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0695B -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0695B
CN101510695B CN2009100809759A CN200910080975A CN101510695B CN 101510695 B CN101510695 B CN 101510695B CN 2009100809759 A CN2009100809759 A CN 2009100809759A CN 200910080975 A CN200910080975 A CN 200910080975A CN 101510695 B CN101510695 B CN 101510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voltage
generator
stator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0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0695A (zh
Inventor
苑国锋
郑艳文
龚细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O-HARVEST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O-HARVEST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O-HARVEST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O-HARVEST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09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0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0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0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06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发电机的定子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与电网保持连接,而仅是通过对转子侧变流器采用封锁的软断开手段对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实施保护。这样的控制方法既起到了保护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作用,又保证了发电机始终与电网连接,不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转子侧变流器与发电机转子之间是通过软断开手段实现切换。因此,能够克服传统双馈发电机由于脱网再并网的时间比较长的缺点,满足电力系统对于风力发电机不间断运行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侧软断开再重新投入手段,实现发电机在故障时可以不脱网运行的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发电形式大规模接入电网,改变了传统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特性。随着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风电总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单机容量不断增加,风力发电装机在电力系统总装机容量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尤其在一些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装机集中的地区,风力发电已经在当地电力系统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地电网重要的功率注入节点,对当地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风电场的运行可靠性尚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传统风力发电机正常运行时要求风电场端口电压的幅值、频率稳定,且三相正弦对称。如果风电场端口电压出现瞬时电压跌落的情况,风电机组将直接从电网切除,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并网。这种策略虽然保护了风力发电机的安全,但是由于风电场从系统中切出会造成网内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影响系统向负载供电的可靠性,因此从电力系统的角度来说,传统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可靠性是不够的。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因其所需变频器容量仅为发电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已成为目前已安装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流机型。然而,这种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同样存在上述发电机因故障出现瞬时电压跌落时,发电机由于脱网再并网的时间过长,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因此,本发明专门针对这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设计了一套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侧软断开再重新投入手段,实现发电机在故障时可以不脱网运行的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在保持双馈发电机不从电网脱离的情况下,实现从发电机转子侧并网,能够克服传统双馈发电机由于脱网再并网的时间比较长的缺点,满足电力系统对于风力发电机不间断运行的要求。
2、该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仅通过改变控制策略实现,无附加的硬件设计,实现简单,不增加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以发电机为虚拟电网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是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控制框图;
图4是补偿项计算模块的计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前所述,对于现有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当发电机因故障出现瞬时电压跌落时通常采取的控制策略是将风电机组直接从电网中切除,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并网。但是,这种将发电机切出切入的故障控制方法会影响到当地电网的稳定性。并且,随着近年来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这种影响也随之加剧。
另外,目前一般所采用的用以控制风力发电机与电网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的开关器,主要是如接触器、断路器这样的机械式开关。然而,这种机械式开关在连接和断开的状态切换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长。这样就更加加剧了发电机组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所设计的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就是针对现有风力发电机在故障控制方法上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
对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当其出现瞬时电压跌落时之所以需要及时的从电网中切除,是因为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与电网直接相连,电网电压骤降的瞬间,会引起很大的定子故障电流。通过定、转子的磁场耦合,较强的定子故障电流会进一步传输到转子上,使转子电流和电压大幅度升高,进而使转子产生很大的浪涌功率流向转子侧变流器。一旦电网电压跌落深度较大,由此产生的浪涌功率远远超过转子侧变流器的容量,将会导致变流器损坏。同时,由于电网电压跌落,网侧变流器无法将转子侧变流器的能量传送给电网,这些额外的能量会给直流母线充电,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急剧升高。可见,在发电机出现故障时对其实施脱网操作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
