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7886B -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7886B
CN101527886B CN200810007321A CN200810007321A CN101527886B CN 101527886 B CN101527886 B CN 101527886B CN 200810007321 A CN200810007321 A CN 200810007321A CN 200810007321 A CN200810007321 A CN 200810007321A CN 101527886 B CN101527886 B CN 101527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pectrum
data
terminal
uplink
pa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7886A (zh
Inventor
刁心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07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7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7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7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7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非成对频谱以时分双工方式承载上/下行业务数据;使用成对频谱承载传送上/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其中,成对频谱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本发明,既对业务数据保留了TDD的信道互易性及上/下行业务的灵活性,又对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了FDD的低反馈时延,此外,通过本发明,还可以实现TDD系统与FDD系统的进一步协同。

Description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基于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双工方式是区分传统无线系统的特征之一,也是决定无线系统基本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系统的诸多性能与其采用的双工方式密切相关,例如,(1)系统对频谱使用的灵活性;(2)终端和基站复杂度;(3)信道信息的使用能力;(4)多网协同能力;(5)网间互通能力;(6)对终端移动速度的支持能力等。
现有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双工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1)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方式,例如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采用该方式;2)纯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方式,例如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使用该方式;(3)半双工FDD(Half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该方式。
其中,纯TDD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如下几点:(1)无需成对的频谱,便于频率规划;(2)接收机和发射机通道设计简单;(3)便于利用信道互易特性,使得智能天线的设计简单。TDD方式的主要缺点是:(1)覆盖区域过大时频谱使用效率低于FDD方式;(2)支持高速移动方面不如FDD方式。
纯FDD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如下几点:(1)适合支持高速移动;(2)适合大的覆盖区域。FDD的主要缺点是:(1)需要成对的频谱,带来频谱规划上的困难;(2)信道互易特性的使用存在困难,使得智能天线的设计难度加大;(3)上下行频谱使用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不够灵活。
相比于纯FDD方式,半双工FDD方式的优点是:(1)终端收发分时工作使得终端通道结构简单,成本比较低;(2)时分复用的引入导致、测量、切换等功能的实现简便。
目前,在研究领域,已经对各种双工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如欧盟IST(信息化社会技术)项目中的报告“未来宽带无线接口中双工方式的安排(Duplex arrangements for future broadbandradio interfaces.IST-2003-507581 WINNER D2.5 v1.0)”对7种可能的双工方式进行了评估:(1)纯FDD;(2)纯TDD;(3)半双工FDD(GSM);(4)FDD上行频谱中引入TDD;(5)FDD下行频谱中引入TDD;(6)频带切换的混合FDD(Band switched FDDHybrid);(7)使用双TDD频谱的双频带混合双工(Dual band TDDHybrid)。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新的双工方式,或者寻找把现有TDD、FDD双工方式进行有效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利用好TDD和FDD的优点,避免TDD和FDD的缺点。
WINNER D2.5 v1.0给出的频带切换的混合FDD(Band switchedFDD Hybrid)方式使用一对频带A和频带B,在第一个时间段内,在频段A用于上行的同时,频段B用于下行;在第一个时间段结束之后及第二个时间段开始之前,无线终端和基站的收发通道在频段A和频段B之间完成切换,第二个时间段内,在频段A用于上行的同时,频段B用于下行。标题为“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相干波束赋型的频带切换(Band switching for coherent beam forming in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第20050243748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这项技术的实施方法。
WINNER D2.5 v1.0给出的双频带混合双工(Dual band TDDHybrid)使用成对的TDD频谱,这种频谱使用方式可能实现的双工方式有:(1)纯TDD;(2)半双工(half duplex=(T+F)DD)。
此外,标题为“运行一个TDD/虚拟FDD分层蜂窝通信系统的方法(Method of operating a TDD/virtual FDD hierarchical 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的第20050174954号美国专利申请给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TDD系统被FDD系统所覆盖的情况下,借用FDD的上行频谱中的剩余部分作为终端FDD工作方式的上行通道,使用TDD频谱作为终端FDD工作方式的下行通道,这样就形成一个“虚拟”的FDD双工方式。该专利借用FDD的上行频谱中的剩余部分得到的主要好处是充分利用了FDD的上行频谱中的剩余部分。
标题为“一种提高时分双工系统上行反馈能力的方法”的第200610169883.4号中国专利申请给出的提高时分双工系统上行能力的系统,包括:基站、终端以及基站和终端通信使用的双向频谱和下行单向频谱。基站还用于在下行单向频谱向终端发送反馈信息;终端还用于在下行单向频谱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终端在双向频谱上收发信号和在下行单向频谱上接收信号以时分的方式进行。
标题为“一种提高时分双工系统下行反馈能力的方法”的第200610171582.5号中国专利申请给出的提高时分双工系统下行能力的系统,包括基站、终端以及基站和终端通信使用的双向频谱和上行单向频谱。终端还用于在上行单向频谱上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基站还用于在上行单向频谱上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终端在双向频谱接收信号和在上行单向频谱上发送信号以时分的方式进行。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明,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都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双工方式所使用的频谱个数或者频谱种类限制在两个以内,并且双工方式的应用被定位于在一个系统内使用,在这种局限下来设计混合双工方式,这就限制了双工设计的自由度,导致在这种限制下设计出的各种混合双工方式,要么TDD方式帧结构对反馈时延的限制依然存在,要么FDD在非对称业务的支持能力上的局限性仍然存在,要么与现有系统兼容性差且复杂度高。
