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5467A -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5467A
CN101505467A CNA2009100803875A CN200910080387A CN101505467A CN 101505467 A CN101505467 A CN 101505467A CN A2009100803875 A CNA2009100803875 A CN A2009100803875A CN 200910080387 A CN200910080387 A CN 200910080387A CN 101505467 A CN101505467 A CN 101505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hint instructions
radiation
feedback comman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803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mic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mic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micro Corp filed Critical Vimicro Corp
Priority to CNA2009100803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5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5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5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其中方法应用于一第一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开始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并发送;接到一反馈指令,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在察觉到所述提示指令对应的视频和/或音频之后,再把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在移动终端与对方的另一个移动终端进行接通这段时间内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脑部的辐射。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特别是指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辐射所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其中辐射最严重的有两个时间段,一是从来电显示到接通移动终端之间的时间段;二是主叫方从呼叫对方到与对方接通之间的时间段;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中,移动终端需要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出呼叫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主叫方发起呼叫后,在呼叫对方到对方接通之间的时间段中,如何减少移动终对主叫方使用者的辐射作用,没有提供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在呼叫对方到对方接通之间的时间段中,减少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的辐射。
一种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应用于一第一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开始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并发送;接到一反馈指令,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一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呼叫单元,用于根据操作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呼叫指令,并接收一反馈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令调用一提示指令,将所述提示指令进行解码;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在察觉到视频和/或音频等形式的提示信号之后,再把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与另一第二移动终端尝试接通这段时间内该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其脑部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实现一防辐射调度业务或者一个实现防辐射的控制单元,使得使用者能够较少受到来自一移动终端的辐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应用于一第一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第一移动终端开始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并发送;
步骤102.接到一反馈指令,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
步骤103.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用者在察觉到视频和/或音频等形式的提示信号之后,再把第一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在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尝试接通这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其脑部的辐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被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SD卡等。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对于来自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的不同反馈,提供不同的提示信号作为响应,该程序在执行时,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移动终端开始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并发送。
步骤202.接到一反馈指令,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
步骤203.防辐射调度业务对所述反馈指令进行检测,并分类如下:
接通第二移动终端,解码一音频文件/视频文件,转步骤204。
其他情形中,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繁忙状态,解码一音频文件/视频文件,通知使用者第二移动终端当前处于繁忙状态;
或者,第二移动终端不在服务区,给出一振动或者解码一音频文件/视频文件,通知第一移动终端的使用者。
步骤204.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对第一移动终端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
步骤205.当所述辐射强度低于一阈值时,执行一提示指令。输出一音频或者视频信号,或者所述提示指令是一个触发振动器产生振动的振动指令,或者是触发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屏幕的灯光进行闪烁的指令。
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还可以具体为调用一防辐射文件;其中,该防辐射文件具体为一视频文件或者音频文件,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振动器产生振动的一振动指令,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的灯光进行闪烁的一指令。
步骤206.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完成接通时出现的不同使用场景进行识别,当两者完成接通后,对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使用者在察觉到对应的提示信号之后,再把第一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在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接通这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其脑部的辐射。
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位于主叫方,第二移动终端位于被叫方。主叫方拨号呼叫被叫方的过程中,不需要把第一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当被叫方接通的瞬间,第一移动终端执行一提示指令,该提示指令具体是一个振动指令,第一移动终端的振动器根据该振动指令会产生一个震动,表示当前被叫方已经接通电话;此时主叫方把第一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了在拨打电话到接听这段时间第一移动终端对主叫方的脑部的辐射。并且,为了使主叫方辨别出被叫方的当前情形,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根据主叫方的设置,对不同的当前情形,进行不同的设置,例如被叫方接听电话则生成一个震动,如果第二移动终端不在服务区内,可以设置成一个语音提示或者显示屏幕的闪光等,如此则主叫方能够很清楚被叫方的当前情形。
与上述一种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对应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
呼叫单元301,用于根据操作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
信号收发单元302,用于发送所述呼叫指令,并接收一反馈指令;
控制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令执行一提示指令;
输出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使用者在察觉到所述对应的视频和/或音频之后,再把所述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在所述移动终端与一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接通这段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脑部的辐射。本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二移动终端仅为描述清楚而存在,并不表示其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有任何功能上的实质性区别。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对于来自当前使用者手中的移动终端的呼叫的不同反馈,提供不同的响应,如图4所示,包括:
呼叫单元301,用于根据操作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
信号收发单元302具体为一基带通信单元305,用于发送所述呼叫指令,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生成的一反馈指令之后,查询所述反馈指令中记录有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一通话情景单元306。
通话情景单元306,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进行分类并记录: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接通状态,对应第一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繁忙状态,对应第二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不在服务区,对应第三提示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提示指令、第二提示指令和第三提示指令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区别,仅为描述清楚而进行上述排序编号。
辐射检测单元307,对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当所述辐射强度低于一阈值时,通知一控制单元(MCU,Micro Controller Unit)303。
控制单元303,与输出单元304、基带通信单元305、通话情景单元306、辐射检测单元307,以及视频解码器/音频解码器308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令或者来自辐射检测单元307的通知执行一提示指令。
执行一提示指令还可以具体为调用一防辐射文件;其中,该防辐射文件具体为一视频文件或者音频文件,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振动器产生振动的一振动指令,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的灯光进行闪烁的一指令。
