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1141B - 加速切换 - Google Patents

加速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1141B
CN101491141B CN2007800267561A CN200780026756A CN101491141B CN 101491141 B CN101491141 B CN 101491141B CN 2007800267561 A CN2007800267561 A CN 2007800267561A CN 200780026756 A CN200780026756 A CN 200780026756A CN 101491141 B CN101491141 B CN 1014911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ector
wireless terminal
link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67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1141A (zh
Inventor
P·阿尼格施泰因
厉隽怿
M·斯里尼瓦桑
R·拉罗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0523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2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1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1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有助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系统和方法。通向第一扇区的建立链路可以用来与第二扇区通信。从无线终端到第二扇区的切换请求和从第二扇区到无线终端的关联切换响应均可以穿越第一扇区。

Description

加速切换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主要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中接入点或者基站之间的切换。
背景技术
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可以经由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网络可以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共享资源的多用户接入。例如,系统可以使用各种多址技术,比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等。
普通的无线通信系统利用一个或者多个提供覆盖区的基站。典型的基站可以发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数据流可以是如下数据流,无线终端可以对该数据流具有独立的接收兴趣。在这样的基站的覆盖区内的无线终端可以用来接收由合成流携带的一个、多个或者所有数据流。类似地,无线终端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或者另一无线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普遍地发生在基站和/或基站扇区之间的切换。例如,切换可以是以移动设备引导的,使得当从与无线终端当前连接到的扇区不同的相异扇区检测到信号质量(例如信噪比(SNR))在阈值以上的信号时,无线终端可以尝试接入该相异扇区。常常可以利用在断开之前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在接入相异的被检测扇区之前可以断开通向当前扇区的链路。另外,向扇区的接入可以基于争用,其中两个或者更多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共享资源(例如信道)在基本上相似的时间向扇区发送接入请求;因此,通过利用基于争用的技术,在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切换可能遇到明显的时间延迟。另外,在不同扇区可以与相异载波关联的多载波设置内执行常规切换的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回报来探测用于切换到的其它扇区和/或载波,这可能造成当前连接丢失。
发明内容
下文呈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发明内容概述以便提供对这样的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这一发明内容并非详尽概括所有构思的实施例并且既不是为了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者重要单元也不是为了限定任何或者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目的在于以简化形式呈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作为随后呈现的更具体描述的前序。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及其相应公开内容,结合有助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来描述各种方面。所建立的通向第一扇区的链路可以用来与第二扇区通信。从无线终端到第二扇区的切换请求和从第二扇区到无线终端的关联切换响应可以穿越第一扇区。
根据相关方面,这里描述一种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检测从第二扇区发出的信号。该方法也可以包括经由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向第二扇区发送切换请求。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其中切换响应包括标识的信息。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利用标识的信息来建立与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可以包括存储器的无线通信装置,该存储器保存用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指令。另外,处理器可以检测与第二扇区关联的信号、经由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向第二扇区发送切换请求、经由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以及基于包含于切换响应中的标识的信息来创建与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减轻与从第一扇区到第二扇区的切换关联的延迟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从第二扇区发出的信号的模块;用于经由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向第二扇区发送切换请求的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的模块;以及用于建立与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的模块。
更多方面涉及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上的如下机器可执行指令,这些指令用于接收与第二扇区关联的信标并且向第二扇区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通过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进行路由。另外,该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具有存储于其上的如下机器可执行指令,这些指令用于从第二扇区获得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进行路由的切换响应,其中切换响应包括标识的信息。另外,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具有存储于其上的如下机器可执行指令,这些指令用于通过利用标识的信息来创建与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
根据另一方面,这里描述一种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可以执行用于检测与第二扇区相关的信号的指令。另外,该处理器可以执行用于经由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向第二扇区发送加速切换请求的指令。该处理器还可以执行用于经由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包括标识的信息的切换响应的指令。另外,该处理器还可以执行用于利用标识的信息来建立与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的指令。
根据其它方面,这里描述一种有助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经由相异扇区从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该方法也可以包括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切换响应,该切换响应包括与分配的资源相关的标识的信息。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利用所分配的资源来建立与无线终端的链路。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可以包括存储器的无线通信装置,该存储器可以保存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标识符。另外,处理器可以从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在切换请求中并入与无线终端相关的标识符、将切换请求路由到相异扇区、从相异扇区接收切换响应、以及将切换响应转发到无线终端。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向无线终端分配用于结合切换利用的资源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相异扇区从无线终端获得切换请求的模块;用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的模块;用于经由相异扇区在切换响应中向无线终端发送与所分配的资源关联的标识的信息的模块;以及用于利用所分配的资源来建立与无线终端的链路的模块。
更多方面涉及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的,这些指令用于:经由相异扇区从无线终端响应于信标而接收切换请求;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在切换响应中通过相异扇区向无线终端发送与资源关联的标识的信息;以及利用该资源来创建与无线终端的链路。
根据另一方面,这里描述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执行如下指令,这些指令用于:从无线终端接收针对相异扇区的切换请求;将切换请求路由到相异扇区;从相异扇区接收针对无线终端的切换响应;以及向无线终端发送切换响应。
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包括下文完全描述和在权利要求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具体地阐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某些示例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是表示可以对各种实施例的原理进行运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仅少数方式,而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于包括所有这样的方面及其等效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这里阐明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示。
图2是用于执行从第一扇区到第二扇区的加速切换的示例性示意图示。
