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8218B -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8218B
CN101458218B CN2008102469916A CN200810246991A CN101458218B CN 101458218 B CN101458218 B CN 101458218B CN 2008102469916 A CN2008102469916 A CN 2008102469916A CN 200810246991 A CN200810246991 A CN 200810246991A CN 101458218 B CN101458218 B CN 1014582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rock core
crude oi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46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8218A (zh
Inventor
宋永臣
赵越超
刘卫国
刘瑜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246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8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8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8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82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属于石油工程和工艺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把模拟岩心装置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注入系统向模拟岩心装置依次注入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采用测控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再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检测,并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地层水、原油的饱和度渗流参数,最后用出口计量系统测量二氧化碳气体、地层水、原油的体积。该检测装置设计压力为0~40MPa,设计温度为0~180℃,能模拟复杂油藏条件下超临界CO2不同驱替方案的实验研究;模拟岩心装置采用黄铜材料,既无磁又满足高压强度要求,设计结构紧凑,能重复使用,实验过程操作方便、简单适用。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其属于石油工程和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关于CO2驱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渗流机理研究方法主要有: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矿场试验是最能反映方案实际生产效果的手段,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不能解决一些机理问题和工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且需要大量财力物力支持。因而,更倾向于先进行模拟研究。
模拟研究包括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主要依赖于在渗流力学方面的理论和经验公式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许多机理不清楚,建立的模型不完善,模拟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多相流体的真实流动状态,因而,为了能使模拟结果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现象,需要通过物理模拟得到一些基础数据对经验公式等进行修正。
物理模拟是指用物理(而非数值)的方法,即相对于原型按一定比例做成模型在实验室中再现某种现象变化过程的技术。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和细观两个研究方向,传统的渗流是研究宏观特性,即统计平均特性,不能确切了解多孔介质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及渗流机理。细观渗流是指研究在微细尺度上(目前二维像素(pixel)和三维像素(voxel)的线尺度均在100μm以下)渗流的性状。细观与宏观研究相互补充可使对渗流的认识更加透彻。细观渗流研究的内容包括:多孔介质本身的特性如介质的拓扑结构、孔隙和裂缝的分布情况、孔隙表面的粗糙度、空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情况等;多孔介质与流体之间的关系,如表面润湿性、吸附和解吸特性、饱和度分布和各相之间的分布细节等。
目前常用的细观研究手段包括:层析成像仪(CT)、核磁共振成像仪(NMRI或MRI)和显微物理模拟等。其中,常用的显微物理模拟装置是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将真实孔隙结构在光学玻璃板上刻蚀出来,制作成可供观察用的透明微观模型,用显微技术和扫描通过屏幕观察二维模型内的渗流机理和规律,这种研究手段只能大致观察到驱替效果,不能为研究多相流体渗流机理进行量化分析提供精确数据帮助。核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一样,能够显示多孔物质的内部结构,并且都可以用于岩石样品的分析中。但是,两者亦有显著的差别。CT是通过多个发射源和多个接收源的组合来实现阵列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则利用磁场梯度来完成空间定位。CT只能对电子密度和原子序数成像,核磁共振则可以对核自旋密度、弛豫时间(纵向及横向)、流体流动速度、自扩散系数,以及基于化学位移或弛豫时间的选择性成像,并且可以对多种核素,如IH,13c,19F,31P,23Na等进行成像。CT在显示岩石孔隙结构与渗流过程方面受渗流过程方面受到固体骨架的严重不利影响,而核磁共振成像则主要反映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各种性质,固体骨架几乎不产生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物理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CO2驱油三维可视化物理模拟研究,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CO2、水、原油等的饱和度等多项渗流参数。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主要包括一个注入系统、模拟岩心装置、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温度压力测控系统和出口计量系统;所述模拟岩心装置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所述注入系统向模拟岩心装置依次注入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采用所述温度压力测控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为要求的设定值,再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检测,并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地层水、原油的饱和度渗流参数,最后用出口计量系统测量通过模拟岩心装置的二氧化碳气体、地层水、原油的体积。
