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1272A -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1272A
CN101481272A CNA2008100003042A CN200810000304A CN101481272A CN 101481272 A CN101481272 A CN 101481272A CN A2008100003042 A CNA2008100003042 A CN A2008100003042A CN 200810000304 A CN200810000304 A CN 200810000304A CN 101481272 A CN101481272 A CN 101481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eptide
composite fertilizer
metallo
chelate
sol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0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文
李庆财
赵学民
张继红
孙林富
毕长青
杜金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nong Ruiliyuan High-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nong Ruiliyuan High-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nong Ruiliyuan High-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nong Ruiliyuan High-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003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1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1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1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复合肥,其特点是包括多肽和复合肥,其中以多肽总重量计,多肽的含量为0.02~1.6重量%,复合肥的含量为98.4~99.98重量%。本发明还涉及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除此,还涉及上述多肽复合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增效的多肽复合肥,并提供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技术背景:
复合肥是化肥中含氮磷钾的品种,也是化肥使用中比较普遍的品种,由于目前还不能做到科学施肥,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复合肥应有的作用。
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肽称为多肽,农作物体内存在具有很强天然生物活性肽,涉及到农作物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信息传递、免疫控制、抗衰老、生物钟规律及分子进化等,天然多肽其生物活性、稳定性、溶解性、对细胞的穿透能力有局限性,只能利用模拟合成多肽代替天然多肽。
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肽称为多肽,农作物体内存在具有很强天然生物活性肽,许多高等植物都存在这种活性肽,涉及到农作物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信息传递,免疫控制、抗衰老、生物钟规律及分子进化等,给植物注入活性肽,可以调整植物各部位生长速度,不需要其他化学物质或转基因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发挥复合肥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肽复合肥。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肽称为多肽,是以氨基酸为原料人工合成多肽,在复合肥造粒前加入,形成多肽复合肥,多肽复合肥对复合肥原有的规格无任何影响,在土壤中可以延长复合肥释放时间,有利于土壤中生物菌的成长,多肽不会给作物和土壤带来污染和付作用,它可以对作物内源生长素进行全面调控明显提高复合肥利用效率,增加作物的抗逆性,大幅度提高作物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多肽复合肥,包含人工合成多肽复合肥,以多肽复合肥总重量计多肽含量为0.02~1.6重量%,复合肥含量为98.4~99.98重量%,多肽最佳含量为0.02~0.09重量%。
本发明的多肽复合肥中的多肽是以不同或相同氨基酸聚合成多肽化合物,由于多肽是一种蛋白质,一般不溶于水中,但与碱性金属氢氧化物作用形成可溶性多肽碱金属螯合物,能与尿液均匀混合。
本发明多肽可由L-谷氨酸、L-天冬氨酸、L-亮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等按一定重量比例共聚而成,或由上述氨基酸各自用生化法或化学法聚合而成。多肽难溶于水中,但溶解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也可溶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生成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其分子量为1000~10000之间,上述多肽和多肽金属螯合物合成方法可参考Fox,S.W.Harada,K(1960b)The ThermalCopolymerization of Amino Acids to Protein,J.Amer.Chem.Soc.823745-3751。
本发明还提供了多肽复合肥生产方法,多肽是以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定量与复合肥均匀混合,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其中复合肥与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10~50,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水溶液中多肽金属螯合物含量为1~40重量%。
将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用泵输送至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罐均匀混合,其余所有工艺条件与普通复合肥生产工艺条件相同。
本发明使用的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点,它与复合肥均匀混合经造粒即为造粒多肽复合肥。,表面易生成双电层,有利于防止复合肥结块。
本发明还提供多肽复合肥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上述多肽复合肥应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可以促进植物内部全面调控生理生化作用,充分调动植物内源生长素、促进营养生长,提高对复合肥利用和吸收,其效率可提高至20%左右。
本发明多肽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颜色和粒度相同,为区分普通复合肥,可加入不同染料,使多肽复合肥制成其它颜色,例如淡黄,淡蓝,淡绿等等,添加染料应为无毒、无污染的染料。