图3是可以与加速切换结合利用的用于实现对扇区的物理层接入的示例性示意图示。
图4是用于与加速切换关联的优化物理层接入的示例性示意图示。
图5是可以用来通过利用所建立的连接来减轻切换延迟的通信装置的图示。
图6是包括与接入(ACCESS)状态关联的各种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与随机接入相关的示例性示意图,该随机接入可以在处于休眠(SLEEP)或者无效(NULL)状态下的无线终端(WT)打算迁移到与基站扇区(BSS)的接通(ON)或者保持(HOLD)状态时实现。
图8是各种信道分段的示例描绘。
图9是与物理层接入相关的示例性时序图。
图10是有助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方法的图示。
图11是有助于对与加速切换关联的运用有关的切换信号进行路由的方法的图示。
图12是实现在物理层接入之前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的方法的图示。
图13是根据各种方面实施的示例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网络)的图示。
图14是与各种方面关联的示例端节点(例如移动节点)的图示。
图15是根据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而实施的示例接入节点的图示。
图16是减轻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关联的延迟的系统的图示。
图17是与切换结合利用的用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的系统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相似标号用来通篇指代相似单元。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清楚,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施这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有助于描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那样,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来指代计算机相关实体,该实体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均可以是部件。一个或者多个部件可以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内,而部件可以在一个计算机上本地化和/或分布于两个或者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部件可以比如根据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如下部件的数据,该部件与在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部件交互和/或通过信号跨网络(如因特网)与其它系统交互)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方式通信。
另外,这里结合无线终端描述各种实施例。无线终端可以指代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连接到计算设备如膝上型计算机或者桌面型计算机,或者其可以是自备式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设备、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装置。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指代接入网络中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扇区通过空中接口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以通过将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换成IP分组来在无线终端与可以包括IP网络的接入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充当路由器。基站也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
另外,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将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或者特征实施为方法、装置或者制造产品。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制造产品”旨在于涵盖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者介质中可存取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卡、棒、钥匙型驱动器等)。此外,这里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容纳和/或携带一个或者多个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现在参照图1,根据这里呈现的各种实施例图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可以包括许多基站扇区(例如基站扇区1102、基站扇区2104等),其针对无线终端106接收、发送、重复和其它方式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基站扇区1102和基站扇区2104可以与相同基站或者相异基站关联。另外设想系统100可以包括与无线终端106相似的多个无线终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基站扇区102-104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各个链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关联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基站扇区102-104可以位于固定位置和/或可以移动。无线终端106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设备。无线终端106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
无线终端106可以在任何给定瞬间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信道上与基站扇区102-104(和/或一个或者多个相异基站扇区)通信。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扇区102-104到无线终端106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信道是指从无线终端106到基站扇区102-104的通信链路。基站扇区102-104还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其它基站扇区和/或任何如下相异设备(例如服务器)(未示出)通信,这些设备可以执行例如无线终端106的认证和授权、计费、记账等功能。注意术语“扇区”如普遍理解的那样可以指代地理扇区或者其可以指代承载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具体载波频率(或者成对载波频率)。因此“基站扇区”可以是指由相同基站覆盖的两个地理扇区或者相同地理区域中的两个载波频率。
系统100实现减轻与从第一基站扇区(例如基站扇区1102)到第二基站扇区(例如基站扇区2104)的切换关联的延迟;这样的延迟可以是无线终端106既不连接到第一基站扇区也不连接到第二基站扇区的时间。当前链路可以存在于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1102之间,例如使得无线终端106可以物理地连接到基站扇区1102。已经用任何方式建立在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1102之间的链路。无线终端106可以检测从基站扇区2104发出的信号(例如信标)并且判决以发起从基站扇区1102到基站扇区2104的切换。无线终端106可以基于在无线终端106接收的信号的估计(例如信号强度、SNR、信号质量等)来确定切换到基站扇区2104。
无线终端106可以通过利用通向基站扇区1102的当前链路来实现到基站扇区2104的切换。各种信号可以穿过基站扇区1102(例如由无线终端106、基站扇区2104等发送)以实现在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2104之间建立新链路。因此,可以在到基站扇区2104的物理切换之前(例如在物理连接存在于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2104之前)执行初始化的至少一部分。
在检测到从基站2104发出的信号(例如信标)并且判决实现切换时,无线终端106可以导出与基站扇区2104相关的连接标识符(CID)。无线终端106可以通过当前链路将切换请求(例如加速切换请求)发送到基站扇区1102;基站扇区1102随后可以将切换请求路由到基站扇区2104。按照示例,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与基站扇区2104关联的所导出的CID。根据又一例子,切换请求可以是如下层2消息,该消息表明该切换关联于与所导出的CID相关的基站扇区。
根据切换请求,基站扇区2104可以将切换响应发送到基站扇区1102,随后可以将该切换响应发送到无线终端106。切换响应可以包括由基站扇区2104提供的标识的信息,该信息可以结合用于在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2104之间建立链路。标识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会话接通(ON)ID、活动ID、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例如保留用于无线终端106)、定时信息、目的介质接入控制(MAC)状态(例如接通(ON)状态、保持(HOLD)状态、拆分音调接通(SPLIT-TONE ON)状态等)的标识、所分派ID(例如MACID、会话接通ID、活动ID等)有效的时间段等。
无线终端106可以利用借助切换响应而获得的标识的信息并且建立与基站扇区2104的链路。举例而言,无线终端106可以在建立与基站扇区2105链路的之前(例如当基站扇区1102和基站扇区2104与相异载波关联时)断开与基站扇区1102的链路。根据另一示例,如果基站扇区1102和基站扇区2104利用相同载波,则无线终端106可以同时连接到基站扇区102-104(而在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1102之间的链路无需断开)。
可以通过利用与切换响应关联的标识的信息来修改用以在无线终端106与基站扇区2104之间获得物理连接的常规物理(PHY)接入操作。在一个示例接入方案中,无线终端106和基站扇区2104可以传送与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关联的信息。对于由系统100实现的一些加速切换(例如对应于相同逻辑链路控制器),可以忽略接入请求/接入批准信令传送定时和功率连接和/或接入交换信令。根据一个示例,在来自基站扇区2104的切换响应中的N个比特(其中N可以是任何整数(例如2位))可以明确地表明要执行或者忽略(例如忽略接入交换信令、忽略整个接入过程等)物理接入层操作中的哪一个或多个部分。
可以在寻呼确认信道与专用接入请求信道之间共享上行信道结构的接入时间间隔中的资源。资源通常可以专用于寻呼确认分段;然而,资源有时可以动态地重新分配用作专用(无争用)接入请求分段作为加速切换的部分。当资源将用作专用接入请求分段时,基站扇区可以忽略相应下行链路寻呼,该下行链路寻呼可能需要利用相同接入请求分段资源来确认。应当注意,如果基站扇区发送相应下行链路寻呼,则寻呼的无线终端在相同资源中发送寻呼响应信号,从而造成冲突。通过共享空中链路资源并且执行从寻呼确认使用到专用上行链路接入分段使用的动态重新分配,可以在对进行中的寻呼操作破坏性最小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资源使用。
