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8014A -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8014A
CN101508014A CNA2009100740240A CN200910074024A CN101508014A CN 101508014 A CN101508014 A CN 101508014A CN A2009100740240 A CNA2009100740240 A CN A2009100740240A CN 200910074024 A CN200910074024 A CN 200910074024A CN 101508014 A CN101508014 A CN 101508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casting
steel
stainless steel
transverse
sensitivity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40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8014B (zh
Inventor
刘承志
范光伟
谭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aig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40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8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8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8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8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1.铁素体不锈钢采用AOD、VOD不锈钢冶炼设备进行冶炼;2.钢水出冶炼设备前,化验钢水的成分,用表达式进行计算: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其中元素符号为钢液中该元素质量百分比×100;(三)连续铸造不锈钢连铸坯对不同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采取不同的措施:铸机对弧精度、二冷水嘴通畅率、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与冷却速度均有一定的要求。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在轧制时连铸坯表面温度≥350℃装入加热炉。本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可明显降低不锈钢连铸坯产生的横裂纹。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取连铸机生产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降低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铁素体不锈钢指含铬量在10.5%-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一类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由于高温强度低,铸坯柱状晶发达,钢种特性决定其连铸坯出现横裂纹的几率很大,如0Cr13、00Cr17Mo、00Cr18Mo2、1Cr17等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可达到6%左右,最高可达25%以上,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后,使铸坯无法轧制钢卷或钢板,只能把铸坯判定为废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铁素体不锈钢钢的连铸坯容易发生横裂纹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果明显的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横裂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铁素体不锈钢钢种包括GB、EN、JIS、ASME、ASTM等标准中的铁素体不锈钢钢种以及其它标准中成分相近的铁素体钢种,也适用于新开发的铁素体不锈钢钢种(铁素体不锈钢定义:室温下钢的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含铬在10.5%以上铁基合金为铁素体不锈钢钢种)。
本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一)铁素体不锈钢采用AOD、VOD等不锈钢冶炼设备按相关不锈钢冶炼工艺进行冶炼。如按照电炉+AOD冶炼法、电炉+VOD冶炼法、转炉+VOD与电炉+AOD+VOD冶炼法等中的任一种不锈钢冶炼工艺进行冶炼。
(二)钢水出冶炼设备前,化验分析钢水的成分,用下述表达式,计算出连铸坯C横裂敏感指数与钢水中的C、Mn、Ni、B、Si、Cr、Mo、Ti、Nb的质量含量之间的关系: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元素符号为钢液中该元素质量百分比×100)
并按C横裂敏感指数值划分连铸坯的钢种即产生横裂纹敏感程度,见见表1.
表1
 
