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9250A -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9250A
CN101489250A CNA2009100084580A CN200910008458A CN101489250A CN 101489250 A CN101489250 A CN 101489250A CN A2009100084580 A CNA2009100084580 A CN A2009100084580A CN 200910008458 A CN200910008458 A CN 200910008458A CN 101489250 A CN101489250 A CN 101489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
drc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de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84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9250B (zh
Inventor
三好宪一
加藤修
相泽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weite Spe LLC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89187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48925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854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262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148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9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250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通信模式决定部(201)根据CIR测定部(219)测定出的CIR来决定通信模式,DRC信号形成部(202)形成与通信模式对应号码的DRC信号,DRC功率控制部(205)参照表示DRC号码和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的发送功率表(206),根据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对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越提高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国际申请日为2001年8月2日,申请号为01802181.6,发明名称为《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通信系统是一个基站与多个通信终端同时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随着近年来需求的增加,要求提高传输速率。
作为提高从基站向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传输效率的技术,提出了HDR(High Data Rate;高数据速率)。HDR是基站将通信资源进行时间分割并分配给各通信终端的调度,并且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对每个通信终端设定传输速率来发送数据的方法。
以下,说明基站和通信终端在HDR中进行无线通信的工作情况。首先,基站向各通信终端发送导频信号。各通信终端根据基于导频信号的CIR(期望波与干扰波比)等来估计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求可通信的传输速率。然后,各通信终端根据可通信的传输速率,选择作为将分组长度、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组合的通信模式,将表示通信模式的数据速率控制(以下称为‘DRC’)信号发送到基站。
各系统中可使用的调制方式种类可预定为BPSK、QPSK、16QAM、64QAM等。各系统中可使用的编码种类可预定为1/2特播码、1/3特播码、3/4特播码等。然后,通过这些分组长度、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的组合,来决定多个在各系统中可使用的传输速率。各通信终端从这些组合中选择在下行线路当前的线路质量中可效率最高地进行通信的组合,将表示选择出的通信模式的DRC信号发送到基站。一般来说,DRC信号由1~N的号码来表示,号码越大,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
基站根据从各通信终端发送的DRC信号来进行调度,对每个通信终端设定传输速率,通过控制信道对各通信终端通知表示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号。一般地,基站考虑系统的传输效率,对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好的通信终端、即发送了号码最大的DRC信号的通信终端优先分配通信资源。
然后,基站在分配的时间中仅对该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例如,在将时间t1分配给通信终端A的情况下,基站在时间t1时仅对通信终端A发送数据,而对通信终端A以外的通信终端不发送数据。
于是,以往,根据来自HDR的线路质量,在每个通信终端中设定传输速率,通过对于可通信的传输速率高的通信终端优先分配通信资源,来提高作为系统整体的数据传输效率。
但是,因从通信终端向基站的上行线路的线路状况的恶化等,在通信终端决定的通信模式在基站中被错误接收时,基站会以该错误的通信模式来发送数据。由于通信终端决定的通信模式和发送的数据的通信模式不同,所以不能对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如上所述,基站在将时间t1分配给通信终端A的情况下,在时间t1时仅对通信终端A发送数据,而对通信终端A以外的通信终端不发送数据。
从以上来看,如果通信终端决定的通信模式被基站错误接收,那么存在产生不使用时间分割的通信资源的区间,使下行线路的吞吐量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在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对各通信终端分配通信资源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通信终端在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信息中,在基站错误接收的情况下,对于下行线路的吞吐量下降的可能性越高的信息,在传播路径中越难以错误地发送。由此,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测定单元,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并输出用于表示测定出的所述接收质量的、由多个比特构成的信息;
编码单元,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来获得代码字;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代码字,
所述编码单元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以使所述多个比特中的最高位的比特所受的传播路径上的差错的影响比其它比特所受的该影响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测定步骤,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并输出用于表示测定出的所述接收质量的、由多个比特构成的信息;
编码步骤,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来获得代码字;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代码字,
在所述编码步骤中,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以使所述多个比特中的最高位的比特所受的传播路径上的差错的影响比其它比特所受的该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站中的DRC信号的选择频度的曲线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配置的发送功率表的内容的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的另一结构方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配置的代码字表的内容的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的另一结构方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1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
图1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
图1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上所述,基站优先将通信资源分配给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好的通信终端。换句话说,基站选择号码最大的DRC信号,将通信资源优先分配给发送了该选择的DRC信号的通信终端。因此,基站中的DRC信号的选择频度如图1所示。图1是表示基站中的DRC信号的选择频度的曲线图。在该图中,在DRC号码中使用1~5,号码越大,表示线路质量越好。
如图1所示,号码越大的DRC信号,在基站中被选择的频度越高。即,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通信终端被分配通信资源的频度越高。通过通信终端存在多个,并且增加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通信终端的概率来产生这样的关系。
