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7287B -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7287B
CN101457287B CN2008103066787A CN200810306678A CN101457287B CN 101457287 B CN101457287 B CN 101457287B CN 2008103066787 A CN2008103066787 A CN 2008103066787A CN 200810306678 A CN200810306678 A CN 200810306678A CN 101457287 B CN101457287 B CN 101457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izing
wall annular
annular gear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6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7287A (zh
Inventor
付建平
刘继全
王永成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zhong Deya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rzhong Group Deya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rzhong Group Deya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rzhong Group Deya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66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7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具有可提高淬火效率的特点。该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包括与薄壁内齿圈的内径相适配的工装本体以及用于承托薄壁内齿圈的料盘,工装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定径件,每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的高度相适配。其淬火方法为将由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组合形成的工装本体装入至少两个薄壁内齿圈的内孔中进行淬火处理。则在加热炉的高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对两件以上的薄壁内齿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可大大提高淬火效率,尤其适合在各种薄壁件的淬火工艺中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齿轮箱作为动力传动的部件之一,应用领域一直就非常广泛,随着传递功率的越来越大,使用寿命的越来越长,对于齿轮箱的精度和整机性能的要求也越高,渗碳淬火内齿圈的齿轮箱能够满足其传递功率大和使用寿命长的要求,但是内齿圈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对于大型、薄壁内齿圈在渗碳淬火过程中的变形控制一直是阻碍渗碳淬火内齿圈在齿轮箱中的应用。
据了解国内同类零件曾采用直接淬火,因变形很大而报废,国外某公司同类零件采用专门设计了一套工装,在淬火过程中对变形进行强制校正。该工装外圆的尺寸是根据内齿圈的线膨胀系数和温度计算出来的,目的是使内齿圈在淬火冷却过程中通过模具对变形进行强制校正。使用方法为,先将内齿圈进行渗碳,渗碳结束后将内齿圈在加热炉加热到要求的温度,此时内齿圈内外圆因为热胀冷缩的关系会涨大,将炉盖打开,快速把工装装进内齿圈的内孔中,一起放进油池进行淬火,在淬火过程中,内齿圈的温度会迅速降低,内外圆尺寸也会变小,而工装放进去的时候是常温状态,其外圆尺寸不会变化,当内齿圈内孔尺寸小到与工装外圆尺寸一致之后,其齿顶圆就会紧紧抱死在工装外圆上,当零件完全冷却后,采用火把对内齿圈的外圆进行均匀加热,当内齿圈外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其内外圆的涨大,内孔的工装就能够取下来。由于工装的壁厚很厚,强度很高,一般变形很小,相应内齿圈的变形就会被强制进行校正,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该种工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A、由于工装在装入内齿圈的时候,内齿圈还在加热炉内,并且温度相当高,操作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内齿圈,更无法仔细对位,所以工装在装入的时候只有靠起吊人员和指挥者的指挥来装入,装入时间消耗较长,每装一次平均需要5分钟的时间,时间长了内齿圈的温度会降低,淬火的效果会受到影响,也就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内齿圈收缩工装可能装不进去;且在装上后,工装也容易在内齿圈中造成倾斜,反而使内齿圈的变形增大。
B、该种工装只适用于一次淬火一件内齿圈的情况,一般每次淬火一件内齿圈的周期需要30多个小时,也就是一天多时间只能淬火一件(一台设备),大大制约零件的制造效率,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齿轮箱的制造。
C、内齿圈齿顶圆与工装定径圆尺寸设计不合理,过盈偏大容易涨裂内齿圈,或从内齿圈取出时间较长或取不出工装。
D、淬火后(冷到室温)将工装从内齿圈取出来方法不适应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淬火效率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包括与薄壁内齿圈的内径相适配的工装本体以及用于承托薄壁内齿圈的料盘,工装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定径件,每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的高度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工装本体包括上定径件、下定径件与至少一个中定径件,在上定径件、中定径件与下定径件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线方向对应布置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拉杆,拉杆的一端与上定径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定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上定径件、中定径件与下定径件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线方向对应布置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拉杆,拉杆的一端与上定径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定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拉杆的下端设置有T型头,上端设置有楔槽,在下定径件上设置与T型头相适配的T型槽;拉杆插入通孔内后,拉杆上端的楔槽与上定径件的上表面相适配,在楔槽内卡入卡板,拉杆下端的T型头插入T型槽内。