序号 C横裂敏感指数值
1 ≥—0.45钢种
2 —0.45~—0.80钢种
3 ≤—0.80钢种
注:
本申请文件所说的横裂纹比率是指:某不锈钢钢种,一段时间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数量(重量:吨;或连铸坯块数)÷该钢种该时间段全部连铸坯生产量(重量:吨;或连铸坯块数)。C横裂敏感指数值越小越容易产生裂纹。
(三)钢水经过连铸机进行连续铸造不锈钢连铸坯(在铸造过程成分不进行调整,但根据C横裂敏感指数值调整连铸机设备精度和连铸坯冷却等参数),对不同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采取下述的对应措施,避免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缺陷。
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1.0mm之内;(2)二冷水嘴通畅率≥95%,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100℃/m;冷却速度≤200℃/m。
I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0.80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工艺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0.8mm之内;(2)二冷水嘴通畅率≥95%,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100℃/m;冷却速度≤200℃/m。
II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工艺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0.5mm之内;(2)二冷水嘴通畅率≥98%,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80℃/m;冷却速度≤180℃/m;(3)连铸坯表面温度≥350℃时,采用保温装置运输到轧钢厂,到轧钢厂连铸坯表面温度≥350℃装入加热炉。
对于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连铸坯冷却方式以及轧制成钢卷的时间如能按以下要求进行控制,则降低连铸坯出现横裂纹比率效果将更好: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连铸坯出铸机后,表面温度≥400℃堆垛缓冷,热坯堆垛缓冷到表面温度到350℃以下时,方可运输,连铸坯生产出到轧制成卷的时间≤20天;或连铸坯表面温度≥550℃采用保温装置运输到轧钢厂,到轧钢厂铸坯表面温度≥350℃进入加热炉。
在步骤(二)钢水出冶炼设备前,如果钢水成分允许调整(标准允许成分在一定范围波动或用户没指定成分范围等),则尽可能调整相关成分,使C横裂敏感指数值越高于-0.80越好。调整后的成分按: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化学元素符号为钢液中该元素重量百分比×100的值)
计算C横裂敏感指数值,再按照步骤(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的钢种,采取I指出的二条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0.80的钢种,采取II指出的二条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采取III指出的三条措施。
依据本发明,对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按其成分计算C横裂敏感指数值进行分类,提供一种工艺控制方法,可使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横裂率从6%左右(最高横裂率可达25%以上),降低横裂比率到0%-5%。
用本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依据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机理分析,提出相关工艺过程控制措施,明显降低了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可将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纹比率到0%-5%。明显提高了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的合格率,降低了不锈钢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铁素体不锈钢钢种为0Cr13。
采用75t吨VOD炉(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生产,在立弯式连铸机上进行连铸200(厚度)×1280(宽度)mm×7000-10500(长度)mm的板坯。未采取本发明工艺前,按国标成分冶炼,成分及连铸设备不做特殊要求的工艺进行生产,产生铸坯横裂纹相关参数见表2。
表2(平均数据):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铸坯轧制钢卷时间 铸坯平均横裂率%
0Cr13 2±2.2 87 在二冷段,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速度88-136℃/m;冷却速度在159-183℃/m之内 22 6.75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时间
10:21  温度为1584℃,重量为72.3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下述的钢水到VOD冶炼:
C 0.22%   Si 0.12%  Mn 0.18%    Cr 13.03%
P 0.023%  S 0.005%  N 0.015%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0:23从底部向VOD钢包吹氩,氩气流量423NL/min,当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内的真空度到达110.2Torr时,向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包内吹氧。
11:05吹氧过程逐步提高真空度,吹入总氧气量449.9m3,真空度在37.4Torr,吹氧脱碳结束。
11:07关掉底吹氩,顶部吹入氮气破坏真空。测量不锈钢钢水温度为1599℃,取样分析不锈钢钢水成份(分析结果见表3)。
11:11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4.4Torr时,以1148NL/min的流量从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的底部吹入氩气,加入石灰1000Kg,萤石200kg,75%的硅铁518Kg,还原10分钟。
11:20化学成分结果见表3按照经验公式: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计算0Cr13的成分质量百分比所对应的C横裂 敏感指数值见表3
表3
 
钢种 C Si Mn P S Cr N C横裂敏感指数
0Cr13 0.02 0.77 0.09 0.027 0.005 13.08 0.015 —0.498
11:26  0Cr13钢水Mn成分未达到标准上限要求,允许进行调整,补加高碳锰铁合金65公斤,调整成分,调整后的成分及对应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见表4
表4
 
钢种 C Si Mn P S Cr N C横裂敏感指数
0Cr13 0.04 0.72 0.15 0.028 0.005 13.03 0.015 —0.39
11:31钢水温度为1565℃,将钢水送到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连铸机对应的措施见表5:
表5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0Cr13 2±0.8 96 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在43-92℃/m;冷却速度在160-187℃/m
12:10连铸完毕,7块铸坯表面温度分别在560-682℃之间,连铸坯避开风口,堆垛冷却(上下放置300℃以上热坯各一块)。
8:46(次日)测量铸坯表面温度达到210-283℃之间,运输到热连轧厂进行轧制。
从连铸坯生产结束到热轧成卷时间为9天。
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比率为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铁素体不锈钢钢种为00Cr18Mo2
采用75t吨VOD生产,在立弯式连铸机上进行连铸200(厚度)×1015(宽度)mm×7000-10500(长度)mm的连铸板坯。未采取本发明的工艺前,成分及连铸工艺不做控制,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与相关参数见表6
表6(平均数据):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铸坯轧制钢卷时间 铸坯横裂率%
00Cr18Mo2 2±1.3 93 在二冷段,局部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速度72-120℃/m;冷却速度在166-192℃/m之内 4 16.24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时间
16:04  温度为1602℃,质量为70.9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下述的钢水到VOD进行冶炼:
C 0.36%   Si 0.08%  Mn 0.08%  Cr 18.03%  P 0.021%
S 0.004%  Mo 1.85%  N 0.018%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6:05  从底部向VOD钢包吹氩,氩气流量466NL/min,当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内的真空度到达110Torr时,向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包内吹氧。
16:50  吹氧过程逐步提高真空度,吹入总氧气量545m3,真空度在32.0Torr,吹氧脱碳结束。
16:52  关掉底吹氩,顶部吹入氮气破坏真空。测量不锈钢钢水温度为1599℃。
17:00  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3.1Torr时,以1167NL/min的流量从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的底部吹入氩气,加入石灰800Kg,萤石150kg,75%的硅铁620Kg,铝120Kg还原10分钟。加入Nb-Fe、Ti-Fe合金。
17:12  取样分析化学成分,结果见表7,按照经验公式计算:C横裂敏感指 =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计算00Cr18Mo2的成分质量百分比所对应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见表7。
表7
 
