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905B -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905B
CN101532905B CN2009100832030A CN200910083203A CN101532905B CN 101532905 B CN101532905 B CN 101532905B CN 2009100832030 A CN2009100832030 A CN 2009100832030A CN 200910083203 A CN200910083203 A CN 200910083203A CN 101532905 B CN101532905 B CN 101532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shaft
battery clamp
valv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32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2905A (zh
Inventor
丁庆新
郭志平
赵宏林
张仕民
孙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09100832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2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2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2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9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该电池监测装置包括冲击装置、安装有电池的电池夹具以及旋转装置,该电池夹具安装在该旋转装置上,该旋转装置能够带动该电池夹具高速旋转,以模拟电池工作中的高速旋转;所述冲击装置前端正对该电池夹具的后端,该冲击装置能够高速碰撞电池夹具,以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该电池夹具中的电池。本发明可以模拟电池在高转速和高冲击加速度下的工作状态,在国内首次实现双环境力的模拟。

Description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监测装置,具体来说是模拟电池在获得高转速和高冲击加速度下的工作状态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电池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双环境力通常是指物体旋转并在达到规定的转速时,受到轴向的过载冲击,同时物体保持相应的转速运行,即绕轴旋转是一个环境力,轴向过载冲击是另一个环境力。 
在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模拟试验中,要监测电池在高转速和高加速度下的工作状态,必须设计一专用装置来模拟此双环境力:1、装置使被测电池获得高转速;2、装置通过冲击块碰撞电池使其获得碰撞加速度。 
但是,由于无法解决电池在获得加速度后高气压对模拟装置的轴向冲击等技术难题,一直没有研制出该专用模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以模拟双环境力,使被测电池获得高转速和冲击加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该电池监测装置包括冲击装置、安装有电池的电池夹具以及旋转装置,该电池夹具安装在该旋转装置上,该旋转装置能够带动该电池夹具高速旋转,以模拟电池工作中的高速旋转;所述冲击装置前端正对该电池夹具的后端,该冲击装置能够高速碰撞电池夹具,以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该电池夹具中的电池。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主轴,该电主轴在靠近该冲击装置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电池夹具安装在该电主轴的空腔内,且该电池夹具和该电主轴之间通过滑移键连接,高速旋转的电主轴通过滑移键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该电池夹具,同时由于滑移键的导向作用,该电池夹具能够轴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冲击装置包括高压气源、储气瓶、发射筒及设于其内的活塞式冲击块,该储气瓶内储存有高压气体,且该储气瓶通过发射阀与该发射筒相连,该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能够被释放并冲击该冲击块使其高速移动。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监测装置包括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该电主轴内的阻尼腔,该阻尼腔包括该空腔装设该电池夹具后形成的剩余空间,且该阻尼腔可通断地连接有高压气源,当被测电池夹具被冲击后,高压气体进入该阻尼腔,作用在该电池夹具的右端面及电主轴的阻尼腔端面上,对该电池夹具进行降速。