进一步的是,在上定径件的下端设置有上定位内止口,中定径件的上端设置有上定位外止口,上定位外止口的外径等于上定位内止口的内径;中定径件的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内止口,下定径件的上端设置有下定位外止口,下定位内止口的内径等于下定位外止口的外径。
进一步的是,在上定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延伸出上定径件外表面的至少两块定位挡板。
进一步的是,在工装本体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料盘上设置有与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粗定位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导向结构为设置在工装本体内的导向通孔,粗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料盘上与导向通孔相适配的起吊杆。
进一步的是,在工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吊钩。
进一步的是,在工装本体内设置有大径通孔,在上定径件、下定径件的大径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至少三块导向板,至少三块导向板的内侧面间形成导向通孔。
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至少两件薄壁内齿圈沿轴线方向叠放,叠放好后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上进行加热;
b、打开加热炉的炉盖,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组合形成的工装本体装入薄壁内齿圈的内孔中;
c、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与工装本体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d、薄壁内齿圈完全冷却后,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拆分,分别加热各个定径件外圆上的薄壁内齿圈,将定径件从薄壁内齿圈内取出。
进一步在工装本体上设置有导向通孔,在料盘上设置有与导向通孔相适配的起吊杆;则步骤a中将薄壁内齿圈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上进行加热时是使薄壁内齿圈的内孔穿过起吊杆放到料盘上;步骤b中是将工装本体上设置的导向通孔穿过起吊杆后使工装本体装入薄壁内齿圈的内孔中;步骤c中是通过吊起起吊杆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与工装本体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进一步的是,在叠放多个薄壁内齿圈时,在相邻两个薄壁内齿圈之间设置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d中加热薄壁内齿圈是采用电感应加热。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a之前将薄壁内齿圈进行渗碳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工装本体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定径件且各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的高度相适配,则在加热炉的高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对两件以上的薄壁内齿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可大大提高淬火效率。而通过在工装本体上设置的导向结构,在料盘上设置的与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粗定位结构。当薄壁内齿圈加热到淬火需要的温度后,将工装本体上设置的导向结构沿料盘上设置的粗定位结构装配到薄壁内齿圈的内孔中,通过导向结构与粗定位结构的导向定位,可大大缩短整个淬火操作过程中将工装本体装入到薄壁内齿圈内孔中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且工装本体通过导向结构与粗定位结构装配到薄壁内齿圈的内孔中之后,可避免工装本体在薄壁内齿圈内形成倾斜,从而可大大提高淬火后薄壁内齿圈的质量,尤其适合在各种薄壁件的淬火工艺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将工装本体装入薄壁内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结构放入加热炉后的示意图;
图5是上定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5是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中定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8是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下定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11是图12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薄壁内齿圈1、料盘2、起吊杆3、工装本体4、定位块5、导向通孔6、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下定径件9、吊钩10、通孔11、拉杆12、T型槽13、卡板14、定位挡板15、上定位内止口16、上定位外止口17、下定位内止口18、下定位外止口19、大径通孔20、导向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包括与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相适配的工装本体4以及用于承托薄壁内齿圈1的料盘2,工装本体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定径件,每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1的高度相适配。通过设置的至少两个定径件且各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1的高度相适配,在加热炉的高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对两件以上的薄壁内齿圈1进行加热、淬火处理。