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495A - 光衰减器 - Google Patents

光衰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495A
CN101551495A CNA2009102039931A CN200910203993A CN101551495A CN 101551495 A CN101551495 A CN 101551495A CN A2009102039931 A CNA2009102039931 A CN A2009102039931A CN 200910203993 A CN200910203993 A CN 200910203993A CN 101551495 A CN101551495 A CN 101551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raceway groove
optica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2039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维·R·贝克特尔
拉里·J·威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5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6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fibre stu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4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optical elements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which perform a function other than beam splitting
    • G02B6/266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optical elements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which perform a function other than beam splitting the optical element being an attenua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1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fibres are kept aligned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衰减连接器(10)包括具有前取向和后取向的壳体(12)。套圈(13)设置在该壳体内。光纤接收沟道(34)设置在该壳体内位于套圈后方并适合于接收和保持端接光纤。衰减光纤的接头(14)设置在该套圈内。

Description

光衰减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衰减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衰减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一直在持续地升级,以在单个光纤上承载更多的信道。波分复用器(WDM)与这类多信道光学系统相关,它工作起来能将若干个单独的不同波长区域(信道)沿传输的一个方向组合到单个光纤上,并沿另一个方向将它们从光纤分开。为使WDM及相关联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性能最优化,很重要的是每个信道的光信号功率应当被精确控制,并且优选地彼此相等。为此,光衰减器被用来将光纤内的功率降低至特定值。
衰减器可以有不同形式。举例来说,通行的一类衰减器是在线衰减器(ILA)。ILA通过沿光缆组件的长度熔接一块高衰减光纤而制造。为保护这种接合,通常在接合部位之上设置一刚性接合保护器。在将ILA装入具有芳族聚酰胺加强件的装套光缆时,加强件也附接在接合保护器上。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接合保护器较硬,从而会导致光缆出现一般难以处理的一段。并且,安装这种ILA往往耗时,需要接合保护器的两次接合和安装。
一种替代的衰减器方法,涉及在整个光缆组件长度上使用衰减光纤。这种方法避免了使用刚性接合保护器和进行两次接合的需要。然而,衰减光纤却非常昂贵,如果需要不同长度的光缆组件,那么为保持恒定的衰减,就需要具有变化衰减水平的不同光纤来补偿不同的光缆长度。
另一种避免接合光缆组件的替代方案是使用固定式衰减器(BOA)。BOA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美国专利US6,951,425里有所描述。这类衰减器包括一段封装在类似连接器结构内的衰减光纤。具体地,该结构的一端容纳光缆组件的插头,另一端本身是用来插入适配器的插头。因而,BOA连接在光缆组件的插头与适配器之间。虽然BOA在现场安装中很方便也不需要任何专业培训或设备,但是它们仍然比较笨重,并且因为BOA在两侧都具有连接器接口,所以它们本质上是连接器的翻版,所有部件和失真都可归因于连接器。因此,这种方法容易增加成本、增大反射损耗(和其他失真)以及连接器端部的长度和体积。
