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7742A -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7742A
CN101457742A CNA2007101953599A CN200710195359A CN101457742A CN 101457742 A CN101457742 A CN 101457742A CN A2007101953599 A CNA2007101953599 A CN A2007101953599A CN 200710195359 A CN200710195359 A CN 200710195359A CN 101457742 A CN101457742 A CN 10145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magnetic
wind
rotating shaft
ver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5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恩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95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7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9/00Relieving load on bearings
    • F16C39/06Relieving load on bearings using magnetic means
    • F16C39/063Permanent magnets
    • F16C39/066Permanent magnets with opposing permanent magnets repell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00/00Application independent of particular apparatuses
    • F16C2300/30Application independent of particular apparatuses related to direction with respect to gravity
    • F16C2300/34Vertical, e.g. bearings for supporting a vertical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31Win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具有一旋转式风力塔,该风力塔包括有一固定外塔与一旋转内塔;固定外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导流片,其具有导风平面及导风弧面,能将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旋转内塔以转轴枢设于固定外塔的中央,该旋转内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叶片,其迎向导流片,且旋转内塔的转轴借一传动设备与多台发电机组相接,据以带动发电机组产生发电。旋转内塔与固定外塔之间设有磁浮装置;转轴的底端装设有一发电机控制装置,其可依风力的大小而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

Description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导流片减少风力损失,以及利用一发电机控制装置,依照风力的大小,控制对等数量发电机组启动的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自然界的风力是自然形成的,无方向性且捉摸不定,若想要利用风力,就必须要有效地引导风力及风向。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传统的旋转式风力塔,其设有一旋转塔10,旋转塔10的周围绕设有多片叶片11,这些叶片11朝同一方向且等间距排列设置于旋转塔10的周围上,各叶片11的断面呈一圆弧形,其具有一凹面111,可承接风力并利用该风力,凹面111的相反面为一凸面112。旋转塔10的中心具有一转轴12,该转轴12借一传动设备与发电机组相接(未图示)。当自然风力吹向叶片11的凹面111时,即可推动叶片11,使旋转塔10产生旋转,令转轴12借传动设备将该旋转的动力传送给发电机组,而使发电机组因旋转而发电。
该现有的风力塔虽可透过风力带动发电机组产生发电,但是,其圆弧形的叶片11,仅能利用到吹向其凹面111的风力,而其他吹向叶片11凸面112的风力,则不但未能对旋转塔构成有效的推力,反而因其相反于叶片11的凹面111,而形成旋转塔10旋转的阻力,导致其可利用的风力有限,无法完全有效地利用到所有的风力来产生发电,非常不理想。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旋转式风力塔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旋转式风力塔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旋转式风力塔,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发明人鉴于前述先前技术中现有风力塔的缺点,而提供本发明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以期能摒除先前技术所产生的缺失。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以利用导流片减少风力损失。