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845A -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845A
CN101551845A CNA2008100894390A CN200810089439A CN101551845A CN 101551845 A CN101551845 A CN 101551845A CN A2008100894390 A CNA2008100894390 A CN A2008100894390A CN 200810089439 A CN200810089439 A CN 200810089439A CN 101551845 A CN101551845 A CN 101551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branch
random number
control command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94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845B (zh
Inventor
张兴炜
刘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isdom part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894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1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8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射频识别技术,为提高对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而发明。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电子标签的识别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RFID技术使用便利,应用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典型的RFID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以及读写器(reader)。其中,所述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的数据载体,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即电子标签ID。电子标签附着在物体表面或嵌入于物体内部,用以标识目标对象。读写器的主要任务是向电子标签发送读取命令,接收由电子标签返回的回复,并对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将标识信息传输到后台主机以供处理。
如图1所示,在一个读写器读取多个电子标签的模式下,RFID系统需要较快的识别出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电子标签。由于电子标签是在读写器控制下被动工作的,而且所有电子标签工作在同一频段,因此,当读写器向管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发送读取命令的时候,往往会同时收到多个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当至少有两个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时,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随着RFID技术的逐渐普及,如何有效的避免在电子标签的识别过程中的数据碰撞,并尽可能快的识别完所有的电子标签,已成为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现有的防碰撞算法有Query tree防碰撞算法、ALOHA防碰撞算法、Binary tree防碰撞算法(二分支树防碰撞算法)以及基于这些算法的改进算法等。
以Binary tree防碰撞算法为例,在利用这种算法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的过程中,电子标签的状态可能有以下四种状态:Power-Off(掉电状态)、Ready(准备好状态)、ID(识别状态)以及DataExchange(数据交换状态)。其中,Power-Off是指,未被激活的电子标签处于的状态。Ready(准备好状态)是指,当读写器上电,电子标签获得波束转化来的电能供内部芯片工作时处于的状态。ID是指,当电子标签试图发送自己的标识信息给读写器时处于的状态;DataExchange是指,当该电子标签已经被读写器识别到,并被选择后所处于的状态。此外,对于防碰撞算法来说,电子标签在硬件上应该具有:一个8位计数器COUNT以及一个产生0或1的自然随机发生器。
下面结合图2,以Binary tree防碰撞算法为例描述一下,在该算法中电子标签的识别过程。
1)读写器向管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发送初始化命令;
2)接收到此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内部的计数器COUNT的计数值置0;
3)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的电子标签向读写器发送回复消息;
4)读写器在一定时间内判断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的情况,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如下三种:
(A)如果读写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检测到有超过一个的电子标签发送了回复消息,则说明发生了“碰撞”。此时读写器将发送Fail(失败)命令,所有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的电子标签接收到Fail命令后,随机产生0或1;产生0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置0,产生1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置1;所有接收到失败命令并且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不等于0的电子标签将自己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B)如果读写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只检测到一个电子标签发送了回复消息,则识别成功;该电子标签由ID状态进入Data Exchange状态,开始读取数据;读写器发送Success命令,所有接收到Success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C)如果读写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电子标签的回复,此时读写器发送Success(成功)命令;接收到Success命令的所有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其中计数器的计数值0的电子标签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后,其计数器的计数值依然为0;
然后,不断的重复上述步骤3)、4),直到所有的电子标签被识别完毕。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利用上述防碰撞算法进行电子标签的识别的过程中,由于每次碰撞只增加一个分支,即只有计数器值为0的电子标签分支在进行分支处理,而计数器值为非0分支的电子标签的计数器值只是随着收到FAIL或SUCCESS命令而加1或减1,也就是一直保持1支,而没有同时进行分支的动作。也就是说,当发生碰撞时,利用现有技术接收到失败命令的电子标签只能增加一个分支。因而现有的防碰撞算法的识别效率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以提高电子标签的识别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包括:
碰撞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
识别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包括:
接收到初始化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值置0;
计数器值为0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当接收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所述分支随机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发送单元,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回复消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命令为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所述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和至少两个电子标签;
所述系统包括读写器和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其中,所述的读写器包括:
碰撞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
识别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发送单元,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回复消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命令为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不同的分支随机数,增加了具有不同计数器的值的电子标签分支,减小了计数器的计数值不是零的电子标签的等待被识别的时间,提高了对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个读写器识别多个电子标签的模式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Binary tree防碰撞算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8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系统进行电子标签识别时,电子标签计数器的计数值变化状态图;
图9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对200个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的效果图;
图10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对1000个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当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步骤302、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步骤303、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以下两种,分别为:
1)如果只接收到一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说明没有碰撞,则识别成功。
利用现有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在有电子标签发生碰撞时,每次碰撞只增加一个分支,即只有计数器值为0的电子标签分支在进行分支处理,而计数器值为非0分支的电子标签的计数器值只是随着收到FAIL或SUCCESS命令而加1或减1,也就是一直保持1支,而没有同时进行分支的动作。
而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当所述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利用本发明实施所述的方法能够使得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分支随机数,增加了具有不同计数器值的电子标签的分支数,从而降低了电子标签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过程中,所述的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为扩展成功命令,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命令。与现有技术中的成功命令相比,在所述扩展成功命令中携带了分支随机数参数2e-1,其中e为正整数,且为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
为方便描述,在后文中用“Success命令”表示成功命令,用“扩展Success命令”表示扩展成功命令。
在上述步骤303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处于ID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分支随机数:通过在扩展成功命令中携带分支随机数参数2e-1;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在[0,2e-1]的范围内,随机产生分支随机数。所述的分支随机数参数是按照下述方式产生的:首先通过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计算处于未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的数量;然后,根据所述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的数量,计算分支随机数参数。在电子标签收到携带由分支随机数参数,可根据此参数在[0,2e-1]内产生一个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所述分支随机数。通过此分支随机数参数,可将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最后,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当然,还可用其他方式产生分支随机数,只要能够增加各个电子标签的计数器值不相同的概率即可。
2)如果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则发送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产生随机数。这里的随机数指的是0或1,所述的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为失败命令。
此外,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0、为电子标签的连续碰撞次数设置阈值。
通过判断所述的阈值是否超过预设值,来确定是否需要发送扩展Success命令。
与上述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相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到初始化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值置0;
步骤502、计数器值为0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步骤503、当接收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由上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在所述分支随机数参数确定的范围内产生的分支随机数,增加了具有不同的计数器值的电子标签的分支,降低了非零分支电子标签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的时候,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和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和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识别系统不同的是,为了提高对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所述的读写器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碰撞次数计数功能以及碰撞次数变化控制功能。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60和至少两个电子标签61(图中只示出一个)。
其中,所述的读写器60包括:碰撞次数获取单元601,用于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发送单元602,用于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接收单元603,用于接收由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识别判断单元60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判断是否碰撞,如果只接收到一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则识别成功。所述读写器的发送单元,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发送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
其中,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单元611,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回复消息;第一处理单元612,用于当所述控制命令为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此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所述的读写器还可包括阈值设置单元605,用于为电子标签的连续碰撞次数设置阈值。上述的碰撞次数获取单元包括:位控制模块6011,用于控制获取连续碰撞次数;碰撞次数计算模块6012,用于当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若位控制模块处于有效状态,则将碰撞次数加1。
所述的电子标签还可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613,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还是成功命令;
第二判断单元614,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否为失败命令;
第二处理单元615,用于在接收到失败命令时,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将随机产生0或1,并将计数器值设置为0或1,计数器值不为零的电子标签将计数器值加1;
第三处理单元616,用于当接收到读写器发送的成功命令时,接收到所述成功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值减1。
由上可以看出,在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超过阈值时,通过在所述分支随机数参数确定的范围内产生的分支随机数,增加了具有不同的计数器值的电子标签的分支,降低了非零分支电子标签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
下面结合图7,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的实施过程。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标签的识别过程如下:
步骤701、读写器初始化碰撞计数器和位控制器,将所述位控制器置为有效状态,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置零。其中位控制器为1bit(比特),且为0时表示位控制器为有效状态,位控制器为1时表示位控制器为无效状态。
步骤702、读写器向管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发送初始化命令。
以目前的射频识别技术来讲,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读写器通过发送此初始化命令,使得一组电子标签进入ID状态,并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读写器也可以通过向此组电子标签中的一些电子标签子集发送GROUP_UNSELECT命令,将这些电子标签置回到Ready状态。
步骤703、接收到此初始化命令的电子标签进入ID状态,将其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
步骤704、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且处于ID状态的电子标签向读写器发送回复消息。
步骤705、若有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了回复消息,则说明电子标签之间发生了碰撞。此时,判断所述位控制器是否处于有效状态,若是,则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并发送Fail命令,要求处于ID状态且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随机产生0或1随机数;若不是,则将直接发送Fail命令,要求处于ID状态且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随机产生0或1随机数。
步骤706、收到所述Fail命令且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随机产生0或1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0或1,所有接收到Fail命令并且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不等于0的电子标签将自己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执行步骤704,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步骤707、当没有电子标签发生碰撞,且只有一个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时时,则说明该电子标签的识别成功。该电子标签由ID状态进入Data Exchange状态,读写器开始读取数据,同时执行步骤708。当没有电子标签发生碰撞,且没有电子标签回复时,直接执行步骤708。
