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4842A -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4842A
CN101504842A CNA2009100061466A CN200910006146A CN101504842A CN 101504842 A CN101504842 A CN 101504842A CN A2009100061466 A CNA2009100061466 A CN A2009100061466A CN 200910006146 A CN200910006146 A CN 200910006146A CN 101504842 A CN101504842 A CN 101504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objective lens
mirror holder
optical axis
object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61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垣保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04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4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其中至少具有3种线圈,小型、刚性高,具有优异的高次共振特性,同时能够自动绕线,由此实现了降低成本和减少制造工数。通过采用单一镜架(5),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刚性,提高了镜架(5)的高次共振特性。镜架(5)备有直接绕聚焦线圈FC1、FC2的突起部(5g),绕在突起部(5g)周围的聚焦线圈FC1、FC2的周围,在物镜(6)光轴方向上的聚焦线圈FC1、FC2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这样,能够使得用来进行绕线的管嘴NZ通过所述槽和空间,由此能够直接将聚焦线圈FC1、FC2绕在镜架(5)上,能够进行自动化绕线。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尤其涉及较适用于能够对光盘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对以CD、DVD为代表的光盘进行信息记录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已经被开发。另外,使用波长400nm程度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能够在Blu-ray DisC(注册商标)、HD DVD等高密度光盘进行信息记录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的开发也正在迅速进展。
在此,就光拾取装置中形成聚光斑点的物镜来说,在进行信息记录以及/再生时,为了在光盘上形成恰当的聚光斑点,在必须进行聚焦动作和恰当追踪光盘轨迹的追踪动作之外,近年来还出现必须作倾斜物镜光轴的倾斜动作。因此有必要在3轴驱动物镜的传动装置的镜架上设聚焦用线圈、追踪用线圈、倾斜用线圈之3种线圈,这样妨碍了3轴传动装置的小型化,还有3轴传动装置的组装非常花费时间,存在问题。
在以往只采用聚焦线圈和追踪线圈的2轴传动装置中,是在线轴上绕线形成这些线圈,但是在含有倾斜驱动的多轴传动装置中,除了上述之外还需要倾斜线圈,由于难以将所有的线圈都绕在1个线轴上而且难以确保刚性,所以将省略了线轴的所谓空心线圈装入镜架。但是,作对很小的空心线圈用手工操进行接线的话,非常花费功夫且容易发生配线出错和断线等情况,造成出成率降低,存在问题。对此,为了实现降低成本,也有在多个镜架上直接绕线圈的作法(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44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66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通过接合直接绕有追踪线圈的上侧部分和直接绕有聚焦线圈的下侧部分来形成镜架。但是分2部分形成镜架的话,制造工数增大成本上升,还由于存在接合处而刚性极其降低,同时质量增大,高次共振特性变坏,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接合了装有物镜的上侧部件和直接绕有聚焦线圈的下侧部件而构成的镜架上,直接绕追踪线圈。但是,与专利文献1相同,因为镜架分2个部件构成,所以制造工数增大成本上升,还由于存在接合处而刚性极其下降,同时质量增大,高次共振特性变坏,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的发明,以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为目的,其中,至少具有3种线圈,具有小型、刚性大、高次共振特性优异的镜架,同时能够实现线圈的自动化绕线,由此能够实现降低成本和减少制造工数。
第1项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略成90°;线圈1,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反,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线圈2,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同;磁石,分别对峙于所述线圈1、线圈2中;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线圈1或线圈2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第2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略成90°;线圈1,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反,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线圈2,围着所述物镜地配置在所述镜架中;磁石,分别对峙于所述线圈1和线圈2中;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线圈1或线圈2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根据第1、2项以及后面即将叙述的第5项的记载,通过采用单一的镜架,实现轻量化并加强刚性,提高了镜架的高次共振特性。并且,因为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突起部,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线圈周围,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全长上设有槽和空间,所以,能够使得用来进行绕线的管嘴通过所述槽和空间,能够通过该管嘴的机械性动作在所述镜架上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能够进行自动化绕线。本说明书中,“在镜架上直接盘绕”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直接绕在镜架表面上;(2)在直接绕在镜架表面的线圈上直接盘绕。
