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4996A - 受力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受力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4996A
CN101514996A CNA2008100096988A CN200810009698A CN101514996A CN 101514996 A CN101514996 A CN 101514996A CN A2008100096988 A CNA2008100096988 A CN A2008100096988A CN 200810009698 A CN200810009698 A CN 200810009698A CN 101514996 A CN101514996 A CN 101514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ure elements
cavity
stress indicator
magnetic
indic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96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4996B (zh
Inventor
潘小晞
张启生
杨丰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a Paste Box Co Lt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Afa Paste Box Co Lt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a Paste Box Co Lt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Afa Paste 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096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4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4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4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4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受力指示器,是于指示器内部装设磁铁,通过磁铁磁力与指示器摔落时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惯性力及碰撞受力等作用力的交互作用,观察在交互作用后磁铁固有状态的改变结果,以此来判断运送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是否曾发生摔落或碰撞受力,例如手机或PDA,在使用过程或运送过程中因摔落或碰撞受力而造成损坏,则根据受力指示器的指示物变化显示可推测产品是否有摔落或碰撞受力迹象,以了解摔落责任归属。

Description

受力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受力指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指示产品在使用过程或运送过程中因受力而损坏的受力指示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由于在体积小、功能强与外型炫的市场要求下,如何防止消费者使用时不慎摔落或碰撞等受力造成产品损伤,早已是产品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要项之一,并且是产品的机械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增益项目之一,其设计原理多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印证,反复修改机械设计、或是增补防振材料,以达到满足需求规格。但是在产品的运送过程中、或是在消费者使用阶段保固期间,如发生不慎或故意摔落的情况,产品因此发生故障,然而产品的外观却并无摔落的损伤或证据时,责任的归属以及所衍生的保固成本却必须由企业经营者承担,无法向消费者或造成事故者诉求。
一般手机或PDA装盒后自厂商出货到客户手上,客户打开盒体发现产品有瑕疵时,此时通常很难判定是否有摔落或外力震动或碰撞等情形发生过。所以对于摔落或震动或碰撞的情形,有使用不同技术来了解手机或PDA出货过程或使用过程是否有发生摔落或碰撞问题等。为侦测手机或PDA是否有摔落或震动或碰撞等问题,一般使用传感器来感测,传感器包括有电容式传感器、悬臂簧片式传感器、线圈电磁感应式传感器、质量块加速度传感器、磁铁磁阻式传感器、弹簧质量块传感器、压电式接触传感器、液压式传感器等等。
美国专利第5970794号是利用线圈产生磁场,当震动时磁场会改变,送出电流讯号得知物体有震动。
美国专利第5983724号是在磁铁中间放置可以旋转的磁棒类东西,当摔落或震动时,旋转体会转动使产生磁场变化,送出电流讯号告知物体有震动过。
美国专利第5575479号是飞靶在飞行中被打中时,盖体会打开,让有色粉剂飞散而知道飞靶被打中。
中国台湾专利第I255342号是在手机的角落装置有弹片机构,弹片机构具有弹片二个,当发生震动或摔落时,弹片其一会脱落,变成断路状态,从而知道发生震动或摔落。
SHOCK WATCH公司生产震动指示器,型号:MAG2000,该震动指示器主要是附着于运送产品或机器的外箱上。该震动指示器的结构是在一盒体内区分为两个腔室,且其中一个腔室内固定有一磁铁位于中央位置,另一腔室内则设有一可活动的金属物。其中该磁铁和金属物间产生的磁力线和碰撞方向呈垂直的。该震动指示器是利用磁铁吸住金属物,当震动指示器受到摔落或碰撞时,金属物会往碰撞或摔落方向移动,从而知道运送中的产品是否已被摔落或碰撞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指示器,产品在使用过程或运送过程中因碰撞或摔落受力而损坏后,该受力指示器能够通过其指示物来显示该产品曾有碰撞或摔落等受力迹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可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使用状态检测。本发明安装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可得知该产品是否曾于使用中摔落过,借以达到产业与消费者的责任理清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受力指示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壳体、一腔体、至少一第一封闭元件,该腔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而该腔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使该第一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一开口,本实施例按该开口的数量而设置相同的封闭元件数量。例如包括有第二开口与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对地设在该腔体的中空部两端侧。该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使该第一封闭元件将该指示物封闭在该腔体内部。当该受力指示器被碰撞受力后,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指示物会离开该腔体,而散布于该壳体内,借此以了解产品在运送过程中是否曾经被碰撞或摔落等受力过。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颜色颗粒物等,醒目的颜色提供方便观察。
当使用荧光粉作为指示物时,荧光粉喷出或离开该腔体而布满该壳体内部,因荧光粉黏着在该壳体上,则不再回复初始状态。但若当使用其它种类颗粒物作为指示物时,则颗粒物离开该腔体而布满该壳体内部,该颗粒物不会黏着在该壳体上,此时该颗粒物是可以回收的。
