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4738A -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4738A
CN101504738A CNA2008100335067A CN200810033506A CN101504738A CN 101504738 A CN101504738 A CN 101504738A CN A2008100335067 A CNA2008100335067 A CN A2008100335067A CN 200810033506 A CN200810033506 A CN 200810033506A CN 101504738 A CN101504738 A CN 101504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el
mapping
physical
physic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35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海兵
王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335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4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4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47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现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的分离;(2)用领域模型与原有软件系统物理数据建立关系,从而可以使用领域模型的信息对原有系统抽取数据;(3)当开发人员实现了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后,数据亦可以通过数据引擎产生的webservice为其它软件所用,所以采用数据映射可以用作实现webservice的一个方法,而使用这个方法无须编写大量的程序。本发明能够简单低成本的解决组织内或组织间存在的多个异构软件系统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的难题。从而解决不同的异构系统中数据交换的集成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集成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病人挂号、看病、检查、交费过程都是由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具体的医务活动与计算机信息的处理和流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但是,医院的信息系统通常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比如收费系统和检验系统,需要通过数据交换来完成对一个病人的医疗流程。同时,一个病人若从医院A转到另外一个医院B就诊,B医院的医生当然希望能够参考病人在A医院的就诊情况和检查记录。
由此看来,以医院的信息系统为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对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协同,实现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医生工作站系统是医生在看病时使用的软件系统,此系统若能够显示病人在检验系统所记录的检验信息,就会大大加强医生工作站软件系统的实用性,因为医生能够快速及时地查询。
另外,医生工作站有时可能需要从其他医院读取该病的诊疗信息、病人最新和历史检验信息,从而对诊断产生正面的影响。但是,如何让医生工作站与系统从检验或外院取得数据、如何让医生工作站系统“理解”传过来数据的意义,并显示在医生工作站的界面上,目前有一些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旨在提出一套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类似上述技术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案:
比如,通常的企业如大型医院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领域模型,但是现实情况是企业都已经购买了不同的软件来适应不同部门的不同的需求。若企业采用类似MDT的建模方式建立了一套独立的领域模型,而且也有一套数据引擎实现对数据存取的自动操作,但是要将一个企业所有现有的系统全部用新的软件取代是不现实的,即使能够完全取代,历史数据也不能完全放弃,所以独立的领域模型要能实现与现有系统和数据的兼容就成为必要条件。
对于现有系统的数据集成,目前通常的做法有这些:
(一)Webservice:
利用Webservice方案在现有软件上进行进一步开发产生的新的API,如果webservice其它系统若需要调用本系统的功能,就可以通过调用webservice来实现。这种方案能解决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需要数据集成的软件本身支持Webservice,或者进行Webservice依从性改造。因此存在以下缺点:
(1).实施费用巨大。必须在旧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这些旧系统往往已经年久失修,找到相关的工程师开发将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
(2).每个子系统都必须进行二次开发,对于一个具有很多子系统的大型企业来说,时间的费用是十分巨大的,而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亦十分困难。
(3).在完成的一期的二次开发以后,将来的修改和更新都是十分困难,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全线的投入。
(二)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应当属于中间件的范畴,ESB事实上是建立在SOA/webservice之上的,所以用ESB进行数据集成也就有与webservice一样的优缺点。
(三)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regration):
EAI是一系列数据和流程技术的总称,各种EAI产品的实现方式都不尽相同,EAI也有建立抽象领域模型的概念,并且对不同的系统编写不同的程序,将原有的数据转变成抽象领域模型的格式。
EAI与下面将描述的本发明相比:
(1).EAI将抽象领域模型变成一个通用公认的数据结构,而本发明强调建立一个企业独立的领域模型。
(2).EAI并未提出采用抽象领域模型与物理领域模型之间的直接映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发展需要和现有处理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作为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本发明能够简单低成本的解决组织内或组织间存在的多个异构软件系统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的难题。从而解决不同的异构系统中数据交换的集成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三个步骤:
(1)实现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的分离;
(2)用领域模型与原有软件系统物理数据建立关系,从而可以使用领域模型的信息对原有系统抽取数据;
(3)当开发人员实现了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后,数据亦可以通过数据引擎产生的webservice为其它软件所用,所以采用数据映射可以用作实现webservice的一个方法,而使用这个方法无须编写大量的程序。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关键在于实现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数据引擎将数据这些映射关系来自动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为:
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数据映射来进行数据集成只需两步:第一,使用模型引擎建立抽象的领域模型,第二,建立抽象领域模型中的属性数据与物理数据之间的关系。剩下的数据存取的工作均数据引擎完成,并可支持不同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另外,用数据映射也真正地实现了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分离,因为建立领域模型时可以无须考虑物理数据的形式,从而实现真正独立统一的领域模型,物理数据可以通过映射方式被整合到一个统一的领域模型之中。
