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6757B -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6757B
CN101506757B CN2007800310701A CN200780031070A CN101506757B CN 101506757 B CN101506757 B CN 101506757B CN 2007800310701 A CN2007800310701 A CN 2007800310701A CN 200780031070 A CN200780031070 A CN 200780031070A CN 101506757 B CN101506757 B CN 101506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n wave
composition
related potential
state
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10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6757A (zh
Inventor
足立信夫
森川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06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6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6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7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using evoked responses
    • A61B5/378Visual stimu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2Analysi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在具备利用脑波的接口的系统中,不会漏过与脑波相关的校准用的刺激,且可实现精度高的校准。脑波接口系统(1)具有接口部(100),其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识别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P3成分使设备动作。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被用于接口部(100)的识别方法的调整。装置(10)根据对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进行规定的数据库(13);和提示了刺激后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用户的特征量,根据特征量调整接口部(100)的脑波识别方法。

Description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利用脑波操作设备的接口(脑波接口)系统中使用的用于调整脑波识别方法的装置及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时测量用户的脑波,进行用于准确分析的校准的用于调整脑波识别方法的装置及方法。
近年来,由于电视、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各种信息设备得到普及,并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所以,用户在平时生活中的很多情形下需要操作信息设备。通常,用户用手借助按钮等输入机构(接口部)输入指令,来实现设备的操作。但是,例如当作家务、育儿或驾驶时等,在两手因设备操作以外的任务而无法空闲的状况下,难以实现利用接口部的输入,无法进行设备的操作。因此,想要在所有情况下能够操作信息设备的用户需求在不断高涨。
针对这样的需求,正在开发一种利用了用户的生物体信号的输入机构。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脑波的事态关联电位来识别用户想要选择的选择项的技术。若对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进行具体说明,随机对选择项增强亮度,以选择项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利用约300ms后出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实现了用户想要选择的选择项的识别。通过该技术,用户能够在不使用手的情况下确定想要选择的选择项。
这里,“事态相关电位”是指时间上与外部或内部事态相关联而产生的脑的暂时性电位变动。脑波接口部100利用对视觉的刺激而得到事态相关电位作为外部事态。例如,如果利用对视觉刺激的事态相关电位中的所谓被称为P3成分的成分,则可以进行频道的切换、希望视听的节目的类型选择、音量的调整等处理。“P3成分”是指事态相关电位中与听觉、视觉、体性感觉等感觉刺激的种类无关,从目标刺激提示后250ms到500ms 的时间段出现的阳性成分。
为了将事态相关电位用于接口,重要的是以高的精度识别对象的事态相关电位(例如视觉P3成分)。因此,需要高精度测量生物体信号、及通过恰当的识别方法高精度地识别测量出的生物体信号。
为了高精度地测量生物体信号,一般会进行测量设备的校准,按照测量设备所测量出的数据正确地表示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为了高精度测量用户的视线,而在视线测量之前进行测量设备的校准,使测量设备与用户的视线之间的坐标系匹配的技术。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考虑到事态相关电位的成分中出现的个人差别的适当识别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按每个用户改变识别方法、使识别率提高的技术。该技术不是以单一的基准进行所有用户的识别,而是根据与想要调查的状况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的加法平均波形,事先按个人制成模板,利用该模板来识别事态相关电位的成分。另外,关于事态相关电位的个人差异,例如在非专利文献2中有详细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12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国际公开第05/001677号公开文本
非专利文献1:エマニユエル·ドンチン(Emanuel Donchin)、其他两位、“The Mental Prosthesis:Assesing the Speed of a P300-Based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TRANSACTIONS ON 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 2000、Vol.8、2000年6月
非专利文献2:入户野红、“心理学のための事象関連電位ガイドブツク”北大路书房、2005年、32页
作为用于高精度测量脑波的校准方法,可考虑在安装脑波计时,例如有意识地建立想要识别的状况,使用户选择虚设的菜单的方法。由于菜单选择时的脑波,作为表示被提示了所希望的菜单时的用户的生物体信息,进行脑波计的校准,所以,可以调整电极的安装状态、例如因头皮的电阻或电极的安装部位等测量条件的偏差而发生的波形差异。
但是,在将脑波利用在接口的情况下,由于长时间(根据情况有时为一天)测量脑波,所以,可想象因出汗或运动引起电极位置的错移等电极安装状态发生变化。因此,仅通过脑波计安装时的校准无法高精度测量生 物体信号。另一方面,为了测定电极安装状态的变化,需要定期进行如上所述的校准,对于用户而言,上述的校准很繁琐,定期实施校准增大了用户的负担。
而且,事态相关电位的成分根据觉醒度而变化是公知的,在一天中测量脑波的状况下,例如可认为用户的觉醒度在早晨和夜晚会发生变化。尤其由于在觉醒度低的情况下振幅减少、识别的困难程度增高,所以,需要变更识别的基准。现有的校准方法用于修正测量设备的误差是有效的,但由于无法测定觉醒度等用户的状态,所以,不能根据用户的觉醒度来变更识别的标准。
并且,在基于脑波接口操作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与被视觉提示的菜单项对应的视觉P3成分,所以,以往提示了视觉刺激作为校准用的刺激,但在接口条件中,例如当一边吃饭一边操作电视时那样,不能保证用户的注意朝向校准刺激,存在着无法实现正确的校准的课题。
这些课题都是根据实验室条件的实验而想到的,日常测量脑波并将其利用于接口时会被首先认识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在具备利用了脑波的接口的系统中,考虑用于测量用户状态或脑波的电极的安装状态进行校准时,不会漏过用户的校准用刺激。并且,根据与校准用刺激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对脑波接口中使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识别。
本发明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在脑波接口系统中被用于调整脑波接口部的识别方法,所述脑波接口系统具有:以视觉方式提示设备的操作菜单、且提示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输出部;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和利用预先保持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参数,识别所述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所述P3成分使所述设备动作的所述脑波接口部,所述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具备:对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规定的数据库;借助所述输出部提示所述刺激的刺激提示部;对所述刺激提示后的 脑波信号中含有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的分析部;和根据分析的所述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及所述数据库,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所述用户的特征量,即所述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根据所述特征量来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脑波识别方法的识别方法调整部。