因此,目前缺少一种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并且可以满足未来多网协同的要求的双工方式。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如下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即,在将双工方式所使用的频谱个数或频谱种类限制在两个以内的情况下,设计的混合双工方式综合性能不高,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混和双工方式,具体地,提供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基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使用三种频谱实现的混合双工方式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包括以下处理: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非成对频谱以时分双工方式承载上/下行业务数据;使用成对频谱承载传送上/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其中,成对频谱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
其中,上述的控制数据的传送方式为以下任一种:成对频谱中的两个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上行控制数据,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下行控制数据;成对频谱中的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与非成对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上行控制数据,非成对频谱承载业务数据;成对频谱中的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与非成对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下行控制数据,非成对频谱承载业务数据。
优选地,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非成对频谱承载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符号。
优选地,在承载控制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上行控制信道;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下行控制信道。
优选地,非成对频谱、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中的任意两个之间以半频分双工方式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节点,用于使用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成对频谱承载传输上行/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多个第二无线节点,位于一个第一无线节点的覆盖区域内,用于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方式的非成对频谱承载上行/下行业务数据;无线终端,工作于第一无线节点和第二无线节点所使用的频谱上,用于与第一无线节点和第二无线节点以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基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处理:终端使用成对频谱与网络进行控制信息交互,其中,成对频谱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和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网络通过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非成对频谱上的资源许可数据,其中,非成对频谱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频谱;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使用成对频谱与网络进行控制信息交互的操作具体为:终端使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完成小区同步,并获取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的小区广播信息;终端使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向网络发送请求接入非成对频谱的接入请求。
优选地,上述的小区广播信息包括非成对频谱上的业务信道的可用性信息和/或业务信道的位置信息;上述的接入请求中携带有终端的双工能力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资源许可数据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资源大小信息、资源位置信息、资源使用方式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终端接入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终端根据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终端接入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上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
或者,上述的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终端接入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网络根据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终端接入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下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或者,上述的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终端接入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终端根据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网络发送重发数据。
或者,上述的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终端接入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网络根据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终端发送重发数据。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既对业务数据保留了TDD的信道互易性及上/下行业务的灵活性,又对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了FDD的低反馈时延,此外,通过本发明,还可以实现TDD系统与FDD系统的进一步协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的实现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的分层无线接入网的频谱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将双工方式所使用的频谱个数或频谱种类限制在两个以内,因此设计的混合双工方式综合性能不高,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混和双工方式,具体地,提供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基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使用三种频谱实现的混合双工方式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如下三种频谱:用于承载上行及下行业务数据的非成对频谱(频谱B,Bi-direction)、成对频谱(频谱U和频谱D),具体包括用于承载下行控制数据的频谱D和用于承载上行控制数据的频谱U。其中,频谱B、频谱D、频谱U两两之间存在控制相互干扰的保护带宽,其中任意两个之间可以以半FDD方式工作。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频谱B可以是图6中的频段605至609中的任何一段TDD频谱,也可以使用目前划分给地面电视广播的频谱,包括VHF:174MHz~230MHz,UHF:470MHz~798MHz,中的一部分。频谱B也可以是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免许可频段。
由于频谱B是以双向方式使用的频谱,既可用于上行传送,也可用于下行传送,因此在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双工方式下,在频谱B上配置上行和下行业务信道。频谱B通常是分配给TDD系统使用的非成对频谱。在频谱B上除了承载业务数据之外,还承载用于信道估计的参考符号(或导频符号);另一方面,频谱B可以是在频域上连续的一段非成对频谱,也可以是在频域上不连续的多个非成对频谱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实现业务的灵活提供以及实现多个TDD系统协同工作。
