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674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674B
CN101515674B CN200910007873.4A CN200910007873A CN101515674B CN 101515674 B CN101515674 B CN 101515674B CN 200910007873 A CN200910007873 A CN 200910007873A CN 101515674 B CN101515674 B CN 101515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igh speed
mentioned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8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674A (zh
Inventor
田中幸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5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以确认触头的焊接状态、并可以容易地取下连接器。将由第一、第二信号触头的端子部和接地触头的端子部形成的列在嵌合/脱离方向上配置在由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端子部形成的列的后方。将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端子部在嵌合/脱离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第二信号触头以及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与端子部之间。将第一、第二信号触头的端子部和接地触头的端子部分别设为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将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端子部设为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connector),特别涉及适用于电信号的高速传送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具备三种触头(contact)、保持该触头的绝缘体、和覆盖该绝缘体的插座外壳(receptacle shell)的插座连接器(参照日本特开2002-334748号公报)。
在三种触头中,包括高速传送用的信号触头S、接地触头G和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D。三种触头分别具有可以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部、和可以向印刷基板上的焊盘焊接的端子部。
接触部配置成上下两列(参照上述公报的图7(b))。由上段的列的一个接地触头G和位于其下方的下段的一对信号触头S、S构成一组高速传送用的触头群,并且下段的列的一个接地触头G和位于其上方的上段的一对信号触头S、S构成一组高速传送用的触头群。
端子部沿着绝缘体的宽度方向(触头排列方向)配置成一列。由一个接地触头G和其两侧的一对信号触头S、S构成一组高速传送用的触头群。
在上述接触部的配置中,只有上段的列的右端的信号触头S对未被接地触头G夹在中间。其结果,有可能在与其它对的信号触头之间产生传送特性的偏差,并且在与位于斜下方的其它对的信号触头之间发生串扰。
另外,在端子部的配置中,触头群的信号触头彼此沿着绝缘体的宽度方向邻接,所以有可能在该信号触头之间发生串扰。
进而,由于端子部沿着绝缘体的宽度方向排列成一列,所以存在连接器成为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者发明了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连接器,本申请申请人申请了该发明(日本特愿2008-39099号)。
在该连接器中,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和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沿着相对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配置在在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之间。
另外,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沿着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由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与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和由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是平行的。
因此,传送特性的偏差、串扰被抑制。
另外,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沿着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配置在在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之间。
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沿着触头排列方向排列,由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和由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是平行的。
因此,传送特性的偏差被抑制,并且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但是,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具有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对印刷基板的焊盘进行回流焊接,但其连接部沿着外壳嵌合方向位于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以及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且位于外壳之下,所以可以确认(目视)焊接状态。
另外,在为了修补连接器而从印刷基板取下该连接器时,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以及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从外壳向外突出,可以向连接部直接抵接烙铁(soldering iron),但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位于外壳之下,难以向连接部直接抵接烙铁。因此,难以从印刷基板的焊盘取下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
代替向连接部直接抵接烙铁,而考虑将安装有希望取下的连接器的印刷基板投入到回流炉,来熔化焊料的方法,但该方法还熔化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连接器以外的电子部件的焊接部,所以有可能产生电子部件松动等恶劣影响,作为熔化焊料的方法是不恰当的。
因此,其结果实际上难以从印刷基板取下连接器,只能修补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状态的连接器。
这样,本申请发明者发现在之前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发明的连接器中,无法明确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的焊接状态、无法从印刷基板容易地取下连接器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以确认触头的焊接状态、并可以容易地取下。