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29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294A
CN101453294A CNA2007101956686A CN200710195668A CN101453294A CN 101453294 A CN101453294 A CN 101453294A CN A2007101956686 A CNA2007101956686 A CN A2007101956686A CN 200710195668 A CN200710195668 A CN 200710195668A CN 101453294 A CN101453294 A CN 101453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block
error detection
importance
carried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56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敏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956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2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3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发送终端将数据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发送;接收终端接收所述数据,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本发明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无线链路上的数据速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于无线传输带宽及数据率的增加,为了对传输性能进行优化,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经常需要通过信令进行无线传输参数的交互,如CSI(信道状态指示符),CQI(信道质量指示符),PCI(功率控制信息),PQI(导频质量指示符)等信息。通常这些无线参数可以表示成一个数字,一般在MAC层对其含义进行解释,物理层则忽略其含义,只负责传输。例如,在现有系统中CQI通常为5或6个比特,分别可以表示0~31或0~63的数字形式,这些数字可以一一映射到一个顺序的信道质量参数表。MAC层可以识别其含义,并以之为依据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调度,而物理层只负责对这些比特进行发送和接收,并不识别其含义。这也体现了通信系统中分层设计的思想。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及多天线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间需要交互的无线参数信令的种类和长度也大大增加。特别对于无线参数的传输来说,其高位比特与低位比特的重要性不同。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对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
发送终端的操作包括:
1)上层将需要传输的数据传至物理层进行处理;
2)物理层对该数据添加校验位,通常为CRC校验位;
3)进行信道编码,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有卷积码,Turbo码等;
4)数字调制,如QPSK、16QAM、64QAM等;
5)信道化处理,如扩频,OFDM等;
6)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
接收终端的操作包括:
1)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
2)进行解扩等反信道化处理
3)进行解调
4)信道译码
5)对译码后的数据进行校验,检查是否出错
6)如果检查出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如果检查正确,则送给上层。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当传输的信令长度较长时,例如20比特以上,且该信令的内容为数字时,则该信令的高位比特和低位比特的重要性不同。当该信令中的任一比特传输错误时,则整个信令均要丢弃。而如果该信令的最低位传输错误,事实上该数据并不是完全没用的,如果使用该数据,只是损失了一些精度而已,仍然可以用作上层资源调度的参考。而如果将其完全丢弃,浪费了一定的信道容量。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长度较长信令的传输很不灵活且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对该类型信令的传输进行优化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实现了长度较长信令的灵活、高效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
发送所述分块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进行检错,其检错顺序为: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
根据所述检错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
上报所述检测正确的数据和接收质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终端,包括:
分块单元,将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
校验单元,用于为所述分块后的数据添加校验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终端,包括:
检错单元,用于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进行检错,其检错顺序为: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
接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错单元的检错结果,并根据检错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
数据信息上报单元,用于上报所述接收质量信息以及所述检验正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终端,用于将数据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发送;
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按重要性分块后的数据,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连同检测正确的数据上报。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数据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发送终端以及接收终端对数据的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发送终端数据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接收终端数据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发送终端数据处理一种具体实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接收终端数据处理一种具体实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发送终端数据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接收终端数据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发送终端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接收终端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发送终端下层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分成至少两块,使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或依次递增。本发明实施例为叙述简便引入重要性的概念,所述重要性,也就是一数据块N所携带信息是否能够被接收端检错接收取决于相邻前一高位比特数据块N-1或相邻下一低位比特数据块N+1是否正确接收,其所取决的数据块的重要性高于该数据块。例如,传输一个数字,A1为百位,A2为十位,A3为个位,如果A1传输失败,则A2、A3的传输成功与否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递减,即各数据块的重要性顺序为A1、A2、A3;或者如果A3传输失败,则A1、A2的传输成功与否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递增,各数据块的重要性顺序为A3、A2、A1。