因此,需要一种为不同衰减水平而配置的、经济而又不笨重的可现场安装的光衰减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光衰减连接器包括具有前取向和后取向的壳体。套圈设置在该壳体内。光纤接收沟道设置在该壳体内套圈的后方并适合于接收和保持端接光纤。衰减光纤的接头设置在该套圈内。
附图说明
图1a和1b分别以分解图和透视图的形式示出具有本发明夹持组件的LC型光衰减连接器;
图2a和2b分别示出图1b连接器中的夹持组件处于其预促动和促动后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3a和3b示出图1a所示的夹持组件的平台的透视图和轴向截面图;
图4a和4b示出图1a所示的夹持组件其第一凸轮件的透视图和轴向截面图;
图5a到5c示出图1a和1b所示的夹持组件的第二凸轮件的透视图、轴向水平图及垂直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a,以分解图的形式示出本发明包括有衰减光纤接头14的LC型光衰减连器1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这里参照的是顶部/底部和前面/后面的取向定位来描述衰减连接器10。应当理解,参照这个定位只是为了说明和描述所给出的衰减连接器内各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目的。因此应当理解,这个定位并非是绝对定位,只要不改变衰减连接器组件的相对位置,在空间里旋转、翻转或以其他方式改变衰减连接器的位置都是可以的。另外,该衰减连接器10具有至少一个光轴17。光轴17对应于光在该端接的衰减连接器内传播所沿的轴。应当理解,如果该衰减连接器被用来连接多于一根光纤,那么该衰减连接器可以具有不止一个光轴。然而,为减化目的,本发明的衰减连接器在这里仅参照单个光轴来描述。此外,该衰减连接器在这里只是参照LC型衰减连接器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用任何可现场安装的连接器实施,包括像在LC、ST、MU和SC型连接器里使用的单光纤套管连接器类型,或在MTRJ、MPX、MPO、LIGHTRAY MPX
Figure A20091020399300051
及其他MT型衰减连接器里使用的多光纤套管连接器类型。
本发明的衰减连接器10在这里描述为既处于其预促动状态又处于其促动后状态。在预促动状态,夹持组件11并未促动,从而端接的光纤(未示出)没有固定在衰减连接器上。在促动后状态,夹持组件已经被促动,使得衰减连接器固定到端接光纤。虽然这里详细描述的现场端接机构是夹持组件11,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衰减器不限于夹持机构,而是可以具体化为其他已知的现场安装机构,例如弹簧或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
如这里使用地,术语“光纤”或“端接光纤”指的是插进衰减连接器的背部并固定到衰减连接器上的光纤。如下面所讨论地,这个光纤可以被夹持在衰减连接器10内,使得它的端面呈现在套圈的端面处,或者更优选地,它被夹持使得它的端面邻接一个光纤接头,该光纤接头反过来又具有一个存在于套圈处的端面。
参看图1a,其公开了一种小形状因数的LC型衰减连接器10。具体地,该衰减连接器10包括壳体12和套圈13,在装配时该套圈13从壳体的前面伸出,如图1b所示。
套圈包含有从其向后延伸并进入位于套圈13之后的夹持组件11中的光纤接头14。套圈13和夹持组件11的组合被弹性弹簧件15相对于壳体12向前推。后部体16设置在壳体12的后端,并被配置成提供阻挡使得弹簧件15压靠该阻挡以将套圈13和夹持组件11向前偏压。下面会详细讨论这些部件的每一个。
壳体12是普通的LC型连接器壳体。在这点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衰减连接器10的壳体12可以与传统上可现场安装连接器的任何壳体类型相同。这减少了存货需求,并允许在制备本发明的衰减连接器时采用通用的工具和技术。
用于将装配好的衰减连接器保持在配套插座内的可释放闩锁27与壳体12一体形成。还可以设置与壳体一体形成的闩锁执行器18,因此当用手指压力下压该闩锁执行器18时它反过来将驱动可释放闩锁,从而提供一种抗打磨的部件。
示出的套圈13包含有光纤接头14,其采用常规的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固定在套圈上。光纤14的前端面14a存在于套圈13的前端面13a处。光纤接头优选地被固定在套圈中,并在具有精确抛光设备和熟练人员的可控环境下在套圈中被抛光。
该接头包括一段衰减光纤。衰减光纤是众所周知的,它通常以标准的通信单模光纤几何结构为基础,但是它的纤芯掺杂有金属离子以部分或全部吸收入射光。因此,术语“衰减光纤”指的是具有为吸收光而掺杂的纤芯的任何光纤。衰减水平可以根据应用情况而不同。例如,通常的衰减水平范围在约0.005~约20dB/cm,高衰减水平大于15dB/cm,而低衰减水平(例如,用于在插接线和底板组件中使用)约为0.005~0.4dB/cm。优选地,衰减光纤在1250~1620nm范围内具有几乎均匀的衰减,从而确保与当前和未来的DWDM、CATV及其他通信网络兼容。
本发明的衰减连接器的衰减水平可以通过使用相同长度但具有不同衰减水平的接头、使用相似衰减水平但不同长度的接头、或者使用不同长度和不同衰减水平相的结合而变化。因为夹持机构容许不同长度的接头,所以Tyco电子可现场可安装衰减连接器尤其是可配置的。具体地,与其他可现场安装设备比起来,该光纤接收沟道(下面将讨论)相对较长,因而接头可延伸进沟道的距离是非常灵活可变的。因为这个距离灵活可变,所以可以使用的接头长度也是灵活可变的。另外,再参看图1,尽管示出的光纤接头是从套圈背部延伸以与夹持组件中的端接光纤相耦合,但是也可以使用不从套圈后端伸出的更短的光纤接头。在这种结构中,光纤接头将通过从夹持组件向前延伸的端接光纤光学地耦合在套圈13里。