钢种 C Si Mn Cr Ni Mo Nb Ti N C横裂敏感指数
00Cr18Mo2 0.01 0.36 0.07 17.9 0.09 1.88 0.23 0.16 0.011 —1.04
17:15  钢水温度为1542℃,00Cr18Mo2钢水C、Mn、Ni成分越低性能越好,所以不进行成分调整,出钢进行连铸板坯。
17:28  钢水到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连铸机采取的对应的措施见表8
表8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00Cr18Mo2 2±0.4 98 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51-78℃/m;令却速度在168-180℃/m
18:10  连铸完毕,7块铸坯表面温度分别在563-690℃之间,连铸坯直接装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
19:33  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厂,测铸坯温度在388-471℃之间,装入加热炉。
22:06  轧制成卷。
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比率为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钢种是铁素体不锈钢00Cr17Mo。
采用75t吨VOD炉生产,在立弯式连铸机上进行连铸200(厚度)×1015(宽度)mm×7000-10500(长度)mm的连铸板坯。未采取本发明工艺前,成分及连铸工艺不做控制,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与相关参数见表9。
表9(平均数据):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铸坯轧制钢卷时间 铸坯横裂率%
00Cr17Mo 2±1.1 93 在二冷段,局部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速度82-118℃/m;冷却速度在172-200℃/m之内 4 22.3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时间
01:18  温度为1611℃,质量为71.8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下述的钢水到VOD进行冶炼。
C 0.32%  Si 0.09%  Mn 0.11%  Cr 17.6%
P 0.028% S 0.003%  N 0.015%  Mo 1.0%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1:19从底部向VOD钢包吹氩,氩气流量473NL/min,当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内的真空度到达110.0Torr时,向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包内吹氧。
01:58吹氧过程逐步提高真空度,吹入总氧气量521m3,真空度在33.0Torr,吹氧脱碳结束。
02:02关掉底吹氩,顶部吹入氮气破坏真空。测量不锈钢钢水温度为1602℃。
02:04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2.9Torr时,以1141NL/min的流量从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炉的底部吹入氩气,加入石灰750Kg,萤石180kg,75%的硅铁600Kg,铝116Kg还原10分钟。分别加入Nb-Fe、Ti-Fe合金132公斤、200公斤。
02:12取样分析化学成分,结果见表7,按照经验公式计算:C横裂敏感指 =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计算00Cr17Mo的成分质量百分比所对应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见表10。
表10
 
钢种 C Si Mn Cr Ni Mo Nb Ti N C横裂敏感指数
00Cr17Mo 0.007 0.42 0.09 17.4 0.1 0.96 0.116 0.156 0.013 —0.93
02:17 钢水温度为1546℃,00Cr17Mo钢水C、Mn、Ni成分越低性能越好,所以不进行成分调整,出钢进行连铸板坯。
02:26 钢水到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连铸机采取的对应的措施见表11。
表11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00Cr17Mo 2±0.4 100 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50-75℃/m;冷却速度在163-177℃/m
03:08连铸完毕,6块铸坯表面温度分别在558-681℃之间,连铸坯直接装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
03:45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厂,测铸坯温度在362-480℃之间,装入加热炉。
06:52轧制成卷。
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比率为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钢种是铁素体不锈钢1Cr17。
采用180t吨AOD生产,在立弯式连铸机上进行连铸200(厚度)×1280(宽度)mm×7000-10500(长度)mm的连铸板坯。未采取本发明工艺前,成分及连铸工艺不做控制,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与相关参数见表12
表12(平均数据):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铸坯轧制钢卷时间 铸坯平均横裂率%
1Cr17 2±1.4 93 在二冷段,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速度88-136℃/m;冷却速度在159-183℃/m之内 10 8.66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时间
12:44温度为1544℃,质量为165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下述的钢水到AOD进行冶炼:
C 1.72%  Si 0.14%  Mn 0.29%   Cr 16.3%  P 0.031%
S 0.015% N 0.032%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2:46 顶枪吹氧;底枪吹氩气、氧气进行冶炼。加入石灰2000Kg,
01:23 吹入总氧气量8780m3,吹氧脱碳结束。
01:25 加入石灰5000Kg,萤石900kg,75%的硅铁3740Kg,进行还原。
01:36 测量不锈钢钢水温度为1615℃。取样分析各元素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成分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见表13。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表13
 