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具有一旋转式风力塔,该风力塔包括有一固定外塔与一旋转内塔;其中,固定外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导流片,其并介于该固定外塔的上、下端所设的上塔板与下塔板之间,各导流片的断面成一平弧形,其具有位于相反面的一导风平面与一导风弧面,而能将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旋转内塔以一转轴枢设于固定外塔的中央,该旋转内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叶片,其并介于该旋转内塔的上、下端所设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各叶片的断面呈一圆弧形,其具有位于相反面的一凹面与一凸面,该凹面迎向固定外塔的导流片;旋转内塔的转轴借一传动设备与多台发电机组相接;如此,借由固定外塔的导流片将各角度的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内,使大部份的风力能完全有效地施作于旋转内塔的叶片的凹面,而捕捉到大部份的风力,而能充分利用到所有的风力,带动发电机组产生发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以利用两磁环组的相临面同极磁性相斥的作用,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于其旋转内塔与固定外塔之间设有一第一磁浮装置,其于该旋转内塔的下夹板的外周部位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而固定外塔的下塔板在对应于该第一磁环组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极性为同极。借由同极磁性相斥的作用,使旋转内塔得以呈现半浮状态,而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使旋转更为顺畅。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以利用一多台发电机控制装置而能依照风力的大小,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于转轴的底端装设有一发电机控制装置,其包括有:一轴杆,其上端固定于转轴的底端;二摆臂,分别枢设于轴杆的二侧,各摆臂的末端各具有一重物;一传动套筒,活动地套设于轴杆的外周,该传动套筒的下端横向突设有一环状触压突体,其并位于该控制装置所设的一开关箱中;二传动杆,各枢设连接于摆臂与传动套筒之间;以及多个触压开关,设于开关箱中,并位于触压突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这些触压开关为分别控制各个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的开关。该发电机控制装置可依风力的大小,而经由其轴杆、摆臂及传动杆,而带动传动套筒上升或下降,进而以该传动套筒的触压突体触压到位于其上方的触压开关或位于其下方的触压开关,而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借由固定外塔的导流片将各角度的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内,使大部份的风力能完全有效地施作于旋转内塔的叶片的凹面,而捕捉到大部份的风力,而能充分利用到所有的风力,带动发电机组产生发电。
2、借由同极磁性相斥的作用,使旋转内塔得以呈现半浮状态,而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使旋转更为顺畅。
3、利用一多台发电机控制装置而能依照风力的大小,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力旋转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的旋转式风力塔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的旋转式风力塔的部份立体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的旋转式风力塔的导流片及叶片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第一磁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7a及图7b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第一磁浮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第一磁浮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第二磁浮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第二磁浮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发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其中风力传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0.旋转塔                 11.叶片
111.凹面                   112.凸面
12.转轴                      30.旋转式风力塔
31.固定外塔                  311.导流片
3111.导风平面                3112.导风弧面
3113.第一强化肋              312.上塔板
313.下塔板                   314.第一强化环体
32.旋转内塔                  321.叶片
3211.凹面                    3212.凸面
3213.第二强化肋              322.上夹板
323.下夹板                   324.第二强化环体
33.转轴                      331.第一轴承
332.第二轴承                 34.传动设备
341.大齿盘                   342.小齿盘
343.突齿                     344.突齿
