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2711A -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2711A
CN101552711A CNA2008101033774A CN200810103377A CN101552711A CN 101552711 A CN101552711 A CN 101552711A CN A2008101033774 A CNA2008101033774 A CN A2008101033774A CN 200810103377 A CN200810103377 A CN 200810103377A CN 101552711 A CN101552711 A CN 101552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eudo
label
tunnel
line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3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2711B (zh
Inventor
�龙昊
董继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33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2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2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装置和节点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能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节省带宽。

Description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伪线边缘到边缘仿真(Pseudo wire Edge to Edge Emulation,PWE3)是一种端到端的二层业务承载技术。在包交换网络的两个运营商网络边缘节点(Provider Edge,PE)之间,通过隧道来仿真连接的用户边缘节点(CustomerEdge,CE)之间的各种二层业务。上述隧道通常是基于包交换技术的隧道,例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隧道;而常见的二层业务可以为各种二层数据报文、比特流等。
伪线(Pseudowire,PW)对于PWE3系统来说,就像是两个PE节点之间的一条直连通道,完成节点之间的二层数据透传。PW是双向的,它由两条方向相反的PW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组成。
为了在两个边缘节点PE之间建立PW,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该方法的技术场景为,这里假设两个PE为PE A和PE B,此时需要在PE A上配置PE B的信息及伪线标识(PW Identification,PW ID),在PE B上配置PE A的信息及PW ID,PE A与PE B各自向对方发送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信令。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PE A向PE B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信令,所述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信令带有PE A到PE B的PW Label;
步骤12、PE B接收PE A发送的Label Mapping信令后,自行选择一条到PE A的隧道,建立PE B到PE A的PW Label和所选择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
PE A建立PE A到PE B的PW Label和所选择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的过程与PE B建立PE B到PE A的PW Label和所选择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的步骤相似,这里只需将上述步骤中的PE A与PE B互换即可,并且PE A和PE B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均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先后顺序的关系。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所述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所述的方法建立PW是基于单向隧道的情况,而汇聚网络中的隧道通常都是双向的,且两个PE之间存在多条隧道,而上述方法无法保证两边的伪线会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去,所以上述方法所建立的PW无法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另外,如果PW承载不同隧道上,当其中一个隧道出现故障的时候,此时业务已中断,但是另一个隧道中的PW仍然占用带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
映射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节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标签映射消息中增加隧道标识来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节省带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伪线建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PE A和PE B的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PE A和PE B的连接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节点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伪线建立的方法,该方法将隧道标识和伪线标签加入到Label Mapping消息中,从而使得PE在根据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伪线映射的时候,根据Label Mapping消息中的隧道标识和伪线标签将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
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为了叙述的方便,设第一节点为PE A,第二节点为PE B,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PE A发送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该步骤中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的实现方法可以为在Label Mapping消息的伪线标识类型长度值(Pseudowire identifier Type,Length,Value,PWid TLV)对象中增加隧道标识域,该隧道标识域用于携带正向隧道标识,当然隧道标识也可以加载在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的其它位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隧道标识的具体位置,只需第一LabelMapping消息中携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伪线标签可以为,在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ProviderBackbone Bridging-Traffic Engineering,PBB-TE)网络中可以为业务实例标识(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I-SID),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MPLS: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MPLS)网络中可以为MPLS PW标签(MPLS PW Label),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是其它的伪线标签,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该伪线标签的具体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标识可以为,在PBB-TE中为以太网交换路径标识(Ethernet Switching Path Identification,ESP ID);在MPLS/T-MPLS中为标签交换路径标识(LSP Identification,LSP ID)。
步骤22、PE B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后,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当隧道标识为ESP ID时,所述隧道标签可以为ESP ID。
步骤23、PE B发送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反向伪线标签以及根据所述正向隧道标识确定的反向隧道标识;
该步骤中的在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中携带反向隧道标识的实现方法可以参见步骤21中的在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中携带正向隧道标识的实现方法。
步骤24、PE A接收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并建立所述反向伪线标签与所述反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反向伪线映射关系。
此时,正反两个方向的伪线映射均已配置,从而实现了伪线建立。
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现以在PBB-TE中建立伪线映射为例来说明建立伪线映射的实际方法:
实施例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本实施例的技术场景为,本实施例在PBB-TE中建立伪线映射,该隧道标签为ESPID,伪线标签为I-SID,本实施例将PE A到PE B方向上的伪线映射设为正向伪线映射,当然也可以设为反向伪线映射,本实施例中的PE A和PE B的连接如图3所示。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41、PE A向PE B发送带有正向ESP ID和正向I-SID的第一LabelMapping消息;
上述步骤中的正向ESP ID具体可以为,<MAC_A,MAC_B,B-VID1>,其中MAC_A和MAC_B分别为节点PE A和PE B的MAC地址,B-VID1是一个VLAN标识。该步骤中的I-SID是PE A分配给PE B的伪线标签,其是由PE A自行分配的。
步骤42、PE B接收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后,从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中获取正向ESP ID和正向I-SID后,配置正向I-SID和正向ESP ID的映射关系,建立起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步骤43、PE B根据正向ESP ID查询出对应正向ESP ID的反向ESP ID,并将反向ESP ID和反向I-SID加载在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中发送;