该腔体与该第一或第二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腔体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或者,该腔体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或,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金属。或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本发明的受力指示器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第一实施例是双方向的碰撞或摔落受力设计,而本实施例则是四个方向的碰撞或摔落受力设计。因此该腔体内部相互垂直地形成有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每一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并使一第一封闭元件、一第二封闭元件、一第三封闭元件、一第四封闭元件分别封闭该第一腔体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与该第二腔体的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使该指示物封闭于该腔体内。当该受力指示器被碰撞或摔落受力,该磁性元件与该指示物会脱离该腔体而散布于该壳体内,借以显示产品在运送过程或使用过程中曾经被碰撞或摔落。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备有四个方向的碰撞或摔落受力指示,因此本发明等效的结构可以是三个方向或五个方向以上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该腔体与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腔体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或者,该腔体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或,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金属。或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为圆形状,该受力指示器包括一第一元件与一第二元件螺合并形成一第三空间,于该第三空间内部设置有一第三元件。该第一元件具有一中空的第一接合部与一第一外侧端,而该第二元件具有一中空的第二接合部与一第二外侧端,使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接合后形成该第三空间,即能使该第三元件置入该第三空间内部。其中该第三元件具有一中空部,该中空部充填有一指示物。本发明指示物可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颗粒物。该颗粒物可为一有颜色的。
当受力指示器被碰撞或摔落时,该第三元件内的指示物会脱离到该第一元件或该第二元件内,使观察者可观察产品是否有被碰撞或摔落等受力迹象。
该第三元件与该第五或第六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第三元件为一塑胶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第三元件为一金属,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第三元件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第三元件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四实施例包括一腔体、一第七封闭元件及一第三透明元件,该中空状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一环状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结构,环状部具备有一第一端使该第七封闭元件封闭。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环状部具备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使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分别封闭该环状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八封闭元件将该指示物封闭在该环状部内。该环状部的中央形成一中空部充填有一指示物。该指示物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颗粒物。
该环状部与该第七或第八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环状部为一塑胶,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为一金属,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金属。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五实施例基本上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其中差异在于:第四实施例的该环状部与该腔体是一体成型的,而第五实施例的该环状部与该腔体是分离的。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六实施例包括有一中空状的腔体,且于该腔体的内部设有一隔体,该隔体区隔该腔体使形成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与该第二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本实施例利用一第九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一腔体的第一出口,而利用一第十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二腔体的第二出口,使该指示物被分别封闭在该第一腔体与该第二腔体内部。该腔体可使用透明的覆盖材料包覆,但不包覆该第一出口与该第二出口,方便直接对该指示物进行观察。该指示物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颗粒物。
该隔体与该第九或第十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九封闭元件与该第十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隔体为一金属,而该第九封闭元件与该第十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九封闭元件与该第十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七实施例包括有一腔体、多数个封闭元件、一壳体,该中空状的腔体内部设有一磁性体,该磁性体位于该腔体中央位置。该磁性体与该腔体间区隔出多数个第三腔体,每一第三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且每一第三腔体具有一第三出口。每一第三腔体内的指示物亦可使用不同指示物,例如荧光粉或颜色颗粒物等。本实施例具有多数个封闭元件分别封闭每一第三出口,借由该磁性体与该封闭元件的磁性吸引而使每一封闭元件封闭每一第三出口。
该腔体与该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腔体为一金属,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金属,而该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腔体为一塑胶,而该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腔体为一塑胶,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该壳体内部设有该腔体,该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
本实施例的设计是提供多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可视需要提供五个、六个以上的腔体设计,如此使碰撞或摔落指示达到多方向碰撞或摔落指示的目的。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相似。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腔体改变为圆形设计,提供四个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本发明受力指示方法,是使一受力指示器附着于一产品上,该受力指示器包括:一腔体;一指示物于该腔体内;一封闭元件封闭该腔体的开口;及其中当该封闭元件会移位而离开该腔体的开口,而使该指示物离开该腔体,显示该腔体被碰撞或摔落等受力迹象。其中该腔体设置于一壳体内部。