参照图2,图示了用于执行从第一扇区(例如图1的扇区1、基站扇区1102)到第二扇区(例如图1的扇区2、基站扇区2104)的加速切换的示意例子200。无线终端(例如图1的无线终端106)可以具有与扇区1关联的先前建立的链路202(例如物理连接)。无线终端可以检测来自扇区2的信号204(例如信标)。例如,无线终端可以连续获得和估计从除扇区1之外的一个或者多个扇区(例如扇区2)发出的接收信号。基于对信号204的分析(例如强度、信噪比等),无线终端可以判决实现切换。例如,当扇区1和扇区2利用相同载波时,即使信号204的信号质量逊于与扇区1关联的信号质量,无线终端仍然可以选择执行切换,因为无线终端可以并行连接到两个扇区。当扇区1和扇区2利用不同载波时,如果与关联于扇区2的所检测信号204相关的信号质量大于与扇区1关联的信号质量,则无线终端可以实现切换,因为可能丢弃链路202(例如,如果无线终端是窄带移动设备)。另外,基于所检测的信号204,无线终端可以导出与扇区2对应的连接标识符(CID)。
无线终端可以生成加速切换消息。例如,加速切换消息可以包括与链路将被建立到的扇区(例如扇区2)和/或载波关联的CID。在加速切换消息中也可以包括附加参数(例如除了链路202之外还与一个或者多个相异、当前连接关联的CID等)。消息可以经由现有链路作为切换请求206发送到扇区1。另外,CID可以向扇区1标识切换请求将被路由到的相异扇区(例如扇区2)。例如,扇区1可以解释与扇区2关联的CID以产生可路由地址和/或可以基于IP协议来封装切换请求206。另外,扇区1可以将与无线终端相关的移动标识符与切换请求合并。除此之外或者可替换地,无线终端还可以在向扇区1发送的切换请求206中包括其相关移动标识符。
扇区1随后将切换请求208转发到扇区2。扇区2可以识别切换请求208是由扇区1而不是通过空中发送的。扇区2可以确定是否批准请求。按照例子,扇区2可以发起经由扇区1与无线终端交换加密密钥(未示出)。根据该例子,可以通过扇区1对在扇区2和与加密密钥交换相关的无线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进行路由。
扇区2可以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这些所分配的资源可以作为标识的信息包含于可以向扇区1发送的切换响应210中。标识的信息可以例如是所分配的接入时隙、定时信息、一个或者多个MAC层标识符(例如在会话接通状态下利用的会话接通ID、在活跃状态下利用的活动ID)、对目的MAC状态进行标识的信息、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等。扇区1还可以包括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以提供切换响应212。
举例而言,无线终端可以在接收的切换响应212中获得无争用接入时隙。无争用接入时隙可以在接入信道的专用部分中。无争用接入时隙可以静态地保留用于加速切换并且可以用于其它目的(例如针对寻呼的确认)。然而,一旦为加速切换而分配给定的无争用接入时隙,该时隙不可以用于任何相异目的。另外举例而言,在11.4ms的时间间隔中可以有可用于接入的7个接入时隙。七个接入时隙中的六个接入时隙可以由任何接入无线终端使用、因而受到争用,而在仅允许所分配的无线终端使用第七接入时隙的意义上第七接入时隙可以用于无争用接入。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无争用接入时隙可以允许无线终端保持连接到扇区1直至紧接在所分配的时间之前,并且随后使用所分配的无争用接入时隙来接入扇区2。不考虑冲突,可以高确定性地准予无线终端进入扇区2。因此,可以减轻切换延迟。对照而言,常规物理层接入有时利用与如下接入信道关联的基于争用的模型,在该接入信道上来自许多无线终端的请求可能由于通过共享信道的并行发送而有冲突、干扰等;因此,通用技术可以与基于如下无线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接入请求的延迟关联,该无线终端由于与相异无线终端关联的接入请求所关联的冲突、干扰等而未被批准。
另外,可以经由物理层接入214在无线终端与扇区2之间建立链路。例如,可以利用常规物理层接入(例如利用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可替换地,无线终端可以使用所分配的无争用接入时隙以建立链路。按照另一示例,如下文所述可以省略与物理层接入关联的各种信令。虽然未描绘,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物理层接入214之前,断开在无线终端与扇区1之间的链路。因此,如果扇区1和扇区2利用不同载波,则可以在物理层接入214之前切断在无线终端与扇区1之间的链路。
参照图3,图示了可以与加速切换结合利用的用于实现对扇区(例如图1的基站扇区2104、图2的扇区2)的物理层接入的示意例子300。无线终端(例如图1的无线终端106、图2的无线终端)可以在切断通向另一扇区(例如图1的基站扇区1102、图2的扇区1)的当前建立地链路之后发起物理层接入。根据另一示例,在执行载波内切换时不断开所建立的链路也可以实现物理层接入;因此,无线终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并行连接到多个扇区。
无线终端通过向扇区发送接入请求302来开始物理层接入。接入请求302可以是轻量级请求。另外,无线终端可以在专用的无争用接入时隙期间发送接入请求302。例如,扇区可能已经分配专用接入时隙,而无线终端可能已经经由无线终端与其具有过链路的先前扇区利用切换响应来获得与该专用接入时隙关联的指示。通过利用无争用接入技术,无线终端能够在已知的时间并且在与相异无线终端冲突的可能性减轻的情况下断开所建立的链路而发起创建新的物理连接。按照另一示例,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基于争用的接入信道发送接入请求302。
根据接入请求302,扇区可以将接入批准304发送到无线终端。在基于争用的模型中,接入请求302可能与一个或者多个相异接入请求冲突,这可能产生与发送接入批准304的扇区关联的延迟。然而,可以经由利用用于接入请求302的无争用接入时隙来减轻该延时,因此可以改进切换优化。
随后可以利用上行链路接入交换306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308。例如,无线终端可以经由上行链路接入交换306向扇区发送少量数据(例如随机数),而扇区可以在下行链路接入交换308中回送该数据以解决与接入请求302关联的一个或者多个可能未被检测的冲突。另外,扇区可以在下行链路接入交换308中包括比如会话接通ID(SON ID)和/或活动ID(actID)这样的信息(例如与分配的资源相关)。按照一个示例,无线终端可能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已经利用来自扇区的切换响应获得了SON ID和/或actID;因此,上行链路接入交换306可以包括如下信息,该信息表明扇区先前批准切换响应并且将这些资源分配给无线终端,而且扇区无需在下行链路接入交换308中提供这样的信息。另外,无线终端和扇区可以使用已经经由无线终端与其具有过链路的先前扇区在无线终端与扇区之间建立的加密参数。
参照图4,图示了用于与加速切换关联的优化物理层接入的示意例子400。例如,无线终端可以结合无争用接入来向扇区发送接入请求402。通过利用专用资源,可以减少在接入请求402与关联于另一无线终端的相异接入请求之间冲突的概率。根据接入请求402,扇区可以将接入批准404发送到无线终端。接入请求402和接入批准可以用于时间同步。根据一个例子,基站常常不同步;因此,当无线终端实现从第一扇区到第二扇区的切换时,可以在与第二扇区关联的物理层接入(例如接入请求402、接入批准404)过程中利用时间同步。另外,通过利用所分配的无争用接入时隙来发送接入信号,无线终端向扇区有效地标识自己,从而无线终端和扇区可以开始使用已经经由无线终端与其具有过链路的先前扇区在无线终端与扇区之间建立的标识信息(例如一个或者多个MAC层ID)
示意例子400可以省略如图3中描述并在常规技术中普遍利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这样的接入交换常常可以用来减轻冲突和/或提供标识信息(例如一个或者多个MAC层ID)。然而,通过利用无争用接入并且经由上述切换响应来获得这样的标识信息,可以忽略接入交换信令并且可以进一步优化切换。应当理解,扇区可以向无线终端提供如下指示,该指示表明可以省略接入交换信令(例如作为切换响应、接入批准等的部分)。
按照另一示例,按照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间可以对相同基站的两个扇区进行同步。与基站扇区关联的OFDM时间可以是当接入基站扇区以能够支持在基站扇区与一个或者多个无线终端之间提供共同的时间理解时无线终端所同步到的定时。因此,如果无线终端从一个扇区切换到相同基站的其它扇区,则无线终端可以忽略与物理层接入关联的接入请求402和接入批准404。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可以从第一基站扇区中的一个接通状态直接迁移(例如在预定时间)到第二基站扇区中的另一接通状态,而无需在接收切换响应时执行物理层接入。两个扇区可以在相同基站中并且从而在时序上同步。因此,如果无线终端已经与第一扇区在时序上同步,则无线终端也与第二扇区在时序上同步。
现在参照图5,图示了可以经由利用所建立的连接来减轻切换延迟的通信装置500。通信装置500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比如无线终端。除此之外或者可替换地,通信装置500可以驻留于有线网络内。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如下存储器502,该存储器502可以保存与如下参数关联的信息,这些参数涉及用于实现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切换请求和/或指令。此外,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如下处理器504,该处理器504可以执行存储器502内的指令和/或从另一网络设备接收的指令。
在一个例子中,通信装置500可以是基站扇区。在这样的例子中,存储器502可以保存用于确定是批准还是拒绝切换请求、标识根据切换请求而分配的资源、在切换请求中并入标识信息和/或在无线终端与相异基站扇区之间对信息进行路由的指令。可以与执行这样的指令结合利用处理器504。
在又一例子中,通信装置500可以是终端如无线终端。在该例子中,存储器502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来自第二扇区的信号的指令。处理器504可以被配置用以执行这种信号检测和分析。处理器504也可以用来经由第一扇区将加速切换请求发送到第二扇区、通过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和/或与第二扇区建立链路。
图6-9涉及可以与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各种方面结合利用的接入(ACCESS)状态。在接入状态中的无线终端(WT)可以尝试建立通向基站扇区(BSS)的连接。接入状态是瞬时状态,其中WT和BSS经过一系列操作,而如果成功则迁移到接通、保持或者休眠状态。
可以与接入状态结合利用以下信道。
DL.BCH.BN、DL.BCH.TS、DL.BCH.BST信道:这些信道的分段是广播的。WT可以接收这些信道的分段。BSS可以发送所有这些信道分段。
DL.PICH信道:DL.PICH信道的分段是广播的。WT可以接收DL.PICH分段。BSS可以发送所有DL.PCH分段。
UL.ACH.AR信道:UL.ACH.AR信道的分段基于争用。WT可以使用UL.ACH.AR分段中的任何分段。BSS可以接收所有UL.ACH.AR分段。
DL.GXCH信道:可以在两种场景之一中使用DL.GXCH信道的分段。在第一场景中,DL.GXCH分段是广播的。在WT已经发送接入请求的UL.ACH.AR分段之后,WT可以接收相应DL.GXCH分段以确定该分段是否已经被BSS检测到。如果BSS已经检测到接入请求的任何UL.ACH.AR分段,则它可以在相应DL.GXCH分段中发送接入批准消息。在第二场景中,共享DL.GXCH分段。在WT已经发送接入交换的UL.AXCH分段之后,WT可以接收相应DL.GXCH分段以便从BSS接收接入交换消息。在该情况下,在相应UL.AXCH分段中隐式地给定对DL.GXCH分段的分派。如果WT发送相应UL.AXCH分段,则WT可以接收DL.GXCH分段。如果BSS已经接收相应UL.AXCH分段,则它可以发送DL.GXCH分段。
UL.AXCH信道:共享UL.AXCH信道的分段。在相应DL.GXCH分段中隐式地给定UL.AXCH分段的分派。在不忽略接入交换过程的操作中,如果WT在相应DL.GXCH中接收到接入批准消息,则WT可以发送UL.AXCH分段,而如果BSS在相应DL.GXCH中向WT发送接入批准消息,则BSS可以接收UL.AXCH分段。
参照图6,图示了包括与接入状态关联的各种操作的流程图600。在602处可以实现系统确定。WT可以使用DL.BCH.BN、DL.BCH.TS、DL.BCH.BST和DL.PICH信道以识别和选择可以与其进行连接的适当BSS和音调块。音调块可以是WT和BSS可以用来形成连接的频率集。在604处可以执行开环同步。WT可以将其接收机与所选音调块中所选BSS的下行链路(DL)信号进行同步,并且可以基于获取的接收机同步来设置它自己的发送参数。在606处可以进行与接入请求和批准关联的操作。WT可以使用UL.ACH.AR信道将上行链路(UL)接入请求消息发送到BSS,并且从DL.GXCH信道接收DL接入批准消息。在608处可以执行接入交换。WT在UL.AXCH信道中发送对所需服务类型进行请求的接入交换请求消息。BSS利用接入交换响应消息经由DL.GXCH信道做出响应。在如下文指定的一些操作中可以忽略接入交换过程。
在WT进入接入状态之后,WT可以遍历至少一个接入循环。各接入循环可以从系统确定602这一操作开始、继而可能是开环同步604、接入请求和批准606以及最终的接入交换608这些操作。在各接入循环中将进行的操作集取决于WT所用的特定协议并且描述如下。