如当需要同时对两件薄壁内齿圈1进行加热、淬火处理时,可设置由两个定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工装本体4。在将薄壁内齿圈1放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时,需同时将两件薄壁内齿圈1沿轴线方向叠合后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2上,加热完成后,打开炉盖,将工装本体4放入到叠合后的两件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将工装本体4与薄壁内齿圈1形成的整体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可一次淬火多件薄壁内齿圈1,大大提高淬火效率,淬火完成以后使薄壁内齿圈1冷却,然后将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进行拆分,使得每个定径件对应一个薄壁内齿圈1,分别对每个薄壁内齿圈1进行加热,将定径件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此时得到的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则由于工装本体4的作用可得到强制校正,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各个定径件的装配与拆卸,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工装本体4包括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与至少一个中定径件8,在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线方向对应布置的通孔11,在通孔11内插入拉杆12,拉杆12的一端与上定径件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定径件9可拆卸连接。则在装配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时,将拉杆12插入通孔11内而使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可靠连接,而拉杆12的一端与上定径件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定径件9可拆卸连接,可方便淬火以后将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拆卸开,使每一件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分别从每一件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提高拆卸效率,不会造成对薄壁内齿圈1的损伤,保证薄壁内齿圈1淬火以后的质量。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拉杆12与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作为优选方式,拉杆12的下端设置有T型头,上端设置有楔槽,在下定径件9上设置与T型头相适配的T型槽13;拉杆12插入通孔11内后,拉杆12上端的楔槽与上定径件7的上表面相适配,在楔槽内卡入卡板14,拉杆12下端的T型头插入T型槽13内。这样,安装时,先将拉杆12的下端T型头插入T型槽13内,同时,拉杆12的上端伸出上定径件7的上表面,此时,将卡板14卡入拉杆12上端的楔槽内,这样,拉杆12就被卡固在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内;拆卸时,将卡板14卸除,拉出拉杆12即可。该方式方便安装,也便于拆卸。
为使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在装配完成后,轴心线在一条竖直线上(即使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的外圆面分别对齐),在上定径件7的下端设置有上定位内止口16,中定径件8的上端设置有上定位外止口17,上定位外止口17的外径等于上定位内止口16的内径;中定径件8的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内止口18,下定径件9的上端设置有下定位外止口19,下定位内止口18的内径等于下定位外止口19的外径。则装配时,将中定径件8的上定位外止口17插入到上定径件7的上定位内止口16内,将下定径件9的下定位外止口19插入中定径件8的下定位内止口18中,完成装配。装配完成后,则可以很好的保证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的轴心线在一条竖直线上,保证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形成的工装本体4与薄壁内齿圈1内壁的高精度配合。
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的导向结构(导向通孔6)以及在料盘2上设置的与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粗定位结构(起吊杆3),即可很好防止工装本体4在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造成倾斜,但当多次使用以后,可能会造成起吊杆3与导向通孔6的配合较差,影响工装本体4的装入效果,为防止该情况的发生,在上定径件7的上表面设置有延伸出上定径件7外表面的至少两块定位挡板15。则当工装本体4放到位时,定位挡板15的下端面贴合在薄壁内齿圈1的上表面上,一是可以确定工装本体4已经在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放到位,二是可防止工装本体4在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倾斜,保证在淬火以后薄壁内齿圈1的质量。
当薄壁内齿圈1在加热炉内加热完成以后,在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放入工装本体4时,为了便于工装本体4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料盘2上设置有与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粗定位结构。当薄壁内齿圈1加热到淬火需要的温度后,将工装本体4上设置的导向结构沿料盘2上设置的粗定位结构装配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通过导向结构与粗定位结构的导向定位,可大大缩短将工装本体4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内孔中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且工装本体4通过导向结构与粗定位结构装配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之后,可避免工装本体4在薄壁内齿圈1内形成倾斜,从而可大大提高淬火后薄壁内齿圈1的质量。