于是,各DRC信号的选择频度因线路质量而异。即,由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DRC信号有被选择频度高的倾向,所以如果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DRC信号,那么使下行线路的吞吐量下降的可能性高。此外,由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有被选择的频度低的倾向,所以即使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对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产生的影响也小。
因此,越是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良好的DRC信号,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越提高其发送功率来发送。而且,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将接收功率比规定的阈值低的DRC信号除去,来进行通信资源的分配。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
在图2中,分配部101根据从后述的解调部114提取的DRC信号中除去由后述的不使用DRC检测部116检测出的DRC信号所得的DRC信号,来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然后,分配部101根据决定的通信资源的分配,对缓冲器102指示输出下行发送数据,对自适应编码部103指示下行发送数据的编码方式,对自适应调制部104指示下行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
缓冲器102保持下行发送数据,根据来自分配部101的指示,将与规定的通信终端对应的下行发送数据输出到自适应编码部103。自适应编码部103根据分配部101的指示,对来自缓冲器102的输出信号进行编码,输出到自适应调制部104。自适应调制部104根据分配部102的指示,对来自自适应编码部103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105。扩频部105对来自自适应调制部104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
调制部106对导频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107。扩频部107对来自调制部106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
复用部108将扩频后的下行发送数据和扩频后的导频信号按规定的间隔进行时间复用,输出到发送RF部109。发送RF部109将来自复用部108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变换成无线频率,输出到共用器110。
共用器110将来自发送RF部109的输出信号从天线111无线发送到通信终端。共用器110将从各通信终端无线发送的、由天线111无线接收的信号输出到接收RF部112。
接收RF部112将从共用器110输出的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到基带,输出到解扩部113。解扩部113用对DRC信号进行扩频的扩频码来对基带信号进行解扩,输出到解调部114和接收功率计算部115。
解调部114对来自解扩部113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提取DRC信号,输出到分配部101。
接收功率计算部115测定解扩后的DRC信号的接收功率,输出到不使用DRC检测部116。在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设定后述的规定的阈值,检测比该阈值低的接收功率的DRC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101。
解扩部113、解调部114、接收功率计算部115和不使用DRC检测部116被设置于每个通信终端,从各个解调部114输出每个通信终端的DRC信号,从各个不使用DRC检测部116输出每个通信终端的检测结果。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在图3中,通信模式决定部201根据由后述的CIR测定部219测定出的CIR,来决定表示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组合的通信模式,输出到DRC信号形成部202。通信模式决定部201根据决定的通信模式对自适应解调部216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调方式,对自适应解码部217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码方式。
DRC信号形成部202形成与从通信模式决定部201输出的通信模式对应的号码的DRC信号,输出到调制部203和DRC功率控制部205。
调制部203对DRC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204。扩频部204对来自调制部2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DRC功率控制部205。DRC功率控制部205参照表示DRC号码和发送功率之间对应关系的发送功率表206,根据从后述的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来控制DRC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DRC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再有,有关DRC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具体控制方法将后述。
调制部207对导频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208。扩频部208对来自调制部207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导频功率控制部209。导频功率控制部209控制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导频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而且,导频功率控制部209将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输出到DRC功率控制部205。
复用部210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DRC信号和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导频信号按规定的间隔进行时间复用,输出到发送RF部211。发送RF部211将来自复用部21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变换成无线频率,输出到共用器212。
共用器212将来自发送RF部211的输出信号从天线213无线发送到基站。此外,共用器212将从基站无线发送的、天线213无线接收到的信号输出到接收RF部214。
接收RF部214将从共用器212输出的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到基带,输出到解扩部215和解扩部218。
解扩部215对基带信号的数据分量进行解扩,输出到自适应解调部216。自适应解调部216根据通信模式决定部201的指示,对来自解扩部215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输出到自适应解码部217。自适应解码部217根据通信模式决定部201的指示,对来自自适应解调部216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接收数据。
解扩部218对基带信号的导频信号分量进行解扩,输出到CIR测定部219。CIR测定部219测定从解扩部218输出的导频信号的CIR,输出到通信模式决定部201。
下面,说明上述图2所示的基站和上述图3所示的通信终端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过程。
首先,通信开始时,由基站的调制部106对导频信号进行调制,由扩频部107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仅将扩频后的导频信号从复用部108输出到发送RF部109。扩频后的导频信号由发送RF部109变频为无线频率,通过共用器110从天线111无线发送到各通信终端。
从基站无线发送的只有导频信号分量的无线信号由通信终端的天线213接收,通过共用器212由接收RF部214变频到基带。基带信号的导频信号分量由解扩部218进行解扩,输出到CIR测定部219。
接着,CIR测定部219测定从解扩部218输出的导频信号的CIR,由通信模式决定部201根据CIR来决定通信模式。然后,由DRC信号形成部202形成与通信模式对应的号码的DRC信号。
DRC信号由调制部203进行调制,由扩频部204进行扩频,输出到DRC功率控制部205。DRC功率控制部205根据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表206中预先设定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和DRC信号的发送功率之比,来控制DRC信号的发送功率。
以下,说明发送功率表206的设定内容。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配有的发送功率表的内容的图。
在发送功率表206中,示出DRC号码和DRC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以DRC号码越大发送功率越高来设定。这里,在DRC号码中使用1~5,假设号码越大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即,将发送功率表206如下设定: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发送功率越高。
如上所述,由于存在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在基站中被选择的频度越高的倾向,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难以产生错误,使得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发送功率越高。由此,可以使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好的DRC信号的概率低于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的概率。换句话说,可以使错误接收被基站选择的频度高的DRC信号的概率低于错误接收被基站选择的频度低的DRC信号的概率。