因为本发明的衰减器的衰减水平只取决于所用接头的长度和类型,所以这种衰减连接器的壳体可以保持相同。这是很有益的,因为可以用除光纤接头外完全相同的部件制造出一系列不同衰减水平的衰减连接器。在这点上,即使相同类型的衰减光纤也可用作接头,只要如上所述其长度不同即可。因此,不仅本发明的衰减连接器可以与它的对应连接器部分共用公共部件,而且还可以与不同衰减值的衰减连接器共用公共部件。这显著地降低了转换和加工成本。
另外,因为接头决定着衰减水平,所以衰减连接器可以在接头14安装期间被预先配置成可控的和可靠的出厂设定。即,通常来说,接头都是在工厂安装,以确保它被正确地附着在套圈上,并且套圈和光纤被抛光达到严格的公差。因而,不同衰减水平的衰减连接器对在现场进行现场安装的技术人员都是可获得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果不同衰减水平的衰减连接器从尺寸的样子和形状的样子相同,那么它们就被预先标记来进行区分。
再参看图1,后部体16将夹持组件和弹簧件15保持在壳体内,其提供有一个表面,弹簧件的一端靠着该表面被安置在一个相对于壳体的固定位置。另外,后部体还提供一个用于在增强光纤光缆中端接加强件的锚固点。该后部体借助于后部体的外表面与在壳体后部形成的空腔的内表面之间的干涉配合而被固定到壳体。后部体的外表面上与壳体干涉的倒刺或滚花进一步增强了后部体到壳体的固定。
夹持组件11设置在套圈之后。该夹持组件用来将光纤端接固定到衰减连接器上,使得在一般力的作用下光纤不能从衰减连接器拉出。为此,夹持组件向光纤施加径向力,以增大光纤与衰减连接器之间的摩擦力。夹持组件夹持着端接光纤,使得光纤光学地耦合到接头,该接头如上所述被预先端接在套圈13中并在套圈13中被抛光。尽管夹持组件11在这里被根据在TycoLIGHTCRIMP PLUS生产线中采用的轴向驱动机构加以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任何可现场安装的机构实现,包括轴向驱动和粘合剂型,现场端接法等。
夹持组件11包括壳体20和设置在壳体20内并在轴向和径向上被固定在其内的平台30。该平台30沿光轴17限定光纤接收沟道34以容纳至少一个光纤。该光纤接收沟道3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顶部进得入。夹持组件11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轮件40和50。该第一凸轮件40具有第一凸轮面41并且设置在壳体20内,位于光纤接收沟道34之上并邻接光纤接收沟道34。该第一凸轮件40在壳体20内放射状地衰减。该第二凸轮件50优选是一个套管50a,设置在壳体20内,并且在其内可以轴向滑动。该第二凸轮件50具有邻接第一凸轮面41的第二凸轮面51,该第二凸轮面51被配置成当第二凸轮件50相对于第一凸轮件40向前运动时,由于第一凸轮面41和第二凸轮面51之间产生凸轮作用,该第一凸轮件40就被向下推。该夹持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20内的促动器60,位于第二凸轮件50之后并邻接该第二凸轮件50。该促动器60被配置成当向前移动时,它迫使第二凸轮件50相对于第一凸轮件40向前。下文将更加详细地描述这些部件的每一个。
如图1a所示,夹持组件11的壳体20优选是一个适合于在其前端接收套圈的毛细管基体20a。该毛细管基体20a的后端容纳夹持组件。
参看图3a和3b,分别示出平台30的透视图和轴向截面图。与其他部件一样,平台30具有顶部/底部和前面/后面的取向。在图3a和3b中,衰减连接器的前面朝向页面的右侧并且顶部朝向页面的顶部。
平台30的作用是在夹持组件内提供稳定的基体,以在夹持操作之前、期间以及之后保持并对准光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平台30被牢固地保持在毛细管基体20a内,使得光纤接收沟道34的径向和轴向移动基本上都被避免。平台30包括提供有坚固基体的基底部分33,光纤将在衰减连接器内被牢固地夹持和保持在该基体上。该基底部分33具有大体为平面的基底面33a,光纤接收沟道34形成在该基底面33a内。该光纤接收沟道提供了一条光纤行进所沿的路径。在本实施例中,光纤接收沟道34是V槽,但是替代的其他光纤接收沟道结构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包括例如U槽或由从基底面33a向上延伸的部件形成的沟道。
平台30的另一个作用优选地是为光纤接头和光纤相连接提供一个平台。具体地,光纤接头和光纤优选地是在光纤接收沟道34中的点34a处对接。但是很显然,点34a的位置可以是沿光纤接收沟道的任何位置,然而通常而言中间部分优选为使得光纤接头和端接光纤上的夹持力大致相同。
光纤接收沟道周围的基底部分33应当包括这样一种材料,在驱动期间该材料能在一定程度是顺从的以容许光纤施加一定程度的按压。即,只要组件被驱动,并且光纤被压进光纤接收沟道内,那么优选地是限定该沟道的材料就在光纤周围轻微变形,以增大与光纤接触的表面积,从而更紧固地保持着光纤。虽然顺从的材料是优选的,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根据应用采用其他较硬的材料。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优选采用其内刻蚀有一个或多个光纤接收沟道的硅基材料。虽然硅往往很硬而且并不柔软,但是它能够被及其精确地刻蚀。这种精确刻蚀的优点可以超过硅的硬度的缺点。
基底部分33还包括分别位于光纤接收沟道34前面和后面的前沟道导入腔38a和后沟道导入腔38b。该前沟道导入腔38a用来将光纤接头引导进光纤接收沟道,而该后沟道导入腔38b用来将端接光纤引导进光纤接收沟道。通过将光纤引导进光纤接收沟道,损害光纤接头或端接光纤的几率降低。