所述注入系统主要包含设置在空气恒温箱中的三个中间容器,由一台高压计量泵向这三个中间容器中的驱活塞的一侧提供高压水产生驱动力,让第三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和第一中间容器依次向模拟岩心装置驱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
所述第一中间容器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一台二氧化碳泵从储罐中抽取液态二氧化碳供给;储存在二氧化碳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设置在冷浴中的储罐,经冷却后转变为液态二氧化碳。
所述模拟岩心装置采用一个内体和二个封头组合成中空结构,其中填满填料;二个端盖和一个外套与内体之间构成加热流体腔,采用二个隔板把加热流体腔在纵向分成二部分;二个隔板的一端离第二端盖有一定距离,另一端紧贴第一端盖,在第一端盖上设有连通加热流体腔的循环流体进口和循环流体出口;采用一个向加热流体腔提供循环热流体的热流体浴槽连接循环流体进口和循环流体出口。
所述出口计量系统主要包含一个连接稳压阀的油水计量器,第一气体计量器和第二气体计量器并联连接到油水计量器上;它还包含一个连接稳压阀的稳压罐,采用一个手动泵连接稳压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把模拟岩心装置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注入系统向模拟岩心装置依次注入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采用测控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再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地层水、原油的饱和度渗流参数,最后用出口计量系统测量二氧化碳气体、地层水、原油的体积。该检测装置设计压力为0~40Mpa,设计温度为0~180℃,能充分模拟多种复杂油藏条件下超临界CO2不同驱替方案的室内实验研究;模拟岩心装置采用黄铜材料,既无磁又容易满足高压强度要求,设计结构紧凑,能多次填充,重复使用,实验过程操作方便、简单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系统图。
图2是模拟岩心装置结构图。
图3是图4中的B-B剖视结构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结构图。
图中:1、二氧化碳瓶,1a、针阀,2、储罐,3、冷浴,4、二氧化碳泵,4a、针阀,4b、止回阀,5、蒸馏水箱,6、高压计量泵,6a、过滤器,7、空气恒温箱,8、第一中间容器,8a、针阀,8b、转换阀,9、第二中间容器,9a、9b、针阀,10、第三中间容器,10a、10b、针阀,11、热流体浴槽,12、模拟岩心装置,12a、循环流体进口,12b、内体,12c、外套,12d、填料,12e、封头,12f、第一端盖,12g、循环流体出口,12h、隔板,12i、第二端盖,13、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4、稳压阀,15、油水计量器,15a、15b、针阀,16、第一气体计量器,16a、16b、16c、针阀,17、第二气体计量器,17a、17b、17c、针阀,18、稳压罐,19、手动泵,19a针阀,20、差压变送器,21、22、针阀;P、压力表,T、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系统图。它包括一个注入系统、模拟岩心装置12、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3、温度压力测控系统和出口计量系统。
注入系统主要包含设置在空气恒温箱7中的三个中间容器,由一台高压计量泵6经过滤器6a吸取蒸馏水箱5中的蒸馏水,向这三个中间容器中的驱活塞的左侧提供高压水产生驱动力,让第三中间容器10、第二中间容器9和第一中间容器8依次向模拟岩心装置12驱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第一中间容器8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一台二氧化碳泵4从储罐2中抽取液态二氧化碳经止回阀4b和转换阀8b供给;液态二氧化碳是让储存在二氧化碳瓶1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设置在冷浴3中的储罐2经冷却后生成的。关闭针阀21和开启针阀6b和22后,只要开启针阀10a、10b,就可以向第三中间容器10的右侧加注地层水,同理只要开启针阀9a、9b,就可以向第二中间容器9的右侧加注原油。
模拟岩心装置12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3中,采用一个热流体浴槽11向模拟岩心装置12供给循环热流体。
出口计量系统用来测量从模拟岩心装置12中驱出的地层水、原油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它包含一个连接稳压阀14的油水计量器15,两端设有针阀15a、15b;第一气体计量器16(两端设有针阀16a、16b)和第二气体计量器17(两端设有针阀17a、17b)通过针阀16c、17c并联连接到油水计量器15上。稳压阀14还连接一个稳压罐18,采用一个手动泵19经针阀19a对稳压罐18的压力进行调节,以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
温度压力测控系统用来测控整个系统的温度和压力,正如图1中所示设置了热电偶T和压力表P,在模拟岩心装置12的进出口管道上设置了差压变送器20。
图1、2、3示出了模拟岩心装置结构。一个内体12b和二个封头12e采用螺纹连接加密封组合成中空结构,其中填满采用石英砂的填料12d,两端均设有滤网。二个端盖和一个外套12c与内体12b之间构成加热流体腔,采用二个隔12i有一定距离,使二个加热流体腔相通,另一端紧贴第一端盖12f,在第一端盖12f上设有连通加热流体腔的循环流体进口12a和循环流体出口12g。采用一个热流体浴槽11连接循环流体进口12a和循环流体出口12g,以便向加热流体腔提供加热流体。
利用上述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的试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完成准备工作。根据模拟油藏致密度要求选用合适粒径石英砂填充入模拟岩心装置12中,压实封盖,完成模拟岩心的制备,同时完成实验介质模拟原油、地层水、CO2气体的准备工作,完成实验流程各部连接、试压等系列工作。
第二步,将实验流体介质注入中间容器。首先,让二氧化碳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设置在冷浴3中的储罐2,经冷却后转变为液态二氧化碳,由一台二氧化碳泵4将储罐中抽取的液态二氧化碳打入第一中间容器8中,通过加热加压达到实验要求的超临界状态;通过针阀22分别将模拟原油和地层水注入第二中间容器9和第三中间容器10中。
第三步,进行驱替实验。通过高压计量泵6向中间容器一端注高压水驱动活塞产生连续稳定驱动力,先将第三中间容器10中地层水注入抽真空后的模拟岩心装置12中建立饱和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将第二中间容器9中的模拟原油注入驱替地层水建立饱和油;达到模拟油层要求后,再次将第三中间容器10中地层水注入含饱和油的模拟岩心装置12中进行水驱油实验过程;水驱油过程达到预定效果后,将第一中间容器8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水驱后的模拟岩心装置12中进行气驱实验,达到预定效果后,停止实验。
驱替实验过程中模拟岩心出口压力采用稳压阀14及其配套系统(包括手动泵19、稳压罐18)来实现;通过油水计量器15、第一气体计量器16、第二气体计量器17分别计量出口各相体积流量;温控部分分别采用恒温冷浴槽3控制二氧化碳液化温度,空气恒温箱7控制中间容器中实验流体温度,置于核磁共振成像磁体探头内的模拟岩心装置温度,通过与其加热流体腔连接成循环回路的一个提供循环热流体的热流体浴槽11来控制;温度、压力、差压分别采用热电偶、压力表、差压变送器来实时采集。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13,对实验过程进行同步、三维可视化定量检测,用核磁共振自旋密度成像,给出岩心中孔隙的二维或三维分布以及驱替过程中驱替前沿的推进过程;用核磁共振化学位移选择成像,分别给出岩心孔隙中油与水的赋存状态;用核磁共振驰豫时间加权成像,分别给出CO2驱油后油与水及CO2在岩石孔隙中的滞流位置。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CO2、水、原油等的饱和度等多项渗流参数。