频谱U是只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一般地,频谱U是FDD系统使用的成对频谱的上行频谱;频谱D是只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一般地,频谱D是FDD系统使用的成对频谱的上行频谱,频谱D也可以是用于下行广播的频谱,如用于MBMS或者DVB-T的广播用频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系统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图1是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节点101,以FDD方式工作,用于使用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频谱U)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频谱D)的成对频谱承载传输上行/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即,其工作频谱为频谱D和频谱U;第一无线节点可以是以下任一种::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的带有基带处理的基站的射频单元或者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的分布式基站的远端射频单元(RemoteRadio Unit,简称为RRU)、无线中继器、支持3GPP LTE FDD标准的基站等;
(2)多个第二无线节点102,位于一个第一无线节点101的覆盖区域内,用于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方式的非成对频谱(频谱B)承载上行/下行业务数据,即,其工作频谱为频谱B;其中,第二无线节点可以是以下任一种:以时分双工方式工作的带有基带处理的基站的射频单元、以时分双工方式工作的分布式基站的远端射频单元、以时分双工方式工作的无线数字中继器、或者支持3GPPLTE TDD标准的基站等;
(3)无线终端103,工作于第一无线节点和第二无线节点所使用的频谱上,用于与第一无线节点和第二无线节点以本发明提供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具体地,无线终端103可以是支持3GPP LTE FDD和TDD标准的双模终端,可以在如下频谱上以半双工FDD方式工作:(1)频谱U和频谱D;(2)频谱U和频谱B;(3)频谱D和频谱B,而且,还可以在非成对频谱B上以TDD方式工作。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和双工控制单元104,用于对成对频谱(频谱U和频谱D)和非成对频谱(频谱B)进行管理和分配,以及控制第一无线节点101、第二无线节点102以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与无线终端103的通信。
上面的第一无线节点101的特点在于,除了支持3GPP LTE FDD标准所规定的功能之外,还在频谱U和频谱D上支持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双工所需要的控制数据的传输,其支持方式可以是如下方式之一:(1)无线节点101占用3GPP LTE FDD标准中的控制信道资源来传送为频谱B上的业务数据的传送服务的控制数据;(2)无线节点101占用3GPP LTE FDD标准中的业务信道资源来传送为频谱B上的业务数据的传送服务的控制数据。
以TDD方式工作的第二无线节点102的特点在于,可以以如下三种方式工作:(1)可以以3GPP LTE TDD标准所规定的方式独立向无线终端103提供业务;(2)可以在资源管理与双工控制单元104的管理和控制下,把频谱B的资源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频谱、射频通道、处理资源用于TDD标准所规定的方式独立向无线终端103提供业务,一部分频谱、射频通道、处理资源用于以本发明所述的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即只在频谱B上的这些信道上承载业务数据,传输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由频谱D和频谱U承载;该方式是3GPP LTE FDD标准与3GPP LTE TDD标准向多网协同演进过程中实现平滑过渡的一种方式;(3)第二无线节点102的全部频谱、射频通道、处理资源用于以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双工,即只在频谱B上的这些信道上个承载业务数据,传输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由频谱D和频谱U承载。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以上述的第2种工作模式为例进行描述。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实现的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既保留了TDD的信道互易性及上下行业务的灵活性,又兼有FDD的低反馈时延带来的各种优点。
方法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
图2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非成对频谱(例如,频谱B)以时分双工方式承载上/下行业务数据;
步骤S204,使用成对频谱承载传送上/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其中,成对频谱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例如,频谱U)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频谱D)。为了执行该处理,需要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上行控制信道;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下行控制信道。
如图3所示,其中,在步骤S204中,上述的控制数据的传送方式为以下任一种:(方式一)成对频谱中的两个频谱以FDD方式工作,其中一个频谱(频谱U)承载向网络上传的上行控制数据,另一频谱(频谱D)承载网络下发的下行控制数据;(方式二)成对频谱中的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频谱U)与非成对频谱(频谱B)以FDD方式工作,频谱U承载向网络上传的上行控制数据,频谱B承载业务数据;(方式三)成对频谱中的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频谱D)与非成对频谱(频谱B)以FDD方式工作,频谱D承载网络下发的下行控制数据,频谱B承载业务数据。这里提到FDD方式可以是全双工的FDD,也可以是半双工FDD,其中,采用半双工TDD方式可以达到降低终端复杂度的效果。
其中,在上述的方法中,还可以进一步使用非成对频谱承载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符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是指无线终端、无线中继器等通信节点通过空中接口向网络发送的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传输是指网络通过空中接口向无线终端、无线中继器等通信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上行控制数据传输是指无线终端、无线中继器等通信节点通过空中接口向网络发送的控制数据;下行业控制据传输是指网络通过空中接口向无线终端、无线中继器等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数据。上述的控制数据既包括控制信令数据,也包括无线环境测量数据。
具体地,上行控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调度请求信息数据、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为CQI)信息数据、确认(ACK)/非确认(NACK)信息数据、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为PMI)信息数据、接入请求信息数据、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Coding,简称为AMC)信息数据。下行控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数据、上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调度请求许可指示信息数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数据或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dication,简称为CSI)信息数据、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ARQ)信息数据、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数据、接入请求许可信息数据、编码传输格式指示信息数据、功率控制数据(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简称为TPC)、切换控制数据、小区信息广播数据、小区同步数据。
方法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基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
图4示出了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402,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无线数字中继器)使用成对频谱与网络进行控制信息交互,其中,所述成对频谱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和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