该指示物为荧光粉或具颜色的颗粒物。
该腔体与该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例如: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腔体为一金属,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塑胶,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本发明在产品,例如手机或PDA,使用过程或运送过程中因摔落或碰撞而造成损坏,经过受力指示器的指示物显示可推测产品是否有摔落或碰撞等受力迹象。
本发明于产品内部装设磁铁,通过磁铁磁力与产品摔落时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惯性力及碰撞作用力等的交互作用,观察在交互作用后磁铁固有状态的改变结果,以此来判断该产品是否曾于使用中摔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壳体
11、黏着物
20、腔体
21、第一开口    211、第一阶部
22、第二开口    221、第二阶部
23、中空部      24、第一腔体
241、第一开口   242、开口
243、第一阶部        244、第二阶部
25、第二腔体         251、第三开口
252、该第四开口      253、第三阶部
254、第四阶部        26、黏着物
30、第一封闭元件
31、第二封闭元件     32、第三封闭元件
33、第四封闭元件
40、指示物
51、第一元件
511、第一接合部      512、第一外侧端
513、第一空间        514、第一中空部
515、第三中空部      516、第七开口
517、第七阶部        518、第一透明元件
52、第二元件         521、第二接合部
522、第二外侧端      523、第二空间
524、第二中空部      525、第二透明元件
526、第八开口        527、第八阶部
53、第三元件         531、中空部
532、第一端          533、第二端
534、第五开口        535、第六开口
536、第五阶部        537、第六阶部
54、第五封闭元件     55、第六封闭元件
56、第三空间         57、指示物
60、腔体
601、环状部          602、第一端
603、第二端          604、中空部
605、第一端          606、第二端
61、第七封闭元件     62、第三透明元件
63、指示物           64、第八封闭元件
65、第四透明元件     66、腔体
67、环状部
70、腔体
701、第一腔体       702、第二腔体
703、第一出口       704、第二出口
71、第九封闭元件    72、第十封闭元件
73、壳体            74、隔体
75、指示物          76、覆盖材料
77、黏着物
80、腔体
801、第三腔体       802、第三出口
81、封闭元件        82、壳体
83、磁性体          84、指示物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将参阅含有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所附附图予以充分描述,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致本发明的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下的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2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及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壳体10、一腔体20、至少一第一封闭元件30,该腔体20设置于该壳体10内部,该壳体10可为一密闭空间。而该腔体20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21。该第一封闭元件30封闭该第一开口21。因此该第一封闭元件30可按该第一开口21的数量而设置相同的数量。该腔体20内充填有一指示物40,使该第一封闭元件30将该指示物40封闭在该腔体20内的中空部23。当该受力指示器被碰撞过,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指示物40会离开该腔体20,而散布于该壳体10内,借以判断产品在运送过程中是否曾经被碰撞或摔落等受力迹象。
该壳体10为透明塑胶材料,方便进行观察内部的异动,例如指示物40是否掉出或第一封闭元件30是否移位等等。因此,可以得到双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该指示物40为荧光粉或多数个有颜色颗粒物等,醒目的颜色提供方便观察。进一步地,当使用荧光粉作为指示物40时,荧光粉喷出或离开该腔体20而分布于该壳体10内部,因荧光粉黏着在该壳体10上,则不再回复初始状态。但若当使用其它种类颗粒物作为指示物40时,则颗粒物离开该腔体20而分布该壳体10内部,该颗粒物不会黏着在该壳体10上,此时该颗粒物是可以回收的。
本发明更包括有一第二开口22设置于该腔体20及一第二封闭元件31设置于该第二开口22上,使该第二封闭元件31可封闭该第二开口22。所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腔体20可以为双开口,如此即可得到双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该腔体20的第一开口21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一阶部211,使该第一封闭元件30可安装于该第一阶部211上,而该腔体20的第二开口22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二阶部221,使该第二封闭元件31可安装于该第二阶部221上,如此方便第一封闭元件30、第二封闭元件31定位而不容易移位。
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均可为磁性体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与该腔体20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腔体20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为磁性体。或者,该腔体20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为磁性体。或,该腔体20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为金属。或该腔体20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为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磁性体与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腔体20与该第一或第二封闭元件30、31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其中该腔体20为塑胶,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为磁性体。因此,当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设在该腔体20两侧时,两磁性体间形成的磁力线与该第一与第二封闭元件30、31呈平行状。以下实施例均为类似此一样态。
为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外表面上,该壳体10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11。该黏着物11为一双面胶或黏胶等的等效构件。
本发明受力指示器是利用一具有左、右侧开口21、22且内部中空的腔体20,于腔体20内部中空部23置入荧光粉或有色颗粒物等的指示物40,并以两个相同磁力的磁铁作为左、右两侧开口21、22的封闭元件30、31,此时磁铁将因其互吸的磁力而可使荧光粉不会自腔体20内部的中空部23泄漏于外界。然后将此腔体20设置于塑胶壳体10中。在标的产品内部安装本发明受力指示器,当标的产品摔落或碰撞时,因此动作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惯性力及碰撞作用力等将与装置内部的磁铁磁力作用,进而使左、右两侧开口21、22的磁铁脱离腔体20而落在壳体10中,则腔体20内部中空部23的荧光粉将泄漏于塑胶壳体10中,此时不管磁铁是否回复为原有状态,因荧光粉无法回复为原有状态,故以目视观察塑胶壳体10,即可辨知或判断出标的产品曾发生摔落或碰撞受力等情况,并可达到责任归属理清的目的。