Claims (1)

1.一种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它主要包括一个注入系统、模拟岩心装置(12)、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3)、温度压力测控系统和出口计量系统;所述模拟岩心装置(12)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3)中,所述注入系统向模拟岩心装置(12)依次注入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采用所述温度压力测控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为要求的设定值,再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3)进行检测,并对测试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多孔介质的空隙度、渗透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地层水、原油的饱和度渗流参数,最后用出口计量系统测量通过模拟岩心装置(12)的二氧化碳气体、地层水、原油的体积;所述注入系统主要包含设置在空气恒温箱(7)中的三个中间容器,由一台高压计量泵(6)向这三个中间容器中的驱活塞的一侧提供高压水产生驱动力,让第三中间容器(10)、第二中间容器(9)和第一中间容器(8)依次向模拟岩心装置(12)驱地层水、原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第一中间容器(8)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一台二氧化碳泵(4)从储罐(2)中抽取液态二氧化碳供给;储存在二氧化碳瓶(1)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设置在冷浴(3)中的储罐(2),经冷却后转变为液态二氧化碳;所述出口计量系统主要包含一个连接稳压阀(14)的油水计量器(15),第一气体计量器(16)和第二气体计量器(17)并联连接到油水计量器(15)上;出口计量系统还包含一个连接稳压阀(14)的稳压罐(18),采用一个手动泵(19)连接稳压罐(18);其特征是:所述模拟岩心装置(12)采用一个内体(12b)和二个封头(12e)组合成中空结构,其中填满填料(12d);二个端盖和一个外套(12c)与内体(12b)之间构成加热流体腔,采用二个隔板(12h)把加热流体腔在纵向分成二部分;二个隔板(12h)的一端离第二端盖(12i)有一定距离,另一端紧贴第一端盖(12f),在第一端盖(12f)上设有连通加热流体腔的循环流体进口(12a)和循环流体出口(12g);采用一个向加热流体腔提供循环热流体的热流体浴槽(11)连接循环流体进口(12a)和循环流体出口(12g)。
CN2008102469916A 2008-12-28 2008-12-28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8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69916A CN101458218B (zh) 2008-12-28 2008-12-28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69916A CN101458218B (zh) 2008-12-28 2008-12-28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8218A CN101458218A (zh) 2009-06-17
CN101458218B true CN101458218B (zh) 2011-02-02

Family

ID=40769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69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8218B (zh) 2008-12-28 2008-12-28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82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306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气液扩散过程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9682850A (zh) * 2018-12-24 2019-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WO2023055408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r gas wettability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wettability determin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26873B9 (ru) * 2010-08-06 2017-08-31 Бп Эксплорейшн Оперейтинг Компани Лимитед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испытаний многопорционных проб
CN102221514B (zh) * 2010-12-13 2013-04-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岩心相对渗透率联合测定装置的测定方法
CN102230940B (zh) * 2011-05-24 2013-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轻质油藏注空气采油原油低温氧化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03048247B (zh) * 2011-10-14 2015-08-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2驱油过程中测定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的装置及方法
CN102373918B (zh) * 2011-11-29 2013-10-09 西南石油大学 低渗油藏油井间歇生产模拟实验装置
CN103018134A (zh) * 2012-12-08 2013-04-0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定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装置与方法
CN103867193A (zh) * 2012-12-12 2014-06-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入井流体储层伤害模拟评价装置
CN103076346A (zh) * 2012-12-31 2013-05-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扫描的岩心驱替实验方法
CN103592210B (zh) * 2013-10-16 2015-07-29 同济大学 一种测量超临界co2在岩石中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
