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399A - 虚拟网络配置、分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虚拟网络配置、分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399A
CN101453399A CNA2007100774816A CN200710077481A CN101453399A CN 101453399 A CN101453399 A CN 101453399A CN A2007100774816 A CNA2007100774816 A CN A2007100774816A CN 200710077481 A CN200710077481 A CN 200710077481A CN 101453399 A CN101453399 A CN 101453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virtual network
virtual
sign
target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74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3399B (zh
Inventor
郑若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774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99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3250 priority patent/WO2009074080A1/zh
Priority to EP08859282.9A priority patent/EP220926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453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99A/zh
Priority to US12/789,916 priority patent/US8649292B2/en
Priority to US12/982,740 priority patent/US79866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3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4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Remote access server, e.g. BRAS
    • H04L12/2876Handling of subscriber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H04L12/4679Arrangements for the 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of VLAN attribute values, e.g. VLAN identifiers, port VLAN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2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rtual entities, e.g. orchestrators, SDN or NFV entiti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配置、分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该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包括:服务边缘设备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将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将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发送出去;接收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的通信代理设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为游牧用户提供游牧接入动态配置,以及用户的服务切换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虚拟网络配置、分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网络配置、分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运营商为服务运营商(如ISP)提供虚拟网络VLAN/VPN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应的VLAN/VPN传输通道连接到签约的服务运营商系统。但是,要在固定接入网中实现VLAN/VPN连接,需要在接入网的设备上配置VLAN/VPN ID和用户的关系。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固定接入网络AN上的VLAN ID与用户的关系,是通过接入网本身所属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静态配置实现的,即用户连接之前就配置好。这种配置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1、当游牧用户移动到新的网络时,由于新的固定接入网络上不具有与游牧用户相对应的VLAN ID,新的固定接入网络本身的网络管理系统的静态配置方式无法支持游牧或移动用户的动态配置,所以无法支持游牧或移动用户的虚拟网络接入;
2、当用户需要动态地从同一个物理/虚拟端口,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时,由于网络管理系统的静态配置方式,无法进行业务/SP的动态配置方式,所以不能支持用户动态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包括:服务边缘设备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将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将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发送出去;接收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的通信代理设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如果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当前虚拟网络标识不匹配,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如果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当前虚拟网络标识不匹配,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分区中删除;修改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的对应关系信息,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所述虚拟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接口,相互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具有对应的物理接口和虚拟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服务边缘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向接入网的设备发送;
通信代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所述接口标识对应接口和目标虚拟网络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代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二层控制协议报文,所述报文携带了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解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报文中获得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口和虚拟网络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包括:虚拟网络标识和接口标识;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修改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为游牧用户提供游牧接入动态配置,还可以为用户从一个服务提供系统的虚拟网络切换到另一个服务系统的虚拟网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边缘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游牧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