总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多肽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含多肽和复合肥,其中以多肽复合肥总重量计,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含量为0.02~1.6重量%,复合肥的含量为98.4~99.98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其特征是以多肽复合肥总重量计,多肽的含量为0.04~0.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其特征是多肽为不同的氨基酸或相同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然后在碱性介质中生成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其特征在于以L-谷氨酸、L-天冬氨酸、L-赖氨酸、L-亮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共聚或自聚成多肽,然后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其特征在于多肽的分子量为1000~1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肽是以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定量与复合肥均匀混合,其中复合肥与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000:1.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是以水溶液重量计,多肽金属螯合物含量为1~4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与复合肥均匀混合,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复合肥在农业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肽复合肥应用于农业中各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仅仅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是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多肽金属螯合物和多肽复合肥的制备
所使用的多肽金属螯合物水溶液的生产方法是将L-天冬氨酸、L-谷氨酸、L-亮氨酸以1:0.2:0.2(摩尔比)混合均匀固体物料150公斤加入到500立升以油路或电加热转动的物料缩合反应器中。在230℃加热维持4小时,冷却后得到物料120公斤,平均分子量为8100,将缩合反应物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等摩尔烧碱升温至80℃回流2小时,调节pH值10.5,得到重量比30%580公斤的多肽金属螯合物的水溶液。
以复合肥:多肽金属螯合物=1000:0.06的比例通过计量泵及流量计,流量为90公斤/小时(相当于75立升/小时)的加料速度将多肽金属盐水溶液均匀加入到复合肥中,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制得45吨/小时颗粒多肽复合肥,颗粒度
Figure A200810000304D0005110313QIETU
1.00~4.75mm或3.35~5.60mm。多肽复合肥的规格见表(1)
表(1)多肽复合肥产品质量指标
对照例:将操作工艺条件与实例一相同。没有添加多肽金属螯合物,正常生产所得工业复合肥质量规格如表(2)
表(2)对照例复合肥质量指标
Figure A200810000304D00061
实施例2:多肽金属螯合物和多肽复合肥的制备
多肽金属螯合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复合肥: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1000:0.02的比例通过计量泵及流量计计量,流量为30公斤/小时(相当于25立升/小时)的加料速度将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均匀与复合肥混合,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制得45吨/小时多肽复合肥。多肽复合肥的规格见表(3)
表(3)产品质量指标
Figure A200810000304D00062
实施例3:多肽金属螯合物和多肽复合肥的制备
多肽金属螯合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复合肥: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1000:0.08的比例通过计量泵及流量计计量,流量为110公斤/小时(相当于91.7立升/小时)的加料速度将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均匀与复合肥混合,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制得45吨/小时多肽复合肥。多肽复合肥的规格见表(4)
表(4)产品质量指标
Figure A200810000304D00071
实施例4 多肽复合肥在山东禹城冬小麦施肥试验
试验条件:
5亩小麦使用实例一生产的多肽复合肥进行施肥。使用量50公斤/亩,对照组使用普通复合肥施肥。使用量也是50公斤/亩。
试验结果:
使用多肽复合肥的小麦叶色浓绿,叶片宽大,根系发达,植株健壮,长势高,病虫害轻。数据见表(5)
表(5)小麦田施多肽复合肥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 株高(公分) 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克) 产量(公斤/亩) 增产效果%
多肽复合肥 83 331376 39.1 39.0 505.3 18.9
普通复合肥 73 301291 37.9 37.2 424.8
表中看出,增产效果多肽复合肥比普通复合肥增产18.9%。
实施例5:使用实例1多肽复合肥,对冬小麦减量施肥试验效果
试验条件
4亩小麦试验田,每亩施多肽复合肥20公斤
2亩小麦对照试验田每亩施普通复合肥40公斤
试验结果 见表(6)
表(6)使用多肽复合肥对小麦田减量施肥试验结果
 
试验组 株高(公分) 亩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克) 产量(公斤/亩) 增产效果%
多肽复合肥 98 310808 38.9 37.8 457.0 6.3
普通复合肥 91 309819 37.6 36.9 429.9
表中看出施多肽复合肥减量施肥,亩产量仍然增加6.3%。
实施例6:使用实例1的多肽复合肥用于玉米田等量施肥和减量施肥
试验条件:
玉米品种为聊玉 18号
试验田土壤条件相同,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小区50平方米设3个试验对比。施多肽复合肥30公斤/亩,21公斤/亩;施普通复合肥30公斤/亩。
试验结果见表(7)
表(7)多肽复合肥对玉米等量施肥和减量施肥试验结果
 
试验组 施肥量(公斤/亩) 千粒重(克) 产量(公斤/亩) 增产效果(重量%)
多肽复合肥等量施肥 30 308 566 17.9
多肽复合肥减量施肥 21 296 483
普通复合肥 30 288 480
施多肽复合肥的玉米表现叶色浓绿,生长发育快,叶片宽大。株高比施普通复合肥高11~19公分,抽穗吐丝早2~4天,玉米穗发育到顶,等量施肥比普通复合肥增产17.9重量%;减少施用多肽复合肥30重量%。玉米产量仍与施普通复合肥的玉米保持同一水平。
实施例7:使用实例1多肽复合肥用于棉花等量施肥和减量施肥试验
试验条件:
棉花品种为晋棉研22号。试验田土壤条件相同,种植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小区50平方米。
试验结果见表(8)。
表(8)多肽复合肥对棉花等量施肥,减量施肥试验
 
试验组 施肥量(公斤) 棉铃重(克) 棉花产量(公斤/亩) 增产效果,%
多肽复合肥等量施肥 35.5 6.23 266 17.7
多肽复合肥减量施肥 24.8 6.15 245 8.4
普通复合肥 35.5 5.85 226
试验结果看出施多肽复合肥棉花试验田生长旺盛,叶浓绿,棉花蕾铃脱落少,成桃多,棉花吐絮早5~8天,多肽复合肥等量施肥增产17.7%。即使减量施肥30%也能增加8.4%的产量。
以上实例叙述了本发明优选试验方式,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Claims (9)

1、一种多肽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含多肽和复合肥,其中以多肽复合肥总重量计,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含量为0.02~1.6重量%,复合肥的含量为98.4~99.98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其特征是以多肽复合肥总重量计,多肽的含量为0.04~0.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其特征是多肽为不同的氨基酸或相同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然后在碱性介质中生成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其特征在于以L-谷氨酸、L-天冬氨酸、L-赖氨酸、L-亮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共聚或自聚成多肽,然后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其特征在于多肽的分子量为1000~1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肽是以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定量与复合肥均匀混合,其中复合肥与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000∶1.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是以水溶液重量计,多肽金属螯合物含量为1~4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肽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可溶性多肽金属螯合物溶液加入到复合肥中均匀混合,即将多肽直接与融熔状复合肥料浆直接均匀混合,或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设备之后将多肽均匀加入复合肥物料中,其它工艺过程同复合肥生产工艺,即为粒状多肽复合肥。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复合肥在农业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肽复合肥应用于农业中各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
