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587A -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3587A
CN101483587A CNA2008101888630A CN200810188863A CN101483587A CN 101483587 A CN101483587 A CN 101483587A CN A2008101888630 A CNA2008101888630 A CN A2008101888630A CN 200810188863 A CN200810188863 A CN 200810188863A CN 101483587 A CN101483587 A CN 101483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ag
network node
tag set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88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3587B (zh
Inventor
戴弘林
樊斌
李华
葛武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888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3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3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3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5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和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发送无效报文,相对提高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太网协议的IEEE802.1Q标准中,Tag被定义为包括:用户优先级(UP,User Priority)、规范格式指示器(CFI,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和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三个字段。其中,UP字段为3位,可表示8个优先级;CFI字段为1位;VLAN ID为12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VLAN ID字段的取值称为Tag取值。
Tag主要是用于对报文进行识别标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Tag不同取值范围所标识的意义,可将不同类型报文打上相应取值的Tag。使得网络连接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在接收到报文后,能够根据所述报文的Tag取值判断出报文的类型,进而方便对报文进行后续的操作。
为了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还可以为报文打上多层Tag,每层Tag都具有相应的标识意义。例如,为了便于区别报文类型,可为报文打上两层Tag,内层Tag可以用于标识用户所属VLAN,外层Tag可以用于标识业务类型,网络连接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报文后,根据Tag的取值判断出报文的业务类型,进而确定如何转发或者直接丢弃。
为了方便网络连接设备对不同类型的报文进行区别处理,通常会为网络连接设备的各个接口配置Tag集合,网络连接设备只处理接口接收的报文的Tag值在该接口配置的Tag集合取值范围内的报文;对于接收到的报文的Tag值不在该接口配置的Tag集合取值范围内的报文,通常丢弃。
例如,在以太网中经常会出现两台路由器直连的场景,具体可如图1所示,路由器110的接口10和路由器120的接口20互联,其中,路由器110的接口10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1 to 600>},表示路由器110会处理接口10接收的内层Tag为1到600,外层Tag为1000的所有报文;路由器120的接口20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200 to 500>},表示路由器120会处理接口20接收的内层Tag为200到500,外层Tag为1000的所有报文,路由器110的接口10和路由器120的接口20配置的Tag集合不完全对等。在这种情况下,路由器110可能会向路由器120发送满足内层Tag为1到600,外层Tag为1000的报文,而路由器120则只会处理通过接口20接收的满足内层Tag为200到500,外层Tag为1000的报文,而丢弃通过接口20接收的不满足内层Tag为200到500,外层Tag为1000的报文。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对于互联的两个路由器接口配置的Tag集合不完全对等的情况,由于路由器不明确其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导致互联双方可能会相互发送一些对端设备不会处理的报文(可称为无效报文),会消耗有限的系统资源,也相对降低了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的发送,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接口A和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接收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本端的接口A和所述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比较获得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记录单元,用于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本端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接口A和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记录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节点。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通信的两个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所述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接口的有效Tag集合去判断报文的有效性或者报文Tag对应链路的有效性,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的发送,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以太网中两台路由器直连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的发送,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10、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且不局限于此。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可以是通过直连的方式通信,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设备转发报文的方式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可以约定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通信协议,约定的通信协议可以是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Protocol),或者其它私有协议,且不局限于此。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交互的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所有报文的数据格式基于其约定的通信协议。