35.发电机组                  351.离合器
352.齿轮箱                   353.发电机本体
36.绳索                      37.底座
38.发电机控制装置            381.轴杆
382.摆臂                     383.重物
384.传动套筒                 385.传动轴
386.触压突体                 387.触压开关
3871.触压部                  3872.弹性元件
3873.触压滚轮                388.煞车开关
39.开关箱                    40.第一磁浮装置
41.第一磁环组                 411.第一导磁片
412.第一磁性元件              413.第一旁路导磁片
414.斜面                     42.第二磁环组
421.第二导磁片               422.第二磁性元件
423.第二旁路导磁片           424.斜面
50.第二磁浮装置              51.第一磁环组
52.第二磁环组                60.第三磁浮装置
61.第一磁环组                62.第二磁环组
70.煞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2、图3分别绘示本发明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及其旋转式风力塔的横剖面示意图。如这些图式所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设有一旋转式风力塔30,该旋转式风力塔30包括有一固定外塔31与一旋转内塔32。固定外塔3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上塔板312与一下塔板313,且固定外塔31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等间距排列的导流片311,其并介于上塔板312及下塔板313之间。各导流片311的断面呈一平弧形,即其一面为导风平面3111,该导风平面的相反面则为一导风弧面3112,利用这些导风平面3111及导风弧面3112,能将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32。旋转内塔32以转轴33枢设于固定外塔31的中央并位于该固定外塔的内围空间,且旋转内塔3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上夹板322与一下夹板323;该旋转内塔32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叶片321,其并介于上夹板322及下夹板323之间。这些叶片321朝同一方向且等间距地排列设置于旋转内塔32的周围上,各叶片321的断面呈一圆弧形,其具有位于相反面的一凹面3211与一凸面3212,该凹面3211迎向固定外塔31的导流片311,而由各导流片311的导风平面3111及导风弧面3112所导入的风力,皆能完全有效地作用于各叶片321的凹面3211。旋转内塔32的转轴33的下端借一传动设备34与至少一发电机组35相接。依此,借由固定外塔31的导流片311将各角度的风力导入于旋转内塔32内,使大部份的风力能完全有效地施作于旋转内塔32的叶片321的凹面3211,而能充分利用到所有的风力,带动发电机组35产生发电。
固定外塔31的顶面设置有多条绳索36(例如:钢索),其一端固定于该固定外塔31的顶面,另一端则固定于其他坚固物(未图示),借以稳固整体的旋转式风力塔30。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a所示,各导流片311沿其圆周方向环设有至少一圈第一强化环体314,借由这些环体314的固设,使各导流片311相连接在一起,而加强导流片311整体的强度。
请参阅图3、图4、图5a所示,各导流片311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强化肋3113,以加强导流片311本体的硬度及强度。
复参阅图2、图3、图4、图5b所示,各叶片321沿其圆周方向环设有至少一圈第二强化环体324,借由这些环体324的固设,使各叶片321相连接在一起,而加强叶片321整体的强度。
请参阅图3、图4、图5b所示,各叶片321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二强化肋3213,以加强叶片321本体的硬度及强度。
请参阅图2、图6a、图6b所示,旋转内塔32的下夹板323与固定外塔31的下塔板313之间设有一第一磁浮装置40,其于下夹板323底面的外周部位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41,而固定外塔31的下塔板313在对应于该第一磁环组41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42,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磁极为同极。借由同极磁性相斥的作用,使旋转内塔32得以呈现半浮状态,而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使旋转更为顺畅。
请参阅图6a、图6b所示,其显示第一磁浮装置40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第一磁环组41设有至少一环状的第一导磁片411(例如:铁片),其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412(例如:磁铁块),这些磁性元件412沿着第一导磁片411相接,并排列成环状;相对应地,第二磁环组42设有至少一环状的第二导磁片421(例如:铁片),其顶面设置有多个上下交错堆叠的第二磁性元件422,且各上下相堆叠磁性元件422的相临面的极性相反,而能上下吸附并增强磁性,这些第二磁性元件422沿着第二导磁片421相接,并排列成环状;而且,第二磁性元件422与第一磁性元件412的相临面的磁极相同。
