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8366B -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8366B
CN101478366B CN2008102189934A CN200810218993A CN101478366B CN 101478366 B CN101478366 B CN 101478366B CN 2008102189934 A CN2008102189934 A CN 2008102189934A CN 200810218993 A CN200810218993 A CN 200810218993A CN 101478366 B CN101478366 B CN 101478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site
modulating mode
expectation
mod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8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8366A (zh
Inventor
宋辉
陈耀明
宋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8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8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8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自适应调制的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在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统一的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未来的移动通信必须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的抗衰落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从而支持高速率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e and Modulation,ACM)可根据信道衰落程度实时调整传输参数,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不牺牲系统传输性能如误码率为代价的前提下,根据信道通信质量,通过单独改变发送功率、波特率、编码结构、码率、调制方式,或者是综合改变上述的各种参数,在有利的信道条件下,获得较大的吞吐量,在信道质量下降时,相应地降低传输速率,最终达到提高频谱效率、增加系统吞吐量及减轻信道衰落起伏的目的。
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基本过程为:接收端利用信道估计器得到信道的状态信息,并通过反馈信道将该状态信息传递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的状态信息进行自身的调整,如改变调制方式、码率、编码结构等参数,并将调整后的结果告知接收端,以便接收端能正确的解调译码,从而获得较低的误码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一般是针对非对称业务的,如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等非对称业务,非对称业务的特点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业务不对称,因此,其上下行链路的通信带宽、编码调制方式等也可以是不同的。假设有两个站点进行通信,那么基于非对称业务的自适应编码调制,通常是单向业务的编码调制模式发生了改变,即使两个方向业务的编码调制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其改变也是异步进行的。
对于对称业务来讲,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业务是对称的,上下行链路的带宽也是相同的,可以看出,它和非对称业务有很大的差别,因而现有技术中对非对称业务进行的自适应编码调制则不适用于对称业务,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对称业务的自适应编码调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可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制方法,包括:
第二站点获取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点,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
信息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站点,包括:
请求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站点,用于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第二站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以及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在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统一的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站点的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站点的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在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统一的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两站点会自动采用默认的编码调制模式。然而,两站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可能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干扰。在天气情况较好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自适应调制,如采用较高的调制模式等,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在天气情况恶化的情况下,信号质量会变差甚至导致通信中断,此时需要通过自适应调制,如采用较低的调制模式等,从而提高信道的抗干扰能力,增强通信质量。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忽略编码的因素,仅说明调制模式的变化。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站点根据检测信道通信质量的状况,生成第一站点的信道通信质量测量值;此处,第一站点根据信道通信质量状况,对信道通信质量进行均方误差或/和比特误码率等的评估,可产生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或/和比特误码率等的测量值。
步骤102、第一站点判断所述测量值是否超出了所述第一站点预先设置的信道通信质量阈值;此处,所述信道通信质量阈值可包括上门限值及下门限值,所述上门限值和下门限值可用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或/和比特误码率等来表示。当所述测量值超出了设置的阈值时,为了减少误码率,需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使其进行自适应调制以满足通信的需要。
步骤103、若所述测量值超出了设置的阈值,则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此处,若所述测量值在设置的阈值之内,则不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具体为通知第二站点进行调制模式切换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的同时,会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第一站点还没有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时,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第一站点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第一站点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不是每次都必须执行步骤101~103,例如,在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进行模式调制的过程中,当第一站点获取到的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自身期望的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会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除此之外,当第一站点获取到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请求中的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自身期望的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也会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因此,步骤101~10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是必需的,是可选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反复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
步骤104、第二站点获取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处,第二站点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第一站点通过检测信道质量变化,从而生成的适合第一站点通信的调制模式,此处,所述调制模式可为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及128QAM等调制模式,在相同的频带下,QPSK、16QAM、64QAM及128QAM提供的通信带宽依次提高,抗干扰能力依次下降。
步骤105、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满足所述第二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处,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主要包括:将获取到的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分别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高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步骤中,第一站点可作为第二判定准则中的另一站点,第二站点可作为第二判定准则中的本站点,根据所述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则将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由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可以逐级切换,也可以跨级切换,此处,对调制模式做一个抽象,假设第一站点及第二站点都支持调制模式的集合为S,集合S中包含若干种调制模式,定义为K、L、M、N等,从K到N提供的通信带宽依次提高,抗干扰能力依次下降,称K为低调制模式,N为高调制模式,可表示为K<L<M<N,逐级切换可由K切换到L或L切换到M等,跨级切换可由K直接切换到M或K切换到N等。