步骤220、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
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按照约定的报文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获得该有效性协商报文中携带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也就是接口A和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
步骤230、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第一网络节点记录有效Tag集合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接口有效Tag集合中的每个Tag对应的链路可以称为该接口的有效链路。由于接口A和接口B互联,接口A的有效链路也可称为接口B的有效链路,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也可称为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携带了有效Tag集合范围内的Tag的报文也可称为接口A和接口B的有效报文。
可以看出,通过将通信的两个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接口的有效Tag集合去判断报文的有效性或者报文Tag对应链路的有效性,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相互发送无效报文,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综合实施例,本实施以两台路由器直连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路由器A的接口A1和路由器B的接口B1直连,但不限于此。路由器A和路由器B之间可以约定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通信协议,约定的通信协议可以是网际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或者其它私有协议,且不局限于此。路由器A和路由器B之间发送的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所有报文的数据格式基于其约定的通信协议。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01、路由器A接收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
由于路由器A的接口A1和路由器B的接口B1互联,因此路由器A可以通过接口A1接收路由器B通过接口B1发送的,携带有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的有效性协商报文。当然路由器A也可以通过其它接口,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的有效性协商报文。
例如,假设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1to 600>、<pe-cid 2000 ce-vid 300 to 800>},表示路由器A会处理通过接口A1接收的满足内层Tag为1到600,外层Tag为1000、以及内层Tag为300到800,外层Tag为2000的所有报文;假设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400 to 1000>},表示路由器B会处理通过接口B1接收的满足内层Tag为400到1000,外层Tag为1000的所有报文。
当然,接口配置的Tag集合不局限于两层Tag,也可以单层或者两层以上,例如,如果接口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 to 2000>},表示路由器会处理通过该接口接收的满足外层Tag为1到2000内的所有报文,以此类推。
步骤302、路由器A解析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
路由器A可以按照约定的报文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获得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如果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有相同的部分,则获得的Tag交集为非空集合,所述Tag交集为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相同部分;如果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没有相同的部分,则获得的Tag交集为空集。
例如,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1 to600>、<pe-cid 2000 ce-vid 300 to 800>},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400 to 1000>},两个Tag集合有相同的部分,获得的Tag交集为{<pe-cid 1000 ce-vid 400 to 600>}。
可以认为,获得的Tag交集为接口A1和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Tag取值在接口A1和接口B1的Tag交集范围内的报文可称为接口A1和接口B1的有效报文,如果由路由器A通过接口A1接收到有效报文,路由器A会处理该报文;如果由路由器B通过接口B1接收到有效报文,路由器B也会处理。
步骤303、路由器A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路由器A可以将通过比较获得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作为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记录有效Tag集合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生成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可以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以及记录Tag信息的Tag字段,举例来说,如果有多层Tag,则可以有多个Tag字段,所述链路状态表还可以包括用于记录链路状态的链路状态字段,有效Tag集合中的各个Tag值代表的链路可称为有效链路,有效链路对应的Tag为有效Tag;属于接口A1配置的Tag集合,但不属于有效Tag集合的Tag值代表的链路可称为无效链路,无效链路对应的Tag为无效Tag。有效链路的链路状态可用Up标识,无效链路的链路状态可用Down标识。
例如,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可以如表1所示,但不局限于此:
表1
 
接口 外层Tag 内层Tag 链路状态
A1 1000 1 Down
A1 1000 400 Up
A1 1000 600 Up
A1 1000 1000 Down
A1 2000 1 Down
...... ...... ...... ......