所述刺激提示部可提示听觉刺激作为所述刺激。
所述刺激提示部可提示体性感觉刺激作为所述刺激。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作为所述参数而设定的阈值,识别所述用户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阈值。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作为所述参数而设定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波形的模板,识别所述用户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模板。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用户的脑波信号。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振幅相关的阈值,识别所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所述数据库规定了与所述P3成分的振幅相关的相关性,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阈值。
所述数据库规定了与所述P3成分的振幅相关的相关性,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模板。
所述数据库规定了与所述P3成分的振幅相关的相关性,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脑波信号。
所述刺激提示部在所述脑波接口系统的利用开始时提示所述刺激。
所述刺激提示部在所述脑波接口系统被利用的期间中的随机时刻提示所述刺激。
本发明的用于调整脑波的识别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在具有:以视觉方式提示设备的操作菜单、且提示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输出部;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和利用预先保持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参数,识别所述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所述P3成分使所述设备动作的脑波接口部的脑波接口系统中,被用于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对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 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规定的数据库的步骤;借助所述输出部提示所述刺激的步骤;对所述刺激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的步骤;根据被分析的所述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及所述数据库,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所述用户的特征量、即所述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的步骤;和根据所述特征量来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脑波识别方法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方法及组装了识别方法调整装置的脑波接口系统,利用通过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调整脑波接口系统中的识别所使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由此,可消除在平时测量脑波的接口中成为问题的漏过校准用刺激,并且,可排除用户个人身体状况等的状态、用于脑波检测的电极的安装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能够高精度测量脑波、维持高的识别率。因此,由于减少了因脑波的识别错误而引起的用户非意图的设备动作,所以可实现脑波接口的操作性提高。
图1是表示脑波接口系统1的构成及利用环境的图。
图2(a)~(c)是表示在脑波接口系统1中操作TV2,由用户5观看想要视听的类型的节目时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脑波接口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的功能模块的构成图。
图5(a)及(b)都是表示感觉(modality)变换DB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6(a)及(b)是表示通过重写模板来调整识别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7(a)及(b)是表示通过变更脑波信号的倍率来调整识别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在脑波接口系统1中进行校准,然后利用脑波接口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图8的步骤S30中进行的脑波分析部12的处理步骤的
图10是表示在图8的步骤S40中进行的识别方法调整部14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对预先在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中取得的脑波信号进行调整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20的功能模块的构成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20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的步骤S60中进行的脑波分析部22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50的功能模块的构成图。
图16(a)及(b)都是表示变换DB32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50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中:1-脑波接口系统,3-输出部,3a-画面,3b-扬声器,10-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1-校准用刺激提示部,12-校准用脑波分析部,13-感觉变换数据库,14-识别方法调整部,50-生物体信号测量部,100-脑波接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脑波接口系统及组装到脑波接口系统中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首先对脑波接口系统进行说明,然后说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的构成及动作。
图1表示脑波接口系统1的构成及利用环境。该脑波接口系统1与后述实施方式1的系统构成对应地进行了例示。
脑波接口系统1是用于利用用户5的脑波信号来提供操作TV2的接口的系统。用户5的脑波信号由用户头部安装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取得,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发送给脑波接口部100。内置于TV2中的脑波接口部 100利用了构成脑波的一部分的被称为事态相关电位的成分来识别用户的意图,进行频道切换等处理。
图2表示在脑波接口系统1中操作TV2、由用户5观看想要视听的类型节目时的例子。
图2(a)是脑波接口部100通过TV2的画面3a向用户提示的菜单项目的例子。图2(a)中,在画面3a-1~画面3a-4中分别表示了“棒球”、“天气预报”、“动画”、“新闻”等菜单项目被按顺序或随机增强亮度的样子。通过对菜单项目增强亮度,能够测量以各个菜单项目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的事态相关电位。另外,也可以替代增强亮度,而以增强亮度和利用了辅助箭头的点来提示菜单项目。
图2(b)示意地表示了以菜单项目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而测量的用户的脑波信号的事态相关电位。当前,设定用户想要观看“天气预报”。与画面3a-1~画面3a-4分别对应的脑波信号201~204中,如果用户5观看“天气预报”被增强亮度的画面3a-2,则以“天气预报”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在潜伏时间约400-450ms出现特征的阳性成分(非专利文献1)。
如果脑波接口部100识别出该视觉P3成分的出现,则能够选择用户想要选择的菜单项目“天气预报”。在图2(c)中,对视觉P3成分进行了识别的结果是,表示了频道被切换为“天气预报”之后的画面3a-5。
图3表示脑波接口的处理步骤。在步骤S101中,脑波接口部100提示菜单项目(图2(a))。在步骤S102中,脑波接口部100选择一个菜单项目。在步骤S103中,对步骤S102中选择的菜单项目增强亮度。