如果接入循环中的所有操作成功,则接入循环成功并且可以当BSS和WT迁移到接通、保持或者休眠状态时终止。如果任意操作失败,则发生接入失败并且WT可以立即终止当前接入循环。一般而言,在接入失败之后,WT可以在尝试新的接入循环之前等待某一时间段。然而,新的接入循环可以立即开始。在已经进行预定数目的未成功接入循环之后,WT可以放弃接入尝试并且向上层生成错误消息。
参照图7,图示了当休眠或者无效状态下的WT打算迁移到与BSS的接通或者保持状态时可以实现的与随机接入相关的示意例子700。与示意例子700关联的操作可以由WT使用,其中该WT不具有由BSS分派的有效wtAcitiveID。WT可能曾经具有或者仍然具有与另一BSS的连接。
系统确定和同步702。WT可以接收DL.BCH.BN、DL.BCH.TS、DL.BCH.BST和DL.PICH信道以识别和选择适当BSS进行连接。WT可以从这些DL信道获取系统参数,比如bssSlope、bssSectorID、bssSectorType、wtOpenLoopPowerOffset和dlUltraslotSuperslotIndex。BSS和WT还可以根据开环频率、定时和功率控制过程来进行开环同步操作。
接入请求704。当WT打算在超时隙中发送接入请求时,WT可以在超时隙中随机选择和发送UL.ACH.AR分段之一到BSS。BSS可以接收各超时隙的所有UL.ACH.AR分段并且尝试检测由任何WT发送的UL.ACH.AR分段。
接入批准706。在WT发送UL.ACH.AR分段之后,WT可以接收相应DL.GXCH分段以确定UL.ACH.AR分段是否已经由BSS批准。在BSS检测到存在由WT发送的UL.ACH.AR分段之后,BSS可以在相应DL.GXCH分段中发送接入批准消息以批准UL.ACH.AR分段。
UL接入交换708。在通过DL.GXCH分段批准WT接入时,WT可以发送DL.GXCH分段的相应UL.AXCH分段。WT可以在UL.AXCH分段中指示它打算迁移到BSS的接通或者保持状态并且提供相关配置信息。在BSS在DL.GXCH分段中发送接入批准消息之后,BSS可以接收DL.GXCH分段的相应UL.AXCH分段。
DL接入交换710。在BSS接收UL.AXCH分段之后,BSS可以发送UL.AXCH分段的DL.GXCH分段。BSS可以在DL.GXCH分段中指定分派和配置信息。BSS可以分配MAC状态(接通或者保持),其中WT可以在接入状态之后迁移到该状态。在WT发送UL.AXCH分段之后,WT可以接收DL.GXCH。
MAC状态转变712。BSS和WT可以迁移到在DL接入交换步骤中分派的MAC状态并且使用在DL接入交换消息中分派的参数,比如在目的MAC状态中的wtActiveID、wtOnID和wtOnMask。
下文涉及接入批准706。在UL超时隙中的UL.ACH.AR分段的相应DL.GXCH分段是并行DL超时隙的DL.GXCH分段[1]。为了批准接入请求,BSS可以在DL.GXCH分段中使用“接入批准”格式。在接入批准消息中,“批准的UL.ACH.AR分段的索引”可以设置为将接入批准消息发送到的UL.ACH.AR分段的索引。接入批准也可以分别在“定时校正”和“功率校正”字段中包含闭环定时控制和功率控制命令。BSS可以测量所批准的UL.ACH.AR分段的接收功率和定时,以计算定时控制和功率控制命令。定时和功率调整保证WT的UL信号以适当的功率到达BSS,并且为了补偿往返传播延迟而适当地时间对准。通过准确地调整WT的发射机定时/功率,来自WT的UL信号不会干扰在音调块中来自其它现有WT与BS的连接的UL信号。
为了不批准任何接入请求,BSS可以中止传输UL超时隙的所有UL.ACH.AR分段的相应DL.GXCH分段。可替换地,BSS可以使用“接入批准”格式来发送DL.GXCH分段,其中“批准的UL.ACH.AR分段的索引”字段设置为7。如果BSS未批准任何接入请求,则不批准UL.ACH.AR分段中的接入请求(如果有)。BSS可以废弃在UL超时隙中检测到的、但是在相应DL.GXCH分段中未批准的任何UL.ACH.AR分段的存储器。
如果批准WT的接入请求,则WT可以使用定时控制和功率控制命令以调整它的发射机定时和功率。如果不批准UL.ACH.AR分段,则WT可以认为接入失败。
下文涉及UL接入交换708。DL超级时隙k中DL.GXCH时段[1]的相应UL.AXCH分段是UL超时隙k+1的UL.AXCH分段。WT可以在UL.AXCH分段中使用“接入初始化”格式。在UL接入交换消息中,“目的MAC状态”字段可以根据WT打算在接入状态之后是要迁移到与BSS的接通状态还是保持状态而设置为接通或者保持状态。如果WT打算迁移到接通状态,则WT还可以在“ON MASK”字段中指定WT请求在UL.DCCH信道中使用的特定格式。“活动ID”字段可以设置为0x00,因为WT没有有效wtActiveID。WT可以生成并且在“RAND数”字段中包括随机数。
下文涉及DL接入交换710。UL超时隙k+1中UL.AXCH分段的相应DL.GXCH是DL超时隙k+2中的DL.GXCH分段[0]。如果BSS在UL.AXCH分段中未检测到有效UL接入交换消息,则BSS可以使用“初始化响应的接入交换”格式来发送DL.GXCH分段,其中“活动ID”字段设置为0x00。否则,BSS可以如下所述基于接收的UL接入交换消息来发送DL接入交换。
为了将WT迁移到接通或者保持状态,BSS可以在DL.GXCH分段中使用“初始化响应的接入交换”格式来发送DL接入交换消息。“活动ID”、“接通ID”和“接通掩码”(ON MASK)字段可以设置为由BSS向WT分派的wtActiveID、wtOnID和wtOnMask。如果BSS将WT分派到接通状态,则BSS可以将有效数分派给所有三个上述参数。如果BSS将WT分派到保持状态,则BSS可以将“接通ID”字段设置为0x00。由BSS在DL接入交换消息中分派的MAC状态可以不同于由WT在UL接入交换消息中请求的MAC状态。
BSS也可以将DL接入交换消息中的“RAND数”字段设置为等于接收的UL接入交换消息中的“RAND数”字段。
如果不出现以下接入失败条件之一,则WT可以认为接入成功。第一,DL和UL接入交换消息的“接入交换类型”字段不同。第二,在DL和UL接入交换消息中的“RAND数”字段不同。第三,“活动ID”字段设置为0x00。
下文涉及MAC状态转变712。WT可以紧接在其已经成功接收接入交换消息并且认为接入成功之后,迁移到所分派的MAC状态,并且可以在接收DL接入交换消息之后在随后超时隙中明确地这样做。BS可以紧接在发送DL接入交换消息之后,迁移到所分派的MAC状态。
参照图8,图示了各种信道分段的示意例子800。图8示出了在相应UL.ACH、UL.AXCH和DL.GXCH信道分段之间的关系。该图示出了DL和UL信号并且在BSS天线连接器处测量定时。在UL超时隙k中的UL.ACH.AR分段具有相应DL.GXCH分段,即DL超时隙k中的DL.GXCH分段[1]。DL.GXCH分段具有在UL超时隙k+1中的相应UL.AXCH分段。UL.AXCH分段具有相应DL.GXCH分段,即在DL超时隙k+2中的DL.GXCH[0]。如果在DL超时隙k+2中发送最终接入交换,则BSS可以到在DL超时隙k+2的中间迁移到所分派MAC状态,而在WT已经成功接收接入交换消息之后,WT可以在UL超时隙k+2中迁移到MAC状态。WT可以在UL超时隙k+3中迁移到MAC状态。
在WT迁移到接通状态的场景中,UL超时隙k+2被视为将要处于接通状态的WT的第一UL超时隙。
利用预分派的MAC标识符请求活动连接-随机接入。这部分内容具体说明当WT具有在上层切换请求和响应协议中由BSS分派的有效wtActiveID时可以进行的随机接入操作。当前BSS可以在以下两个场景之一中向WT分派wtActiveID。在第一场景中,BSS和WT已经具有在与当前音调块不同的音调块上的连接。当前BSS已经将wtActiveID分派给WT用于在当前音调块中建立连接。在第二场景中,WT已经具有与被称为第二BSS的不同BSS的连接。当前BSS已经经由第二BSS将wtActiveID分派给WT用于在当前音调块中建立与当前BSS的连接。除了以下变化之外,该操作可以类似于上述操作(见图7)。在UL接入交换步骤中,“活动ID”字段可以设置为由BSS分派的有效wtActiveID。在DL接入交换的步骤中,在DL接入交换消息中的“活动ID”字段可以不必与UL接入交换消息中的“活动ID”字段相同。
利用预分派的MAC标识符请求活动连接-保留接入。这部分内容具体说明了当WT具有在上层切换请求和响应协议中由BSS分派的有效wtActiveID和保留UL.ACH.PA分段时可以进行的接入操作。当前BSS可以在上述两个场景之一中向WT分派wtActiveID和UL.ACH.PA分段。此外,当前BSS可能已经向WT分派目的MAC状态(接通或者保持)。如果目的MAC状态为接通状态,则当前BSS可能已经向WT分配将在WT成功迁移到接通状态之后使用的wtOnID和wtOnMask这一有效对。当UL.ACH.PA分段已经预先分派给WT时,在相应DL.PCH中可以不发送寻呼消息。除了以下变化之外,该操作可以类似于上述操作(例如图7)。在接入请求步骤中,WT可以发送保留的UL.ACH.PA分段。在接入批准步骤中,如果国BSS打算批准由UL.ACH.PA分段发送的接入请求,则BSS可以将“批准的UL.ACH.PA分段的索引”设置为6。根据WT和BSS之间的上层切换请求和响应协议交换,可以省略接入交换步骤。当BSS将保留的UL.ACH.PA字段分配到WT时,BSS可以通知WT是否省略接入交换步骤。如果不可以省略接入交换步骤,则WT和BSS可以遵循与上述利用预分派的MAC标识符请求活动连接-随机接入相关的步骤,以完成接入交换。如果可以省略接入交换步骤,则WT可以在其成功地接收接入批准消息和被认为接入成功时,迁移到具有预分派MAC标识符的预分派MAC状态,并且在接收到DL接入批注消息后在后续超时隙中如此进行。BS可以在发送DL接入批准消息之后,立即迁移到所分派的MAC状态。在WT迁移到接通状态的场景中,将图8中示出的UL超时隙k视为WT将处于目的接通状态的第一UL超时隙,因为省略了在UL超时隙k=1中UL.AXCH的传输。
现在参照图9,图示了与物理层接入相关的示例时序图900。例如,无线终端可以执行加速切换(例如发送切换请求和获得切换响应)。无线终端可以获得在切换响应中包括的标识的信息。标识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或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
按照示例,无线终端可以在时间t0获得切换响应。与切换响应关联的标识的信息可以指示所分派ID(例如MAC ID、会话接通ID、活动ID等)有效的时间段(例如从时间ta到时间tb的有效时段)。该有效时段可以在时间ta开始,该时间ta可以与时间t0基本相同。可替换地,时间ta可以迟于时间t0
切换响应还可以包括与所分配的接入时隙902关联的标识的信息。所分配的接入时隙902可以是在有效时段内的时间。另外,所分配的接入时隙902可以使无线终端能够以无争用方式实现物理层接入,因为可以为获得切换响应的无线终端保留与所分配接入时隙902关联的资源。
无线终端可以在相异时间实现物理层接入。例如,无线终端可以在与所分配的接入时隙902相应的A 904处发起物理层接入。因此,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在专用时间(例如tc)发送接入请求并且获得接入批准来利用保留的资源建立链路。另外,可以通过在A 904实现物理层接入来忽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信令。另外,可以忽略与时间A 904关联的加密和/或认证。
也可以在B 906或者B 908处在有效时段过程中执行物理层接入。时间B 906可以在与关联的接入时隙902关联的时间之前,而时间B 908可以在与分配的接入时隙902相关的时间之后。无线终端可以在B 906-908执行随机接入。这样的随机接入可以基于争用并且可以利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信令。然而,可以忽略加密和/或认证。
另外,可以在有效时段以外的时间(例如在时间C 910)实现物理层接入。在C 910,可以实现随机接入。另外,可以利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信令。另外,可以执行加密和认证(例如因为在切换响应中提供的MAC ID不再有效)。
参照图10-12,图示了与从第一扇区高效地切换到第二扇区以减轻切换延迟相关的方法。尽管为了简化说明将方法示出和描述为一连串动作,但是应当理解并认识到,这些方法不受动作顺序限制,因为一些动作可以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以不同顺序和/或与来自所示和所述方法的其它动作并行出现。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认识可以代之以比如在状态图中将方法表示为一连串相互关联的状态或者时间。另外,可以并不需要所有图示的动作来实施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参照图10,图示了有助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方法1000。在1002处,可以检测从第二扇区发出的信号。例如,该信号可以是信标。另外,可以执行对检测信号的分析以识别是否切换到与该信号关联的扇区(例如第二扇区);该分析可以基于信号质量、信号强度、载波间切换与载波内切换的关系等。根据另一图示,可以基于检测的信号来导出连接标识符(CID)。在1004,可以将切换请求经由与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发送到第二扇区。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例如用以标识第二扇区、特定载波等的CID。切换请求可以包括无线终端标识符(WT ID)和/或可以在发送之后插入WTID。