利用链路状态表,可以记录接口、Tag、链路状态的对应关系,通过查询链路状态表,可以获知该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中,哪些Tag是有效的,哪些Tag是无效的,进而方便后续的操作。
进一步的,可以利用链路状态表来控制报文的发送。例如,路由器A在准备通过接口A1发送报文之前,可以先查询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有效,则通过接口A1发送该报文;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无效,则放弃通过接口A1发送该报文。
当然,接口的链路状态表也可以只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用于记录有效Tag信息的Tag字段,表中记录的所有Tag对应的链路都是有效的,这样可以相对简化链路状态表的表项。
进一步的,特可以利用只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和用于记录有效Tag信息的Tag字段的链路状态表来控制报文的发送。例如,路由器A准备通过接口A1发送报文之前,先查询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在链路状态表中有匹配记录,说明该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有效,则通过接口A1发送该报文;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在链路状态表中没有匹配记录,说明该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无效,则放弃通过接口A1发送该报文。
步骤304、路由器B接收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携带有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同样,由于路由器A的接口A1和路由器B的接口B1直连,因此路由器B可以通过接口B1接收路由器A通过接口A1发送的有效性协商报文,该有效性协商报文可以携带有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携带有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信息和/或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当然,路由器B也可以通过其它接口,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信息和/或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的有效性协商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路由器B接收携带有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的有效性协商报文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是在步骤301之前或之后的任意时刻。
步骤305、路由器B记录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
如果路由器B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是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路由器B解析出报文中携带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通过将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两个Tag集合的Tag交集,所述Tag交集就是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路由器B可以记录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
如果路由器B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是路由器A的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或者是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由于接口A1和接口B1是互联的,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也就是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因此,路由器B可以将接收到的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路由器B记录接口B1有效Tag集合的方式也可以是任意的,例如,类似的,可以生成用于记录接口B1有效Tag集合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的形式可以与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相同。
例如,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可以如表2所示,但不局限于此:
表2
 
接口 外层Tag 内层Tag 链路状态
B1 1000 1 Down
B1 1000 400 Up
B1 1000 600 Up
B1 1000 1000 Down
...... ...... ...... ......
进一步的,可以利用链路状态表来控制报文的发送。例如,路由器B在准备通过接口B1发送报文之前,可以先查询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有效,则通过接口B1发送该报文;如果发现报文的Tag值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无效,则放弃通过接口B1发送该报文。
当然,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也可以只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用于记录有效Tag信息的Tag字段,表中记录的所有Tag对应链路的链路状态都是有效的。
步骤306、相互发送有效性协商报文,用于进行对账。
如果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发生了变化(例如,重新进行了配置),路由器A可以将接口A1新配置的Tag集合和预先接收的路由器B的接口B1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接口A1新的有效Tag集合,相应更新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
路由器A可以向路由器B发送有效性协商报文,通知路由器B,接口A1配置的Tag集合发生了变化,上述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内容可以是路由器A的接口A1新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是路由器A通过比较获得的接口A1新的有效Tag集合信息、或者是更新后的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且不限于此。
当然,路由器A也可以定时的向路由器B发送有效性协商报文,该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内容可以是路由器A的接口A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路由器A当前有效Tag集合信息、或者是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且不限于此,定时的长短可以根据情况具体设定和改变。
在接收到路由器A接口A1的上述有效性协商报文后,路由器B解析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可以进一步判断接口B1的有效Tag集合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则可以更新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
当然,如果路由器B的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发生了变化,路由器B也可以通过比较,获得接口B1新的有效Tag集合,相应更新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
类似的,路由器B也可以在接口B1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发生了变化后,向路由器A发送携带有接口B1改变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的有效性协商报文,路由器A在接收到上述有效性协商报文后,与路由器B的处理方式相似,可以判断接口A1的有效Tag集合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则更新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
例如,路由器A的接口A1的Tag集合被重新配置为{<pe-cid 1000 ce-vid 300to 900>、<pe-cid 2000 ce-vid 300 to 800>},将新配置的Tag集合和预先接收的路由器B的接口B1配置的Tag集合{<pe-cid 1000 ce-vid 400 to 1000>}进行比较,获得接口A1新的有效Tag集合为{<pe-cid 1000 ce-vid 400 to 900>},同步更新的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可以如表3所示,但不局限于此:
表3
 
接口 外层Tag 内层Tag 链路状态
A1 1000 300 Down
A1 1000 400 Up
A1 1000 900 Up
A1 1000 1000 Down
A1 2000 1 Down
...... ...... ...... ......
路由器B接收到携带有路由器A的接口A1新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是路由器A通过比较获得的接口A1新的有效Tag集合信息、或者是更新后的接口A1的链路状态表后,也可以更新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表2),更新后的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可以如表4所示,但不局限于此:
表2
 
接口 外层Tag 内层Tag 链路状态
 
B1 1000 1 Down
B1 1000 400 Up
B1 1000 900 Up
B1 1000 1000 Down
...... ...... ...... ......