在步骤S104中,脑波接口部100以在步骤S103中菜单项目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例如测量500ms的用户的事态相关电位。这里,测量了图2(b)示意表示的脑波信号的事态相关电位201~204。
在步骤S105中,识别由步骤S104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中是否含有视觉P3。视觉P3成分的识别可以单纯地对波形进行阈值处理,也可以如专利文献2记载那样,计算出与以预先按每个用户测量出的视觉P3成分的加法运算平均波形建立的模板相关的函数。当步骤S105为是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6,在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2,选择下一个菜单项目。
在步骤S106中,脑波接口部100执行与步骤S105所选择的菜单项目对应的处理。由此,该菜单项目被选择、执行,显示图2(c)所示的画面3a-5。
根据这样的脑波接口系统1,例如即使在因作家务或育儿而两手不得空闲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不使用手地操作TV2等设备。因此,能够格外地提高设备的操作性。
在上述的步骤S105中,由于脑波信号(事态相关电位)中出现视觉P3成分的时间与振幅按每个用户而变动,所以,利用固定的阈值等统一地识别视觉P3成分的出现是不恰当的。鉴于此,为了实现基于事态相关电位的处理,在脑波接口系统1中,需要根据用户5的信号来调整动作的基准。该动作是所谓的校准。校准可由图1所示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进行。
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要说明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将相对事态相关电位必然出现反应的对视觉以外的感觉(视觉以外的五感)的刺激,例如利用扬声器3b对听觉的刺激、或利用振动器3c对体性感觉的刺激,向用户5提示,并测量该提示后的脑波的事态相关电位。脑波的事态相关电位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被发送给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
利用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理由在于,不会漏过校准用的刺激,能够可靠地进行校准。这是因为如果仅根据视觉进行校准,则用户有可能漏过视觉刺激。
在后述的实施方式1及2中,对采用了听觉刺激作为校准用刺激的例子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中对采用体性感觉的例子进行说明。不过,被提示的校准用的刺激不限定于一种,也可以同时提示多种刺激。或者,也可以设置恰当的基准而切换刺激的种类。
通过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例如听觉P3成分、味觉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按每个被试验者在振幅及潜伏时间上具有正的相关关系。而且,每个被试验者的事态相关电位的差异的一部分,由来于头盖骨或脑的形状等解剖学上个人差异,可认为视觉P3成分与体性感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也具有相关关系。另外,根据加我等、“事象関連電位(ERP)マニユアル一P300 を中心に”、篠原出版新社、1995年:255页的记载可知,即使是同一个用户,P3的振幅及潜伏时间也会根据用户的觉醒度而变化。
通常,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在辨别了频度不同的两种刺激的情况下,相对低频度的刺激出现。但是,公知如柿木等、“新生理心理学2卷”、北大路书房、1997年、15页记载那样,在提示了相同音的高度的一种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出现。
如果利用对听觉对体性感觉刺激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则可以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用户5的特征量。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根据该特征量,对脑波接口部100的脑波识别方法进行调整。
进行校准的时机是脑波接口系统1的利用开始时、从利用开始经过了预先规定的时间的时刻。或者,也可以随机进行校准。由于可对应此时的用户状态或电极的安装状态调整脑波的识别方法,所以,提高了脑波接口的识别率。
(实施方式1)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脑波接口系统1的功能模块的构成。脑波接口系统1具有:输出部3、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和脑波接口(IF)部100。图4还表示了调整装置10的详细功能模块。为了便于说明,还表示了用户5的模块。
输出部3具有画面3a及扬声器3b。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校准用刺激,在画面3a上显示菜单项目的同时从扬声器3b提示听觉刺激,利用与校准用的听觉刺激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调整脑波接口中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由此,能够进行与操作脑波接口之前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对应的识别,脑波接口中使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率得以提高。
用户5只观看由脑波接口部100向画面3a提示的与设备操作相关的菜单项目(选择项)、不进行操作输入,设备根据经由脑波接口部100而选择的菜单项目进行动作。其中,菜单项目的显示、即视觉刺激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从扬声器3b将菜单项目的内容以声音方式输出。
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及脑 波接口部100连接,进行信号的发送及接收。在图4中,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及脑波接口部100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为独立个体,但这只是个例子。也可以将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及脑波接口部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到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内。
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是对用户5的生物体信号进行检测的脑波计,测量脑波作为生物体信号。脑波计可以是图1所示的头戴式脑波计。设用户5预先带上了脑波计。
当被安装到用户5的头部时,按照与该头部的规定位置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配置电极。电极例如配置在Pz(正中头顶)、Al(耳朵)及用户5的鼻根部。不过,电极最少为两个即可,例如只能在Pz和Al处进行电位测量。该电极位置可根据信号测定的可靠性及安装容易程度等来决定。
结果,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可以测定用户5的事态相关电位。测定出的用户5的脑波被取样为能够由计算机处理,然后发送给脑波接口部100及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另外,为了降低混入到脑波中的噪声的影响,对在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中测量的脑波预先进行例如从0.05到20Hz的带通滤波处理,以被提示菜单项目或听觉刺激之前的例如200ms的平均电位进行基线修正。
脑波接口部100向用户提示与设备操作相关的菜单项目,划分出由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测量的脑波并进行识别。然后,根据识别结果控制设备动作。脑波接口部100的基本动作如上所述。
当利用脑波接口部100控制的设备例如是图1所示的TV2时,菜单项目通过画面3a被提示给用户5。如图2(a)所示,菜单项目按规定时间(例如350ms)被逐一增强亮度。菜单项目被增强亮度的规定间隔可以是200ms、500ms、1000ms。
脑波接口部100以菜单项目被增强亮度的时刻为起点,将由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测量出的用户5的脑波例如划分出比听觉P3成分、视觉P3成分的潜伏时间长500ms的量,对波形进行识别。取出脑波的时间可以为1000ms的量。识别事态相关电位的方法可以单纯地对波形进行阈值处理,也可以如专利文献2记载那样,计算出与以预先按每个用户测量出的视觉 P3成分的加法运算平均波形建立的模板相关的函数。用于识别的参数通过后述的方法由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调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调整装置10的构成及动作。
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具有:校准用刺激提示部11、校准用脑波分析部12、感觉变换数据库13、和识别方法调整部14。
校准用刺激提示部11(以下记做“刺激提示部11”)在通过画面3a提示菜单项目的同时,借助扬声器3b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
校准用脑波分析部12(以下记做“脑波分析部12”)对由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测量出的校准用听觉刺激所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