步骤106、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为第二站点经切换之后的调制模式,也可为第二站点没有经过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调制模式信息是第一站点在与第二站点进行通信的过程中,通过信息的交互从第二站点获取到的信息,在第一站点获取了所述调制模式信息后,能快速的感知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因为所述调制模式信息的信号帧头是采用固定的非敏感调制模式,如QPSK,以便在通信质量好或差的情况下,都可以正确进行信号解调,帧头中还携带本帧的调制信息,此处,所述本帧的调制信息即为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步骤107、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满足所述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处,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主要包括:将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分别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高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步骤中,第二站点可作为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另一站点,第一站点可作为第一判定准则中的本站点,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则将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由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以逐级切换,也可以跨级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在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统一的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站点检测信道通信质量的变化,当通信质量变好或通信质量劣化达到了需要进行调制模式切换的程度时,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发送此请求的目的是希望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的同时,会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第一站点还没有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时,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站点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第一站点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为止。
第二站点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后,第二站点会进行一次比较及相应处理,以及一次判断及相应的处理。
比较及相应的处理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第二站点将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分别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高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并向网管上报切换事件。进行所述比较及相应处理,可将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两站点中较低的期望调制模式即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判断及相应的处理为:第二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二站点不用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二站点向第一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在第二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二站点则重新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此处,进行所述判断及相应的处理的原因是,由于无线通信环境的多样性,不能保证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检测到信号质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可以不一致的,当两站点的调制模式不一致时,两站点需要通信协商即向对方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自身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两站点中的最低期望调制模式,这样可保证处于恶劣环境下的站点能够正常的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比较及相应处理与判断及相应的处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比较和判断的目的各不相同,比较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二站点是否能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判断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二站点是否需要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因此,两个过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
对于第一站点来说,它可以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以是第二站点经切换后的调制模式,也可是第二站点没有经过切换的调制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在通信的过程中,通信数据中携带有发送方的当前调制模式信息,因此,两站点在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获取到携带有对方当前调制模式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二站点是否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或者是否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并不影响第二站点与第一站点发生信息交互,也不影响第一站点对调制模式信息的获取。另外,此处的调制模式信息与之前提到的调制模式请求要加以区分,调制模式请求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方主动向另一方发起的一个控制信息,调制模式请求中携带的是发送方的期望调制模式;而调制模式信息则是在两站点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向对方发送和不断从对方那接收的信息,调制模式信息中携带的是发送方的当前调制模式。
接着,在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后,也会进行一次比较及相应处理,以及一次判断及相应的处理。
比较及相应的处理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第一站点将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分别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高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并向网管上报切换事件。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所述比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发生变化时,通过比较可获知第二站点是否已切换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二、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随通信信道质量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时,当前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可能不是之前向第二站点发送的那个调制模式请求中的期望调制模式了,因此,即使第二站点已切换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再进行此次比较还是有必要的。
判断及相应的处理为:第一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站点不用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一站点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比较及相应处理与判断及相应的处理也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比较和判断的目的各不相同,比较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能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判断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需要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因此,两个过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是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从而进行两站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情况,同样,第二站点也可以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从而进行两站点之间信息交互,其方法同第一站点,此处,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在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两站点中最低的期望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下面对第一站点的自适应调制方法进行简单的概括。
当第一站点检测到信道通信质量的变化,且变化达到了需要进行调制模式切换的程度时,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的同时,会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第一站点还没有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时,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第一站点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第一站点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为止。
当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后,将进行一次比较及相应处理,以及一次判断及相应的处理。
比较及相应的处理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第一站点将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分别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高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并向网管上报切换事件。
判断及相应的处理为:第一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站点不用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一站点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比较及相应处理与判断及相应的处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比较和判断的目的各不相同,比较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能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判断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需要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因此,两个过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
当第一站点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后,第一站点会进行一次比较及相应处理,以及一次判断及相应的处理。
比较及相应的处理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第一站点将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分别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高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并向网管上报切换事件。
判断及相应的处理为:第一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站点不用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一站点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比较及相应处理与判断及相应的处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比较和判断的目的各不相同比较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能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判断的目的是想获知第一站点是否需要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因此,两次判断及相应处理过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