在1006处,可以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例如,切换响应可以包括标识的信息。标识的信息可以涉及所分配的接入时隙、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所分派ID(例如MAC ID、会话接通ID、活动ID等)有效的时间段等。按照示例,标识的信息可以包括与通过提供专用接入信道来进行无争用接入关联的接入时隙。在1008处,可以与第二扇区建立第二链路。可以利用标识的信息来建立该链路。举例而言,可以在建立与第二扇区的链路之前,断开与第一扇区的链路。可替换地,在建立与第二扇区的链路之时,与第一扇区的链路可以保持正常。可以通过利用物理层接入来获得链路。标识的信息可以使得能够省略物理层接入的一部分或者完全忽略物理层接入。例如,为了建立与第二扇区的链路,可以(例如在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中)将接入请求发送到第二扇区并且可以接收接入批准(例如为了实现定时同步)。例如,接入批准消息可以包括定时校正命令。另外,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定时校正命令来调整发射机符号定时,并且可以使用该发射机符号定时向第二扇区发送信号。根据另一例子,可以发送接入请求,可以接收接入批准,并且可以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信令。根据该例子,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和/或下行链路接入交换可以传送标识符,其中一旦建立第二链路就可以结合该第二链路利用该标识符。按照又一示例,可以选择随机接入时隙并且可以在随机接入时隙中向第二扇区发送接入信号。作为响应,可以从第二扇区接收接入批准消息,其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可以根据定时校正命令来调整发射机符号定时,并且可以使用该发射机符号定时向第二扇区发送上行链路接入交换。例如,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可以传送与切换响应结合接收的标识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从第二扇区接收下行链路接入交换。
参照图11,图示了用于与加速切换关联利用的有助于对切换相关信号进行路由的方法1100。在1102处,可以从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例如,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与相异扇区相关的CID。此外,在接收切换请求时,可以在切换请求中包括与无线终端相关的信息(例如无线终端标识符(WTID))。另外,可以根据IP协议来封装切换请求。在1104处,可以将切换请求路由到相异扇区。例如,路由可以基于CID。根据一个例子,在将切换请求路由之后,可以从相异扇区获得与加密密钥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转发到无线终端。按照该例子,可以从无线终端接收与加密密钥相关信息相关的响应并且可以将该响应路由到相异扇区。在1106处,可以从相异扇区接收切换响应。在1108处,可以将切换响应转发到无线终端。随后,可以断开通向无线终端的链路;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参照图12,图示了由基站扇区使用的方法1200,其能够在物理层接入之前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在1202处,可以经由相异扇区从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举例而言,切换请求可以区别于通过空中获得的切换请求。另外,切换请求可以包括无线终端特有的标识符(例如WTID)。也可以关于是批准还是拒绝切换请求进行判决。根据另一图示,可以将加密密钥信令信息通过相异扇区发送到无线终端并且可以经由相异扇区从无线终端接收该信息。
在1204处,可以将资源分配到无线终端。例如,资源可以与专用接入时隙、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等相关。在1206处,可以将包括与资源相关的信息的切换响应通过相异扇区发送到无线终端。
在1208处,可以利用所分配的资源与无线终端建立链路。例如,无争用物理层接入可以用来建立链路。因而,可以获得接入请求并且可以发送接入批准。另外,接入请求和接入批准可以使无线终端能够同步到特定时间。基站扇区可以预期无线终端发送所分配的无争用接入信号。一旦接入信号根据所分配的资源从无线终端到达,则基站扇区可以立即识别无线终端并且开始将所建立的参数(加密参数或者MAC标识符)用于新链路。然而,如果无线终端利用基于争用的接入信号,则无线终端可能必须对自己进行标识(例如经由接入交换),使得基站扇区可以识别无线终端并且开始将所建立的参数(例如加密参数或者MAC标识符)用于新链路。
应当认识到,根据这里描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可以针对将结合物理层接入利用的信令的标识、断开与第一扇区建立的链路以实现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时间的确定等进行推测。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推测”和“推论”一般是指根据经由事件和/或数据捕获的观测集来推理或者推测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推测可以用来识别具体背景或者动作或者可以生成例如随着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测可以是概率性的,即基于数据和事件的考虑对随着关注状态的概率分布的计算。推测也可以指代用于根据事件和/或数据集来组成更高级事件的技术。这样的推测实现根据观测的事件集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集来构造新的事件或者动作、无论这些事件是否与紧密时间邻近性相关联、也无论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根据一个例子,上文呈现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可以包括关于确定用以与物理层接入关联执行的信令进行推测。根据一个例子,可以关于是否应当利用与常规技术普遍结合利用的各种信令以助于在无线终端与扇区之间建立新链路进行推测。另外,可以针对断开与扇区建立的链路以开始物理层接入从而创建新链路的时间进行推测。应当认识到,前述例子在本质上是举例说明而并非为了限制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方法所进行的推测数目或者进行这种推测的方式。
参照图13,图示了根据各种方面实施的示例通信系统1300(例如蜂窝通信网络),其包括由通信链路相互连接的多个节点。在示例通信系统1300中的节点使用基于通信协议(例如网际协议(IP))的信号(例如消息)来交换信息。例如,可以使用有线、光纤线缆和/或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系统1300的通信链路。示例通信系统1300包括经由多个接入节点1340、1340’和1340”来接入通信系统1300的多个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可以是例如无线通信设备或者终端,而接入节点1340、1340’和1340”可以是例如无线接入路由器或者基站。示例通信系统1300也包括用来提供相互连通或者用来提供具体服务或功能的多个其它节点1304、1306、1309、1310和1312。具体而言,示例通信系统1300包括用来支持传送和存储与端节点相关的状态的服务器1304。服务器节点1304可以是AAA服务器、文本传送服务器(Context Transfer Server)、包括AAA服务器功能和文本传送服务器功能的服务器。
示例通信系统1300描绘了网络1302,该网络1302包括通过相应网络链路1305、1307和1308连接到中间网络节点1310的服务器1304、节点1036和归属代理节点1309。网络1302中的中间网络节点1310也经由网络链路1311提供与从网络1302的观点看为外部的网络节点的互相连通。网络链路1311连接到另一中间网络节点1312,该中间网络节点1312分别经由网络链路1341、1341’、1341”进一步提供与多个接入节点1340、1340’、1340”的连通。
将各接入节点1340、1340’、1340”描绘为经由相应接入链路(1345,1347)、(1345’,1347’)、(1345”,1347”)分别提供与多组N个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的连通。在示例通信系统1300中,将各接入节点1340、1340’、1340”描绘为使用无线技术(例如无线接入链路)来提供接入。将各接入节点1340、1340’、1340”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例如通信小区1348、1348’、1348”)图示为围绕相应接入节点的圆圈。
呈现示例通信系统1300作为用于描述这里阐述的各种方面的基础。另外,各种相异网络技术旨在落入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内,其中网络节点的数目和类型、接入节点的数目和类型、端节点的数目和类型、服务器和其它代理的数目和类型、链路的数目和类型以及在节点之间的连通性可以不同于图13中所示的示例通信系统1300的相应内容。此外,可以省略或者组合在示例通信系统100中描绘的功能实体。也可以变化功能实体在网络中的位置或者布置。
图14示出了与各种方面关联的示例端节点1400(例如移动节点、无线终端等)。示例端节点1400可以是如下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作图13中所示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中的任意一个端节点。如图所示,端节点1400包括由总线1406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1404、无线通信接口14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存储器1410。因而,端节点1400的各种部件可以经由总线1406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端节点1400的部件1404、1406、1410、1430、1440可以位于外壳1402内。
无线通信接口1430提供如下机制,其中端节点1400的内部部件可以通过该机制向/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接入节点)发送和接收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430包括,例如用于将端节点1400耦合到其它网络节点(例如经由无线通信信道)的具有相应接收天线1436的接收机模块1431和具有相应发射天线1438的发射机模块1434。
示例端节点1400也包括经由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耦合到总线1406的用户输入设备1442(例如键盘)和用户输出设备1444(例如显示器)。因此,用户输入设备1442和用户输出设备1444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总线1406与端节点1400的其它部件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关联设备(例如用户输入设备1442、用户输出设备1444)提供如下机制,其中用户可以通过该机制来操作端节点1400以实现各种任务。具体而言,用户输入设备1442和用户输出设备144提供如下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对端节点1400和在端节点1400的存储器141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例如模块、程序、例程、功能等)进行控制。
处理器1404可以受在存储器1410中包含的各种模块(例如例程)的控制并且可以控制端节点1400的操作以执行如这里所述各种信令和处理。在启动时或者在由其它模块调用时执行在存储器1410中包含的模块。模块可以在执行时交换数据、信息和信号。模块也可以在执行时共享数据和信息。端节点1400的存储器1410可以包括信令/控制模块1412和信令/控制数据1414。
信令/控制模块1412控制与接收和发送用于对状态信息存储、取回和处理进行管理的信号(例如消息)相关的处理。信令/控制数据1414包括状态信息,例如参数、状态和/或与端节点操作相关的其它信息。具体而言,信令/控制数据1414可以包括配置信息1416(例如端节点标识信息)和操作信息1418(例如与当前处理状态、未决响应的状态等相关的信息)。信令/控制模块1412可以访问和/或修改信令/控制数据1414(例如,更新配置信息1416和/或操作信息1418)。