游牧场景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1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2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分区表的业务/SP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理ACL的业务/SP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3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逻辑分区表的业务/SP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理ACL的业务/SP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4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意图业务/SP切换场景5;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SP切换场景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般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包括:服务边缘设备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将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将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发送出去;接收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的通信代理设备(位于接入网的设备,如L2CProxy),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可以动态地配置虚拟网络接口参数信息,配置完后,接入设备和服务提供设备之间的报文通过相应的虚拟网络通道承载。能够为游牧用户以及用户的服务切换提供便利,用户的服务切换包括用户选择的服务切换和服务提供系统选择的服务切换。
其中,服务边缘设备在游牧用户认证过程中获得游牧用户归属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游牧用户接入接口的接口标识。
其中,服务边缘设备在用户选择目标服务过程或重新认证过程中获得用户选择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
其中,服务边缘设备在目标服务提供设备选择切换组播虚拟网络的过程中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
其中,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上下文中的物理接口分区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
其中,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分区中删除;修改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的映射信息。其中,上下文的虚拟接口是接入设备对应的物理接口映射后的接口;虚拟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接口,上下文中,相互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具有对应的物理接口和虚拟接口,其中物理接口和虚拟接口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
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后,进一步包括:通信代理设备返回二层控制协议响应报文,报告配置完毕。
所述通信代理设备和接入设备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或者所述通信代理设备设置在接入汇聚设备或者所述通信代理设备和服务边缘设备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
所述接口为物理端口,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信息中包括: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或者
所述接口为物理接入电路,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信息中包括:物理访问控制信息与其对应的物理接入电路标识;或者
所述接口为虚拟端口,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信息的中包括: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的端口标识,或,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映射信息;或者
所述接入设备对应接口为虚拟接入电路,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信息中包括:虚拟的目标访问控制信息与其对应的虚拟的接入电路标识,或,虚拟的目标访问控制信息与其对应的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络或虚拟专用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通信代理设备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
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包括物理端口和/或物理接入电路;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和/或虚拟专用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包括:通信代理设备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分区中删除;修改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的映射信息。
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包括物理端口和/或物理接入电路;所述虚拟接口包括虚拟接口和/或逻辑接入电路;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和/或虚拟专用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服务边缘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向接入网的设备发送;通信代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所述接口标识对应接口和目标虚拟网络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代理装置L2C Proxy,参见图1所示的110,包括:
接收单元(如上游报文转发单元111),用于接收来二层控制协议报文,所述报文携带了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获取单元(如图1所示的获取单元128),用于解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报文中获得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存储单元(如图1所示的存储单元124),用于存储接口和虚拟网络的映射关系信息,所述映射关系信息包括:虚拟网络标识和接口标识;
配置单元(如图1所示的配置单元130),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修改存储单元的映射关系信息。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记录了至少一个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每一个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对应一个虚拟网络,记录了虚拟网络标识及其对应的接口分区信息;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将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中所述接口标识对应接口信息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中添加接口标识对应接口信息。
其中,所述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记录了虚拟网网络标识及其对应的物理接口信息;或
所述接口为虚拟接口,所述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记录了逻辑虚拟网路标识,及其对应的虚拟接口和物理接口的映射信息。
其中,通信代理装置还包括:端口映射单元,用于根据物理接口与虚拟接口之间的映射信息,将接收到的报文进行物理接口与逻辑端之间的转换处理。