可以看出,第一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实质,是第一站点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和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不断进行自身调制的过程。
同理,第二站点的自适应调制的实质,是第二站点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和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不断进行自身调制的过程,其自适应调制的方法同第一站点,此处,就不再赘述。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站点21及第二站点22。
第一站点21,用于向第二站点22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接收来自第二站点22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调制模式信中的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21满足所述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第一站点21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主要包括:将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分别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高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另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处,第二站点22可作为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另一站点,第一站点21可作为第一判定准则中的本站点,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21的当前调制模式,则将所述第一站点21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由所述第一站点21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以逐级切换,也可以跨级切换,此处,对调制模式做一个抽象,假设第一站点21及第二站点22都支持调制模式的集合为S,集合S中包含若干种调制模式,定义为K、L、M、N等,从K到N提供的通信带宽依次提高,抗干扰能力依次下降,称K为低调制模式,N为高调制模式,可表示为K<L<M<N,逐级切换可由K切换到L或L切换到M等,跨级切换可由K直接切换到M或K切换到N等。
第二站点2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站点21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22满足所述第二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第二站点22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以及向第一站点21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22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主要包括:将获取到的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分别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和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比较,当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高于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当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本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本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另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处,第一站点21可作为第二判定准则中的另一站点,第二站点22可作为第二判定准则中的本站点,根据所述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22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则将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由所述第二站点22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21的期望调制模式,可以逐级切换,也可以跨级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在第一站点21与第二站点22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统一的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21与第二站点22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站点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站点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31,用于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此处,第一站点检测信道通信质量的变化,当通信质量变好或通信质量劣化达到了需要进行调制模式切换的程度时,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具体为通知第二站点进行调制模式切换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的同时,会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第一站点还没有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时,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第一站点自身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第一站点收到第二站点将该第二站点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的信息为止。
信息接收处理模块32,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处,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为第二站点经过切换之后的调制模式,也可为第二站点没有经过切换的调制模式。在第一站点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后,能快速的感知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因为所述调制模式信息的信号帧头是采用固定的非敏感调制模式,如QPSK,以便在通信质量好或差的情况下,都可以正确进行信号解调,帧头中还携带本帧的调制信息,此处,所述本帧的调制信息即为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第一切换模块33,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此处,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高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
第一判断模块34,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接收处理模块32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处,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4的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站点已切换到第一站点期望的调制模式。
第一处理模块35,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需要说明的是,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会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一站点则重新向第二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站点除上述的实施例之外,所述第一站点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满足所述第二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则将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以及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站点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二站点包括:
请求接收处理模块4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第一站点通过检测信道质量变化,从而生成的适合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通信的调制模式,此处,所述调制模式可为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及128QAM等调制模式,在相同的频带下,QPSK、16QAM、64QAM及128QAM提供的通信带宽依次提高,抗干扰能力依次下降
第二切换模块42,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此处,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高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或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不进行调制模式的切换。
信息发送模块43,用于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可为第二站点经切换之后的调制模式,也可为第二站点没有经过切换的调制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44,用于判断所述请求接收处理模块41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二处理模块45,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向第一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此处,在第二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时,同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第二站点则重新向第一站点发送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若连续发送三次所述调制模式请求,可向网管上报告警。此处,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4的判断结果为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则不用向第一站点反复的发送调制模式请求。此处,由于无线通信环境的多样性,不能保证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检测到信号质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可以不一致的,当两站点的调制模式不一致时,两站点需要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两站点中的最低期望调制模式,这样可保证处于恶劣环境下的站点能够正常的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站点除上述的实施例之外,所述第二站点还用于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满足所述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将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站点及第二站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站点中各模块的功能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请参考本发明第一站点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站点中各模块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请参考本发明第二站点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微波通信、2G无线网络、3G无线网络及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等无线通信业务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在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进行自适应调制的过程中,两站点通过通信协商,分别将各自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到两站点中的最低期望调制模式。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及业务速率,实现了在对称业务模式下进行自适应调制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调制方法,包括:
第二站点获取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站点获取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二站点向第一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一站点判断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是否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站点获取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二站点获取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5.一种站点,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
信息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接收处理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是否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向第二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
7.一种站点,包括:
请求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将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请求接收处理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是否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向第一站点反复的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直到获取到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等于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还用于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以及接收来自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所述站点满足所述第一判定准则中的切换条件时,则将所述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站点,用于向第二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请求,接收来自第二站点的调制模式信息,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信息中的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判定准则,当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一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一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
第二站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调制模式请求,并获取所述调制模式请求中的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判定准则,当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低于或等于第二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且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不等于第二站点的当前调制模式时,第二站点将自身的当前调制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站点的期望调制模式,以及向第一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站点当前调制模式的调制模式信息。
CN2008102189934A 2008-11-10 2008-11-10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83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9934A CN101478366B (zh) 2008-11-10 2008-11-10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9934A CN101478366B (zh) 2008-11-10 2008-11-10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366A CN101478366A (zh) 2009-07-08
CN101478366B true CN101478366B (zh) 2011-09-14

Family

ID=4083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89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8366B (zh) 2008-11-10 2008-11-10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83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780A (zh) * 2009-12-29 2010-07-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电力载波中控制码元载波个数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3222217A (zh) * 2012-11-16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系统、网元
CN104079515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模式调整的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WO2019023903A1 (zh) 2017-07-31 2019-02-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325A (zh) * 1999-07-28 2002-11-27 锐美克有限公司 点对点陆地线路的动态自适应调制协商
CN1507713A (zh) * 2002-02-25 2004-06-23 ��ʽ���綫֥ 用于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调制
WO2005067249A1 (en) * 2003-12-29 2005-07-21 Intel Corporation Locating interfering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channel adaptation metric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325A (zh) * 1999-07-28 2002-11-27 锐美克有限公司 点对点陆地线路的动态自适应调制协商
CN1507713A (zh) * 2002-02-25 2004-06-23 ��ʽ���綫֥ 用于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调制
WO2005067249A1 (en) * 2003-12-29 2005-07-21 Intel Corporation Locating interfering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channel adaptation metri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366A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0340B2 (en) Re-configur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anag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63627B1 (ko) 시스템의 성능 향상을 위한 채널 사운딩
EP1931096B1 (en)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KR101085285B1 (ko) 수신 장치, 송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및 송신 방법
US6377817B1 (en) Asymmetric data transmission for use in a multi-modulation environment
EP2984766B1 (e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for us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40127342A (ko) 기지국과 사용자 장비 사이의 송신을 위한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제어
EP2248369A1 (en)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429791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를 통해 프레임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40607B (zh) 用于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和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682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78366B (zh) 自适应调制方法、站点及通信系统
US806440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unication system
Hoymann et al. Distributed uplink signal processing of cooperating base stations based on IQ sample exchange
US20050117661A1 (en) Soft method for variably changing a modul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cell coverage range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26692A (ko)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77538A (zh) 一种自适应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945996B (zh) 用于便携式因特网系统中控制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3745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terminal capable of using vamos
US20230396354A1 (en) Link Adaptation for Frequency Hopped Systems
KR200400912Y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성능 향상을 다중 입출력 직교 주파수분할 다중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용 집적 회로, 송신기 및수신기
JP494263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
AU2009210475B2 (en)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1351038A (zh) 一种用户设备报告物理层技术支持能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