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监测装置还包括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该电主轴上所设的开关阀及装设于该电主轴另一端的平衡气墙,且该开关阀通过开关控制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储气瓶;所述平衡气墙呈圆柱形,其一侧固定在墙上,而面对该电主轴的一侧凹设有缓冲腔,该缓冲腔通过该开关阀与该阻尼腔相连通;当电池夹具被冲击加速移动时,该开关阀打开,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电池夹具被降速,并通过阻尼腔施加到平衡气墙的缓冲腔上,该高压气体作用在所述电主轴的右端面,形成与阻尼腔端面压力相平衡的作用力,使电主轴所受的轴向合外力为零避免电主轴受轴向载荷冲击。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开关阀包括沿电主轴的轴向设置于阻尼腔内的顶杆和沿该电主轴径向方向设置的开关杆,该顶杆上开有凹槽,顶杆后联接弹簧,当开关杆处于该凹槽内时,开关阀 处于关闭状态,当顶杆向前移动,开关杆脱离该凹槽并向上移动,这时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阻尼腔通过主轴气腔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储气瓶,该主轴气腔电磁阀初始处于中位,其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关断;在电池夹具和试验台的速度变为零且电池的监测完成后,主轴气腔电磁阀先转换到左位,其低压气源输入端与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连通,以将电池夹具推回原位,之后,主轴气腔电磁阀转换到右位,即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与大气连通。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发射筒内安装冲击块的一端通过发射筒电磁阀、调压阀连接到该储气瓶,该发射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发射筒排气阀;在电池夹具的速度变为零且电池的监测完成后,该发射筒电磁阀的低压气源输入端与发射筒的输出端连通,且发射筒排气阀处于射筒输出端与大气相通,将冲击块推回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该电池监测装置设置于一试验台上,该试验台固定在地面上。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主轴上设有活塞式防退装置,该防退装置包括防退楔块及其一端固定的活塞,且该活塞的一侧设有弹簧,另一侧空间通过楔块控制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储气瓶,当该电池夹具通过时,该防退楔块被压下,而当电池夹具通过后,该防退楔块在该弹簧的作用下弹起,阻挡电池夹具,防止其倒退。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冲击块包括前端的冲击头、安装杆和一个以上的填充环,所述填充环能够可拆卸地套装于该安装杆。 
如上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填充环呈环形,其材料为铜、钢、皮革、毛毡或其它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发明中,高速旋转电主轴负责模拟电池工作中的高速旋转;高速冲击块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电池。本发明可以模拟电池在高转速和高冲击加速度下的工作状态,在国内首次实现双环境力的模拟。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缓冲减速装置的设计,其是在主轴内设置阻尼腔、在模拟装置前端安装阻尼器以及在高速主轴轴端增加平衡气墙,当被测电池夹具被冲击后,各阻尼装置开始对模拟装置缓冲减速,同时夹具减速过程的减速冲击力作用在平衡气墙上,避免高速主轴承受减速过程的冲击载荷,从而使得电池在被冲击后,该装置能够在很短的行程内将轴向速度降低至零,同时还可避免主轴受轴向载荷冲击。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在于该冲击装置的结构,其冲击块设计成一可放置填充环的特殊结构,通过改变填充环数量或材料来使冲击块既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也有一定的韧性,最终实现碰撞时间的可调节性,不仅使用操作简便,而且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该冲击装置也可适用于所有需要控制撞击时间的冲击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阻尼腔和平衡气墙。 
图3为该实施例的电池检测装置模拟高速旋转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该实施例的电池检测装置模拟发射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该实施例的电池检测装置模拟缓冲减速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电主轴          2、开关阀          3、开关控制电磁阀 