平台30还包括顶面32a和底面32b,它们优选为平面。之所以优选平面是因为它们易于被机械加工并且容易进行测量以确保与特定的公差极限相符合。如下面参照图5所讨论地,面32a和32b接触着套管50a内的相应面51和52,并且在促动期间沿着套管表面滑动。除提高了可制造性之外,这些平面还有助于套管相对于平台30做简单的轴向运动,其优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较为复杂的锥形装置。
平台30的顶面32a在该平台30的顶部限定出开口31c,以允许从顶部进入光纤接收沟道34。开口31c适合于接收第一凸轮件40(参见图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平台30还包括沿其底面32b的阻挡接收腔35,以接收套管50a的相应挡块57(参见图5b)。该挡块57防止套管50a被向后装配到平台30上。
平台30还包括前端部31a和后端部31b。这些端部提供两个基本功能。首先,它们用来对准并保持平台30,以使平台30的光纤接收沟道34与光轴17同轴。其次,它们分别提供进入平台30的基底部分中更窄的沟道导入腔38a和38b的初始导入腔39a和39b。
前部31a包括突起36和法兰37。突起36被配置成恰好装入毛细管基体20a的通道26内。通过恰好地装入通道内,突起36基本上消除了平台前端部31a的径向移动。法兰37与毛细管基体20a的中间部分25配合,使得当法兰邻接邻接中间部分25的背面25b时,光纤接收沟道34与光轴17对准。因此,在平台30第一端31a处的突起36和法兰37的组合提供了光纤接收沟道沿光轴17的对准。
法兰37还防止在促动期间平台30向前轴向移动进入通道26。在法兰37与中间部分25的背面25b之间给出比较有效的接触下,平台30挤进通道26的可能性很小。从而,通过对准并保持着平台的前端部31a并防止其径向和轴向移动,突起36和法兰37就能用来减少平台与套圈之间光纤的弯曲、变形、甚至断裂。在现有技术中,夹持件可以相对自由地移动,从而会使夹持件与套圈之间的光纤部分经常弯曲达到断裂点,因此这与现有技术相比是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平台30的背部31b由套管50a支撑着。具体地,背部31b处的顶面32a和底面32b接触着套管上的相应面,使得背部31b不能垂直移动。类似地,平台30的侧面32c接触套管50a的侧面52c,使得背部31b不能水平移动。本领域的熟练人员将能理解,具有突起36和法兰37的前部31a与具有顶面32a和底面32b的背部31b的组合能够为平台30在促动之前、期间以及之后提供稳定性。通过确保平台的两端不会轴向或径向移动,光纤接收沟道34就能保持精确地沿光轴17定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平台30是单一结构,更优选地,它是整体模制成型的。通过整体模制成型平台30,所有的临界尺寸(例如,光纤接收沟道与突起36、法兰37以及顶面32a和底面32b每一个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在单个、相对简单的模制步骤中确定。
参照图4a和4b,分别示出衰减连接器10的第一凸轮件40的透视图和轴向截面图。同衰减连接器10的其他部件一样,在这些附图中描绘的第一凸轮件具有顶部/底部和前面/后面的取向,其中在图4a中,前面朝着页面的右侧,顶部朝着页面的顶部,在图4b中,前面朝着页面的左侧,顶部朝着页面的顶部。
该第一凸轮件40起着可促动部件的作用,它与第二凸轮件50配合,将轴向力转化成径向力,并将该径向力传递到保持在平台30中的光纤上,从而将光纤固定在衰减连接器10上。为此,该第一凸轮件40包括第一凸轮面41和接触面42。该接触面42优选是基本平坦的面,并且相对于基底面33a以大体平行的方式移动,以将光纤夹持并保持在光纤接收沟道34内。同样,与平台30的顶面32a和底面32b为平坦面一样,平坦的接触面42容易进行机械加工和校验准确性。另外,由于该夹持组件包括有两个以平行方式彼此靠近的平坦面,因此该夹持组件的可靠性和精度要优于锥形接触面或其他非平面接触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触面42限定出前导入腔47a和后导入腔47b。导入腔47a与平台30的导入腔38a配合以将光纤引导进平台/第一凸轮件组件的背面,而导入腔47a与导入腔38b配合以将光纤引导进平台/第一凸轮件组件的前面。
第一凸轮面41从后向前向上倾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面41包括一个或多个平坦面。这些平坦面因为若干原因优选是径向面。首先,如上所述,就精度而言它们更容易制造和测量。其次,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径向凸轮面的卷曲型衰减连接器不同,平坦面在凸轮作用中运用的是整个凸轮面。即,在现有技术中,径向凸轮面仅为线接触。本申请人发现,从消除促动时的凸轮力和驱动可靠性角度看,平面接触要优于线接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面41是阶梯式的,这意味着凸轮面的斜率不是恒定的。如这里使用的,术语“斜率”指的是垂直变化与水平变化的惯常比。在阶梯状的凸轮面中,沿凸轮面的斜率从低斜率部分或停止部分(dwell portion)到相对高斜率部分或上升部分变化。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停止部分基本上平行于光轴,从而与接触面42平行。使停止部分与接触面平行简化了制造,并且如下所述在促动期间还能提供一些益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有一系列的停止部分和上升部分。例如,在如图4b所示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凸轮面包括交替的停止部分42和上升部分43。