请参阅图7a、图7b所示,其显示第一磁浮装置40的第二实施例,其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当中,进一步于第一导磁片411的二侧面各设有一第一旁路导磁片413,且其相接于第一磁性元件412的二侧面,借由这些第一旁路导磁片413的路径,将第一磁性元件412的磁力线顺利导通至第一导磁片411,并防止第一磁性元件412大部份的磁力线向外扩散于外界,避免第一磁性元件412的磁性减弱。同样地,第二导磁片421的二侧面各设有一第二旁路导磁片423,且其相接于第二磁性元件422的二侧面,借由该第二旁路导磁片423的路径,将第二磁性元件422的磁力线顺利引导至第二导磁片421,并防止第二磁性元件422大部份的磁力线向外扩散于外界,避免第二磁性元件422的磁性减弱。
请参阅图8a、图8b所示,其显示第一磁浮装置40的第三实施例。其于上述第二实施例当中,进一步于第一旁路导磁片413及第二旁路导磁片423的端部的外侧各设有一斜面414、424,以分别顺利地引导第一磁性元件412及第二磁性元件422的磁力线,由其一极至其另一极,完全避免所有磁力线向外扩散于外界,而避免磁性元件412、422的磁性减弱。
请参阅图2、图9、图10所示,转轴33下端的外周表面与下塔板313之间的表面上环设有一第二磁浮装置50。其于转轴33下端的外周表面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51,而下塔板313在对应于第一磁环组51的位置上,则环设有第二磁环组52,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极性为同极。借由同极性相斥的作用,使转轴33呈现半浮状态,而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使转轴旋转更为顺畅。该第二磁浮装置50的实施结构可与上述第一磁浮装置40相同。
请参阅图2所示,转轴33上端的外周表面与固定外塔31的顶面之间环设有一第三磁浮装置60。其于转轴33上端的外周表面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61,而固定外塔31顶面在对应于第一磁环组61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62,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为同极。借由同极磁性相斥的作用,使得转轴33呈现半浮状态,而得到较佳无摩擦的旋转效果,使转轴旋转更为顺畅。该第三磁浮装置60的实施结构可与上述第一磁浮装置40相同。
复请参阅图2所示,转轴33上端于固定外塔31的顶面位置上设有一第一轴承331,且该转轴33下端于下塔板的位置设有一第二轴承332,以供支撑该转轴33使用。
请参阅图2、图12所示,旋转式风力塔30的下端设有一底座37,转轴33下端与位于底座37中的传动设备34相接,该传动设备34并与底座37内所设的多个发电机组35相接,当转轴33转动时,透过传动设备34的传动,可带动发电机组35旋转产生发电。
复参阅图2、图12所示,传动设备34具有一大齿盘341,该大齿盘341的圆心与转轴33相接;且传动设备34于各发电机组35的转轴上各设有一小齿盘342,大齿盘341与小齿盘342垂直啮合在一起。当转轴33转动时,可依序带动大齿盘341、小齿盘342转动,同时亦使发电机组35的转轴被带动转动而产生发电。
复参阅图2、图12所示,大齿盘341、小齿盘342各枢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突齿343、344,各突齿343、344较佳者为呈圆筒状的滚轮突齿,借由这些突齿343、344的滚动接触,减少突齿343与突齿344之间啮合的摩擦力,使得大齿盘341、小齿盘342的旋转得以顺畅。
复参阅图2所示,各发电机组35包括有一离合器351、一齿轮箱352与一发电机本体353,以能接收小齿盘342的转动,而使发电机35产生发电。
为使本发明其旋转式风力塔30可依照风力的大小,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35的启动,请参阅图2、图11所示,于转轴33的底端固设有一发电机控制装置38。该控制装置38设有一轴杆381,其上端固定于转轴33的下端;轴杆381二侧各枢设有一摆臂382,各摆臂382的末端各具有一重物383;一传动套筒384活动地套设于轴杆381的外周;各摆臂382与传动套筒384之间各以一传动杆385枢设连接;传动套筒385的下端横向突设有一环状触压突体386,该环状触压突体386位于控制装置38所设的一开关箱39中。开关箱39中于环状触压突体386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各设有多个触压开关387,这些触压开关387为分别控制各个发电机组35启动或停止的开关。另设有煞车开关388,其位于触压开关387的上方位置。
借此,当旋转内塔32旋转时,可带动转轴33、轴杆381、摆臂382作同步旋转,使摆臂382二末端的重物383亦同步旋转产生离心力。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设定于正常风速时,有二部发电机组35并入运转;当旋转内塔32转速增加时(即风力增强时),重物383旋转的离心力亦增加,而经由传动杆385将传动套筒384往上提升,使得传动套筒384下端的触压突体386亦被向上带动,触压到其上方的触压开关386,而启动该触压开关386所控制的发电机组35一并加入运转(例如使得第三台发电机组并入运转);即转速愈快,其启动的发电机组35愈多。但当转轴33转速过快而超过预定的限定转速时(例如;遇到台风等的强大风力造成旋转内塔32转速过快时),触压突体386将会依序经由位于上方的各触压开关386而触压到位于其顶端的煞车开关388,而启动煞车装置70,将旋转内塔32煞住停止转动,以保护旋转内塔32及发电机组35等机件不致因过度激烈的转动而损坏。当旋转内塔32转速减弱时(即风力减弱时),重物383旋转的离心力亦减弱,而经由传动杆385的传动使得传动套筒384的位置下降,触压突体386亦随的下移,触压到位于其下方的触压开关387,而关闭该触压开关386所控制的发电机组35(例如关闭第二台发电机组的并入运转),因此,转速愈慢(即风力愈小),关闭的发电机组35数量愈多,即加入运转的发电机组数量愈少。如此,即可依照风力的大小,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及关闭。