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能够向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外壳嵌合的外壳;以及在上述外壳中保持的多个触头,上述多个触头包括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和非高速传送用触头,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以及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分别具有能够与上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部、和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部,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沿着相对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成对的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配置在在上述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之间,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和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平行,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成对的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配置在在上述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之间,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两列,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和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平行,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相对于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配置在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方,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在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上位于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以及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被配置成交错状,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分别具有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具有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分别向上述外壳外突出。
在本发明的方式的连接器中,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具有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所以在对连接部进行焊接时,可以确认该焊接状态。另外,可以使用烙铁等直接加热从连接部的通孔突出的部分,所以可以容易地取下连接器。
优选为,上述多个触头分别是大致L字形。
优选为,上述多个触头分别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认触头的焊接状态、可以容易地取下连接器。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有益效果通过基于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将更佳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B是该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C是该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是沿着图1C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的触头的接触部的配置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的触头的端子部的配置的概念图。
图5A是示出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的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的展开形状的立体图。
图5B是示出对图5A所示的触头实施了弯曲加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C是图5B所示的触头的侧视图。
图6是安装有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的印刷基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7A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7B是该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图7A所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剖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A~图2所示,连接器1具备外壳3、多个触头5和壳体7。
外壳3由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外壳3具有底板部31、后壁部32、侧壁部33、保持部34和突出部35(参照图2)。底板部31是板状,在其底面形成有一对定位用凸起部(boss)36。定位用凸起部36被插入到图6所示的印刷基板(连接对象物)21的定位孔21d。后壁部32与底板部31的后部连接。在后壁部32的前面(内侧的面)和后面(外侧的面)按照规定间隔分别形成有多个压入槽32b、32a。压入槽32a、32b沿着外壳3的高度方向H(与触头排列方向C和嵌合/脱离方向A正交的方向)延伸。两个侧壁部33与后壁部32的各自两侧部连结。保持部34是板状,与后壁部32连结。保持部34沿着外壳3相对后述的对方侧连接器201的对方侧外壳203(参照图7A、图7B、图8)的嵌合/脱离方向(连接器嵌合方向)A延伸,与底板部31平行。突出部35与后壁部32、两个侧壁部33以及保持部34连接。通过突出部35调整阻抗值。为了调整阻抗值,在突出部35中形成有孔35a。
如图3、图4所示,在触头5中,包括高速传送用的触头和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在高速传送用的触头中,包括第一信号触头(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51、第二信号触头(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52和接地触头(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53。在外壳3中,按照规定间隔配置了这些触头51、52、53。所邻接的第一信号触头51与第二信号触头52的间隔大于所邻接的第二信号触头52与接地触头53的间隔。在非高速传送用触头中,包括触头54和触头54’。在外壳3中,按照等间隔交替配置了触头54和触头54’。由一个第一信号触头51和一个第二信号触头52构成一对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由一对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51、52和一个接地触头53构成差分信号传送用的一组触头群。
如图2所示,第一信号触头51具有接触部51a、固定部51b、连结部51c和端子部(连接部)51d,其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触部51a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第一信号触头251(图7A中图示)接触。接触部51a配置在保持部34的上面。固定部51b是通过所谓注模(mold in)成型法埋入到外壳3的。固定部51b沿着嵌合/脱离方向A延伸。连结部51c连结固定部51b与端子部51d。端子部51d与连结部51c连接。端子部51d是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焊接在印刷基板21上的焊盘21a(参照图6)。
第二信号触头52的形状与第一信号触头51的形状相同,所以在图2中,将与第二信号触头52相关的标号(52a~52d)写在与第一信号触头51相关的标号(51a~51d)的旁边并括上括号,而省略第二信号触头52的图示。第二信号触头52具有接触部52a、固定部52b、连结部52c和端子部(连接部)52d,其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触部52a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第二触头252(图7A中图示)接触。接触部52a配置在保持部34的上面。固定部52b是通过所谓注模成型法埋入到外壳3的。固定部52b沿着嵌合/脱离方向A延伸。连结部52c连结固定部52b与端子部52d。端子部52d与连结部52c连接。端子部52d是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焊接在印刷基板21上的焊盘21a(参照图6)。
