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1609A -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1609A
CN101521609A CN200810010492A CN200810010492A CN101521609A CN 101521609 A CN101521609 A CN 101521609A CN 200810010492 A CN200810010492 A CN 200810010492A CN 200810010492 A CN200810010492 A CN 200810010492A CN 101521609 A CN101521609 A CN 101521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wireless sensor
sensor network
module
hardwar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10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军辉
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HONGDIAN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ZHONGDIAN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ZHONGDIAN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ZHONGDIAN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10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1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1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涉及拓扑结构、通信控制、网络自组、动态数据管理。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装置,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性能,并增加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中应用的实用性。本发明包括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中的ATmegal128L芯片,采用精简指令集,流水线工作;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CC2420射频芯片符合2.4GHz,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其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可以通过I/O口直接为微处理器获得;所述的电源模块采用DS2770芯片,来对电源进行电量监测以及充放电控制。

Description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拓扑结构、通信控制、网络自组、动态数据管理,尤其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获取、数据分布和控制管理的网路分布的硬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国外,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兴起,从芯片的设计、硬件平台的搭建,到对物理、媒体接入、路由层协议以及跨层设计的研究,都是研究机构和企业关注的热点,传感器网络的挑战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于2001年资助加州伯克利大学开发了名为“Smart Dust”智能灰尘的无线传感器开发系统。在2003年度的自然科学基金自主的专题中,便有一个是传感器与传感器系统及网络,拨款额度达到三千四百万美元。美国国防部在这方面的投入更为巨大。美国的很多大学都已开展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研制的传感器系统Mica、Mica2、Mica2Dot已被广泛地用于低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开发。国外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些关键技术都严格保密,一些公开的技术也只能局限于实验研究。因此,我国有必要有必要掌握无线传感器网路相关技术,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内很多企业也参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的研发,并推出了很多成熟的产品。这些产品多采用MSP430+CC2420或者CC2430芯片来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功能比较简单,在实验研究中具有局限性,更不适合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装置,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性能,并增加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中应用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中的ATmegal128L芯片,采用精简指令集,流水线工作;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CC2420射频芯片符合2.4GHz,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其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可以通过I/O口直接为微处理器获得;所述的电源模块采用DS2770芯片,来对电源进行电量监测以及充放电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提供传感器外扩接口,可外扩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各类传感器;为了便于数据为上位机获得,节点提供串口通讯接口和上位机相连,能有效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节点间无线通信,节点消耗能量的检测和电源电量监控以及对电池充电管理,节点可以采取电池供电,也可外接5V电源直接供电,既方便了实验研究的需要,也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不依赖基础设施,能多径路由、自修复和自维护;具有分布式的数据结构,在部分节点毁损时可通过重组继续工作;拥有大量分布节点和信息融合机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误报警概率;节点多功能组合能够快速定位移动对象,预测其运动趋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射频模块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微处理器(含传感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源管理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中的ATmegal128L芯片,采用精简指令集,流水线工作;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CC2420射频芯片符合2.4GHz,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其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可以通过I/O口直接为微处理器获得;所述的电源模块采用DS2770芯片,来对电源进行电量监测以及充放电控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源管理模块负责对微处理器模块、射频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供电,传感器模块将要采集的的信号采集上来传输到微处理器模块,然后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传输到控制中心;微处理器模块也可对电源模块的实施实时检测,获得装置的电量消耗状况并及时对节点充电。