第3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2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所述镜架上的所述金属丝的支撑部,一部分被切成缺口,所述倾斜线圈穿过所述支撑部的缺口部位直接绕在所述镜架上,这样,避免了由于所述支撑部而妨碍绕线。将该缺口部位称为第1缺口。
第4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3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绕完所述倾斜线圈之后,绕所述追踪线圈,这样,能够在所述镜架上直接绕所有的所述聚焦线圈、所述倾斜线圈、所述聚焦线圈,能够实现自动化绕线。
第5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配置在所述镜架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成90°;线圈1、2,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配置在所述镜架两侧,绕线方向相互同向或反向,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各自独立配置;磁石,分别对峙所述线圈1、2;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线圈1或线圈2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第6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追踪线圈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离所述物镜远的一个端面,位于比所述线圈1或2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靠所述物镜近的一个端面,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这样,能够抑制所述镜架的整个高度,同时提高所述追踪线圈的灵敏度,能够使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得以两立。
第7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和空间被设在所述线圈1或线圈2与所述追踪线圈之间,这样,能够分别独立在所述镜架上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和所述追踪线圈。
第8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上绕所述线圈1或2的外周面的棱部为曲面,这样,能够防止绕线时由于棱等而割断线圈。
第9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是一对壁,它们延伸在垂直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方向,这样加强所述镜架的刚性,能够提高高次共振特性。
第10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9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壁的两端接合增强壁,该增强壁伸向各自对面的所述壁,这样,通过所述增强壁能够抑制盘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时所述壁倒下。
第11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0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端面,位于并列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所述金属丝中、最靠近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与最远离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之间,这样,实现所述镜架的小型化,能够改善高次共振特性。
第12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1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位于比并列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所述金属丝中、最靠近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与最远离所述物镜的金属丝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这样,确保所述镜架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厚度,能够确保高刚性,使小型化和提高刚性两立,能够提高共振特性。
第13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2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位于比所述镜架上的所述物镜安装面与所述镜架上的所述安装面相反侧端面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这样,确保所述镜架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厚度,能够确保高刚性,使小型化和提高刚性两立,能够提高共振特性。
第14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看时,所述镜架在所述磁石与所述线圈1或线圈2之间有凸部,连接所述一对追踪线圈的配线在所述凸部折回,这样,能够用短距离的配线连接所述一对追踪线圈,而且能够通过弯折的配线取消不要的磁力。
第15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在围着安装所述物镜的开口周围形成了4个拱肋,这样,通过所述拱肋调整刚性的平衡,由此控制所述镜架弯曲共振时的方式,能够抑制变形为较小。
第16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在安装所述物镜的开口周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了第2缺口,这样,通过所述第2缺口调整刚性的平衡,由此控制所述镜架侧面大大扭转的共振,能够将变形抑制为较小。
第17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架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内侧形成了磁轭穿过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内形成了挡住部,所述镜架与所述磁轭在垂直于所述物镜光轴的方向上相对变位时碰到挡住部,这样,能够避免所述磁轭与所述线圈1或线圈2接触。