接收终端下层接收到所述分块后的数据后,对所述分成的各块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以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递减的方法为例,接收终端下层从高位比特所分出的数据块N开始检错,若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不再对低位比特的数据块N+1等数据块进行检错,若检测正确,则继续对相邻的下一数据块N+1进行检错,规则相同。
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所述上层可以为MAC层或MAC层之上的各层,所述下层为与所述上层相对应的低于所述上层的层,包括物理层或物理层之上的各层。通常上层为MAC层,下层为物理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发送终端的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下层接收到上层发送的数据后,根据数据内不同比特位的重要性将其分成至少两块,使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改变(递增或递减);
本实施例以下层实现对数据的分块为例,当下层从上层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数据内的重要性将该数据分成至少两块,从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数据块分别命名为Part1,Part2......Part N。其中从Part 1至Part N重要性依次递减;
例如,对于20比特数据,可以根据该数据内的重要性将前10比特位分为一个块,命名为Part1,后10比特为分为一个块,命名为Part2,其中Part 1的重要性高于Part2。
步骤21-步骤24,分别对所述各数据块进行添加校验位、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化处理等操作,图2所示为分别对各数据块进行添加校验位、信道编码、调制,再统一进行信道化处理,之后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发射出去。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采用分别对各数据块进行添加校验位、信道编码、调制、及分别进行信道化处理,之后再发射出去。所述各步骤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接收终端的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32,接收终端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发射信号后,经过反信道化,解调,信道译码等过程,得到带校验位的多个数据块;
步骤33、按照重要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块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数据块检测到错误,则丢弃该重要级的数据块以及以下重要级别的数据块,并不再对以下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若所述当前重要级别数据块检测正确,则继续采用上述规则检测下一重要级别的数据块。
承接上例,先对Part1进行检错,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将Part1丢弃,不再对Part2至Part N进行检错;如果Part 1正确,则对Part 2进行检错,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将Part 2丢弃,不再对Part 3至Part N进行检错;如果正确,则继续对Part 3进行检错,以此类推,直至对Part N检错。
步骤34,根据检错结果,接收终端生成一个接收质量信息提供给上层,如果全部或有部分数据块接收正确,则将接收正确的数据块合并后送给上层。
所述接收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的质量,也就是能够指示接收到的数据错误或正确,或一个质量等级。其中,对于质量等级i,表示Part i检测正确,而Part i+1检测错误。
步骤35,接收终端上层收到下层提供的数据和接收质量信息后,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如果数据全部接收正确,则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2)如果数据部分接收正确,则在处理前先在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后补上一定长度的数据,恢复该数据的正常长度,之后再对该数据进行处理。补充的数据值为预先设定好的;
(3)如果数据接收错误,则不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4)接收终端可以将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
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例的发送终端如图4所示,接收终端如图5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所要传输的数据长度为20比特,用0~(220-1)来表示。发送终端的操作为:
发送终端下层从上层得到20比特长度的数据后,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高位比特,即该数据的高10位比特;另一部分为低位比特,即该数据的低10位比特。其中高位比特的重要性高于低位比特。对高位比特部分和低位比特部分分别添加8位的CRC校验位。该CRC多项式为x8+x4+x3+x2+1,初值为63。对添加校验位之后的高位比特部分和低位比特部分分别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和信道化等处理步骤,再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发送出去。
接收终端的操作为:
接收终端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发射信号后,经过反信道化,解调,信道译码等处理步骤,得到带8位CRC校验位的高位比特部分和低位比特部分。之后,先对高位比特部分(长度为18比特)进行CRC校验。校验正确则接收,并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对低位比特部分进行校验;若高位比特部分校验错误则丢弃,且低位比特部分不进行校验直接丢弃;校验后产生三种校验结果:
1、高位比特和低位比特均校验正确,用“01”表示;
2、高位比特校验正确,低位比特校验错误,用“10”表示;
3、高位比特校验错误,用“11”表示。“00”保留。
如果校验结果为1,即高位比特和低位比特均校验正确,则将去除校验比特的高位比特和低位比特合并成20比特的数据,连同接受质量信息一起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如果校验结果为2,即高位比特校验正确,低位比特校验错误,则在高位比特部分添加10个置为“0”的比特,连同接收质量信息一起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如果校验结果为3,即高位比特校验错误,则仅将接受质量信息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接收终端可以将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这样可以使发送终端能够优化发送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发送终端对不同块添加校验位后,进行合并(连接)形成一个数据块,之后再对该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及调制、信道化处理等操作;在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反信道化处理、及解调及信道译码后进行分块,得到带校验位的多个数据块之后再进行检错处理。其发送终端的处理方法如图6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下层接收到上层发送的数据后,根据数据内的重要性大小将其分成至少两块;
本实施例以下层实现对数据的分块为例,当下层从上层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数据内的重要性将该数据分成至少两块,分别命名为Part 1,Part2......Part N。其中从Part 1至Part N重要性依次递减;
