦系数的区域也可形成在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背面上。可选择地,可以在第一鞋帮构件30的表面(或者外侧)和第二鞋帮构件31的背面都设置低摩擦系数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在鞋帮3弯曲的时候沿纵向相互滑动时,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中任何一个沿着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中的另外一个的滑动动作以平滑方式进行从而改进鞋帮3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31在前端部分的外侧具有耐磨材料32。该耐磨材料32可以是人造皮革、尼龙、橡胶,或氨基甲酸酯,其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鞋帮构件31的硬度。这种材料可以是制作为小薄片,该小薄片可以粘合或缝合到该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部分。可选择的,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部分可以表面覆有尼龙、橡胶、氨基甲酸酯或类似物。
鞋舌部33设置在沿着鞋1的脚背部分形成的纵向开口部。该鞋舌部33的前端是固定地附着于该第一鞋帮构件30的脚趾部。并且,第二鞋帮构件31具有多个形成在第二鞋帮构件31的上端边缘部分的孔眼31b。鞋带38被插入这些孔眼31b中。
由附图1中的鞋底整个表面接触(或者脚平面接触)地面的形式向图4中的脚蹬踏动作演变,由于鞋帮弯曲,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向前朝向脚趾侧移动以增加与第一鞋帮部30的交叠。如图5中所示,由于鞋帮3的进一步弯曲,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向脚趾侧的进一步移动增加了与第一鞋帮构件30的交叠。
在鞋帮3的弯曲动作时,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第一鞋帮构件30的表面上沿纵向滑动,而同时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下(或后表面)沿纵向滑动。
因而,在鞋帮的内侧边的弯曲部位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褶皱作用或松弛可以由鞋帮构件30和31之间相互的滑动来吸收。因此,该鞋帮3的弯曲可以以平顺的方式进行,因而可以改进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对应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脚弯曲的时候,脚在跖趾关节MJ处弯曲。因此,当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对应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时,鞋帮3可以伴随脚的弯曲以平滑的方式弯曲,从而有效的改进了鞋帮3的弯曲性能。跖趾关节MJ在脚内侧边的位置可以通过距离脚跟后端的位置L1=(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来表达。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的交叠部分设置低摩擦系数的材料,所以当该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在鞋帮弯曲时彼此在纵向滑动时,该鞋帮的可弯性由于该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相互流畅地进行滑动而提高了。
更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鞋帮构件31形成有在前端之外的耐磨材料32,可提高该鞋帮内侧的耐磨性。在网球鞋中,在运动期间鞋帮的内侧边与球场地面接触产生磨损。耐磨材料通常由硬质材料形成,并且当这种耐磨材料粘合至该鞋帮表面时,该鞋帮的厚度增加。因此,在现有技术的一体式鞋帮的鞋中,当耐磨材料设置在鞋帮处时,鞋帮的可弯曲性受到阻碍。相反地,在该实施例的鞋帮结构中,因为鞋帮3能够通过第二鞋帮构件31沿该第一鞋帮构件30滑动获得可弯曲性,保证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上的耐磨材料32不会阻碍鞋帮3的可弯曲性。从而,耐磨性和可弯曲性能够彼此兼顾。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这样可相互滑动的两个鞋帮构件在鞋的内侧边彼此相互交叠设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鞋1在外侧边上的鞋帮3由设置在鞋1的外侧边的前脚区域F的第三鞋帮构件34和设置在鞋1的外侧边与前脚区域F相对的后脚区域R上的第四鞋帮构件35来构成。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与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未示出)的外侧交叠。
在这种情况下,在穿鞋者的脚作出蹬踏动作期间产生鞋帮3的弯曲动作时,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在第三鞋帮构件34上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时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34a在第四鞋帮构件35下沿纵向滑动。
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与在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更特别的是,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位于距脚跟后端L2=(0.6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该脚跟后端的位置是指鞋帮3的内壁表面3i的脚跟后端的位置。该数值通过对多于500名的运动员的脚部该弯曲位置的实际测量数据计算得出。
正如以上实施例的情况一样,低摩擦系数的材料(未示出)设置在第三鞋帮构件34和第四鞋帮构件35的交叠部分。低摩擦系数部位设置在第三鞋帮构件34表面上(或外面)上、第四鞋帮构件35的背面上,或同时在第三鞋帮构件34表面上和第四鞋帮构件35的背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在鞋帮3弯曲的时候沿纵向相互滑动时,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中的另一个的滑动动作能够以平滑方式进行从而改进鞋帮结构3的可弯曲性。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地,由图1中的鞋底整个表面与地面接触(或脚部平坦地接触)的形式向图4和5中的脚蹬踏动作的演变,由于该鞋帮的弯曲,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向前朝向脚趾侧移动以增加与第三鞋帮构件34的交叠。
在鞋帮结构3弯曲动作的时候,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在第三鞋帮构件34的表面上沿纵向滑动,而同时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35下(或背面)沿纵向滑动。
