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5730A -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5730A
CN101465730A CNA2007101724180A CN200710172418A CN101465730A CN 101465730 A CN101465730 A CN 101465730A CN A2007101724180 A CNA2007101724180 A CN A2007101724180A CN 200710172418 A CN200710172418 A CN 200710172418A CN 101465730 A CN101465730 A CN 101465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automatically
virus
down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24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晨
易汝炜
宋远瑞
邹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A2007101724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5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5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用以控制外部存储器的使用。该方法在接收用户端递交的申请后,判断此申请是否予以批准;当此申请被批准时,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于接收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后,核对用户输入的密码与系统保留的密码是否一致,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数据。与以往需在IT人员监督下使用外部存储器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兼顾了数据安全与合理的人力、时间资源耗用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管理的方法与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公司的管理日趋电子化,其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已成为许多公司的重要问题。于是基于保密以及安全政策的考虑,公司往往需要禁止用户使用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但用户还是需要把一些照片或者资料在IT人员的监督下从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器载入公司系统中。如此一来,势必加大IT人员的工作量,造成时间与人力资源的浪费。
为此,如何兼顾数据安全以及合理的人力、时间资源耗用问题,已成为公司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以在用户自行上传或下载数据时确保数据的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用以控制一局域网中外部存储器的使用,该方法包括:(a)接收一用户端递交的申请;(b)判断此申请是否予以批准,其中,当此申请被批准时,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c)接收用户端输入的一密码;(d)核对上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其中,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端递交的申请包括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或数据传送路径。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d)中,还包括以下步骤: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类型信息;根据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其中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d)中,还包括以下步骤: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路径信息;按照上述数据传送路径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还包括:(e)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f)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e)中,还包括: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一文件夹;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扫描,其中,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二文件夹;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扫描,其中,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共享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还包括:定期升级进行病毒扫描所需的一病毒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运行于一局域网中,用以控制其内部用户端对外部存储器的使用,该系统包括:一用户确认模块,用以确认一用户端是否可以使用外部存储器,其提供一用户申请介面以及一申请批复介面,其中用户通过此用户申请介面递交一申请,一管理者通过此申请批复介面,批复此申请;一密码传送模块,在上述申请被批复为同意后,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一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核对上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其中,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还包括:一病毒扫描模块,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病毒扫描模块包括:一第一数据复制模块,用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一文件夹;一第一病毒扫描模块,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扫描;一第二数据复制模块,用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二文件夹;一第二病毒扫描模块,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扫描,其中,在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上述第二文件夹,其中,在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共享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病毒扫描模块还包括:一病毒库;一病毒库自动升级模块,以定期升级上述病毒库。
进一步的,上述用户申请介面供用户递交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或数据传送路径。
进一步的,上述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类型信息并根据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其中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路径信息并按照上述数据传送路径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密码核对、自动上传或下载与自动病毒扫描流程,来实现局域网中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如此,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即兼顾了数据安全以及合理的人力、时间资源耗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方法与系统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流程的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流程的详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模块详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模块工作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方法与系统的运行环境示意图。如图所示,此运行环境为一公司内部局域网,其包括一本地服务器1以及多个用户端2,用户端2通过一公司内部网络3连接于本地服务器1。一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运行于其中。当一用户欲使用外部存储器时,将通过其所在的用户端2提交申请,此申请通过内部网络3递交,如被批准,将通过一密码核对流程后自动完成用户申请的数据上传或下载动作,而后自动进行对上传数据的病毒扫描。
以下将详细说明此自动上传、下载数据方法。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当用户欲使用外部存储器时,其于所在的用户端2递交一使用申请,此申请通过内部网络3递交后,系统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100:接收用户端递交的申请。
步骤102:判断此申请是否予以批准;如果批准,则进入步骤104;反之,则继续接收其他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
步骤104: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
用户端接收到密码后,将密码输入系统,而后系统将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106:接收用户端输入的密码。
步骤108:核对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向用户端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进行步骤110,反之,则结束流程。