第18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是第1~1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上的所述挡住部是平板,所述平板上形成了2个平排延伸的肋,这样能够确保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粘接部,同时提高刚性。
第19项中记载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第1~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其中,至少具有3种线圈,镜架小型、刚性大高次共振特性优异,同时能够实现线圈的自动化绕线,由此能够实现降低成本和减少制造工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图1的镜架5在箭头II看到的图。
图3:图1的镜架5在箭头III看到的图。
图4:图1的镜架5从斜上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5:图1的镜架5从斜侧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6:图1的镜架5从斜下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7:图1的镜架5从斜下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8:镜架5的延长面5F和壁5g和支撑部5k以及支柱5i之间的关系2维示意图。
图9: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示意图。
图10:别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镜架立体图。
图12(a)、12(b):别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和追踪线圈位置正面示意图。
图13(a)、13(b):别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和追踪线圈位置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镜架5在箭头II看到的图,图3是图1中的镜架5在箭头III看到的图,图4~7是图1中的镜架5改变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另外,没有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装入光拾取装置,将没有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发出的光束通过由镜架5支撑的物镜6聚光,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适当的聚光斑点,由此能够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生。
如图1所示,物镜驱动装置中,兼磁轭的板状底座1固定在没有图示的外壳上。底座1上固定着筐体2,底座1和筐体2构成没有图示的外壳的一部分。筐体2的图中跟前一面上装有基板3。基板3的两侧上,一侧各3根、合计共6根的金属丝4的一端被固定着,各侧的金属丝4在上下方向等间隔地平行排列,且沿底座1延伸。金属丝4的另一端被插入板状支撑部5k得以固定,该板状支撑部5k形成在镜架5侧面5C并与镜架5侧面5C垂直,向下方延伸。穿过支撑部5k的金属丝4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线圈的缠束部5j,该线圈的缠束部5i被设在侧面5C上,接近支撑部5k并与侧面5C垂直。缠束部5j的一部分被设在支柱5i(参照图7)上,该支柱5i与镜架5一体,且向底座1突出。缠束部5j可以不排成一列而设置成曲折状。金属丝4具有下述功能:支撑镜架5且使其能够相对底座1移动;从接有配线(没有图示)的基板3对线圈供电。筐体2内充填着具有金属丝4阻尼效果的凝胶体(省略图示)。
树脂制的镜架5呈细长略长方体形,相对底座1能够移动地被支撑,备有顶面5a和与其垂直的2对侧面5b、5c,如图1所示,形成在顶面5a中央的圆形开口5p(图6)内装有物镜6。该物镜6在光拾取装置中被用于将激光光束聚光于光盘的信息记录面。另外,在镜架5顶面5a的物镜6和2个支撑部5k之间,形成了2个矩形开口5e。
参照图2、4、6,镜架5的一对侧面5b延伸在与金属丝4垂直的方向上,侧面5b中央下方是伸出的延长面5f,在延长面5f上形成了矩形板状的突起部5d,在突起部5d周围直接绕着追踪线圈TRC1、TRC2。追踪线圈TRC1、TRC2的轴线与物镜6光轴略垂直。追踪线圈TRC1、TRC2被按相同方向盘绕且相互连接,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追踪线圈用缠束部5j,通过焊接与金属丝4连接。
图6中,镜架5的延长面5f和金属丝4之间,隔开矩形开口5e在其两侧形成了一对壁5g,这一对壁5g延伸在与金属丝4垂直的方向(即垂直于追踪线圈TRC1、TRC2轴线的方向)。为突起部的一对壁5g,其两端接有增强壁5h,增强壁5h向对面的壁5g短短地伸出。因此在镜架5上,增强壁5h在面对面的壁5g之间断开,中间成为缺口,这样能够避免与后述磁轭1A、1B干涉。通过这样形成壁5g和增强壁5h,能够抑制绕聚焦线圈FC1、FC2时壁5g倒下,提高镜架5的刚性,提高高次共振特性。且壁5g和增强壁5h相接部分的外周边缘部呈圆形(曲面),这样防止绕聚焦线圈FC1、FC2时发生线圈断线。
参照图8,如后面即将叙述的那样,在面对面的一对壁5g的外侧,中间介有倾斜线圈TLC1、TLC2地直接绕聚焦线圈FC1、FC2。也可以相反,将聚焦线圈FC1、FC2绕在里面,在外面绕倾斜线圈TLC1、TLC2。聚焦线圈FC1、FC2的轴线略平行于物镜6光轴。聚焦线圈FC1、FC2被按相反方向绕线且相互连接,其两端分别被连接在两侧的聚焦线圈用缠束部5j,通过焊接与金属丝4连接。如图6所示,在聚焦线圈FC1、FC2内侧的矩形开口5e内,形成了平行于顶面5a从物镜6侧伸出的平板状挡住部5n和与其相对从金属丝4侧伸出的平板状挡住部5m。外侧挡住部5m的突出长度比内侧挡住部5n的突出长度长2倍以上,且在挡住部5m的下面(图6中的跟前侧)中心对称地形成了2个肋5q。聚焦线圈FC1、FC2的上端(图6中的里侧)与肋5q碰接,用没有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如图2所示,聚焦线圈FC1、FC2的物镜6光轴方向的端部,被配置在排列在物镜6光轴方向上的3根金属丝4之间,所以能够抑制镜架5的整个高度实现小型化,并且改善高次共振特性。并且,聚焦线圈FC1、FC2的上端面被配置成比排列在物镜6光轴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一侧3根金属丝4的中间点(中央的金属丝4)来得远离物镜6(图2中的下侧),所以能够将镜架5的物镜6光轴方向的最小厚度T(图2)确保在所定值以上,由此能够既小型化同时又确保充分的刚性,能够提高共振特性。
该结构不仅仅是直接绕线,在从镜架底部往单一镜架上镶入空心线圈的情况时,也是大大改善共振特性的对策。
