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924A -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9924A
CN101499924A CNA2008100595628A CN200810059562A CN101499924A CN 101499924 A CN101499924 A CN 101499924A CN A2008100595628 A CNA2008100595628 A CN A2008100595628A CN 200810059562 A CN200810059562 A CN 200810059562A CN 101499924 A CN101499924 A CN 101499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system
cutover
database
time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595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9924B (zh
Inventor
徐荣星
杨亚伟
李勤
石一丁
柳遵梁
闻建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ei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ei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ei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595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9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9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包括:(1)确定生产系统的数据量规模、繁忙程度,网络速度和日志文件大小;(2)准备参数文件,配置监听文件,在线传送基础数据并完成新的业务程序的测试;(3)等待割接时间的到来:生产系统不断运行业务,割接系统不断接收日志并重用它,保持和生产系统间的同步,并等待业务割接时间到来;(4)停止生产系统的前端业务,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切换到割接系统上,启动割接系统上的业务;(5)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滚措施,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如检测到割接失败,从割接系统切换到原生产系统。本发明业务终止时间很短、能够精确估算割接时间、具有很好的数据回滚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业务割接方法。
背景技术
IT业务系统在初期建设的时候,数据量都很少,普遍在100G以下,主要归结于没有产生数据累积,而且业务类型单一,当时的IT系统功能还远没有现在的复杂。
随着几年的发展,客户的业务越来越复杂,日积月累,业务数据是越积越多;比如五年前,业务初期建设的时候,IT系统只要提供前台录入,后台查询,综合报表的功能,而当前IT系统已无所不能,某通信公司为配合手机的市场优惠推广活动,计费类型都达到1000多种,以前你根本无法查询实时电话费,但现在你随时可以查询今天花费了多少,这些业务的推出都需要在后台产生大量的数据;每年数据的累积也是个大问题,具有按时间累积的数据可以单独存放,但没有按时间累积的数据,造成了业务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个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原厂提供的硬件越来越廉价,几年前一个36G的硬件要好几万,但今天一个146G的硬盘只要几千元,空间技术的性价比提升为数据存放提供了可能。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当前的IT系统规模少则几百G,多则几个T(1T等于1000G)。
业务系统割接是随着IT系统的建设伴随提出的一个名词,它是一个业务系统上线,升级以及迁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割接的类型多种多样,举例如下: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数据容量快速增长,当前使用的存储设备已达到满配,存储设备更新,要求所有数据从一个存储设备迁移至另一个设备;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业务的访问用户数越来越多,主机访问能力不足,要求从一台主机更换到另一台主机;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系统版本不适应当前业务需要,比如要求从AIX 4.3升到AIX 5.2;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数据库运行中出现了BUG,或者数据库功能太弱等,当前版本无法适应业务需要,比如要求从8.1.7.4升到9.2.0.8;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新一代业务软件上线,取代老业务系统;
Figure A200810059562D0006084751QIETU
一系列其它任务。
传统割接方法介绍:当前用户中比较通用的系统平台框架图如下(图1),三层B/S结构,数据库服务器有备用,数据存储集中在一个设备上。前台终端业务是完全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只要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有任何的变动更新,业务就势必被中断。
由于业务系统割接涉及范围广,风险大,过去常常采用业务完全终止的方式来完成业务系统割接,对于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IT业务在线时间要求都很高,这种长时间中断业务的割接方法已完全不适用现状。
现在来简述传统业务割接的方法,传统的业务割接流程图如下(图2)。传统的业务割接流程主要分几个步骤:
1.停止当前正在运行的业务,数据库等;
2.把备份出来,因系统数据量很大,这个过程会花去很长的时间;
3.把备份的数据传送到新的存储设备,因受到网络速度的限制,这个过程也会花去很长的时间;
4.新设备接收上一步传送过来的数据,并生成,这个过程受新设备读写能力的限制,而花去不同的时间;
5.开启数据库,业务;
6.业务测试;
根据传统业务割接流程计算出的业务被中断时间估算方法:
传统业务中断总时间=前端作业停止时间
+中间件业务停止时间
+关闭数据库时间
+数据备份时间
+网络传送时间
+数据生成写时间
+打开数据库时间
+业务测试时间
+前端用户开启作业时间
举例I:
一个中等规模的数据库;
容量按600G估算;
磁盘读写50M/秒;
千兆网络数据传送15M/秒。
---------------------------------------------------------------------
前端作业停止时间:1分钟
中间件业务停止时间:2分钟
关闭数据库时间:2分钟
数据备份时间:600(g)*1024(k)/50(m/s)/60(s)=204分钟
网络传送时间:600(g)*1024(k)/15(m/s)/60(s)=682分钟
数据生成写时间:600(g)*1024(k)/50(m/s)/60(s)=204分钟
打开数据库时间:1分钟
业务测试时间:30分钟
前端用户开启作业时间:1分钟
业务中断总时间=1+2+2+204+682+204+1+30+1
              =1127(分钟)=18.8(小时)。
举例II:
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库;
容量按2000G(即2T)估算;
磁盘读写50M/秒;
千兆网络数据传送15M/秒。
-------------------------------------------------------------------------------
前端作业停止时间:1分钟
中间件业务停止时间:2分钟
关闭数据库时间:2分钟
数据备份时间:2000(g)*1024(k)/50(m/s)/60(s)=682分钟
网络传送时间:2000(g)*1024(k)/15(m/s)/60(s)=2730分钟
