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923B -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1923B CN101471923B CN200710301406.3A CN200710301406A CN101471923B CN 101471923 B CN101471923 B CN 101471923B CN 200710301406 A CN200710301406 A CN 200710301406A CN 101471923 B CN101471923 B CN 1014719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protocol massages
- local terminal
- plot
- protoc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MPLS网络,属于网络通信领域。发送方法包括:预先在本端设置偏移量,对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偏移量与对端的基址标签计算得到新标签,用新标签封装该协议报文后发送给对端。发送设备包括设置和发送模块。识别方法包括:预先在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及偏移量,本端求出每种协议报文的标签并建立其与协议报文类型的对应关系,接收对端发来的协议报文,按对应关系和其中的标签识别出该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类型。识别设备包括设置、接收和识别模块。识别系统包括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本发明实现了发送和接收协议报文时识别协议报文的类型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包交换网络中一般利用每个协议层中的协议域中包含的协议ID来表示更高一层的报文类型。例如,IP头中的协议域为17,表示高层协议为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IP头中的协议域为6,表示高层协议为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包交换网络中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利用通信的双方预先协商或配置Label(标签)来表示某一类报文。
现有技术中当通过MPLS网络承载一类相近的协议报文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信的双方预先设置多个Label并通知对方记录或由管理设备预先为通信双方配置多个Label。例如,参见图1,MPLS网络中的设备A与设备B之间需要传输CRTP(Compressed 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压缩实时传输协议)规定的十几种压缩报文,则设备A和设备B需要预先为每一种压缩报文都设置或配置一个Label,从而获得多个Label。另一种是在传输的协议报文中添加控制字字段,该控制字字段位于MPLS标签头字段和上层协议数据之间,用来表示高层协议的类型。例如,参见图2,MPLS网络中的设备A和设备B之间传输协议报文时,通过在协议报文中添加控制字字段来表示该协议报文的类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缺点:
采用预先设置Label并通知对方记录的方式时,如果传输的协议报文类型比较多,则通信双方通知的次数也比较多,效率较低;采用预先配置Label的方式时,如果传输的协议报文类型比较多,则通信双方手工配置多个静态Label的工作量大,配置繁琐,效率较低,且大量占用相对较少的静态Label空间,扩展性差。采用在协议报文中增加控制字字段的方式时,需要在协议报文中填充额外的控制字字段,传输效率下降,尤其是传输的协议报文中的数据较少,长度较短时,添加额外的字段,严重浪费带宽资源。另外,为了支持不同厂家设备间的互通,控制字字段的格式、具体数值与高层协议的对应关系等等,都需要标准化组织重新定义。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通信双方进行协议报文的通信前配置标签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以及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具体如下:
一方面,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
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偏移量与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
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
将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发送给所述对端。
另一方面,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设置模块得到的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所述偏移量与所述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所述对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具体如下:
一方面,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对端发来的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另一方面,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协议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对应关系和所述接收模块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另一方面,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系统包括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所述本端设备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记录所述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所述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所述对端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基址标签与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相同,所述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相同;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置模块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还用于接收所述本端设备的发送模块发来的协议报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通信双方的基址标签和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很方便地实现了发送协议报文时标识协议报文的类型以及接收协议报文时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目的,并提高了配置标签的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配置标签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协商Label的方式传输协议报文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协议报文中添加控制字字段的方式传输协议报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管理设备设置偏移量和通信双方设置基址标签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通信双方设置基址标签和协商偏移规则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移量是指协议报文中的标签所对应的偏移量,在设置了基址标签和偏移量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标签。
实施例1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用于MPLS网络,该MPLS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本端配置需要传输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及需要传输的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可以由管理设备来配置,也可以由本端自行配置;如管理设备在本端设备A上配置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为10,或本端设备A在本地配置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为20,包括TCP报文、UDP报文等等;
为了增强扩展性,进一步地,本端配置的协议报文类型数量均不小于实际传输的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如本端需要和对端进行两种类型的协议报文的通信,则在本端可以配置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为不小于2的数值,如配置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为4或3。
步骤102:预先在本端为上述需要传输的协议报文中的每种协议报文配置不同的偏移量,如果通信双方需要传输多种协议报文,则配置多个偏移量,每个偏移量对应一种类型的协议报文;另外,本端还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
例如,本端有两种需要传输的协议报文,TCP报文和UDP报文,预先在本端配置基址标签为L0,TCP报文对应的偏移量为1,UDP报文对应的偏移量为2。
其中,预先在本端设置偏移量并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的步骤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1)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偏移量,在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给本端的方式
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每种协议报文类型对应的偏移量,在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将该基址标签发送给本端,本端收到后,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
2)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偏移量,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给本端的方式
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每种协议报文类型对应的偏移量;对端设置自己的基址标签并发送给本端,如对端根据现有的控制协议(如LDP、BGP等等)将自己独立分配好的基址标签发送给本端,本端收到后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以供发送协议报文时使用。例如,参见图4,管理设备预先在本端设备A配置好每种协议报文类型对应的偏移量,对端设备B配置自己的基址标签,并将自己分配好的基址标签发送给本端设备A,以便本端设备A进行记录。
3)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给本端,本端和对端协商偏移规则后设置偏移量的方式