参照图6,在镜架5顶面5a的下面形成了4个拱肋5s,这4个拱肋5s围着安装物镜6的圆形开口5p。由此调整镜架55的刚性,控制镜架5的弯曲共振时的方式,能够将变形抑制为较小。加上镜架55因为在安装了物镜6的圆形开口5p周围的壁(侧面5c)下边形成了变形调整用的缺口(第2缺口)5v(参照图3),所以,通过该变形调整用缺口5v调整刚性的平衡,由此控制镜架5的侧面5c大大扭转的共振,能够将变形抑制为较小。
图8是聚焦线圈FC1、FC2最靠近物镜6位置时镜架5的延长面5f、壁5g、支撑部5k、支柱5i之间的2维关系示意图。图8中,绕在壁5g上的聚焦线圈FC1、FC2和延长面5f之间存在间隙Δ1空间(或槽),绕在壁5g上的聚焦线圈FC1、FC2和支撑部5k或支柱5i之间最小存在间隙Δ2空间(或槽)。由图2可知,在聚焦线圈FC1、FC2的物镜光轴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都存在该空间。所以,若以间隙Δ1、Δ2为0.5mm以上(优选0.7mm以上),则能够3维移动进行线材W绕线的中空针状管嘴NZ(图7中点划线所示)能够通过上述间隙,能够通过机械直接绕聚焦线圈FC1、FC2。
如图2所示,有关追踪线圈在配置于镜架55上面的物镜6光轴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追踪线圈TRC1、TRC2上的物镜6光轴方向的端部中离物镜66远的一个端面,位于比聚焦线圈FC1、FC2上的物镜6光轴方向的端部中靠近物镜6的一个端面,来得远离物镜6的位置,这样,能够抑制镜架5的整个高度,同时扩大追踪线圈TRC1、TRC2的区域提高灵敏度,能够使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得以两立。有关聚焦线圈在物镜6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聚焦线圈FC1、FC2靠近物镜6的端部,位于排列在物镜6光轴方向上的金属丝4中、最靠近物镜6的上方金属丝4与最远离物镜6的下方金属丝4之间,所以,能够确保镜架5在物镜6光轴方向的厚度同时确保高刚性,能够使小型化和提高刚性两立,提高共振特性。
另外,在物镜6光轴方向,聚焦线圈FC1、FC2位于比排列在物镜6光轴方向上的金属丝4中、最靠近物镜6的上方金属丝4与最远离物镜6的下方金属丝4之间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物镜6的位置上。同时,在物镜6光轴方向,聚焦线圈FC1、FC2位于比镜架5上的物镜6安装面(顶面5a)与安装面相反侧的镜架5端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物镜6的位置上。由此能够确保镜架5在物镜6光轴方向的厚度同时确保高刚性,能够使小型化和提高刚性两立,提高共振特性。并且,因为聚焦线圈FC1、FC2和追踪线圈TRC1、TRC2至少离开间隙Δ1以上,所以,能够分别独立直接盘到镜架5上。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聚焦线圈FC1、FC2内侧壁5g的外侧,倾斜线圈TLC1、TLC2按相同方向绕线,相互连接。这样,倾斜线圈TLC1、TLC2的轴线平行于物镜6光轴。倾斜线圈TLC1、TLC2的两端分别被接到两侧的倾斜线圈用缠束部5j,通过焊接与金属丝4连接。即本实施方式中,在壁5g外侧直接绕倾斜线圈TLC1、TLC2后,再绕聚焦线圈FC1、FC2。
图1中,镜架5的2个矩形开口5e内,分别有弯折底座1的一部分形成的磁轭1A、1B进入。因此,倾斜线圈TLC1、TLC2以及聚焦线圈FC1、FC2围绕磁轭1A、1B周围。接近镜架5两侧面5b地面对面地配置着一对板状磁石9、10,该磁石9、10的背碰靠由弯折底座1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轭座1C、1D。磁石9、10在板厚方向分极,并且在中央改变极性,图1左侧是N极对着聚焦线圈FC1(图1中没有图示),图1右侧是S极对着聚焦线圈FC2。追踪线圈TRC1、TRC2的其中一个对着磁石9、10的N极,剩下的一个与S极对峙。倾斜线圈TLC超出磁石9、10的长度方向延伸。
接下去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一旦通过金属丝4向被配置在磁石9、10和磁轭1A、1B之间产生的磁路中的聚焦线圈FC1、FC2供给电流,则产生向相同于物镜6光轴方向驱策的磁力,由此能够使镜架5连同物镜6一起在光轴方向变位。
且一旦通过金属丝4向被配置在磁石9和磁石10产生的磁路中的追踪线圈TRC1、TRC2供给电流,则产生向同垂直于物镜6光轴方向(跟踪方向)驱策的磁力,由此能够使镜架5连同物镜6一起在追踪方向变位。
且一旦通过金属丝4向被配置在磁石9和10和磁轭1A、1B之间产生的磁路中的倾斜线圈TLC1、TLC2供给电流,则配置在磁石9、10图1左侧磁路内的倾斜线圈TLC1产生向物镜6光轴方向同一方向驱策的磁力,配置在磁石9、10图1右侧磁路内的倾斜线圈TLC2产生向物镜6光轴方向另一方向驱策的磁力,由此能够使镜架6连同物镜6一起倾斜。
图9是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示意图。镜架5的两侧面5b上形成了凸部5t(仅图示一个),该凸部5t邻接聚焦线圈FC2。从追踪线圈TRC1伸出的配线H扣到凸部5t上折回后,跨过镜架5扣到相反侧面5b上的凸部5t上,折回后,到达追踪线圈TRC2。这样,通过将追踪线圈TRC1、TRC2之间的配线系在凸部5t上,避免遮挡入射到物镜6的光束。另外,虽然配线H跨过由磁石9、10形成的磁路,但由于在凸部5t被折回,所以流入电流时具有取消磁力之优点。除此之外其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10是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中涉及的镜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在聚焦线圈FC1、FC2的内侧设倾斜线圈,而是在镜架5周围(侧面5b、5c)形成的槽(没有图示)内直接绕倾斜线圈TLC。倾斜线圈TLC的轴线与物镜6的光轴略一致。倾斜线圈TLC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侧的倾斜线圈用缠束部5j,通过焊接与金属丝4连接。
尤其本实施方式中,在镜架5的支撑部5k的与倾斜线圈TLC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缺口(第1缺口)5u。通过在支撑部5k上形成缺口5u,这样能够不受支撑部5k的妨碍,直接在单一镜架5上绕倾斜线圈TLC,所以能够实现所有线圈绕线的自动化。此时,可以将线材绕在镜架5的侧面5b、5c形成倾斜线圈TLC,之后,切断倾斜线圈TLC通过的部位将线材绕在突起5d’的周围,形成追踪线圈TRC1、TRC2,然后将线材绕在壁5g的周围形成聚焦线圈FC1、FC2。也可以在形成聚焦线圈之后形成追踪线圈。
图12(a)、12(b)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图12(a)、12(b)的磁铁非分极磁铁,而是通过使用单极磁铁,隔着物镜光轴,能够反转由轴芯线平行于光轴延伸的线圈绕线方向决定的聚焦线圈和倾斜线圈的种类。此时追踪线圈的位置必须改变为如图12(a)、12(b)那样的磁石的端部将线圈左右分断的位置。
