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409B - 背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409B
CN101498409B CN2009100069951A CN200910006995A CN101498409B CN 101498409 B CN101498409 B CN 101498409B CN 2009100069951 A CN2009100069951 A CN 2009100069951A CN 200910006995 A CN200910006995 A CN 200910006995A CN 101498409 B CN101498409 B CN 101498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vre
light
reflecting plate
lighting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69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8409A (zh
Inventor
王庆江
万丽芳
张丽蕾
刘敬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69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8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8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底反射板,位于底反射板上的发光装置,位于底反射板四周用于反射光线的侧反射板以及位于侧反射板一侧的光学模组,侧反射板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在散热孔上设置折边,使照射在散热孔上的光线通过折边反射回背光装置内部。本发明通过背光装置中散热孔的设置,实现了在增加背光装置亮度的同时,使背光装置达到良好的散热,并能有效避免漏光。

Description

背光装置
本申请为2007年9月29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710175488.1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中的具有散热装置的直下式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面板不发光,而是依靠液晶面板后的背光装置来发光作为光源,从而完成显示功能。目前应用最多的背光源主要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LED的色彩还原性好、亮度均匀性好、寿命长、抗震性能好,已经大量应用在液晶面板的背光装置中。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装置包括数个LED灯组11、反射板12、扩散板13、棱镜膜14和保护膜15;其中反射板12包括一个底反射板121以及四个侧反射板122,侧反射板122分别位于底反射板121的四边,并从底反射板121垂直地延伸,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型,棱镜膜14紧贴扩散板13的出光面,用以提高背光亮度,保护膜15位于棱镜膜14出光面上,起到保护膜片的作用,扩散板13垂直覆盖在反射板12上;底反射板121上布有若干开孔1211,LED灯组11设置在开孔1211处,由此反射板12将LED灯组11发出的光反射至扩散板13;扩散板13将LED灯组发出的光由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电子显示产品对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背光装置的发光亮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直下式LED背光装置而言,为提高背光装置整体亮度,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LED数目来实现。由此整个LED背光装置总功耗随之急剧增加,导致背光装置内部的工作温度升高。而LED芯片温度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其发光效率会大幅降低,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并且势必缩短LED寿命;背光装置内部温度过高,常会导致扩散板/片、棱镜膜、底发射板热应力变形或黄化,混色差;背光装置内部温度过高,还会导致液晶面板过热,缩短液晶面板显示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实现在增加背光装置亮度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
底反射板,用于反射光线;
发光装置,位于所述底反射板上,用于产生光线;
侧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底反射板周围,用于反射光线;所述侧反射板上具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上具有折边,用于将照射在所述第二散热孔上的光线反射;
光学模组,位于所述侧反射板一侧,用于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以及提高背光亮度。
所述折边朝向所述背光装置内侧或外侧。
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侧反射板上还具有用于散热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位于所述侧反射板靠近所述底反射板处,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最大宽度 d ≤ s tan α 2 , 其中,d为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最大宽度,s为位于所述底反射板上靠近所述侧反射板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中心到所述侧反射板的垂直距离,α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角。
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背光装置中的反射板上设置散热孔实现了在增加背光装置亮度的同时,使发光装置发出的照射到散热孔上的光线被设置在散热孔上的折边反射回。因此,在背光装置中设置散热孔,可以有效进行背光装置内外的热交换,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41、反射板42、光学模组43;反射板42用于反射光线,由底反射板421以及侧反射板422组成,侧反射板422分别位于底反射板421的周围,并从底反射板421垂直地延伸,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型,侧反射板422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散热孔4221,所开散热孔4221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底反射板421上布有若干开孔4211,开孔4211根据发光二极管41的不同排布设置为圆孔或方孔,发光二极管41设置在开孔4211处;光学模组43垂直覆盖在反射板42上并位于侧反射板422一侧,反射板42将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模组43。
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的时候,其总功耗增加,导致背光装置内部的工作温度升高,本实施例通过在侧反射板422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散热孔4221,使背光装置内部与外部产生空气的对流,从而带走热量,实现背光装置的散热。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41、反射板42、光学模组43;反射板42用于反射光线,由底反射板421以及侧反射板422组成,侧反射板422分别位于底反射板421的周围,并从底反射板421垂直地延伸,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型,侧反射板422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散热孔4221,且散热孔4221位于侧反射板422靠近底反射板421处,散热孔4221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位于底反射板421上靠近侧反射板422的发光二极管41的中心到侧反射板422的垂直距离与发光二极管41的二分之一发射角α(即α/2)的正切值的比,即:
d ≤ s tan α 2 - - - ( 1 )
式(1)中,d表示散热孔4221的最大宽度,s表示位于底反射板421上靠近侧反射板422的发光二极管41的中心到侧反射板422的垂直距离,α表示发光二极管41的发射角,
Figure G2009100069951D00042
表示发光二极管41的二分之一发射角α(即α/2)的正切值。
所开散热孔4221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圆形与椭圆形的散热孔4221其外切矩形的宽度都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宽度d;底反射板421上布有若干开孔4211,开孔4211根据发光二极管41的不同排布设置为圆孔或方孔,发光二极管41设置在开孔4211处;光学模组43垂直覆盖在反射板42上并位于侧反射板422一侧,反射板42将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模组43。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底反射板421的开孔4211处设置发光二极管41,在侧反射板422靠近底反射板421处设置散热孔4221。
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时,所有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均无法照射到散热孔4221处,进而不能直接照射出散热孔4221,从而不会减弱光强,底反射板421与侧反射板422将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模组43。
本实施例散热孔4221开设在侧反射板422上靠近底反射板421处,并根据式(1)设置散热孔4221,使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无法照射到散热孔4221处,能有效避免漏光;同时,散热孔4221促进背光装置内部与外部产生空气的对流,实现了背光装置的散热。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装置中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41、反射板42、光学模组43;反射板42用于反射光线,由底反射板421以及侧反射板422组成,侧反射板422分别位于底反射板421的周围,并从底反射板421垂直地延伸,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型;侧反射板422上分别设置至少1个散热孔5221,该散热孔5221上具有折边,用于将照射于散热孔5221上的光线反射;底反射板421上布有若干开孔4211,开孔4211根据发光二极管41的不同排布设置为圆孔或方孔,发光二极管41设置在开孔4211处;光学模组43垂直覆盖在反射板42上并位于侧反射板422一侧,反射板42将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模组43。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3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散热孔5221上的折边朝向背光装置内侧,在底反射板421的开孔4211处设置发光二极管41,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时,照射在散热孔5221的光线被折边反射,底反射板421与侧反射板422将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模组43;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3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设置在侧反射板422上的散热孔5221上的折边朝向背光装置外侧,在底反射板421的开孔4211处设置发光二极管41,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时,照射在散热孔5221的光线被折边反射至光学模组43。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散热孔5221上设置有折边,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时,折边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反射回背光装置内部。因此,增设具有折边的散热孔5221,不仅可以促进背光装置的散热,同时可以将光线反射回光学模组43,从而能有效避免漏光。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装置中,反射板42由侧反射板422与底反射板421组成,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型,在侧反射板422上靠近底反射板421的部分分别开设至少1个第一散热孔4321,并且第一散热孔4321的最大宽度 d ≤ s tan α 2 , 式中,d表示第一散热孔4321的最大宽度,s表示位于底反射板421上靠近侧反射板422的发光二极管41的中心到侧反射板422的垂直距离,α表示发光二极管41的发射角,
Figure G2009100069951D00062
表示发光二极管41的二分之一发射角α(即α/2)的正切值,使设置在底反射板421开孔4211处的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无法照射到第一散热孔4321处,进而不能直接射出该背光装置,从而不会漏光,有效增加了光强;同时在侧反射板422上设置至少1个第二散热孔5321,该第二散热孔5321上具有折边,用于将照射于第二散热孔5321上的光线反射回背光装置内部。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背光装置实施例4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底反射板421的开孔4211处设置发光二极管41,当发光二极管41发光时,光线无法照射到设置在侧反射板422上的第一散热孔4321处,同时照射在侧反射板422上的第二散热孔5321的光线被折边反射至光学模组43。
其中,第一散热孔4321与第二散热孔532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圆形与椭圆形的第一散热孔4321及第二散热孔5321其外切矩形的宽度都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宽度d;第二散热孔5321上的折边可以朝向背光装置内侧或者外侧。
本实施例所述的背光装置开设第一散热孔4321与第二散热孔5321,有效进行背光装置内外的热交换,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因为第一散热孔4321的设置,所以使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线无法照射到第一散热孔4321,因此能有效避免漏光;而且因为在第二散热孔5321上设置了折边,因此照射到第二散热孔5321上的光线被折边反射回,所以在增加背光装置的亮度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避免漏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反射板,用于反射光线;
发光装置,位于所述底反射板上,用于产生光线;
侧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底反射板周围,用于反射光线;所述侧反射板上具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上具有折边,用于将照射在所述第二散热孔上的光线反射;