感觉变换数据库(DB)13规定了听觉P3成分与视觉P3成分的相关关系。其中,感觉变换DB13只要记录保持在任意的记录介质即可。例如感觉变换DB13可被记录在硬盘、ROM、SRAM、闪存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中。
识别方法调整部14基于由脑波分析部12分析的结果,具体根据通过听觉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参照感觉变换DB13,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用户的特征量。然后,根据该特征量,调整脑波接口部100的脑波识别方法。脑波识别方法的调整是指:决定脑波接口部100所保持的用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识别的参数,然后将其发送给脑波接口部100,将该参数进行更新的处理。
下面,对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的各构成要素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刺激提示部11在提示菜单项目的同时,向用户5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听觉刺激可以是单纯的声音,例如1000Hz的猝发音,也可以是印象为设备动作音的例如“嘭”的声音。另外,不限于一种声音,也可以是多种声音。
脑波分析部12以刺激提示部11提示了校准刺激的时刻为起点,利用在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中测量的用户5的脑波中,例如500ms量的脑波来分析特征量。所分析的特征量例如是与听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
如上所述,由于事态相关电位S/N比低,所以,为了分析与听觉刺激 对应的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可以对事态相关电位利用例如2Hz的低通滤波器。
作为特征量的分析区间,例如一般可以采用出现与听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的刺激提示后300ms前后的100ms时间段。只要利用该时间段中的阳性的峰值求出潜伏时间及振幅即可。另外,当在被提示了校准用听觉刺激之后的脑波中混入眼电等大的噪声,无法进行正确的校准时,可以利用之前的校准结果调整识别方法,也可以不调整识别方法。
接着,对感觉变换DB13进行说明。图5(a)及(b)都表示感觉变换DB的数据结构的例子。感觉变换DB13被用于将通过听觉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听觉事态相关电位),变换为通过视觉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视觉事态相关电位)。
感觉变换DB13根据例如振幅、潜伏时间及修正区间等、由脑波分析部12求出的与听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的数据,来保存用于对脑波接口部100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的数据。
图5(a)表示对所有用户公共应用的变换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感觉变换DB13。根据该感觉变换DB13,在“修正区间”一栏被指定的听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区间(刺激提示后200-500ms的区间)中,听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分别被设为1.2倍及1.5倍。刺激提示后200-500ms的区间是含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区间。
该变换规则根据通过实验等预先得到的与听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和与视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的数据而被规定。因此,通过进行上述的变化,可以根据听觉事态相关电位得到可靠性高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利用该P3成分,可调整后述的脑波接口部100中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
另一方面,图5(b)表示预先测量每个用户的变换基准,对按每个用户切换使用的变换规则进行了规定的感觉变换DB13。例如,通过基于其他途径输入用户名等用于确定用户的信息,可确定、切换可使用的变换规则。变换方法与上述图5(a)关联说明的变换方法相同。
通过参照感觉变换DB13,可以根据听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得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振幅及潜伏时间。通过指定含有P3成分 的区间作为修正区间,可以确定作为该用户的特征量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
识别方法调整部14根据由脑波分析部12分析的与校准刺激对应的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和感觉变换DB13中保存的视觉P3成分,并参照用于调整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的DB,对在脑波接口部100中识别事态相关电位时的参数进行重写。可考虑各种参数。例如,在脑波接口部100对波形进行阈值处理、识别视觉P3成分的情况下,可以重写作为参数的阈值,来调整识别方法。另外,在以按每个用户测量的视觉P3成分的加法运算平均波形制成模板,利用该模板识别视觉P3成分的情况下,可重写设定为参数的该模板,来调整识别方法。
图6(a)及(b)表示通过重写模板来调整识别方法的例子。图6(a)表示用于调整识别方法而使用的数据组、和模板调整用的计算式。作为数据组,使用与由脑波分析部12分析出的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特征量、保存在感觉变换DB13中的听觉P3成分和视觉P3成分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分别乘以与振幅、潜伏时间相关的数据,来计算出模板调整的参数。而图6(b)表示基于由图6(a)算出的模板的修正参数而调整的标准模板波形。在调整区间200-500ms中,可知道模板的波形被调整了的样子。这里所说的“波形”意味着模板的波形的振幅及潜伏时间。
另外,也可以不变更阈值或模板,而在脑波接口部100中通过利用基于识别方法调整部14对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所测量出的脑波信号乘以一定倍率等的方法实施调整,来进行识别。
图7(a)及(b)表示通过变更脑波信号的倍率来调整识别方法的例子。图7(a)表示用于调整识别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组、和模板调整用的计算式。作为数据组,使用与脑波分析部12分析出的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特征量、保存在感觉变换DB13中的听觉P3成分和视觉P3成分的相关数据、及保存在脑波接口部100中的与标准模板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特征量。然后,将与标准模板的振幅、潜伏时间相关的特征量,除以对与校准用听觉P3成分的振幅、潜伏时间相关的特征量分别乘以听觉视觉的相关数据的值,计算出在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中测量出的 脑波信号调整用的参数。图7(b)表示根据由图7(a)计算出的脑波信号调整用的参数而调整的脑波信号的波形。在调整区间200-500ms中,可知道脑波信号的波形被调整的样子。这里所说的“波形”意味着脑波信号的振幅。
通过如此构成,可在菜单项目提示时提示听觉刺激作为校准用刺激,利用与校准用的听觉刺激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对脑波接口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由于能够根据利用脑波接口之前的用户状态识别脑波,所以提高了识别率。
接着,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在图3的脑波接口系统1中进行的整体处理步骤进行说明。
图8表示在脑波接口系统1中进行校准,然后利用脑波接口的处理的步骤。图8所示的处理步骤的特征之一在于,设置了与菜单项目的提示同时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根据与听觉刺激对应的听觉P3成分,对脑波接口中利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的步骤。
其中,图8所示的步骤S101~步骤S106与图3所示的脑波接口的处理步骤相同。因此,以下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步骤S10中,刺激提示部11通过扬声器3b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另外,虽然在图8中,步骤S10紧接着步骤S101进行,但实际上与脑波接口部100在画面3a上提示菜单项目同时执行步骤S10的处理,来提示听觉刺激。
在步骤S20中,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以步骤S10中提示了听觉刺激的时刻为起点,对用户5的脑波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例如500ms量的测量。另外,通过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持续测量事态相关电位,以脑波分析部12提示了听觉刺激的时刻为起点,划分出500ms量的事态相关电位,也可以得到实质上相同的数据。
