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0074A -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0074A
CN101500074A CNA2008100054218A CN200810005421A CN101500074A CN 101500074 A CN101500074 A CN 101500074A CN A2008100054218 A CNA2008100054218 A CN A2008100054218A CN 200810005421 A CN200810005421 A CN 200810005421A CN 101500074 A CN101500074 A CN 101500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xel
color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54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祈浩
张博皓
陈如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ic Pixel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ic Pixe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ic Pixel Inc filed Critical Magic Pixel Inc
Priority to CNA2008100054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0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0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0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影像校正方法利用一第一、第二及第三影像校正一目标影像的亮度。第一、第二、第三影像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第二、第三像素。目标影像具有多个待调整像素,其校正数据由对应的第一像素之一、第二像素之一及第三像素之一获得,方法包括:设定预定亮度值;根据部分的第一像素及预定亮度值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其对应于部分的第一像素;根据第二像素将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根据一运算式及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使每个待调整像素对应于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根据第三像素,将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分别调整为R、G、B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

Description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可节省存储器容量的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者对影像撷取装置的要求相对提高,因此业界不断致力于影像处理技术,以提高影像影像撷取装置的成像品质。其中,影像撷取装置撷取的影像是由多个像素所组成,此些像素是以矩阵式排列。一般的影像撷取装置中,是通过具曲面的镜头聚焦于光感测组件以撷取各个像素。然而,由于镜头的镜心与各个光感测组件的相对位置不相同,因此拍摄出来的影像有中央部份较亮而四周部分较暗的问题,使得影像成效不彰。因此,如何将影像的亮度一致化,为业界致力的方向之一。
传统的影像校正方法是根据镜头及光感测组件的特性,分别计算并储存对应于多个像素的增益值。之后影像影像撷取装置所撷取的影像通过此些增益值分别调整各个像素。由于影像的阴影多为椭圆形,故增益值需储存于二维的存储器中,因此传统的影像校正方法需要大量的存储器空间。如此一来,便提高影像影像撷取装置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实为目前研发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是根据第一影像的部分像素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再根据第二影像的像素将每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通过此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算出对应于各个待调整像素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进行校正,使本发明的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至少具有节省储存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的存储器空间、可依据不同的感测器获得需要的亮度校正系数及有效地将影像的亮度调整为一致化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影像校正方法,是利用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校正一目标影像的亮度。目标影像具有多个待调整像素,第一影像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第二影像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各个待调整像素的校正数据是由对应的这些第一像素之一及这些第二像素之一获得。影像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定一预定亮度值;其次,根据部分的这些第一像素及预定亮度值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接着,根据这些第二像素将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然后,根据一运算式及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使每个待调整像素对应于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再者,根据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影像校正单元,包括一第一储存单元、一第二储存单元、一第一运算单元及一第二运算单元。第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具有一色彩值。第二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每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份的这些像素。第一运算单元用以将每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像素之一像素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根据每个像素的色彩值及每个像素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每个像素的一校正色彩值。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括一影像感测单元、一影像校正单元、一色彩补插单元及一色彩空间转换单元。影像感测单元用以撷取一影像。影像是以一贝尔图样配置并具有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具有一色彩值。影像校正单元用以校正每个像素的色彩值并包括一第一储存单元、一第二储存单元、一第一运算单元及一第二运算单元。第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这些像素。第二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每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份的这些像素。第一运算单元用以将每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像素的一像素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根据每个像素的色彩值及每个像素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每个像素的一校正色彩值。色彩补插单元用以将每个单一像素色彩值补插为一三色值。色彩空间转换单元可用以将每个像素三色值转换出一对应的亮度值。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主要功能方块图;
图2A绘示第一影像其部分第一像素的示意图;
图2B绘示第一影像的部分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4绘示图3的步骤(b)的细部步骤流程图;