本发明的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1)射频电路(CC2420)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CC2420符合2.4GHz 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收发芯片,CC2420具有完全集成的压控振荡器,只需要天线、16MHz晶振等非常少的外围电路就能在2.4GHz频段上工作。CC2420的选择性和敏感性指数超过了IEEE802.15.4标准的要求,可确保短距离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支持数据传输率高达250kbps,可以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快速组网。
本发明利用射频芯片CC2420从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首先经过低噪声放大器,然后正交下变频到2MHz的中频上,经过中频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两路信号经过滤波和放大后,直接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继的处理,如自动增益控制、最终信道选择、解扩以及字节同步等,都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处理。当CC2420的SFD引脚为低电平时,表示接收到物理帧的SFD字节。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在128字节的接收FIFO缓冲区中,帧的CRC校验由硬件完成。CC2420的FIFO缓冲区保存MAC帧的长度、MAC帧头和MAC帧负载数据三个部分,不保存帧校验码。CC2420发送数据时,数据帧的前导序列、帧开始分隔符以及帧校验序列由硬件产生;接收数据时,这些部分只用于帧同步和CRC校验,而不会保存到接收FIFO缓冲区。CC2420发送数据时,使用直接正交上变频。基带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直接被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低频滤波器,直接变频到设定的信道上。
本发明电路图中CC2420内部使用1.8V工作电压,适合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外部数字I/O接口使用3.3V电压,这样可以保持和3.3V逻辑器件的兼容型。它在片上集成了一个直流稳压器,能够把3.3V电压转化成1.8V电压。这样对于只有3.3V电源的设备,不需要额外的电压转换电路就能正常工作。CC2420射频信号的收发采用差分方式进行传输,其最佳差分负载是115+j180,阻抗匹配电路应该根据这个数值进行调整。如果使用单端天线则需要使用平衡/非平衡阻抗转换电路(BALUN,巴伦电路),可以达到最佳收发效果。CC2420需要有16MHz的参考时钟用于250kbps数据的收发。装置使用外部时钟,直接从XOSC16Q1引脚引入,XOSC16Q2保持悬空,CC2420要求时钟源的精度应该在±40×10-6以内。
(2)微处理器模块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本发明采用8位低功耗微处理器ATmega128L,它具有片内12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Flash),4K字节的数据存储器(SRAM,可外扩到64K)和4K字节的E2PROM。此外,它还有8个10位ADC通道,2个8位和2个16位硬件定时/计数器,并可在多种不同的模式下工作。8个PWM通道、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和片上振荡器、片上模拟比较器,UART、SPI、I2C总线接口、JTAG接口;
本发明中CC2420使用SFD、FIFO、FIFOP和CAA四个引脚表示收发数据的状态;而处理器通过SPI接口与CC2420交换数据、发送命令等。CC2420收到物理帧的SFD字段后,会在SFD引脚输出高电平,直到接收完该帧。如果启用了地址辨识,在地址辨识失败后,SFD引脚立即转为输出低电平。FIFO和FIFOP引脚标识接收FIFO缓冲区的状态。如果接收FIFO缓冲区有数据,FIFO引脚输出高电平;如果接收FIFO缓冲区为空,FIFO引脚输出低电平。FIFOP引脚在接收FIFO缓冲区的数据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或者在CC2420接收到一个完整的帧以后输出高电平。临界值可以通过CC2420的寄存器设置。CCA引脚在信道有信号时输出高电平,它只在接收状态下有效。在CC2420进入接收状态至少8个符号周期后,才会在CCA引脚输出有效的信道状态信息。SPI接口由SCn,SI,SO和SCLK四个引脚构成。处理器通过SPI接口访问CC2420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区。在访问过程中,CC2420是SPI接口的从设备,接收来自处理器的时钟信号和片选信号,并在处理器控制下执行输入输出操作;SPI接口接收或发送数据时都与时钟下降沿对齐。
(3)传感器模块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外扩传感器接口,也自带温度传感器DS18B20。自带温度传感器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该装置信号线高的时候,内部电容器储存能量通由1线通信线路给片子供电,而且在低电平期间为片子供电直至下一个高电平的到来重新充电。DS18B20的电源也可以从外部3V-5.5V的电压得到。
DS18B20采用一线通信接口,它必须在先完成ROM设定,否则记忆和控制功能将无法使用。主要首先提供以下功能命令之一:读ROM、ROM匹配、搜索ROM,跳过ROM、报警检查的命令。由于本发明的装置只采用了一片单总线操作芯片,因此只需要执行下面命令,就可以完成对温度传感器温度数据的读取:1)发送跳过ROM命令;2)发送读取命令;3)发送读取类型命令;4)读取数据;
由于本发明的DS18B20与微处理器Atmega128L采用的是1-Wire总线通信协议方式,即在一根数据线上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但对一般的单片机来讲,单纯的硬件并不支持单总线协议,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软件方法模拟单总线的协议时序,从而完成对DS18B20芯片的访问。
DS18B20在一根I/O线上读写数据,因此,对读写的数据位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只有严格遵守通讯协议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所有时序均以主机为Master,单总线器件为Slave,每次数据的传输均从主机启动写时序开始,如果要求单总线器件回送数据,则在写命令后,主机需启动读时序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和命令的传输都是低位在先。
(4)电源管理模块工作原理
如图4所示,电源管理模块主要采用芯片DS2770,主要监测电池的容量、电压、电流、温度和电池充电模式管理与充电电流控制。ATmegal128L与DS2770通信并读取DS2770内部寄存器的数值,把电量和电压读取到微处理器中。
DS2770有两种工作方式:有源模式和睡眠模式。在有源工作模式,DS2770连续测量电流、电压、温度和时间,而且有电流流量累加和充电控制。主系统可采用此数据。仅当状态寄存器的PMOD设为1及以下情况出时,DS2770才进入睡眠模式:
当CINI设为0,DQ线保持低电平超过2秒。如果在充电,则充电立即停止。
当CINI设为1,DQ线保持低电平超过2秒。如果在充电,则充电完成后进入睡眠模式。而以下情况出现,DS2770进入有源工作模式:DQ线为高电平,CINI设为1时,VCH的电压大于VDD。
DS2770可单独作为支持对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充电的控制器工作,充电的电池类型通过状态寄存器CTYPE选择(0用于锂电池,1用于镍氢电池)。两者的充电控制是通过外部直流或限流充电电源的开/关选通完成,如果电池电压低于VLB且有充电电源,脚UV降为低电平,在快速充电开始前,要以小充电速率恢复电池电压,在图3应用电路中,UV通过一个360欧的串联电阻限制涓流充电电流。电阻的选择取决于充电电源。UV降为低电平与电池组的状态无关,电池电压达到VLB时,UV升为高电平。当涓流充电时,状态寄存器的CSTAT1和CSTAT0被清零,相应地用0、1值表示充电。
当发出开始充电命令(B5h),状态寄存器的CINI设为1时,VCH脚上有充电电源;当VDD低于1.8V,电池涓流充电达到VLB,开始快速充电。
当低电平CC脚开始快速充电,在快充电期间,CC保持低电平,仅在周期性的测试充电电源是否过早断开时,CC每55ms有约27μs升为高电平。只要充电电源未断开,温度在有效范围内,充电就以CTYPE所选方式进行。如果充电电源断开或发出停止充电命令(BEh),CC升为高电平,而且充电也要重新开始。如果DQ线保持低电平大于2s,且CINI设为0,充电停止。快速充电期间,状态寄存器的CTTATI和CSTAT0相应地用0,1表示;充电完成,CSTAT1和CSTAT0用1,1表示。充电状态锁存时要清零。一旦充电完成或失败,DS2770可进入睡眠方式或保持有源工作。