本发明即是基于这点分析,设计了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使其在发生瞬时电压跌落时通过发电机转子侧软断开手段对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进行隔离保护,而使发电机仍然保持在线运行状态。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故障控制方法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而当发电机电压恢复正常后,只需控制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输出电压与发电机转子电压相匹配,再重新恢复变流器对发电机转子的电压控制,即可恢复发电机的正常运作。
图1为本发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当发电机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后,保持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与电网相连,封锁转子侧变流器;
这里所谓封锁转子侧变流器,就是控制单元停止向转子侧变流器的功率开关发送动作信号,使得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无电压输入。转子侧电压完全由定转子磁场的耦合获得。这样不仅可以对转子侧变流器进行隔离保护,而且这样的封锁控制完全由控制单元的动作信号控制,不涉及实际物理上的开关切换动作。
(2)发电机检测电网电压是否仍然处于跌落;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转入步骤(3);
(3)解除对所述转子侧变流器的封锁;以风力发电机作为虚拟电网,采用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启动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
当电网电压恢复正常时,解除对转子侧变流器的封锁,并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作为虚拟电网,实施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使转子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逼近转子电压的实时值。
(4)当控制转子侧变流器输出电压与风力发电机转子电压相匹配时,恢复转子侧变流器对发电机转子的电压控制,实现转子侧并网。
通过上述本发明所设计的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发电机的定子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与电网保持连接,而仅是通过对转子侧变流器采用封锁的软断开手段对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实施保护。这样的控制方法既起到了保护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作用,又保证了发电机始终与电网连接,不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并且,这里转子侧变流器与发电机转子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控制是通过封锁转子侧变流器的软断开手段实现的。这种封锁转子侧变流器的软断开手段不同于前述接触器、断路器这样的机械式开关。它是由控制单元控制发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开通和关断来实现变流器的投入和切出。因为IGBT的动作时间几乎可以忽略。相对而言,接触器、断路器这样的机械式开关动作时间长,无法实现不脱网运行的要求。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上述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其难点在于当检测到电网电压恢复后对转子侧变流器实施的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因为,脱离变流器控制的转子电压是在实时变化,如何使转子侧变流器逼近转子电压实时值,以最终实现转子侧并网,这点并非现有的一般并网控制算法所能实现的。
下面就对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做更为具体的说明。
如上所述该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并不同于一般变流器以稳定的电网电压为控制目标,而是以在实时变化的转子电压为控制目标。本发明的做法是将发电机转子看作一个虚拟的电网,通过调整变流器的并网控制算法,使转子侧变流器得以逼近转子电压实时值,以最终实现转子侧并网。
基于上述设计思想,本发明对于以发电机转子作为虚拟电网的并网控制模型进行了以下分析。
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为:
电压方程:
usd=Rsisd+pψsdsψsq                     (1)
usq=Rsisq+pψsqsψsd                     (2)
urd=Rrird+pψrdslψrq                    (3)
urq=Rrirq+pψrqslψrd                    (4)
磁链方程:
ψsd=Lsisd+Lmird                            (5)
ψsq=Lsisq+Lmirq            (6)
ψrd=Lrird+Lmisd            (7)
ψrq=Lrirq+Lmisq            (8)
式中,Rs,Ls分别为定子绕组的电阻和自感,Rr,Lr分别为转子绕组的电阻和自感,Lm为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ωs为同步角速度,ωsl为滑差角速度,np为电机极对数,p为微分算子。相关量已折算到定子侧。
整理转子电压方程,可以得到:
urd=Rrird+σLrpirdslσLrirq+Lm(pψsdslψsq)/Ls       (9)
urq=Rrirq+σLrpirqslσLrird+Lm(pψsqslψsd)/Ls       (10)
由定子电压方程替换式(9)、(10)中的定子磁链微分项,得到:
urd=Rrird+σLrpirdslσLrirq+erd    (11)
urq=Rrirq+σLrpirqslσLrird+erq    (12)
其中:
erd=Lm(usd-Rsisdrψsq)/Ls
erq=Lm(usq-Rsisqrψsd)/Ls
则前馈补偿项:
urdc=ωslσLrirq-erd
urqc=-ωslσLrird-erq
此时从转子绕组看过去,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可等效为一个内阻为Rr+jσωslLr,工作频率为滑差频率ωsl的电压源er,若将er认为是电网电压,Rr+jσωslLr为滤波电抗器参数,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该系统可以认为是一个标准的三相PWM整流器,转子侧变流器发出一个可控电压ur,通过调整ur的幅值和相位,来控制电流ir。与一般的整流器以稳定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不同,此时转子侧变流器通过控制转子电流的有功和无功分量来调节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定子电压定向旋转坐标系下,双馈电机的定子电压d轴分量为零。通常情况下,定子电阻上的压降很小,可以从数值上进行忽略,据此可得到定子磁链的稳态近似值为:
ψsq≈0                          (13)
ψsd≈Lmims=ψs=Uss         (14)
据此对等效电压源er的表达式进行简化,有:
erd≈0                           (15)
erq=Lmωslusq/(ωsLs)           (16)
此时,转子电流与定子功率之间的关系为:
Ps=-Lmusqirq/Ls
Qs=-usq(usqs-Lmird)/Ls
可见,对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转子电流d轴、q轴分量分别控制,就可以实现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定子无功、有功功率的解耦调节。
根据上述以发电机转子作为虚拟电网的并网控制模型分析,设计得到前述步骤(3)中所述的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如图3所示,该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A)检测三相定子电压ua、ub、uc,三相转子电流ira、irb、irc,转子位置角θr以及直流母线电压udc
(3B)将所述三相定子电压ua、ub、uc经过3/2变换得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所述三相转子电流ira、urb、irc经过3/2变换得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i;所述的转子位置角θr经过微分运算,得到转子旋转角速度ωr
(3C)将所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经过计算得到定子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θs=arctan(u/u);再将该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经过微分运算,得到同步旋转角速度ωs