在步骤S30中,脑波分析部12分析在步骤S20中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的听觉P3成分,计算出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作为特征量。在计算特征量时,也可以对步骤S20中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施加例如2Hz的低通滤波。由此,可以降低眼电或背景脑波的影响。
在步骤S40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根据由步骤S30分析出的听觉P3 成分的特征量、和感觉变换DB13,对视觉P3成分的识别参数进行调整。如上所述,由于感觉变换DB13规定了听觉P3成分与视觉P3成分的相关关系,所以,如果以听觉P3成分为关键(key)参照感觉变换DB13,则可得到在脑波接口部100中被利用于脑波识别的视觉P3成分。
关于如何调整脑波识别方法,可以如参照图6及图7所说明那样,对脑波接口部100中保存的用于识别视觉P3成分的模板进行调整,也可以对由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的波形进行调整。
在调整结束之后,执行步骤S102~步骤S106。
接着,参照图9~图11的流程图,对上述步骤S30及S40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9表示在图8的步骤S30中进行的脑波分析部12的处理的详细步骤。脑波分析部12根据校准用听觉刺激提示后的事态相关电位中是否混入了大的噪声来切换处理。
即,图9中,在步骤S3 1中脑波分析部12计算出由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在接下来的步骤S32中,脑波分析部12判定步骤S31中计算出的值是否比设为眼电(EOG)噪声的混入基准值的100μV小。在小于100μV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3,在大于的情况下、即为100μV以上的情况下结束处理。结束处理的原因在于,如果事态相关电位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100μV以上,则认为噪声的影响非常强。在步骤S33中,脑波分析部12对事态相关电位的特征量进行分析。
接着,图10表示在图8的步骤S40中进行的识别方法调整部14的处理步骤。
步骤S41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取得振幅及潜伏时间,作为在脑波分析部12中计算出的听觉P3成分的特征量。步骤S42中,作为感觉变换DB13中保存的听觉P3成分和视觉P3成分的相关数据,识别方法调整部14参照例如振幅、潜伏时间、调整区间的信息。
步骤S43中,根据由步骤S41及步骤S42取得的振幅、潜伏时间、调整区间等信息,导出该用户的特征量,计算出识别基准调整用的参数。可以如利用图6进行说明那样,通过乘法运算计算出参数。
步骤S44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将由步骤S43计算出的识别基准调整的参数发送给脑波接口部100,指示对现有的参数的更新。
另外,也可以取代图10所示的识别方法,而利用图11所示的识别方法。图11表示对预先在生物体信号检测部50中取得的脑波信号进行调整的处理步骤。图11中,对进行与图10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步骤S45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参照脑波接口部100中保存的例如根据每个用户的加法运算平均波形而制成的模板等的标准识别方法。然后,在步骤S46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根据由步骤S41、步骤S42及步骤S45取得的振幅、潜伏时间、调整区间等信息,导出该用户的特征量,计算出识别基准调整用的参数。可以如利用图7进行说明那样,通过乘法及除法计算出参数。
步骤S47中,识别方法调整部14将在步骤S46中计算出的脑波信号调整用参数发送给脑波接口部100。然后,指示脑波接口部100根据该参数来调整脑波信号。
通过这样的处理,可利用与菜单项目同时提示的听觉刺激所对应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调整脑波接口中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能够实现与操作脑波接口之前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对应的识别。因此,提高了脑波接口中使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率。
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脑波接口系统1中设置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可利用与菜单项目同时提示的校准用听觉刺激所对应的P3成分的特征量,识别与操作脑波接口之前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对应的视觉P3成分。由于能够提高识别率,所以可实现容易使用的脑波接口。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中,与脑波接口部100提示菜单项目同时,刺激提示部11提示了校准用的听觉刺激。由此,能够调整与利用脑波接口之前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对应的识别方法。
但是,如先前所说的那样,由于事态相关电位S/N低,所以,当在提示校准用刺激的同时混入了眼电等大的噪声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准确实施校准。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中,不限定为脑波接口利用之前,以随机的定时、或预先决定的定时提示校准用听觉刺激。然后,利用听觉P3成分的特征量,对总是变化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进行测量,来调整脑波接口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由此,能够提供可维持高的识别率的脑波接口系统。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20的功能模块的构成。图12还表示了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22的详细功能模块。为了方便说明,还表示了用户5的模块。
脑波接口系统120与脑波接口系统1(图4)的不同点在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22的构成。更具体而言,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22中设置了具有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图4)的刺激提示部11及脑波分析部12不同功能的校准用听觉刺激随机提示部21及校准用脑波分析部22,且新具有了蓄积部23。
下面对校准用听觉刺激随机提示部21及校准用脑波分析部22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分别记述为“刺激随机提示部21”及“脑波分析部22”。另外,脑波接口系统120的构成要素中,对与脑波接口系统1(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刺激随机提示部21以随机的定时、或预先决定的定时向用户5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对于随机的定时而言,只要是不对利用TV2视听节目的用户增加必要以上的繁杂性的频度即可,例如可以是间隔20分以上的任意时刻。而且,作为预先决定的定时,例如可以是约10分钟间隔,也可以是5分、20分或1小时间隔。另外,听觉刺激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例子相同即可,例如可以是1000Hz的猝发音或设备动作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脑波分析部22以刺激随机提示部21提示了听觉刺激的时机为起点,分析由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测量出的用户5的事态相关电位的特征量。
蓄积部23例如是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蓄积部23从脑波分析部22取得在最近n次校准中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波形,对其进行蓄积。其中,所蓄积的波形数可以是因利用脑波接口之前30分钟被提示的校准用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波形。此外,也可以不设置蓄积部23,而将事态 相关电位的波形蓄积到保持感觉变换DB13的记录介质中。
脑波分析部22分析的事态相关电位的特征量与脑波分析部12(图4)相同。但分析方法不同。在脑波分析部22中,判定被提示了校准用听觉刺激之后的事态相关电位中是否含有噪声。然后,在不含有噪声的情况下,对蓄积部23中蓄积的事态相关电位的最近n次波形进行加法平均,根据加法运算平均波形计算出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加法运算次数n例如可为5,也可以是利用脑波接口之前30分钟被提示的校准用刺激的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的分析方法,可以在降低噪声影响的基础上,更准确地计算出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结果,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识别方法调整部14中的识别方法的调整参数,可提高脑波接口部100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率。