具体地,从后向前,第一凸轮面41包括后停止部分42a和后上升部分43a、第一中间停止部分42b和第一中间上升部分43b、第二中间停止部分42c和第二中间上升部分43c,最后是前停止部分42d。虽然在图4b中示出的是两个中间停止和上升的序列,但是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何数目的停止和上升序列。这些上升和停止部分的功能及其优点将在下文参照套管50a和衰减连接器10的操作详细说明。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轮件被从平台30向上偏压。这样的配置为将光纤引入光纤接收沟道提供了入口,或者在光纤接头的情况下从前端引入,或者在端接光纤的情况下从后端引入。该第一凸轮件被抬起到基底面33a之上,使得沿光纤接收沟道34的入口不会被阻塞。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凸轮件被向上推,但推得并不很深,使得在基底面33a与接触面42之间留有额外的空间来允许光纤从光纤接收沟道34中取出,并且不受约束地在基底面上移动。为此,该第一凸轮件的第一凸轮面41和套管50a的第二凸轮面51被配置成相互接触,并限制着第一凸轮件40相对于平台30的向上行进。
用来相对于平台30向上推第一凸轮件的装置46可以不同。图4a示出用来向上推第一凸轮件的装置46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该装置46中,弹性件46a在稍低于接触面42之下从第一凸轮件向下延伸。这些弹性件46a接触着基底面33a,并且提升起第一凸轮件,使得接触面42被保持远离于基底面33a,由此在光纤接收沟道之上产生空间。由于是弹性的,随着第一凸轮件40通过第一和第二凸轮面的凸轮作用被向下腿推,这些弹性件很容易变形。
参照图5a到5c,分别用透视图、轴向垂直截面图和轴向水平截面图的形式,在其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二凸轮件50示出为套管50a。同其他部件一样,该套管具有顶部/底部和前面/后面的取向。如图5(a)-5(c)所示,其前面朝着页面的左侧,其顶面朝着页面的底侧。
该套管50a具有两个基本功能。首先,它用作第一凸轮件40的互补凸轮部件,以将轴向力转化成径向力,并由此将光纤压接在平台上。其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套管用作背部挡块,防止由于第一凸轮件向平台30的光纤接收沟道34中容纳的光纤施加径向力而导致平台30的径向移动。
该套管具有被设计成恰好装入第二腔中的外表面56。优选地,该外表面56具有平坦部分56a。该平坦部分56a用来在套管和第二腔之间提供间隙,并且由此允许套管在腔内滑动。另外,该平坦部分56a还提供一个其他平坦面(例如,第二凸轮面51和底面后直挡)可以以之为基础的配准面。该外表面56还包括背面56b。该背面56b提供一个促动器60所接触以向套管施加轴向力使之向前移动的表面。
套管50a的内部包括第二凸轮面51和底面52。该第二凸轮面51被配置成配合第一凸轮面41,因而该第二凸轮面51类似于第一凸轮面,从后向前倾斜。如这里所用的,在有关凸轮面的上下文中的术语“互补”或“互补的”指的是凸轮面之间斜度的大体匹配,使得一个凸轮面相对于另一个凸轮面的轴向运动导致在这些面之间产生径向力。从而,第二凸轮面51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平坦面,更优选地,包括类似于关于第一凸轮面41所描述的阶梯状倾斜面。具体地,该阶梯状倾斜面包括多个交替的停止部分和上升部分。参照图5b和5c,从后向前,该第二凸轮面51包括后停止部分54a和后上升部分55a,第一中间停止部分54b和第一中间上升部分55b、第二中间停止部分54c和第二中间上升部分55c、以及最后的前停止部分54d。优选地,这些停止面54a、54b、54c、54d基本上平行于光轴。
该第一凸轮面41和第二凸轮面51配合,使得只存在有凸轮作用,即当一个上升部分碰到相应的上升部分时,套管的轴向运动被转化成第一凸轮件的径向运动。相反,当上升部分不靠着上升部分滑动而只有停止部分相接触时,不存在凸轮作用,因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些停止部分平行于光轴。相反,这些停止部分仅简单地在彼此之上滑动,从而即使有任何力从套管传递到第一凸轮件,并且依次又传递到平台的力,如果有的话也很小。这是本优选实施例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因为它限制了可以施加在平台30上的轴向力的量,由此避免了过度促动衰减连接器以及使衰减连接器中包含的光纤弯曲或断裂的问题。
底面51b的外形被加工成在促动期间接收保持器的底部,并由此用作阻挡由于第一和第二凸轮面在彼此之上滑动而向平台30施加的径向力的背面挡块。替代地,夹持组件11可以被配置成允许壳体20用作平台的后挡块,而不是夹持组件11本身用作后挡块。例如,套管可以具有U形截面,并且可以与平台配合,使得平台的底面将处于该“U”的开口处,并接触着壳体的内表面。这样,毛细管基体将用作背面挡块,来阻止径向力从第一凸轮件施加到平台上。
优选地,底面的后直挡(back rise)是平坦面。如上所述,平坦面更容易制造和被验证为在误差范围内。底面的后直挡优选地包括挡块57,以极化套管并防止套管向后插入毛细管基体20a内。当对套管完全促动时,挡块57的至少一部分就会被容纳在平台30的相应挡块接收腔35内。