工装本体4与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相适配应保证薄壁内齿圈1在淬火冷却以后,工装本体4的外径与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具有一定的过盈量,使得工装本体4能有效将薄壁内齿圈1的齿顶圆矫正。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可以是将工装本体4的底部设置为过渡锥,粗定位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料盘2上的锥形孔,在将工装本体4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时,使工装本体4的底部过渡锥进入料盘2上的锥形孔即可实现导向定位,或在工装本体4与料盘2上分别设置滑块导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导向结构为设置在工装本体4内的导向通孔6,粗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料盘2上与导向通孔6相适配的起吊杆3。则在将工装本体4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时,使导向通孔6沿起吊杆3下落到料盘2上即可实现导向定位,同时,在将工装本体4与薄壁内齿圈1形成的整体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时,还可以利用吊车吊起起吊杆3将该整体放入淬火介质,该结构简单,在起到导向定位的同时,还利于将工装本体4与薄壁内齿圈1形成的整体吊入淬火介质中。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将工装本体4放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时,可以是在工装本体上端面钻螺孔,在螺孔内安装起吊杆,但起吊杆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断裂),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工装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吊钩10。吊钩10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弯钩形状,或采用吊环等结构形式实现。
为了减轻工装本体4的自重,在工装本体4内设置有大径通孔20,在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的大径通孔20内固定连接有至少三块导向板21,至少三块导向板21的内侧面间形成导向通孔6。这样,大径通孔20的所占的空间被掏空后,可减轻工装本体4的重量,而同时为了满足工装本体4可以沿起吊杆3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通过在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的大径通孔20内设置的至少三块导向板21,并使导向板21的内侧之间形成导向通孔6,即可很好地实现前述目的,此时,中定径件8可直接设置大径通孔20,而不需要在其内部设置导向板21,以减轻整个工装本体4的自重。其相对与直接在工装本体4只设置一个导向通孔6的形式,可大大减轻工装本体4的自重,便于吊车对工装本体4的吊装。
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至少两件薄壁内齿圈1沿轴线方向叠放,叠放好后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2上进行加热;当加热到要求的温度后,薄壁内齿圈1内外圆因为热胀冷缩的关系会涨大,此时,工装本体4的外径小于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很容易将工装本体4放入到薄壁内齿圈1内。而通过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的导向通孔6,在料盘2上设置的与导向通孔6相适配的起吊杆3,则该步骤中是将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穿过起吊杆3放到料盘2上,为后续工装本体4通过起吊杆3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做好铺垫。而在叠放多个薄壁内齿圈1时,为使多个薄壁内齿圈1叠放准确,并使多个薄壁内齿圈1的轴线与起吊杆3相一致,在相邻两个薄壁内齿圈1之间设置有定位块5,可便于后续工装本体4准确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
b、打开加热炉的炉盖,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组合形成的工装本体4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通过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的导向通孔6,在料盘2上设置的与导向通孔6相适配的起吊杆3,则在工装本体4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时是使导向通孔6装入到料盘2上设置的起吊杆3,使得在操作时可以使工装本体4准确地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大大提高工装本体4装入薄壁内齿圈1内孔中的效率,一般只需要一分钟即可完成装入操作。在该步骤中,工装本体4装入到薄壁内齿圈1内孔中后,工装本体4的轴心线与薄壁内齿圈1的轴心线基本一致,而当薄壁内齿圈1在淬火介质中淬火完成以后,薄壁内齿圈1的内圆则抱紧在工装本体4的外圆上,使它们的轴心线一致。
c、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1与工装本体4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在淬火过程中,薄壁内齿圈1的温度会迅速降低,内外圆尺寸也会变小,而工装本体4放进薄壁内齿圈1的时候是常温状态,在淬火时其外圆尺寸不会变化,当薄壁内齿圈1内孔尺寸小到与工装本体4的外圆尺寸一致之后,其内圈中的齿顶圆就会紧紧抱死在工装本体4的外圆上。当在料盘2上设置有起吊杆3时,则该步骤中可通过吊起起吊杆3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1与工装本体4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d、薄壁内齿圈1完全冷却后,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拆分,再分别加热各个定径件外圆上的薄壁内齿圈1,将定径件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该加热温度能使工装本体4顺利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即可,加热以后,由于薄壁内齿圈1内外圆的涨大,内孔的工装就能够顺利取下来,而在薄壁内齿圈1完全冷却后再加热,可使薄壁内齿圈1淬火后的尺寸达到与工装本体4的外径相一致;由于工装本体4的壁厚很厚,强度很高,一般变形很小,相应薄壁内齿圈1的变形就会被强制进行校正,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在冷却以后拆分定径件时,即当工装本体4包括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下定径件9时,拆分完成后,分别是一个上定径件7的外圆上套一个薄壁内齿圈1,一个中定径件8的外圆上套一个薄壁内齿圈1,一个下定径件9的外圆上套一个薄壁内齿圈1,分别加热取出定径件,可提高其取出的可靠性。