CN103645302B (zh) * 2013-12-17 2015-12-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实现co2驱油动态监测及反演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WO2015112449A1 (en) 2014-01-24 2015-07-30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Workflow for resatu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nmr analysis of unconventional core samples
CN103884628A (zh) * 2014-03-14 2014-06-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ct测量多孔介质中二氧化碳扩散系数的装置与方法
CN103939065B (zh) * 2014-04-28 2017-01-18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提高中渗岩心驱油效果的方法
CN104034745B (zh) * 2014-06-30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高压核磁共振co2地质封存模型试验系统
CN104390902B (zh) * 2014-11-20 2017-01-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变化分析沉积物孔隙分布的方法
CN104677806A (zh) * 2015-03-24 2015-06-03 苏州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低温孔隙分析系统
CN104950095B (zh) * 2015-06-17 2017-01-11 常州大学 一种岩心薄片可视化驱替定量分析方法
CN105004838B (zh) * 2015-07-03 2016-11-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原油的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5004746B (zh) * 2015-07-08 2017-07-25 上海大学 一种凝胶在岩石微通道中的封堵性的可视化评价方法
CN105158288A (zh) * 2015-07-08 2015-12-16 上海大学 一种岩心对低场核磁共振图像磁干扰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05004639B (zh) * 2015-07-08 2017-12-22 上海大学 一种凝胶在岩石微通道中的扩散性的可视化评价方法
CN106574981B (zh) * 2015-08-17 2019-03-08 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孔介质的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05527409B (zh) * 2016-01-07 2017-05-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温高压绝热氧化实验系统及方法
CN105606517B (zh) * 2016-03-25 2017-05-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结合核磁共振测量低渗透储层相对渗透率的仪器
CN105952424B (zh) * 2016-05-31 2018-08-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水驱油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06124798A (zh) * 2016-06-14 2016-11-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测量多孔介质内对流混合过程速度场的方法
CN106404548B (zh) * 2016-10-31 2019-06-11 重庆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作用下裂纹扩展可视化分析方法
CN106501298B (zh) * 2016-10-31 2017-12-15 重庆大学 大孔隙煤岩体二氧化碳驱替瓦斯过程动态分析方法
CN106884634B (zh) * 2016-12-30 2019-09-1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研究高矿化度地层水对co2驱影响的实验方法
CN107420095B (zh) * 2017-08-14 2020-02-18 东北石油大学 室内振动驱油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7505391B (zh) * 2017-08-17 2018-11-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驱替前缘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41390A (zh) * 2017-08-21 2018-02-2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层条件下再现注水诱发微裂缝延伸规律的物理模拟方法
CN107632136B (zh) * 2017-08-23 2019-07-3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致密油储层中二氧化碳扩散排油的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7703037A (zh) * 2017-08-30 2018-0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温高压天然气运聚可视化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7831187B (zh) * 2017-10-30 2019-12-13 中南大学 一种用于多孔介质内颗粒沉积迁移的实验装置
CN107907464B (zh) * 2017-11-09 2020-01-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压裂用渗透石水泥浆性能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8106970B (zh) * 2017-12-15 2019-09-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可视耐温耐压装置、气液界面传质溶解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8152317A (zh) * 2017-12-22 2018-06-1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蒸汽驱高温调剖剂封堵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320228B (zh) * 2018-03-30 2022-08-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储层注co2渗吸驱油效率的测试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627533A (zh) * 2018-05-25 2018-10-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定多孔介质中流体动用特征的核磁共振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09211958A (zh) * 2018-10-18 2019-01-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确定系统及方法
CN110715888B (zh) * 2019-05-30 2022-04-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含硫气藏岩心硫沉积孔隙尺寸分布变化的测量方法
