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767A -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767A
CN101549767A CNA2009100396243A CN200910039624A CN101549767A CN 101549767 A CN101549767 A CN 101549767A CN A2009100396243 A CNA2009100396243 A CN A2009100396243A CN 200910039624 A CN200910039624 A CN 200910039624A CN 101549767 A CN101549767 A CN 101549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stopper
main body
hollow fiber
solid fibers
perme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39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039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9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瓶塞主体中植入有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中空纤维本身的中空部位或多股实心纤维之间的间隙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通过中空纤维本身的中空部位或多股实心纤维之间的间隙在瓶塞主体上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接近于软木塞上的微孔,本发明有效地解决瓶塞的腐蚀和产生异味的问题,且瓶塞具有透气性,瓶塞对液体具有不可渗透性,同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塞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背景技术:
蒸馏酒或酿造酒储存在陶瓶内或橡木桶里,经过一段时间后,酒及水的分子结构会更加稳定,同时空气分子会经由毛细孔进入瓶内或桶中,促进酒的醇化作用,使酒中之醇类聚合而成脂类,酒味便变得非常芳香,所以陈年的老酒越有其收藏的价值。越高级的瓶装酒,为了继续保持其醇化的效果,以及增加收藏的价值,一般都会使用软木塞作为瓶塞;但是,软木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约二、三年之后,即会开始腐蚀并产生异味,影响到酒的风味及口感,必须定期更换软木塞。
为了解决上述软木塞瓶塞的使用年限的问题,澳洲已开发出一种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瓶塞;这种瓶塞虽然没有腐蚀及异味的问题,但是由于瓶塞本身不具透气性,会造成酵母菌死亡,所以根本无法继续保持酒的醇化效果以及提高酒的收藏价值。
为解决瓶塞的透气性问题,申请号为“200680043070.9”、专利名称为“用于密封瓶的,尤其是用于密封使酒变陈的酒瓶的塞子”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解决能够解决瓶塞的透气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其方案为:塞子主体上开设有通道,通道内固定可渗透元件,可渗透元件为薄膜,所述通道能够使所述瓶子的内部与所述瓶子的外部环境连通;可渗透元件对液体不可渗透、对氧气可渗透,该可渗透元件用来密封所述通道以对瓶子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氧气流量进行调节。从理论上讲,该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瓶塞的透气性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技术隐患;第一,可渗透元件通过通道与外界环境接触,外界环境中的水、尘埃、化学物质等会落入到通道中,进而附着在可渗透元件的表面,它会严重影响可渗透元件的透气性能,即通道会出现堵塞的现象。第二,可渗透元件为薄膜,薄膜很容易被损坏的,薄膜主要存在五方面的安全隐患,老化和外界损坏,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薄膜通过通道与外界环境接触,薄膜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老化,再者,薄膜会受到外界的水、空气中的尘埃、滴落在塞子上的化学物质的侵蚀而被损坏,另外,薄膜也很容易被外界尖细物体刺破;如果可渗透元件被损坏,通道将使瓶子的内部与所述瓶子的外部环境连通,塞子则不能使用。第三,在瓶子内部气压高于瓶子外界气压时,薄膜将被撑破,这也是严重的隐患。第四,可渗透元件有从塞子中脱出的可能性,这也是严重的隐患。第五,塞子上如开设多个通道,将严重影响塞子的结构力学性能。另外,塞子的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本发明有效地解决瓶塞的腐蚀和产生异味的问题,且瓶塞具有透气性,瓶塞对液体具有不可渗透性,同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瓶塞主体中植入有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中空纤维本身的中空部位或多股实心纤维之间的间隙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
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是在瓶塞主体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植入在瓶塞主体中的,且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瓶塞主体的上端和下端。
对于瓶塞主体中植入中空纤维的瓶塞,中空纤维分散在瓶塞主体的多个位置。
对于瓶塞主体中植入中空纤维的瓶塞,多股中空纤维平行设置或互相扭绕而组成一个中空纤维组,瓶塞主体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中空纤维组。
所述中空纤维的直径为1~100微米。
对于瓶塞主体中植入实心纤维的瓶塞,实心纤维的股数至少为三股,多股实心纤维平行设置或互相扭绕而形成股实心纤维组,瓶塞主体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多股实心纤维组。
所述实心纤维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三角形、方形或十字形。
所述实心纤维的横向截面的最大宽度为1~100微米。
所述聚合物塑料为聚丙烯、聚乙烯、可降解的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氮化苯乙烯热可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树脂;所述聚合物塑料为发泡体或不发泡体。
所述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为天然纤维、聚合物纤维、贵金属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瓶塞主体中植入有中空纤维或多股实心纤维,中空纤维本身的中空部位或多股实心纤维之间的间隙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通过中空纤维本身的中空部位或多股实心纤维之间的间隙在瓶塞主体上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接近于软木塞上的微孔,本发明有效地解决软木塞的腐蚀和产生异味的问题,且瓶塞具有透气性,瓶塞对液体具有不可渗透性,同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瓶塞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中空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瓶塞中植入有一个中空纤维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中C处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瓶塞中植入有多个中空纤维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的俯视图;