复请参阅图11所示,触压开关387具有一触压部3871,其套设有一弹性元件3872(例如:弹簧),使得触压开关387的触压部具有弹性回复的力量,令触压部3871在触压突体386所施加的触压压力解除后,可透过弹性元件3872的弹力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被触压时的位置)上。
复请参阅图2所示,煞车装置70可为一油压煞车装置,其装设于下塔板313对应于下夹板323侧边的位置上。当风力超过限定的强度时,该煞车装置70可接受煞车开关388的控制,而对旋转内塔32施予强制停止旋转的煞车作用。而且,触压部3871的端部枢设有一触压滚轮3873,透过该触压滚轮,使得触压突体386能以顺畅的接触状态触压到触压开关387,避免这些机件的磨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旋转式风力塔,其包括有一固定外塔与一旋转内塔;该固定外塔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上塔板与一下塔板,且该固定外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导流片,其并介于该上塔板与该下塔板之间,该下塔板的下端设有一底座;该旋转内塔以一转轴枢设于该固定外塔的中央并位于该固定外塔的内围空间,该旋转内塔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上夹板与一下夹板,该旋转内塔的周围垂直绕设有多片叶片,其并介于该上夹板与该下夹板之间;该旋转内塔与该固定外塔之间设有一第一磁浮装置,其于该旋转内塔的下夹板的外周部位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而该固定外塔的下塔板在对应于该第一磁环组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极性为同极;
多台发电机组,安装于该底座的内部;
一传动设备,装设于该转轴的下端,并连接至该发电机组;
一发电机控制装置,装设于该转轴的底端,用以依风力的大小而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流片的断面呈一平弧形,其一面为导风平面,该导风平面的相反面为一导风弧面;该叶片的断面呈一圆弧形,其具有位于相反面的一凹面与一凸面,该凹面迎向该导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转轴的下端的外周表面与该下塔板之间的表面上环设有一第二磁浮装置,其于该转轴的外周表面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而该下塔板在对应于该第一磁环组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极性为同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转轴的上端的外周表面与该固定外塔的顶面之间的表面上环设有一第三磁浮装置,其于该转轴的外周表面环设有一第一磁环组,而该固定外塔的顶面在对应于该第一磁环组的位置上,则环设有一第二磁环组,且该两磁环组的相临面的极性为同极。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磁环组设有至少一环状的第一导磁片,其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这些磁性元件沿着该第一导磁片相接,并排列成环状;相对应地,该第二磁环组设有至少一环状的第二导磁片,其一面设置有多个上下交错堆叠的第二磁性元件,且各上下相堆叠磁性元件的相临面的极性相反,而能上下吸附;这些第二磁性元件沿着该第二导磁片相接,并排列成环状;而且,该第二磁性元件与该第一磁性元件相临面的磁极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磁片的二侧面各设有一第一旁路导磁片,且其相接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的二侧面;该第二导磁片的二侧面各设有一第二旁路导磁片,且其相接于该第二磁性元件的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动设备具有一大齿盘,该大齿盘的圆心与该转轴相接;且该传动设备于各该发电机组的转轴上各设有一小齿盘,各该小齿盘与该大齿轮垂直啮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大齿盘及该小齿盘各枢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突齿,这些突齿为呈圆筒状的滚轮突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发电机控制装置包括:
一轴杆,其上端固定于该转轴的底端;
二摆臂,分别枢设于该轴杆的二侧;各该摆臂的末端各具有一重物;
一传动套筒,活动地套设于该轴杆的外周,且该传动套筒的下端横向突设有一环状触压突体,其并位于该控制装置所设的一开关箱中;
二传动杆,各枢设连接于该摆臂与该传动套筒之间;以及
多个触压开关,设于该开关箱中,并位于该触压突体之上、下方向的位置,这些触压开关为分别控制各个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的开关;
该发电机控制装置可依风力的大小,而经由该轴杆、该摆臂及该传动杆,而使得该传动套筒上升或下降,进而以该传动套筒的触压突体触压到位于其上方的触压开关或位于其下方的触压开关,而控制对等数量的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发电机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有:
一煞车开关,位于这些触压开关的上方位置;以及
一煞车装置,其接受该煞车开关的控制,而对该旋转内塔施予强制停止旋转的煞车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触压开关具有一触压部,其并套设有一弹性元件,且该触压部的端部枢设有一触压滚轮。
