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7615B -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7615B
CN101537615B CN200910082949XA CN200910082949A CN101537615B CN 101537615 B CN101537615 B CN 101537615B CN 200910082949X A CN200910082949X A CN 200910082949XA CN 200910082949 A CN200910082949 A CN 200910082949A CN 101537615 B CN101537615 B CN 101537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distance
infrared
infrared sens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29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7615A (zh
Inventor
阮晓钢
刘航
武卫霞
胡静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829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7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7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7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领域。本机器人主要包括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轮子、两个直流电机、两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和机器人的主体骨架。同时,本机器人还包括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电源供电系统。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设置与机器人上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其与地面的距离,从而得出姿态信号,并根据得出的姿态信号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产生电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使机器人保持平衡。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的掌握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小,不容易产生零点漂移,并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是在伴随着当今对移动式机器人不断的深入研究的趋势下出现的新型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具有成本低、机构和控制算法简单、能高速稳定的移动、动力利用率高,同时能够自学习,同过自强化学习来学会之前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平衡,扩展了他适应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可以进行加速或者是减速以及实现原地回转和任意半径转向,移动轨迹更为灵活易变,大大弥补了传统三轮或四轮转向不足的缺点。
目前在美国的商品化两轮代步机器人Segway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Solid-State 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由于采用先进的固态陀螺仪,所以成本比较高,不能得到普及。
传统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检测系统多采用倾角仪,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测量目的,这种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像陀螺仪,倾角仪等器件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产生零点漂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作为姿态检测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此机器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来达到姿态检测的目的,此种方法大大节约了传感器的成本,同时克服了零点漂移现象,能够有效准确的对姿态进行检测。同时体积较小,甚至可以在普通的办公桌桌面上工作。
本发明的主体思路是:当机器人发生倾斜时,红外传感器检测的其与地面的距离将发生变化,红外传感器将变化的信号传给主控制器,在主控制器中,将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之后,将处理好的信号转换成驱动电机的PWM波信号,该信号传送到电机的控制电路板上,从而驱动电机,使电机朝着机器人倾斜方向转动,从而达到控制机器人自平衡的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主体支架、固定在主体支架下端的电机支架、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的两个电机、连接在两个电机上的轮子、主控制电路、固定在主体支架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支架和两个红外传感器。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红外传感器支架的左右两端,采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两个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机相连。
上述机器人的自平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左右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以电压信号的形式传送给主控制电路;设L1为左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设L2为右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L0为机器人处于平衡位置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2)主控制电路通过接收到的距离L1、L2判断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具体为:当L1>L0且L2<L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右发生倾斜;
当L1<L0且L2>L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左发生倾斜;
3)根据步骤2)得到的机器人姿态信息,主控制电路通过增量PID控制算法,得出一组PWM波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具体为:
当机器人向右倾斜时,电机向右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右移动,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
当机器人向左倾斜时,电机向左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左移动,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