其中,通信代理装置还包括:匹配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通知配置单元启动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上下文中的通信代理装置L2C Proxy可以设置在接入网的接入汇聚设备,也可以设置在接入节点(Access Node,如数字用户线DSL系统的DSLAM)。虚拟网络可以是虚拟局域网络VLAN(其中的虚拟网络包括组播VLAN),也可以是虚拟专用网络VPN。该通信代理设备采用L2CP(Layer 2 Control Protocol,二层控制协议),通过IP边缘节点,如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接入服务器)或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宽带网络网关),控制其下大量的AN(Access Node,接入节点)。通信代理装置L2C Proxy能够完成拓扑发现、线路配置、线路测试和组播控制的基本功能。其中,L2C Proxy将DSLAM的物理接口(如数字用户线DSL的物理端口、组播接入电路)按服务运营商SP(如Internet运营商ISP)或AN进行物理分区。L2C Proxy中还引入“端口映射单元”,包括“虚拟分区表”和“端口映射功能”,其中“虚拟分区表”也按ISP或AN进行对应,“虚拟分区表”与“物理分区表”的一一映射,由相应的ISP以L2C消息的形式通过IWF(Interworking Function,互连功能)单元进行访问和管理,对L2C消息进行过滤、检测和汇聚转发。该IWF可以按ISP或AN对L2C消息进行过滤、检测和汇聚转发,具体包括:接收ISP发来的报文,根据发送报文的ISP确定与其对应的AN,并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发给该AN;以及,接收AN发来的报文,根据发送报文的AN确定与其对应的ISN,并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发给该ISP。因此,在IWF上需要保存ISP与AN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在AN和ISP上也分别需要维护对端的信息,例如,在ISP上需要维护AN的物理端口信息,以使得其可以向相应的AN传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网络通信设备通信,收发报文;
该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上述的通信代理装置。
所述通信网络设备为数字用户线接入设备,或接入汇聚设备,或宽带接入服务设备,或宽带边界网关。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服务边缘设备200。服务边缘设备200包括:
通信接口,其上游通信接口201连接到服务提供设备,下行通信接口202连接到接入汇聚设备或接入设备;
下游报文转发单元204用于通过下游通信接口202收发来自接入侧设备的报文。上游报文转发单元203用于通过上游通信接口201收发来自服务提供设备的报文。
获取模块214可以通过业务选择模块212,或二层协议模块213获得,从上游报文转发单元203和下游报文转发单元204之间的报文中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接入设备对应接口标识。获取模块214也可以通过动态获得虚拟网络标识(图中未示出)。
配置单元216将获取单元获取的信息生成二层协议报文,将生成的报文通过下游报文转发单元204发送给相应的设备。
可选的,服务边缘设备200可包括认证模块211为用户接入服务提供设备或选择切换服务提供用户认证。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应用场景为游牧场景,如图3所示。
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端口,该端口可以是物理端口,也可以是虚拟端口;该端口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划分:按物理线路(如DSL线路/VC)划分,按二层信息(如VLANI D、以太网优先权(Ethernet Priority)或MAC地址)划分,按五元组信息等(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类型)划分。
如图3所示,本地用户通过端口1接入网络,接入网AN上已配置有本地用户所对应的端口1与VLAN/VPN ID1的映射关系,所以本地用户从相应的端口1接入,接入网AN根据映射关系将该端口1映射到相应的二层VLAN或VPN通道,接入到接入网。
如图3所示,游牧用户通过端口2接入网络,接入网AN上没有配置该游牧用户所对应的端口2与VLAN/VPN ID2的映射关系,此时,IP边缘节点(IPEdge,如BNG/BRAS)将通过L2C机制,动态地将游牧用户所对应的端口2与VLAN/VPN ID2的映射关系,下发到相应的接入网AN上;所以游牧用户从相应的端口2接入,接入网AN可以根据获得的端口2与VLAN/VPN ID2的映射关系,该端口2映射到相应的二层VLAN或VPN通道,接入到接入网。
具体流程(如图4)如下:
S401、游牧用户通过IP Edge进行用户认证;
其中,IP Edge可以从认证过程中获取游牧用户所对应的端口,例如接入网AN可以具有中继(intermediate relay)功能,在PPPoE tag(标签)或DHCP Option(选项)中插入游牧用户所对应的端口;
S402、当游牧用户认证成功,IP Edge将从认证的结果中获取游牧用户的模板profile,模板profile中包含VLAN/VPN ID。该VLAN/VPN ID可以是全新动态分配的;VLAN ID可以是用户标签(C-Tag)、业务标签(S-Tag)或是C-Tag和S-Tag的组合。
S403、IP Edge将游牧用户所对应的端口与VLAN/VPN ID绑定,建立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并将该映射关系通过L2C协议,动态地下发到相应的AN上;
S404、AN接收来自IP Edge的L2C协议报文,从L2C协议报文中解析并记录端口和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
S405、游牧用户通过其所对应的端口发送用户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中包括端口信息;
S406、AN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端口信息,查询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表,得到该端口对应的VLAN/VPN ID,将该端口映射到VLAN/VPN ID对应的VLAN/VPN通道;
S407、通过映射得到的VLAN/VPN通道承载用户数据,接入到网络。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业务/SP切换场景,如图5所示。
每个用户同样对应一个端口,接入网AN上已配置有用户所对应的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当用户通过相应的端口1接入,可以根据端口1信息,查询映射关系得到相应的VLAN/VPN ID,从而将该端口1映射到相应的业务/SP的二层VLAN或VPN通道,获得相应的业务提供或接入相应SP网络。
当用户需要动态地从同一个端口1,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时,AN上由于没有配置用户所对应的端口1与新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因此,IP Edge通过L2C机制动态地获得用户所对应的端口1与新的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并将获得的映射关系下发到相应的AN上,AN接收并记录IP Edge下发的新的映射关系。这样,用户可以从同一个端口1接入后,在新的映射关系下该端口1的业务会被映射到相应的业务/SP地二层VLAN或VPN通道,获得相应的业务提供或接入相应SP网络。
该实施例的具体的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S601、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之前,用户通过所对应的端口1发起用户数据;
S602、AN从接收到的用户数据报文中解析得到相应的端口,基于解析得到的端口查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表,得到端口对应的旧的业务或者SP的VLAN/VPN ID;
S603、AN将该端口1的业务映射到端口1对应的旧的业务(或旧的SP)的VLAN/VPN ID通道,通过旧的业务(或旧SP)的VLAN/VPN通道承载用户数据,从而用户获得旧的业务提供或接入旧的SP网络;
S604、用户选择了新的业务/SP网络,可选地,用户需要进行新的用户认证,已建立起新的订户会话;
S605、IP Edge在用户的选择业务/SP的过程中,获取用户的模板(profile,包含新业务(或新SP)的VLAN/VPN ID),该VLAN/VPN ID可以是全新动态分配的;VLAN ID可以是业务标签(S-Tag);
S606、IP Edge通过L2C协议,动态地将用户所对应的端口与新业务(或新SP)的VLAN/VPN ID的新映射关系,下发到相应的AN上;
S607、在AN上建立或更新相应的端口1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
S608、用户通过所对应的端口发送用户数据;
S609、AN接收到用户数据报文,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端口信息查询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表,得到端口1对应的新的业务(或新SP)的VLAN/VPN ID;
S610、AN将该端口的业务映射到新的业务(或新SP)的VLAN/VPN通道,通过新业务(或新SP)的VLAN/VPN通道承载用户数据,从而用户获得新的业务提供或接入新的SP网络。
第三实施例.