4、电池夹具        5、发射筒电磁阀    6、调压阀 
7、发射筒排气阀    8、高压气源        9、储气瓶 
10、发射阀        11、发射筒             12、调压阀 
13、调压阀        14冲击块               15、滑移键 
16、防退楔块      17、开关阀顶杆         18、楔块控制电磁阀 
19、试验台        22、开关控制电磁阀     24、平衡气墙 
100、空腔         101、滑移键            103、阻尼腔 
240、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中,该电池监测装置包括冲击装置、安装有电池的电池夹具以及旋转装置,该电池夹具安装在该旋转装置上,该旋转装置能够带动该电池夹具高速旋转,以模拟电池工作中的高速旋转;所述冲击装置前端正对该电池夹具的后端,该冲击装置能够高速碰撞电池夹具,以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该电池夹具中的电池。本发明不仅能够使被测电池获得高转速,而且,可以通过冲击装置碰撞电池,以使其获得碰撞加速度,使得被监测电池在高转速和高加速度下工作,实现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模拟试验。 
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电池监测装置设置于一试验台19上,该试验台19固定在地面上。 
旋转装置包括设置于试验台19上的电主轴1,该电主轴1在靠近该冲击装置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空腔100,电池夹具4安装在该电主轴1的空腔100内,且该电池夹具4和该电主轴1之间通过滑移键101连接,高速旋转的电主轴1通过滑移键101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该电池夹具4,同时由于滑移键101的导向作用,该电池夹具4能够轴向移动。 
该模拟装置的冲击装置包括高压气源8、储气瓶9、发射筒10及设于其内 的活塞式冲击块14,该储气瓶9内储存有高压气体,且该储气瓶9通过发射阀10连接到该发射筒11左端的进气口,该储气瓶9内的高压气体能够被释放并冲击该冲击块14使其高速移动;该发射筒的筒体的左侧与右侧还分别设有排气通路和低压气体进气通路,该排气通路是通过发射筒排气阀7控制对应部分的排气与否,该低压进气通路是通过发射筒电磁阀5向发射筒的右侧气腔提供低压气体,使得该冲击块回复初始位置。当高压气源8提供给储气瓶9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发射阀10打开,高压气体迅速排入发射筒11,并推动冲击块14瞬时加速运动;试验完成后装置回复原位的过程中,使得发射筒11左侧气腔与大气相通,排出气体,右侧气腔流入低压气体,使得冲击块14回复到左侧初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所示,该冲击块14包括前端的冲击头50、安装杆51和一个以上的填充环53,填充环53呈环形,其材料可为铜、钢、皮革或毛毡等,各填充环53可拆卸地套装于该安装杆51,通过改变填充环53的数量和/或更换填充环53的材料可以改变该冲击块的弹性模量,从而实现对碰撞电池夹具4的时间的调节。为保障填充环在冲击过程中不被挤压破裂,填充环的安装顺序较佳为金属与非金属交替排列,且安装杆51的顶端和末端较佳均装设金属填充环。 
储气瓶9通过发射阀10与发射筒11相连,电池夹具4在高速电主轴1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当转速达到要求时,该发射阀10接通,高压气体迅速排入发射筒11,气体快速推动该冲击块14瞬间加速。该发射阀10在发射后即可关断。 
冲击块14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推动其碰撞电主轴1内的电池夹具4,使电池夹具4获得瞬时加速度,冲击块14与电池夹具4碰撞具有一定的碰撞时间,时间与冲击块14的材料性质有关,因此通过填充不同数量和材料的填充环即可改变冲击块14的弹性模量,以此来调节碰撞电池夹具的时间,进而产生不同的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由上述描述即可明了,本发明中的高速旋转电主轴1主要负责模拟电池工 作中的高速旋转,且由高速冲击块14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电池。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亮点在于缓冲减速装置的设计。由于电池在被冲击后要求装置在很短的行程内将轴向速度降低至零,同时还要避免主轴受轴向载荷冲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是在模拟装置上安装减速装置以及缓冲装置,当被测电池夹具4被冲击后,由前述减速装置对模拟装置进行减速,同时电池夹具4减速过程的减速冲击力作用在缓冲装置上,从而避免高速电主轴1承受减速过程的冲击载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缓冲、减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池监测装置的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该电主轴内的阻尼腔103,该阻尼腔103包括该空腔100装设该电池夹具4后形成的剩余空间,且该阻尼腔103可通断地连接有高压气源,当被测电池夹具被冲击后,高压气体进入该阻尼腔103,作用在该电池夹具4的右端面及电主轴1的阻尼腔端面上,从而对该电池夹具4进行降速。 