发送功率表206中设定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通过与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之比来表示。这里,如图4所示,以DRC号码1~5中间的DRC号码3作为基准来进行设定,使得表示比DRC号码3小的号码的DRC信号用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而表示比DRC号码3大的号码的DRC信号用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高的发送功率来发送。即,这里,进行如下设定,使得表示线路质量比规定的线路质量(这里是与DRC号码3的DRC信号对应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用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而表示线路质量比规定的线路质量好的DRC信号用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高的发送功率来发送。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与现有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即,这里是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相比,通过设定使发送功率增加的DRC信号和使发送功率减少的DRC信号,使DRC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增减值的合计为±0dB,可以将DRC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与以往相比保持一定,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越难以产生错误。即,可以使上行线路的容量不比以往减少,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越难以产生错误。
于是,由于将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在图4中,为DRC号码1和2的DRC信号)用比以往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所以在远离基站位置存在的、发送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的可能性高的通信终端中,可以削减消耗功率。即,在发送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的通信终端中,对于以往原来要用高的发送功率发送的DRC信号来说,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使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比该高的发送功率低,所以可以极大地削减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
由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在基站中被选择的频度首先降低,所以即使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用比以往低的发送功率发送,对吞吐量的下降几乎不产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将表示上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好的DRC信号(在图4中,是DRC号码4和5的DRC信号)用比以往高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但是,表示上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好的DRC信号从靠近基站的通信终端发送的可能性高。通过上行线路通常进行的对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从靠近基站的通信终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即,以往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本身就低。因此,在发送表示上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好的DRC信号的通信终端中,即使增加以往本身低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由于DRC信号的发送功率依然低,消耗功率依然低,所以几乎不对功率消耗产生影响。
在DRC功率控制部205中,通过设定在发送功率表206中的比来调节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求DRC信号的发送功率。然后,在DRC功率控制部205中,以该求出的发送功率来控制从扩频部204输出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DRC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具体地说,例如,在从DRC信号形成部202输出到DRC功率控制部205的DRC信号的号码是5的情况下,以比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低2dB的发送功率来控制从扩频部204输出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
发送功率控制后的DRC信号在复用部210中与导频信号进行复用,由发送RF部211变频为无线频率,通过共用器212从天线213无线发送到基站。
从通信终端无线发送的信号由基站的天线111接收,经共用器110输入到接收RF部112。输入到接收RF部112的信号被变频到基带,由解扩部113用对DRC信号进行扩频的扩频码来进行解扩,输出到解调部114和接收功率计算部115。
解调部114对来自解扩部113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提取DRC信号,输出到分配部101。
这里,在通信终端中,由于将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用比以往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所以在基站中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的概率变高。如果根据错误接收的DRC信号进行通信资源的分配,那么如上所述,使下行线路的吞吐量下降。
因此,在接收功率计算部115中,测定解扩后的DRC信号的接收功率,并输出到不使用DRC检测部116。在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预先设定对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DRC信号(在图4中是DRC号码1的DRC信号)不产生错误的最低的接收功率来作为阈值。而且,在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检测接收功率比该阈值小的DRC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101。由不使用DRC检测部116检测出的DRC信号是分配部101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不使用的DRC信号。
在分配部101中,根据从解调部114提取出的DRC信号中除去由不使用DRC检测部116检测出的DRC信号所剩余的DRC信号,来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
于是,在本实施例的基站中,将接收功率比不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DRC信号的最低接收功率低的DRC信号除外。即,在本实施例的基站中,将容易产生错误的通知信号除外来决定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即使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DRC信号用比以往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也可以防止根据错误的DRC信号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发送功率越高地来发送,所以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越难以产生错误,可以降低在基站中被选择的频度高的DRC信号的差错发生率。因此,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DRC信号来决定通信资源分配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本实施例的基站也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的另一结构的方框图。即,也可以配有似然计算部301和不使用DRC检测部302来代替图2所示的接收功率计算部115和不使用DRC检测部116而构成基站。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2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5中,似然计算部301计算表示DRC信号的可靠性程度的似然,输出到不使用DRC检测部302。在不使用DRC检测部302中,预先设定在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DRC信号中不发生错误的最低的似然来作为阈值。而且,在不使用DRC检测部302中,检测比该阈值小的似然的DRC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101。
于是,在如图5所示那样构成本实施例的基站情况下,也呈现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变换成相对于其他DRC信号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发送。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包括代码字选择部401、代码字表402、调制部403和扩频部404,代替图3所示的调制部203、扩频部204、DRC功率控制部205和发送功率表206。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3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代码字选择部401参照代码字表402,将DRC信号形成部202形成的DRC信号变换成规定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403。调制部403对代码字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404。扩频部404对来自调制部4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210。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工作情况。