接地触头53的形状与第一信号触头51的形状相同,所以在图2中,将与接地触头53相关的标号(53a~53d)写在与第一信号触头51相关的标号(51a~51d)的旁边并括上括号,而省略接地触头53的图示。接地触头53具有接触部53a、固定部53b、连结部53c和端子部(连接部)53d,其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触部53a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接地触头253(图7A中图示)接触。接触部53a配置在保持部34的上面。固定部53b是通过所谓注模成型法埋入到外壳3的。固定部53b沿着嵌合/脱离方向A延伸。连结部53c连结固定部53b与端子部53d。端子部53d与连结部53c连接。端子部53d是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焊接在印刷基板21上的焊盘21a(参照图6)。
如图2所示,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54具有接触部54a、压入部54b、连结部54c、端子部(连接部)54d、配置变换部54e和防脱(disconnection prevention)部54f,其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触部54a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254(参照图7A)接触。接触部54a配置在保持部34的下面。压入部54b被压入外壳3的压入槽32b。连结部54c连结接触部54a与压入部54b。端子部54d是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被插入到印刷基板21的通孔21b(参照图6)而焊接。配置变换部54e连结压入部54b与端子部54d。配置变换部54e向后方弯曲,改变端子部54d相对压入部54b的位置(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端子部54d与压入部54b相比还位于后方。防脱部54f与保持部34的凹部34a卡合,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在保持部34。
除了配置变换部54e’,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54’具有与触头54同样的结构。配置变换部54e’向前方弯曲,端子部54d’与压入部54b’相比还位于前方。其结果,端子部54d与端子部54d’在嵌合/脱离方向A上错开,所以在从下方观察连接器1时,端子部54、54d’成为交错状的配置(参照图4)。因此,在用假想直线来连接端子部54d、54d’时,形成左右对称的山形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连接的一个锯齿形曲线。端子部54d、54d’被插入到印刷基板21的通孔21b而焊接。印刷基板21的通孔21b与端子部54d、54d’的交错状的配置对应地配置成交错状(参照图6)。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中,端子部54d通过配置变换部54e,与压入部54b相比还位于后方(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但如果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的端子部54d和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的端子部54d’是交错状的配置,则也可以构成为端子部54d的位置(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是与压入部54b相同的位置(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或者位于其前方(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中,端子部54d’通过配置变换部54e’,与压入部54b’相比还位于前方(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但如果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的端子部54d和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的端子部54d’是交错状的配置,则也可以构成为端子部54d’的位置(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是与压入部54b’相同的位置(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或者位于其后方(嵌合/脱离方向A的位置)。
如图5A~图5C所示,触头54、54’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展开形状时的触头54的长度与触头54’的长度相同,所以冲裁加工后的弯曲加工变得容易。冲裁加工后的触头54、54’与托架54g连接。
在弯曲加工时,触头54的配置变换部54e向规定的方向弯曲,触头54’的配置变换部54e’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方向弯曲(参照图5)。即使在弯曲加工之后,多个触头54、54’也与托架54g连接。因此,可以将多个触头54、54’沿着外壳3的高度方向H一起压入到外壳3的压入槽32a。在将触头54、54’的压入部54b、54b’压入到压入槽32a之后,从触头54、54’切离托架54g。
壳体7是金属制,具有导电性,如图1A~图1C所示,具有脚片7a、接触片7b和锁片7c。脚片7a通过与印刷基板21的通孔21c(参照图6)焊接而与地连接。接触片7b通过形成在壳体7的侧壁上的窗孔7d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对方侧壳体207接触(参照图7A、图7B)。锁片7c配置在形成于壳体7的底面上的孔(未图示)内。锁片7c与对方侧连接器201的对方侧壳体207(参照图7A)卡合,对壳体7锁定对方侧壳体207。
如图3所示,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和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分别沿着相对嵌合/脱离方向A正交的触头排列方向C排列成一列。
由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与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形成的列、和仅由触头54、54’的接触部54a、54a’形成的列平行。
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配置在在触头排列方向C上邻接的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之间。即,某组的触头群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配置在该组的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与其它组的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之间。
触头54、54’的接触部54a、54a’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排列成一列。由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与接地触头53形成的列的触头排列方向C的间距、和由触头54、54’形成的列的触头排列方向C的间距不同。
如图4所示,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和接地触头53的端子部53d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排列成一列。
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配置在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邻接的接地触头53的端子部53d之间。
触头54、54’的端子部54d、54d’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排列成两列。由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与接地触头53的端子部53d形成的列、和由触头54、54’的端子部54d、54d’形成的两列平行。另外,触头54的端子部54d和触头54’的端子部54d’配置成交错状。因此,在用假想直线来连接端子部54d、54d’时,形成左右对称的山形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连接的一个锯齿形曲线。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非高速传送用触头54、54’的端子部54d、54d’设为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所以在将连接器1安装到印刷基板21之后,可以从印刷基板21的背面侧,通过目视确认端子部54d、54d’是否可靠地焊接到印刷基板21的通孔21b。
另外,在需要修补安装在印刷基板21上的连接器1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向从通孔21b突出的端子部54d、54d’直接抵接烙铁(未图示)。第一信号触头51、第二信号触头52的端子部51d、52d从外壳3的后壁部32突出,所以可以向端子部51d、52d直接抵接烙铁。其结果,可以从印刷基板21取下连接器1,可以容易地修补、更换连接器。