图5绘示图3的步骤(c)的细部步骤流程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主要功能方块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8绘示图7的步骤(f)的详细流程图;以及
图9绘示图7的步骤(g)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同时参照图1、图2A、图2B及图3,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主要功能方块图,图2A绘示第一影像其部分第一像素的示意图,图2B绘示第一影像的部分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于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00是根据一第一影像的亮度及一预定亮度值YMAX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并根据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及一第二影像的亮度获得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再根据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一目标影像的亮度。如图1所示,影像撷取装置100至少包括一影像感测单元110、一影像校正单元120、一色彩补插单元130及一色彩空间转换单元140。影像校正单元120包括一第一储存单元121、一第二储存单元122、一第一运算单元123及一第二运算单元124。影像撷取装置100为具影像撷取影像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是具照相功能的行动通讯装置或影像数位撷取装置。
影像感测单元110用以撷取一画面,并输出以贝尔图样(Bayer pattern)配置的第一影像WBayer。第一影像具有多个第一像素,部分的第一像素如Pi*m,j*m、Pi*m,(j+1)*m、P(i+1)*m,j*m及P(i+1)*m,(j+1)*m系绘示于图2A中。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一影像WBayer中,每个第一像素具有一像素值,例如是红色、绿色或蓝色。为了获得精确的亮度,第一影像较佳地为一白色影像。白色影像例如是以影像感测单元110于正常的照明下,拍摄一白纸或一白色平面物而得。影像校正单元120用以储存校正影像感测单元110输出的影像所需的校正系数。在此为了要获得第一影像的亮度,因此第一影像WBayer系直接输出至色彩补差单元130。
色彩补插单元130将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一影像WBayer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一影像WRGB,其中每个第一像素同时具有红色、绿色及蓝色。色彩空间转换单元140用以将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一影像WRGB转换成具有YUV影像数据的第一影像WYUV,其中每个第一像素具有一亮度值。于获得第一影像的第一像素的亮度值之后,便可计算出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并将此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储存至影像校正单元120的第二储存单元122。每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份的第一像素。
之后,再通过影像感测单元110撷取另一画面,并输出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1
其中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2
具有多个第二像素,且每个第二像素具有一像素值。为了使影像撷取装置100具有较佳的校正效果,因此第二影像较佳地为一彩色影像,以避免仅利用单一白色影像校正而造成的误差。
影像校正单元120的第一储存单元121用以依序地储存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3
的第二像素。第一运算单元123用以将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122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第二像素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124根据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21的第二像素的像素值及对应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4
于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5
之后,色彩补差单元130还用以将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6
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7
色彩空间转换单元140还用以将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8
转换成具有YUV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19
于获得校正亮度后的第二影像之后,便可据以将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将此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储存至影像校正单元120的第二储存单元122。
之后,影像感测单元110还用以撷取另一画面,并输出以贝尔图样(Bayerpattern)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至影像校正单元120的第一储存单元121,其中目标影像TBayer具有多个待调整像素,且每个待调整像素具有一像素值。第一运算单元123更用以将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122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待调整像素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124根据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21的待调整像素的像素值及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然后,色彩补差单元130更用以将校正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目标影像TRGB,以完成校正目标影像的亮度。至于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主要步骤是以图3说明如下,同时并搭配第2A及图2B的组件标号为例作说明。
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例如是利用图1中的影像撷取装置100来执行图3中的各个步骤,但并不以此为限。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明了影像校正方法的步骤及顺序亦可依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修饰与调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至少包括以下主要步骤。首先,如步骤(a)所示,设定预定亮度值YMAX。其次,如步骤(b)所示,根据部分的第一像素及预定亮度值YMAX,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接着,如步骤(c)所示,根据第二像素将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然后,如步骤(d)所示,根据一运算式及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使每个待调整像素对应于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之后,如步骤(e)所示,根据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其中,各个步骤的实施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规格M×N的第一影像包括多个区块,使每个区块对应于部分的第一像素及部分的待调整像素。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是以包括区块Bi,j、Bi,j+1、Bi+1,j及Bi+1,j+1,且每个区块的大小为m×m为例做说明,如图2A所示。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3的步骤(b)的详细流程图。步骤(b)的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步骤(b1)及(b2)。首先,如步骤(b1)所示,分别自第一影像的每个区块中选择一个第一像素。接着,如步骤(b2)所示,分别根据预定亮度值YMAX及选择的第一像素的亮度值获得各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于本实施例中,区块Bi,j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是以等式(1)获得:
Gi,j=YMAX/Yi*m+a,j*m+b……………………………等式(1)
其中,Yi*m+a,j*m+b为自区块Bi,j中所选择的第一像素Pi*m+a,j*m+b的亮度值,i*m<M、j*m<N、0≤a<m、0≤b<m且i、j、m、n、M、N、a及b为正整数。
于本实施例中,是分别自区块Bi,j、Bi,j+1、Bi+1,j及Bi+1,j+1选择第一个第一像素Pi*m,j*m、Pi*m,(j+1)*m、P(i+1)*m,j*m及P(i+1)*m,(j+1)*m以获得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Gi,j+1、Gi+1,j及Gi+1,j+1,即a=0且b=0,如图2A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自第一像素中选择最大亮度值作为预定亮度值YMAX
于上述步骤(b1)及(b2)之后,便可获得每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并实施步骤(c)。接着,请参照图5,其绘示图3的步骤(c)的详细流程图。步骤(c)的获得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步骤(c1)~(c3)。
首先,如步骤(c1)所示,以双线性内插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自部份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由于第二储存单元122仅储存由每个区块中选择的第一像素所获得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如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Gi,j+1、Gi+1,j及Gi+1,j+1,因此未被选择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则通过双线性内插法计算而得。未被选择的第一像素例如为图2B中所绘示的第一像素Pi*m+x,j*m+y。以下是以双线性内差法计算出第一像素Pi*m+x,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m+x,j*m+y做说明。
如图2A及图2B所示,区块Bi,j、Bi,j+1、Bi+1,j及Bi+1,j+1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Gi,j+1、Gi+1,j及Gi+1,j+1分别由第一像素Pi*m,j*m、Pi*m,(j+1)*m、P(i+1)*m,j*m及P(i+1)*m,(j+1)*m获得。第一像素Pi*m,j*m+y系位于第一像素Pi*m,j*m及第一像素Pi*m,(j+1)*m的边上,第一像素Pi*m,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m,j*m+y是由等式(2)获得:
g i * m , j * m + y = m - y m * G i , j + y m * G i , j + 1 ……………………等式(2)
另外,第一像素P(i+1)*m,j*m+y系位于第一像素P(i+1)*m,j*m及第一像素P(i+1)*m,(j+1)*m的边上,第一像素P(i+1)*m,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1)*m,j*m+y是由等式(3)获得:
g ( i + 1 ) * m , j * m + y = m - y m * G i + 1 , j + y m * G i + 1 , j + 1 …………………等式(3)
于获得第一像素Pi*m,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m,j*m+y及第一像素P(i+1)*m,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1)*m,j*m+y后,系可根据等式(4)获得第一像素Pi*m+x,j*m+y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m+x,j*m+y
g i * m + x , j * m + y = m - x m * g i * m , j * m + y + x m * g ( i + 1 ) * m , j * m + y …………等式(4)
利用上述方法,即可获得每个第一像素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
其次,如步骤(c2)所示,根据第二像素及这些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设定亮度加权系数f。于此步骤中,亮度加权系数f的设定方法说明如下。首先,将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2
的每个第二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对应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3
之后,将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4
输出至色彩补插单元130,以获得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5
接着,将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6
输出至色彩空间转换单元140,以获得具有YUV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于获得具有YUV影像数据的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8
后,便可依据整张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9
所呈现的亮度,设定亮度加权系数f。
然后,如步骤(c3)所示,根据亮度加权系数f将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例如将图2B中所绘示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10
于本实施例中,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Gi,j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411
是以等式(5)获得:
G′i,j=f*(Gi,j-1)+1........................等式(5)
每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皆可通过类似方法调整为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122中。
于上述步骤(c1)~(c3)之后,便可获得每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实施步骤(d)。于本实施例的步骤(d)中,是以双线性内插法自部份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这些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其操作原理系类似于上述的步骤(c1),因此不再加以赘述。
于上述步骤(d)之后,便可获得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实施步骤(e)。于本实施例的步骤(e)中,是分别根据每个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及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调整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目标影像TRGB。更进一步来说,校正亮度后的目标影像TRGB的获得方法,是将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的每个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之后,将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输出至色彩补插单元130,以获得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目标影像TRGB,以完成校正目标影像的亮度。
此外,如图1所示,影像撷取装置100较佳地还包括一第三储存单元125及一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DMA)126。当待调整像素依序地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21时,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126将第一运算单元123所需的部份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由第二储存单元122传送至第三储存单元125。借此,第一运算单元123读取第三储存单元125储存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将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再者,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储存单元121较佳地为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寄存器,以依序地储存待调整像素。