数据生成写时间:2000(g)*1024(k)/50(m/s)/60(s)=682分钟
打开数据库时间:1分钟
业务测试时间:30分钟
前端用户开启作业时间:1分钟
业务中断总时间=1+2+2+682+2730+682+1+30+1
              =4131(分钟)=68.8(小时)。
传统的业务割接流程存在的最大缺点是:
1.停机时间太长,业务不得不长时间中断。
2.在割接前只能根据磁盘IO速度,网络速度进行割接时间估算,无法更精确估算。
3.一旦割接失败,新业务在新系统上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本无法实现回滚。
因为传统业务割接有着如此大的缺点,导致业务割接成为客户的一大维护任务,尤其是一些TB级别的业务系统,往往会因为无法忍受长时间的业务终止时间而被迫放弃业务系统割接和应用软件升级,严重影响了新业务上线和持续的流程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计算机业务割接方法的停机时间过长、无法准确估算割接时间、割接失败不能回滚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终止时间很短、能够精确估算割接时间、具有很好的数据回滚能力的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确定生产系统的数据量规模、繁忙程度,网络速度,日志文件大小;
(2)、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准备参数文件,配置监听文件,在线传送基础数据,并完成新的业务程序的测试;
(3)、等待割接时间的到来:生产系统不断的运行业务,割接系统不断的接收日志并重用它,保持和生产系统间的同步,并等待业务割接时间到来;
(4)、在线业务割接的开始:停止生产系统的前端业务,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切换到割接系统上,启动割接系统上的业务;
(5)、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滚措施,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如检测到割接失败,从割接系统切换回原生产系统。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在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之前,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要求: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包括实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所述的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中,主要任务是确定数据库的archive模式,若不是archive模式,如果业务停机允许可以考虑切换数据库到归档模式;否则在非归档模式下,需加大日志文件的大小(如2G),同时后续的日志传送手动完成。
进一步,在所述(1)中,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1)、确定生产系统数据量规模:在原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整个数据库大小;
(1.2)、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可以在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日志文件大小,用logsize标记;
(1.3)、确定业务繁忙程度:取出最近一段时间的每日产生的日志数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数量,结合上面logsize大小,就能判断最近一段时间每日的日志字节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字节量,以此来判定业务的繁忙度,用logcnt来标记每日的日志数量;
(1.4)、确定网络传送速度:进行基础平台网络速度的测试,网络传送速度用nspeed标记;
(1.5)、估计数据传送时间:根据系统数据量、网络传送速度,并加上估算因子,计算出全部数据传送时间;
(1.6)、检查日志文件的目录和名称。
再进一步,在所述(2)中,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2.1)、准备参数配置文件:业务割接系统上的参数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置;
(2.2)、测试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在线业务割接系统准备好各个配置文件后,对数据库连接等进行有效性验证;
(2.3)、配置参数归档目的地:配置归档目的地,接收来自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
(2.4)、在线数据传送:在线实施基础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是在业务进行的情况下实施;
(2.5)、创建一个控制文件并传输到割接备用系统,在基础数据传送完成后,在原生产系统上生成一个新的控制文件,以供应给割接备用系统所用;
(2.6)、启动割接备用系统,测试新的业务程序。
更进一步,在所述(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生产系统配置到业务割接库的数据库连接;
(3.2)、归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archive传送进程,自动接收日志;非归
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手动日志传送过程。
(3.3)、在业务割接系统和生产系统进行持续同步,生产系统会不断的产生日志,在线割接系统接收由生产系统产生出来的日志,然后持续的应用到当前最新时刻;
(3.4)、等待业务割接时间的到来。
进一步,在所述(4)中,割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1)、降低业务割接时间的配置:经过计算的logsize使最后的日志传输文件大小变化,传送一个当前的日志文件,并在割接系统上运用这个当前日志文件;
(4.2)、业务割接开始,停止前端业务;
(4.3)、全面停止业务;
(4.4)、把原生产系统快速的切换到割接备用系统上;
(4.5)、重新启动原生产数据库;
(4.6)、在线割接系统与生产系统同步:完成在线日志文件从生产系统到割接备用系统的传输;
(4.7)、切换割接数据库的模式,并重新启动;
(4.8)、数据库割接完成后,立即开启中间件服务;
(4.9)、通知前端业务使用者,业务可以开启。
再进一步,在所述(5)中,包括以下步骤:
(5.1)、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退: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在原生产系统上启动恢复进程;
(5.2)、割接回退:割接完毕后,若割接系统出现失败,执行回滚命令,将在线割接系统的在线日志文件回传到原生产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业务系统在线割接的核心技术依赖于Oracle数据库最为核心的恢复机制实现,归档模式下可以利用DATA GUARD协助实现,非归档模式下利用人工传输和手动应用日志来实现,非归档模式下的实现类似于DATAGUARD方法,具有扎实的方法论基础和可靠性。
该方法可以广泛的作用在平台迁移,数据库升级等重大业务系统割接操作,尤其在超级规模的业务系统中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可以把业务终止时间从几小时、几天降低到5~30分钟,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业务系统可用性。
Data Guard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同样环境的备用割接系统,使备用数据库保持为与生产数据库在事务上一致的副本。这些备用数据库可能位于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当生产数据库由于计划中断或意外中断而变得不可用时,Data Guard可以将任意备用数据库切换到生产角色,从而使与中断相关的停机时间减到最少,并防止任何数据丢失。业务割接就是利用了Data Guard的技术方法,在业务系统上在线搭建一个备用系统(不影响当前的生产系统)。