接着,参照图13的流程图,对脑波接口系统120中执行的整体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13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20的处理步骤。对进行与脑波接口系统1(图8)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具体而言,步骤S20、步骤S40及步骤S101~步骤S106的处理在脑波接口系统1及120中是共通的。
步骤S50中,刺激随机提示部21以随机的定时提示校准用的听觉刺激。
步骤S60中,脑波分析部22以由步骤S50提示了听觉刺激的时刻为起点,分析由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测量出的事态相关电位的特征量。用于分析的详细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步骤S70中,脑波接口部100判断脑波接口是否已经启动,例如是否显示了菜单项目。在脑波接口已经启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在脑波接口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50。在后者的情况下,刺激随机提示部21继续进行以随机的定时提示听觉刺激的处理。
步骤S80中,脑波接口部100判定脑波测量是否结束了。在用户5摘下作为脑波计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结束脑波测量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继续脑波测量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50。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返回对校准用听觉刺激进行提示的步骤S50的处理,即使在用户开始使用脑波识别方法调整系统120之后,也能够进行校准。因此,即使在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的电极安装位置伴随着脑波识别方法调整系统120的使用而错移、导致安装状态变化,或用户5的觉醒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识别脑波信号的事态相关电位。
接着,参照图14的流程图,对步骤S60的详细处理进行说明。
图14表示在图13的步骤S60中进行的脑波分析部22的处理步骤。其中,对进行与图9所示的脑波接口系统1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具体而言,即步骤S31、S32及S33为止的处理在脑波分析部12及22中是共通的。
在步骤S32之后、且步骤S33之前进行的步骤S34中,脑波分析部22对由生物体信号测量部50测量出的校准用听觉刺激提示后的最近n次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加法运算。通过该加法运算可降低噪声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听觉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因此,可实现噪声抵抗性强的校准。另外,脑波分析部22可以不进行最近n次事态相关电位的加算平均,而进行加法运算。
通过以随机的定时或规定的定时提示听觉刺激、执行校准,能够可靠地追踪总是变化的用户状态或电极安装状态,对事态相关电位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由此,可提高脑波接口的识别率。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及2所涉及的接口系统中,说明了利用用户不会漏过校准刺激的听觉刺激来进行校准的情况。
但是,脑波接口系统除了图1所示的TV2那样的搁置型设备外,还能够构筑便携式的设备作为操作对象。当携带便携式设备外出、想要利用脑波接口系统进行操作时,例如即使在人海或电车中提示了听觉刺激,也有可能漏过。另外,出于礼貌上的考虑,也存在不应该提示听觉刺激的情形。于是,有可能无法利用听觉刺激来实施恰当的校准。
本实施方式的脑波接口系统150不提示听觉刺激,而提示体性感觉作为校准用刺激。如果是体性感觉刺激,则用户在嘈杂之中漏过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即使在难以基于听觉刺激进行校准的情况下,也能对脑波接 口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可实现识别率的提高。
图15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50的功能模块的构成。图15还表示了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52的详细功能模块。为了方便说明,还表示了用户5的模块。
脑波接口系统150与脑波接口系统1(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52的构成。更具体而言,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52中设置了具有与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0(图4)的刺激提示部11及感觉变换DB13不同功能的校准用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1及体性感觉视觉变换数据库(DB)32。另外,图15中在脑波接口系统150的输出部3中表示了振动器3c。其被用于向用户5提示后述的体性感觉刺激。此外,在输出部3中没有表示扬声器3b(图4),但这不意味着排除扬声器3b。
下面对校准用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 1及体性感觉-视觉变换(DB)32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分别记述为“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1”及“变换DB32”。另外,脑波接口系统150的构成要素中,对与脑波接口系统1(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1与在脑波接口部100中提示菜单项目同时,借助振动器3c向用户5提示校准用的体性感觉刺激。振动器3c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接收来自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1的指示而动作。其中,假设振动器3c例如被安装在用户5的手腕,具有如移动电话的振动功能那样对用户赋予振动的功能,但这只是一个例子。此外,也可以单纯地对手或脸等的皮肤赋予刺激。体性感觉刺激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
变换DB32规定了体性感觉P3成分与视觉P3成分的相关关系。
变换DB32例如根据振幅、潜伏时间及修正区间等由脑波分析部12求出的与听觉刺激对应的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的数据,保存用于对脑波接口部100中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的数据。
图16(a)及(b)都表示变换DB32的数据结构的例子。图16(a)表示对所有用户公共使用的变换规则进行了规定的变换DB32。另一方面,图16(b)表示预先测量每个用户的变换基准,对按用户切换应用的变换规则进行了规定的变换DB32。参照图16(a)及(b)的变换DB32,关于如何根据因体性感觉刺激而引起的事态相关电位得到视觉事态相关电 位的P3成分,遵照图5(a)及(b)的例子。
通过将上述的含有体性感觉刺激提示部31及变换DB32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152组装到脑波接口系统150中,即使在无法通过听觉刺激进行校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体性感觉刺激,根据用户状态及电极的安装状态来调整识别方法。由此,可提高脑波接口部100的识别率。
图17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脑波接口系统150的处理步骤。图17的流程图除了在校准用中利用体性感觉刺激,利用基于该刺激的事态相关电位的体性感觉P3成分进行处理之外,与图8的流程图相同。因此,援用与图8相关的说明,省略说明。
通过图17所示的处理,即使在无法通过听觉刺激进行校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体性感觉刺激,根据用户状态及电极的安装状态来调整识别方法。由此,能够实现脑波接口的识别率的提高。
另外,即使在能够基于听觉刺激进行校准的状况下,也可以利用体性感觉刺激进行校准。或者并用听觉刺激及体性感觉刺激来进行校准。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组装了识别方法调整装置的脑波接口系统,由于对脑波接口系统中的识别所使用的视觉P3成分的识别方法进行调整,所以,在一直测量脑波的接口中可排除成为问题的用户个人身体状况等的状态、用于脑波检测的电极的安装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能够维持脑波的识别率。因此,由于减少了因脑波的识别错误而引起的用户非意图的设备动作,所以可实现脑波接口的操作性提高。这种识别方法调整装置的功能例如还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因此可以在不大幅改变系统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安装。

Claims (13)

1.一种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在脑波接口系统中被用于调整脑波接口部的识别方法,所述脑波接口系统具有:
以视觉方式提示设备的操作菜单、且提示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输出部;