步骤S402,网络通过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非成对频谱(频谱B)上的资源许可数据;其中,资源许可数据包括资源大小信息、资源位置信息(包括时隙位置、载频或子载波位置)、资源使用方式信息等,资源块的位置也就是频谱B的上行/下行业务信道的位置,通过该处理,可以实现频谱B上的上行/下行业务信道的分配或调度;
步骤S404,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使用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行/下行传输中,在频谱B上的资源已静止的方式配置给终端(例如,非调度业务的情况),则在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传输块集合的发送或接收后,不再重复执行步骤S402,这将在下文中有详细描述。
上面提到的控制数据包括以下任一种:调度请求信息数据,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为CQI)或信道状态指示信息(Channel State Indication,简称为CSI)数据,ACK/NACK(确认/非确认)信息数据,PMI(Pre-coding Matrix Index,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数据,接入请求信息数据,编码传输格式指示信息数据、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指配资源位置、编码传输格式等),上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调度请求许可指示信息,接入请求许可信息数据,编码传输格式指示信息数据,功率控制数据(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简称为TPC),切换控制数据,小区信息广播数据。
具体地,上面的步骤S402可以具体为如下操作:(1)终端使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频谱D)完成小区同步,并获取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的小区广播信息,其中,该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非成对频谱的业务信道的可用性信息,例如,频谱B上是否存在可用于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混合双工的资源;(2)终端使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频谱U)向网络发送请求接入非成对频谱(频谱B)的接入请求,其中,接入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终端的双工能力信息,例如,支持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混合双工的能力等。
图5示出了上述的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便于实现无线终端103对频谱B上的业务信道的快速接入,无线终端103从无线接点101使用的频谱(频谱D、频谱U)上接入无线接点102的工作频谱(频谱B)上的信道。为了实现这种接入,FDD系统与TDD系统之间的无线帧在时间上保持特定的同步关系,一种同步关系见图5:TDD无线帧的起始时间滞后或超前FDD无线帧一个固定时延Td,Td的取值范围为:-10ms<Td<10ms,其中,Td取负值表示TDD的无线帧的帧头在时间上超前FDD无线帧的帧头,Td取零值表示TDD的无线帧的帧头在时间上与FDD无线帧的帧头严格同步。
为了避免TDD与FDD系统之间的邻频带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TDD系统与FDD系统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站址上。
基于以上描述,如图5所示:
在时刻T1,无线终端103在无线接点101使用的频谱(频谱D)上完成小区同步并获取频谱下发的小区广播信息。小区广播信息里可以包含频谱B上的业务信道的可用性指示,比如,频谱B上是否存在可用于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混合双工的资源。
在时刻T2,无线终端103通过频谱U向网络上请求接入频谱B,进一步地,无线终端403在上报请求接入频谱B的信息里面包含自身的双工能力信息,比如,包含具有支持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混合双工的能力;
在时刻T3,网络通过频谱D上的控制信道向无线终端103下发频谱B上的资源许可数据。网络侧的资源管理与双工控制单元404根据无线终端上报的双工能力,向终端发出使用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混合双工的控制命令,并且,向无线终端103分/下行业务信道的资源大小和资源位置(如信道位置)。
具体地,网络为无线终端103分配的资源如图5所示:在频谱B上的属于无线接点102的无线帧上的上行时隙5和6、时隙9和10内的资源块用于承载上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块集合;在频谱B上的无线帧上的下行时隙11和12、时隙16和17内的资源块用于承载下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块集合;在频谱D上的时隙12用于传输下行控制数据;频谱D上的时隙12用于传输下行控制数据;频谱U上的时隙18用于传输上行控制数据。
之后,无线终端103在网络为其分配的属于频谱B的上下行业务信道上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具体地,包括上行业务数据传输和下行业务数据传输两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一)上行业务数据传输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的处理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为TTI)内的业务数据发送;终端接入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终端根据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终端接入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上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5,无线终端103通过无线接点102上的接收通道,在时刻①,无线终端103接入频谱B上的上行时隙5和6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传输数据块集合的业务数据的发送。之后,在时刻②,无线终端103接入无线接点101使用的频谱D上的无线帧上的时隙12,从而获取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比如,获取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数据(AMC)、重传请求数据(ARQ)等;然后,无线终端103根据这些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之后,无线终端103通过无线接点102上的接收通道,在时刻③,无线终端103接入频谱B上的上行时隙9和10,在这个时间区间内完成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传输数据块集合的业务数据的发送。
另外,对于上行重传过程,步骤S406中的处理可以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终端接入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终端根据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网络发送重发数据。该过程也可以结合图5来理解,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二)下行业务数据传输
在该情况下,步骤S406中的处理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终端接入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网络根据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终端接入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下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继续参照图5,具体可以描述如下:无线终端103通过无线接点102上的发射通道,在时刻A,无线终端接入频谱B上的下行时隙11和12,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传输数据块集合的业务数据的接收之后,在时刻B,无线终端103接入无线接点101使用的频谱U上的无线帧上的时隙18,在该时隙内向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比如,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数据(AMC)调整数据、重发请求数据(ARQ)等、信道状态或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等;无线节点101根据这些终端上报的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之后,在时刻C,无线终端103接入无线接点102上的发送通道,在频谱B上的下行时隙16和17内完成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传输数据块集合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另外,对于下行重传过程,步骤S406中的处理具体为:终端根据资源许可数据接入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终端接入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网络根据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终端发送重发数据。该过程也可以结合图5来理解,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上面描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终端103从无线节点101使用的频谱D上接入无线节点102上的频谱B上的业务信道,其接入时间可以显著缩短,具有和FDD系统一样的快速接入;由于终端103在频谱B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和FDD一样得到快速反馈控制,其频谱效率,特别是在高速移动条件下的频谱效率,可以和FDD系统一样。
