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2759A -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2759A
CN101482759A CNA200910078126XA CN200910078126A CN101482759A CN 101482759 A CN101482759 A CN 101482759A CN A200910078126X A CNA200910078126X A CN A200910078126XA CN 200910078126 A CN200910078126 A CN 200910078126A CN 101482759 A CN101482759 A CN 101482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tate
greenhouse
parameter
n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81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2759B (zh
Inventor
赵春江
田宏武
乔晓军
王成
张馨
杨月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09100781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2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2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白天开始和夜间开始时间参数,并根据所述时间参数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划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控制条件实现对两种类型设备的条件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本发明可根据白天和夜间温室环境控制的不同特点实现温室环境白天和夜间两种控制模式,通过对不同的模式下不同类型的温室调控设备(包括正反转型和直接开闭型)运行方式的设计和设备间关联运行逻辑的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实现对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技术是设施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其目的是根据作物不同时期对气候的量化要求,通过对温室环境参数(主要为温度、湿度、光照)的调控营造适合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从而使作物能部分或全部克服外界气候环境的制约,同时又要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目前基于计算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对使用者要求较高、系统结构复杂、投资大等缺点,同时多数自动控制系统只针对单个设备进行单条件上下限控制,缺少设备间的协调联动控制,执行机构动作频繁,对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是以温室环境参数为调控目标,以调控设备为控制手段的环境控制类产品,主要用于不同类型的温室环境调控。目前,国内温室环境自动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基于目标传感器限值的全天候控制方式,即通过对目标环境参数设定上限和下限值,当相关传感器的实测值超上限或超下限时执行设备的起停,设备的运行多采取“回差控制”的方式,即当实际的环境参数调节到理想回差范围内才停止设备动作,在调节期间设备处于始终运行状态,由于温室环境是一个大的滞后系统,一步到位的方式使环境参数达到理想状态后参数会继续变化,即没有在温室内环境相对稳定时再对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使得执行机构动作频繁并且会导致环境状态的“抖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可根据白天和夜间温室环境控制的不同特点实现温室环境白天和夜间两种控制模式,通过对不同的模式下不同类型的温室调控设备(包括正反转型和直接开闭型)运行方式的设计和设备间关联运行逻辑的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实现对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及状态输入模块,用于对连接的传感器信号及状态输入信号进行实时采集;按键及液晶显示人机界面模块,用于设置不同的控制逻辑、系统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并对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和刷新;主控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及状态输入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和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后,向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发送控制信息;外部时钟,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时钟基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设置的参数和定时保存的传感器历史数据;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对外部中间继电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状态输入信号为外部有源或无源开关量状态信号;所述装置能够自动识别连接的传感器,并根据实际连接情况调整数据显示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温室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白天开始和夜间开始时间参数,并根据所述时间参数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划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阶段;当系统处于白天阶段时,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当系统处于夜间阶段时,对于正反转设备以时间为基准进行控制,对于直接开闭设备根据实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当系统处于白天阶段时,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具体包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控制条件;将当前的环境参数值与设定的条件限制进行比较,并根据当前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判断是否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如果一致,则保持当前状态;否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判断是否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正反转设备应该执行正向打开动作时,如果当前对应的正反转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为打开、开等待或开停止状态,则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当正反转设备应该执行反向关闭动作时,如果当前正反转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为关闭、关等待或关停止状态,则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