其中,组播批发场景下,零售SP通过BNG经由不同的L2C连接配置同一个DSLAM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其中,IWF用于IP边缘节点完成对接入节点的二层控制功能。ACL的基本结构如表1所示,包含接入电路标识(Access Circuit Identifier,ACI)、组播地址、组播源地址(可选)和ACL属性,其中,接入电路标识(ACI)也称为接入环路标识(Access Loop Identifier,ALI),如DSL对应的物理端口。
表1 ACL基本结构
Figure A200710077481D00181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业务/SP切换场景2,如图7所示。
在AN和IP边缘节点之间划分业务/SP的VLAN/VPN域,不同的业务/SP采用不同的VLAN/VPN。除在AN上按ISP划分物理分区表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在AN上按ISP划分组播物理ACL,其中,按ISP划分的物理分区表与组播物理ACL一一对应;在AN上也可以不对物理ACL进行划分,即物理ACL在AN上也可以只有一个,包含所有的物理ACI,不按ISP划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网络分区切换的方法主要包括:接入设备或IP边缘设备的通信代理设备接收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需要分区切换的虚拟网络的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物理接口标识,如物理端口和组播VLAN中的接入电路标识);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
物理分区表的业务/SP切换流程如图8所示:
S801、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前,AN上已建立有物理分区表,该物理分区表按ISP划分,用户所在的物理端口属于物理分区表1;
S802、用户选择了新的业务/SP网络(如ISP2),可选地,用户需要进行新的用户认证,以建立新的订户会话;
S803、IP Edge在用户的选择业务/SP的过程中,获取用户的模板(profile,包含新业务/SP的VLAN/VPN ID),该VLAN/VPN ID可以是全新动态分配的;VLAN ID可以是业务标签(S-Tag);
S804、IP Edge通过L2C协议,动态地将用户所对应的物理端口与新业务/SP的VLAN/VPN ID的新映射关系,下发到相应的AN上;
S805、AN根据查相应的物理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表,如果物理端口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发生了变化,则启动业务/SP的切换;
S806、AN从物理分区表1中删除S804中L2C下发的相应物理端口;
S807、AN根据新业务/SP的VLAN/VPN ID所对应的业务/SP,在相应的物理分区表(本例中为物理分区表2)中添加步骤4中L2C下发的相应物理端口;
S808、AN向IP Edge报告业务/SP切换完毕,其中,AN向IP Edge报告通过L2C协议实现。
物理ACL的业务/SP切换流程如图9所示:
S901、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前,AN上已建立有按ISP划分的物理ACL,用户所在的物理ACI属于物理ACL1;
S902、用户选择了新的业务/SP网络(如ISP2),可选地,用户需要进行新的用户认证,以建立新的订户会话;
S903、IP Edge在用户的选择业务/SP的过程中,获取用户的模板(profile,包含新业务/SP的VLAN/VPN ID),该VLAN/VPN ID可以是全新动态分配的;VLAN ID可以是业务标签(S-Tag);
S904、IP Edge通过L2C协议,动态地将用户所对应的物理ACI与新业务/SP的VLAN/VPN ID的新映射关系,下发到相应的AN上;
S905、AN根据查询相应的物理ACI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表,如果物理ACI与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发生了变化,则启动业务/SP的切换;
S906、AN从物理ACI1中删除步骤S904中通过L2C协议下发的相应物理ACI;
S907、AN根据新业务/SP的VLAN/VPN ID所对应的业务/SP,在相应的物理ACI(本例中为物理ACI2)中添加步骤S904中通过L2C协议下发的相应物理ACI;
S908、AN向IP Edge报告业务/SP切换完毕,其中,AN向IP Edge报告通过L2C协议实现;
S909、IP Edge通过L2C协议配置AN的物理ACL2中新添加的物理ACI的组播地址及ACL属性。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场景为业务/SP切换场景3,如图10所示。
基于L2C Proxy,将AN和IP Edge之间的VLAN/VPN域划分成第一VLAN/VPN域和第二VLAN/VPN域,即将AN和L2C Proxy之间划分为第一VLAN/VPN域(即接入VLAN/VPN域),将L2C Proxy和IP Edge之间划分第二VLAN/VPN域(即业务/SP的VLAN/VPN域),不同的业务/SP采用不同的VLAN/VPN。在L2C Proxy记录按ISP划分的虚拟分区表上,该虚拟分区表记录了虚拟端口和VLAN/VPN ID的映射关系信息。另外,除在L2C Proxy上按ISP划分并记录虚拟分区表外,本发明还可在AN上按ISP划分组播逻辑ACL,按ISP划分的虚拟分区表与组播虚拟ACL的方式相似;虚拟ACL在AN上也可以只有一个,包含所有的虚拟ACI,不按ISP划分。当切换业务/SP时,只需虚拟分区表切换即可,AN上的物理分区表可以保持不变,甚至AN上可以没有物理分区表,完全由L2C Proxy上的虚拟分区表替代,完成批发。
虚拟分区表的业务/SP切换流程如图11所示:
S1101、切换到新的业务/SP网络前,AN上已建立有虚拟分区表,该物理分区表按ISP划分,用户所在的虚拟端口属于虚拟分区表1;
S1102、用户选择了新的业务/SP网络(如ISP2),可选地,用户需要进行新的用户认证,以建立新的订户会话;
S1103-1107、与
图8中步骤S803-S807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图11为虚拟端口、虚拟分区表,而图8为物理端口、物理分区表;
S1108、AN修改端口映射单元中的端口映射表,将物理端口与相应虚拟端口分区表中的虚拟端口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本例中,将由“物理端口与虚拟分区表1的相应虚拟端口的映射”改为“物理端口与虚拟分区表2的相应虚拟端口的映射”;
S1109、步骤与图8的S808相同。
结合图9虚拟ACL的业务/SP切换流程如图12所示:
S1201、与图9不同之处在于图12为虚拟ACI、虚拟ACL,而图9为物理ACI、物理ACL;
S1202-1203、步骤与S902-S903相同,不再赘述;
S1204-1207、与步骤S904-S907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为虚拟ACI、虚拟ACL,而步骤S904-S907为物理ACI、物理ACL;
S1208、AN修改端口映射单元中的端口映射表,将物理ACI与相应虚拟ACL中的虚拟ACI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本例中,将由“物理ACI与虚拟ACL1的相应虚拟ACI的映射”改为“物理ACI与虚拟ACL2的相应虚拟ACI的映射”;
S1209、与步骤S908相同。
S1210、与步骤S909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步骤S1210中为虚拟ACI、虚拟ACL,而步骤S909为物理ACI、物理ACL。
本发明的第四种方法应用场景为业务/SP切换场景4,如图13所示。与图
10的不同在与引入远端AN,L2C Proxy位于远端AN。流程雷同。
本发明的第四种方法应用场景为业务/SP切换场景5、6,如图14、15所示。与图10的不同在于L2C Proxy置于BNG/BRAS内部,如图14所示;或置于AN内部,如图15所示。流程雷同。
综上所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解决了接入设备与运营商系统,即运营商系统的业务数据动态配置,特别是端口和各运营商系统对应VLAN/VPN属性的动态配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游牧用户在异地网络从端口加入归属运营商系统的业务时,通过二层控制功能动态地获得归属运营商系统的VLAN/VPN网络属性和接入端口的映射关系信息,解决了原来无法访问归属运营商系统的问题。另外,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在用户从一个运营商系统切换到新的运营商系统时,通过二层控制功能动态地获得接入端口和新的运营商系统的VLAN/VPN网络属性的映射关系信息,顺利切换到新的运营商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边缘设备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将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将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发送出去;
接收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的通信代理设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边缘设备在游牧用户认证过程中获得游牧用户归属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游牧用户接入的接口标识;或者
服务边缘设备在用户选择目标服务过程和/或重新认证过程中获得用户选择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或者
服务边缘设备在目标服务提供设备选择切换组播虚拟网络的过程中获得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对应的接口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的过程包括:
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映射关系的过程包括:
通信代理设备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分区中删除;修改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的对应关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通信代理设备和接入设备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或者
所述通信代理设备设置在接入汇聚设备;或者
所述通信代理设备和服务边缘设备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为物理端口,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对应关系信息中包括: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或者
所述接口为物理接入电路,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对应关系信息中包括: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物理接入电路标识;或者
所述接口为虚拟端口,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对应关系信息中包括: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的端口标识,或,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映射信息;或者
所述接入设备对应接口为虚拟的接入电路,所述目标虚拟网络和接口的对应关系信息中包括: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的接入电路标识,或,虚拟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其对应的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映射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络或虚拟专用网络。
7、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如果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当前虚拟网络标识不匹配,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中添加所述物理接口,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物理接口包括物理端口和/或接入电路,所述接口标识包括物理接口标识和/或物理接入电路标识;
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和/或虚拟专用网。
9、一种虚拟网络分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二层协议报文,得到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如果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当前虚拟网络标识不匹配,将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虚拟接口分区中删除;修改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的对应关系信息,其中,所述物理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所述虚拟接口分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接口,相互对应的物理接口分区和虚拟接口分区具有对应的物理接口和虚拟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物理接口包括物理端口和/或物理接入电路;
所述虚拟接口包括虚拟接口和/或逻辑接入电路;
所述虚拟网络包括虚拟局域网和/或虚拟专用网。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边缘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生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并向接入网的设备发送;
通信代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二层协议报文中得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建立所述接口标识对应接口和目标虚拟网络的映射关系。
12、一种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二层控制协议报文,所述报文携带了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获取单元,用于解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从所述报文中获得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口和虚拟网络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包括:虚拟网络标识和接口标识;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修改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存储单元记录了至少一个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每一个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对应一个虚拟网络,记录了虚拟网络标识及其对应的接口分区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将当前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中所述接口标识对应接口信息删除,在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中添加接口标识对应接口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记录了虚拟网网络标识及其对应的物理接口信息;或
所述接口为虚拟接口,所述映射关系分区信息单元记录了逻辑虚拟网路标识,及其对应的虚拟接口和物理接口的映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端口映射单元,用于根据物理接口与虚拟接口之间的映射信息,将接收到的报文进行物理接口与虚拟接口之间的转换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目标虚拟网络标识与当前虚拟网络标识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通知配置单元启动配置。
17、一种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网络通信设备通信,收发报文;
获取单元,用于从收发报文中获得二层控制协议报文,解析二层控制协议报文中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口和虚拟网络的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包括:虚拟网络标识和接口标识;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虚拟网络标识和其对应的接口标识修改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网络设备为数字用户线接入设备,或接入汇聚设备,或宽带接入服务设备,或宽带边界网关。
CN2007100774816A 2007-11-30 2007-11-30 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453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74816A CN101453399B (zh) 2007-11-30 2007-11-30 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PCT/CN2008/073250 WO2009074080A1 (fr) 2007-11-30 2008-11-28 Méthode,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configuration d'un réseau virtuel et commutateur de partitions
EP08859282.9A EP2209260B1 (en) 2007-11-30 2008-11-28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12/789,916 US8649292B2 (en) 2007-11-30 2010-05-28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irtual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partition handover
US12/982,740 US7986649B2 (en) 2007-11-30 2010-12-3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irtual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partition hando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74816A CN101453399B (zh) 2007-11-30 2007-11-30 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399A true CN101453399A (zh) 2009-06-10