Data Guard能给客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全面的灾难恢复和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易于管理的转换和故障切换功能允许主数据库和割接备用数据库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使主数据库因计划的和计划外的中断所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到最少。DataGuard的技术优势有:
第一、完善的数据保护。使用备用数据库,Data Guard可保证即使遇到不可预见的灾难也不会丢失数据。备用数据库提供了防止数据损坏和用户错误的安全保护。主数据库上的存储器级物理损坏不会传播到备用数据库上。同样,导致主数据库永久损坏的逻辑损坏或用户错误也能够得到解决。最后,在将重做数据应用到备用数据库时会对其进行验证。
第二、有效利用系统资源。备用数据库表使用从主数据库接收到的重做数据进行更新,并且可用于诸如备份操作、报表、合计和查询等其他任务,从而减少执行这些任务所必需的主数据库工作负载,节省宝贵的CPU和I/O周期。使用逻辑备用数据库,用户可以在模式中不从主数据库进行更新的表上执行数据处理操作。逻辑备用数据库可以在从主数据库中对表进行更新时保持打开,并可同时对表进行只读访问。最后,可以在维护的表上创建额外索引和物化视图,以获得更好的查询性能和适应特定的业务要求。
第三、灵活的数据保护功能,从而在可用性与性能要求之间取得平,OracleData Guard提供了三种模式:最大保护,确保零数据丢失,完全同步;最高可用性,接近于零数据丢失;最高性能,异步写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业务终止时间很短,并且和业务系统规模没有关系。在业务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和实现流程中,业务终止一般小于30分钟。即使是10TB级别的业务系统,业务终止时间同样可以在30分内完成。(2)、业务终止时间可以简单控制,具有明确的时间约束。业务终止时间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单元,可以加以明确的约束。只要设定了一个可以接受的业务系统割接时间窗口,比如5分钟,10分钟或者30分钟。业务系统在线割接流程就可以依据该时间约束进行业务系统割接时间控制。(3)、业务系统割接之后的系统稳定性好。一般来说,业务系统割接之后可能会面临一些性能问题和功能性问题。但在在线业务系统割接方法的支撑之下,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功能和性能问题。(4)、具有很好的数据回滚能力:数据回滚是业务系统割接最大的挑战之一,在线业务系统割接提供快速可靠的数据回滚机制来完成业务系统割接失败之后的回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系统平台框架图。
图2是传统的业务割接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业务系统在线割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3,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确定生产系统的数据量规模、繁忙程度,网络速度,日志文件大小;
(2)、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准备参数文件,配置监听文件,在线传送基础数据,并完成新的业务程序的测试;
(3)、等待割接时间的到来:生产系统不断的运行业务,割接系统不断的接收日志并重用它,保持和生产系统间的同步,并等待业务割接时间到来;
(4)、在线业务割接的开始:停止生产系统的前端业务,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切换到割接系统上,启动割接系统上的业务;
(5)、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滚措施,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如检测到割接失败,从割接系统切换回原生产系统。
在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之前,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要求: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包括实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在所述的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中,还包括确定数据库的archive模式,若不是archive模式,如果业务停机允许可以考虑切换数据库到归档模式;否则在非归档模式下,需提前加大日志文件的大小(如2G),同时后续的日志传送必须手动完成。
在所述(1)中,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1)、确定生产系统数据量规模:在原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整个数据库大小;
(1.2)、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可以在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日志文件大小,用logsize标记;
(1.3)、确定业务繁忙程度:取出最近一段时间的每日产生的日志数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数量,结合上面logsize大小,就能判断最近一段时间每日的日志字节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字节量,以此来判定业务的繁忙度,用logcnt来标记每日的日志数量;
(1.4)、确定网络传送速度:进行基础平台网络速度的测试,网络传送速度用nspeed标记;
(1.5)、估计数据传送时间:根据系统数据量、网络传送速度,并加上估算因子,计算出全部数据传送时间;
(1.6)、检查日志文件的目录和名称。
在所述(2)中,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2.1)、准备参数配置文件:业务割接系统上的参数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置;
(2.2)、测试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在线业务割接系统准备好各个配置文件后,对数据库连接等进行有效性验证;
(2.3)、配置参数归档目的地:配置归档目的地,接收来自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
(2.4)、在线数据传送:在线实施基础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是在业务进行的情况下实施;
(2.5)、创建一个控制文件并传输到割接备用系统,在基础数据传送完成后,在原生产系统上生成一个新的控制文件,以供应给备用数据库所用;
(2.6)、启动备用数据库,测试新的业务程序。
在所述(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生产系统配置到业务割接库的数据库连接;
(3.2)、归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archive传送进程,自动接收日志;非归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手动日志传送过程。
(3.3)、在业务割接系统和生产系统进行持续同步,生产系统会不断的产生归档日志,在线割接系统自动的接收由生产系统产生出来的日志,然后持续的应用到当前最新时刻;
(3.4)、等待业务割接时间的到来。
在所述(4)中,割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1)、降低业务割接时间的配置:经过计算的logsize使最后的日志传输文件大小变化,传送一个当前的日志文件,并在割接系统上运用这个当前日志文件;