图3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受力指示器包括有一壳体10与一腔体20,该腔体20设置在该壳体10内部。该壳体10可为一密闭壳体。该腔体20内部相互垂直地形成有一第一腔体24与一第二腔体25,且该第一腔体24与该第二腔体25可互通或互不相通。每一腔体20内充填有一指示物40。该第一腔体24具有一第一开口241与一第二开口242,而该第二腔体25具有一第三开口251与一第四开口252,该第一开口241、该第二开口242、该第三开口251、该第四开口252均为向该壳体10内部连通。该第一开口241、该第二开口242、该第三开口251、该第四开口252均对应有一第一封闭元件30、一第二封闭元件31、一第三封闭元件32、一第四封闭元件33,且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与该第四封闭元件33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开口241、该第二开口242、该第三开口251与该第四开口252上,使该指示物40封闭于该腔体20内。当该受力指示器被碰撞或摔落过,该封闭元件30、31、32、33与该指示物40会脱离该腔体20,而散布于该壳体10内,借以显示产品在运送过程或使用过程中是否曾经被碰撞或摔落受力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备有四个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因此本发明等效的结构可以是三个方向或五个方向以上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该壳体10为透明塑胶材料,方便进行观察内部的异动,例如指示物40是否掉出或第一封闭元件30是否移位等等。因此,可以得到多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
该指示物40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颜色颗粒物等,醒目的颜色提供方便观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该腔体20的第一开口241与第二开口242、第三开口251与第四开口252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一阶部243与一第二阶部244、第三阶部253与第四阶部254,使该第一封闭元件30与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与该第四封闭元件33可安装于该第一阶部243与该第二阶部244、该第三阶部253与该第四阶部254上,如此方便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与该第四封闭元件33定位而不容易移位。
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与该第四封闭元件33均可为磁性体或金属等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与该腔体20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腔体20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为磁性体。或者,该腔体20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为磁性体。或,该腔体20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为金属。或该腔体20为非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为磁性体。或该腔体20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30、该第二封闭元件31、该第三封闭元件32、该第四封闭元件33为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磁性体与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腔体20与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封闭元件30、31、32、33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为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该产品外表面上,该壳体10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26。该黏着物26为一双面胶或黏胶等的等效构件。
请同时参阅图4、图5、图6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剖面分解示意图及剖面组合示意图,本发明受力指示器为圆形状,该受力指示器包括有一第一元件51、一第二元件52、一第三元件53、一第五封闭元件54、一第六封闭元件55,该第一元件51与该第二元件52螺合并形成一第三空间56,该第三元件53即设置在该第三空间56内部。该第一元件51具有一中空的第一接合部511与一第一外侧端512,且该第一接合部511相邻有一第一空间513,而该第二元件52具有一中空的第二接合部521与一第二外侧端522,且该第二接合部521相邻有一第二空间523,使该第一元件51与该第二元件52接合后形成该第三空间56,即能使该第三元件53置入该第三空间56内部。其中该第一接合部511为一阴螺纹部,而该第二接合部521为一阳螺纹部,方便两者螺合。
该第三元件53具有一中空部531,该中空部531充填有一指示物57。该指示物57用以作为当受到碰撞或摔落时,该指示物57外泄或离开该第三元件53,可作为产品被碰撞或摔落受力的指示。本发明指示物57可为荧光粉或多数个颗粒物。该颗粒物可为有颜色的。
该第五封闭元件54封闭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的第一端532,而该第六封闭元件55封闭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的第二端533,使该指示物57可封闭于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而当受力指示器被碰撞或摔落致使该第五或第六封闭元件54、55离开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则该指示物57会外泄至该第三空间56内部,使观察者容易了解产品是否有碰撞或摔落过受力的迹象。
该第一元件51的第一外侧端512设有一第一透明元件518,该第一透明元件518为一压克力材料。而该第二元件52的第二外侧端522设有一第二透明元件525,该第二透明元件525为一压克力材料。因此,当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且于运送过程中到运送结束间,观察者很容易从透明元件518、525中观察到该指示物57是否有外泄或封闭元件54、55是否有移位等现象来判断产品是否受到碰撞或摔落受力。
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均可为磁性体或金属等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与该第三元件53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第三元件53为一塑胶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为一磁性体。或,该第三元件53为一金属,而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为一磁性体。或,该第三元件53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为一金属。或,该第三元件53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为一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一磁性体与一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第三元件53与该第五或第六封闭元件54、55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该第一元件51或该第二元件5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