CN101453399B CN101453399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73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774816A Active CN101453399B (zh) 2007-11-30 2007-11-30 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649292B2 (zh)
EP (1) EP2209260B1 (zh)
CN (1) CN101453399B (zh)
WO (1) WO2009074080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468A (zh) * 2010-05-27 2010-10-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网络拓扑连接器
CN101902791A (zh) * 2010-08-04 2010-12-01 北京交通大学 控制移动台在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25523A (zh) * 2010-12-2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虚拟局域网的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37108A (zh) * 2011-03-1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注册的方法、交换机
CN102648602A (zh) * 2009-11-02 2012-08-22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抽象代理机
CN102710485A (zh) * 2012-05-07 2012-10-03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明代理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WO2015180617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cast forwarding table entry in an overlay network
CN105721270A (zh) * 2014-12-04 2016-06-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虚拟网的控制方法
CN107005580A (zh) * 2014-11-04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功能虚拟化服务链接
CN107168768A (zh) * 2016-03-08 2017-09-15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与虚拟机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7612702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637132A (zh) * 2015-04-08 2018-0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网络分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92869A (zh) * 2017-12-26 2018-05-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接口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511320A (zh) * 2018-04-28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1763B2 (ja) * 2010-03-24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8886773B2 (en) 2010-08-14 2014-11-11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mobile internet activity
CN102143055B (zh) * 2010-11-26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节点的业务控制方法和装置
US8737395B2 (en) 2012-01-23 2014-05-27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Method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and network access device
EP2618526A1 (en) * 2012-01-23 2013-07-24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Method and network access device for access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KR20130126833A (ko) * 2012-05-02 2013-11-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네트워크 가상화를 위한 고속 스위칭 방법 및 고속 가상 스위치
US8942237B2 (en) 2012-06-20 2015-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ypervisor independent network virtualization
CN103580980B (zh) * 2012-07-24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自动发现和自动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178710B2 (en) 2012-11-01 2015-11-03 Avaya Inc. Selective multicast
US9116727B2 (en) 2013-01-15 2015-08-25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Scalable network overlay virtualization using conventional virtual switches
US9819593B1 (en) 2013-01-22 2017-11-14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bypass mechanisms for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US9619673B1 (en) 2013-01-22 2017-04-11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pturing touch events for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US9380456B1 (en) * 2013-01-22 2016-06-28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operating systems in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US9380523B1 (en) 2013-01-22 2016-06-28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necting roaming mobile devices to a virtual device platform
US9667703B1 (en) 2013-01-22 2017-05-30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remote views in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US9380562B1 (en) 2013-01-22 2016-06-28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from a virtual device to a disconnected physical device
US9697629B1 (en) 2013-01-22 2017-07-04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user performance and device resolution settings
US10356579B2 (en) 2013-03-15 2019-07-16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redit usage of mobile devices
US9298516B2 (en) * 2013-10-01 2016-03-29 Globalfoundries Inc. Verification of dynamic logical partitioning
US9641611B2 (en) * 2014-06-30 2017-05-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gical interface encoding
CN105515802B (zh) * 2014-09-22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虚拟化方法及装置