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给本端,本端收到后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本端和对端协商偏移规则,然后本端根据该偏移规则设置每种协议报文类型对应的偏移量。例如,参见图5,本端设备A自己设置偏移规则,如偏移规则为根据协议名称的字母顺序确定偏移量,然后将设置好的偏移规则发送给对端,同理,对端设备B也将自己设置好的偏移规则发送给本端设备A,双方对收到的偏移规则进行协商,得到一致的偏移规则。如果设备A的偏移规则为a,设备B的偏移规则为b,若a与b相同,则协商成功;若a与b不同,则按照预设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个规则作为协商的结果,如以发送报文的源IP地址大的设备确定的偏移规则为准,则协商成功。通信双方协商偏移规则成功后,本端根据该偏移规则设置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另外,对端设备B还将自己设置的基址标签发送给本端设备A,本端设备A收到后记录该基址标签。
4)管理设备设置对端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发送给本端的方式
管理设备设置对端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都发送给本端,本端收到后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并根据该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步骤103:本端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预先配置的多个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步骤104:根据找到的偏移量与预先记录的对端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如求和等等,得到新的标签;
步骤105:用得到的新标签封装待发送的协议报文;
步骤106:发送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对端。
例如,本端A记录的对端B设置的基址标签为LA0,本端A为类型为TYPE0的协议报文配置的偏移量为0,为类型为TYPE1的协议报文配置的偏移量为1,当本端A要给对端B发送报文类型为TYPE0的协议报文时,用新标签LA0+0封装该协议报文;当本端A要给对端B发送报文类型为TYPE1的协议报文时,用新标签LA0+1封装该协议报文。
本实施例通过在本端设置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很方便地实现了发送协议报文时标识协议报文的类型的目的,并提高了配置标签的效率。在本端配置偏移量和记录对端的基址标签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应用更灵活。与现有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相比,降低了配置的工作量;采用协商偏移规则的方式时,与现有采用多次协商标签方式相比,极大地较低了标签的协商次数,减少出错概率,提高协商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实施例2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用于MPLS网络,具体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设置模块得到的偏移量中找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偏移量与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如求和等等,得到新的标签,用新的标签封装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对端设备。
其中,设置模块可以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或对端设备发来的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并记录基址标签。
可选择地,设置模块也可以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与对端设备协商的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基址标签。
可选择地,设置模块也可以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到管理设备发来的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记录基址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对端设备或管理设备发送基址标签给上述设备,均可以通过控制协议(如LDP、BGP等)来实现。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根据该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来发送协议报文,很方便地实现了发送协议报文时标识协议报文的类型的目的。与现有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相比,降低了配置的工作量,维护人员也无需记住每个标签,只需记住基址标签和预留数量即可;与现有采用多次协商标签方式相比,不需要进行标签协商,避免了协商出错,提高了配置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实施例3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用于MPLS网络,所述MPLS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本端配置需要识别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及需要识别的协议报文的类型数量,可以是本端自己设置,也可以是管理设备在本端配置;为了增强扩展性,进一步地,配置的协议报文类型数量不小于本端实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数量。
步骤202:预先在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上述需要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中的每种协议报文配置不同的偏移量,如果通信双方需要传输多种协议报文,则配置多个偏移量,每个偏移量对应一种类型的协议报文。
其中,预先在本端设置基址标签以及偏移量的步骤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任一种:1)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和偏移量的方式;2)管理设备在本端设置偏移量,本端自己设置基址标签的方式;3)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与对端协商偏移规则,本端根据该偏移规则设置偏移量的方式;4)管理设备设置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然后都发送给本端,本端接收到该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后根据该偏移规则设置偏移量的方式。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本端根据已设置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可以创建标签映射表,保存标签和协议报文类型,以及他们的对应关系,如创建标签映射表,其中有一个标签值为L0+1,且其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为TCP等等。
步骤204:本端接收对端发来的协议报文,并读取该协议报文中的标签。
步骤205:本端根据已建立的对应关系和读取出的该标签,识别出该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从而识别出收到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
在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类型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后,本端根据已设置的基址标签预留多个连续的标签,预留的标签从本端的基址标签开始,包括本端的基址标签,预留的多个标签,即根据本端的基址标签和设置的多个偏移量进行计算得出的多个标签,预留的标签的个数不小于本端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从而保证预留的标签不会再分配给其他业务使用。
例如,如果本端预设的基址标签为L0,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为N,偏移量分别为0至N-1,对该基址标签和这N个偏移量进行求和运算,得到N个标签,L0、L0+1、…、L0+N-1,则预留这N个标签,在识别对端设备发来的协议报文类型时使用,不再分配给其他用途。当本端和对端之间的通信中断时,可以释放预留的标签,从而节省资源。
当然,当本端作为发送端时,也可以记录对端即接收端的基址标签,这种情况下,本端设置的基址标签和本端所记录的对端的基址标签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本端的基址标签为LA0,对端的基址标签为LB0。但是,本端和对端进行通信时,必须保证双方偏移量的值相同,或者双方的偏移规则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基址标签和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该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相应的标签,建立得到的标签和协议报文类型的对应关系,很方便地实现了接收协议报文时识别协议报文的类型的目的,并提高了配置标签的效率。有多种不同的方式配置基址标签和偏移量,应用更灵活。预留标签的数量大于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的个数时,可以方便以后进行扩展。与现有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相比,降低了配置的工作量;采用互相通知基址标签以及协商偏移规则的方式时,与现有采用多次协商标签方式相比,极大地较低了标签的协商次数,减少出错概率,提高协商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实施例4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用于MPLS网络,具体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协议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设置模块设置的对应关系和接收模块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其中,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基址标签或设置基址标签,还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择地,设置模块也可以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基址标签,与对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设置单元设置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择地,设置模块也可以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根据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设置单元得到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设备还包括:
预留模块,用于根据设置模块获取的基址标签预留多个连续的标签,预留的标签的个数不小于设备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基址标签和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标签以及建立标签和协议报文类型的对应关系,很方便地实现了接收协议报文时识别协议报文的类型的目的。预留模块预留标签的数量大于设备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时,可以方便以后进行扩展。设置偏移量可以在基址标签的基础上设定一个偏移规则来得到不同的偏移量,与现有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相比,降低了配置的工作量,维护人员也无需记住每个标签,只需记住基址标签和预留数量即可;与现有采用多次协商标签方式相比,不需要进行标签协商,避免了协商出错,提高了配置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实施例5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用于MPLS网络,具体包括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本端设备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中找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偏移量与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求和,得到新的标签,用新的标签封装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对端设备;
对端设备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该基址标签与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相同,该偏移量与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相同;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置模块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还用于接收本端设备的发送模块发来的协议报文,根据对应关系和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其中,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协商单元,用于与对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该基址标签;
相应地,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协商单元,用于与本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该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基址标签,并将该基址标签发送给本端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分别发送给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还用于设置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并分别发送给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该基址标签;
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
可选择地,上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分别发送给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该基址标签;
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设置基址标签,然后发送该基址标签给本端设备。
可选择地,上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设置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发送该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给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该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该基址标签;
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该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
本实施例中本端设备根据记录的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和获取的偏移量来发送协议报文,对端设备根据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相应的标签并建立得到的标签和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对应关系,很方便地实现了发送协议报文时标识协议报文的类型和接收协议报文时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目的,并提高了配置标签的效率。与现有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相比,降低了配置的工作量,维护人员也无需记住每个标签,只需记住基址标签和预留数量即可;与现有采用多次协商标签方式相比,不需要进行标签协商,避免了协商出错,提高了配置效率;与现有采用增加控制字方式相比,减少了协议报文传输字段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报文的传送效率,而且不需要定义和控制字相关的协议类型定义,减少标准化组织干预,扩展性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路由器的硬盘或缓存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 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
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偏移量与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
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
将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发送给所述对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具体包括:
管理设备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设置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将所述基址标签发送给所述本端;
所述本端收到所述基址标签后,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具体包括:
管理设备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所述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所述基址标签给所述本端;
所述本端收到所述基址标签后,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具体包括:
所述对端设置基址标签,并发送所述基址标签给所述本端;
所述本端收到所述基址标签后,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所述本端根据与所述对端协商的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记录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具体包括:
管理设备设置所述对端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发送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给所述本端;
所述本端收到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后,记录所述基址标签,并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6. 一种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记录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设置模块得到的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所述偏移量与所述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所述对端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或对端设备发来的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并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与对端设备协商的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协议报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到管理设备发来的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10. 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所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包括相互通信的本端和对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对端发来的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对端发来的协议报文之前,根据所述基址标签预留多个连续的标签,所述预留的标签的个数不小于所述本端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具体为:
管理设备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具体包括:
管理设备预先在所述本端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具体包括:
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与所述对端协商偏移规则;
所述本端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在所述本端设置基址标签,并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具体包括:
管理设备设置所述本端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发送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给所述本端;
所述本端接收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16. 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来的协议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对应关系和所述接收模块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或设置基址标签,还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基址标签,与对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置单元得到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
20.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预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模块获取的基址标签预留多个连续的标签,所述预留的标签的个数不小于所述设备待识别的协议报文类型的个数。
