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651A -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651A
CN101543651A CN200910138807A CN200910138807A CN101543651A CN 101543651 A CN101543651 A CN 101543651A CN 200910138807 A CN200910138807 A CN 200910138807A CN 200910138807 A CN200910138807 A CN 200910138807A CN 101543651 A CN101543651 A CN 101543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ping funnel
liquid
filter
cavit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8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38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3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3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导管、过滤器及调节器,其特点是所述滴斗下端安装有向上伸入滴斗内腔的下端与导管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排气输液孔,且过滤器装置在滴斗与调节器之间的导管上,该过滤器包括通过竖向液相过滤膜而将内腔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的过滤腔体、设置于过滤腔体上端并分别与进液腔和出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其中进液口与上述滴斗连通,所述出液口与位于过滤器下方的导管连通,所述过滤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腔贯通的排气窗。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排气困难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输液器由瓶塞穿刺器、滴斗、导管、调节器、过滤器和圆锥接头组成,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排气困难,其二是存在安全隐患。现有输液器使用时要挤压滴斗、将滴斗倒置或者使用其他烦琐的操作方式才能排除多余的气体。如果经验不足、操作不当,液体和滴斗内的气体混合进入下导管后则形成气泡,造成输液工作效率低下。尤其当由于疏忽护理而在输液过程中来不及更换新液体而造成液体排空,空气进入滴斗以下的导管时,会形成大段气泡,出现非预期的习称回血的现象,回血会造成导管气泡栓塞无法继续输液、血液凝固成块对人体造成伤害等严重问题。排除这些气泡需要繁复费时的操作,甚至需要分离输液器与输液针进行操作,在多种护理刊物发表的经验文章提到的处理手法,均未见得科学,不但很麻烦,更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
为此,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46971.2自动排气自毁式输液器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但受液体粘度各异而产生液体流下时冲击力各不相同的影响,尽管可以自动排气,但会产生继发性气泡,存在很明显的不确定性,而且当输液器滴斗下方的管路中出现排气管未能拦截的细碎气泡,或者当输液瓶流空导致空气进入输液器管路时,不能自动分隔空气和排出空气,需实施或手动操作实施第二次排气,所以仍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中国专利ZL02215930.4公开了一种输液器过滤器的技术方案,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太合理,加之安装在输液器上位置的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常存在因外界气压干预而有滴液现象,影响护士在静脉血管穿刺时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仅需完成一个插瓶动作即可自动排除空气,并在输液器管路中仍存在未能拦截的细碎气泡或者输液瓶流空导致空气进入输液器管路时可自动分隔空气和排出空气,防止回血造成凝血,使用安全,并在输液瓶流空后更换新液体时无须实施第二次排气操作的极为简易的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气泡产生,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与所述滴斗下端连通的导管、装置于所述导管上的过滤器及调节器,其特点是所述滴斗下端安装有向上伸入滴斗内腔的下端与所述导管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排气输液孔,且所述过滤器装置在上述滴斗与调节器之间的导管上,该过滤器包括通过竖向液相过滤膜而将内腔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的过滤腔体、设置于过滤腔体上端并分别与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其中所述进液口与上述滴斗连通,所述出液口与位于过滤器下方的导管连通,所述过滤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腔贯通的排气窗。
为使本发明在液体充注滴斗的下落过程中可有效避免重力冲击和产生气液混合现象,以达到防止气泡形成的作用,上述滴斗上端设有伸入滴斗内腔的侧流滴管,该侧流滴管的上端与上述瓶塞穿刺器连通,其下端封闭且侧流滴管在伸入滴斗内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用于侧向排液的侧出液口。
为保障本发明在极端情况下(如气温环境急剧改变时),能消除溶解于液体在排气过程中析出于过滤器下段管路的气泡,以更进一步的加强其使用的安全性,上述导管的尾端设有与输液针连接的圆锥接头和接头护套,该接头护套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安装有气相膜。