(3D)以所述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作为Park变换的变换角,对所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进行Park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sd、usq
(3E)将所述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与转子位置角θr相减得到的θsr,以θsr作为Park变换的变换角,对所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i进行Park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
(3F)将所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sd、usq、同步旋转角速度ωs、转子转速ωr以及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输入补偿项计算模块,通过该补偿项计算模块计算得到前馈补偿相urdc、urqc
urdc=ωslσLrirq-erd
urqc=-ωslσLrird-erq
其中:
erd≈0
erq=Lmωslusq/(ωsLs)
(3G)将设定的转子电流参考量ird ref、irq ref与所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分别相减,并进行PI变换后;分别与所述前馈补偿相urdc、urqc相加,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压参考值urd ref、urq ref;将该电压参考值urd ref、urq ref以θsr为变换角进行反Park变换,得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压参考值u ref、u ref
(3H)将所述转子电压参考值u ref、u ref输入PWM发生器,并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udc产生PWM控制波,驱动变流器。
这里,该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与一般并网控制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所述步骤(3F)中补偿项计算模块的具体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在urdc、urqc的计算公式中补入了erd、erq作为了修正参数,使变流器的电压输出得以根据发电子转子进行调整。其中,erq是一个与滑差频率ωsl有关的量。与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相当于电网电压的幅值在以滑差频率ωsl变化着。
所述补偿项计算模块的具体计算框图如图4所示。如图所示,所述同步旋转角速度ωs与转子转速ωr相减得到滑差频率ωsl。通过输入模块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q轴定子电压us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轴转子电流ird、同步旋转角速度ωs和滑差频率ωsl,按照公式urqc=-ωslσLrird-Lmωslusq/(ωsLs)计算前馈补偿相urqc。通过输入模块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q轴转子电流irq和滑差频率ωsl,按照公式urdc=ωslσLrirq计算前馈补偿相urdc

Claims (3)

1.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当发电机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后,保持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与电网相连,封锁转子侧变流器;
(2)发电机检测电网电压是否仍然处于跌落;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转入步骤(3);
(3)解除对所述转子侧变流器的封锁;以风力发电机作为虚拟电网,采用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启动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
(4)当控制转子侧变流器输出电压与风力发电机转子电压相匹配时,恢复转子侧变流器对发电机转子的电压控制,实现转子侧并网;
所述步骤(3)中转子侧并网控制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A)检测三相定子电压ua、ub、uc,三相转子电流ira、irb、irc,转子位置角θr以及直流母线电压udc
(3B)将所述三相定子电压ua、ub、uc经过3/2变换得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所述三相转子电流ira、irb、irc经过3/2变换得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i;所述的转子位置角θr经过微分运算,得到转子旋转角速度ωr
(3C)通过所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计算得到定子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再将该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经过微分运算,得到同步旋转角速度ωs
(3D)以所述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为Park变换的变换角,对所述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u进行Park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sd、usq
(3E)将所述定子电压矢量位置角θs与转子位置角θr相减得到的θsr作为Park变换的变换角,对所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i进行Park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
(3F)将所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usd、usq、同步旋转角速度ωs、转子旋转角速度ωr以及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输入补偿项计算模块,通过该补偿项计算模块依据公式urqc=-ωslσLrird-Lmωslusq/(ωsLs)和urdc=ωslσLrirq,计算得到前馈补偿相urdc、urqc,公式中的ωsl为滑差频率;
(3G)将设定的转子电流参考量
Figure FSB00000610326300021
与所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ird、irq分别相减,并进行PI变换后;分别与所述前馈补偿相urdc、urqc相加,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电压参考值
Figure FSB00000610326300022
将该电压参考值
Figure FSB00000610326300023
以θsr为变换角进行反Park变换,得到转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转子电压参考值
Figure FSB00000610326300024
(3H)将所述转子电压参考值
Figure FSB00000610326300025
输入PWM发生器,并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udc产生PWM控制波,驱动变流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封锁转子侧变流器是由发电机的控制单元停止向转子侧变流器的功率开关发送动作信号,使得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无电压输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F)中补偿项计算模块通过下述步骤计算前馈补偿相urdc、urqc
所述同步旋转角速度ωs与转子旋转角速度ωr相减得到滑差频率ωsl
通过输入模块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q轴定子电压us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轴转子电流ird、同步旋转角速度ωs和滑差频率ωsl,按照公式urqc=-ωslσLrird-Lmωslusq/(ωsLs)计算前馈补偿相urqc
通过输入模块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q轴转子电流irq和滑差频率ωsl,按照公式urdc=ωslσLrirq计算前馈补偿相urdc