步骤110: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其中,上述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包括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或数据传送路径等信息。于是,系统可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数据传送类型信息,并根据此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其中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另外,系统还可获得数据传送路径信息,以按照此路径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到指定位置。
其详细过程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流程的详细示意图。其中,与以上描述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其于申请被同意后,将获得用户端申请信息(步骤101),此信息例如包括数据传送类型、所在文件名、传送路径等;而后根据用户端申请信息确定数据传送类型及路径(步骤103);根据数据传送类型是上传还是下载(步骤105),自动上传数据到指定位置(步骤107)或下载数据到指定位置(步骤109)。
例如,用户递交申请可以通过填写公司内部表单系统中的申请表单来完成,其表单内容可包括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例如为上传或下载)以及数据所在文件名、数据传送路径等。当然此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此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上述申请也可以通过公司内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来完成。另外,用户申请的批复例如可由其上层主管完成,批准后,其上层主管需同时将申请表单中的信息,如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数据传送路径等,告知系统,例如以表单或文件的形式。如此,在系统核对密码一致后,将根据被告知的表单中的信息来进行上传或下载的动作。详细来说,当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并且此数据是按照申请信息中的数据传送路径而被上传或下载到指定的目的地址的。
由此可见,通过密码核对流程,只有获得使用许可的用户才可以使用外部存储器,如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然而,在数据的上传与下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病毒的传播,其所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此,在上述流程中加入病毒扫描流程,而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流程的示意图。当用户指定的数据被上传到一用户端时,系统将执行以下流程来决定是否将此上传的数据共享:
步骤200: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
步骤202: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其详细描述如下: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流程的详细示意图。其步骤如下:
步骤201: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一文件夹;
步骤203: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扫描;
步骤205:判断是否未发现病毒或如果发现病毒,病毒是否被删除;其中,当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进行步骤207,否则,进行步骤213;
步骤207: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二文件夹;
步骤209: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扫描;
重复步骤205,即判断是否未发现病毒或如果发现病毒,病毒是否被删除;其中,当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进行步骤211,否则,进行步骤213;
步骤211:共享上传的数据;
步骤213:不共享上传的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文件夹以及第一防毒软件例如存在于局域网中一不同于用户端的一主机中,而上述第二文件夹以及第二防毒软件例如存在于局域网中另一不同于用户端的主机中。另外,由于病毒版本的更新及种类的增加,系统还将定期升级进行病毒扫描所需的一病毒库。
以下将详细说明此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示意图。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S运行于一局域网中,例如为图1所示的公司内部网络,用以控制其内部用户端对外部存储器的使用。该系统S包括:用户确认模块1、密码传送模块2以及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3。其中用户确认模块1用以确认一用户端是否可以使用外部存储器,其提供一用户申请介面11以及一申请批复介面13,其中用户通过此用户申请介面11递交一申请,一管理者通过此申请批复介面13,批复此申请;密码传送模块2在上述申请被批复为同意后,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3,核对上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S还包括一病毒扫描模块4,以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请参考图7与图8,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病毒扫描模块详细示意图以及工作示例图。举例来说,该病毒扫描模块4包括:第一数据复制模块41,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一文件夹F1;第一病毒扫描模块42,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F1进行扫描;第二数据复制模块45,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二文件夹F2;第二病毒扫描模块46,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F2进行扫描,其中,在对上述第一文件夹F1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上述第二文件夹F2,而后在对上述第二文件夹F2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共享上传的数据。各个病毒扫描模块还包括对应于其所用的防毒软件的病毒库,并包括用以定期自动升级病毒库的病毒库自动升级模块。如图,本例中对应第一病毒扫描模块42、第二病毒扫描模块46的分别为第一病毒库43、第二病毒库47以及第一病毒库自动升级模块44、第二病毒库自动升级模块48。
举例来说,在用户被确认后,经过密码核对,将数据上传到用户端E后,第一数据复制模块41将其复制到第一文件夹F1,其位于一装有卡巴斯基的主机E1中,由卡巴斯基扫毒后,如果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第二数据复制模块45将数据复制到第二文件夹F2,其位于一装有诺顿的主机E2中,由诺顿扫毒后,如果未发现病毒或病毒已被删除,则通过内部网络共享此数据。如果两次扫毒中发现有未能删除的病毒,则将此数据从主机E1、E2中删除,不共享此数据。其中,在主机E1、E2中存有病毒库自动升级程序,其自动链接到卡巴斯基和诺顿的官方网站上,自动下载更新病毒库。
其中,上述各个模块例如是以软件的形式,存在于局域网的本地服务器1或各个用户端2,并藉由本地服务器1控制各个模块间的协调运作。
以上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用以控制一局域网中外部存储器的使用,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一用户端递交的申请;
(b)判断此申请是否予以批准,其中,当此申请被批准时,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
(c)接收用户端输入的一密码;
(d)核对上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其中,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用户端递交的申请包括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或数据传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在上述步骤(d)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类型信息;
根据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其中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在上述步骤(d)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路径信息;
按照上述数据传送路径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e)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
(f)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在上述步骤(e)中,还包括:
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一文件夹;
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扫描,其中,若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复制上传的数据至一第二文件夹;
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扫描,其中,若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共享上传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
定期升级进行病毒扫描所需的一病毒库。