与背景技术通常的数据集成发法比较:
1.使用本发明无须再对所有被集成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也减少了大量的二次开发所要进行的重复劳动。
2.使用本发明的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映射技术,开发人员始终将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合理的领域领域模型以及占现有系统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在找到正确的领域模型和与现有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后,其它琐碎的编程工作就完全由MDT数据引擎完成。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程序开发工作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模的操作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B取得从系统A“病人”姓名为M信息的操作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具体操作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用自然语言和本发明的建模工具建立领域数据模型。首先建立一个抽象的领域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一个MDT(Meta Data Type)的可以与数据分离的模型
2、在实施时,将领域模型中统一的类型分别与需要数据共享的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映射)
3、建立对应关系后,这样,两个系统或多个系统就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模型共享数据,而不需要修改原来的软件系统。
4、若系统B需要使用系统A的数据时,比如系统A中贮存有“病人”数据,若系统B(如检验系统)需要查询存放于A系统中的某病人的信息时,B事实上不需要知道病人信息存放于A之中,B只需要知道它需查询领域数据模型中“病人”的概念,其他由本发明提出的内部工作原理实现(参见附图4)。系统B取得从系统A“病人”姓名为M信息的操作过程参见图3。
以下是具体信息系统集成时本发明提出技术方案的内部工作原理。
该系统由两个基本模块组成,模型引擎和数据引擎。模型引擎在建模的过程中记录下领域数据的组成和与物理数据的映射关系。数据引擎根据模型引擎提供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数据存取操作。建模的操作框图参见图2。
结合图1、图2和图3,以下是一个具体实现的操作过程:
例如:如需建立一个“病人”的概念,我们先建立“病人”概念的抽象领域模型,即“病人”包含以下树形:“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地址”、“病历号”,等等。
若现有系统已有了“病人”的数据存放于关系数据库中,其中“病人”表中含有“年龄”、“性别”等信息,当然这些列名称通常是五花八门,我们只要建立MDT抽象数据概念,“病人”中的“年龄”对应于物理数据中的“年龄”列,“性别”对应于物理数据中的“姓名”列,等等。
在以上关系建立以后,数据引擎可根据对应的关系,自动到物理数据库中抽取数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现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的分离;
(2)用领域模型与原有软件系统物理数据建立关系,从而可以使用领域模型的信息对原有系统抽取数据;
(3)当开发人员实现了领域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后,数据亦可以通过数据引擎产生的webservice为其它软件所用,所以采用数据映射可以用作实现webservice的一个方法,而使用这个方法无须编写大量的程序。
CNA2008100335067A 2008-02-04 2008-02-04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Pending CN101504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35067A CN101504738A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35067A CN101504738A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4738A true CN101504738A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35067A Pending CN101504738A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47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126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监控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及其交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126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监控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及其交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1221B (zh) 基于异构系统数据映射模板的医疗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US9223817B2 (en) Virtual repository management
CN101937463B (zh) 一种用于工作流模型的表单自动生成方法
WO2020233255A1 (zh) 一种基于通用数据模型的多中心医疗数据结构标准化系统
CN102426582B (zh) 数据操作管理装置和数据操作管理方法
CN104050223B (zh) 用于文本挖掘和搜索的数据透视面
US20060005124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complex process implementation
US200802287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unstructured data using a structured database query environment
CN103942234A (zh) 对多个异构数据库操作的方法、中间件装置及系统
CA2614059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defining a hierarchical datamodel and related computation and instruction rules using spreadsheet like user interface
CN103489061A (zh) 批量数据处理装置和批量数据处理方法
CN101968858A (zh) 软件配置管理辅助系统
JP6328768B2 (ja) メタデータ自動化システム
CN110490761A (zh) 一种电网配网设备台账数据模型建模方法
KR20020050160A (ko) 오브젝트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CN105843605B (zh) 一种数据映射方法及装置
US10430413B2 (en) Data information framework
CN105930354A (zh) 存储模型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0019139A (zh) 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504738A (zh) 用领域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实现电子数据的集成方法
CN108205564A (zh) 知识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Shershakov Multi-perspective process mining with embedding configurations into DB-based event logs
CN106227898A (zh) 一种北斗移动穿戴设备数据治理平台及其数据治理方法
Morris et 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in engineering
JP2007323677A (ja) オブジェクト統合管理システムの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