本实施例的缓冲装置包括该电主轴1上所设的开关阀2及装设于该电主轴另一端的平衡气墙24,且该开关阀2通过开关控制电磁阀22和调压阀13连接到储气瓶9;平衡气墙24呈圆柱形,其面对该电主轴1的一侧凹设有缓冲腔240,另一侧固定在墙上,平衡气墙24的缓冲腔240通过该开关阀2与该阻尼腔103相连通;当电池夹具4被冲击加速移动时,该开关阀2打开,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103,电池夹具4被降速,并通过阻尼腔103施加到平衡气墙24的缓冲腔240上,使得该高压气体同时作用在电主轴1的右端面,形成与阻尼腔103端面压力相平衡的作用力,从而使电主轴1所受的轴向合外力为零,避免电主轴1受轴向载荷冲击。 
再结合图1、图2所示,开关阀2包括沿电主轴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于该电主轴1另一端内的顶杆17和沿该电主轴径向方向设置于一阀孔内的可移动的开关杆27,其中,该顶杆17的自由端位于阻尼腔103内而靠近电池夹具的端面,其另一端可通过一弹簧固定在电主轴1的另一端的内壁,且该顶杆17上开 有凹槽,以供设置该开关杆27的自由端,该开关杆27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固定。当开关杆27的自由端处于该凹槽内时,开关阀2处于关闭状态,当顶杆17向前移动,开关杆27将脱离该凹槽并向上移动,这时阀孔被顶开,开关阀2即处于打开状态,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103。 
如图2所示,电池夹具4在被冲击块14碰撞后,获得高加速度并快速向右移动,电池夹具4右端气腔被压缩,腔内气体压力增大,并对高速电主轴1产生轴向冲击,可能对电主轴1造成损坏。本实施例的该模拟装置增加平衡气墙24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该难题,平衡气墙24为圆柱形装置,内部开有气腔240,安装固定在高速电主轴1的尾端,右端固定在墙上。电主轴1上的能与阻尼腔相通的排气口正对平衡气墙24的气腔口,当电池夹具4被碰撞后,开关阀2打开,高压气体进入主轴腔内并通过排气口流向平衡气墙24的气腔240,作用于平衡气墙24上,平衡气墙24承受载荷,减小了冲击载荷对主轴端面的冲击。 
除了上述结构外,本实施例还在电主轴1上设有活塞式防退装置,该防退装置包括防退楔块16及其一端固定的机构,且该活塞的一侧设置弹簧,另一侧空间通过楔块控制电磁阀18和调压阀12连接到储气瓶9,当该电池夹具通过时,该防退楔块16被压下,而当电池夹具4通过后,该防退楔块16在该弹簧的作用下弹起,阻挡电池夹具4,从而防止其倒退。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特点将在后面结合其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本装置拟采取的安装方式是:将系统整体安装低于操作场地平面以下的凹坑内,避免相关部件横向飞出伤及工作人员。 
以下参照图3至图5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模拟双环境力的几个工作过程: 
1、装置模拟高速旋转过程的实现 
工作开始,高压气源8提供高压空气输入到储气瓶9,当压力达到要求的压力时,高压气源8停止供气。高速电主轴1通过滑移键101带动电池夹具4开始旋转,此时,冲击块14位于发射筒11左端,发射阀10处于关断位置,发射筒排气阀7处于右位(发射筒11输出端与大气连通端关断位置),发射筒电 磁阀10处于右位(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发射筒11输出端与大气连通的位置),主轴气腔电磁阀3处于中位(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关断),气缸开关电磁阀23处于右位(气缸20输出端与大气连通、低压气源关断的位置),楔块控制电磁阀18处于左位(高压气源输入端关断、防退楔块系统16输出端与大气连通),开关控制电磁阀22处于右位(高压气源输入端关断、开关阀2输出端关断),冲击块14处于左端位置。 
2、装置模拟发射过程的实现 
当转速达到要求时,开关控制电磁阀22处于左位,开关阀2关闭,主轴空腔内无高压空气。发射阀10接通,高压气体迅速排入发射筒11,气体快速推动冲击块14瞬间加速,冲击块14在撞击电池夹具4前的速度达到V1,冲击块14和电池夹具4做碰撞后,电池夹具的速度为V2,此时电池夹具4内的电池容器因剧烈碰撞而破碎,电池开始工作,电池的工作状态可被监测。 
3、装置缓冲减速过程的实现 
电池夹具4被冲击后,其速度很高,如此高的速度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降低到零。因为实测电池是在试验台的范围内,电池的工作过程需要监测,因此,必须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将电池夹具4快速降为零。其降速过程为:主轴气腔电磁阀3处于中位关断位置,电池夹具4在被冲击完成后,开关阀顶杆17向右移动,并将开关阀2的气门顶开,开关控制电磁阀22处于左位(高压气体输出端与开关阀输入端相通),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103,作用在电池夹具4右端面及主轴阻尼腔端面上,使电池夹具4降速,由V2降至V3;同时,平衡气墙24的气腔240作用在主轴右端面,且与阻尼腔103端面的压力相同,由此形成与阻尼腔端面压力相平衡的作用力,从而使主轴1所受的轴向合外力为零。此后,电池夹具4的速度已经降为很低的V3。同时随着电池夹具的移动,气腔内被压缩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为防止高压气体对高速电主轴的过大冲击,气体通过与主轴气腔相通的气孔(阻尼孔)作用在安装于电主轴端部的平衡气墙24上,利用平衡气墙24来承载冲击载荷。电池夹具4降速后,由于气腔内高压气体作 用,电池夹具4将会向左移动,防退楔块16在弹簧的作用下弹起,将电池夹具4挡住,同时,开关阀2的顶杆17到达右极限位置,气门关闭。 