由于业务数据是无线接入网的主要无线负载,而且空口负载的非对称主要是业务数据引发的,在本实施例中,业务数据采用TDD方式传送的方式保证了频谱的使用效率;而控制数据的上下行传输具有对称性的特点,因此FDD方式传输控制数据是一种合理的方式,而FDD低时延的特点保证了控制数据的快速反馈,从而使得以TDD方式承载的业务数据具有很好的动态适应能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技术方案中,是以3GPP LTEFDD标准规范的系统与3GPP LTE TDD标准所规范的系统为基础来来构建一个多往协同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同样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可应用于其它FDD与TDD系统之间的协同,按照本实施例所述的系统的方法,至少还可以实现如下系统间的协同:(1)GSM系统与3GPP LTETDD标准所规范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2)GSM系统与无线局域网标准所规范的TDD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3)GSM系统与WiMAX标准所规范的TDD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4)GSM系统与WiMAX标准所规范的TDD系统以及3GPP LTETDD标准所规范的系统这三个系统之间的协同。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1)既保留了TDD的信道互易性及上下行业务的灵活性,又兼有FDD的低反馈时延带来的各种优点,从而提高TDD空口的动态性能和吞吐量;(2)在与分层无线接入网架构及节点调度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可以使在高端频谱上以TDD方式工作的微小区无线接点支持高速移动终端,从而扩展了高端频谱的应用范围;(3)本发明提供的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是FDD系统与TDD系统之间进行多网协同所需要的理想双工方式;(4)易于在现有频谱规划下实现;(5)可以与现有系统的双工模式兼容,实现平滑演进;(6)既可用于无线接口,也可用于有线接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非成对频谱以时分双工方式承载上/下行业务数据;
使用成对频谱承载传送所述上/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其中,所述成对频谱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数据的传送方式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成对频谱中的两个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上行控制数据,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下行控制数据;
所述成对频谱中的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与所述非成对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上行控制数据,所述非成对频谱承载业务数据;
所述成对频谱中的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与所述非成对频谱以频分双工方式工作,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承载下行控制数据,所述非成对频谱承载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承载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承载所述控制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上行控制信道;
在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配置下行控制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成对频谱、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中的任意两个之间以半频分双工方式工作。
6.一种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节点,用于使用包括一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和一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成对频谱承载传输上行/下行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控制数据;
多个第二无线节点,位于一个第一无线节点的覆盖区域内,用于使用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方式的非成对频谱承载所述上行/下行业务数据;
无线终端,工作于所述第一无线节点和所述第二无线节点所使用的频谱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节点和所述第二无线节点以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使用成对频谱与网络进行控制信息交互,其中,所述成对频谱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和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
所述网络通过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非成对频谱上的资源许可数据,其中,所述非成对频谱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使用成对频谱与网络进行控制信息交互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终端使用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完成小区同步,并获取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下发的小区广播信息;
所述终端使用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向网络发送请求接入非成对频谱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非成对频谱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广播信息包括所述非成对频谱上的业务信道的可用性信息和/或业务信道的位置信息;所述接入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双工能力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许可数据包括如下信息至少之一:资源大小信息、资源位置信息、资源使用方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所述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上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所述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
所述网络根据所述反馈控制数据调整其发射参数;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另一下行时隙,完成下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上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发送;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获取所述网络下发的反馈控制数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网络发送重发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使用所述非成对频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许可数据接入所述非成对频谱的下行时隙,完成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业务数据的接收;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向所述网络发送反馈控制数据;