因而,在鞋帮的内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褶皱作用或松弛可以由鞋帮结构34和35之间相互的滑动来吸收。因此,该鞋帮3的弯曲可以以平顺的方式进行从而可以改进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该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的最低点B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在脚作出蹬踏动作期间产生该脚的弯曲的时候,脚在该跖趾关节MJ弯曲。因此,当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设置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时,鞋帮3可以伴随脚的弯曲以平滑的方式弯曲从而有效的改进鞋帮3的弯曲性能。跖趾关节MJ在脚外侧边的位置可通过位于距脚跟后端(0.6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来表示。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该低摩擦系数的材料设置于该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的交叠部分,当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在鞋帮弯曲时沿纵向互相滑动的时候,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的相互滑动能够更流畅地进行从而提高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在上述的每一实施例中,互相滑动的两个鞋帮结构设置成在鞋1的内侧边或者外侧边处互相交叠。本发明适用于互相滑动的两个鞋帮结构设置成在鞋1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处都互相交叠的情况(见附图3)。
另外,在附图3所示例子中,第三鞋帮构件34通过脚趾部分与第一鞋帮构件30形成一体,并且第四鞋帮构件35通过脚跟部分与第二鞋帮构件31形成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在鞋帮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第一鞋帮构件30上沿纵向滑动,而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下沿纵向滑动。同时,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在第三鞋帮构件34上沿纵向滑动,而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四鞋帮构件35下沿纵向滑动。
以这样的方式,在鞋帮内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可以由第一和第二鞋帮结构30和31之间相互的滑动来吸收。同样地,在鞋帮外侧边的弯曲部位由于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形成的鞋帮的褶皱或松弛可以由第三和第四鞋帮结构34和35之间相互的滑动来吸收。因此,该鞋帮3的弯曲可以以进一步平顺的方法进行,从而进一步改进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同样,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脚的内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在鞋帮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脚在跖趾关节MJ处弯曲。因此,当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设置于脚的内侧边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并且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设置于脚的外侧边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时,鞋帮3可以根据脚的弯曲情况通过平滑的方式弯曲从而可以有效地改进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定位在距离脚跟后端(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该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定位在距离脚跟后端(0.64±0.05)×L的位置。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脚的内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四鞋帮构件35的最低点B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分别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的交叠部分和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的交叠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在鞋帮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以及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之间相互的滑动动作能够更流畅地进行,以提高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第二鞋帮构件33在前端部分外侧具有耐磨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如网球鞋、羽毛球鞋等在其运动时鞋帮的内侧边接触场地表面而造成磨损的鞋中,鞋帮的内侧边的耐磨性和可弯曲性互相之间可以兼顾。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鞋帮的可弯曲性能够通过第二鞋帮构件31沿第一鞋帮构件30的滑动实现,同样也可以通过第四鞋帮构件35沿第三鞋帮构件34的滑动实现,所以保证在第二鞋帮构件31上设置耐磨材料不会阻碍该鞋帮的可弯曲性。
在上述的每一实施例,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和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在外形上都是扁平的并且最低点A、B是固定地附着于该鞋底2。然而,每一前端边缘部分31a、35a在最低点A、B具有小的弧形,小的弧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第一或第三鞋帮构件30、34。在这种情况下,鞋帮3在弯曲期间出现在第二鞋帮构件31的最低点A和第四鞋帮构件35的最低点B的应力集中能够被减轻,由此防止第二和第四鞋帮构件31、35在最低点A、B处破裂。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袋形部件4设置在鞋1内侧边的第一鞋帮构件30和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第一袋形部件4是例如扇形的布料,织物,人造革,薄膜或类似物。第一袋形部件4的一端部40固定地附着于第一鞋帮构件30的表面而第一袋形部件4的另一端部41固定地附着于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背面或其临近。第一袋形部件4可是折叠变成袋形式并且安放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之间的交叠部分。第一袋形部件4形成有用于插入鞋带38的孔42。图6中呈现的状态为第二鞋帮构件31敞开,示出第一袋形部件4。通常状态,如图1中所示,第一袋形部件4被第二鞋帮构件31覆盖并且从外表看不被看见。