钢种 C Si Mn Cr Ni N B C横裂敏感指数
1Cr17 0.024 0.33 0.24 16.25 0.1 0.033 0.034 -0.503
01:46  1Cr17钢水成分可以在标准范围内进行调整,补加高碳锰铁340公斤,调整成分,调整后的成分及对应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见表14
表14。
 
钢种 C Si Mn Cr Ni N B C横裂敏感指数
1Cr17 0.041 0.33 0.38 16.50 0.1 0.031 0.035 -0.412
01:57钢水到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连铸机对应的措施见表15。
表15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1Cr17 2±0.6 98 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在40-96℃/m;冷却速度在161-190℃/m
03:01  连铸完毕,7块铸坯表面温度分别在502-677℃之间,连铸坯避开风口,堆垛冷却(上下放置300℃以上热坯各一块)。
铸坯冷却18小时后测量铸坯表面温度达到195-302℃之间,运输到热连轧厂进行轧制。
从连铸坯生产结束到热轧成卷时间为4天。
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比率为0%。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钢种是铁素体不锈钢1Cr17。
采用180t吨AOD生产,在立弯式连铸机上进行连铸200(厚度)×1535(宽度)mm×7000-10500(长度)mm的连铸板坯。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时间
10:21  温度为1536℃,质量为167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下述的钢水到AOD进行冶炼:
C 1.85%   Si 0.11%  Mn 0.26%  Cr 16.28%
P 0.028%  S 0.015%  N 0.046%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0:28 顶枪吹氧;底枪吹氩气、氧气进行冶炼。加入石灰2230Kg,
11:00 吹入总氧气量8830m3,吹氧脱碳结束。
11:02 加入石灰5000Kg,萤石900kg,75%的硅铁3740Kg,进行还原。
11:14 测量不锈钢钢水温度为1615℃。取样分析各元素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成分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见表16。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表16
 
钢种 C Si Mn Cr Ni N B C横裂敏感指数
1Cr17 0.034 0.32 0.26 16.28 0.05 0.033 0.0006 -0.503
12:34 本实施例不调整钢水的成分,钢水到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连铸机对应的措施见表17.
表17
 
钢种 铸机对弧精度mm 二冷水嘴通畅率% 铸坯二冷冷速℃/m
1Cr17 2±0.5 98 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在45-88℃/m;冷却速度在152-186℃/m
01:08 连铸完毕,5块铸坯表面温度分别在560-685℃之间,连铸坯直接装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
03:20 保温车运输到热连轧厂,测铸坯温度在388-496℃之间,装入加热炉。
06:52 轧制成卷。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比率为0%。
上述的五个实施例可用电炉+AOD冶炼法、电炉+VOD冶炼法、转炉+VOD与电炉+AOD+VOD冶炼法中的任一种不锈钢冶炼工艺进行冶炼。

Claims (3)

1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一)铁素体不锈钢采用AOD、VOD不锈钢冶炼设备按相关不锈钢冶炼工艺进行冶炼;
(二)钢水出冶炼设备前,化验分析钢水的成分,用下述表达式进行计算: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其中元素符号为钢液中该元素质量百分比×100
并按C横裂敏感指数值划分连铸坯的钢种,见下表
  序号 C横裂敏感指数 1 ≥—0.45钢种 2 —0.45~—0.80钢种 3 ≤—0.80钢种
(三)钢水经过连铸机进行连续铸造不锈钢连铸坯对不同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采取下述的对应措施,避免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缺陷
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两条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1.0mm之内;
(2)二冷水嘴通畅率≥95%,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100℃/m;冷却速度≤200℃/m;
I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0.80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两条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0.8mm之内;
(2)二冷水嘴通畅率≥95%,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100℃/m;冷却速度≤200℃/m;
III   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避免横裂必须采取的三条工艺措施是:
(1)铸机对弧精度达到2±0.5mm之内;
(2)二冷水嘴通畅率≥98%,铸坯在二冷段温度升高速度≤80℃/m;冷却速度≤180℃/m;
(3)连铸坯表面温度≥350℃时,采用保温装置运输到轧钢厂,到轧钢厂连铸坯表面温度≥350℃装入加热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二)钢水出冶炼设备前,如果钢水成分允许调整,则尽可能调整相关成分,降低连铸坯横裂敏感性,使C横裂敏感指数值尽量高于-0.80,调整后的成分按
C横裂敏感指数=5×C+0.02×Mn+0.04×Ni+15×B—0.1×Si—0.04×Cr—0.1×Mo—0.8×Ti—0.1×Nb
式中化学元素符号为钢液中该元素重量百分比×100的值
计算C横裂敏感指数值,确定新成分后的铸坯横裂敏感性,根据计算出的C横裂敏感指数值,再按照步骤(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的钢种,采取I指出的二条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45~—0.80的钢种,采取II指出的二条措施;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采取III指出的三条措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对于C横裂敏感指数值≥—0.80的钢种,连铸坯冷却方式以及轧制成钢卷的时间如能按以下要求进行控制,连铸坯出铸机后,表面温度≥400℃堆垛缓冷,热坯堆垛缓冷到表面温度到350℃以下时,方可运输,连铸坯生产出到轧制成卷的时间≤20天;或连铸坯表面温度≥550℃采用保温装置运输到轧钢厂,到轧钢厂铸坯表面温度≥350℃进入加热炉。
CN2009100740240A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Active CN101508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40240A CN101508014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40240A CN101508014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8014A true CN101508014A (zh) 2009-08-19
CN101508014B CN101508014B (zh) 2012-01-18