其中,对于所有正反转设备和直接开闭设备,其自身的运行属性都是以时间为基准的;当检测到有设备启动标志启动运行时,启动设备运行时间倒计时;当倒计时时间溢出后,根据设备当前所处状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当系统处于夜间阶段时,对于正反转设备还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最大开度和最低温度两个优先参数,对正反转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备的自动校准过程,具体为:默认设备当前处于全部打开状态,将正反转设备从开度100%无步间等待地关闭至全关状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备联动过程,具体为: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预先设定的不同设备的控制逻辑,建立设备间关联关系对多个设备进行控制输出,控制所述多个设备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恶劣气候保护过程,具体为:选择特殊天气模式;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恶劣天气,如果是,则忽略设定的控制逻辑,将指定的当前不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正反转设备无条件关闭,并且忽略运行的步间等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多语言界面选择,使的控制器更具通用性。
2、白天和夜间为控制设备设置不同的运行属性,使设备的运行更加符合环境变化规律。
3、针对正反转设备运行规律手动输入实际全程运行时间,并在系统复位、昼夜更替和正常运行期间进行强制校准,可以有效地保证设备运行位置的准确性。
4、恶劣天气条件下,自动关闭正反转设备(如天窗),可有效防止风雨天气对温室及室内作物的破坏。
5、强制通风和设备联动的设计,可以在室内环境处于极端状态下时提高对环境的调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主程序执行任务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设备的状态划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白天阶段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夜间阶段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设备的自动校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恶劣气候保护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的外壳封装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的内部主板结构图。
其中,1-设备外壳;2-按键面板;3-液晶面板;4-外接电源接口;5-电源开关;6-防水接头;7-双路隔离电源;8-主控微处理单元;9-复位电路;10-数据采集驱动电路;11-输入状态采集电路;12-数据处理电路;13-时钟电路;14-数据存储电路;15-扩展按键电路;16-液晶显示电路;17-扩展输出电路;18-隔离及控制驱动电路;19-控制输出电路;20-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微处理单元、传感器及状态输入模块、外部时钟及数据存储模块、按键及液晶显示人机界面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系统通过输入模块对连接的传感器信号及状态输入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安装在面板上的LCD液晶显示界面对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和刷新,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按键及液晶显示界面设置不同的控制逻辑、系统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主控单元处理器根据输入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和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后,通过继电器控制输出实现对调控设备的自动控制和附加报警功能,同时液晶显示界面会对传感器实时测量值、设备运行实时状态(包括正反转设备开度、开关设备状态)及降雨、报警、校准、条件输入等特殊状态进行实时显示。
该装置主要包括1设备外壳、2按键面板、3液晶面板、4外接电源接口、5电源开关、6防水接头和内部主板,其中内部主板主要包括7双路隔离DC5V电源适配器、8主控微处理单元、9复位电路、10数据采集驱动电路、11输入状态采集电路、12数据处理电路、13时钟电路、14数据存储电路、15扩展按键电路、16液晶显示电路、17扩展输出电路、18隔离及控制驱动电路、19控制输出电路、20接线端子。
其中,外接电源接口连接AC 90-265V输入,通过双路DC5V隔离输出电源适配器为整个控制主板中继电器控制输出部分电路和其余部分电路分别提供电源;数据采集驱动电路通过主板电源为外接传感器接口提供DC5V电源输出,并使主控微处理单元能够通过驱动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输入状态采集电路可对外部有源或无源开关信号进行状态识别,并通过隔离驱动电路送回主控单元进行处理;主控微处理单元经过扩展输出电路扩展I/O数量,隔离驱动电路实现扩展输出与实际控制输出电路的隔离耦合,从而完成对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的控制;复位电路为系统提供软在外部干扰或死机情况下的外部强制硬件复位控制,时钟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时钟基准,数据存储电路主要实现对系统设置参数及定时测量的传感器数据的保存和更新,主控微处理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完成与其连接的各部分电路的协调工作,通过扩展的按键驱动电路读取按键值并配合液晶显示电路完成用户的参数设置、查询、修改、保存等功能。
其中,设备外壳、按键面板、液晶面板、外接电源接口、开关、防水接头共同构成设备的外部封装。按键面板、液晶面板为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外接电源接口、开关构成系统的电源输入接口;防水接头提供系统的对外的传感器及控制输出连接接口。