步骤708、判断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超过阈值3。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阈值并不只限于3,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确定。
步骤709、若没有超过3,则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并发送Success命令,要求收到所述Success命令且处于ID状态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执行步骤704,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步骤710、若在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第一次超过3时,则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并将位控制器置为无效,并发送扩展Success命令,在所述扩展Success命令中携带有分支随机数参数2e-1,要求收到扩展Success命令的电子标签在[0,2e-1]的范围内,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其中e为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执行步骤704,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不断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的电子标签识别完毕。
图8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系统,进行电子标签识别时,电子标签计数器的计数值变化的状态图。由图8可以看出,在连续碰撞次数超过3时,通过扩展Success命令中携带的分支随机数参数7,使得收到此命令的电子标签在[0,7]内产生一个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随机数。
通过上述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连续多次发生电子标签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在通信开始阶段通过统计成功识别前的连续碰撞次数粗略估计出待识别的标签数量,通过估计的标签数量计算出所需要的最佳分支树数目,并通过扩展命令将该最佳分支树数目作为分支随机数参数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通过随机的方式直接进行多分支,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分出多个分支树,降低碰撞概率,提高电子标签识别效率。
图9和图10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与利用二分支数防碰撞算法进行电子标签的识别的效果对比图。经仿真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进行电子识别,可以将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提高三个百分点。由上述两幅图也可以清晰的看出,与二分支树防碰撞算法相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算法进行电子标签的识别时的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在连续多次发生电子标签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在通信开始阶段通过统计成功识别前的连续碰撞次数粗略估计出待识别的标签数量,通过估计的标签数量计算出所需要的最佳分支树数目,并通过扩展命令将该最佳分支树数目作为分支随机数参数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通过随机的方式直接进行多分支,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分出多个分支树,降低碰撞概率,提高电子标签识别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光盘等。
当然,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有很多种,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施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电子标签的连续碰撞次数设置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包括:
如果只接收到一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则识别成功;
如果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发送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为失败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的步骤包括:
初始化碰撞计数器和位控制器;
向电子标签发送初始化命令;
接收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由接收到所述初始化命令且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发送;
当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发送失败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发送失败命令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位控制器是否为有效状态,若为无效状态,则发送失败命令,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不发生变化;
若为有效状态,则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并发送失败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为扩展成功命令;
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产生分支随机数控制命令的步骤包括:
当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且将位控制器置为无效状态;
发送扩展成功命令,所述扩展成功命令中携带有分支随机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随机数参数计算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计算处于未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的数量;
根据所述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的数量,计算分支随机数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随机数参数为2e-1,其中e是正整数,为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连续碰撞次数没有超过阈值时,将碰撞计数器的计数值清零,发送成功命令。
11、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初始化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的值置0;
计数器值为0的电子标签发送回复消息;
当接收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所述分支随机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否为失败命令;
当接收到失败命令时,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将随机产生0或1,并将其计数器的值设置为0或1,计数器值不为零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值加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接收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还是成功命令;若是成功命令,则接收到所述成功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值减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为扩展成功命令;
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的步骤具体为:
接收到所述扩展成功命令的电子标签,从所述扩展成功命令中提取所述分支随机数参数2e-1,并在[0,2e-1]范围内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计数器值设置为该分支随机数;其中e是正整数,为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
15、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碰撞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
识别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阈值设置单元,用于为电子标签的连续碰撞次数设置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次数获取单元包括:
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获取连续碰撞次数;
碰撞次数计算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若位控制模块处于有效状态,则将碰撞次数加1。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发送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
19、一种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发送单元,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回复消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命令为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还是成功命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读写器发送的成功命令时,接收到所述成功命令的电子标签将其计数器值减1。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或21所述的射频信号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否为失败命令;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失败命令时,计数器值为零的电子标签将随机产生0或1,并将计数器值设置为0或1,计数器值不为零的电子标签将计数器值加1。