(4.2)、业务割接开始,停止前端业务;
(4.3)、全面停止业务;
(4.4)、为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的切换回割接系统上;
(4.5)、重新启动原生产数据库;
(4.6)、在线割接系统与生产系统同步:完成在线日志文件从生产系统到割接系统的传输;
(4.7)、切换割接数据库的模式,并重新启动;
(4.8)、数据库割接完成后,立即开启中间件服务;
(4.9)、通知前端业务使用者,业务可以开启。
在所述(5)中,包括以下步骤:
(5.1)、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退: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在原生产系统上启动恢复进程;
(5.2)、割接回退:割接完毕后,若割接系统出现失败,执行回滚命令,将在线割接系统的在线日志文件回传到原生产系统。
本实施例的业务系统割接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要求
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包括实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这个业务终止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整个业务割接方式的决定因素,如果业务时间可以不受限制,那么任何割接方式(如:传统的业务割接方法)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业务终止时间在30分钟内,所以它决定了传统的业务割接方法不可行,只能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实现。
举例:我们在这里把允许时间定义为:01:00~01:15,业务终止持续时间为15分钟。
(2)业务系统割接的前期准备工作
业务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用来对整个系统做更详细的了解,确定整个系统的数据量规模、繁忙程度、网络的速度,日志文件大小等,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可以为接下来的各项实施做具体准备。
Step2.1:确定业务系统数据量规模:
可以在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整个数据库大小,用dbsize标记。具体的实现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QL>Select sum(bytes)/1024/1024/1024 from dba_data_files;
SUM(BYTES)/1024/1024/1024
---------------------------------------
     600.634765625
1 row selected.
Step 2.2: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
可以在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日志文件大小,这个数据在下面的步骤中控制割接时间时有用,用logsize标记。具体的实现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QL>Select bytes/1024/1024 from v$log;
BYTES/1024/1024
--------------------
 1024
1 row selected.
Step 2.3:确定业务繁忙程度:
取出最近一段时间的每日产生的日志数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数量,结合上面logsize大小,就能判断最近一段时间每日的日志大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大小,以此来判定业务的繁忙度,用logcnt来标记每日的日志数量。
每日日志量大小的具体实现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QL>Select to_char(first_time,′yyyymmdd′),count(*)from v$loghist
group by to_char(first_time,′yyyymmdd′)order by 1;
TO_CHAR(FIRST_TI         COUNT(*)
------------------------------ -----------------
20071123                 18
20071124                 17
20071126                 19
20071127                 17
20071129                 18
20071130                 22
6 rows selected.
每个小时段日志量大小的具体实现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elect to_char(first_time,′hh24′),count(*)from v$loghist
 group by to_char(first_time,′hh24′)order by 1;
to_char(first_time,′hh24′)  COUNT(*)
---------------------------------------- ----------
00                                     3
01                                     4
02                                     5
03                                     3
04                                     3
05                                     10
06                                     11
07                                     6
08                                     14
09                                     15
10                                     12
11                                     13
12                                     6
13                                     5
14                                     17
15                                     18
16                                     15
17                                     14
18                                     7
19                                     5
20                                     15
21                                     16
22                                     12
23                                     1
24 rows selected.
从日志数量大小的分布可以看出,割接时间放在23:00至24:00是最合适的,因为这段时间内的日志量最少,即业务繁忙度最低。
Step 2.4:确定网络传送速度(nspeed):
利用dd技术和ftp技术进行基础平台网络速度的测试,确定拷贝1000M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这个速度为以后的在线割接准备工作提供基础依据,网络传送速度用nspeed标记。具体的测试方法和命令如下:
ftp 172.16.4.100
Connected to 172.16.4.32.