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和
利用预先保持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参数,识别所述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所述P3成分使所述设备动作的所述脑波接口部,
所述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具备:
对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规定的数据库;
借助所述输出部提示所述刺激的刺激提示部;
对所述刺激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的分析部;和
根据分析的所述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及所述数据库,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所述用户的特征量,即所述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根据所述特征量来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脑波识别方法的识别方法调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激提示部提示听觉刺激作为所述刺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激提示部提示体性感觉刺激作为所述刺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作为所述参数而设定的阈值,识别所述用户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作为所述参数而设定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加法运算平均波形的模板的振幅及潜伏时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用户的脑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脑波接口部根据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阈值,识别所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有无,
所述数据库规定了所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库规定了所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模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库规定了所述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
所述识别方法调整部根据与振幅及潜伏时间相关的所述特征量调整所述脑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激提示部在所述脑波接口系统的利用开始时提示所述刺激。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激提示部在所述脑波接口系统被利用的期间中的随机时刻提示所述刺激。
12.一种用于调整脑波的识别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在具有:以视觉方式提示设备的操作菜单、且提示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输出部;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和利用预先保持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参数,识别所述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所述P3成分使所述设备动作的脑波接口部的脑波接口系统中,被用于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识别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准备对通过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规定的数据库的步骤;
借助所述输出部提示所述刺激的步骤;
对所述刺激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的步骤;
根据被分析的所述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及所述数据库,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所述用户的特征量、即所述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特征量来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脑波识别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用于调整脑波的识别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在具有:
以视觉方式提示设备的操作菜单、且提示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的输出部;
取得用户的脑波信号的生物体信号测量部;和
利用预先保持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参数,识别所述操作菜单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根据被识别的所述P3成分使所述设备动作的脑波接口部的脑波接口系统中,被用于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识别方法,
所述方法包含:
借助所述输出部提示所述刺激的步骤;
对所述刺激提示后的脑波信号中含有的事态相关电位进行分析的步骤;
根据数据库中记录的通过对视觉以外的感觉的刺激而得到的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的相关关系、和被分析的所述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导出与视觉事态相关电位的P3成分相关的所述用户的特征量、即所述P3成分的振幅及潜伏时间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特征量来调整所述脑波接口部的脑波识别方法的步骤。
CN2007800310701A 2006-11-06 2007-10-04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1506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0323/2006 2006-11-06
JP2006300323 2006-11-06
PCT/JP2007/069451 WO2008056492A1 (fr) 2006-11-06 2007-10-04 Dispositif de réglage d'un procédé d'identification d'ondes cérébrales et procéd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6757A CN101506757A (zh) 2009-08-12
CN101506757B true CN101506757B (zh) 2011-08-10

Family

ID=3936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10701A Active CN101506757B (zh) 2006-11-06 2007-10-04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1271B2 (zh)
JP (1) JP4264126B2 (zh)
CN (1) CN101506757B (zh)
WO (1) WO20080564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9878A1 (fr) * 2006-11-15 2008-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ajustement pour un procédé d'identification d'ondes cérébrales, procédé d'ajustement et programme informatique
JP4856791B2 (ja) 2010-02-25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脳波インタフェースシステム、脳波インタフェース提供装置、脳波インタフェースの実行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72327B (zh) * 2011-04-07 2012-10-17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视、听、体感跨感觉通道同时刺激和记录系统
KR101281852B1 (ko) * 2012-06-28 2013-07-03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뇌 신호를 이용한 생체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CN102813514A (zh) * 2012-08-30 2012-12-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对称导极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