第一袋形部件4优选地由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这是为了减少鞋帮在弯曲的时候第一袋形部件4相对于彼此摩擦时的摩擦阻力。具体地说,在使用加腾技术有限公司(KATO TECH CO.,LTD)的摩擦测试仪(KES-SE)的摩擦试验中,材料的摩擦阻力少于0.6是较合宜的。
如图7中所示,摩擦测试仪是一种装置,其中测力元件通过利用传感元件牵引(即接触并移动)置于工作台上的试验件测量摩擦力并且计算平均摩擦阻力。传感元件提供有重量。
表1显示了使用摩擦测试仪计算的摩擦测试结果。
表1
Figure A20091020396200181
测试中,四种材料排列制备成了六种试验片I至VI。试验片I至VI的组成如下:
I...聚酯织物(基底材料)+聚氨酯涂层(表面);
II...人造革(基底材料)+橡胶涂层(表面);
III...聚酯织物(表面);
IV...聚酯织物(背面);
V...聚酯编织物(表面);以及
VI...聚酯编织物(背面)。
在表1中,对于试验件I、II,显示出了涂层表面的摩擦阻力;对于试验件III、V,显示出了聚酯织物或聚酯编织物表面的摩擦阻力;而对于试验件IV、VI,显示出了聚酯织物或聚酯编织物的背面的摩擦阻力。在测试中,传感元件有25(g)或50(g)的重量。每一试验件I至VI的摩擦阻力是在25(g)和50(g)载荷的作用下被计算的。
然后,制备六种具有与试验件I至VI同样组成的部件作为第一袋形部件4。这些部件分别地适宜于相应的鞋并且由此制备了六种鞋。5个测验对象穿着每一种鞋开始对每种鞋从静态开始猛冲5次,看它们在鞋帮的弯曲部分是否令人感到不舒服。用这样方法进行一种感官检验。测试的结果是大部分测验对象对于试验件II觉得不舒服。
由表1可知,试验件II的摩擦阻力高于0.6,而其它的试验件的摩擦阻力低于0.6。由该感官检验的结果,人们发现对于第一袋形部件4的较好摩擦阻力数值是低于0.6。
在本实施例中,在鞋帮3伴随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向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相互摩擦的交叠部分的第一袋形部件4移动。在这个时候,由于第一袋形部件4是由一种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可以彼此以一种顺畅的方式滑动,从而允许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顺畅的前进运动从而改良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袋形部件4设置在该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的交叠部分处,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之间交叠部分的缝隙被第一袋形部件4所覆盖。因此,第一袋形部件4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由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之间的缝隙进入鞋1的内部。同样地,由于第一袋形部件4的端部41与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系在一起,第一袋形部件4跟随着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鞋帮3弯曲时运动。因此,袋形部件4能够防止沙小的石子由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之间的缝隙进入鞋1的内部,即使在运动时鞋帮3弯曲的时候也是如此。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袋形部件4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之间并且其本身具有松驰度,第一袋形部件4跟随该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在鞋帮3的弯曲运动时的运动。因而,第一袋形部件4不阻碍第一和第二鞋帮构件30、31的滑动,从而保持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在图6中,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第一袋形部件4仅仅设置在鞋1的内侧边,但是本发明可应用到一种与第一袋形部件4相似的第二袋形部件(未示出)仅仅设置在鞋1的外侧边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固定地附着于该第三鞋帮构件34并且第二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地附着于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见图3)。
在这种情况下,鞋帮3在伴随着脚的蹬踏动作弯曲的时候,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向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彼此摩擦的交叠部分的第二袋形部件移动。在这个时候,当第二袋形部件由与第一袋形部件4类似的低摩擦系数材料形成时,第二袋形部件彼此以一种顺畅的方式滑动,从而允许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顺畅的前进运动以改良鞋帮3的可弯曲性。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袋形部件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的交叠部分处,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之间交叠部分的缝隙被第二袋形部件所覆盖。因此,第二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由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之间的缝隙进入鞋1的内部。同样地,由于第二袋形部件的端部与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连接在一起,第二袋形部件在鞋帮3的弯曲期间跟随着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运动。因此,第二袋形部件能够防止沙或小的石子由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之间的缝隙进入鞋1的内部,即使是在运动期间鞋帮3弯曲的时候也是如此。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袋形部件以袋形式设置在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之间,并且本身具有一种松驰度,第二袋形部件在鞋帮3的弯曲期间跟随着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运动。因而,第二袋形部件不阻碍第三和第四鞋帮构件34、35的滑动,由此保持该鞋帮3的可弯曲性。