为了节省储存校正系数的第二储存单元122的空间,于本实施例中是将具有YUV影像数据的第一影像WYUV以二维等距之间隔距离划分为多个区块,再分别自每个区块中选择一个第一像素,并根据选择的第一像素的亮度值计算出代表此区块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系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122,且每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为校正此区块的第一像素的亮度值的校正系数。未被选择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系可依据其邻近的四个被选择的第一像素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以双线性内插法计算而得。此外,位于第一影像边界上的第一像素,可能不位于四个被选择的第一像素之间,因此需要额外少多个校正系数以计算位于边界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也就是说,以上述规格M×N的第一影像为例,若以大小为m×m的区块划分,则不需储存M×N个校正系数,而只需储存(M/m+1)*(N/m+1)~(M/m+2)*(N/m+2)个校正系数。其中,m的大小可视第二储存单元122可提供的容量大小而定。如此一来,可大幅地降低储存校正系数所需的存储器空间。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与前述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依据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及一第三影像的色彩,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色散。其余相同之处系不再加以赘述。
由于影像感测单元中,镜头的曲面所产生光线折射导致感测组件阵列受光不平均,使感测组件阵列对于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具有不同的感光效果。因此,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再通过第三影像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以使目标影像具有较佳的色彩。
请参照图6及图7,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主要功能方块图,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影像撷取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影像撷取装置200还包括一第四储存单元227、一多任务器228及一第三运算单元229。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获得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并储存至影像校正单元的第二储存单元”之后,本实施例的影像感测单元210更用以撷取另一画面,并输出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1
至影像校正单元220。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2
较佳地为一彩色影像,且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3
较佳地不同于第二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4
第三影像具有多个第三像素,且每个第三像素具有一色彩值。
接着,校正影像单元220的第一储存单元221还用以依序地储存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6
的第三像素。第一运算单元223还用以将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222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第三像素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224还用以根据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221的第三像素的像素值及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7
于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8
之后,色彩补差单元230还用以将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9
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10
之后,便可依据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611
所呈现的色彩,分别设定一红加权系数fR、一绿加权系数fG及一蓝加权系数fB,并储存于第四储存单元227。
于获得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之后,便可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影像感测单元210还用以输出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并将目标影像TBayer的每个待调整像素依序地储存至影像校正单元220的第一储存单元221。第一运算单元223还用以将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222的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每个待调整像素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第二运算单元224根据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221的待调整像素的像素值及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
之后,多任务器228用以根据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221的待调整像素的色彩,至第四储存单元227选取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或蓝加权系数fB。第三运算单元229用以根据第二运算单元224计算出的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TBayer,C的待调整像素,及多任务器228所选取的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或蓝加权系数fB,获得校正色彩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接着,色彩补插单元230还用以将校正色彩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目标影像,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目标影像TRGB,以完成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的主要步骤是以图7说明如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至少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本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例如是利用图6中的影像撷取装置200来执行图7中的各个步骤,但并不以此为限。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明了影像校正方法的步骤及顺序亦可依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修饰与调整。
首先,如步骤(a)所示,设定预定亮度值YMAX。其次,如步骤(b)所示,根据部分的第一像素及预定亮度值YMAX,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接着,如步骤(c)所示,根据第二像素将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然后,如步骤(d)所示,根据一运算式及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使每个待调整像素对应于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之后,如步骤(f)所示,依据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及第三像素,分别设定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再来,如步骤(e)所示,根据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接着,如步骤(g)所示,依据校正亮度后的每个待调整像素及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或蓝加权系数fB,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色散。