4、装置复位过程(此过程是将试验后的装置回复到过程1的状态) 
在电池夹具4的速度变为零且电池的监测完成后,阻尼腔103的高压空气通过电磁阀3动作,使与电磁阀3连接管路与大气相连,从而自行泄荷,高速电主轴1停止旋转,楔块控制电磁阀18处于右位(高压气体的输出端与防退楔块输入端相通),楔块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后退,主轴气腔电磁阀3处于左位(低压气源输入端与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连通),将电池夹具推回原位,之后,主轴气腔电磁阀3处于右位(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与大气连通的位置),更换电池夹具,然后,主轴气腔电磁阀3处于左位(低压气源输入端与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连通)后,发射筒电磁阀5处于左位(低压气源输入端发射筒的输出端连通的位置),发射筒排气阀7处于左位(发射筒输出端与大气相通)将冲击块14推回到初始位置后,所有的电磁阀恢复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的测试。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Claims (7)

1.一种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监测装置包括:
安装有电池的电池夹具;
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主轴,该电主轴在靠近冲击装置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电池夹具安装在该电主轴的空腔内,且该电池夹具和该电主轴之间通过滑移键连接,该旋转装置能够带动该电池夹具高速旋转,以模拟电池工作中的高速旋转;
冲击装置,所述冲击装置包括高压气源、储气瓶、发射筒及设于其内的活塞式冲击块,该储气瓶内储存有高压气体,且该储气瓶通过发射阀与该发射筒相连,该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能够被释放并冲击该冲击块使其高速移动,所述冲击装置前端正对该电池夹具的后端,该冲击装置能够高速碰撞电池夹具,以完成过载环境力的模拟并激活该电池夹具中的电池;
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该电主轴内的阻尼腔,该阻尼腔包括该空腔装设该电池夹具后在与该电池夹具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的剩余空间,且该阻尼腔可通断地连接有高压气源,当被测电池夹具被冲击后,高压气体进入该阻尼腔,作用在该电池夹具的右端面及电主轴的阻尼腔端面上,对该电池夹具进行降速;以及
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该电主轴上所设的开关阀及装设于该电主轴另一端的平衡气墙,且该开关阀通过开关控制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储气瓶;所述平衡气墙呈圆柱形,其一侧固定在墙上,其面对该电主轴的一侧凹设有缓冲腔,该缓冲腔通过该开关阀与该阻尼腔相连通;当电池夹具被冲击加速移动时,该开关阀打开,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电池夹具被降速,并通过阻尼腔施加到平衡气墙的缓冲腔上,该高压气体作用在所述电主轴的右端面,形成与阻尼腔端面压力相平衡的作用力,使电主轴所受的轴向合外力为零避免电主轴受轴向载荷冲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包括沿电主轴的轴向设置于阻尼腔内的顶杆和沿该电主轴径向方向设置的开关杆,该顶杆上开有凹槽,顶杆后联接弹簧,当开关杆处于该凹槽内时,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顶杆向前移动,开关杆脱离该凹槽并向上移动,这时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高压气体进入阻尼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腔通过主轴气腔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储气瓶,该主轴气腔电磁阀初始处于中位,其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关断;在电池夹具的速度变为零且电池的监测完成后,主轴气腔电磁阀先转换到左位,其低压气源输入端与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