进一步的,路由器A或路由器B还可以向其他互联的网络节点发布链路状态报文,所述链路状态报文可以携带有所述接口A1或者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发布链路状态报文的方式可以是:在其他网络节点请求获得接口A1或者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时,例如在接收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后;或者是在接口A1和接口B1的链路状态表更新时;或者是定时的向其他网络节点发布链路状态报文。
可以看出,通过链路状态表的发布机制,其他网络节点可以根据链路状态表获知各个接口的链路状态,可以相对减少各个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的发送,提高系统效率。
进一步的,如果有路由器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确定其有效Tag集合,生成各个接口的链路状态表,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照上述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两台路由器互联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的,上述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两台交换机互联的场景,或者交换机和路由器互联的场景,且不局限于此。
可以看出,通过将通信的两个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接口的有效Tag集合去判断报文的有效性或者报文Tag对应链路的有效性,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相互发送无效报文,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利用链路状态表来记录接口的有效Tag集合,链路状态查询方便;定时或者在更新时,向其他网络节点发布接口的链路状态表,可以相对减少各个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发送,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实施例三、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本端的接口A和所述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本端、对端网络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且不局限于此。所述接口A和所述接口B可以是通过直连的方式通信,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设备转发报文的方式进行通信。本端、对端网络节点可以约定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通信协议,约定的通信协议可以是网际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或者其它私有协议,且不局限于此。本端、对端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的用于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所有报文的数据格式基于其约定的通信协议。
比较获得单元420,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
所述比较获得单元420可以按照约定的报文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有效性协商报文,获得该有效性协商报文中携带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也就是接口A和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
记录单元430,用于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所述记录单元430记录有效Tag集合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接口的有效Tag集合中的每个Tag对应的链路可以称为该接口的有效链路。
由于接口A和接口B通信,接口A的有效链路也可称为接口B的有效链路,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也可称为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携带了有效Tag集合范围内的Tag的报文也可称为接口A和接口B的有效报文。
举例来说,所述记录单元430可以包括:生成子单元431和记录子单元432。
生成子单元431,用于生成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和用于记录有效Tag信息的Tag字段;
记录子单元432,用于利用所述链路状态表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所述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40,用于向所述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
对端网络节点可以接收和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并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所述网络节点也还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450,用于向所述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信息和/或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对端网络节点可以接收和解析所述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所述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第一更新单元460,用于在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改变时,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所述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第二更新单元470,用于接收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新的链路状态表,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后的有效Tag集合;根据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信息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所述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发布单元480,用于向互联的网络节点发布链路状态报文,所述链路状态报文携带有更新的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所述发布单元480发布链路状态报文的方式可以是:在其他网络节点请求获得接口A链路状态表时,或者是在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更新时,或者是定时的向其他网络节点发布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网络节点各个模块所述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四、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510,用于向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本端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接口A和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接收单元520,用于接收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对端网络节点解析接收到的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后,将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所述Tag交集就是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
记录单元530,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举例来说,所述记录单元530可以具体用于生成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和用于记录有效Tag集合的Tag字段;利用所述链路状态表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举例来说,所述发送单元510还用于在接口A配置的Tag集合改变时,向对端网络节点发送携带有接口A改变配置的Tag集合信息的有效性协商报文。
举例来说,所述记录单元530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有效性协商报文更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网络节点各个模块所述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可以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网络节点,或者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网络节点。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可以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网络节点,和,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网络节点。
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其中,
第一网络节点,用于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该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该接口A和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第二网络节点,用于接收上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解析该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上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上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上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上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上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向上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该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上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上述第一网络节点还用于接收上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解析该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上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上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信的两个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能够明确网络节点的接口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有效范围,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接口的有效Tag集合去判断报文的有效性或者报文Tag对应链路的有效性,进而可以尽量避免网络节点间相互发送无效报文,相对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有效报文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利用接口的链路状态表来记录该接口的有效Tag集合,链路状态查询方便;定时或者在更新时,向其他网络节点发布接口的链路状态表,可以相对减少各个网络节点间无效报文发送,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信息发布方式灵活,实现方案多种多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