US9762688B2 (en) 2014-10-31 2017-09-12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usage crediting in mobile devices
US10063998B2 (en) * 2014-11-07 2018-08-28 Tevnos LLC Mobile authentication in mobile virtual network
EP3269092B1 (en) * 2015-03-12 2020-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routing and switching redundancy
CN107666419B (zh) * 2016-07-28 2020-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宽带接入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US10693717B2 (en) * 2018-02-03 2020-06-23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Assisted port identification by connection an Activation device to a physical port and detecting a state change for a particular software virtual interface
US11038923B2 (en) * 2018-02-16 2021-06-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curity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security-based architecture using application layer security
CN111585796B (zh) * 2020-04-27 2022-06-2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切换、报文传输方法和网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967A (en) * 1994-07-25 1998-05-12 Bay Networks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network device to support a virtual network
US20030088699A1 (en) 1999-11-04 2003-05-08 James V. Luciani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in a label 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847620B1 (en) * 1999-05-13 2005-01-25 Intermec Ip Corp. Mobile virtual LAN
JP2002111732A (ja) * 2000-10-02 2002-04-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Vpnシステム及びvpn設定方法
US6862628B2 (en) * 2001-01-05 2005-03-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hancing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in dynamic networks
US7136374B1 (en) * 2001-03-19 2006-11-14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nsport networks support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and configuring such networks
JP4236398B2 (ja) * 2001-08-15 2009-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接続プログラム
EP1318631B1 (en) 2001-12-07 2005-12-2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for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and customer edge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7701953B2 (en) * 2002-11-04 2010-04-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lient server SVC-based DSL service
PL1649661T3 (pl) * 2003-07-31 2008-01-31 T Mobile Deutschland Gmbh Transparentne uwierzytelnianie dostępu w sieciach rdzeniowych GPRS
CN1697408B (zh) 2004-05-14 201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6的虚拟专用网管理路由的方法
US7366182B2 (en) * 2004-08-13 2008-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VPN server interface, address allocation, and signaling with a local addressing domain
FR2875660B1 (fr) * 2004-09-23 2006-11-24 Cit Alcatel Procede perfectionne d'attribution d'identifiants de reseau, au moyen d'identifiants d'interfaces
US7894432B2 (en) * 2005-04-09 2011-02-22 Audiocod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creating virtual routing domains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JP2007135109A (ja) * 2005-11-11 2007-05-31 Hitachi Ltd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プログラム、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手段
CN100341296C (zh) * 2005-11-21 2007-10-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MIPv6实验的移动节点切换控制方法
US8054799B2 (en) * 2005-12-02 2011-11-08 Alcatel Lucent Seamless mobility in layer 2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0499674C (zh) 2006-01-06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下终端设备ip地址的分配方法
US7633956B1 (en) * 2006-01-19 2009-12-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multipoint L2VPN services in devices without local bridging
CN100420224C (zh) * 2006-04-14 2008-09-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其实现业务分担的方法
CN101299698B (zh) * 2007-04-30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代理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US7860116B2 (en) * 2007-05-24 2010-12-28 Worldwide Packets, Inc. Processing packets of a virtual interface associated with tunnels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4240B2 (en) 2009-11-02 2016-06-21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Device abstraction proxy
US10050846B2 (en) 2009-11-02 2018-08-14 Assia Spe Llc, C/O The Corporation Trust Company Device abstraction proxy
CN102648602A (zh) * 2009-11-02 2012-08-22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抽象代理机
CN102648602B (zh) * 2009-11-02 2015-11-25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抽象代理机
US10924359B2 (en) 2009-11-02 2021-02-16 Assia Spe, Llc Device abstraction proxy
US9344294B2 (en) 2009-11-02 2016-05-17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Device abstraction proxy