当正向ESP ID为<MAC_A,MAC_B,B-VID1>时,其反向ESP ID可以为,<MAC_B,MAC A,B-VID2>。该步骤中的反向I-SID是由PE B分配给PE A的伪线标签,其是由PE B自行分配的。
步骤44、PE A在接收到PE B发送的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后,从第二LabelMapping消息中获取反向ESP ID和反向I-SID后,配置反向I-SID和反向ESP ID的映射关系,建立起反向伪线映射关系。此时,正反两个方向的伪线映射均已建立,从而完成了伪线的建立。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携带的ESP ID可以是两个方向ESP ID的任意一个,另外也可以携带管理/控制平面分配的唯一标识这个双向PBB-TE实例的标识,只要能够根据携带的隧道信息得到连接两点之间的隧道即可。
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现以在MPLS/T-MPLS中建立伪线映射为例来说明建立伪线映射的实际方法:
实施例3: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本实施例的技术场景为,本实施例的伪线建立是在MPLS/T-MPLS网络中的PE A与PE B之间建立的,MPLS网络中的PE A与PE B的连接如图5所示,该隧道标识为LSP ID,伪线标签为MPLS PW Label,定义PE A到PE B的伪线映射为正向伪线映射。对于MPLS/T-MPLS网络,当隧道标识为LSP ID时,一个双向LSP在管理或控制平面会有一个对应的LSP ID,此时正向LSP ID和反向LSP ID实际上为同一个LSP ID,即此时的正向隧道标识和对应该隧道标识的反向隧道标识相同,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本实施例还是将LSP ID分为正向LSP ID和反向LSPID。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61、PE A向PE B发送带有正向LSP ID和正向MPLS PW Label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
该步骤中的正向MPLS PW Label为PE A分配给PE B的伪线标签。
步骤62、PE B接收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后,从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中获取正向LSP ID和正向MPLS PW Label,并根据正向LSP ID查询出对应正向LSP ID的PE B到PE A方向的隧道标签;
步骤63、PE B配置所述MPLS PW Label和PE B到PE A方向的隧道标签的映射关系,建立起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步骤64,PE B向PE A发送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中包含反向LSP ID和反向MPLS PW Label;
该步骤中反向MPLS PWLabel为PE B分配给PE A的伪线标签。
步骤65、PE A在接收到PE B发送的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后,从第二LabelMapping消息中获取反向LSP ID和反向MPLS PW Label,并根据反向LSP ID查询出对应反向LSP ID的PEA到PE B方向的隧道标签;
步骤66、PE A配置反向MPLS PW Label和PE A到PE B方向的隧道标签的映射关系,建立起反向伪线映射关系。此时,正反两个方向的伪线映射均已建立,从而完成了伪线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标签映射消息中增加隧道标识来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节省带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装置,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装置,该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映射单元72,用于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上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73,用于在所述映射单元建立正向伪线映射关系后,发送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反向伪线标签以及根据所述正向隧道标识确定的反向隧道标识。
上述装置中的根据所述正向伪线标签和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建立正向伪线映射关系的方法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伪线标签和隧道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装置,通过接收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Label Mapping消息来实现正向伪线映射的建立,从而支持了上述方法进行伪线映射的建立。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节点装置,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5、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装置,该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发送单元81,用于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2,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反向伪线标签和反向隧道标识的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映射单元83,用于建立所述反向伪线标签与所述反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反向伪线映射关系。
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节点装置,通过发送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Label Mapping消息来支持上述方法实现伪线映射的建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节省带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二节点发送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反向伪线标签以及根据所述正向隧道标识确定的反向隧道标识;
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后,建立所述反向伪线标签与所述反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反向伪线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隧道标识为:
在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网络中为以太网交换路径标识;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为标签交换路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和所述反向隧道标识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伪线标签为:
在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网络中为骨干业务实例标识或多协议标签交换伪线标签;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为多协议标签交换伪线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的伪线标识类型长度值对象中携带正向隧道标识。
7、一种建立伪线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
映射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映射单元建立正向伪线映射关系后,发送第二LabelMapping消息;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反向伪线标签以及根据所述正向隧道标识确定的反向隧道标识。
9、一种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反向伪线标签和反向隧道标识的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
映射单元,用于建立所述反向伪线标签与所述反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反向伪线映射关系。
CN2008101033774A 2008-04-03 2008-04-03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33774A CN101552711B (zh) 2008-04-03 2008-04-03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33774A CN101552711B (zh) 2008-04-03 2008-04-03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711A true CN101552711A (zh) 2009-10-07
CN101552711B CN101552711B (zh) 2011-09-14

Family

ID=4115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33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711B (zh) 2008-04-03 2008-04-03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271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7598A1 (zh) * 2009-10-21 2011-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CN102130813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1095040A1 (zh) * 2010-02-05 2011-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16079A (zh) * 2010-06-29 2012-01-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网络中实现协议连接的方法、系统和beb设备
WO2012016392A1 (zh) * 2010-08-05 2012-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伪线共享带宽的方法及系统、提供商边缘节点