本发明由于采用在滴斗下端安装管壁上开有排气输液孔的排气管结构,使得排气管可利用固相与液相表面分子张力的差异,延迟液体进入导管的时间并使之在滴斗内累积,再加上排气输液孔既可排气又可进液,所以在使用中仅需完成一个插瓶动作即可实现自动排除空气,而无需手动操作排气,因此操作更方便。并且由于本发明还采用在滴斗与调节器之间的导管上装置有通过竖向液相过滤膜而将内腔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的过滤器、并将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过滤器的上端及在过滤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腔贯通的排气窗结构,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即使滴斗下方的管路中存在排气管未能拦截的细碎气泡,或者当输液瓶流空导致空气进入输液器管路时,还可通过过滤器自动分隔空气和排出空气,更进一步的确保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在更换新液体时也无须实施第二次排气。由于本发明还采用在滴斗上端设置一个伸入滴斗内腔的底端封闭且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侧出液口的侧流滴管的结构,使得液体通过侧流滴管进入滴斗时,是从侧出液口流出并喷射在滴斗内壁后顺滴斗内壁流下至滴斗下端累积的,因此在液体下落过程中无喷溅和冲击现象,避免了重力冲击和产生气液混合现象,达到了防止气泡形成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排气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功能全面、顾及周全、操作方便、简捷、使用安全、可适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侧流滴管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排气管的剖面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排气管与滴斗和导管装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接头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滴斗2及与所述滴斗2下端连通的导管4、装置于所述导管4上的过滤器3及调节器5,为使本发明在使用中仅需完成一个插瓶动作即可实现自动排除空气,而无需手动操作排气,以使其操作更方便,所述滴斗2下端安装有向上伸入滴斗2内腔的下端与所述导管4连通的排气管23,该排气管23的管壁24上开有至少一个排气输液孔25,且所述过滤器3装置在滴斗2与调节器5之间的导管4上,该过滤器3包括通过竖向液相过滤膜30而将内腔分隔成进液腔31和出液腔32的过滤腔体、设置于过滤腔体上端并分别与所述进液腔31和出液腔32连通的进液口36和出液口34,其中所述进液口36与上述滴斗2连通,所述出液口34与位于过滤器3下方的导管4连通,所述过滤腔体的侧壁33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腔31贯通的排气窗35,因此在使用时,排气管23可利用固相与液相表面分子张力的差异,延迟液体进入导管4的时间并使之在滴斗2内累积,而排气输液孔25既可排气又可进液,在液体累积过程中,液位的升高挤压气体经排气输液孔25上端从导管4排出,气体的排出是在液体流入导管4之前完成的,从而实现了自动排气。并且因过滤器3的液相过滤膜30在亲水后有比较大的起泡点数值,空气无法透过过滤膜30,因此在出现排气管23未能拦截的细碎气泡,或者当输液瓶流空导致空气进入输液器管路时,气体会被过滤膜30分隔在进液腔30一侧而无法通过过滤膜30,并从排气窗35排出,有效地自动分隔空气,并且其结构合理、可靠,可防止静脉穿刺时滴液。为进一步的确保本发明结构的可靠性,本发明所述过滤器3的排气窗35有一个气相膜完全覆盖排气窗35的通道并与排气窗35边缘密合固定。上述气相膜为可供空气透过并在一定水柱压力下(如在≥1.5m水柱压力下)能阻挡液体透过的膜片。为了使输液液体行进有一个完整的通路,并避免管路连接处藏留气泡,上述排气管23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管体,它的下端与滴斗2的下端部26连接,并由导管4插入排气管23的下端内腔与导管4及其以下管路连通,滴斗2通过排气管23管壁24上设置的排气输液孔25与导管4及其以下管路贯通。上述排气输液孔25为设置在上述排气管23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管壁上的竖向长孔结构。为使本发明在液体下落过程中可有效避免重力冲击和产生气液混合现象,以达到防止气泡形成的作用,上述滴斗2上端设有伸入滴斗2内腔的侧流滴管21,该侧流滴管21的上端与所述瓶塞穿刺器1连通,其下端封闭且侧流滴管21在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用于侧向排液的侧出液口22,使得液体通过侧流滴管21进入滴斗2时,是从侧出液口22流出并喷射在滴斗2内壁后顺滴斗2内壁流下至滴斗2下端累积的,因此在液体下落过程中无喷溅和冲击现象,避免了重力冲击和产生气液混合现象,达到了防止气泡形成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排气困难的问题。为了使输液液体行进有一个完整的通路,并避免管路连接处藏留气泡,本发明所述侧流滴管21是一个中空管,其侧出液口22设置在靠下端的管壁上,它与侧流滴管21的内腔贯通,所述排气管23也是一个中空管。为保障本发明在极端情况下(如气温环境急剧改变时),能消除溶解于液体在排气过程中析出于过滤器3下段管路的气泡,以更进一步的加强其使用的安全性,上述导管4的尾端设有可与外接输液针连接的圆锥接头6和可拆装地外套于该圆锥接头6上的接头护套7,该接头护套7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安装有气相膜71,该气相膜71的边缘与所述接头护套7的接触面密合固定。上述涉及的气相膜71可透过空气,并在≥1.5m水柱压力下可阻挡液体透过。