现在,参照图2a中描述的促动前组装的衰减连接器10和图2b描述的促动后组装的衰减连接器10,论述该衰减连接器10的运行以及各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参照图2a,借助于倚靠在中间部分25的背面25b上的法兰37,平台30被防止向前移动。借助于恰好装入前端部的通道26内的突起36,平台30的前部31a被避免径向移动。类似地,后端部31b被恰好地设置在套管50a内,平台的顶面32a接触着套管50a其第二凸轮面51的后停止部分54a,而平台的底面32b接触着套管的底面52。因而,平台不能垂直移动。沿着套管50a和平台30的分界面,平台的弯曲侧面32c(参见图3)接触着套管50a的相应弯曲侧面52c(参见图5),从而避免了平台水平地移动。
柱塞或促动器60位于套管之后,使得它的前向面61接触着套管的背面56b。促动器60在衰减连接器10的背部之后延伸出去,并且提供一个压接在光纤的缓冲层(涂层)上的管状段。在该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压接段是六角形的截面。其他截面性状也可以采用,例如圆形或八角形。
为了促进端接光纤(未示出)插入平台的光纤接收沟道34内,第一凸轮件40被从平台30向上推,使得第一凸轮件40的第一凸轮面41接触套管50a的第二凸轮面51。通过从平台向上推第一凸轮件,通向光纤接收沟道34的入口就被提供出来。套管50a被相对于第一凸轮件40轴向地设置,使得当第一凸轮件40被向上推时,第一凸轮面41和第二凸轮面51相遇,从而第一凸轮面41和第二凸轮面51的后停止部分、第一中间停止部分、第二中间停止部分以及末端停止部分分别接触。这种在第一和第二凸轮面之间的特定接触允许第一凸轮件被向上推,但是只能被推到一个有限程度。也即,第一凸轮件不会被相对于基底表面提升成在光纤接收沟道之上生成过量空间,从而光纤能自由地从光纤接收沟道脱离。相反,该第一凸轮件被提升成使接触面与基底表面之间的空间高得足以提供通过光纤接收沟道的入口,但小得足以将光纤包含在光纤接收沟道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预促动位置处,接触表面与基底表面之间的空间小于裸光纤的直径。
能进一步促进端接光纤插入光纤接收沟道34内的是后沟道导入腔,后沟道导入腔通过组合平台的后导入腔32a和第一凸轮件的后沟道导入腔47b而形成,而初始后导入腔32b由平台的背部31b形成。在预促动状态下,向上推第一凸轮件、第一和第二凸轮面之间的特定接触、以及初始和沟道导入的组合有助于端接光纤简单地插入衰减连接器10内。
端接光纤(未示出)通过从裸光纤去除缓冲层并割开端部而制备,以提供光滑低损耗光面从而与另一光纤光耦合。这是众所周知的方法。当光纤光缆是增强装套型时,在剥落和割开缓冲层之前,先剥落掉光缆护套并将护套内包含的加强件按一定长度切割。接下来,将端部暴露出裸光纤的端接光纤插入衰减连接器10的背面。在将光纤末端引入平台后部的后导入腔32b之前,光纤先穿过柱塞60的通道63。最初的后导入腔32b将光纤传送进沟道的导入腔(由腔32a和47b限定)内,随后又将光纤集中到光纤接收沟道34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裸光纤沿着光纤接收沟道被推动,直到它在光纤接收沟道34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中点34a处接触到光纤接头的后端面。替代地,在与光纤接头的光耦合发生在套圈内的实施例中,光纤被推动穿过光纤接收沟道的整个长度并进入套圈内。在根本没有使用光纤接头的实施例中,光纤被推动穿过套圈到套管的端面,在那里光纤的末端被定位成与套圈的端面相平行。
一旦光纤正确地处于衰减连接器10内,夹持组件就被促动以将光纤保持在那个位置上。为此,将衰减连接器10放置在夹持工具(未示出)中,使得夹持工具的第一部分接触着毛细管基体20a的前面29,夹持工具的第二部分接触着后壳体16的背面16a。对该工具促动的促动就会导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朝彼此移动,由此引起后壳体16相对于毛细管基体20a向前移动。这种相对移动促使柱塞向前运动以及因此套管50a相对于第一凸轮件40向前运动,由此在第一凸轮面41与第二凸轮面51之间引起凸轮作用,从而第一凸轮件40被向下推进固定的平台30内,从而实现端接光纤夹持到平台上。
在促动之后(参看图2b),端接光纤被平台30与第一凸轮件40之间的夹持力可靠地保持在适当位置。该力足以避免端接光纤在普通力作用下被从端接器10抽出。另外,如果使用光纤接头14,那么该夹持力同样用来将光纤接头保持固定在平台内邻接端接光纤,从而在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光耦合。
因此,本发明的夹持组件提供了一种制造起来相对简单的衰减连接器系统,它既稳固又容许在现场的端接方式和技术出现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在现有技术中衰减连接器系统中会导致出现光纤弯曲和/或断裂。

Claims (6)

1.一种光衰减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
具有前取向和后取向的壳体(12),设置在该壳体内的套圈(13),设置在该壳体内位于套圈后方并适合于接收和保持端接光纤的光纤接收沟道(34),以及设置在该套圈内的衰减光纤的接头(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衰减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壳体上、用于将衰减器固定在适配器上的闩锁(27)和闩锁促动器(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衰减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套圈后方、用于在壳体内向前偏压套圈的弹簧件(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衰减连接器,还包括含有该光纤接收沟道的夹持组件(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衰减连接器,其中该光纤接头从该套圈向后延伸进该夹持组件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衰减连接器,其中该夹持组件包括邻接该光纤接收沟道并具有第一凸轮面(41)的第一凸轮件(40),以及具有第二凸轮面(51)的第二凸轮件(50),该第一和第二凸轮面配合,使得该第一和第二凸轮件的相对移动引起第一凸轮件朝向该光纤接收沟道移动,以及促使该第一和第二凸轮件发生相对移动的促动器(60)。