WO2012051880A1 (zh) * 2010-10-22 2012-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伪线控制字能力协商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75871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594644A (zh) * 2011-01-11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151969A1 (zh) * 2011-07-20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pls业务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868610A (zh) * 2012-09-0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运营商边缘路由器及系统
CN102377637B (zh) * 2010-08-05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伪线共享带宽的方法及系统、提供商边缘节点
CN111385210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虚电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176B (zh) * 2003-12-03 201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协议的通信方法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7598A1 (zh) * 2009-10-21 2011-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US9184935B2 (en) 2009-10-21 2015-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device
CN102130813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1085693A1 (zh) * 2010-01-15 2011-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704029B (zh) * 2010-01-15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US9912586B2 (en) 2010-01-15 2018-03-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CN102130813B (zh) * 2010-01-15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US9391882B2 (en) 2010-01-15 2016-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CN105704029A (zh) * 2010-01-15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
US9160655B2 (en) 2010-01-15 2015-10-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WO2011095040A1 (zh) * 2010-02-05 2011-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197451B2 (en) 2010-02-05 2015-11-24 Huawei Tec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label in seamles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9094346B2 (en) 2010-06-29 2015-07-2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rotocol connection in PBB network and BEB node
CN102316079A (zh) * 2010-06-29 2012-01-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网络中实现协议连接的方法、系统和beb设备
CN102316079B (zh) * 2010-06-29 2014-12-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网络中实现协议连接的方法、系统和beb设备
CN102377637A (zh) * 2010-08-05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伪线共享带宽的方法及系统、提供商边缘节点
WO2012016392A1 (zh) * 2010-08-05 2012-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伪线共享带宽的方法及系统、提供商边缘节点
CN102377637B (zh) * 2010-08-05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伪线共享带宽的方法及系统、提供商边缘节点
US9191312B2 (en) 2010-10-22 2015-11-1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PW control bit capability negotiation
WO2012051880A1 (zh) * 2010-10-22 2012-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伪线控制字能力协商的方法及系统
US9300490B2 (en) 2010-12-09 2016-03-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2075871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US9356802B2 (en) 2011-01-11 2016-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network device
CN102594644A (zh) * 2011-01-11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94912A1 (zh) * 2011-01-11 2012-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616002B2 (en) 2011-01-11 2020-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network device
US11184193B2 (en) 2011-01-11 2021-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network device
WO2012151969A1 (zh) * 2011-07-20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pls业务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868610A (zh) * 2012-09-0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运营商边缘路由器及系统
CN111385210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虚电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210B (zh) * 2018-12-28 2022-06-14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虚电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711B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711B (zh)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4117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US10911262B2 (en) Deterministic forwarding across L2 and L3 networks
US9124486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ulti segment pseudowire across domains having different pseudowire signaling protocol
CN101160914B (zh) 一种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的数据报文传输系统
CN102664788B (zh) Mpls l3vpn中ce双归链路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EP2314022B1 (en) Establishing pseudowires in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N101529823B (zh) 一种检测伪线故障的方法、系统和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器
CN10425375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1017B (zh) 环网保护中标签自动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1505227A (zh)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伪线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5032275A1 (zh) 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5553810A (zh) 一种转发专线业务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55619A (zh) 一种实现双向路径段故障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11430A (zh) 信息交互、隧道建立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3297338B (zh) 一种vpn路由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2546409B (zh) 一种基于trill网络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路由桥
CN102469010B (zh) 一种分配mpls标签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546352B (zh)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标签交换路径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054264A1 (en) Mpls tunn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205747A (zh)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伪线群组
CN104247346A (zh)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伪线路扩展的群组消息传送
CN104579960A (zh) 接口参数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4253752B (zh) 在ldp协议中实现lsp平滑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6945B (zh) Lsp保护的建立方法和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