光学模组,位于所述侧反射板一侧,用于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以及提高背光亮度;
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侧反射板上还具有用于散热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位于所述侧反射板靠近所述底反射板处,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最大宽度
Figure FSB00000700200000011
其中,d为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最大宽度,s为位于所述底反射板上靠近所述侧反射板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中心到所述侧反射板的垂直距离,α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CN2009100069951A 2007-09-29 2007-09-29 背光装置 Active CN101498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69951A CN101498409B (zh) 2007-09-29 2007-09-29 背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69951A CN101498409B (zh) 2007-09-29 2007-09-29 背光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5488A Division CN100595650C (zh) 2007-09-29 2007-09-29 背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409A CN101498409A (zh) 2009-08-05
CN101498409B true CN101498409B (zh) 2012-04-04

Family

ID=4094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69951A Active CN101498409B (zh) 2007-09-29 2007-09-29 背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8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0795B2 (ja) * 2012-03-14 2016-04-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103123105B (zh) * 2012-11-23 2016-01-06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ed螺纹聚光灯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N113219719B (zh) * 2021-04-23 2023-06-30 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614Y (zh) * 2001-06-01 2002-04-03 廖骏吉 背光罩结构
CN1547065A (zh) * 2003-11-28 2004-11-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1558281A (zh) * 2004-02-11 2004-12-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658044A (zh) * 2005-03-29 2005-08-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673826A (zh) * 2004-03-22 2005-09-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结构的背光组件
CN1967347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614Y (zh) * 2001-06-01 2002-04-03 廖骏吉 背光罩结构
CN1547065A (zh) * 2003-11-28 2004-11-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1558281A (zh) * 2004-02-11 2004-12-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673826A (zh) * 2004-03-22 2005-09-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结构的背光组件
CN1658044A (zh) * 2005-03-29 2005-08-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967347A (zh) * 2005-11-17 2007-05-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409A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5639B2 (ja) 発光装置
CN101307894B (zh) 侧光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源
CN101788120B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TWI417605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5849193B2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レンズ
JP4430585B2 (ja) 面光源装置
KR20050113143A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교통신호등
CN101400943B (zh) 背光装置和使用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2419959A (zh) 有效利用有色led光源的白光背光源等
KR20060054127A (ko) Led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05243267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79929A (ko) 박형 조명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
US20050007756A1 (en) Reflecting apparatus for backlight module of flat panel display
KR20050022820A (ko) LED 칩(chip)을 이용한 면광원 장치
CN111208670A (zh) 发光机构、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设备
JP2011009052A (ja) 面光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M563557U (zh) 量子點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8210700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1782204A (zh) 一种光源倒置且使用自由曲面反射器的led背光结构
CN101498409B (zh) 背光装置
CN100595650C (zh) 背光装置
CN201819150U (zh) 光源反射罩及背光模组
US7857489B2 (en) Mixed light apparatus
WO2012012957A1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679374B (zh) 發光機構、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