CN101860468A (zh) * 2010-05-27 2010-10-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网络拓扑连接器
CN101902791A (zh) * 2010-08-04 2010-12-01 北京交通大学 控制移动台在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25523A (zh) * 2010-12-2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虚拟局域网的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025523B (zh) * 2010-12-2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虚拟局域网的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37108A (zh) * 2011-03-1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注册的方法、交换机
WO2012122824A1 (zh) * 2011-03-16 2012-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注册的方法、交换机
CN102710485A (zh) * 2012-05-07 2012-10-03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明代理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CN102710485B (zh) * 2012-05-07 2015-01-07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明代理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WO2015180617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cast forwarding table entry in an overlay network
US10367648B2 (en) 2014-05-29 2019-07-3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ulticast forwarding table entry in an overlay network
CN107005580A (zh) * 2014-11-04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功能虚拟化服务链接
CN107005580B (zh) * 2014-11-04 2020-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服务集的方法和相关联的管理器节点
CN105721270A (zh) * 2014-12-04 2016-06-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虚拟网的控制方法
CN107637132A (zh) * 2015-04-08 2018-0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网络分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7132B (zh) * 2015-04-08 2021-11-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网络分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68768A (zh) * 2016-03-08 2017-09-15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与虚拟机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7168768B (zh) * 2016-03-08 2020-04-14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与虚拟机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7612702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092869A (zh) * 2017-12-26 2018-05-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接口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511320A (zh) * 2018-04-28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2511320B (zh) * 2018-04-28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463280B2 (en) 2018-04-28 202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743075B2 (en) 2018-04-28 2023-08-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09260A1 (en) 2010-07-21
WO2009074080A1 (fr) 2009-06-18
EP2209260B1 (en) 2014-02-26
US8649292B2 (en) 2014-02-11
CN101453399B (zh) 2012-07-04
US7986649B2 (en) 2011-07-26
US20110090819A1 (en) 2011-04-21
US20100238837A1 (en) 2010-09-23
EP2209260A4 (en)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3399B (zh) 虚拟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025387B (zh) Iptv智能终端进行iptv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RU2518986C2 (ru) Способ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мультидоменных сетей ethernet провайдера
US20030172170A1 (en) Providing multiple ISP access to devices behind NAT
CN104581419A (zh) 基于android智能机顶盒的双网实现方法
US201702722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networks
JP200602008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ブリッジ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解決方法
CN102148879A (zh) 端口映射方法、装置与通信系统
KR20060000342A (ko) 에지 내 라우팅 없는 프레미시스(premises)ip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KR20120100927A (ko) 가상 전용 네트워크의 구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713039B (zh) 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2238075A (zh) 基于以太网点对点协议的IPv6路由建立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CN102656932B (zh) 在包括多个设备且连接至互联网的本地网络中分配ip子网地址
EP27473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to cloud network services
CN104243190A (zh) 一种实现零配置联网协议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05083959A1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ル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3581350A (zh) 跨越nat发布互联网服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6506457B (zh)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13938353A (zh)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多pdn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026632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
CN114205192A (zh) 一种网关设备和网关通信方法
CN104054303B (zh) 适于vod的网关
JP2005340983A (ja) 階層型ネットワークとその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KR101304593B1 (ko) 액세스 노드와 가입자 게이트웨이, 그리고 이들을 포함하는 다수 사업자용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기반 액세스 망에서의 다수 사업자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166147A (zh) 宽带接入服务器对三重服务业务进行控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