KR102191966B1 (ko) * 2013-05-09 2020-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996154B2 (en) * 2013-05-09 2018-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10271087B2 (en) * 2013-07-24 2019-04-23 Rovi Guid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attentiveness of a user based on brain activity
KR101524585B1 (ko) * 2013-08-08 2015-06-04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뇌파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US20180289919A1 (en) * 2015-05-13 2018-10-11 Sunwise Optics Co., Ltd Brainwave regulation device and brainwave regulation method
CN105163180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JP6664512B2 (ja) 2015-12-17 2020-03-13 ルキシド ラブ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イブレイ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ステム内のスレーブデバイス、ホストデバイス
RU2640709C1 (ru) * 2016-11-22 2018-01-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Юж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знаний учащегося при компьютерном тестировании
US10952680B2 (en) 2017-12-27 2021-03-23 X Development Llc Electroencephalogram bioamplifier
US10671164B2 (en) 2017-12-27 2020-06-02 X Development Llc Interface for electroencephalogram for computer control
US10901508B2 (en) * 2018-03-20 2021-01-26 X Development Llc Fu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ogni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or computer control
CN109480837A (zh) * 2018-10-30 2019-03-19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脑波诱导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7076B (zh) * 2019-11-27 2021-07-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进行精神状态调节的智能脑波音乐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1883A (zh) * 2004-11-11 2006-05-17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测量脑波信号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2190A (ja) * 2000-10-03 2002-04-09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生体機能測定システム
WO2003050782A1 (fr) 2001-12-12 2003-06-19 Hogakukan Co., Ltd. Systeme de definition d'exercices
JP3786952B2 (ja) 2003-06-27 2006-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期待はずれ判定装置および期待はずれ判定方法
JP4369290B2 (ja) 2003-07-02 2009-11-18 尚之 加納 事象関連電位を利用したヒトの心理状態等の判定装置
US20050273017A1 (en) * 2004-03-26 2005-12-08 Evian Gordon Collective brai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4580678B2 (ja) 2004-04-28 2010-11-17 株式会社ディテクト 注視点位置表示装置
JP2006110234A (ja) * 2004-10-18 2006-04-27 Institute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earch 脳活動情報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1883A (zh) * 2004-11-11 2006-05-17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测量脑波信号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6492A1 (fr) 2008-05-15
JP4264126B2 (ja) 2009-05-13
US8521271B2 (en) 2013-08-27
US20100004556A1 (en) 2010-01-07
CN101506757A (zh) 2009-08-12
JPWO2008056492A1 (ja) 201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6757B (zh) 脑波识别方法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1589358B (zh) 脑波识别方法的调整装置、方法
CN101932988B (zh) 调整脑波信号识别方法的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CN101558368B (zh) 决定脑波识别与否的装置及方法
US20180042542A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the well-being of a user with a wearable device
CN109716443B (zh) 利用肌电图传感器的运动管理方法以及系统
JP7422801B2 (ja) 脳波データ分析方法及び脳波測定検査のための情報の呈示方法
US20040010184A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subjective well being
US20210353209A1 (en) Assessing progression of huntington's disease
WO2018214523A1 (zh) 一种肌电信号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2399823A (zh) 生物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20200214630A1 (e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Evalu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401859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clinical exams and automated labeling of signal data
JP2009268826A (ja) 脳波識別方法調整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150057185A (ko) 생체지수 측정수단이 구비된 스마트폰 및 생체지수 관리시스템
KR102317290B1 (ko) 디지털 바이오 마커를 기반으로 한 진단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장치
JP7279577B2 (ja) リハビリ支援システム、リハビリ支援方法、およびリハビリ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1932989B (zh) 脑波识别方法的调整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13925502B (zh) 血糖控制指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NL2029113B1 (en) Determining a person's sensory capability based on stimulus response amplitude weights
JP2016154623A (ja) 運動効果提示装置、運動効果提示システム及び運動効果情報生成方法
WO2015136120A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ized video data output on a display device and system
US118105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biomarkers in subjects
CN115397331A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9106330A (zh) 一种视疲劳刺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