该第一元件51或该第二元件52为透明塑胶材料或不透明塑胶材料,方便观察受力指示器内的变化。
本发明进一步地,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具有一第五开口534与一第六开口535,且该第五开口534与该第六开口535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五阶部536与一第六阶部537,使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可安装于该第五阶部536与该第六阶部537上。此一设计是提供该第五与第六封闭元件54、55设置在该第五阶部536与该第六阶部537上,进而提供双方向的移位警示。
该第一元件51的第一空间513包括有一第一中空部514与一第三中空部515相邻,而该第二元件52的第二空间523包括有一第二中空部524。此设计是提供该第三元件53装置于该第三空间56时,让该第五与第六封闭元件54、55在移位时,有空间可以移动。同时也便于对指示物57的变化进行观察。
该第一元件51的第一外侧端512具有一第七开口516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七阶部517,使该第一透明元件518安装于该第七阶部517上。而该第二元件52的第二外侧端522具有一第八开口526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八阶部527,使该第二透明元件525安装于该第八阶部527上。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该第一透明元件518与该第二透明元件525的安装,作为一视窗,使观察者容易了解受力指示器内的变化状态。
本实施例是利用该第一元件51与该第二元件52螺合后,于两者的中空部形成该第三空间56,让该第三元件53可设置于该第三空间56内部,并通过该第五封闭元件54与该第六封闭元件55将该指示物57封闭于该第三元件53的中空部531内。当受力指示器在产品发生碰撞或摔落受力时,受力指示器内的该第五封闭元件54或该第六封闭元件55会脱离该第三元件53,使该指示物57外泄而得知产品曾经被碰撞或摔落受力过。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视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受力指示器包括一腔体60、一第七封闭元件61及一第三透明元件62,该腔体60呈一中空状,且于该腔体60的内壁上设有一环状部601。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结构,环状部601具备有一第一端602,并以该第七封闭元件61封闭之。本实施例的其中另一个结构,环状部601具备有一第一端602与一第二端603,使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分别封闭该环状部601的第一端602与第二端603。该环状部601的中央形成一中空部604,该中空部604内充填有一指示物63。该指示物63为荧光粉或多数个具有颜色的颗粒物。该指示物63用以提供碰撞或摔落受力变化的指示作用。
该第三透明元件62密闭地设在该腔体60的第一端605,以提供观察者观察该腔体60内部的指示物63是否有外泄等变化,从而了解产品是否有被碰撞或摔落的迹象。该第三透明元件62为一压克力材料。
本发明包括有一第八封闭元件64封闭该环状部601的第二端603以及一第四透明元件65密闭地设在该腔体60的第二端606。如上所述,该第八封闭元件64是将该指示物63封闭在该环状部601内,而该第四透明元件65提供观察者另一个视窗观察该腔体60内的变化。其中该第四透明元件65为一压克力材料。
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均可为磁性体或金属等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与该腔体60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环状部601为一塑胶,而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601为一金属,而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601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为一磁性体。或,该环状部601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与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为一金属。或,该环状部601为一非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61为磁性体而该第八封闭元件64为一金属。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一磁性体与一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环状部601与该第七或第八封闭元件61、64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该腔体60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视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受力指示器基本上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其中差异在于:第四实施例的该环状部601与该腔体60是一体成型的,而第五实施例的该环状部67与该腔体66是分离的。
请同时参阅图9、图10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侧视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受力指示器包括有一腔体70、一第九封闭元件71、一第十封闭元件72、一壳体73,该腔体70呈一中空状,且于该腔体70的内部设有一隔体74,该隔体74区隔该腔体70使形成一第一腔体701与一第二腔体702,该第一腔体701与该第二腔体702内充填有一指示物75,其中该第一腔体701具有一第一出口703与该第二腔体702具有一第二出口704,该第一出口703与该第二出口704提供该指示物75进出。该第九封闭元件71封闭该第一出口703,而该第十封闭元件72封闭该第二出口704,使该指示物75被分别封闭在该第一腔体701与该第二腔体702内部。如图10所示,该腔体70可使用透明的覆盖材料76包覆,但不包覆该第一出口703与该第二出口704,方便直接对该指示物75进行观察。
该指示物75为荧光粉或多数个有颜色颗粒物。
该腔体70设置在一壳体73内部,且该壳体73可为透明材料,方便观察该腔体70内部的变化。
该第九封闭元件71与该第十封闭元件72均可为磁性体或金属等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九封闭元件71与该第十封闭元件72与该隔体74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隔体74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九封闭元件71与该第十封闭元件72为一金属。或,该隔体74为一金属,而该第九封闭元件71与该第十封闭元件72为一磁性体。或,该隔体74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九封闭元件71与该第十封闭元件72为一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一磁性体与一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隔体74与该第九或第十封闭元件71、72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该壳体73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77。该黏着物77为一双面胶或黏胶,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