CNA2009102039931A 2008-04-02 2009-04-02 光衰减器 Pending CN1015514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61,239 US20090252458A1 (en) 2008-04-02 2008-04-02 Optical attenuator
US12/061,239 2008-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495A true CN101551495A (zh) 2009-10-07

Family

ID=4067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2039931A Pending CN101551495A (zh) 2008-04-02 2009-04-02 光衰减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52458A1 (zh)
EP (1) EP2112535A1 (zh)
CN (1) CN1015514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43A (zh) * 2010-03-17 2010-09-15 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 冷接线性衰减器
CN103135180A (zh) * 2013-03-27 2013-06-0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回损光衰减可调连接器
CN105264415A (zh) * 2013-04-02 2016-01-20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自写入波导及相关方法
CN111239928A (zh) * 2016-01-15 2020-06-05 扇港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加载远距释放机构的窄宽度连接器和适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5286U (en) * 2011-09-26 2012-03-21 Gloriole Electroptic Technology Corp Fiber optic attenuator
KR101203509B1 (ko) * 2011-11-21 2012-11-21 박찬설 광섬유 커넥터
US20160062039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e size converters and optical assemblies
GB2576688A (en) * 2018-03-09 2020-03-04 Oxford Fiber Ltd Connector Loa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8603B (en) * 1984-05-11 1987-07-29 Stc Plc Single mode optical fibre attenuators
JP3317824B2 (ja) * 1995-08-25 2002-08-26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光減衰ファイバ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減衰ファイバ組立体
JP3825930B2 (ja) 1999-01-28 2006-09-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2001215358A (ja) 2000-01-31 2001-08-10 Molex Inc 光ファイバ用フェル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25976B2 (en) * 2000-07-17 2008-02-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taining a physical security feature
JP2002228842A (ja) * 2001-02-06 2002-08-14 Seikoh Giken Co Ltd 光減衰器
JP2003294953A (ja) * 2002-01-29 2003-10-1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光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7630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光信号減衰用ファイバ
CN100449337C (zh) * 2003-06-30 2009-01-07 泰科电子公司 光纤夹持组件