复位电路可采用MAX813芯片,作用是每隔1.6秒对输入信号进行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到主控单元的“喂狗”信号,即认为程序跑飞,将对主控微处理单元的复位端发出复位信号,对主控单元进行一次强制硬件复位,有效避免系统干扰死机。
主控单元采用W78E516单片机,64K程序存储空间,4K辅助程序存储空间及512字节RAM(内存),实现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逻辑判断、输出控制等功能。
数据采集驱动电路可采用74HC244芯片,作用是为主控单元读取传感器数据的数据总线提供驱动,提高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
状态输入采集电路采用74HC14芯片和TLP521芯片,外部输入状态信号通过光电隔离TLP521将输入状态耦合至74HC14的输入端,信号经过74HC14整形处理送入主控单元进行高低电平检测。
时钟电路采用PCF8563芯片及32.768M晶振,主控单元通过IIC接口与时钟芯片连接,通过对PCF8574内部寄存器的修改调整系统时间及日期,后备DC3.0V电池为时钟提供后备电源维持其在系统掉电期间正常运行,系统运行期间读取其实时时间并将作为整个系统的时钟基准。
数据存储电路采用FM24C64铁电存储器,通过IIC(Inter IC串行总线)总线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将系统设置参数及传感器历史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系统掉电数据不丢失。
扩展按键电路采用CH451芯片,其作用是通过SPI(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与主控芯片连接,当有键按下时CH451产生中断信号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SPI总线将键值读出,从而正确地响应按键操作。
液晶显示电路采用240×128点阵无字库液晶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通过对模块的数据读写实现模块上字符的显示。
扩展输出电路采用PCA9555芯片,作用是通过与主控芯片的IIC接口实现I/O的扩展,从而实现对多路输出的控制。
隔离及控制驱动电路可采用TLP521芯片和ULN2803芯片,控制信号通过TLP521与后端控制输出部分隔离,通过驱动芯片UNL2803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驱动和续流保护。
控制输出电路由HRS1KH3-5继电器和压敏电阻组成,实现对外部中间继电器的控制和对外部干扰的抑制。
本发明的一种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白天开始和夜间开始时间参数,并根据所述时间参数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划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阶段;当系统处于白天阶段时,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当系统处于夜间阶段时,正反转设备以只以时间为控制条件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直接开闭设备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系统结构及其闭环控制的特点,将系统主程序执行任务划分为3部分,分别为主程序逻辑判断、设备运行定时和设备状态更新,如图3所示。控制逻辑判断部分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和当前实际环境参数对调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当控制满足条件时根据当前设备所处状态执行设备动作并置位设备启动标志,并启动设备定时;设备运行定时部分当检测到有设备启动标志时启动运行,并每秒钟实时更新运行设备的实时状态(开度),同时启动设备运行时间倒计时,倒计时时间溢出后产生设备状态更新标志;设备状态更新部分检测到设备状态改变标志时根据设备当前所处状态和其运行属性确定设备更新后的下一最新状态,该最新状态又作为下一次主循环控制逻辑判断设备当前状态的参考,依次规律无限循环,构成整个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结构,且各部分任务独立,通过状态标志进行信息传递,提高了控制效率。
基于温室环境变化的滞后性,考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当系统处于白天运行模式下时,将正反转设备的全程划分为N(1-4)步,在每步运行后设定一定的延时等待时间,在运行过程中将正反转运行设备所处的状态划分为开、开等待、开停止、关、关等待、关停止6个状态,这样利用设备运行期间的延时等待状态来缓冲环境变化的滞后性,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设备并使环境变化更加平稳,设备的状态划分如图4所示。
下面分别对正反转白天阶段和夜间阶段的控制过程进行说明:
1.白天阶段的控制过程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控制条件,以温度控制为例,假设设定的白天温度上限为30℃,温度回差为-5℃。相关参数设定如表1所示:
表1
 
控制条件 温度/时间/时间+温度/输入
开始时间(H:M) 10:30
结束时间(H:M) 14:30
打开温度(℃) 30.0
温度回差-(℃) 5.0
 
打开步数(S) 4
步间等待时间(Sec) 060
白天阶段的控制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为:测定当前的环境温度值并与设定的条件限制进行比较,并根据当前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判断是否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例如当前温度为32℃,则根据设定的控制条件设备应该执行正向打开动作。如果设备当前处于打开、开等待或开停止状态,说明设备的运行方向和预期方向一致,则保持当前状态;如果设备处于关闭、关等待或者关停止状态时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以“关停止”状态为例,根据设备运行阶段划分及状态划分,当设备处于关停止状态时其启动标志被复位,所以需要的操作有置位设备启动标志,执行设备正向启动动,此时设备处于运行的1阶段(步),更新设备的状态从“关停止”到“打开”,设备的启动标志将启动设备运行定时操作,其定时时间为设备的单阶段(步)运行时间。在参数设置选项中,需要用户根据正反转设备的时间全程运行时间S手动输入,系统再根据设置的恶正反转全程设备运行步数N,计算单步运行时间P(P=S/N)。
2.夜间阶段的控制过程
夜间阶段的控制过程如图6所示,对于正反转设备的夜间控制模式与白天模式有较大差别,由于相对于白天夜间室内外温度差较大,并且夜间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湿,将新鲜空气引入(如果是冬季内部的加热设备对新鲜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基于以上考虑,正反转设备的运行在夜间主要以时间为基准,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运行于“开—关—开......”模式,同时特别地为设备运行设定了两个优先条件,即最大开度和最低温度,最大开度指设备在夜间运行由于内外温差较大,可能导致环境温度大幅波动造成对作物的伤害(尤其在冬季),所以为设备的夜间运行设定了最大开度百分比,同时最低温度也是为了防止外部温度过低通风对作物的破坏而设定。其中,最低温度为最高的优先级。相关参数设定如表2所示:
表2
 
控制条件 时间
开始时间(H:M) 20:00
结束时间(H:M) 22:00
开时间(H:M) 00:10
关时间(H:M) 00:10
最大开度(%) 50
最小温度(℃) 15.0
当时间条件满足并且当前温度高于设定的最低温度下限2℃时,启动设备的循环运行模式。夜间的运行模式下系统需要根据用户设定的最大开度百分比计算最大开度Pmax需要的时间Tmax,(Tmax=S*Pmax/100),夜间运行时间即根据该计算值得到。同时,设备的开时间To和关时间Tc包括两部分时间,即设备的运行时间Tr和设备运行到设定位置后的保持稳定时间Th。Tt=Tr+Tc。
本发明还包括设备的自动校准过程、设备联动过程和恶劣气候保护过程,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A.设备的自动校准
进行校准时,默认设备当前处于全部打开(开度100%)状态,将正反转设备从开度100%无步间等待地关闭至全关(0%)状态。
正反转设备的运行主要以时间为基准,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设备实际位置和系统记忆位置产生偏差,故加入自动校准功能必不可少。
(1)系统上电或系统断电后重新启动。
(2)白天夜间模式更替时。
(3)对正反转设备的全程运行时间参数、打开步数进行修改。
(4)运行过程中人为操作导致的位置偏差。(手动校准)。
设备的自动校准过程如图7所示,设备校准有最高的优先级,启动强制校准后所有按键的响应被失效,同时系统忽略所有控制逻辑,对正反转设备强制复位,直到所有正反转设备复位结束,再启动按键相应和控制逻辑进入正常的逻辑控制状态。这样,无论系统处于以上所述的任何情况,都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校准将设备的实际位置与系统记忆位置同步,保证主界面显示的设备位置参数和实际设备位置一致,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设备联动
以风机和湿帘联动降温为例。该过程针对的设备均为直接开关设备。对于控制输出1,相关参数设定如表3所示:
表3
 
控制条件 温度
开时间(M:S) 00:01
关时间(H:M) 00:02
打开温度(℃) 30.0
温度回差(℃) -5.0
对于控制输出2,相关参数设定如表4所示:
表4
 
控制条件 温度+湿度
开时间(M:S) 00:01
 
关时间(H:M) 00:02
打开温度(℃) 30.0
温度回差(℃) -5.0
打开湿度(%) 30
湿度回差(%) 10
假设控制输出1连接的设备为风机,控制设备2连接的设备为湿帘,控制输出2的温度参数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控制输出1的打开温度值。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风机打开,此时如果环境湿度小于30%,即温度较高湿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即控制输出2条件满足,则湿帘将打开,这样用两个设备实现了风机和湿帘的联合降温加湿处理;如果控制输出2的温度上限设置的高于控制输出1的限值(如32℃),则将降温划分为了两级控制,当单独风机降温能够满足需求时湿帘布启动,如果风机降温不能及时将环境温度调控到适宜状态,环境温度继续升高超过32℃,则启动湿帘形成联合降温,提高了降温的效率。
C.恶劣气候保护
在温室控制过程中,经常遇到降雨和刮风的天气,不但对温室内作物造成破坏,大风导致的负压还会对温室覆盖材料造成破坏,所以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要对作物和温室覆盖材料加以保护,为此,在系统设计中加入了特殊天气模式选择,该模式在系统的逻辑判断中有最高的优先级,其工作原理是如果不选择该模式,则系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将忽略所有天气情况,只根据温室内部的环境变化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如果选择了该模式,系统将根据连接的降雨状态、风速传感器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果不是,则系统按照正常模式运行,如果是则忽略设定的控制逻辑,将指定的当前不是出于关闭状态的正反转设备无条件关闭,并且忽略运行的步间等待;当恶劣气象条件恢复正常后,系统会加入5-10分钟的延时判断来确认特殊模式的失效,同时防止了天气变化较剧烈时的系统“抖动”,该模式失效后系统进入正常的逻辑控制模式。该恶劣气候保护过程如图8所示。
本发明内嵌4种语言,可在不同国家使用,并对系统任务进行合理划分,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本发明根据实际时间划分日夜两种控制模式,为设备运行设定运行属性,并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设定不同模式下的控制逻辑,实现对温室环境更加合理和高效调控,减少参数大范围波动。本发明可以对系统启动和昼夜更替期间对正反转运行设备进行自动校准(强制复位),保证系统记忆位置和设备实际位置的统一。针对恶劣天气,本发明可以进行特殊模式处理,在降雨、大风状态时对正反转设备强制关闭,从而有效保护温室材料及设备。而且,本发明可以建立设备间关联关系,实现不同类型设备的联合运行,可实现对特殊状态下对温室的强制通风及强制降温处理,提高调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传感器及状态输入模块,用于对连接的传感器信号及状态输入信号进行实时采集;
按键及液晶显示人机界面模块,用于设置不同的控制逻辑、系统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并对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和刷新;
主控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及状态输入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和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后,向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发送控制信息;
外部时钟,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时钟基准;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设置的参数和定时保存的传感器历史数据;
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对外部中间继电器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输入信号为外部有源或无源开关量状态信号;所述装置能够自动识别连接的传感器,并根据实际连接情况调整数据显示界面。
3、一种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白天开始和夜间开始时间参数,并根据所述时间参数将整个系统的运行划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阶段;