本发明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是这样工作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保持调节器5打开,将瓶塞穿刺器1插入输液瓶袋中,在重力作用下液体经瓶塞穿刺器1流入侧流滴管21,液体受侧流滴管21伸入滴斗2部分的底端,即受侧流滴管21封闭端的阻挡,从设置于侧流滴管21的管壁上的侧出液口22流出,同时液体受制于侧出液口22的口径相对较小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会轻微喷射于滴斗2的内壁并附在内壁流下滴斗2的底部,液体在导管4下行时会形成负压,因此液体在完成排气前,喷射会一直加强,至完成排气后,由于负压自然消除,作用于液体的吸引力减弱,液体经侧流滴管21的流出侧出液口22时不再形成喷射,而聚合呈点滴状,可使护士以常规方式观察液体点滴数,便于调节输液流量。由于瓶塞穿刺器1插瓶接通液体后,液体一直由重力所驱动,在进入滴斗2内被排气管23阻拦而累积时已经排出多余空气,并且液体在逐步累积时,会逐步增加自身重量,当累积的重量所形成的作用力大于排气管23的表面张力时,液体的重量则克服排气管23的阻拦,从压差最大的排气输液孔25下端首先突破而进入排气管23的内腔,流入导管4以及其后续管路的,液体在滴斗2内的累积过程实质使模拟了手动排气时挤压滴斗2对液体进行充注的效果,使得全过程滴斗2内无气液混合的漩涡现象,而侧流滴管21的设置,改变液体流入方向,对各种因粘度不同的液体所产生的冲击波有消除作用,加强了排气管23对液体的阻拦性能,因此无气泡出现,有效防止气泡的出现和进入导管4和后续管路。同时由于排气输液孔25的设置和长条形设计结构,为液体有效累积的同时也提供了滴斗2内的气体先于液体排出的通道不会形成液体持续流入滴斗2的阻力,因此,在重力和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须挤压滴斗2,液体即可一直进入直至完成排气,实现仅需完成插瓶动作,即可自动完成滴斗2的液体充注和自动完成快速排气。当发生未及时更换液体的情况时,液体会随着输液进行而继续减少,直至出现滴斗2、导管4和过滤器3的进液腔31的液体相继流空,在液体完全流空、过滤器3位于进液腔31一侧的液相过滤膜30接触或暴露于空气中时,由于过滤器3的液相过滤膜30在亲水后具有明显起泡点的特性,在输液器悬挂高度所产生的液柱压力范围内,无法克服其起泡点数值的阻力,因而空气无法穿过液相过滤膜30进入出液腔32及其以下的管路,即相当于出液腔32及其以下的管路形成一个封闭管路,既无液体也无空气进行补充,这时出液腔32及其以下的管路会停止流动,并充满液体。同时也由于液相过滤膜30的起泡点作用,输液器在输液瓶(袋)的液体流空后,即可自动停止输液,同时液相过滤膜30分隔了空气,无空气进入过滤器3的液相过滤膜30以下的管路,避免了更换新液体后再次实施输液时需要重新排气的麻烦和风险。而由于输液自动停止后,管路充满液体,血液较难回流进入或只有微量的血液回流至输液针以上的管路,即使有微量的回血,也会被管路中的液体稀释,不会造成凝血或导致管路栓塞,最终造成人体伤害,所以该过滤器3的设置使输液器实现了空气分隔和防回血的性能,提高了输液器的安全性。而当更换新液体后继续进行输液时,在再次使用瓶塞穿刺器1插瓶后,液体重力作用下会重复上述在滴斗2内的累积、充注和排气过程,完成后,液体流经导管4,从过滤器3的进液口36进入进液腔31,由于过滤器3的液相过滤膜30在亲水后起泡点特性产生作用,液相过滤膜30对空气的阻力相对变大,但是由于其纤维的渗透性能使其并不影响液体的通过,而排气窗35的气相膜是疏水性空气滤膜,特性是不吸收水分且透气性优良,因此对空气阻力相对较小。在液相过滤膜30的阻挡下,空气被分隔在进液腔31内,在液体继续流下所形成的压力下,经阻力相对较小的气相膜由排气窗35的排出管路外,而液体则在重力作用下经液相过滤膜30进入过滤器3的出液腔32,可对停止的管路液体形成补充,液体经出液口37行至圆锥接头6,进入输液针(此时为输液进行状态,接头护套7已拔除并已连接输液针,输液针图示中未给出)后,使之重新开始输液,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无需手动干预,安全可靠。
由于空气可经气相膜从排气窗35排出,从而在过滤器3的出液腔32及其以下管路均充满液体的状态时,为先前形成的、在瓶塞穿刺器1至过滤器3的进液腔31之间管路的空气排出提供了通道,即为新液体进入该段管路提供了条件,避免由于该段管路的空气无法排出,继而无法容置新液体的进入。由于空气可经由排气窗35排出,所以实施继续输液时,无需第二次操作排气,也无需手动挤压滴斗2,以排清空气进行液体再次充注,与首次排气一样,仅需更换新液体后完成插瓶动作即可,无需手动仅需二次排气操作,所有这些程序均由液体本身在重力、侧流滴管21、排气管23和过滤器3的作用下而实现的,既简单又安全,无须任何多余操作,是真正实现了输液器在任何状态和过程的自动排气。
现有的输液器的过滤器结构中,因过滤器上出液口的设置方式的原因,使过滤器内腔的空气未完全排出即已经开始排出液体,堵塞了空气继续排空的通道,所以容易内藏气泡,并且与之连通的输液针即使在调节器关闭的情况下,也会因为过滤器上的排气孔存在而出现外界气压干预造成有滴液现象,影响血管穿刺时进针的准确性。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把过滤器3安装在滴斗2与调节器5之间的管路上,在实施静脉穿刺时,把调节器5关闭后,即可闭合调节器5以下到输液针(图示中未给出)之间的管路,阻隔了过滤器3上排气窗33引起的外界气压的干预,避免出现滴液现象发生,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弊病。本发明所述过滤器3的出液腔32的侧壁上的出液口34设置于出液腔32的上端,液体进入出液腔32后,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先到达出液腔32的下端并逐渐充满出液腔32,充满后,才从出液口37流入导管4。由于空气比重远小于液体,空气始终在液体液面之上,因此在液体充满出液腔32的过程中,出液腔32内的空气已经被完全排空,避免出现以往输液器的结构中,液体先于空气或空气未排空即已经流入导管4,完成排气后再出现一串气泡,导致排气失败和后继处理造成的液体浪费。另外,如图1和图7所示,由于接头护套7的一端安装有一气相膜71,当处于极端环境,如输液环境相对于液体贮存环境的温度突然有较大改变,溶解于液体的空气在排气过程中析出而造成管壁气泡、或管路不均匀产生气泡等各种其他原因造成的过滤器3以下管路内的多余空气,把接头护套7向上,即可经接头护套7的气相膜71全部排出,同时也由于该设置,使输液器在实施用前排气时无须先拔除接头护套7即可进行排气,为护理人员在施行如留置针等比较耗时的输液操作时,避免了过早拔除接头护套7,使外圆锥接头6暴露于空气中造成污染。本发明上述这些设置,使输液器在临床使用时的整体综合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完善,具有完整的应用环境适应性。