本实施例的步骤(a)~(d)及步骤(e)系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a)~(d)及步骤(e)相同,因此不再加以赘述。接着,将步骤(f)及步骤(g)的实施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8,其绘示图7的步骤(f)的详细流程图。步骤(f)的设定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的方法包括步骤(f1)及(f2)。首先,如步骤(f1)所示,依据每个第三像素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71
的色彩值及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72
也就是说,将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73
的每个第三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对应的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81
之后,将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样配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82
输出至色彩补插单元230,以获得具有RGB影像数据的第三影像
Figure A200810005421D00183
接着,如步骤(f2)所示,依据校正亮度后的第三影像设定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设定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的判断依据,例如是根据整张第三影像所呈现的色彩而设定。
于上述设定红加权系数fR、绿加权系数fG及蓝加权系数fB的步骤(f1)及(f2)后,便实施步骤(e),根据每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亮度。之后,便实施步骤(g)。请参照图9,其绘示图7的步骤(g)的详细流程图。步骤(g)的校正每个待调整像素的色彩的方法包括步骤(g1)~(g4)。首先,撷取目标影像的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其中,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为红色,则实施步骤(g2);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为绿色,则实施步骤(g3);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为蓝色,则实施步骤(g4)。
于步骤(g2)中,根据校正亮度后的待调整像素及红加权系数fR,获得校正色彩后的待调整像素。于步骤(g3)中,根据校正亮度后的待调整像素及绿加权系数fG,获得校正色彩后的待调整像素。于步骤(g4)中,根据校正亮度后的待调整像素及蓝加权系数fB,获得校正色彩后的待调整像素。之后,将校正色彩后的以贝尔图案配置的目标影像输出至色彩补插单元230,以获得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目标影像。于上述步骤之后,系可完成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
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提及的优点外,对于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还具有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问题的优点。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第一、节省存储器空间。本发明系储存代表亮度校正系数,其中每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分的像素,并通过双线性内差法获得对应于每个像素的像素亮度校正系数,如此一来,可有效地节省存储器空间。
第二、可应用于不同的影像撷取装置。本发明的影像校正方法可根据各个影像撷取装置获得适用于此感测器的代表亮度校正系数,借此以应用于不同的影像撷取装置中。
第三、有效地调整亮度。目标影像是依据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以校正亮度,并依据每个像素的位置分别给予不同的增益值。因此,可有效地调整亮度。
第四、精确的校正数据。通过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产生校正数据,可避免仅由单一影像进行校正可能产生的误差,因此本发明的影像校正方法可获得精确的校正数据。
第五、改善色散问题。根据第三影像的像素校正目标影像的色散,使目标影像的各个待调整像素具有较佳的色彩。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两例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35)

1.一种影像校正方法,是利用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校正一目标影像的亮度,该目标影像具有多个待调整像素,该第一影像具有多个第一像素,该第二影像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各该待调整像素的校正数据是由对应的这些第一像素之一及这些第二像素之一获得,该影像校正方法包括:
(a)设定一预定亮度值;
(b)根据部分的这些第一像素及该预定亮度值获得多个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分的这些第一像素;
(c)根据这些第二像素将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d)根据一运算式及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使各该待调整像素对应于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及
(e)根据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校正各该待调整像素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像素具有一亮度值,该步骤(a)是根据这些第一像素的最大该亮度值作为该预定亮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像素具有一亮度值,该第一影像包括多个区块,各该区块对应于部分的这些第一像素与部分的这些待调整像素,其中该步骤(b)包括:
(b1)分别自各该区块对应的这些第一像素中选择这些第一像素之一;以及
(b2)分别根据该预定亮度值及选择的各该第一像素的该亮度值获得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使各该区块对应于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影像的大小为M×N,各该区块Bi,j的大小为m×m,选择的各该第一像素的该亮度值、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及该预定亮度值的关系如下:
Gi,j=YMAX/Yi*m+a,j*m+b
其中,YMAX为该预定亮度值、Yi*m+a,j*m+b为选择的该第一像素Pi*m+a,j*m+b的该亮度值,且Gi,j为区块Bi,j的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i*m<M、j*m<N、0≤a<m、0≤b<m且i、j、m、n、M、N、a及b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的数量为(M/m+1)*(N/m+1)~(M/m+2)*(N/m+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包括:
(c1)以一双线性内差法自这些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多个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
(c2)根据这些第二像素及这些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设定一亮度加权系数;以及
(c3)根据该亮度加权系数将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调整为各该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该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及该亮度加权系数的关系如下:
G′i,j=f*(Gi,j-1)+1.