CN111707582B (zh) * 2020-06-24 2023-09-26 常州大学 一种测量co2在油藏中扩散系数的实验装置
CN112505085B (zh) * 2021-02-05 2021-04-09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核磁共振的孔隙度有效应力系数测定方法
CN113063713B (zh) * 2021-03-23 2022-04-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大直径长岩心渗流截面上非均匀压力分布测试方法
CN113109234B (zh) * 2021-04-14 2022-10-14 西南石油大学 重水核磁束缚水探测的低含油饱和度渗流规律修正方法
CN113866051B (zh) * 2021-08-30 2024-03-12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
CN113777278B (zh) * 2021-11-11 2022-03-1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注入多尺度岩体的扰动响应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577673B (zh) * 2022-01-18 2024-02-02 重庆大学 一种等粒径煤粉的孔隙润湿性nmr表征方法
CN114577837A (zh) * 2022-02-21 2022-06-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评价二氧化碳埋存、驱油对地层孔喉结构和渗透率的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6359077B (zh) * 2022-12-29 2023-10-10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富热泉地区深部地层注浆运移扩散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家禄等.侧钻水平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油藏物理模拟.《中国科学(E辑)》.2003,第33卷(第3期),280-288. *
谷丽冰等.二氧化碳驱引起储层物性改变的实验室研究.《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第29卷(第3期),258-260. *
郎东江等.应用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术研究复合剂驱油特征.《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6,第15卷(第3期),11-1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306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气液扩散过程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9682850A (zh) * 2018-12-24 2019-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WO2023055408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r gas wettability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wettability determin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8218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8218B (zh) 二氧化碳驱油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装置
Tang et al. Review on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icroscopic flow mechanism of CO2 flooding in porous media
CN102879306B (zh) 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气液扩散过程的方法
CN101446189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装置
CN104533370B (zh) 压裂水平井油藏、裂缝、井筒全耦合模拟方法
CN103063687A (zh) 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实验装置
CN102323394B (zh) 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对钻井液侵入响应特性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5715239B (zh) 可视化纳米磁流体平板驱油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6153662A (zh) 岩心应力敏感性的测量方法
CN207689474U (zh) 气体或泡沫注入的实验室驱油模拟装置
CN103257151B (zh) 一种定量评价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孔喉动用规律的方法
CN105041280A (zh)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混相驱室内实验的方法与装置
CN104330409B (zh) 化学驱油用起泡剂体系的泡沫性能测量装置及其定量评价方法
CN104975828B (zh) 可实现混相添加剂筛选和岩心混相驱的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04819990A (zh) 一种基于ct数字岩心的微观驱替实验系统及微观驱替实验方法
CN112098155B (zh) 油藏油水岩反应实验装置、方法以及取样位置的确定方法
Wang et al. A pore-scale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evolution of hydrate-bearing sediment during dissociation by depressurization
CN107144515A (zh) 渗吸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7703037A (zh) 用于高温高压天然气运聚可视化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5241912B (zh) 低场核磁共振测量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28320B (zh) 一种在钻井取心现场测试稠油粘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9384A (zh) 一种用于模拟水合物在多孔介质内生成与分解的常压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CN203929583U (zh) 一种含气页岩孔隙度和吸附参数的测试装置
CN105004650A (zh) 气热力耦合作用下低渗岩石时效变形中气体渗透测试方法
Zhao et al. Control of generalized capillary number on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path: NMR online and network simulation of fluid displacement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