进而,高速传送用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与高速传送用的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沿着触头排列方向C排列成一列,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接触部51a、52a配置在在触头排列方向C上邻接的接地触头53的接触部53a之间,所以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与其它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之间的传送特性的偏差、串扰被抑制,可以防止传送劣化。
另外,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配置在在触头排列方向C上相邻的接地触头53的端子部53d之间,所以抑制了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和与其相邻的其它成对的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之间的串扰,从而防止传送劣化。
进而,由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的端子部51d、52d与接地触头53的端子部53d形成的列、和由触头54、54’的端子部54d、54d’形成的两个列平行,所以可以缩短外壳3的触头排列方向C的长度,可以实现连接器1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将触头54的端子部54d和触头54’的端子部54d’配置成交错状,所以可以增大印刷基板21上的邻接的通孔21b之间的间隔,可以将触头54、54’用作需要增大通孔21b的间隔的电源用的触头。
图7A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的对方侧连接器201的主视图,图7B是该连接器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图7A所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纵剖面的图。
对方侧连接器201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1的对方侧连接器。
在连接器1中,第一、第二信号触头51、52、接地触头53以及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54、54’分别弯曲成L字形,但在对方侧连接器201中,第一、第二信号触头251、252、接地触头253以及非高速传送用的触头254、254’是直线形状。
在连接器1中,是各触头51、52、53、54、54’的端子部(连接部)51d、52d、53d、54d、54d’分别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形状,但在对方侧连接器201中,是各触头251、252、253、254、254’的未图示的结线部可以分别与线缆连接的形状。
在连接器1中,非高速用传送的触头54、54’的端子部54d、54d’被交错地配置,并排列成两列,但在对方侧连接器201中,触头254、254’的结线部沿着连接器排列方向C排列成一列。触头254、254’的结线部的列与触头251、252、253的结线部的列平行地排列的点与图1A所示的连接器1相同。
如图7A所示,触头251、252、253、254、254’的接触部的配置与图3所示的触头51、52、53、54、54’的接触部51a、52a、53a、54a、54a’相同。
除了其前端部以外,对方侧壳体207由树脂制的罩208覆盖。
另外,如图3、图4、图7A所示,在连接器1、对方侧连接器201中,触头排列方向C上的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51、52、251、252之间的间隔比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51、52、251、252和与其邻接的接地触头53、253之间的间隔宽,但也可以将这些间隔设为同一间隔。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而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向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外壳嵌合的外壳;以及
在上述外壳中保持的多个触头,
上述多个触头包括非高速传送用触头、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以及成对的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
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以及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分别具有能够与上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部、和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沿着相对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
成对的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配置在在上述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之间,
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
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接触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和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接触部形成的列平行,
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一列,
成对的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配置在在上述触头排列方向上邻接的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之间,
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沿着上述触头排列方向排列成两列,
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和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两列平行,
由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列相对于由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形成的两列,配置在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方,
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在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上位于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以及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接触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以及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之间,
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被配置成交错状,
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与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分别具有表面安装型的平面形状,
上述非高速传送用触头的连接部具有通孔插入型的销形状,
上述高速传送用信号触头的连接部和上述高速传送用接地触头的连接部分别向上述外壳外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触头分别是大致L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触头分别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触头分别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
CN200910007873.4A 2008-02-20 2009-02-20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9099 2008-02-20
JP2008039099A JP4459273B2 (ja) 2008-02-20 2008-02-20 コネクタ
JP2008-039099 2008-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674A CN101515674A (zh) 2009-08-26