8.一种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运行于一局域网中,用以控制其内部用户端对外部存储器的使用,其特征是,包括:
一用户确认模块,用以确认一用户端是否可以使用外部存储器,其提供一用户申请介面以及一申请批复介面,其中用户通过此用户申请介面递交一申请,一管理者通过此申请批复介面,批复此申请;
一密码传送模块,在上述申请被批复为同意后,向用户端传送一密码;
一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核对上述用户端输入的密码与上述传送的密码是否一致,其中,当密码一致时,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时,还包括:
一病毒扫描模块,自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病毒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判断是否共享上传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时,其中上述病毒扫描模块包括:
一第一数据复制模块,用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一文件夹;
一第一病毒扫描模块,利用一第一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扫描;
一第二数据复制模块,用以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一第二文件夹;
一第二病毒扫描模块,利用一第二防毒软件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扫描,
其中,在对上述第一文件夹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将上传的数据复制到上述第二文件夹,
其中,在对上述第二文件夹进行病毒扫描时,若未发现病毒或发现病毒但病毒已被删除,则共享上传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病毒扫描模块还包括:
一病毒库;
一病毒库自动升级模块,以定期升级上述病毒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时,其中上述用户申请介面供用户递交申请原因、数据传送类型、数据所在文件名或数据传送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时,其中上述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类型信息并根据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其中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上传时,则自动上传用户指定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传送类型为下载时,则自动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数据自动上传、下载模块由用户端所递交的申请中获取一数据传送路径信息并按照上述数据传送路径信息自动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数据。
CNA2007101724180A 2007-12-17 2007-12-17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01465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724180A CN101465730A (zh) 2007-12-17 2007-12-17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724180A CN101465730A (zh) 2007-12-17 2007-12-17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5730A true CN101465730A (zh) 2009-06-24

Family

ID=4080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724180A Pending CN101465730A (zh) 2007-12-17 2007-12-17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57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2537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病毒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95265B (zh) * 2009-12-14 2012-10-24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媒体信息的下载方法
CN103067869A (zh) * 2012-12-04 2013-04-24 东蓝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际网路的智能终端与无人值守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5323296A (zh) * 2014-06-11 2016-0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通信系统、控制终端及通信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265B (zh) * 2009-12-14 2012-10-24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媒体信息的下载方法
CN102622537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病毒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67869A (zh) * 2012-12-04 2013-04-24 东蓝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际网路的智能终端与无人值守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3067869B (zh) * 2012-12-04 2015-08-12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际网路的智能终端与无人值守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5323296A (zh) * 2014-06-11 2016-0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通信系统、控制终端及通信方法
US10223373B2 (en) 2014-06-11 2019-03-05 Fuji Xerox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77939B2 (en) 2014-06-11 2020-12-29 Fuji Xerox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4046B2 (en) Storage device authentication
CN101937357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决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95039B (zh) 一种Kubernetes集群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2195978A (zh) 一种软件分布部署方法及系统
CN102622311A (zh) Usb移动存储设备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36762A (zh) 用于处理对多租户应用的文件访问的方法和文件代理装置
US819075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binding client-side applications with backend services
CN111651770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仿真计算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353087A (zh) 用于生成虚拟专用容器的技术
CN101593252B (zh) 一种计算机对usb设备进行访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072183A (zh) 云os软件仓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US9917882B2 (en) Transparent deferred spooling store and forward based on standard network system and client interface
CN107861736A (zh) 补丁生成和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1945097A (zh) 一种实现电子票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65730A (zh) 自动上传、下载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KR101379105B1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667360A (zh) 一种基于Kubernetes与docker统一调度云平台系统
CN105100228B (zh) 云端服务器及数字资源的拷贝系统
CN10489899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4570967A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27757B (zh) 网络靶场工具投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571723A (zh) 一种经由第三方审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506231A (zh) 一种vdi数据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80413B (zh) 构建微博管理圈的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3530232B (zh) 一种软件测试管理框架构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