端节点1400的存储器1410还可以包括检测器模块1446、请求器模块1448和/或链路建立器模块1450。此外,虽然未描绘,但应当认识到,检测器模块1446、请求器模块1448和/或链路建立器模块1450可以存储和/或取回可以保存在存储器1410中的关联数据。检测器模块1446可以用来检测从基站扇区发出的一个或者多个信号。另外,请求器模块1448可以实现经由与相异基站扇区关联的链路向基站扇区发送切换请求。链路建立器模块1450也可以实现基于在对由发射机模块1448发送的切换请求的响应中接收的信息,来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扇区建立链路。
图15提供了根据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而实施的示例接入节点1500的图示。示例接入节点1500可以是作为图13中所示接入节点1340、1340’、1340”中的任意一个接入节点来利用的装置。接入节点1500包括由总线1560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1504、存储器1510、网络/互联网接口1520和无线通信接口1530。因而,接入节点1500的各种部件可以经由总线1506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接入节点1500的部件1504、1506、1510、1520、1530可以位于外壳1502内。
网络/互联网接口1520提供如下机制,其中接入节点1500的内部部件可以通过该机制向/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发送和接收信号。网络/互联网接口1520包括用于将接入节点1500(例如经由铜线或者光纤线)耦合到其它网络节点的接收机模块1522和发射机模块1524。无线通信接口1530也提供如下机制,其中接入节点1500的内部部件可以通过该机制向/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端节点)发送和接收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530包括,例如具有相应接收天线1536的接收机模块1532和具有相应发射天线1538的发射机模块1534。无线通信接口1530可以用于将接入节点1500(例如经由无线通信信道)耦合到其它网络节点。
受在存储器1510中包含的各种模块(例如例程)的控制的处理器1504控制接入节点1500的操作以执行各种信令和处理。可以在启动时或者在由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510中的其它模块调用时执行在存储器1510中包含的模块。模块可以在执行时交换数据、信息和信号。模块也可以在执行时共享数据和信息。举例而言,接入节点1500的存储器1510可以包括状态管理模块1512和信令/控制模块1514。与这些模块中的各模块相对应,存储器1510也包括状态管理数据1513和信令/控制数据1515。
状态管理模块1512控制对与状态存储和取回相关的来自端节点或者其它网络节点的接收信号的处理。状态管理数据1513包括,例如与端节点相关的信息,比如状态或部分状态或者如果存储于某个其它网络节点中则当前端节点状态的位置。状态管理模块1512可以访问和/或修改状态管理数据1513。
信令/控制模块1514根据诸如基本无线功能、网络管理等其它操作的需要,控制对通过无线通信接口1530去往/来自端节点和通过网络/互联网接口1520去往和/来自其它网络节点的信号的处理。信令/控制数据1515包括,例如关于针对基本操作的无线信道分派的与端节点相关的数据,以及诸如支持/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和用于基本网络通信的配置信息的其它网络相关数据。信令/控制模块1514可以访问和/或修改信令/控制数据1515。
除此之外或者可替换地,存储器1510还可以包括资源分配模块1540、切换响应模块1542、链路建立模块1544和/或路由模块1546。虽然未描绘,但是应当认识到,资源分配模块1540、切换响应模块1542、链路建立模块1544和/或路由模块可以存储和/或取回可以保存在存储器1510中的数据。资源分配模块1540可以实现(例如,在对接收的切换请求的响应中)向无线终端分配如上所述的资源。切换响应模块1542可以有助于发送如下切换响应,该切换响应包括与所分配资源相关的标识的信息。链路建立模块1544可以实现与无线终端建立链路。另外,路由模块1546可以允许从无线终端接收数据并且将其路由到适当基站扇区和/或从基站扇区接收数据并且将其路由到适当无线终端。
参照图16,图示了减轻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关联的延迟的系统1600。应当认识到,将系统16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施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1600可以实施于无线终端中并且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从第二扇区1602发出的信号的逻辑模块。例如,信号可以是信标,可以根据该信标获得信号质量测量。另外,系统1600可以包括用于经由与第一扇区1604的第一链路向第二扇区发送切换请求的逻辑模块。系统1600也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一扇区1606从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的逻辑模块。根据例子,切换响应可以包括标识的信息。标识的信息可以涉及由第二扇区分配的资源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所分配的接入时隙、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所分派ID(例如MAC ID、会话接通ID、活动ID等)有效的时间段等。系统1600还可以包括用于建立与第二扇区1608的第二链路的逻辑模块。例如,与切换响应关联的标识的信息可以与建立这样的链路结合来利用。
现在参照图17,图示了向无线终端分配用于与切换结合利用的资源的系统1700。将系统17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施的功能。系统1700可以实施于基站中并且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相异扇区1702从无线终端获得切换请求的逻辑模块。系统1700也可以包括用于向无线终端1704分配资源的逻辑模块。例如,这样的分配可以根据所获得的切换请求。另外,系统1700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相异扇区1706在切换响应中向无线终端发送与所分配资源关联的标识的信息的逻辑模块。标识的信息可以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或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另外,系统1700可以包括用于利用所分配的资源1708与无线终端建立链路的逻辑模块。例如,可以结合物理层接入利用所分配的接入时隙来建立链路。根据又一示例,可以在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期间建立链路;因此,可以忽略认证和/或加密。
对于软件实施,可以利用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函数等)来实施这里描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于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施于处理器内或者处理器外,在后一情况下它可以经由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手段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处理器。
上面描述了包括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例子。当然,不可能为了对前述方面进行描述的目的而对每个可能的组件或方法的组合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对各个方面的许多进一步组合和变换是可能的。因此,所描述的方面旨在包含属于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修改和变化。此外,至于在具体说明或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该术语旨在表示包括,类似于术语“包含”在权利要求中作为过渡词使用时所解释的含义。

Claims (30)

1.一种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的方法,包括:
检测从所述第二扇区发出的信号;
基于所检测的信号来导出与所述第二扇区相关联的连接标识符;
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被所述第二扇区接收,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是经由与所述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来发送的,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导出的连接标识符,并且其中所导出的连接标识符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所述第二扇区;
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一扇区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其中所述切换响应包括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的索引,其中所分配的接入时隙是保留用于切换的接入信道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以及
利用所述标识的信息来建立与所述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还包括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接入时隙中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接入信号;
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接入批准消息,所述接入批准消息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
根据所述定时校正命令来调整发射机符号定时;以及
使用所述发射机符号定时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时隙是专用接入资源并且不能由相异接入终端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上行链路接入交换;
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下行链路接入交换,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和所述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中的至少一个传送标识符;以及
在所述第二链路中使用所述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标识符,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链路中使用所述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建立与所述第二扇区的所述第二链路之前断开与所述第一扇区的所述第一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随机接入时隙;
在所述随机接入时隙中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接入信号;
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接入批准消息,所述接入批准消息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
根据所述定时校正命令来调整发射机符号定时;
使用所述发射机符号定时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接入交换传送所述标识的信息的至少部分;以及
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下行链路接入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所述随机接入时隙与所分派ID有效的所述时间段结束之前的时间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记录与所述第一链路关联的发射机符号定时;以及