尽管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比如过滤器3的形状或安装和连通方式、滴斗2与过滤器3之间是否使用导管4进行连通等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滴斗(2)及与所述滴斗(2)下端连通的导管(4)、装置于所述导管(4)上的过滤器(3)及调节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下端安装有向上伸入滴斗(2)内腔的且下端与所述导管(4)连通的排气管(23),该排气管(23)的管壁(24)上开有至少一个排气输液孔(25),所述过滤器(3)装置在所述滴斗(2)与调节器(5)之间的导管(4)上,该过滤器(3)包括通过竖向液相过滤膜(30)而将内腔分隔成进液腔(31)和出液腔(32)的过滤腔体、设置于过滤腔体上端并分别与所述进液腔(31)和出液腔(32)连通的进液口(36)和出液口(34),其中所述进液口(36)与上述滴斗(2)连通,所述出液口(34)与位于过滤器(3)下方的导管(4)连通,所述过滤腔体的侧壁(33)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腔(31)贯通的排气窗(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23)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管体,上述排气输液孔(25)为设置在上述排气管(23)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管壁上的竖向长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23)下端与滴斗(2)的下端部(26)连接,并由导管(4)插入排气管(23)的下端内腔与导管(4)及其以下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3)的排气窗(35)上覆盖有气相膜,该气相膜的边缘与排气窗(35)边缘密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相膜为可供空气透过并在一定水柱压力下能阻挡液体透过的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滴斗(2)上端设有伸入滴斗(2)内腔的侧流滴管(21),该侧流滴管(21)的上端与上述瓶塞穿刺器(1)连通,其下端封闭且侧流滴管(21)在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用于侧向排液的侧出液口(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流滴管(21)为中空管体,上述侧出液口(22)设置在靠下端的管壁上并与侧流滴管(21)的内腔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管(4)的尾端设有可与外接输液针连接的圆锥接头(6),所述圆锥接头(6)上外套有一可拆装的接头护套(7),该接头护套(7)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安装有气相膜(71),该气相膜(71)的边缘与所述接头护套(7)的接触面密合固定。
CN200910138807A 2008-10-07 2009-04-30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Pending CN101543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8807A CN101543651A (zh) 2008-10-07 2009-04-30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20201727 2008-10-07
CN200820201727.6 2008-10-07
CN200910138807A CN101543651A (zh) 2008-10-07 2009-04-30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651A true CN101543651A (zh) 2009-09-30

Family

ID=4119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807A Pending CN101543651A (zh) 2008-10-07 2009-04-30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3651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340A (zh) * 2010-07-14 2010-11-10 汪贤宗 一种自动排气式输液输血器
CN102302814A (zh) * 2011-06-18 2012-01-04 戎静华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
CN102319469A (zh) * 2011-09-09 2012-01-18 浙江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气输液器
CN102526844A (zh) * 2012-02-01 2012-07-04 戎静华 一种自动排气和防回血输液器
CN103405822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儿童滴芯
CN103830799A (zh) * 2014-03-20 2014-06-04 南通亿仕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无邻苯精密过滤输液器
CN107970498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自排气滴斗
CN109157701A (zh) * 2018-09-27 2019-01-08 浙江新德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CN109893707A (zh) * 2019-04-16 2019-06-18 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气泡、全自动排气输液器