连通,以将电池夹具推回原位,之后,主轴气腔电磁阀转换到右位,即低压气源输入端关断、空气阻尼系统气体输出端与大气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内安装冲击块的一端通过发射筒电磁阀、调压阀连接到该储气瓶,该发射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发射筒排气阀;在电池夹具的速度变为零且电池的监测完成后,该发射筒电磁阀的低压气源输入端与发射筒的输出端连通,且发射筒排气阀处于发射筒输出端与大气相通,将冲击块推回到初始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上设有活塞式防退装置,该防退装置包括防退楔块及其一端固定的活塞,且该活塞的一侧设有弹簧,另一侧空间通过楔块控制电磁阀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储气瓶,当该电池夹具通过时,该防退楔块被压下,而当电池夹具通过后,该防退楔块在该弹簧的作用下弹起,阻挡电池夹具,防止其倒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包括前端的冲击头、安装杆和一个以上的填充环,所述填充环能够可拆卸地套装于该安装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环呈环形,其材料为铜、钢、皮革或毛毡。 
CN2009100832030A 2009-04-29 2009-04-29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2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2030A CN101532905B (zh) 2009-04-29 2009-04-29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2030A CN101532905B (zh) 2009-04-29 2009-04-29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905A CN101532905A (zh) 2009-09-16
CN101532905B true CN101532905B (zh) 2011-03-16

Family

ID=41103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320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2905B (zh) 2009-04-29 2009-04-29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2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411B (zh) * 2016-09-20 2018-08-21 中北大学 一种双过载环境力加载模拟装置
CN109781372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量值强冲击物理试验的发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905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7582A (zh) 一种高量级对撞冲击试验台
CN101443646B (zh) 冲击和发射设备
CN202301724U (zh) 一种柱撞试验用飞毯阻尼装置
CN201497683U (zh) 一种用于撞击实验的可调速弹射装置
EP2256773B1 (en) Switch devic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switch device
CN101532905B (zh) 模拟炮弹引信双环境力的电池监测装置
CN114414189A (zh) 一种模拟车用电池系统底部碰撞的试验装置
CN113567272A (zh) 实验室用二级增压大口径空气炮
CN111122095A (zh) 一种高速强冲击试验机
JP2006208094A (ja) 衝撃試験装置
CN111779063A (zh) 单轴支撑导向破碎锤
CN101865757B (zh) 气动活塞式汽车零部件碰撞试验机
CN106050760A (zh) 四活塞气水增压缸
CN201130127Y (zh) 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
CN201688960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冰雹试验机
CN110439880A (zh) 超高速超高同步气液驱动系统及气液驱动方法
US8196676B2 (en) Recoilless hammer
CN106703928A (zh) 由伺服油直接驱动的排气阀控制执行系统
CN203465074U (zh) 水平冲击试验台驱动装置及双向多功能水平冲击试验台
CN109827465A (zh) 一种空气炮炮管
CN105082062A (zh) 电磁钉枪
CN202010754U (zh) 液气对击锤
CN111157253B (zh) 一种自适应平衡弹射控制装置
CN208352229U (zh) 弹簧操动机构及断路器
CN101532904B (zh) 可调碰撞时间的冲击块及采用该冲击块的双环境力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