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瓶塞中植入有多股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瓶塞中植入有扭绕成麻花状的实心纤维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附图13中的瓶塞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十字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菱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横向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实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具有透气性的瓶塞,见附图1至5,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1,瓶塞主体1中植入有中空纤维2,中空纤维2本身的中空部位3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导通瓶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空间。
所述中空纤维2是在瓶塞主体1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植入在瓶塞主体1中的,且中空纤维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瓶塞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当然,所述的中空纤维2也可以在瓶塞主体1成型后再植入到瓶塞主体1中。
本发明通过中空纤维2本身的中空部位3在瓶塞主体1上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连通瓶塞主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中空纤维2的直径为1~100微米,中空纤维2的中空部位3具有透气性,但由于中空纤维2的中空部位3形成的透气孔过细,液体无法通过中空纤维2的中空部位3渗透出去。因此,植入中空纤维2后的瓶塞不但具有透气的功能,而且瓶塞对液体具有不可渗透性,瓶塞能够使瓶子的内部能够瓶子的外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透气量,而透气量的大小取决于中空纤维2的股数、分布、形状和大小,因此,可以依照酒的特性,制作出不同透气量的瓶塞。瓶塞的性能可以接近甚至超过软木塞。
进一步指出,瓶塞主体1上可以植入有多股中空纤维2,见附图6至8,多股中空纤维2平行设置或互相扭绕而组成一个中空纤维组,瓶塞主体1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中空纤维组。多股中空纤维2之间的间隙也能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导通瓶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空间。瓶塞主体1的横向截面中,中空纤维2的截面积越大,在瓶塞主体1上形成的透气孔越多,瓶塞主体1的透气量越大;反之,中空纤维2的截面积越小,在瓶塞主体1上形成的透气孔越少,瓶塞主体1的透气量越小。
所述聚合物塑料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热塑性弹性体(TPR、TPE)、氮化苯乙烯热可塑性弹性体(SEBS)、聚苯乙烯(P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树脂(TPU)。
所述聚合物塑料为发泡体或不发泡体,即是说瓶塞主体1是可以经过发泡工艺生产出来的发泡体,也可以是不经过发泡工艺生产出来的不发泡体。
所述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为天然纤维、聚合物纤维、贵金属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空纤维2的直径很小,由中空纤维2的中空部位3所构成透气孔接近于软木塞上的微孔,按正常比例难以在图纸上表示,图纸中的中空纤维2以及瓶塞主体1上的孔是经过放大的,它仅仅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二
具有透气性的瓶塞,见附图9至20,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1,瓶塞主体1中植入有多股实心纤维4,多股实心纤维4之间的间隙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透气孔导通瓶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空间。
所述多股实心纤维4是在瓶塞主体1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植入在瓶塞主体1中的,多股实心纤维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瓶塞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当然,所述的中空纤维2也可以在瓶塞主体1成型后再植入到瓶塞主体1中。
其中,实心纤维4的股数至少为三股,多股实心纤维4平行设置,瓶塞主体1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多股实心纤维组。当然,多股实心纤维4也可以互相扭绕而形成实心纤维组,见附图13和14,实心纤维组呈麻花形状。
所述实心纤维4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三角形、方形或十字形。见附图15至20,所述实心纤维4的横向截面的最大宽度为1~100微米。
瓶塞主体1的横向截面中,实心纤维4的截面积越大,在瓶塞主体1上形成的透气孔越多,瓶塞主体1的透气量越大;反之,实心纤维4的截面积越小,在瓶塞主体1上形成的透气孔越少,瓶塞主体1的透气量越小。
所述聚合物塑料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热塑性弹性体(TPR、TPE)、氮化苯乙烯热可塑性弹性体(SEBS)、聚苯乙烯(P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树脂(TPU);所述聚合物塑料为发泡体或不发泡体。