220(vsFTPd 2.0.1)
530 Please login with USER and PASS.
530 Please login with USER and PASS.
KERBEROS_V4 rejected as an authentication type
Name(172.16.4.32:root):oracle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put   "|dd     if=/dev/zero  count=8192  bs=1048675"  /dev/null
local:|dd if=/dev/zero count=8192 bs=1048675 remote:/dev/null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172,16,4,32,150,142)
150 Ok to send data.
8192+0records in
8192+0 records out
226 File receive OK.
811008 bytes sent in 7.5e+02 seconds(12647 Kbytes/s)
ftp>
从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网络速度为每秒可以传送12647Kbytes。
Step 2.5:估计数据传送时间:
根据上述几步的数据值,系统数据量,网络传送速度,并加上1.2倍的估算,计算出全部数据传送时间为:传送时间=Dbsize*1024/nspeed*1.2倍这个传送时间是为在线割接实施准备提供时间估算用。
Step 2.6:检查日志文件的目录和名称
SQL>select member from v$logfile;
MEMBER
--------------------------------------------------------
/oradatal/logfile/redo01.log
/oradatal/logfile/redo02.log
/oradatal/logfile/redo03.log
3 rows selected.
(3)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
检查业务生产系统是否是archive模式,若已经是archive模式,可以略过这一步;若不是archive模式,需提前加大日志文件的大小(如2G),同时后续的日志传送必须手动完成。
检查业务系统是否archive模式的具体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QL>archive log list
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
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
Archive destination           /ora/app/archive
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102
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104
Current log sequence          104
(4)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
step 4.1:准备参数配置文件:
业务割接系统上要准备的参数配置文件有
Init<$ORACLE_SID>.ora:存放在$ORACLE_HOME/dbs目录下
tnsnames.ora:存放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sqlnet.ora:存放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listener.ora:存放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oratab:存放在/etc目录下
每个配置文件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置,它都是受数据库本身技术的约束。
举例每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Init<$ORACLE_SID>.ora文件部分内容:
*.control_files=′/Tbackup/tcard/oradata/users_data/stdby.ctl′
*.db_name=′tcard′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Tbackup/tcard/archivelog′
*.log_archive_format=′%t_%s.dbf
*.log_archive_start=true
*.undo_management=′AUTO′
*.undo_retention=43200
*.undo_tablespace=′UNDOTBS1′
*.user_dump_dest=′/users/oracle/app/oracle/admin/tcard/udump′
db_file_name_convert=(′/users_data/′,′/Tbackup/tcard/oradata/users_data/′,
                              ′/data3/′,′/Tbackup/tcard/oradata/data3/′)
log_file_name_convert=(′/users_data/′,′/Tbackup/tcard/oradata/users_data/′,
                              ′/data3/′,′/Tbackup/tcard/oradata/data3/′)
standby_archive_dest=′/Tbackup/tcard/archivelog′
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
fal_client=′tcard′
fal_server=′tcard_stdby′
     sqlnet.ora文件内容:
NAMES.DIRECTORY_PATH=(TNSNAMES,ONAMES,HOSTNAME)
  tnsnames.ora文件内容:
TCARD=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72.16.4.32)(PORT=1521))
    )
    (CONNECT_DATA=
      (SID=tcard)
      (PRESENTATION=RO)
    )
  )
TCARD_STDBY=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72.16.4.100)(PORT=1521))
    )
    (CONNECT_DATA=
      (SID=tcard)
    )
  )
    listener.ora文件内容:
LISTENER=
  (DESCRIPTION_LIST=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72.16.4.100)(PORT=1521))
      )
    )
  )
SID_LIST_LISTENER=
  (SID_LIST=
    (SID_DESC=
      (SID_NAME=tcard)
      (ORACLE_HOME=/users/oracle/app/oracle/product/9.2.0)
    ))
    oratab文件内容:
tcard:/users/oracle/app/oracle/product/9.2.0:Y
Step 4.2:测试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
在线业务割接系统准备好各个配置文件后,需要对数据库连接等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在后续步骤中正确无误。验证方法可以采用2种命令实现,每种方法都要确保成功无误。
利用tnsping进行验证的命令:
$tnsping ora9i
TNS Ping Utility for Linux:Version 9.2.0.4.0-Production on 05-DEC-2007 19:07:15
Copyright(c)1997 Oracle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parameter files:
/ora/appl/oracle/product/9.2.0.4/network/admin/sqlnet.ora
Used TNSNAMES adapter to resolve the alias
Attempting to contact(DESCRIPTION=(ADDRESS_LIST=(ADDRESS=
(PROTOCOL=TCP)(HOST=172.16.4.32)(PORT=1521)))(CONNECT_DATA=
(SERVER=DEDICATED)(SERVICE_NAME=ora9i)))
OK(10msec)
利用实际的连接进行验证的命令: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SQL*Plus:Release 9.2.0.4.0-Production on Wed Dec 5 19:11:082007
Copyright(c)1982,2002,Oracle Corporation.All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4.0-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4.0-Production