例如,对于20比特数据,可以根据该数据内的重要性将前10比特位分为一个块,命名为Part 1,后10比特为分为一个块,命名为Part2,其中Part 1的重要性高于Part2。
步骤61,分别对所述各数据块添加校验位;
步骤62,对所述添加校验位之后的多个数据块进行合并(连接)形成一个数据块;
步骤63-步骤64,对所述合并(连接)后的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和信道化等处理步骤,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发射出去。
接收终端的操作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步骤71,接收终端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发射信号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反信道化,解调,信道译码等过程;
步骤72,将得到的数据块进行分块,得到带校验位的至少两个数据块;该分块方式应该与发送终端的分块方式相同;
步骤73,按照重要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块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检测到错误,则丢弃该重要级的数据块以及以下重要级别的数据块,并不再对以下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若所述当前重要级别检测正确,则继续采用上述检测下一重要级别的数据块。
承接上例,先对Part1进行检错,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将Part1丢弃,不再对Part2至Part N进行检错;如果Part 1正确,则对Part 2进行检错,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将Part2丢弃,不再对Part 3至Part N进行检错;如果正确,则继续对Part 3进行检错,以此类推,直至对Part N检错。
步骤74,根据检错情况,接收终端生成一个接收质量信息提供给上层,如果全部或有部分数据块接收正确,则将接收正确的数据块合并后送给上层。
所述接收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的质量,也就是能够指示接收到的数据错误或正确,或一个质量等级。其中,对于质量等级i,表示Part i检测正确,而Part i+1检测错误。
步骤75,接收终端上层收到下层提供的数据和接收质量信息后,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如果数据全部接收正确,则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2)如果数据部分接收正确,则在处理前先在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后补上一定长度的数据,恢复该数据的正常长度,之后再对该数据进行处理。补充的数据值为预先设定好的;
(3)如果数据接收错误,则不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4)接收终端可以将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对添加校验位的数据块进行合并后,对所述合并后的数据块再添加一组总的校验位,发送终端的其他操作与实施例二相同。此种情况下接收终端在进行反信道化,解调,信道译码等处理后,对所接收的数据块进行检错,检测正确,则直接上报给上层;若检测错误,则执行后续的对按照重要性分块后的各数据块检错的步骤。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均是以下层对数据的分块及合成为例进行的说明,实际操作中,具体的分块及合成操作由哪一层完成本发明不做限定。
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对数据块按照重要性分块后,分别为所述分块后的每块数据添加校验位,并进行信道编码,之后进行合并,形成一个数据块,再对上述得到的数据块统一进行调制,信道化处理。也就是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原理经过简单的变换、组合后可以轻易想到的方法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所述发送终端用于将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发送。如图8所示,为完成所述功能,在所述发送终端设置有:
分块单元,将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使整个数据的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所分出块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或递增。
校验单元,用于为数据添加校验位。
还设置有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化处理器(图中未示出)等,还可以设置合成器,用于将所述每块数据合并(连接)形成一个数据块。所述校验单元为数据添加校验位包括:可以为分块后的每块数据块添加校验位,也可以为所述合并后的数据块添加校验位。
还可以设置有接收质量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接收质量信息。
所述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按重要性分块后的数据,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连同检测正确的数据上报。为完成所述功能,如图9所示,在接收终端至少设置有:
检错单元,用于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进行检错,其检错顺序为: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
接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错单元的检错结果,并根据检错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用来指示接收到的数据的质量;该接收质量信息可以用2比特的标志位表示,例如:用“01”表示高位比特和低位比特均校验正确;用“10”表示高位比特校验正确,低位比特校验错误;用“11”表示高位比特校验错误。“00”保留。
数据信息上报单元,用于上报所述接收质量信息以及所述检验正确的数据。
在该接收终端还设置有反信道处理器、解调器、信道译码器等,在图中未示出,还可以设置有分块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按照与发送终端同样的分块方法进行分块,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为被发送终端按照重要性分块,并分别添加校验位后合并的数据块。以及还可以设置有接收质量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以便发送终端优化发送质量。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按照重要性分块,使得在接收终端对各数据块分别进行检错,因此不会因为部分错误而丢弃整个数据,使信息能以最大能力传输。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及传输效率。另外接收终端可以将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可以使发送终端优化发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
发送所述分块后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对所述分块后的每块数据进行添加校验位、信道编码、调制,并统一进行信道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为所述分块后的每块数据添加校验位;
将所述添加校验位之后的数据块合并,形成一个数据块;
对上述得到的一个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及信道化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合并后的数据块添加一组总的校验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为所述分块后的每块数据添加校验位,并进行信道编码,
将所述信道编码后的每块数据合并,形成一个数据块;
对上述得到的数据块统一进行调制,信道化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对所述分块后的每块数据进行添加校验位、信道编码、调制、及信道化处理。
7、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进行检错,其检错顺序为: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