首先,说明代码字表402的设定内容。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配有的代码字表的内容的图。
在代码字表402中,表示DRC号码和DRC信号变换后的代码字的对应关系,以DRC号码越大,变换成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进行设定。这里,在DRC号码中使用1~5,假设号码越大,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即,对代码字表402进行设定,使得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变换成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
这里,代码间距离是各代码字间不同的比特数,最小代码间距离是某个代码字相对于其他所有代码字不同的最低比特数。具体地说,与DRC号码5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是‘111111111’,该代码字‘111111111’在与DRC号码1~4的DRC信号对应的任何一个代码字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最低也有6比特不同。因此,与DRC号码5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为6。同样,与DRC号码4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为3。
因此,与DRC号码4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相比,与DRC号码5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对其他代码字难以产生错误。即,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对其他代码字越难以产生错误。
在代码字选择部401中,将从DRC信号形成部202输出的DRC信号变换成代码字表402中设定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403。具体地说,例如,在从DRC信号形成部202输出的DRC信号是号码5的DRC信号的情况下,被变换成代码字‘111111111’。
变换后的代码字在调制部403中进行调制,在扩频部404中进行扩频。扩频后的代码字在复用部210中与导频信号进行复用,由发送RF部211变频为无线频率,经共用器212从天线213无线发送到基站。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变换成相对于其他DRC信号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发送,所以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DRC信号,越难以产生错误,可以降低在基站中被选择频度高的DRC信号的差错发生率。由此,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DRC信号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可以不增加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来降低基站中被选择频度高的DRC信号的差错发生率,所以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DRC信号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的可能性,而不增加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使代码字的代码长度一定来改变与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的出错率,所以在基站中不必根据各代码长度来配有多个解调系统,所以可以简化基站的装置结构。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根据除去决定通信资源分配时的DRC信号的发生率,将用于表重写的控制信号发送到通信终端,而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根据从基站发送的控制信号来重写发送功率表或代码字表的内容。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还包括检测率计算部501、控制信号形成部502、调制部503和扩频部504。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2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8中,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的检测率,输出到控制信号形成部502。即,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除外的DRC信号的发生率。控制信号形成部502根据检测率来形成用于表重写的控制信号(以下称为‘表重写信号’),输出到调制部503。调制部503对表重写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504。扩频部504对来自调制部5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还包括扩频部601、解调部602和表重写部603。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3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9中,解扩部601用对表重写信号进行扩频的扩频码对基带信号进行解扩,输出到解调部602。解调部602对来自解扩部601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提取表重写信号,输出到表重写部603。表重写部603根据表重写信号来重写发送功率表的内容。
下面,说明上述图8所示的基站和上述图9所示的通信终端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过程。
首先,基站的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的检测率,输出到控制信号形成部502。检测率例如可以根据规定时间中的检测次数来计算。
控制信号形成部502设定检测率的规定的阈值,比较该阈值和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出的检测率。而且,在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出的检测率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形成指示增加发送功率表206中设定的所有发送功率的表重写信号,输出到调制部503。即,在控制信号形成部502中,在除了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以外的DRC信号的发生率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形成指示将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比目前一律增加的表重写信号。
表重写信号由调制部503进行调制,由扩频部504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扩频后的表重写信号由复用部108进行与发送数据和导频信号的复用,由发送RF部109变频为无线频率,经共用器110从天线111无线发送到各通信终端。
从基站无线发送的无线信号由通信终端的天线213接收,经共用器212由接收RF部214变频到基带。基带信号由解扩部601进行解扩,由解调部602进行解调,提取表重写信号。提取出的表重写信号被输出到表重写部603。
然后,通过表重写部603,根据表重写信号来重写发送功率表206的内容。即,表重写部603使发送功率表206中设定的所有发送功率增加。
在上述说明中,表重写部603重写发送功率表206的内容,但也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表重写部603也可以形成重写图6所示的代码字表402的内容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基站的控制信号形成部502在检测率计算部501计算出的检测率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形成指示增大代码字表402中设定的所有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的表重写信号。即,控制信号形成部502在除了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以外的DRC信号的发生率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形成指示将与各DRC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一律比当前增大的表重写信号。然后,通信终端的表重写部603根据表重写信号来重写代码字表402的内容。即,表重写部603将代码字表402中设定的代码字重写为使最小代码间距离都比当前增大的代码字。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除了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以外的DRC信号的发生率,来重写发送功率表或代码字表的内容。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通信环境的变动,自适应地重写发送功率表或代码字表的内容。即,根据本实施例,在通信环境恶化,除了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时以外的DRC信号的发生率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增加各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或增大各DRC信号所对应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所以在通信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DRC信号的差错发生率。