US7270487B2 (en) * 2004-04-30 2007-09-1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060002662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mall form factor, field-installable connector
US7331719B2 (en) * 2004-06-30 2008-02-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lamping assembly
US7665901B2 (en) * 2006-02-17 2010-02-23 Telescent Inc. Protective fiber optic union adapters
US20080050071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receptacle module therewit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43A (zh) * 2010-03-17 2010-09-15 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 冷接线性衰减器
CN101833143B (zh) * 2010-03-17 2011-08-17 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 冷接线性衰减器
CN103135180A (zh) * 2013-03-27 2013-06-0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回损光衰减可调连接器
CN103135180B (zh) * 2013-03-27 2014-12-3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回损光衰减可调连接器
CN105264415A (zh) * 2013-04-02 2016-01-20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自写入波导及相关方法
CN111239928A (zh) * 2016-01-15 2020-06-05 扇港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加载远距释放机构的窄宽度连接器和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12535A1 (en) 2009-10-28
US20090252458A1 (en)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758C (zh) 小形状因数的可现场安装的连接器
US20240111105A1 (en) Mini duplex connector with push-pull polarity mechanism and carrier
CN101551495A (zh) 光衰减器
US7331719B2 (en) Optical fiber clamping assembly
AU2017280028B2 (en) Ferrule-less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6454464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s and transceiver test devices
KR101634885B1 (ko) 현장 설치가능 확장 빔 커넥터 시스템
EP3167321B1 (en) Optical ferrule for multi-fiber cable and hardened multi-fiber optic connector therefore
US2018029261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Multi-Fiber Push-On/Pull-Off Connector Locking Clip
WO2013098769A1 (en)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EP1644764B1 (en) Optical fiber clamping assembly
CN103703398B (zh) 无需工具的夹持机构
US6474878B1 (en) Optical connector
EP3783408B1 (en) Field installable rugged optical terminus
EP1146365A3 (en) Multi-fiber array connector system
EP1193516A2 (en) Adapter for coupling used with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N110346871B (zh) 多芯光纤衰减器
WO1997048991A2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fiber optic connecting method
WO2015001429A1 (e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ilicon photonics devices and optical fi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