Claims (1)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包括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中的ATmegal128L芯片,采用精简指令集,流水线工作;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CC2420射频芯片符合2.4GHz,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其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通过I/O口直接为微处理器获得;所述的电源模块采用DS2770芯片,对电源进行电量监测以及充放电控制。
CN200810010492A 2008-02-28 2008-02-28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Pending CN101521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0492A CN101521609A (zh) 2008-02-28 2008-02-28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0492A CN101521609A (zh) 2008-02-28 2008-02-28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1609A true CN101521609A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8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0492A Pending CN101521609A (zh) 2008-02-28 2008-02-28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160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3565A (zh) * 2010-05-18 2010-10-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超低功耗无线测温节点
CN102013737A (zh) * 2010-10-12 2011-04-13 浙江大学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102542760A (zh) * 2011-12-21 2012-07-04 成都众询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温度采集系统
CN103826246A (zh) * 2014-03-18 2014-05-2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多频段无线传感器节点
CN104284403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中南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节点设计方法
CN105210815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合肥谢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大棚自动灌溉系统
CN111538478A (zh) * 2020-04-20 2020-08-14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输出序列随机性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3565A (zh) * 2010-05-18 2010-10-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超低功耗无线测温节点
CN102013737A (zh) * 2010-10-12 2011-04-13 浙江大学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102013737B (zh) * 2010-10-12 2013-12-11 浙江大学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CN102542760A (zh) * 2011-12-21 2012-07-04 成都众询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温度采集系统
CN104284403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中南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节点设计方法
CN103826246A (zh) * 2014-03-18 2014-05-2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多频段无线传感器节点
CN103826246B (zh) * 2014-03-18 2017-06-2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多频段无线传感器节点
CN105210815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合肥谢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大棚自动灌溉系统
CN111538478A (zh) * 2020-04-20 2020-08-14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输出序列随机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611B (zh) 一种低功耗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CN101521609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装置
CN104507148B (zh) 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网
CN1972146B (zh)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1908377B (zh) 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模块化数据记录仪及工作方法
CN208401842U (zh) 一种符合南网标准的230MHz LoRa内置模块
CN201464055U (zh) 智能机房温度监测装置
CN101275957A (zh) 无线温湿度智能传感器
CN104333915A (zh) 一种基于Arduin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CN106652479A (zh) 一种地磁传感的无线低功耗车位检测系统
CN103906172B (zh) 基于油田应用的低功耗小型无线传感网络组网方法
Gomes et al. WECO: A wireless platform for monitoring recycling point spots
CN203299198U (zh) 基于sdi-12总线的土壤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终端
CN203416432U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关
CN109470301A (zh) 变电站抗强电磁场干扰的参数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3491630B (zh) 一种基于tdoa的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Sonavane et al. Design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low cost and low power
CN108513352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定位方法和无线传感器节点
CN204666186U (zh) 基于无线网的仓储环境监测系统
CN204556022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CN103968964A (zh) 浆体燃料制备的温度远程监测方法
CN103246223A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传感测控系统
CN206698445U (zh) 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网关装置
CN202582603U (zh) 水环境监测传感网汇聚节点
CN101866540A (zh) 基于无线hart网络的数据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