21. 一种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所述本端设备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记录所述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的类型,在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中找到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对所述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标签,用所述新的标签封装所述待发送的协议报文,然后发送所述封装后的协议报文给所述对端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获取基址标签以及与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基址标签与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记录的基址标签相同,所述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获取的偏移量相同;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置模块获取的基址标签和偏移量求出所述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标签,并建立协议报文类型和标签的对应关系;还用于接收所述本端设备的发送模块发来的协议报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收到的协议报文中的标签,识别出所述标签对应的协议报文的类型。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协商单元,用于与所述对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相应地,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协商单元,用于与所述本端设备协商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基址标签,并将所述基址标签发送给所述本端设备。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分别发送给所述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并分别发送给所述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并分别发送给所述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每种协议报文对应的偏移量,并设置基址标签,然后发送所述基址标签给所述本端设备。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用于设置所述对端设备的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并发送所述基址标签和偏移规则给所述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
相应地,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一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记录所述基址标签;
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偏移规则,根据所述偏移规则为每种协议报文设置不同的偏移量;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来的基址标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1406.3A CN101471923B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1406.3A CN101471923B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1923A CN101471923A (zh) | 2009-07-01 |
CN101471923B true CN101471923B (zh) | 2012-06-20 |
Family
ID=4082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3014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1923B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719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1631A (zh) * | 2012-04-12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伪线场景下协议报文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6070863B2 (ja) | 2013-01-29 | 2017-02-01 | ▲ホア▼▲ウェイ▼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及び転送要素 |
CN105577579B (zh) * | 2014-10-17 | 202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功能链中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功能节点 |
CN105611650B (zh) * | 2015-12-22 | 2018-10-23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降低多节点之间应用层模块与传输层模块耦合性的方法 |
CN110166361B (zh) * | 2019-05-30 | 2021-07-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4422289B (zh) * | 2022-01-11 | 2024-03-19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can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4567478B (zh) * | 2022-02-24 | 2024-07-02 | 北京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4952A (zh) * | 2003-03-28 | 2004-10-06 | ���Ͽع�����˾ | 在同步数字传输网或光传输网上映射第三层分组的方法 |
CN1585403A (zh) * | 2004-05-27 | 2005-02-23 | 上海交通大学 | 光因特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
EP1804439A1 (en) * | 2006-01-03 | 2007-07-04 | Alcatel Lucent | Providing services over hybrid networks |
CN101052011A (zh) * | 2007-05-10 | 2007-10-1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Mpls标签分配方法、系统和设备 |
-
2007
- 2007-12-27 CN CN200710301406.3A patent/CN1014719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4952A (zh) * | 2003-03-28 | 2004-10-06 | ���Ͽع�����˾ | 在同步数字传输网或光传输网上映射第三层分组的方法 |
CN1585403A (zh) * | 2004-05-27 | 2005-02-23 | 上海交通大学 | 光因特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
EP1804439A1 (en) * | 2006-01-03 | 2007-07-04 | Alcatel Lucent | Providing services over hybrid networks |
CN101052011A (zh) * | 2007-05-10 | 2007-10-1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Mpls标签分配方法、系统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1923A (zh) | 2009-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1923B (zh) | 发送协议报文、识别协议报文类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8632308B (zh) | 控制方法、装置、smf、upf、ue、pcf及an | |
WO2017012510A1 (zh) | 传输灵活以太网的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733799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5144657B (zh) | 使能层2服务的wi-fi直连服务(wfds)应用服务平台(asp)的技术 | |
WO2016041375A1 (zh) | 一种cpu与芯片之间传输消息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739541A (zh) | 一种路由功能启动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2845123A (zh) | 虚拟私云的连接方法及隧道代理服务器 | |
CN103401773A (zh) | 一种实现板间通信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4243281A (zh)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通信方法 | |
CN103430621A (zh) | 在近场通信对等通信环境中提供网络协议(ip)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3067295A (zh) | 业务传输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 |
CN102148698A (zh) | 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3313308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5264869A (zh) | 一种ip地址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04081725A3 (en) | Communications interchange system | |
CN100473237C (zh) |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控制服务器及数据服务器 | |
CN101155181B (zh) | 数据流复用方法和数据流复用设备以及数据流复用系统 | |
CN104205729A (zh) | 网络中的设备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4683312A (zh) | 媒体复用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796191A (zh) | 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3163276A (zh) | 路由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04242330A5 (zh) | ||
CN102238164A (zh) | 面向ip电信网的多协议报文适配方法 | |
CN104052741A (zh) | 一种IPv6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