23、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读写器和至少两个电子标签;其中,所述的读写器包括:
碰撞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只接收到1个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或没有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时,获取电子标签连续碰撞次数;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连续碰撞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使处于识别状态的电子标签产生至少三个分支随机数,其中所述分支随机数用于使所述电子标签产生相应的分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子标签发送的回复消息;
识别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回复消息情况进行判断识别;
所述的电子标签,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控制命令;
发送单元,用于计数器值为零时发送回复消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是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还是成功命令;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命令为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时,根据所述分支随机数产生控制命令中的分支随机数参数产生分支随机数,并将其计数器的值置为该分支随机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随机数的产生范围为[0,2e-1],其中e是正整数,为连续发生碰撞的次数。
CN2008100894390A 2008-03-31 2008-03-31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4390A CN101551845B (zh) 2008-03-31 2008-03-31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4390A CN101551845B (zh) 2008-03-31 2008-03-31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845A true CN101551845A (zh) 2009-10-07
CN101551845B CN101551845B (zh) 2011-07-20

Family

ID=4115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4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845B (zh) 2008-03-31 2008-03-31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184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845A (zh) * 2011-04-07 2011-0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用于电子标签接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82252A (zh) * 2011-05-25 2012-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CN102682253A (zh) * 2011-05-25 2012-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3869769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朗姆研究公司 用于统计数据抽取的统计计算
TWI613698B (zh) * 2012-12-14 2018-02-01 蘭姆研究公司 用以產生電漿系統中之統計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125A (zh) * 2006-05-18 2006-10-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防碰撞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45180A (zh) * 2006-10-10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845A (zh) * 2011-04-07 2011-0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用于电子标签接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56845B (zh) * 2011-04-07 2014-03-2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用于电子标签接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82252A (zh) * 2011-05-25 2012-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CN102682253A (zh) * 2011-05-25 2012-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2682253B (zh) * 2011-05-25 2014-06-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2682252B (zh) * 2011-05-25 2014-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多标签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CN103869769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朗姆研究公司 用于统计数据抽取的统计计算
CN103869769B (zh) * 2012-12-14 2017-04-12 朗姆研究公司 用于统计数据抽取的统计计算
TWI613698B (zh) * 2012-12-14 2018-02-01 蘭姆研究公司 用以產生電漿系統中之統計值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845B (zh)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3342B2 (en) Continuous wave (CW)—fixed multiple frequency trigger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and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70094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ultiple RFID tags
CN100399350C (zh) Rfid标签装置、标签识别装置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866413B (zh) 基于分组机制和跳跃动态二进制识别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US7274284B2 (en) Method for RF card detection in a contactless system
US903574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 multiple RFID interrogator environment
CN101551845B (zh) 电子标签的识别及应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40320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ultiple rf tags
EP2958056B1 (en) Radiofrequency transponder circuit
CN101499119B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标签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23623A (zh) 一种基于手机平台的射频识别系统
CN102024163A (zh) 一种带有分组预览机制的防碰撞方法
CN101071471A (zh) 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Yoon et al. ISS-TCA: An identified slot scan-based tag collection algorithm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active RFID systems
JP4991865B2 (ja) 無線周波識別信号をフィルタリングする適応可能フィルタ及び方法
CN101324916B (zh) 用于rfid系统的标签识别防碰撞方法
CN101178764A (zh) 基于帧时隙Aloha算法的帧尺寸的调整方法
CN102043934B (zh)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853356A (zh) 一种nfc系统智能识别方法
CN101661549B (zh) 电子标签及应答方法、电子标签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Yang et al.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for redundant reader elimination in RFID system
Choi et al. Robust and Dynamic Bin Slotte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in RFID System
CN102402674A (zh) 一种基于射频标签的防伪方法及防伪系统
US7346003B2 (en) Method of increasing noise immunity with a simulated preamble
CN101458760B (zh) 射频信号应答方法、应答器及射频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HIXUN HUOBA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9

Address after: 100193 Beijing City, northeast of Haidian District, South Road, No. 29, building 3, room 4, room 451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isdom partn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eadquarters building of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