其中,f为该亮度加权系数、Gi,j为各该代表基础亮度校正系数,
Figure A200810005421C00031
为该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影像是以一贝尔图样配置,该步骤(c2)包括:
(c21)分别根据各该第二像素的色彩值及各该第二像素对应的该待调整像素的该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二影像;以及
(c22)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二影像的亮度,设定该亮度加权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二影像的亮度,是将各该第二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各该像素基础亮度校正系数所获得的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案配置的该第二影像,经色彩补差后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第二影像,并将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第二影像转换成具有YUV影像数据的该第二影像而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d)是以一双线性内差法自部分的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这些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目标影像系以一贝尔图样配置,该步骤(e)是分别根据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及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该目标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亮度后的该目标影像,是将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所获得的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案配置的该目标影像,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目标影像而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影像为一白色影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影像为一彩色影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利用一第三影像校正该目标影像的色彩,该第三影像具有多个第三像素,各该待调整像素的校正数据是由对应的这些第三像素之一获得,该影像校正方法还包括:
(f)根据各该第三像素及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分别设定一红加权系数、一绿加权系数及一蓝加权系数;以及
(g)根据校正亮度后的各该待调整像素及该红加权系数、该绿加权系数或该蓝加权系数,校正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影像是以一贝尔图样配置,其中该步骤(f)包括:
(f1)根据各该第三像素的色彩值及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获得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三影像;以及
(f2)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三影像的色彩,设定该红加权系数、该绿加权系数及该蓝加权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亮度后的该第三影像的色彩,是将各该第三像素的色彩值,一一乘以各该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所获得的校正亮度后的以贝尔图案配置的该第三影像,补插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第三影像而得。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目标影像是以一贝尔图样配置,其中该步骤(g)是分别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及这些该红加权系数、该绿加权系数或该蓝加权系数,获得校正色彩后的该目标影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包括:
(g1)撷取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
(g2)若该待调整像素为红色,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待调整像素及该红色加权系数,获得校正色彩后的该待调整像素;
(g3)若该待调整像素为绿色,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待调整像素及该绿色加权系数,获得校正色彩后的该待调整像素;以及
(g4)若该待调整像素为蓝色,根据校正亮度后的该待调整像素及该蓝色加权系数,获得校正色彩后的该待调整像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色彩后的该目标影像,是将校正色彩后的以贝尔图案配置的该目标影像,其中若该待调整像素为红色,校正色彩后的该像素为校正亮度后的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乘以该红色加权系数;若该待调整像素为绿色,校正色彩后的该像素为校正亮度后的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乘以该绿色加权系数;若该待调整像素为蓝色,校正色彩后的该像素为校正亮度后的各该待调整像素的色彩值乘以该蓝色加权系数;随后,利用色彩补差为具有RGB影像数据的该目标影像而得。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影像为一彩色影像。
22.一种影像校正单元,包括:
一第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像素,各该像素具有一色彩值;
一第二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代表亮度校正系数,各该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份的这些像素;
一第一运算单元,用以将各该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各该像素的一像素亮度校正系数;以及
一第二运算单元,根据各该像素的该色彩值及各该像素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各该像素的校正亮度后的该色彩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这些代表亮度校正系数的数量是小于这些像素的数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储存单元为一先进先出寄存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这些像素的这些色彩值是依序地校正为校正亮度后的该色彩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运算单元为一双线性内差运算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三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第一运算单元所需的部分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以及
一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用以将该第一运算单元所需的部份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自该第二储存单元传送至该第三储存单元;
其中,该第一运算单元读取该第三储存单元,以将这些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这些像素优化亮度校正系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四储存单元,用以储存一红校正系数、一绿校正系数及一蓝校正系数;
一多任务器,根据各该像素的色彩分别存取该红校正系数、该绿校正系数或该蓝校正系数;以及
一第三运算单元,根据各该像素的色彩及该多任务器撷取的该红校正系数、该绿校正系数或该蓝校正系数,获得各该像素的校正色散后的该色彩值。
29.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括:
一影像感测单元,用以撷取一影像,该影像是以一贝尔图样配置并具有多个像素,各该像素具有一色彩值;
一影像校正单元,用以校正各该像素的该色彩值,该影像校正单元包括:
一第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这些像素;
一第二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多个代表优化亮度校正系数,各该代表亮度校正系数是对应于部份的这些像素;
一第一运算单元,用以将各该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对应于各该像素的一像素亮度校正系数;及