在所述第二链路中使用所述发射机符号定时。
11.一种用于减轻与从第一扇区切换到第二扇区相关联的延迟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从所述第二扇区发出的信号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检测的信号来导出与所述第二扇区相关联的连接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发送切换请求的模块,所述切换请求被所述第二扇区接收,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是经由与所述第一扇区的第一链路来发送的,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导出的连接标识符,并且其中所导出的连接标识符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所述第二扇区;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一扇区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的模块,其中所述切换响应包括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的索引,其中所分配的接入时隙是保留用于切换的接入信道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以及
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扇区的第二链路的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扇区的具有无争用接入的所述第二链路的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还包括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中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接入信号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第二扇区获得接入批准消息的模块,所述接入批准消息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
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校正命令来调整发射机符号定时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发射机符号定时向所述第二扇区发送信号的模块。
15.一种有助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的方法,包括:
由第二扇区经由第一扇区从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所述第二扇区的连接标识符;
向所述无线终端分配资源;
发送包括与所分配资源相关的标识的信息的切换响应,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的索引,其中所分配的接入时隙是保留用于切换的接入信道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以及
通过利用所分配资源来建立与所述无线终端的链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还包括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与所述无线终端的所述链路还包括:
在所述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中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接入请求消息;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的接入批准消息;以及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基于所述定时校正命令而调整的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专用于所述无线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接入交换;以及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下行链路接入交换,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和所述下行链路接入交换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所述链路时对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同步。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随机接入时隙中接收接入信号;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接入批准消息,所述接入批准消息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接入交换,所述上行链路接入交换基于所述定时校正命令来同步并且包括所述标识的信息的至少部分;以及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下行链路接入交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隙早于所述所分配的接入时隙。
23.一种有助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的方法,包括:
由第一扇区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第二扇区的连接标识符;
在所述切换请求中并入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所述标识符;
将所述切换请求路由到所述第二扇区;
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切换响应;以及
将所述切换响应转发到所述无线终端,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标识符路由所述切换请求。
25.一种用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用于切换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由第二扇区通过第一扇区从无线终端获得切换请求的模块,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所述第二扇区的连接标识符;
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分配资源的模块;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扇区在切换响应中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与所分配资源关联的标识的信息的模块,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接入时隙的索引,其中所分配的接入时隙是保留用于切换的接入信道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以及
用于利用所分配资源来建立与所述无线终端的链路的模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所分配的接入时隙中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接入信号的模块;
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接入批准消息的模块,所述接入批准消息至少包括定时校正命令;以及
用于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信号的模块,所述信号基于所述定时校正命令来修改。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标识的信息还包括定时相关信息、会话接通ID、活动ID、目的MAC状态和所分派ID有效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
28.一种有助于向无线终端分配资源以减轻切换延迟的装置,包括:
用于由第一扇区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针对第二扇区的切换请求的模块,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向所述第一扇区标识所述第二扇区的连接标识符;
用于将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标识符并入所述切换请求中的模块;
用于将所述切换请求路由到所述第二扇区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第二扇区接收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切换响应的模块;以及
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响应的模块,其中所述切换响应指示是否应当执行接入请求、接入批准和接入交换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标识符将所述切换请求路由到所述第二扇区的模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确定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的所述标识符的模块。
CN2007800267561A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Active CN101491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2367.3A CN103152779B (zh)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86,712 2006-07-14
US11/486,712 US8064401B2 (en) 2006-07-14 2006-07-14 Expedited handoff
PCT/US2007/073550 WO2008009010A2 (en) 2006-07-14 2007-07-14 Expedited handoff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367.3A Division CN103152779B (zh)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1141A CN101491141A (zh) 2009-07-22
CN101491141B true CN101491141B (zh) 2013-03-13

Family

ID=3892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67561A Active CN101491141B (zh)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CN201310052367.3A Active CN103152779B (zh)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367.3A Active CN103152779B (zh) 2006-07-14 2007-07-14 加速切换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064401B2 (zh)
EP (1) EP2060140A2 (zh)
JP (2) JP4938849B2 (zh)
KR (3) KR20130021449A (zh)
CN (2) CN101491141B (zh)
HK (2) HK1133771A1 (zh)
TW (1) TWI380713B (zh)
WO (1) WO200800901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93373A1 (en) 2002-07-15 2004-01-15 Anthony Gerki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 different qos attributes.