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率的规定的阈值可考虑通信系统应用的环境来适当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信号形成部502中还设定第2个规定的阈值,在检测率计算部501算出的检测率比该第2个阈值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指示减小所有发送功率表206中设定的发送功率的表重写信号。由此,在DRC信号的接收质量过高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降低DRC信号的发送功率,所以可以削减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使用DRC检测部116中的检测率来进行表的重写,但也可以根据从移动台发送的DRC信号内决定通信资源分配中使用的DRC信号的分布,来重写表,以便其分布成为最合适的分布。这种情况下,图8所示的基站包括使用DRC分布判定部来代替检测率计算部,使用DRC分布判定部根据从解调部114输出的DRC信号和从不使用DRC检测部116输出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决定通信资源分配中使用的DRC信号的分布,将表示该分布的信号输出到控制信号形成部502。控制信号形成部502根据表示从使用DRC分布判定部输出的分布的信号,来形成表重写信号。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的通信终端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息越提高发送功率来发送。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除了接收功率比规定的阈值低的CIR信息以外,进行通信资源的分配。
在上述实施例1中,通信终端根据CIR来决定通信模式,将与该决定的通信模式对应的DRC信号以规定的发送功率发送到基站,基站根据DRC信号来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由于DRC信号可以用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的其他信息(例如,下行线路的CIR)相比非常少的比特数来表示,所以通过使用DRC信号,具有能够提高上行线路的线路使用效率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通信终端需要形成决定通信模式的DRC信号,或需要配有用于决定通信模式的表或用于形成DRC信号的表等,所以存在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增大,装置规模增大的缺点。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将CIR信息以规定的发送功率发送到基站,基站在根据CIR信息决定了通信模式后,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由此,尽管存在上行线路的线路使用效率多少有些降低的缺点,但通信终端不需要决定通信模式并形成DRC信号,而且不必包括用于决定通信模式的表或用于DRC信号形成的表等,所以具有可以削减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减小装置规模的极大优点。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基站中比较多个终端的CIR信息,可靠地决定正确的通信模式,所以本实施例在各通信终端中不能根据CIR来简单地决定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和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的结构方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2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0中,解调部701对来自解扩部113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包含CIR信息的信号(以下称为‘CIR信号’),输出到分配部704。
接收功率计算部702测定解扩后的CIR信号的接收功率,输出到不使用CIR检测部703。在不使用CIR检测部703中,与实施例1同样设定规定的阈值,检测接收功率比该阈值低的CIR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704。
解扩部113、解调部701、接收功率计算部702和不使用CIR检测部703被设置于每个通信终端,从各个解调部701输出每个通信终端的CIR信号,从各个不使用CIR检测部703输出每个通信终端的检测结果。
分配部704根据从解调部701提取出的CIR信号中除去了不使用CIR检测部703检测出的CIR信号所得的CIR信号表示的CIR信息,来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分配。然后,分配部101根据决定的通信资源的分配,对缓冲器102指示输出下行发送数据,将CIR信息输出到通信模式决定部705。
通信模式决定部705根据从分配部704输出的CIR信息,决定表示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组合的通信模式,将表示该通信模式的信号输出到调制部706。通信模式决定部705根据决定的通信模式向自适应编码部103指示下行发送数据的编码方式,向自适应调制部401指示下行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调制部706对表示通信模式的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707。扩频部707对来自调制部706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108。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3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3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1中,CIR信息形成部801形成表示由CIR测定部219测定出的CIR的CIR信号,输出到调制部802和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调制部802对CIR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803。扩频部803对来自调制部802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参照表示CIR大小和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的发送功率表805,根据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来控制CIR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CIR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
解扩部807将基带信号用对表示通信模式的信号进行扩频的扩频码来进行解扩,将解扩后的信号输出到通信模式检测部808。通信模式检测部808对来自解扩部807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检测通信模式。然后,通信模式检测部808根据检测出的通信模式,向自适应解调部216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调方式,向自适应解码部217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码方式。
下面说明上述图10所示的基站和上述图11所示的通信终端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过程。
首先,在图11所示的通信终端中,CIR测定部219测定从解扩部218输出的导频信号的CIR,由CIR信息形成部801形成CIR信号。
CIR信号由调制部802进行调制,由扩频部803进行扩频,输出到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在发送功率表805中,与实施例1同样,表示CIR的大小和CIR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以CIR越大CIR信号的发送功率越高来进行设定。即,在发送功率表805中,与实施例1同样,按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号,发送功率越高来进行设定。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发送功率表805中设定的CIR信号的发送功率通过与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之比来表示。
在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中,通过从发送功率表805中设定的比来调节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来求CIR信号的发送功率。然后,在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中,以该求出的发送功率来控制从扩频部803输出的CIR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CIR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
发送功率控制后的CIR信号在复用部210中与导频信号进行复用,由发送RF部211变频为无线频率,通过共用器212从天线213无线发送到基站。
在图10所示的基站中,解调部701对来自解扩部113的输出信号进行解调,提取CIR信号,输出到分配部704。接收功率计算部702测定解扩后的CIR信号的接收功率,输出到不使用CIR检测部703。在不使用CIR检测部703中,与实施例1同样,将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CIR信号中不发生错误的最低接收功率作为阈值预先设定。然后,不使用CIR检测部703检测接收功率比该阈值小的CIR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704。不使用CIR检测部703检测出的CIR信号是分配部704决定通信资源分配时不使用的CIR信号。