当系统处于白天阶段时,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
当系统处于夜间阶段时,对于正反转设备以时间为基准进行控制,对于直接开闭设备根据实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系统处于白天阶段时,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对调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控制条件;
将当前的环境参数值与设定的条件限制进行比较,并根据当前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判断是否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如果一致,则保持当前状态;否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正反转设备应该执行正向打开动作时,如果当前对应的正反转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为打开、开等待或开停止状态,则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
当正反转设备应该执行反向关闭动作时,如果当前正反转设备所处的实际状态为关闭、关等待或关停止状态,则与预期运行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有正反转设备和直接开闭设备,其自身的运行属性都是以时间为基准的;
当检测到有设备启动标志启动运行时,启动设备运行时间倒计时;
当倒计时时间溢出后,根据设备当前所处状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系统处于夜间阶段时,对于正反转设备还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最大开度和最低温度两个优先参数,对正反转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备的自动校准过程,具体为:默认设备当前处于全部打开状态,将正反转设备从开度100%无步间等待地关闭至全关状态。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备联动过程,具体为:根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和预先设定的不同设备的控制逻辑,建立设备间关联关系对多个设备进行控制输出,控制所述多个设备的运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恶劣气候保护过程,具体为:
选择特殊天气模式;
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恶劣天气,如果是,则忽略设定的控制逻辑,将指定的当前不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正反转设备无条件关闭,并且忽略运行的步间等待。
CN200910078126XA 2009-02-17 2009-02-17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1482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126XA CN101482759B (zh) 2009-02-17 2009-02-17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126XA CN101482759B (zh) 2009-02-17 2009-02-17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759A true CN101482759A (zh) 2009-07-15
CN101482759B CN101482759B (zh) 2010-07-14

Family

ID=4087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8126XA Active CN101482759B (zh) 2009-02-17 2009-02-17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2759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4127A (zh) * 2011-05-31 2012-02-15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调控设备的时间检控装置
WO2012019328A1 (zh) * 2010-08-13 2012-02-16 清华大学 一种双向交互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
CN10252395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适用于温室环境的二氧化碳的测控与校对系统、方法
CN103048987A (zh) * 2013-01-21 2013-04-17 江苏宏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智能生产监控终端
CN103353779A (zh) * 2013-07-25 2013-10-16 于海洪 种植业温室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4460783A (zh) * 2013-09-24 2015-03-25 汪保来 一种控制系统
CN105676806A (zh) * 2015-07-17 2016-06-15 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调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605474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
CN106814780A (zh) * 2015-12-02 2017-06-0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CN106899497A (zh) * 2015-12-18 2017-06-27 阿基米德自动控制公司 智能多通道无线数据获取网关
CN108107952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温湿度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
CN11028662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北京旗硕基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级算法的通风控制装置
CN110647195A (zh) * 2019-09-26 2020-01-03 湖南湘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站的多目标自趋优方法及系统
CN113323856A (zh) * 2021-06-16 2021-08-31 常州市威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vt组合逻辑控制开关信号方法
CN113703494A (zh) * 2021-08-25 2021-11-26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湿帘智能化精准控温方法