请参阅图11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受力指示器包括有一腔体80、多数个封闭元件81、一壳体82,该腔体80呈一中空状,且于该腔体80的内部设有一磁性体83,该磁性体83位于该腔体80中央位置。该磁性体83与该腔体80间区隔出多数个第三腔体801,每一第三腔体801内充填有一指示物84,且每一第三腔体801具有一第三出口802。多数个封闭元件81分别封闭每一第三出口802,通过该磁性体83与该封闭元件81的磁性吸引而使每一封闭元件81封闭每一第三出口802。其中该指示物84为荧光粉或多数个有颜色颗粒物。
该封闭元件81为磁性体或金属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封闭元件81与该腔体80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腔体80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81为一金属。或,该腔体80为一金属,而该封闭元件81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80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81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80为一塑胶或非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81为一金属或磁性体。或该腔体80为一塑胶或非磁性体则该封闭元件81的相对应的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一磁性体与一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腔体80与该封闭元件81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该壳体82内部设有该腔体80,该壳体8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方便将受力指示器附着在产品上。
本实施例的设计是提供多方向的碰撞或摔落指示,可视需要提供五个、六个以上的腔体80设计,如此使碰撞或摔落指示达到多方向碰撞或摔落指示的目的。
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受力指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俯视图,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受力指示器与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相似。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腔体80改变为圆形设计,提供四个方向的碰撞或摔落受力指示。
本发明的受力指示方法,是使一受力指示器附着于一产品上,该受力指示器包括:一腔体;一指示物于该腔体内;一封闭元件封闭该腔体的开口;当该封闭元件由于移位而离开该腔体的开口时,会使该指示物离开该腔体,显示该产品被碰撞。其中该腔体设置于一壳体内部。
该指示物为荧光粉或具颜色的颗粒物。
该封闭元件为磁性体或金属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该封闭元件与该腔体的材质可作如下搭配而得到相同效果。例如: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金属。或,该腔体为一金属,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或,该腔体为一塑胶,而该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前述各封闭元件亦可将对应设置的封闭元件设计为一磁性体与一金属的配对设计。其中该腔体与该封闭元件间的磁性要依不同实施例样态作不同的磁性设计。
所以本发明在例如新出产手机或PDA的内部设置有受力指示器,当手机或PDA在运送过程或新机出售或使用过程,当产品送回维修时,如果有摔落的现象,就可透过本发明的封闭元件或指示物的泄漏等现象得知手机或PDA被摔落或碰撞受力过。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腔体中充填以荧光粉等指示物,并利用封闭元件的磁力作用将腔体的开口封闭,当发生摔落或冲击时,封闭元件即脱离开口,荧光粉自腔体向外泄出并布满壳体内,因此观察者很容易判断产品曾经遭遇摔落、冲击或受力,所以本发明符合专利要件,于是,依法提出申请。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等同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2)

1、一种受力指示器,包括:
一壳体;
一腔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该腔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
至少一第一封闭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开口上,使该指示物封闭于该腔体内;及
当该受力指示器被受力过,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指示物会离开该腔体,而散布于该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壳体为透明塑胶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多数个颜色颗粒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的第一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一阶部,使该第一封闭元件能安装于该阶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更包括有一第二开口设置于该腔体;及一第二封闭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的第二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二阶部,使该第二封闭元件能安装于该第二阶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金属。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壳体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
16、一种受力指示器,包括:
一壳体;
一腔体,该腔体内部相互垂直地形成有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且该第一腔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而该第二腔体具有一第三开口与一第四开口,该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该腔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
一第一封闭元件、一第二封闭元件、一第三封闭元件与一第四封闭元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与该第四开口上,使该指示物封闭于该腔体内;及
当该受力指示器受力,该磁性元件与该指示物会离开该腔体,而散布于该壳体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壳体为透明塑胶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多数个颗粒物。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一阶部与一第二阶部、第三阶部与第四阶部,使该第一封闭元件与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与该第四封闭元件能安装于该第一阶部与该第二阶部、该第三阶部与该第四阶部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塑胶,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金属,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金属。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磁性体,而该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二封闭元件、该第三封闭元件、该第四封闭元件为磁性体。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壳体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