分配部704根据表示从解调部701提取的CIR信号中除去不使用CIR检测部703检测出的CIR信号所得的剩余的CIR信号的CIR,来决定对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将CIR信息输出到通信模式决定部705。
通信模式决定部705根据从分配部704输出的CIR信息来决定通信模式,将表示该通信模式的信号输出到调制部706。表示通信模式的信号由调制部706进行调制,由扩频部707进行扩频,在复用部108中与发送数据和导频信号进行复用,由发送RF部109变频为无线频率,通过共用器110从天线111无线发送到通信终端。
在图11所示的通信终端中,由解扩部807对基带信号进行扩频,将解扩后的信号输出到通信模式检测部808。在通信模式检测部808中,来自解扩部807的输出信号被解调并检测通信模式,根据检测出的通信模式,向自适应解调部216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调方式,向自适应解码部217指示下行接收数据的解码方式。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样,由于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号,发送功率越高地来发送,所以可以降低在基站中使用的频度高的CIR信息的差错发生率。因此,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CIR信息来决定通信资源分配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样,由于将接收功率比不错误接收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CIR信号的最低接收功率低的CIR信号除外,所以即使用比以往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差的CIR信号,也可以防止根据错误的CIR信息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
本实施例的基站也可以为图12所示的结构。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的另一结构的方框图。即,形成包括似然计算部901和不使用CIR检测部902来代替图10所示的接收功率计算部702和不使用CIR检测部703的基站。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10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2中,似然计算部901计算表示CIR信号的可靠性状况的似然,输出到不使用CIR检测部902。在不使用CIR检测部902中,将在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最差的CIR信号中不发生差错的最低的似然作为阈值来预先设定。然后,不使用CIR检测部902检测比该阈值小的似然的CIR信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分配部704。
于是,在将本实施例的基站形成图12所示的结构情况下,也呈现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号,变换成相对于其他CIR信号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发送。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包括代码字选择部1001、代码字表1002、调制部1003和扩频部1004来代替图11所示的调制部802、扩频部803、CIR信息功率控制部804和发送功率表805。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11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代码字选择部1001参照代码字表1002,将CIR信息形成部801形成的CIR信号变换成规定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1003。调制部1003对代码字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1004。扩频部1004对来自调制部10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210。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工作情况。
与上述实施例2同样,在代码字表1002中,表示CIR的大小和CIR信号变换后的代码字的对应关系,按照CIR越大,将CIR信号变换成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设定。即,在代码字表1002中进行设定,使得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号,变换成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
在代码字选择部1001中,将从CIR信息形成部801输出的CIR信号变换成代码字表1002中设定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1003。变换后的代码字在调制部1003中进行调制,由扩频部1004进行扩频。扩频后的代码字在复用部210中与导频信号进行复用,由发送RF部211变频为无线频率,通过共用器212从天线213无线发送到基站。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同样,对于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越好的CIR信号,变换成相对于其他DRC信号的代码字的最小代码间距离越大的代码字来发送,所以可以降低在基站中使用频度高的CIR信息的差错发生率。由此,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CIR信息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同样,由于可以不增加CIR信号的发送功率来降低基站中使用频度高的CIR信息的差错发生率,所以可以降低根据错误的CIR信息来决定通信资源的分配的可能性,而不增加通信终端的消耗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同样,可以使代码字的代码长度一定来改变与各CIR信号对应的代码字的出错率,所以在基站中不必根据各代码长度来配有多个解调系统,可以简化基站的装置结构。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6~8的通信终端对于CIR信息中变化量越大的信息,在传播路径中越难以错误地发送。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6~8的通信终端对于表示CIR信息中越大值的信息,在传播路径中越难以错误地发送。
这里,‘变化量大的信息’和‘表示大的值的信息’,具体地说,例如在CIR值以小数值(例如8.7dB)表示的情况下,是整数部分(即,这里为‘8’)。这种情况下,整数部分的平均一个单位的变化量是1dB,小数部分的平均一个单位的变化量是0.1dB,所以整数部分成为‘变化量大的信息’。因此,在基站错误接收整数部分时,与错误接收了小数部分的情况相比,错误的程度变大,决定错误的通信模式的可能性变高。即,使下行线路的吞吐量下降的可能性变高。
通常,将CIR信息变换成比特数有限的代码字发送到基站。在CIR信息的发送中能够使用的发送功率或扩频码的扩频率上也有限制。因此,难以存在使所有CIR信息都不产生错误的限度。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6~8中,在发送有关CIR信息的上述限制内,对于上述限制内‘变化量越大的信息’,在传播路径中越难以错误地发送,以便在CIR信息中即使仅接收‘变化量大的信息’(即,表示粗略的值的信息),也可以正确地接收。
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变换成代码长度越长的代码字来发送。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方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11相同的结构附以与图1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4中,CIR信号形成部1101将CIR测定部219测定的CIR值变换成代码字并形成CIR信号,将形成的CIR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10。此时,CIR信号形成部1101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变换成代码字长度越长的代码字并形成CIR信号。
下面,说明CIR信号形成部1101的结构。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
在图15中,高位信息生成部1201在从CIR测定部219输出的CIR值中将高位的值输出到6比特编码部1203。低位信息生成部1202在从CIR测定部219输出的CIR值中将低位的值输出到4比特编码部1204。具体地说,例如在从CIR测定部219输出的CIR值为8.7dB的情况下,高位信息生成部1201将‘8’这样的整数部分的值输出到6比特编码部1203,低位信息生成部1202将‘4’这样的小数部分的值输出到4比特编码部1204。
6比特编码部1203将从高位信息生成部1201输出的值(这里为‘8’)变换成6比特的代码字,将6比特的代码字输出到时间复用部1205。4比特编码部1204将从低位信息生成部1202输出的值(这里为‘4’)变换成4比特的代码字,将4比特的代码字输出到时间复用部1205。这里,假设表示CIR值能够使用的比特数为10比特。
时间复用部1205通过在1时隙的前半部分中存储6比特的代码字,在接续前半部分的后半部分中存储4比特的代码字,将CIR值的整数部分的代码字(即,高位值所对应的代码字)和CIR值的小数部分的代码字(即,低位值所对应的代码字)进行时间复用。然后,时间复用部1205将时间复用过的10比特的代码字作为CIR信号输出到调制部1206。这里,假设由10比特来构成1时隙,用前半6比特表示CIR值的整数部分,用后半4比特表示CIR值的小数部分。
调制部1206对CIR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到扩频部1207。扩频部1207对来自调制部1206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复用部210。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通信终端的工作情况。
在6比特编码部1203中,将CIR值中高位的值(这里为‘8’)变换成6比特的代码字。另一方面,在4比特编码部1204中,将CIR值中低位的值(这里为‘4’)变换成4比特的代码字。