SQL>
Step 4.3:配置参数归档目的地:
当业务割接备系统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来需要接收来自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所以必须在准备阶段就配置<归档目的地>。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SQL>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1=<本地目录>;
SQL>alter system set config log_archive_dest_2=<远程目录>
Step 4.4:在线数据传送:
经过前面的多个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在线实施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是在业务进行的情况下实施的,所以不影响业务的运行,估算的实施时间在[Step2.5]已做了计算。
在线数据传送的技术方法有很多,下面列出2种技术方法。
采用dd命令结合pipe的数据传送命令:
dd if=/dev/rfile1 ibs=4096 skip=1 count=500 | rsh mcsvr dd
of=/Tbackup/ora9i/oradata/rfile1 obs=4096
dd if=/dev/rfile2 ibs=4096 skip=1 count=500|rsh mcsvr dd
of=/Tbackup/ora9i/oradata/rfile2 obs=4096
dd if=/dev/rfile3 ibs=4096 skip=1count=500|rsh mcsvr dd
of=/Tbackup/ora9i/oradata/rfile3 obs=4096
dd if=/dev/rfile4 ibs=4096 skip=1 count=500|rsh mcsvr dd
of=/Tbackup/ora9i/oradata/rfile4 obs=4096
dd if=/dev/rfile5 ibs=4096 skip=1 count=500|rsh mcsvr dd
of=/Tbackup/ora9i/oradata/rfile5 obs=4096
采用nfs结合rman copy的数据传送命令:
建个NFS,如命名/gejie_nfs
rman target/nocatalog
RMAN>run{allocate channel cl type disk;
        copy datafile‘/dev/rfile1’to‘/geijie_nfs/rfile1’;
        copy datafile‘/dev/rfile2’to‘/geijie_nfs/rfile2’;
        copy datafile‘/dev/rfile3’to‘/geijie_nfs/rfile3’;
        copy datafile‘/dev/rfile4’to‘/geijie_nfs/rfile4’;
        ......
        release channel cl;}
Step 4.5:创建一个备用控制文件,并传输到割接备系统:
为准备一个业务在线割接的环境,必须在数据传送完成后,在生产系统上生成一个新的备用控制文件,以供应给备用数据库所用。
具体的创建命令如下,命令中直接放在了NFS文件系统/gejie_nfs上,省去了传送步骤:
sqlplus“/as sysdba”
SQL>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gejie_nfs/standby.ctl′;
Database altered.
Step 4.6:业务测试:
启动数据库,为新的业务程序进行测试,业务测试步骤在割接前完成,为以后节省整个割接时间是很有好处的。
启动数据库,为测试做准备的具体命令:
sqlplus“/as sysdba”
SQL>startup nomount
SQL>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SQL>alter database open read only;
(5)系统间同步,并等待业务割接时间到来
Step 5.1:在生产系统配置到业务割接库的数据库连接:
为提供割接备系统的连接方式,必须在生产系统中提前配置,检查生产系统中$ORACLE_HOME/network/admin下的tnsnames.ora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TCARD_STDBY=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72.16.4.100)(PORT=1521))
    )
    (CONNECT_DATA=
      (SID=tcard)
    )
  )
Step 5.2:在生产系统启动archive传送进程
需要在生产系统上启动archive传送进程,否则在线业务割接系统无法自动接收日志,只能手动传输日志文件。
启动传送archive进程的具体命令如下:
sqlplus“/as sysdba”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2=’location=tcard_stdby’scope=both;
Step 5.3:在业务割接系统和生产系统进行持续同步:
生产系统会不断的产生归档日志,在线割接系统接收由生产系统产生出来的日志,然后持续的应用到当前最新时刻。
在线业务割接系统上运用生产系统产生的归档日志的具体命令:
Data Guard方式: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alter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 session;
exit
手动方式: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
Step 5.4:等待业务割接时间的到来:
生产系统和在线业务割接系统持续不断的运行,以等待真正的业务割接时间的到来。在等待这一时刻过程中,系统会不间断的运行,所有的准备工作需要在这一时刻到来前完成。
(6)在线业务割接开始
Step 6.1:降低业务割接时间的配置:
经过计算的logsize可以使最后的日志传输文件大小变化,因为在线割接过程时需要传送一个当前的日志文件,并在割接系统上运用它。
比如:在Step 2.2中我们查询到日志大小为1024M,我们来计算传送一个1024M的日志文件需要花的时间:
传送1024M日志文件的时间=1024(m)/15(m/s)=68(秒)
改变日志文件大小从1024M,为10M,我们来计算传送一个10M的日志文件需要花的时间:
传送10M日志文件的时间=10(m)/15(m/s)=2(秒)
把日志文件从1024M改成10M后,日志相关的割接时间就能从68秒降低到2秒,从而节省66秒的时间。
更改日志文件从1024M为10M的具体命令:
假设本地存放日志文件的目录:/oradata/logfile/
sqlplus“/as sysdba”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oradata/logfile/log_gejie.log’size 10m;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exit
Step 6.2:业务割接开始,停止前端业务:
从这个步骤开始,业务将被停止,并将要开始正式的业务割接。
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提前几分钟告诉所有前端人员,业务割接将要开始,在正式的割接时间前请停止所有业务;
Step 6.3:全面停止业务:
全面停止业务主要是从技术手段上把业务终止,不让任何人或机器再访问后台数据库系统,在中间件系统上停止服务,正式的业务割接开始。
具体的中间件服务停止,视不同的类型而定,每个业务都有相应的命令提供,这里不细述。
Step 6.4:切换生产数据库的生产模式:
为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的切换到割接系统上,在原生产系统的切换命令至关重要。具体的关闭命令如下:
sqlplus“/as sysdba”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exit
Step 6.5:重新启动原生产数据库至mount standby database阶段
具体的关闭命令如下:
sqlplus“/as sysdba”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exit
Step 6.6:在线割接系统与生产系统同步:
在线割接系统与生产系统同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从生产系统传输在线日志文件到割接系统。
具体的命令可通过nfs拷贝或ftp传输,假设使用nfs拷贝,命令如下:
cp/oradata/logfile/log_gejie.log/nfs_gejie/log_gejie.log
Step 6.7:切换割接数据库的模式,并重新启动
具体命令: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rimary;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exit
整个业务系统割接到这里完成,目标系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业务终止,经过充分优化措施基础下,一般目标系统可以在5分钟提供系统可用,能满足15分钟的业务终止的约束。