CN101515674B true CN101515674B (zh) 2011-03-09

Family

ID=4095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8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674B (zh) 2008-02-20 2009-02-2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07294B2 (zh)
JP (1) JP4459273B2 (zh)
CN (1) CN101515674B (zh)
TW (1) TWI367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7478A (en) * 2009-11-12 2011-05-16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Connector
US8951050B2 (en) * 2011-02-23 2015-02-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kew between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ir
JP4976568B1 (ja) * 2011-04-18 2012-07-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515793A (zh) * 2012-06-16 2014-01-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收容于电连接器内的印刷电路板
CN108092015B (zh) 2013-11-26 2020-03-06 申泰公司 缆线、缆线组件以及将缆线连接到基板的方法
CN204966770U (zh) * 2015-07-25 2016-01-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710168B (zh) * 2020-01-21 2020-11-1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連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6506A (en) * 1998-03-18 2000-03-1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374719A (zh) * 2001-03-05 2002-10-1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特殊布置之信号接点和接地接点的连接器
CN1116710C (zh) * 1997-03-07 2003-07-30 莫列斯公司 一种具有信号端和接地端的改进型连接器
CN1996678A (zh) * 2001-11-14 2007-07-11 Fci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串扰减小
CN101026279A (zh) * 2006-02-20 2007-08-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几乎不发生串扰的电连接器
US7303410B2 (en) * 2005-12-28 2007-12-0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in which a balance in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a ground contact and a pair of signal contacts can be maintain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29B (zh) * 2006-07-14 2010-06-0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触端子部分布置为大致梯形形状的电子元件
JP4522454B2 (ja) * 2008-02-04 2010-08-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10C (zh) * 1997-03-07 2003-07-30 莫列斯公司 一种具有信号端和接地端的改进型连接器
US6036506A (en) * 1998-03-18 2000-03-1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374719A (zh) * 2001-03-05 2002-10-1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特殊布置之信号接点和接地接点的连接器
CN1996678A (zh) * 2001-11-14 2007-07-11 Fci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串扰减小
US7303410B2 (en) * 2005-12-28 2007-12-0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in which a balance in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a ground contact and a pair of signal contacts can be maintained
CN101026279A (zh) * 2006-02-20 2007-08-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几乎不发生串扰的电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4-73795A 1989.03.20
JP特开2004-355820A 2004.12.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09120A1 (en) 2009-08-20
CN101515674A (zh) 2009-08-26
TWI367608B (en) 2012-07-01
JP2009199831A (ja) 2009-09-03
JP4459273B2 (ja) 2010-04-28
US8007294B2 (en) 2011-08-30
TW200941856A (en) 200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5674B (zh) 连接器
US7134886B2 (en) Connector and terminal fitting
US8157573B2 (en) Connector
CN101515673B (zh) 连接器
US2017033857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701971B2 (en) Printed board and bus bar assembly
CN101505025B (zh) 连接器
CN102255159B (zh) 用于插入式连接器的接触件
CN101465495A (zh) 端子压入构造及电连接器
US11641074B2 (en) Connector
CN102938524B (zh) 连接器装置
JP4560727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00370654C (zh) 连接器及将电气部件连接至基板的连接装置
JP2021099900A (ja) 可動コネクタ及び可動コネクタ用の端子の製造方法
US20160336672A1 (en) Contact connection structure
EP141864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mall pitch contact arrangement
KR102285974B1 (ko)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109981A (en) Socket contact
US6974336B2 (en) Connect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transmission of a balanced signal and substrate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US20210367368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ircuit board and 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 connector
CN1095600C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6024613A (en) Socket contac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7983787U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604U (zh) 电连接器
CN112636057B (zh) 一种弯式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