一第二运算单元,根据各该像素的该色彩值及各该像素亮度校正系数获得各该像素的校正亮度后的该色彩值;
一色彩补插单元,用以补插校正亮度后的该色彩值,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该影像;以及
一色彩空间转换单元,用以获得校正亮度后的该影像的亮度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代表亮度校正系数的数量是小于这些像素的数量。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储存单元为一先进先出寄存器。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像素的这些色彩值是依序地校正为校正亮度后的该色彩值。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运算单元为一双线性内差运算单元。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校正单元还包括:
一第三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第一运算单元所需的部分这些代表亮度校正系数;以及
一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用以将该第一运算单元所需的部份这些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自该第二储存单元传送至该第三储存单元;
其中,该第一运算单元读取该第三储存单元,以将这些代表亮度校正系数运算为这些像素亮度校正系数。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校正单元还包括:
一第四储存单元,用以储存一红校正系数、一绿校正系数及一蓝校正系数;
一多任务器,根据各该像素的色彩分别存取该红校正系数、该绿校正系数或该蓝校正系数;以及
一第三运算单元,根据各该像素的色彩及该多任务器撷取的该红校正系数、该绿校正系数或该蓝校正系数,获得各该像素的校正色散后的该色彩值;
其中,该色彩补插单元更用以补插各该像素的校正色散后的该色彩值,以获得该校正色散后的该影像。
CNA2008100054218A 2008-01-29 2008-01-29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Pending CN101500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54218A CN101500074A (zh) 2008-01-29 2008-01-29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54218A CN101500074A (zh) 2008-01-29 2008-01-29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0074A true CN101500074A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46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54218A Pending CN101500074A (zh) 2008-01-29 2008-01-29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007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230A (zh) * 2011-09-09 2013-03-2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性像素补偿方法
CN107976692A (zh) * 2016-10-24 2018-05-0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定位方法与其影像撷取装置
CN110830778A (zh) * 2018-08-14 2020-02-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色彩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7966A (zh) * 2021-04-30 2022-11-0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3d扫描校正系统及3d扫描校正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230A (zh) * 2011-09-09 2013-03-2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性像素补偿方法
CN103002230B (zh) * 2011-09-09 2016-04-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性像素补偿方法
CN107976692A (zh) * 2016-10-24 2018-05-0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定位方法与其影像撷取装置
CN110830778A (zh) * 2018-08-14 2020-02-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色彩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7966A (zh) * 2021-04-30 2022-11-0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3d扫描校正系统及3d扫描校正方法
CN115277966B (zh) * 2021-04-30 2023-12-0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3d扫描校正系统及3d扫描校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4385B (zh) 图像拾取设备
CN102204258B (zh) 图像输入装置
CN101534384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捕捉设备
CN101304484B (zh) 成像装置、缺陷像素校正装置、和装置中的处理方法
US72333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or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in a digital camera
CN101983510B (zh) 自适应局部白平衡调节的系统与方法
US20070211154A1 (en) Lens vignetting correction algorithm in digital cameras
CN101939997A (zh) 采用与光源相关的色彩校正矩阵进行色彩校正的图像传感器装置及方法
US828427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rrection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12029367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nti-shading correction with extended color correlated temperature dependency
CN102883108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151094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540919A (zh) 成像装置
CN101621623A (zh) 成像装置
US200302348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or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in a digital camera
CN101500074A (zh)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单元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KR101626447B1 (ko) 렌즈 왜곡과 색수차를 보정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EP2205002A1 (e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correction device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correction method
CN107635124B (zh) 人脸拍摄的白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JP4898578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システム、及び顕微鏡撮像システム
JP5288702B2 (ja) 色補正計算方法
CN110702615B (zh) 一种彩色数码透射显微镜颜色校正方法
JP2007159141A5 (zh)
TWI405144B (zh) 影像校正方法、影像校正單元及應用其之影像擷取裝置
JP5033702B2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