本发明采用红外传感器作为姿态检测的信号输入,此种方法大大节约了传感器的成本,同时克服了零点漂移现象,能够有效准确的对姿态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自平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图
图2自平衡机器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图3自平衡机器人电气结构框图
图4自平衡机器人动作示意图
图5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6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原理图
图7整个控制过程的软件算法流程图
图8(a)电机支架结构前视图
图8(b)电机支架结构上视图
图8(c)电机支架结构右视图
图9(a)传感器支架前视图
图9(b)传感器支架上视图
图9(c)传感器支架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机械部分。本发明的机械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本机器人包括两个独立的轮子,机器人的轮子1采用的是硬质的塑料,塑料外圈套用橡胶制成的轮胎,比起普通标准的轮子,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机器人的重量,同时大大减轻了电机5的负担,从而减低了电机5的功率。进而可以减少了电机的成本。
电机支架3(参见图8)采用的是铝质材料,电机5通过上下各两个固定螺丝固定到电机支架3上。电机支架3通过左右个4个螺丝固定到机器人主体支架2的下端,这样保证了即使机器人在剧烈运动时,机器人的驱动部分仍然非常牢固。同时,电机支架3又与机器人电机5相连,构成机器人的底盘及驱动执行机构。
机器人主体支架2的主要材料为优质的3毫米厚亚格力塑料板(塑料玻璃板)。这样的材料大大减轻了机器人的重量,而且在机器人发生倾斜时,由于采用较轻的塑料板替代传统的铝板,可以使机器人迅速的恢复的平衡位置,给系统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同时,亚格力塑料板方便打孔,可以便于以后的扩展功能。
如图9所示,红外传感器支架4连接到机器人主体支架2的上端,同时,红外传感器支架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红外传感器6,构成机器人的姿态检测部分,为机器人提供姿态检测的信息。红外传感器支架4采用的是铝质的支架,因为如果采用塑料玻璃板,由于支架较细,非常容易折断,因此采用铝质支架。红外传感器支架4由一个固定螺丝固定到机器人主体支架2上。
下面结合图4说明本发明的电气部分。本发明的电气结构包括两个直流无刷电机5、DSP主控制电路板7、电源管理模块8和电池9。其中两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6分别与DSP控制板7的A/D采样电路相连,A/D采样电路将红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便于在DSP控制器内进行处理。在DSP控制器中将采样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后,由DSP输出电机控制信号PWM波,电机5的驱动电路直接与DSP控制板7相连,接收由DSP发出的PWM波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信号进行处理后进而直接控制电机5转动。
DSP控制板7的核心芯片采用的是TI公司生产TMS320F2812,该处理器采用的是改进的哈佛总线结构,内部有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时钟频率最高可达到150MHZ,完全满足的自平衡机器人实时性的要求。其中TMS320C28X系列DSP是目前控制领域最高性能的处理器,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集成度高等特点。
电机5是采用著名的集成舵机生产商FUTABA公司生产的S148型电机。该电机为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集成,机身小巧(40.5×20.0×38.0)并且性能高,采用5V直流供电,并且配合齿轮减速装置,最大转速为60rpm,扭矩为3.40kg-cm,完全满足机器人所需要的动力性能要求。同时支持PWM波控制,可以完成系统的基本要求。
红外传感器6采用的是SHARP公司生产的GP2Y0A02YK。该传感器采用5V供电,为模拟量输出,探测范围为0cm-150cm,提供宽角度的测量范围,响应时间为39ms,该传感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采集到信号,为机器人提供了极佳的动态性能。
电源管理模块8采用的是集成的DC-DC变压电路,他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池(12v)转换成DSP控制板7、电机5、红外传感器6所需要的电压(5v)。电源管理模块8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2w,而机器人实际工作的最大功率不足1.5w,所以不会存在烧毁器件的问题。
结合图4~6说明本发明的控制过程:当机器人由于外界扰动发生倾斜时,红外传感器6检测到的离地面10的距离信号将发生变化,红外传感器5将信号传给DSP控制板7,DSP控制板7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从而得出具体的机器人倾斜的程度以及机器人倾斜的方向,进而通过处理,将倾斜的程度以及倾斜的方向转化成用于电机转动控制的PWM波。左右电机5的驱动电路接收来自DSP控制板7的PWM波控制信号,在经过信号调理后,驱动电机进行转动。通过电机5的转动,带动与电机5直接相连的车轮1,使机器人达到平衡。例如:当机器人向右边倾斜时,机器人的重心随之偏离机器人的轴线,电机5亦向右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右移动,产生了一段位移,使机器人的重心重新回到所在的轴线上,进而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
本发明的DSP控制算法采用的是增量式PID控制。具体方法如图5所示,以小车车轮1与地面10的切点为原点,分别以水平和竖直方向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机器人发生倾斜时,机器人的重心如图位置所示,由于机器人的倾斜,导致了红外传感器6测得与地面的距离L1、L2发生了变化,通过对L1、L2长度的变化,可以得知机器人姿态的信息。设L0为平衡位置时红外传感器测得的与地面的距离,当L1>L0且L2<L0时,机器人向右发生倾斜;当L1<L0且L2>L0时,机器人向左发生倾斜。由此,可以判断出机器人倾斜的方向,已决定电机5的转动方向。以机器人向右发生倾斜为例,说明通过测量L1、L2的长度来决定机器人倾斜的程度。当机器人发生倾斜时,倾斜程度越大,L1的长度越长,而L2的长度越短,进而通过增量PID控制算法得出一组PWM波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5,驱动电机5进行转动,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具体为:
其中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可简单的表述如下:
Δul(k)=Δul(k)-Δul(k-1)
Δul(k)=kp(|Ll(k)-L0|-|Ll(k-1)-L0|)+ki|Ll(k)-L0|+kd(|Ll(k)-L0|-
2(|Ll(k-1)-L0|+|Ll(k-2)-L0|)(1=1,2)
Δul(k)表示第k时刻的控制量,kp表示比例系数,ki表示积分系数,kd表示微分系数,|Ll(k)-L0|表示第k时刻与平衡位置的误差。
由此算法可以得出一组PWM波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当倾斜程度越大时,电机所产生的扭矩越大,从而克服机器人倾斜的力矩越大,因而可以通过电机的转动使机器人的重心回到轴线上。

Claims (1)