所述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为天然纤维、聚合物纤维、贵金属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本实施例的技术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在瓶塞主体1上的连续性的透气孔是由多股实心纤维4之间的间隙形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心纤维4的直径很小,由多股实心纤维4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所构成透气孔接近于软木塞上的微孔,按正常比例难以在图纸上表示,图纸中的实心纤维4以及瓶塞主体1上的孔是经过放大的,它仅仅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包括由聚合物塑料成型出来的瓶塞主体(1),其特征在于:瓶塞主体(1)中植入有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中空纤维(2)本身的中空部位(3)或多股实心纤维(4)之间的间隙形成连续性的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是在瓶塞主体(1)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植入在瓶塞主体(1)中的,且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瓶塞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对于瓶塞主体(1)中植入中空纤维(2)的瓶塞,中空纤维(2)分散在瓶塞主体(1)的多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对于瓶塞主体(1)中植入中空纤维(2)的瓶塞,多股中空纤维(2)平行设置或互相扭绕而组成一个中空纤维组,瓶塞主体(1)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中空纤维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2)的直径为1~1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对于瓶塞主体(1)中植入实心纤维(4)的瓶塞,实心纤维(4)的股数至少为三股,多股实心纤维(4)平行设置或互相扭绕而形成股实心纤维组,瓶塞主体(1)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植入有多股实心纤维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纤维(4)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梯形、菱形、三角形、方形或十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纤维(4)的横向截面的最大宽度为1~10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塑料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热塑性弹性体(TPR、TPE)、氮化苯乙烯热可塑性弹性体(SEBS)、聚苯乙烯(P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树脂(TPU);所述聚合物塑料为发泡体或不发泡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2)或多股实心纤维(4)为天然纤维、聚合物纤维、贵金属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CNA2009100396243A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Pending CN101549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96243A CN101549767A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96243A CN101549767A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767A true CN101549767A (zh) 2009-10-07

Family

ID=4115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396243A Pending CN101549767A (zh) 2009-05-21 2009-05-21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97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043A (zh) * 2016-08-02 2019-04-16 唯万盛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产品保持容器的封闭件
CN111923523A (zh) * 2020-07-30 2020-11-13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葡萄酒用酒塞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043A (zh) * 2016-08-02 2019-04-16 唯万盛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产品保持容器的封闭件
CN111923523A (zh) * 2020-07-30 2020-11-13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葡萄酒用酒塞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0037A (zh) 具备动画探测的采血装置
DK2714549T3 (en) Capsu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beverage, in particular espresso
US20200197679A1 (en) Microneedle chi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9251194U (zh) 一种透气保湿花盆
WO2009147952A1 (ja) フィルター付き吐出容器
CN101992907A (zh) 具有便于穿孔以用于注水的结构的制备咖啡提取物的胶囊
CN102548458A (zh) 用于制备饮料的包囊、系统和方法
WO2009137221A3 (en) Membrane for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CN101549767A (zh)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瓶塞
KR20230059788A (ko) 개방 수단이 통합된 생분해성 캡슐
CN202595365U (zh) 一种生产长纤维增强中空纤维膜的喷丝板
TW200938364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llow structural member, substrate for hollow structural member production,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hollow structural member
AU2015257447B2 (en) A capsule, a beverage prepar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beverage
KR102026635B1 (ko) 드래깅 기법으로 제작된 세포지지체 및 제작방법
EP2746385B1 (de) Tragluftdach
CN203141914U (zh) 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无纺布
CN202476605U (zh) 防水透气鞋
CN203136638U (zh) 一种防渗透气盆栽
WO2007146578A3 (en) Capillary-controlled buoyant planter
CN102845247A (zh) 一种不用浇水的花盆
TWI356032B (zh)
CN207003419U (zh) 一种塑料排水板
CN210082598U (zh) 一种耐用防水面料
CN207597035U (zh) 一种再生抗菌吸湿排汗纤维
Matsusaka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basal zone of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chick retina as revealed by different fixation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