AU2020201767B2 (en) * 2015-01-27 2021-07-0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ir stop membrane for maintaining a fluid column in an IV set
CN113813470A (zh) * 2021-09-16 2021-12-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高效去微泡输液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340B (zh) * 2010-07-14 2011-12-07 汪贤宗 一种自动排气式输液输血器
CN101879340A (zh) * 2010-07-14 2010-11-10 汪贤宗 一种自动排气式输液输血器
CN102302814A (zh) * 2011-06-18 2012-01-04 戎静华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
CN102319469A (zh) * 2011-09-09 2012-01-18 浙江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气输液器
CN102526844A (zh) * 2012-02-01 2012-07-04 戎静华 一种自动排气和防回血输液器
CN103405822B (zh) * 2013-08-14 2015-07-08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儿童滴芯
CN103405822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儿童滴芯
CN103830799A (zh) * 2014-03-20 2014-06-04 南通亿仕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无邻苯精密过滤输液器
AU2020201767B2 (en) * 2015-01-27 2021-07-0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ir stop membrane for maintaining a fluid column in an IV set
CN107970498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自排气滴斗
CN107970498B (zh) * 2016-10-21 2023-11-21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自排气滴斗
CN109157701A (zh) * 2018-09-27 2019-01-08 浙江新德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CN109893707A (zh) * 2019-04-16 2019-06-18 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气泡、全自动排气输液器
CN113813470A (zh) * 2021-09-16 2021-12-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高效去微泡输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3651A (zh) 一种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
CN204864251U (zh) 肝胆引流装置
CN101342396B (zh) 一种安全方便的输液器
CN103977473A (zh)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3120811B (zh) 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
CN102000373A (zh) 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制造方法
JP5529710B2 (ja) エアートラップチャンバ
CN203943957U (zh)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2526844A (zh) 一种自动排气和防回血输液器
CN204147369U (zh) 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防气泡输液器
CN203898835U (zh) 自动排气输液器
CN201445679U (zh) 自动排气药液过滤器
CN103432640A (zh) 一种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WO2016150319A2 (zh) 防回血装置及医用输液器
CN103495243A (zh) 止液袋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3815959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
CN104189969A (zh) 一种装有新型排气储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2553031A (zh) 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
CN105268062B (zh) 一种输液器滴斗
CN101337098A (zh) 医用自动排气静脉输液器
CN202191531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CN102698345A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
CN102068736A (zh) 新型安全输液器
CN203196060U (zh) 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
CN103301536A (zh) 自动排气输液装置及其专用的防回血药液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