1.一种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主体支架(2)、固定在主体支架(2)下端的电机支架(3)、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的两个电机(5)、连接在两个电机(5)上的轮子(1)、主控制电路、固定在主体支架(2)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支架(4)和两个红外传感器(6),两个红外传感器(6)分别固定在红外传感器支架(4)的左右两端,采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两个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机(5)相连;
对该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左右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以电压信号的形式传送给主控制电路;设L1为左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设L2为右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L0为机器人处于平衡位置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2)主控制电路通过接收到的距离L1、L2判断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具体为:当L1>L0且L2<L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右发生倾斜;
当L1<L0且L2>L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左发生倾斜;
3)根据步骤2)得到的机器人姿态信息,主控制电路通过增量PID控制算法,得出一组PWM波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5),驱动电机(5)进行转动,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具体为:
当机器人向右倾斜时,电机(5)向右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右移动,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
当机器人向左倾斜时,电机(5)向左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左移动,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
CN200910082949XA 2009-04-24 2009-04-24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7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949XA CN101537615B (zh) 2009-04-24 2009-04-24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949XA CN101537615B (zh) 2009-04-24 2009-04-24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7615A CN101537615A (zh) 2009-09-23
CN101537615B true CN101537615B (zh) 2011-05-11

Family

ID=4112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294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7615B (zh) 2009-04-24 2009-04-24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7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962A (zh) * 2013-03-08 2013-06-26 北京工业大学 桌面型双轮自平衡机器人
CN108356829B (zh) * 2017-12-14 2023-08-15 河北汇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两轮自平衡引导机器人
CN110193828B (zh) * 2019-04-18 2020-10-23 广东宝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机器人所处状态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09941375B (zh) * 2019-05-08 2021-02-26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全方位自平衡移动机器人
CN111061266A (zh) * 2019-12-12 2020-04-24 湖南大学 一种实时场景分析和空间避障的夜间值守机器人
CN112129457A (zh) * 2020-08-26 2020-12-25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腰机器人平衡判断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7615A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615B (zh) 基于红外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N107728635B (zh)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的自动平衡装置及方法
CN101590323B (zh) 独轮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01103U (zh) 一种电动两轮平衡车
CN104417605B (zh) 车辆的动力转向装置
CN203186511U (zh) 一种无手柄自平衡两轮电动车
JP2019014468A (ja) 操舵装置
CN204871393U (zh) 一种两轮平衡车
CN101623865A (zh) 独轮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29005A (zh) 一种两轮平衡车
CN205417931U (zh) 两用两轮电动平衡车
CN105083460A (zh) 一种便携口袋式智能电动车
CN103600800B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自平衡小车转向指令装置
WO2014005429A1 (zh) 一种自平衡单轮电动车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817683A (zh) 一种机器人
CN103183088A (zh) 一种高精度调速前后自平衡独轮代步车
CN111361681B (zh) 一种可实现自行车自平衡的装置、方法及自行车
CN105691505A (zh) 单踏板可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CN104670359A (zh) 一种双轮微型摩托车
KR20120116046A (ko) 주행, 조향 및 자세제어가 가능한 자전거 로봇 및 제어방법
CN201399786Y (zh)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
CN107344587A (zh) 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自平衡车避障系统
CN207607592U (zh) 重心可调的两轮自平衡底盘装置
CN201565951U (zh) 独轮机器人系统
CN111284629B (zh) 一种自平衡自行车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