CN2009100809759A 2009-03-31 2009-03-31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0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9759A CN101510695B (zh) 2009-03-31 2009-03-31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9759A CN101510695B (zh) 2009-03-31 2009-03-31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0695A CN101510695A (zh) 2009-08-19
CN101510695B true CN101510695B (zh) 2012-01-25

Family

ID=4100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09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0695B (zh) 2009-03-31 2009-03-31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0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975A (zh) * 2010-08-26 2011-01-19 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馈风电变流器控制方法
CN102102631B (zh) * 2011-03-22 2012-08-22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齿箱调速前端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
CN102723727B (zh) * 2012-04-27 2014-10-29 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方法
CN104300556B (zh) * 2014-10-15 2017-02-15 四川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低频振荡适应方法
CN105140938B (zh) * 2015-08-05 2017-06-16 东南大学 基于储能系统的双馈异步风电机组自启动控制方法
CN107728063B (zh) * 2017-11-28 2019-10-0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117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并网控制方法
CN101345464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交直交变流器调速的双馈电动机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CN201197080Y (zh) * 2008-04-30 2009-02-18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CN101388639A (zh) * 2008-11-03 2009-03-18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117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并网控制方法
CN201197080Y (zh) * 2008-04-30 2009-02-18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CN101345464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交直交变流器调速的双馈电动机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CN101388639A (zh) * 2008-11-03 2009-03-18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亮等.双馈感应式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研究.《电力电子技术》.2008,第42卷(第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0695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667B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的高低电压穿越协同控制方法
CN101977006B (zh) 电网故障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CN101510695B (zh)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侧并网控制方法
CN101977011B (zh) 电网电压三相对称跌落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CN102522768B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3227477A (zh) 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高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2664427A (zh)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时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方法
CN104113077A (zh) 一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高电压穿越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4538939B (zh) 适应三相跳闸形成的含风电孤网运行送出线的重合方法
CN107681698A (zh) 基于功率优化的双馈风电转子串电阻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6066944B (zh) 低电压穿越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CN102082541B (zh) 电网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过电流抑制方法
CN102214931A (zh)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系统低电压穿越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46991B (zh) 用于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开关和动态电阻
CN103560517B (zh) 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方法
CN106505620A (zh) 一种提高双馈风机故障穿越能力的暂态重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324754A (zh) 基于储能装置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Kynev et al. Comparison of modern STATCOM and synchronous condenser for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Jiang et al. A novel DC fault ride-through method for wind farms connected to the grid through bipolar MMC-HVDC transmission
Khan et al. Analytical review on common and state-of-the-art FR strategies for VSC-MTDC integrated offshore wind power plants
CN110380449A (zh) 单极闭锁故障下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4578150A (zh) 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
Liang et al. Feed-forward transient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DFIG wind generators during both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grid disturbances
Ren et al. Grid fault ride through of a medium-voltage three-level full power wind power converter
CN111953019A (zh) 一种基于定子串联多级动态阻抗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