CNA2007101953599A 2007-12-13 2007-12-13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Pending CN101457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53599A CN101457742A (zh) 2007-12-13 2007-12-13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53599A CN101457742A (zh) 2007-12-13 2007-12-13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742A true CN101457742A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6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953599A Pending CN101457742A (zh) 2007-12-13 2007-12-13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774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4914A1 (zh) * 2010-02-08 2011-08-11 国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磁悬浮支撑装置
CN102182627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南京永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半直驱永磁复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CN106895014A (zh) * 2015-12-18 2017-06-27 上海浦宇铜艺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磁浮力风机
CN111764076A (zh) * 2020-06-23 2020-10-13 芦辉 一种书画用麻布生产用风干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4914A1 (zh) * 2010-02-08 2011-08-11 国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磁悬浮支撑装置
CN102182627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南京永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半直驱永磁复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CN106895014A (zh) * 2015-12-18 2017-06-27 上海浦宇铜艺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磁浮力风机
CN106895014B (zh) * 2015-12-18 2019-07-05 上海浦宇铜艺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磁浮力风机
CN111764076A (zh) * 2020-06-23 2020-10-13 芦辉 一种书画用麻布生产用风干装置
CN111764076B (zh) * 2020-06-23 2022-12-20 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书画用麻布生产用风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8309Y (zh) 一种垂直风力发电机
AU2012100203A4 (en) Multiple Generator Wind Turbines with Rotary Blade Cage
CN101457742A (zh) 垂直轴磁浮风力发电机
CN102364094A (zh) 一种双向风筒式磁悬浮风力发电装置
CN102400854A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3796490U (zh) 一种基于传动装置的活页竖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4564517A (zh) 一种具有阻力型支撑杆且可变转动惯量的垂直轴风轮
CN105863926B (zh) 磁悬浮水轮机
CN202176453U (zh) 偏心环式风力机构
JP5505749B1 (ja) 発電装置用の回転装置
CN204538879U (zh) 一种新型飞轮储能装置
CN202718812U (zh) 一种偏心式多功率风力发电机
CN201222689Y (zh) 风力磁浮发电机
CN202300833U (zh) 立轴活叶风轮机
CN205677755U (zh) 磁悬浮水轮机
CN204827795U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1588116B (zh) 风力磁浮发电机
CN106194592A (zh) 一种气悬浮风力发电机
CN204783496U (zh) 钟摆式杠杆发电装置
CN202513538U (zh) 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及其避雷系统
CN204290607U (zh) 一种机械旋转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CN208441966U (zh) 一种竖直双轴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6150939A (zh) 钟摆式杠杆发电装置及其方法
RU2722982C1 (ru) Карусельный ве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CN204436688U (zh) 一种具有阻力型支撑杆且可变转动惯量的垂直轴风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