US8094631B2 (en) 2005-12-09 2012-01-1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US8259688B2 (en) * 2006-09-01 2012-09-04 Wi-Lan Inc. Pre-allocated random access identifiers
JP4777205B2 (ja) * 2006-09-28 2011-09-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
GB0619620D0 (en) * 2006-10-04 2006-11-15 Nokia Corp Handov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90467B2 (ja) * 2007-01-22 2011-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間欠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US20100040022A1 (en) * 2007-03-22 2010-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Aligned Handover
US9648493B2 (en) 2007-11-16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identifier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EP2096884A1 (en) 2008-02-29 2009-09-02 Koninklijke KPN N.V.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ime-based network access
US9094880B2 (en) 2008-06-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assisted node identifier confusion resolution using a time gap
CN102113374B (zh) * 2009-01-12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22583B (zh) * 2009-03-11 2015-0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由用户设备发送与harq过程关联的确认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37503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67386B1 (en) * 2010-03-12 2020-08-12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02378287B (zh) * 2010-08-11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主小区更换的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876935A4 (en) * 2012-07-18 2015-08-26 Nec Corp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AX PROCEDURE FOR TRANSFER AND PROGRAM
WO2014107881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handover evaluation
CN104602308B (zh) 2013-10-30 2018-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将终端在多个无线ap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10033540B2 (en) 2014-07-24 2018-07-24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doff free wirel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716763B2 (en) * 2015-05-13 2017-07-25 Arris Enterprises Llc Content streaming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streaming session to another apparatus
EP3565296A4 (en) 2016-12-28 2020-08-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7313C (en) * 1996-12-26 2005-10-04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Fram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307840B1 (en) * 1997-09-19 2001-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1234721A (ja) * 1998-02-16 1999-08-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セクタアンテナの使用による資源予約方法
US6246872B1 (en) * 1998-05-06 2001-06-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dropped connection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basestation transceiver
US6188904B1 (en) * 1998-05-28 2001-02-1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coverage in multi-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321090B1 (en) * 1998-11-06 2001-11-20 Samir S. Solima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sition detection to facilitate hard handoff
EP1188344B1 (en) 1999-05-26 2004-01-07 Nokia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US6768908B1 (en) * 2000-04-07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handoff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ng according to IS-95B and IS-95C standards
US6681099B1 (en) * 2000-05-15 2004-01-20 Nokia Networks Oy Method to calculate true round trip propagation delay and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in WCDMA/UTRAN
DE60104243T2 (de) * 2000-08-09 2006-06-14 Sk Telecom Co Weiterreichungsverfahren in drahtlosen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en mit USTS Unterstützung
US6681115B1 (en) * 2000-08-14 2004-01-20 Vesuvius Inc. Communique subscriber handoff between a narrowcas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point-to-poi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199904B1 (en) * 2000-10-18 2004-03-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handover in uplink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cheme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EP1366591B2 (en) * 2001-03-09 201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ymbol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731936B2 (en) * 2001-08-20 2004-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handoff in a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03019970A1 (ja) * 2001-08-23 2005-07-21 株式会社鷹山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756090B2 (en) 2002-03-12 2010-07-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fast channel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medium
US6889045B2 (en) * 2002-06-26 2005-05-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bi-directional soft handovers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via media gateway control
US7483408B2 (en) * 2002-06-26 2009-01-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oft handoff method for up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043274B2 (en) * 2002-06-28 2006-05-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ly providing coverage of a sectorized cell for common and dedicated channels utilizing beam forming and sweeping
US7274938B2 (en) * 2002-10-22 2007-09-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d control channel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non-exclusive spectrum
KR100565589B1 (ko) * 2003-04-11 2006-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셀 스위칭 방법
JP2005020163A (ja)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3768207B2 (ja) 2003-06-24 2006-04-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50070285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for use with adaptive antennas
JP4818581B2 (ja) * 2003-10-27 2011-11-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US20050089007A1 (en) * 2003-10-28 2005-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s of mobile station-to-mobile station packet data ca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212821B2 (en) * 2003-12-05 2007-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047009B2 (en) * 2003-12-05 2006-05-16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ase station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eak before make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7242955B2 (en) * 2003-12-18 2007-07-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multiple beam transmit weightings for beam to beam handoff in a switched beam system
KR100827105B1 (ko) * 2004-02-13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속 레인징을 통한 빠른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7260400B2 (en) 2004-03-05 2007-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message in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120109A1 (en) * 2004-06-04 2005-12-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in mobile broadband systems
US7437164B2 (en) * 2004-06-08 2008-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handoff for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requency reuse
KR100965694B1 (ko) * 2004-06-15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버 지원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06011077A1 (en) * 2004-07-22 2006-02-02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Method of connecting a new device to an existing network
US7693517B2 (en) * 2004-08-10 2010-04-06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between base stations
US7620017B2 (en) * 2004-09-21 2009-11-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inter-AN HRPD hard handoff
US20060109818A1 (en) * 2004-11-22 2006-05-25 Shreesha Ramann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technology active handoff of a hybri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565773B2 (en) * 2006-03-17 2013-10-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oft handoff in an OFDMA-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37113A1 (en) * 2006-04-03 2007-10-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ell search
US7616617B2 (en) * 2006-06-29 2009-11-10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eacon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34921A1 (en) 2012-02-09
CN103152779A (zh) 2013-06-12
KR20110004919A (ko) 2011-01-14
JP5701789B2 (ja) 2015-04-15
KR20130021449A (ko) 2013-03-05
US20080013489A1 (en) 2008-01-17
CN103152779B (zh) 2016-05-18
HK1186622A1 (zh) 2014-03-14
WO2008009010A2 (en) 2008-01-17
JP2012147449A (ja) 2012-08-02
KR101435995B1 (ko) 2014-09-02
HK1133771A1 (en) 2010-04-01
KR101115182B1 (ko) 2012-03-14
KR20090031457A (ko) 2009-03-25
TWI380713B (en) 2012-12-21
CN101491141A (zh) 2009-07-22
US8838109B2 (en) 2014-09-16
EP2060140A2 (en) 2009-05-20
JP4938849B2 (ja) 2012-05-23
US8064401B2 (en) 2011-11-22
WO2008009010A3 (en) 2008-06-05
JP2009544252A (ja) 2009-12-10
TW200814823A (en) 200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1141B (zh) 加速切换
US115642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MRS information in V2X system
CN101690353B (zh) 在对等通信网络中寻呼同位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90053B (zh) 用于产生和保持对等无线网络的混合连接标识(id)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98537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70295531A1 (en) Device to device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ES2345177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traspaso basado en la no contencion, sobre la base de adjudicaciones pre-reservadas del enlace ascendente de la celula de destino en sistemas de comunicacion.
CN105684529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
CN104105155A (zh)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604315A (zh) 利用窄带epdcch在用于机器型通信的虚拟载波上进行资源分配的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部件和方法
CN110234139A (zh) V2x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90872A (zh) 对等通信网络中对等点的多跳寻呼
CN102215539A (zh)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协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TW201132071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ver different ran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681207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情報処理方法
CN106662629A (zh) 使用经调度的传输进行的无线定位
CN101978752A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使得能够快速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623A (zh) 一种蜂窝网中的laa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0705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protocols with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eprocessor
KR2008004586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41659A (ko) 대중교통 사용자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939808A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00318A1 (zh) 同步信号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多天线通信系统
CN102893692A (zh) 空中链路接通/断开协议(aludp)
Chaves-Dieguez et al. Improving effective contact duration in vehicular delay-tolerant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37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37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