CN115185315A (zh) * 2022-08-17 2022-10-14 合肥创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种植柜的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328A1 (zh) * 2010-08-13 2012-02-16 清华大学 一种双向交互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
CN102354127A (zh) * 2011-05-31 2012-02-15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调控设备的时间检控装置
CN10252395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适用于温室环境的二氧化碳的测控与校对系统、方法
CN102523954B (zh) * 2011-12-29 2014-04-09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适用于温室环境的二氧化碳的测控与校对系统、方法
CN103048987A (zh) * 2013-01-21 2013-04-17 江苏宏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智能生产监控终端
CN103353779A (zh) * 2013-07-25 2013-10-16 于海洪 种植业温室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4460783A (zh) * 2013-09-24 2015-03-25 汪保来 一种控制系统
CN105676806A (zh) * 2015-07-17 2016-06-15 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调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14780A (zh) * 2015-12-02 2017-06-0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CN106899497A (zh) * 2015-12-18 2017-06-27 阿基米德自动控制公司 智能多通道无线数据获取网关
CN10605474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ic总线实现数字i/o输出扩展的电路
CN108107952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温湿度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
CN11028662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北京旗硕基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级算法的通风控制装置
CN110286621B (zh) * 2019-06-25 2021-06-25 北京旗硕基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级算法的通风控制装置
CN110647195A (zh) * 2019-09-26 2020-01-03 湖南湘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站的多目标自趋优方法及系统
CN113323856A (zh) * 2021-06-16 2021-08-31 常州市威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vt组合逻辑控制开关信号方法
CN113323856B (zh) * 2021-06-16 2022-09-20 常州市威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vt组合逻辑控制开关信号方法
CN113703494A (zh) * 2021-08-25 2021-11-26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湿帘智能化精准控温方法
CN113703494B (zh) * 2021-08-25 2022-08-05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湿帘智能化精准控温方法
CN115185315A (zh) * 2022-08-17 2022-10-14 合肥创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种植柜的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759B (zh)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2759B (zh) 一种温室环境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679497B (zh) 改进的自校正变参量风机盘管温控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01479158U (zh) 一种多接口网关
CN102721145A (zh) 一种室内空调和照明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31394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接口协调器
CN101710247B (zh) 一种定时恒定温度控制器
CN101691944B (zh) 空调节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122183A (zh) 一种大液晶触摸式可编程温度控制器
CN101477349A (zh) 一种数量可调的智能开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00588A (zh) 一种连栋蔬菜温棚环境监测系统
CN211552142U (zh) 一种智慧冷风机控制器
CN206770240U (zh) 一种感应人体的温控电风扇
CN203550409U (zh) 一种面向仓储冷库的分布式制冷控制系统
CN203894658U (zh) 网络温湿度控制仪
CN201014678Y (zh) 一种水冷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209431616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主机设备用的控制终端
CN2821439Y (zh) 全智能锅炉供暖系统调节控制器
CN201844502U (zh) 一种空调管理装置
Song et al. Design of intelligent rainwater detection window based on STM3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N202268072U (zh) 一种远程智能遥控器及远程遥控空调的系统
CN202732410U (zh) 一种智能风机专用控制器
CN206269318U (zh) 空调故障显示工装
CN204534992U (zh) 一体化基站节能系统
CN201322413Y (zh) 地板中央空调用多功能区域温度控制器
CN111045468A (zh) 面向智能家居的自感应低碳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