Step 6.8:开启中间件业务:
数据库割接完成后,立即开启中间件服务。
Step 6.9:通知前端业务使用者,业务可以开启。
通知前端用户,业务割接完成。
(7)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退
Step 7.1: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退:
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具体命令:
sqlplus“sys/oracle@tcard_stdby as sysdba”
SQL>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1=<本地目录>;
SQL>alter system set config log_archive_dest_2=<远程目录>
在原生产系统上启动恢复进程:
   sqlplus“/as sysdba”
SQL>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 session;
SQL>exit
Step 7.2:割接回退:
割接完毕后,若割接系统出现一些如性能,业务程序不对等问题时,可以执行回滚命令。具体的回滚方法和从原生产系统切换到割接系统一样(命令不再重复),回滚措施也可以控制在5分钟之内完成,最多不会超过10分钟。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确定生产系统的数据量规模、繁忙程度,网络速度,日志文件大小;
(2)、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准备参数文件,配置监听文件,在线传送基础数据,并完成新的业务程序的测试;
(3)、等待割接时间的到来:生产系统不断的运行业务,割接系统不断的接收日志并重用它,保持和生产系统间的同步,并等待业务割接时间到来;
(4)、在线业务割接的开始:停止生产系统的前端业务,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切换到割接系统上,启动割接系统上的业务;
(5)、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滚措施,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如检测到割接失败,从割接系统切换到原生产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之前,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要求:确认系统割接允许的业务终止时间,包括实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中,还包括确定数据库的archive模式,若不是archive模式,加大日志文件的大小,同时后续的日志传送手动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中,业务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1)、确定生产系统数据量规模:在原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整个数据库大小;
(1.2)、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可以在生产系统数据库里查询日志文件大小,用logsize标记;
(1.3)、确定业务繁忙程度:取出最近一段时间的每日产生的日志数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数量,结合上面logsize大小,就能判断最近一段时间每日的日志大小和每个小时段的日志大小,以此来判定业务的繁忙度,用logcnt来标记每日的日志数量;
(1.4)、确定网络传送速度:进行基础平台网络速度的测试,网络传送速度用nspeed标记;
(1.5)、估计数据传送时间:根据系统数据量、网络传送速度,并加上估算因子,计算出全部数据传送时间;
(1.6)、检查日志文件的目录和名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2)中,业务割接备用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2.1)、准备参数配置文件:业务割接系统上的参数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置;
(2.2)、测试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在线业务割接系统准备好各个配置文件后,对数据库连接等进行有效性验证;
(2.3)、配置参数归档目的地:配置归档目的地,接收来自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
(2.4)、在线数据传送:在线实施基础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是在业务进行的情况下实施;
(2.5)、创建一个控制文件并传输到割接备用系统,在基础数据传送完成后,在原生产系统上生成一个新的控制文件,以供应给备用数据库所用;
(2.6)、启动备用数据库,测试新的业务程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生产系统配置到业务割接库的数据库连接;
(3.2)、归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archive传送进程,自动接收日志;非归档模式下,生产系统启动手动日志传送过程;
(3.3)、在业务割接系统和生产系统进行持续同步,生产系统会不断的产生日志,在线割接系统接收由生产系统产生出来的日志,然后持续的应用到当前最新时刻;
(3.4)、等待业务割接时间的到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4)中,割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1)、降低业务割接时间的配置:经过计算的logsize使最后的日志传输文件大小变化,传送一个当前的日志文件,并在割接系统上运用所述当前日志文件;
(4.2)、业务割接开始,停止前端业务;
(4.3)、全面停止业务;
(4.4)、为把原生产系统数据库快速的切换到割接系统上;
(4.5)、重新启动原生产数据库;
(4.6)、在线割接系统与生产系统同步:完成从生产系统传输在线日志文件到割接系统;
(4.7)、切换割接数据库的模式,并重新启动;
(4.8)、数据库割接完成后,立即开启中间件服务;
(4.9)、通知前端业务使用者,业务可以开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5)中,包括以下步骤:
(5.1)、配置在线业务割接失败后的快速回退:在割接系统上启动远程归档进程,在原生产系统上启动恢复进程;
(5.2)、割接回退:割接完毕后,若割接系统出现失败,执行回滚命令,将在线割接系统的在线日志文件回传到原生产系统。
CN2008100595628A 2008-01-31 2008-01-31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Active CN101499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95628A CN101499924B (zh) 2008-01-31 2008-01-31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95628A CN101499924B (zh) 2008-01-31 2008-01-31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924A true CN101499924A (zh) 2009-08-05
CN101499924B CN101499924B (zh) 2011-04-20

Family

ID=40946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95628A Active CN101499924B (zh) 2008-01-31 2008-01-31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992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064A (zh) * 2012-02-13 2012-07-1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升级方法
CN107766518A (zh) * 2017-10-24 2018-03-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将k‑db集群模式下各实例归档文件集中存放的方法
CN109154905A (zh) * 2016-03-25 2019-01-04 网域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跨越多层存储的多个数据集备份版本
CN109460343A (zh) * 2018-09-10 2019-03-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日志的系统异常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8812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网元割接值守方法及装置