28、一种受力指示器,包括:
一第一元件,具有一中空的第一接合部与一第一外侧端,且该第一接合部相邻有一第一空间;
一第二元件,具有一中空的第二接合部与一第二外侧端,且该第二接合部相邻有一第二空间,使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接合后形成一第三空间;
一第三元件,设置于该第三空间内,该第三元件具有一中空部,该中空部充填有一指示物;
一第五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三元件的中空部的第一端;及
一第六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三元件的中空部的第二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外侧端设有一第一透明元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透明元件为一压克力材料。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二元件的第二外侧端设有一第二透明元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二透明元件为一压克力材料。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塑胶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塑胶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体。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金属,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金属,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体。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金属。
38、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其中之一为一金属。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元件或该第二元件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
4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元件或该第二元件为透明塑胶材料。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
4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多数个颗粒物。
4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元件的中空部具有一第五开口与一第六开口,且该第五开口与该第六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五阶部与一第六阶部,使该第五封闭元件与该第六封闭元件可安装于该第五阶部与该第六阶部上。
4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接合部为一阴螺纹部,而该第二接合部为一阳螺纹部。
4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元件的第一空间包括有一第一中空部与一第三中空部相邻,而该第二元件的第二空间包括有一第二中空部。
4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外侧端具有一第七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七阶部,使该第一透明元件安装于该第七阶部上。
49、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二元件的第二外侧端具有一第八开口向内地且凹陷地形成一第八阶部,使该第二透明元件安装于该第八阶部上。
50、一种受力指示器,包括:
一腔体,呈一中空状,且于该腔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环状部,该环状部的中央形成一中空部,该中空部内充填有一指示物,其中该环状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一第七封闭元件,封闭该环状部的第一端;及
一第三透明元件,密闭地设在该腔体的第一端。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三透明元件为一压克力材料。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为一金属,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更包括一第八封闭元件,封闭该环状部的第二端;及一第四透明元件,密闭地设在该腔体的第二端。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塑胶,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塑胶,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体。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金属,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金属,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体。
58、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59、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体。
60、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环状部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七封闭元件与该第八封闭元件为一金属。
61、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第四透明元件为一压克力材料。
6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腔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
6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
65、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多数个颗粒物。
66、一种受力指示器,包括:
一腔体,呈一中空状,且于该腔体的内部设有一隔体,该隔体区隔该腔体使形成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与该第二腔体内充填有一指示物,其中该第一腔体具有一第一出口与该第二腔体具有一第二出口;
一第九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一出口;
一第十封闭元件,封闭该第二出口;及
一壳体,内部设有该腔体。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隔体为一磁性体,而该第九封闭元件与该第十封闭元件为一金属。
68、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隔体为一金属,而该第九封闭元件与该第十封闭元件为一磁性体。
69、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黏着物。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黏着物为一双面胶或黏胶。
71、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荧光粉。
72、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受力指示器,其中该指示物为多数个颗粒物。