在该步骤中,为提高各个定径件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的效率,加热薄壁内齿圈1最好采用电感应加热,如可采用表淬机或电感应炉等,相对于采用人工对薄壁内齿圈1进行加热(需要4个小时左右),该加热方法可使加热时间缩短为40分钟左右,大大缩短将工装本体4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的时间。且加热时间越长,若工装本体4也随着涨大后,反而无法将工装本体4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
为了更好地提高薄壁内齿圈1的强度,在步骤a之前将薄壁内齿圈1进行渗碳处理。

Claims (13)

1.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包括与薄壁内齿圈(1)的内径相适配的工装本体(4)以及用于承托薄壁内齿圈(1)的料盘(2),其特征是:工装本体(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定径件,每个定径件的高度分别与薄壁内齿圈(1)的高度相适配,所述至少两个定径件的轴心线在一条竖直线上,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料盘(2)上设置有与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粗定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工装本体(4)包括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与至少一个中定径件(8),在上定径件(7)、中定径件(8)与下定径件(9)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线方向对应布置的通孔(11),在通孔(11)内插入拉杆(12),拉杆(12)的一端与上定径件(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定径件(9)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拉杆(12)的下端设置有T型头,上端设置有楔槽,在下定径件(9)上设置与T型头相适配的T型槽(13);拉杆(12)插入通孔(11)内后,拉杆(12)上端的楔槽与上定径件(7)的上表面相适配,在楔槽内卡入卡板(14),拉杆(12)下端的T型头插入T型槽(13)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在上定径件(7)的下端设置有上定位内止口(16),中定径件(8)的上端设置有上定位外止口(17),上定位外止口(17)的外径等于上定位内止口(16)的内径;中定径件(8)的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内止口(18),下定径件(9)的上端设置有下定位外止口(19),下定位内止口(18)的内径等于下定位外止口(19)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在上定径件(7)的上表面设置有延伸出上定径件(7)外表面的至少两块定位挡板(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导向结构为设置在工装本体(4)内的导向通孔(6),粗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料盘(2)上与导向通孔(6)相适配的起吊杆(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在工装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吊钩(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其特征是:在工装本体(4)内设置有大径通孔(20),在上定径件(7)、下定径件(9)的大径通孔(20)内固定连接有至少三块导向板(21),至少三块导向板(21)的内侧面间形成导向通孔(6)。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内齿圈辅助淬火工装的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至少两件薄壁内齿圈(1)沿轴线方向叠放,叠放好后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2)上进行加热;
b、打开加热炉的炉盖,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组合形成的工装本体(4)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
c、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1)与工装本体(4)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d、薄壁内齿圈(1)完全冷却后,将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定径件拆分,分别加热各个定径件外圆上的薄壁内齿圈(1),将定径件从薄壁内齿圈(1)内取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在工装本体(4)上设置有导向通孔(6),在料盘(2)上设置有与导向通孔(6)相适配的起吊杆(3);则步骤a中将薄壁内齿圈(1)放到加热炉内的料盘(2)上进行加热时是使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穿过起吊杆(3)放到料盘(2)上;步骤b中是将工装本体(4)上设置的导向通孔(6)穿过起吊杆(3)后使工装本体(4)装入薄壁内齿圈(1)的内孔中;步骤c中是通过吊起起吊杆(3)将加热后的薄壁内齿圈(1)与工装本体(4)一并放入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在叠放多个薄壁内齿圈(1)时,在相邻两个薄壁内齿圈(1)之间设置有定位块(5)。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加热薄壁内齿圈(1)是采用电感应加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壁内齿圈淬火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之前将薄壁内齿圈(1)进行渗碳处理。