CNA2008100003042A 2008-01-07 2008-01-07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481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03042A CN101481272A (zh) 2008-01-07 2008-01-07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03042A CN101481272A (zh) 2008-01-07 2008-01-07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1272A true CN101481272A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7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03042A Pending CN101481272A (zh) 2008-01-07 2008-01-07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127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858A (zh) * 2010-10-08 2012-05-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 一种新型多肽磁化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46053A (zh) * 2011-04-20 2012-10-24 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肽复混肥料(多肽复合肥料)配方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CN103204710A (zh) * 2013-05-02 2013-07-17 山东兴达化工有限公司 多肽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17682927A (zh) * 2024-02-04 2024-03-12 四川大学 一种多肽复合肥及多肽复合肥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858A (zh) * 2010-10-08 2012-05-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 一种新型多肽磁化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46053A (zh) * 2011-04-20 2012-10-24 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肽复混肥料(多肽复合肥料)配方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CN103204710A (zh) * 2013-05-02 2013-07-17 山东兴达化工有限公司 多肽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3204710B (zh) * 2013-05-02 2015-11-04 山东兴达化工有限公司 多肽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17682927A (zh) * 2024-02-04 2024-03-12 四川大学 一种多肽复合肥及多肽复合肥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CN117682927B (zh) * 2024-02-04 2024-04-16 四川大学 一种多肽复合肥及多肽复合肥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7840B (zh) 一种甲壳素黄腐酸复混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130079B (zh) 一种塔式熔融造粒油菜专用配方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15943B (zh) 一种生态营养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04092B (zh) 甘蔗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4182B (zh) 多肽尿素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2503639B (zh) 一种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玉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028A (zh)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多肽螯合复合肥
CN102491814B (zh) 高浓度腐殖酸型螯合多微小麦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60120B (zh) 一种螯合多元素叶面肥
CN105103858A (zh) 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
CN101250075A (zh) 人参叶面肥
CN104151078A (zh) 富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74977B (zh) 一种含聚天冬氨酸的硝硫基烟草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40B (zh) 一种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777353A (zh) 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螯合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8930C (zh) Sodm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99531A (zh) 一种高磷高钾型液体水溶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81272A (zh) 多肽复合肥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5777352A (zh) 一种生产塔式熔融造粒油菜专用配方肥的方法
CN1850734A (zh) 多肽尿素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2674936B (zh) 一种纳米碳型含硅水稻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59480A (zh) 多肽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2491820A (zh) 一种抗农作物早衰的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1273A (zh) 多肽过磷酸钙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388094A (zh) 富硒氨基酸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