第一和第二袋形部件可以被分别地形成在鞋1的内侧边和外侧边。
然后,图8和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鞋帮构件31的最前侧的孔眼31b对应的第一鞋帮构件30的孔眼30b’是基本上沿鞋1的长度延伸的细长形孔。鞋带38被插入孔眼31b、30b’中。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孔眼30b’是细长形孔,在固定鞋带38之后,被插入孔眼30b’、31b中的鞋带38能够在第一鞋帮构件30和第二鞋帮构件31之间纵向移动一个小的距离。因此,当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帮3弯曲的时候正向(参见图9中的点划线)滑动时,鞋带38允许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滑动一个小的距离,从而防止鞋带38限制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滑动。
同样,当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向前滑动时,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绕最低点A向前旋转(参见图9中的点划线)。因此,孔眼30b′可以沿着一个其中心是点A的圆弧m来形成。
在上述的每一实施例,都是以网球鞋为例,但是本发明同样地也适用于其它运动鞋,比如羽毛球鞋、排球鞋、篮球鞋、手球鞋和类似运动鞋。此外,本发明同样地适用于赛跑鞋、马拉松鞋、足球鞋,或棒球鞋。

Claims (17)

1、一种鞋(1)的鞋帮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鞋(1)的内侧边上的前脚区域(F)的第一鞋帮构件(30);和
设置在所述鞋(1)的所述内侧边上的与所述前脚区域(F)对应的后脚区域(R)的第二鞋帮构件(31),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与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的外侧交叠;
其中,在穿鞋者的脚蹬踏动作期间所述鞋帮(3)弯曲运动的时候,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1a)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上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时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的所述后端边缘部分(30a)在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下沿纵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在脚的内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点(A)位于距脚跟后端(0.7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帮结构,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形成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袋形部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处,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的一个端部(40)与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的另一个端部(41)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适合于允许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相互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在前端部分的外侧设置有耐磨材料(32)。
7、一种鞋(1)的鞋帮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鞋(1)的外侧边上的前脚区域(F)的第三鞋帮构件(34);和
设置在所述鞋(1)的所述外侧边上的与所述前脚区域(F)对应的后脚区域(R)的第四鞋帮构件(35),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与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的外侧交叠;
其中,在穿鞋者的脚蹬踏动作期间所述鞋帮(3)弯曲运动的时候,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5a)在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上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时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的所述后端边缘部分在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下沿纵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点(B)位于距脚跟后端(0.64±0.05)×L(L:鞋的尺寸长度)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交叠部分形成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袋形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交叠部分处,所述第二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连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二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二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相互滑动。
12、一种鞋(1)的鞋帮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鞋(1)的内侧边上的前脚区域(F)的第一鞋帮构件(30);
设置在所述鞋(1)的所述内侧边上的与所述前脚区域(F)对应的后脚区域(R)的第二鞋帮构件(31),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前端边缘部分(31a)与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的后端边缘部分(30a)的外侧交叠;
设置在所述鞋(1)的外侧边上的前脚区域(F)的第三鞋帮构件(34);和
设置在所述鞋(1)的所述外侧边上的与所述前脚区域(F)对应的后脚区域(R)的第四鞋帮构件(35),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前端边缘部分(35a)与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的后端边缘部分的外侧交叠;