由于6比特表示的代码字的种类有26个,4比特表示的代码字的种类有24个,所以6比特表示的代码字可以增大各代码字间的最小代码间距离。因此,6比特表示的代码字与4比特表示的代码字相比,对于其他代码字不易产生错误。即,在本实施例中,CIR值中高位的值难以产生错误。
于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在表示CIR值能够使用的10比特的限制内,通过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变换成代码长度越长的代码字,从而对于变化量越大的高位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由此,在传播路径中,例如即使在CIR信号中产生差错,基站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能够正确接收的概率越高,可以将CIR值错误的程度抑制得小。因此,在基站中,可以降低决定错误的通信模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将高位的值变换成6比特的代码字,将低位的值变换成4比特的代码字。但是,如果与高位的值对应的代码字的比特数比与低位的值对应的代码字的比特数多,那么在它们的比特数上没有特别限制。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7的通信终端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越提高发送功率来发送。
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与实施例6的通信终端只有CIR信号形成部1101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说明CIR信号形成部1101。
图16是表示部分实施例7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15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6所示的CIR信号形成部1101将CIR测定部219测定的CIR值变换成代码字后,对于位数越高的值,越提高发送功率并形成CIR信号。
在图16中,5比特编码部1301将从高位信息生成部1201输出的值变换成5比特的代码字,将5比特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1303。5比特编码部1302将从地位信息生成部1202输出的值变换成5比特的代码字,将5比特的代码字输出到调制部1304。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高位的值和低位的值都被变换成5比特的代码字,所以从代码字来看,在两者间没有出错率之差。
调制部1303对从5比特编码部1301输出的代码字进行调制,输出到高位扩频部1305。调制部1304对从5比特编码部1302输出的代码字进行调制,输出到低位扩频部1306。
高位扩频部1305对来自调制部13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高位功率控制部1307。地位扩频部1306对来自调制部1304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低位功率控制部1308。此时,高位扩频部1305和低位扩频部1306使用扩频率相同而种类不同的扩频码分别进行扩频处理。即,CIR值的高位的值和低位的值用扩频率相同而种类不同的扩频码来扩频。
高位功率控制部1307根据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来控制表示CIR值的高位的值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信号输出到代码复用部1309。低位功率控制部1308根据从导频功率控制部209输出的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来控制表示CIR值的低位的值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信号输出到代码复用部1309。发送功率的具体控制方法将后述。
代码复用部1309将表示CIR值的高位的值的信号和表示低位的值的信号在同一时间带复用。即,代码复用部1309将表示高位的值的信号和表示低位的值的信号进行代码复用。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通信终端的工作情况。
在高位功率控制部1307中,表示CIR值的高位的值的信号按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高规定值的发送功率来控制。在低位功率控制部1308中,表示CIR值的低位的值的信号按比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低规定值的发送功率来控制。即,对于CIR值内位数越高的值,越提高发送功率。
于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通过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越提高发送功率来发送,从而可以对于变化量越大的高位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由此,在传播路径中,例如即使在CIR信号中产生差错,在基站中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可以正确接收的概率越高,可以将CIR值的错误程度抑制得小。因此,在基站中,可以降低决定错误的通信模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与以往的CIR信号的发送功率(即,这里为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相比,通过对于高位的值,提高发送功率,对于低位的值,仅降低对于高位的值提高部分的发送功率,使发送功率的增减值的合计为±0dB,从而使CIR信号整体的发送功率与以往的CIR信号的发送功率保持相同。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使CIR信号的发送功率与以往保持相同,对于位数越高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即,可以对于位数越高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而不使上行线路的容量比以往减少。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通信终端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用扩频率越高的扩频码进行扩频来发送。
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与实施例6和7的通信终端只有CIR信号形成部1101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说明CIR信号形成部1101。
图17是表示部分实施例8的通信终端的CIR信号形成部的结构方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图15和图16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7所示的CIR信号形成部1101将CIR测定部219测定的CIR值变换成代码字后,对于位数越高的值,用扩频率越高的扩频码进行扩频并形成CIR信号。
在图17中,高位扩频部1401对来自调制部130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时间复用部1205。低位扩频部1402对来自调制部1304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输出到时间复用部1205。此时,高位扩频部1401用与低位扩频部1402中使用的相同种类、并且扩频率比低位扩频部1402的扩频率高的扩频码来进行扩频处理。即,CIR值的高位的值用高于低位的值的扩频率来进行扩频。由此,对于位数越高的值,在传播路径中越难以产生错误。
于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通过对于CIR值内位数越高的值越提高扩频率来发送,从而对于变化量大的高位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由此,在传播路径中,例如即使在CIR信号中产生差错,基站对于CIR值中位数越高的值能够正确接收的概率越高,也可以将CIR值错误的程度抑制得小。因此,在基站中,可以降低决定错误的通信模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与以往的CIR信号的扩频率相比,对于高位的值提高扩频率,对于低位的值仅降低对于高位的值的扩频率高的部分。于是,可保证1时隙中传送的数据量与以往的CIR信号相等。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对于位数越高的值越难以错误地发送,而不减少1时隙中传送的数据量。
再有,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和上述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组合来实施。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4的通信终端和上述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组合来实施。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6~8的通信终端分别组合来实施。此外,与上述实施例3同样,根据来自基站的控制信号,可适当重写上述实施例4的通信终端配有的发送功率表和上述实施例5的通信终端配置的代码字表。
在上述实施例1~8中,说明了将导频信号进行时间复用的情况,但上述实施例1~8不限于此,也适用于导频信号被代码复用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1~8中,作为表示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值,使用CIR,但并不限于此,如果是表示接收质量的值,使用任何值都可以。
在上述实施例1~5中,将不使用DRC检测部和不使用CIR检测部中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作为固定值,但也可以根据DRC信号的差错率或CIR信号的差错率来自适应地改变阈值。
在上述实施例6~8中,在对各代码字进行复用时,也可以对使用时间复用和代码复用的某一个来进行复用。
在上述实施例6~8中,举例说明了以整数部分1位、小数部分1位表示的CIR值。但是,并不限于此,上述实施例6~8对于以多位表示的CIR值都能够实施。