所述网络根据所述反馈控制数据中的请求重发指示信息,在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频谱的时隙内向所述终端发送重发数据。
CN200810007321A 2008-03-04 2008-03-04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Active CN101527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7321A CN101527886B (zh) 2008-03-04 2008-03-04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7321A CN101527886B (zh) 2008-03-04 2008-03-04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7886A CN101527886A (zh) 2009-09-09
CN101527886B true CN101527886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09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7321A Active CN101527886B (zh) 2008-03-04 2008-03-04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78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3755B2 (en) 2014-08-20 2019-04-1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7550A1 (zh) * 2009-11-10 2011-05-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917460B (zh) * 2011-08-03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复用发射通道的方法及系统
US9264205B2 (en) * 2013-10-22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ixed full and half duplex users
CN104735802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微思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频二维调度的双工通信方法
CN106549744B (zh) * 2015-09-23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载波配置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K3288326T3 (da) 2015-10-22 2020-10-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remgangsmåde til overførsel af feedbackinformation, terminaludstyr og basisstation
CN109120382B (zh) * 2017-06-22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
CN110690954A (zh) * 2018-07-07 2020-01-14 唐焱冰 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881A (zh) * 2002-10-23 2004-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929360A (zh) * 2005-09-07 2007-03-1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交变的频率时间分割的双工通信方法
CN101052149A (zh) * 2007-05-18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881A (zh) * 2002-10-23 2004-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929360A (zh) * 2005-09-07 2007-03-1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交变的频率时间分割的双工通信方法
CN101052149A (zh) * 2007-05-18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3755B2 (en) 2014-08-20 2019-04-1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7886A (zh)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7886B (zh) 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混合双工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
US202103597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ong-Term Evolution (LTE)-Compatible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deband LTE
KR1021972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048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CN101527936B (zh) 分层异构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分层异构无线接入网实现方法
CN10473747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05580469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792750A (zh) 多载波系统中为仅下行链路rf载波提供上行链路反馈的技术
CN105580404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20598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设备
US11503658B2 (en) Smart scheduling for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avoidance on multiple uplink transmissions
KR20140032705A (ko) 이종 복식 기지국간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827493B2 (en)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wideband long-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transmission
Rakesh et al. A survey of mobile WiMAX IEEE 802.16 m standard
CN105580471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547512B (zh)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JP6161377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684503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247164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演进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
Sternad et al. The winner B3G system MAC concept
US20230105675A1 (en) Access Poi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Supporting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Receiver/Transmitters In A Device Supporting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CN103997789B (zh)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Kotelba et al. FP7 ICT-2007-215533
CN101237275A (zh) 反馈增强的tdd系统和空中接口、反馈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