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包括:
生成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和用于记录有效Tag集合的Tag字段,利用所述链路状态表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信息和/或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改变时,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新的链路状态表,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后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解析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并根据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信息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互联的第三网络节点发布链路状态报文,所述链路状态报文携带有更新的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8、一种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网络节点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接口A和第二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接收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9、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本端的接口A和所述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比较获得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将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进行比较,获得所述接口B当前配置的Tag集合和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的Tag交集;
记录单元,用于将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单元包括:
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所述链路状态表包括用于记录接口信息的接口字段和用于记录有效Tag集合的Tag字段;
记录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链路状态表将所述获得的Tag交集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三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信息和/或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改变时,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接收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新的链路状态表,或者携带有所述接口B更改配置后的有效Tag集合;根据所述第四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的信息更新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
发布单元,用于向互联的网络节点发布链路状态报文,所述链路状态报文携带有更新的所述接口A的链路状态表。
16、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对端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一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本端的接口A当前配置的Tag集合信息,所述接口A和对端网络节点的接口B通信;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携带有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信息;
记录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有效性协商报文,并将解析出的所述接口B的有效Tag集合作为所述接口A的有效Tag集合进行记录。
17、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或者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节点。
CN2008101888630A 2008-12-30 2008-12-30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3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88630A CN1014835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88630A CN1014835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587A true CN101483587A (zh) 2009-07-15
CN101483587B CN101483587B (zh) 2012-01-25

Family

ID=4088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88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35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358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28A (zh) * 2011-05-04 2011-11-0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414646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服务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4618209A (zh) * 2013-11-05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41874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an id字段的扩展vlan策略划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524A (zh) * 2005-08-11 2007-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接口协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72326A (zh) * 2008-05-08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链路传输报文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28A (zh) * 2011-05-04 2011-11-0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238028B (zh) * 2011-05-04 2013-10-2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414646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服务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3414646B (zh) * 2013-08-14 2016-07-06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服务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4618209A (zh) * 2013-11-05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15067157A1 (zh) * 2013-11-05 2015-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41874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an id字段的扩展vlan策略划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587B (zh) 201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irani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architectures, protocols and standards
KR100991714B1 (ko) Rfid/usn 인프라 구조에서의 센서노드 관리 시스템및 방법과 이에 사용되는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
Ruta et al. Enabling the Semantic Web of Things: framework and architecture
Ganz et al. Context-aware management for sensor networks
CN102098349A (zh) 地址映射方法及接入业务节点
Al-Kaseem et al. End-to-end delay enhancement in 6LoWPAN testbed using programmable network concepts
CN105659529A (zh) 通过中央控制的ad-hoc按需路由
CN102185749A (zh) 采用树形拓扑关系避免路由环路的方法
Alahari et al. A survey on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i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N101483587B (zh)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Sadok et al. A middleware for industry
CN103391245A (zh) 网络域内构建多态路由的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4205729B (zh) 网络中的设备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2547701B1 (ko)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발견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04426762A (zh) 一种传输、接收元数据的方法、开放流逻辑交换机
Butt Provision of adaptive and context-aware service discovery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16455817A (zh) 一种软件定义云网融合架构及路由实现方法
Sanchez-Loro et al. Can Future Internet be based on constrained networks design principles?
Garg et al. A review on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wireles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Rodrigues et al. Zigzag: A middleware for service discovery in future internet
KR101673755B1 (ko) Dds 기반의 사물 인터넷의 네트워크와 지그비 네트워크와의 연동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Troxel et al. Adaptive dynamic radio open-source intelligent team (ADROIT): Cognitively-controlled collaboration among SDR nodes
Kipongo et al. Efficient topology discovery protocol for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3731510A (zh) 一种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层数据交互方法
Gajewski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to objects and services in the IoT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