CN112789588A (zh) * 2018-08-02 2021-05-11 Netapp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复制的割接引擎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733A (en) * 1991-12-20 1993-02-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Verification of subscriber lines prior to cutover to a new switching system
CN1801853B (zh) * 2004-12-31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信管理网业务割接方法及系统
CN100571304C (zh) * 2006-08-30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业务割接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064A (zh) * 2012-02-13 2012-07-1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升级方法
CN102567064B (zh) * 2012-02-13 2015-02-1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升级方法
CN109154905A (zh) * 2016-03-25 2019-01-04 网域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跨越多层存储的多个数据集备份版本
CN109154905B (zh) * 2016-03-25 2022-03-25 Netapp股份有限公司 跨越多层存储的多个数据集备份版本
CN107766518A (zh) * 2017-10-24 2018-03-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将k‑db集群模式下各实例归档文件集中存放的方法
CN112789588A (zh) * 2018-08-02 2021-05-11 Netapp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复制的割接引擎
CN110858812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网元割接值守方法及装置
CN109460343A (zh) * 2018-09-10 2019-03-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日志的系统异常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924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924B (zh) 一种计算机生产系统在线割接方法
CN106776121B (zh) 一种数据灾备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0388675C (zh) 一种网管系统中实现对前台数据配置的方法
US20110010338A1 (en)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CN100478902C (zh) 地理分布式集群
CN109688012A (zh) 一种联盟链节点热备切换的方法
JP2002528966A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に分配されたサービスノード中のサービスモジュールを展開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10251931A1 (en) Accurate Method of Account Checking in the Situation of 7*24 Hours Transactions Between Telecom Multiple Systems
US20050210081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N100485628C (zh) 一种升级过程中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3853837A (zh) Oracle全自动不停生产数据库的表级备份恢复方法
CN106503257A (zh) 基于binlog补偿机制的分布式事务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10535924B (zh) 一种轨道交通服务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0388805C (zh) 一种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数据容灾方法
CN103428288B (zh) 基于分区状态表和协调节点的副本同步方法
US11698917B1 (en) Method for replacing a currently operating data replication engine in a bidirectional data replication environment without application downtime and while preserving target database consistency, and by using audit trail tokens that provide a list of active transactions
CN115878384A (zh) 一种基于备份容灾系统的分布式集群及构建方法
CN101527656B (zh) Ngn业务平台数据库应急切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39685A (zh) 一种主从热备份数据同步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352766A (zh) 一种数据库的双活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242299A (zh) 数据枢纽—业务支撑系统网络化方法
CN102523620B (zh) 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458803B2 (en) Global account lockout (GAL) and expiration using an ordered message service (OMS)
CN111125060A (zh)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00275217A1 (en) Global attribute uniqueness (gau) using an ordered message service (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YAWEI

Effective date: 201111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28

Address after: 310012 room 1313, Qia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88, Xihu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Wensanlu Road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2 room 1313, Qia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88, Xihu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Wensanlu Road

Co-patentee before: Yang Yawei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Go Through Formalities Rectification of Restoration of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Decision on Request for Restoration of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s 103-27, Building 19, No. 1399, Liangmu Road,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2 room 1313, Qia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88, Xihu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Wensanlu Road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MEICH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