CN2008100096988A 2008-02-20 2008-02-20 受力指示器 Active CN101514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96988A CN101514996B (zh) 2008-02-20 2008-02-20 受力指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96988A CN101514996B (zh) 2008-02-20 2008-02-20 受力指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4996A true CN101514996A (zh) 2009-08-26
CN101514996B CN101514996B (zh) 2011-04-13

Family

ID=4103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6988A Active CN101514996B (zh) 2008-02-20 2008-02-20 受力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499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597A (zh) * 2014-03-13 2014-06-1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撞击指示器
CN108225986A (zh) * 2017-12-20 2018-06-2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介质颗粒物电性能测试的电极测量装置
CN109239397A (zh) * 2017-07-06 2019-01-18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表的冲击指示器
CN110780088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中北大学 多桥路隧道磁阻双轴加速度计
CN111180291A (zh) * 2018-11-12 2020-05-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熔断系统、机动车的高压电池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12260A (zh) * 2021-11-08 2022-03-01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在轨维修用电动工具手传振动的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7751A (en) * 1977-04-15 1979-12-11 Detectors,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device for showing receipt of predetermined shock
US4312227A (en) * 1977-04-22 1982-01-26 Ozols Karlis V Force-responsive device
CN2202725Y (zh) * 1994-08-30 1995-07-05 李自卫 震动显示盒
US6698272B1 (en) * 2002-12-30 2004-03-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ice for indicating exposure to an impact, adverse temperature and/or humidity
CN2656978Y (zh) * 2003-11-20 2004-11-17 陈东兵 套管式震动监视器
CN2693691Y (zh) * 2004-03-25 2005-04-20 卢青山 震动跌落显示卡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597A (zh) * 2014-03-13 2014-06-1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撞击指示器
CN109239397A (zh) * 2017-07-06 2019-01-18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表的冲击指示器
CN109239397B (zh) * 2017-07-06 2020-11-10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表的冲击指示器
CN108225986A (zh) * 2017-12-20 2018-06-2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介质颗粒物电性能测试的电极测量装置
CN108225986B (zh) * 2017-12-20 2020-07-28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介质颗粒物电性能测试的电极测量装置
CN111180291A (zh) * 2018-11-12 2020-05-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熔断系统、机动车的高压电池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780088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中北大学 多桥路隧道磁阻双轴加速度计
CN114112260A (zh) * 2021-11-08 2022-03-01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在轨维修用电动工具手传振动的测量方法
CN114112260B (zh) * 2021-11-08 2022-07-26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在轨维修用电动工具手传振动的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4996B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996B (zh) 受力指示器
US7918179B2 (en) Method for apparatus for a drop indicator
TWI375033B (en) All-directional fall senso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KR101871646B1 (ko) 물리 기반 촉각 메시징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373538A (zh) 运输包装箱智能监测微系统
CN103869100A (zh) 微机电z轴面外止挡件
CN101592675B (zh) 全方位落体侦测器与全方位落体侦测方法
JP2008275583A (ja) 慣性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ean-Michel Current capabilities of MEMS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s in a harsh environment
CN204101104U (zh) 流量计的电子装置壳体及流量计
CN203606386U (zh) 一种mems压阻式加速度计
EP3662497B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tamper-evident security seals
CN109606915A (zh) 一种产品状态检测装置及包装箱
US20190094257A1 (en) Impact indicator
CN113928428B (zh) 一种用于记录货运过程中货箱运动的记录系统
JP5062799B2 (ja) 秤量装置用一体型筐体
CN206863056U (zh) 一种跌落冲击指示标签
US11829839B2 (en) Gear train design enabling mechanical accelerometers and latches
CN220501521U (zh) 空调的包装结构
CN219369794U (zh) 一种带真空吸附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
JPH023175Y2 (zh)
CN213716336U (zh) 防跌落警示标识和家用电器
JP3212210U (ja) 包装用箱
CN207001262U (zh) 电子报警物流包裹箱
JPH11237398A (ja) 衝撃振動表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