在上述实施例6~8中,说明了将CIR值的位数高的值作为‘变化量大的信息’。但是,‘变化量大的信息’不一定与位数的大小相对应。例如,在首先以每次变化2dB的值来表示0dB、2dB、4dB、6dB...的粗略的值,对于该粗略的值附加表示有无增加1dB的信息,并采用以整数来表示CIR值的方法的情况下,每次变化2dB的值成为‘变化量大的信息’。在该方法中,例如在表示7dB的CIR值的情况下,将表示6dB的信息和表示有增加1dB的信息的包含两个信息的CIR信号发送到基站。此时,通信终端装置与上述实施例6~8相同,与表示增加1dB的信息相比,难以错误地发送表示6dB的信息。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在根据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将通信资源分配给各通信终端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下行线路的吞吐量的下降。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8月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0-234420和2000年9月20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0-285405。它们的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2)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测定单元,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并输出用于表示测定出的所述接收质量的、由多个比特构成的信息;
编码单元,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来获得代码字;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代码字,
所述编码单元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以使所述多个比特中的最高位的比特所受的传播路径上的差错的影响比其它比特所受的该影响小。
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测定步骤,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并输出用于表示测定出的所述接收质量的、由多个比特构成的信息;
编码步骤,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来获得代码字;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代码字,
在所述编码步骤中,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以使所述多个比特中的最高位的比特所受的传播路径上的差错的影响比其它比特所受的该影响小。
CN2009100084580A 2000-08-02 2001-08-02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1489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420/00 2000-08-02
JP2000234420 2000-08-02
JP2000285405A JP3426200B2 (ja) 2000-08-02 2000-09-20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85405/00 2000-09-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1816A Division CN100469169C (zh) 2000-08-02 2001-08-02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9250A true CN101489250A (zh) 2009-07-22
CN101489250B CN101489250B (zh) 2012-04-18

Family

ID=4089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8458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489250B (zh) 2000-08-02 2001-08-02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4536821B2 (zh)
CN (1) CN1014892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5922B1 (en) * 1997-02-11 2002-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link rate scheduling
US6574211B2 (en) * 1997-11-03 2003-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201954B1 (en) * 1998-03-25 2001-03-13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estimate of the signal strength of a received sig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78684A (ja) 2009-11-26
CN101489250B (zh) 2012-04-18
JP2009284537A (ja) 2009-12-03
JP4536821B2 (ja) 2010-09-01
JP4482610B2 (ja)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169C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978630B (zh) 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CN101048963B (zh) 用于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质量和执行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P1422898B1 (en)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0353809C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移动台装置及基站装置
EP1946577B1 (en) Selec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50105483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N1965602A (zh) 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640940A (zh) 多用户联合映射时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基站
CN101601203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上发射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51807A (zh) 通过相位调制复用来利用多用户分集
KR20070002078A (ko) 최소 리소스 파라미터로 스케쥴링 알고리즘을 수행하는방법 및 그 계산 방법
KR20070074892A (ko) 공간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무선주파수 밴드 자원을 병합하여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030042446A (ko) 무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전력을 조절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0810216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77513A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JP2003224516A (ja) 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448284A (zh) 对通讯系统中的反馈建立信道质量指示器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89250B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KR20040055112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과부하 방지 방법
CN100483987C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
RU2341029C2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алгоритм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с минимальным параметром ресурс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вычисления
CN111492695A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8141313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1990303B (zh)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7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INVEN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7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Yingweite SP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INVENT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