Family

ID=4100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40240A Active CN101508014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801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790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生产中控制铁素体不锈钢板坯宽度的方法
CN104328260A (zh) * 2014-10-31 2015-02-0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铁素体不锈钢方坯横裂的方法
CN105008066A (zh) * 2013-02-27 2015-10-28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超低碳钢板坯的表面品质的方法
CN105821337A (zh) * 2016-06-13 2016-08-03 苏州双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钢
CN108393456A (zh) * 2017-02-05 2018-08-1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q345b厚板铸坯组织控制方法
CN109136772A (zh) * 2018-10-22 2019-01-0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
CN11403236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素体不锈钢00Cr18Mo2的热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9548C (zh) * 2004-04-27 2007-08-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韧性优良的软磁结构钢板及制造方法
CN101353759A (zh) * 2007-07-23 2009-01-2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屈服强度550MPa级低裂纹敏感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790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生产中控制铁素体不锈钢板坯宽度的方法
CN105008066A (zh) * 2013-02-27 2015-10-28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超低碳钢板坯的表面品质的方法
CN105008066B (zh) * 2013-02-27 2017-03-08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超低碳钢板坯的表面品质的方法
CN104328260A (zh) * 2014-10-31 2015-02-0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铁素体不锈钢方坯横裂的方法
CN105821337A (zh) * 2016-06-13 2016-08-03 苏州双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钢
CN108393456A (zh) * 2017-02-05 2018-08-1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q345b厚板铸坯组织控制方法
CN109136772A (zh) * 2018-10-22 2019-01-0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
CN11403236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素体不锈钢00Cr18Mo2的热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8014B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8014B (zh) 一种降低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产生横裂纹比率的工艺方法
CN107502817B (zh) 高晶粒度等级齿轮钢20CrMnTiH及其生产工艺
CN101613783B (zh) 一种在精炼炉中增氮的方法
CN101121987B (zh) 含钛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
CN102002635B (zh) 一种厚规格压力容器用钢的制备方法
CN102277534B (zh) 气瓶用热轧型钢的生产方法
CN103131963B (zh) 低温用无缝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80279713A1 (en) High strength weathering ste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268608B (zh) 大容量高压气瓶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9182905A (zh) 齿轮钢20CrMoSH及提高其淬透性稳定性的工艺
CN102676948B (zh) 一种含硼帘线钢的制备方法
CN108330378A (zh) 一种临氢设备用14Cr1MoR钢的生产方法
CN103361561B (zh) 接箍料用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
CN102796957A (zh) 一种高韧性15CrMoR压力容器用钢板
CN102776441A (zh) 一种第三代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36194A (zh) 一种车轮钢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轮
CN106756479A (zh) 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98840B (zh) 锯片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86673A (zh) 一种提高x70管线钢dwtt指标的方法
CN114381672B (zh) 一种马氏体高耐磨钢板冶炼及连铸制造方法
CN112695248B (zh) 一种含稀土混凝土输送用耐磨热轧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41443A (zh) 一种低合金q345d-z25中厚钢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9234613A (zh) 热轧卷板和热轧卷板的生产方法
CN103014522A (zh) 一种新型低成本耐磨高强钢q550d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20394A (zh) 一种低成本普通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