CN2008103066787A 2008-12-30 2008-12-30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Active CN101457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66787A CN1014572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66787A CN1014572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287A CN101457287A (zh) 2009-06-17
CN101457287B true CN101457287B (zh) 2011-01-19

Family

ID=4076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66787A Active CN101457287B (zh) 2008-12-30 2008-12-30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7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730B (zh) * 2010-03-23 2012-01-11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对渗碳后变形为椭圆齿圈的反变形校正方法
CN102965492A (zh) * 2011-09-01 2013-03-13 昆山溢阳潮热处理有限公司 齿套热处理用热变形夹具
CN102321794B (zh) * 2011-10-11 2013-04-17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内齿圈滚道中频淬火模具
CN102409284B (zh) * 2011-11-11 2013-02-20 柳州市榆暄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马达输出轴离子渗氮工艺方法
CN103643022A (zh) * 2013-12-05 2014-03-19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齿轮淬火时防止齿轮壁变形的方法
CN106399651B (zh) * 2016-12-06 2018-04-03 圣智(福建)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大直径模具整体真空淬火工艺
CN107557538A (zh) * 2017-09-20 2018-01-09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件淬火方法
CN112792160B (zh) * 2020-12-14 2023-04-11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刚度薄壁结构的结构件热校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4262Y (zh) * 2006-06-29 2007-08-15 上海恒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内齿圈中频淬火感应器
CN101168795A (zh) * 2007-11-29 2008-04-30 泰州市三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圆孔薄壁类工件渗碳淬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4262Y (zh) * 2006-06-29 2007-08-15 上海恒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内齿圈中频淬火感应器
CN101168795A (zh) * 2007-11-29 2008-04-30 泰州市三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圆孔薄壁类工件渗碳淬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開平6-81041A 1994.03.22
刘继全.内齿圈的沿齿沟淬火工艺.《机械工人热加工》.2006,(第11期),16-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287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7287B (zh) 薄壁内齿圈的辅助淬火工装与淬火方法
CN1824617B (zh) 模压成形模以及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US5809057A (en) Electroslag apparatus and guide
CN104117547B (zh) 一种温挤压齿轮棒连续挤压模及其加工方法
CN104426306A (zh) 用于制造转子的离心铸造装置
KR101268765B1 (ko) 컨테이너용 금형 교환 장치
CN103402671A (zh) 金属熔炼用熔炼炉
CN108515132B (zh) 一种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热模锻工艺
CN101906524A (zh) 大型薄壁齿圈变形后正火矫正方法
JP4969073B2 (ja) アルミホイール製造装置
CN109332525A (zh) 核电用安注箱封头的生产工艺
CN209443049U (zh) 一种渗碳薄弧板花键齿轮压力淬火工装
CN106424634A (zh) 一种非晶金属真空熔炼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3073153U (zh) 用于核电反应堆冷却剂泵壳内壁堆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6779176U (zh) 一种铸轧卷取机卧式箱体
CN105950850A (zh) 一种五金工具金属件的淬火装置
CN209681617U (zh) 一种模具钢生产线
CN207240698U (zh) 分段式水冷模具
CN201609760U (zh) 金属气室驱动抓取装置
CN107695163B (zh) 核岛蒸发器封头整体冲压成型装置及冲压成型方法
CN101920330B (zh) 金属气室驱动抓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93177A (zh) 一种驱动桥壳用加强圈的加工方法及加强圈和成型模具
CN111947456A (zh) 一种连续铸造真空感应熔炼炉
CN112662859A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热处理工艺
CN211360527U (zh) 一种锻造模具的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1

Address after: 618013 Deyang Pearl River West Road, Sichuan, No. 460

Patentee after: Double (Deya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8013 Deyang Pearl River West Road, Sichuan, No. 460

Patentee before: Erzhong Group (Deya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