输出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指令中通过不同的标志位标记第二移动终端的不同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一移动终端与另一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接通时出现的不同使用场景进行识别,当两者之间接通后,对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使用者在察觉到对应的指示信号之后,再把移动终端的听筒放在耳边,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接通这段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对使用者特别是其脑部的辐射。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参数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且在该权利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应用于一第一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开始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并发送;
接到一反馈指令,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
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
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一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指令中记录有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
所述反馈指令触发一防辐射调度业务之后,还包括:
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进行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接通状态,对应第一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繁忙状态,对应第二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为不在服务区,对应第三提示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中,设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处于不同的所述当前情形下,对应不同的提示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调用一提示指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对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
当所述辐射强度低于一阈值时,触发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调度业务执行一提示指令具体为:
调用一防辐射文件;
所述防辐射文件具体为一视频文件或者音频文件,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内的振动器产生振动的一振动指令,或者记录有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的灯光进行闪烁的一指令。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单元,用于根据操作呼叫一第二移动终端,生成一呼叫指令;
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呼叫指令,并接收一反馈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令调用一提示指令,将所述提示指令进行解码;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提示指令,产生提示信号,并输出所述提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具体为一基带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生成的所述反馈指令;查询所述反馈指令中记录有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话情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进行分类并记录: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接通状态,对应第一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处于繁忙状态,对应第二提示指令;或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情形为不在服务区,对应第三提示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辐射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对当前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当所述辐射强度低于一阈值时,通知所述控制单元。
CNA2009100803875A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Pending CN101505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803875A CN101505467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803875A CN101505467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5467A true CN101505467A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803875A Pending CN101505467A (zh) 2009-03-20 2009-03-20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546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269A (zh) * 2010-10-29 2011-02-16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手机通话辐射的方法
CN102946496A (zh) * 2012-12-10 2013-02-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接听方法
CN103516879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辐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045448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终端多重防护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42A (zh) * 2001-01-18 2002-08-28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接通的提示方法
CN1622662A (zh) * 2003-11-25 2005-06-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的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1076038A (zh) * 2006-05-16 2007-11-21 董中华 无辐射危害安全防盗手机
CN101277335A (zh) * 2008-05-06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辐射测量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42A (zh) * 2001-01-18 2002-08-28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接通的提示方法
CN1622662A (zh) * 2003-11-25 2005-06-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的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1076038A (zh) * 2006-05-16 2007-11-21 董中华 无辐射危害安全防盗手机
CN101277335A (zh) * 2008-05-06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辐射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269A (zh) * 2010-10-29 2011-02-16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手机通话辐射的方法
CN103516879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辐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16879B (zh) * 2012-06-28 2015-12-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辐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46496A (zh) * 2012-12-10 2013-02-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接听方法
CN102946496B (zh) * 2012-12-10 2015-1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接听方法
WO2016045448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终端多重防护方法
US9992315B2 (en) 2014-09-25 2018-06-05 Zte Corporation Terminal and terminal multiple protec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8597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电磁辐射提示系统及方法
CN101263703A (zh) 无线家庭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268857A (zh) 保护预定区域免于移动终端使用的干扰
CN101252377A (zh) 耳机设备和通信终端使用其实现语音对讲业务的方法
CN101742138A (zh) 一种电视音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MX2009007128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transmision de una alerta a traves de difusion.
CN104661084A (zh) 一种接听手机电话时电视自动改变音量的方法
CN101420477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来电铃音调节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430493A (zh) 防止电视节目干扰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054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
CN104378493A (zh) 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231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073482B2 (en) Mobile phone with optional audio output function
CN101702755A (zh) 一种可提示手机来电的电视机及其提示手机来电的方法
CN103200302A (zh) 一种提示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616204B (zh) 耳机及手机系统
JP5376688B2 (ja) 電話装置、および通話転送方法
CN1050255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399889B (zh) 一种对发声设备进行消音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202551161U (zh) 一种通话时终端自动静音的手机
CN100353790C (zh) 具备发布接收失败警报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机及控制方法
CN101247587A (zh) 用于远程监听的方法及手机
CN104580643B (zh)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CN104702802A (zh) 彩铃的播放、设置方法及装置
CN201504261U (zh) 一种能够提示辐射强度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