图13(a)、13(b)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和追踪线圈位置俯视图。图13(a)、13(b)的磁铁非分极磁铁,而是通过使用单极磁铁,能够反转隔着光轴配置在两侧的、绕线方向相互相反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的倾斜线圈和围着所述物镜配置的聚焦线圈的种类。此时追踪线圈的位置必须与上述(图12(a)、12(b))相同。
以上,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和改良。例如,上述物镜驱动装置能够3轴驱动,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4轴以上的物镜驱动装置。

Claims (19)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略成90°;线圈1,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反,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线圈2,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同;磁石,分别对峙于所述线圈1、线圈2中;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线圈1或线圈2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2.一种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略成90°;线圈1,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被配置在所述镜架的两侧,绕线方向互相相反,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线圈2,围着所述物镜地配置在所述镜架中;磁石,分别对峙于所述线圈1和线圈2中;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线圈1或线圈2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3.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所述镜架上的金属丝的支撑部,一部分被切成缺口,所述倾斜线圈穿过所述支撑部的缺口部位直接绕在所述镜架上。
4.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绕上所述倾斜线圈之后,绕所述追踪线圈。
5.一种物镜驱动装置,是使从光源侧入射的光束介过物镜聚光于光盘的光拾取装置用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支撑所述物镜的单一镜架;追踪线圈,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配置在所述镜架两侧,轴线与所述光轴成90°;线圈1、2,隔着所述物镜的光轴配置在所述镜架两侧,绕线方向相互同向或反向,轴线平行于所述光轴延伸,各自独立配置;磁石,分别对峙所述线圈1、2中;
所述镜架备有直接绕所述线圈1、2的突起部,绕在所述突起部上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的周围,在线圈1或线圈2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整个长度上设有槽和空间。
6.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追踪线圈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离所述物镜远的一个端面,位于比所述线圈1或2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靠所述物镜近的一个端面,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
7.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和空间被设在所述线圈1或线圈2与所述追踪线圈之间。
8.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上绕所述线圈1或2的外周面的棱部为曲面。
9.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是一对壁,它们延伸在垂直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方向上。
10.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壁的两端接合增强壁,该增强壁伸向各自对面的所述壁。
11.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上的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端面,位于并列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所述金属丝中、最靠近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与最远离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之间。
12.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被多对略平行于所述追踪线圈轴线的金属丝支撑于外壳,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位于比并列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所述金属丝中、最靠近所述物镜的金属丝与最远离所述物镜的金属丝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
13.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关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线圈1或线圈2位于比所述镜架上的所述物镜安装面与所述镜架上的所述安装面相反侧端面的中间位置来得远离所述物镜的位置。
14.权利要求1至1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看时,所述镜架在所述磁石与所述线圈1或线圈2之间有凸部,连接所述一对追踪线圈的配线在所述凸部折回。
15.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在围着安装所述物镜的开口周围形成了4个拱肋。
16.权利要求1至1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在安装所述物镜的开口周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了第2缺口。
17.权利要求1至1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架的所述线圈1或线圈2内侧形成了磁轭穿过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内形成了挡住部,所述镜架与所述磁轭在垂直于所述物镜光轴的方向上相对变位时碰到挡住部。