其中,在穿鞋者的脚蹬踏动作期间所述鞋帮(3)弯曲运动的时候,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1a)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上沿纵向滑动,而同时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的所述后端边缘部分(30a)在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下沿纵向滑动,并且同样地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5a)在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上沿纵向滑动,而同时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的所述后端边缘部分在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下沿纵向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1a)的最低点(A)与脚的内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所述前端边缘部分(35a)的最低点(B)与脚的外侧边上的跖趾关节(MJ)的位置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点(A)位于距脚跟后端(0.74±0.05)×L(L:脚的尺寸长度)的位置,并且最低点(B)位于距所述脚跟后端(0.64±0.05)×L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交叠部分分别形成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的交叠部分处,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的一个端部(40)与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的另一个端部(41)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袋形部件(4)适合于允许所述第一鞋帮构件(30)和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相互滑动;并且,第二袋形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交叠部分,所述第二袋形部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连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二袋形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鞋帮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袋形部件适合于允许所述第三鞋帮构件(34)和所述第四鞋帮构件(35)的相互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帮构件(31)在前端部分的外侧设置有耐磨材料(32)。
CNA2009102039626A 2008-03-27 2009-03-27 鞋的鞋帮结构 Pending CN1015542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2344 2008-03-27
JP2008082344 2008-03-27
JP2009063786 2009-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4256A true CN101554256A (zh) 2009-10-14

Family

ID=4117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2039626A Pending CN101554256A (zh) 2008-03-27 2009-03-27 鞋的鞋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425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263A (zh) * 2015-10-09 2020-11-17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无鞋带的鞋
US11297902B2 (en) 2016-10-03 2022-04-12 Adidas Ag Laceless shoe
US11350701B2 (en) 2015-10-09 2022-06-07 Adidas Ag Laceless shoe
US11758979B2 (en) 2015-10-09 2023-09-19 Adidas Ag Sho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263A (zh) * 2015-10-09 2020-11-17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无鞋带的鞋
US11350701B2 (en) 2015-10-09 2022-06-07 Adidas Ag Laceless shoe
US11758979B2 (en) 2015-10-09 2023-09-19 Adidas Ag Shoe
US11297902B2 (en) 2016-10-03 2022-04-12 Adidas Ag Laceless sho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585B2 (en) Golf shoe with an outsole having wave-like flex channels
CN104507343B (zh) 铰接式鞋骨
EP1954154B1 (en) Flexible shank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8225534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flexible arch support
CN102215710B (zh) 具有中底结构的鞋类物品
US7543397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for fencing
JP4918571B2 (ja) アッパーのフィット性を改良した運動靴
EP3473124A1 (en) Footwear having auxetic structures with controlled properties
KR102082374B1 (ko) 신발
CN104717898A (zh) 包括具有对准标记的鞋类和袜子的系统
EP3616547B1 (en) Shoe upp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80084862A1 (en) Golf shoe with an outsole having a skeletal frame
CN101554256A (zh) 鞋的鞋帮结构
JP2005329270A6 (ja) アッパーのフィット性を改良した運動靴
JP2005329270A (ja) アッパーのフィット性を改良した運動靴
EP2108276A1 (en) Upper structure for a shoe
CN100411559C (zh) 改良了鞋面的舒适性的运动鞋
EP3954244A1 (en) Shoe
US11641905B1 (en) Method of reinforcing a fencing shoe
Nebo Functional sport footwe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