18.权利要求1至1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住部是平板,所述平板上形成了2个平排延伸的肋。
19.权利要求1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第1~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
CNA2009100061466A 2008-02-06 2009-02-03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Pending CN101504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6110 2008-02-06
JP2008026110A JP2009187619A (ja) 2008-02-06 2008-02-06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4842A true CN101504842A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7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61466A Pending CN101504842A (zh) 2008-02-06 2009-02-03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87619A (zh)
CN (1) CN1015048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900A (zh) * 2011-06-13 2012-12-19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
CN10370037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8262B2 (ja) * 1995-12-11 2002-10-2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4185654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da Technologies Inc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3903434B2 (ja) * 2003-06-26 2007-04-11 Tdk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215430A (ja) * 2004-01-30 2005-08-11 Ricoh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302162A (ja) * 2004-04-13 2005-10-27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EP1742208A1 (en) * 2005-06-29 2007-01-10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Pickup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and device having the picku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900A (zh) * 2011-06-13 2012-12-19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
CN102831900B (zh) * 2011-06-13 2016-01-27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
CN10370037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87619A (ja) 200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2663B2 (en) High-sensitivity pickup actuator for disc drive
US7168082B2 (en) Optical actuator
CN101504842A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US7643386B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4044058B2 (ja) チルト駆動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採用した光記録及び/または再生機器
JP2005158161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50185531A1 (en) Magnetic circuit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050280909A1 (en) Optical pickup
EP1612780B1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CN101425304B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JP2007095175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KR100648661B1 (ko) 광픽업용 슬림형 액츄에이터
KR100682064B1 (ko)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기록/재생장치
KR100542012B1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지지구조
KR100713542B1 (ko) 슬림형 광 픽업 액츄에이터
CN101271697A (zh) 光拾取装置
KR100524980B1 (ko) 광픽업 액튜에이터, 광픽업 장치 및 광기록/재생 장치
JP200815283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0569932B1 (ko) 광 픽업 액츄에이터 장치
CN100428345C (zh) 倾斜驱动方式的三维物镜驱动装置
KR100806062B1 (ko) 광픽업 장치 및 상기 광픽업 장치를 채용한 광기록/재생시스템
US8605558B2 (en) Optical pickup assemblies and drive systems with the same
KR100569922B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JP2004118900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20130229903A1 (en) Lens driving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