根据所述检错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
上报所述检测正确的数据和接收质量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
由发送终端按照重要性对数据进行分块,并分别为每块数据添加了校验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终端将所述添加校验位后的每块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块,则由接收终端按照与所述发送终端同样的分块方法进行分块,得到所述按照重要性分块后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合并后的一个数据块被添加校验位,则还包括:
对所述合并后的一个数据块进行检错,如果检测正确,则直接上报;否则,按照所述检错顺序对所述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块进行检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所述数据的发送终端。
12、一种数据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块单元,将数据按照重要性分成至少两块;
校验单元,用于为所述分块后的数据添加校验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合成器,用于将所述每块数据合并,形成一个数据块。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质量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接收质量信息。
15、一种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错单元,用于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的数据进行检错,其检错顺序为: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
接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错单元的检错结果,并根据检错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
数据信息上报单元,用于上报所述接收质量信息以及所述检验正确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块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按照与发送终端同样的分块方法进行分块,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为被发送终端按照重要性分块,并分别添加校验位后合并的数据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质量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接收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终端。
18、一种数据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终端,用于将数据按照重要性进行分块后发送;
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按重要性分块后的数据,从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每块数据进行检错,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块,且不再对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进行检错,直接丢弃所述低于该重要级别的数据块;若当前重要级别的数据块检测正确,则按照同样规则继续对下一重要级别数据块进行检错,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接收质量信息连同检测正确的数据上报。
CNA2007101956686A 2007-12-05 2007-12-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Pending CN1014532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56686A CN101453294A (zh) 2007-12-05 2007-12-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956686A CN101453294A (zh) 2007-12-05 2007-12-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294A true CN101453294A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956686A Pending CN101453294A (zh) 2007-12-05 2007-12-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329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78A (zh) * 2011-10-23 2012-0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纵联保护用光纤通道crc校验方法
CN103441826A (zh) * 2013-07-12 2013-1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减少无线通信丢包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16770A (zh) * 2019-01-25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修复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78A (zh) * 2011-10-23 2012-0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纵联保护用光纤通道crc校验方法
CN103441826A (zh) * 2013-07-12 2013-1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减少无线通信丢包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16770A (zh) * 2019-01-25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修复方法和装置
CN113316770B (zh) * 2019-01-25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修复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0413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in which data size of identification data is reduced
CN100388848C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689974B (zh) 多载波移动体通信系统
EP23957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information bits in coded block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coded blocks
CN101902313B (zh) 基于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2224689A (zh) 用于支持多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4356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user downlink cellular system
CN100583717C (zh) 在分组数据控制信道上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5515733A (zh) 一种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483257A (zh) 在cdma通信系统中支持自适应多速率(amr)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NO328009B1 (no) Generering av kontrollinformasjon for pakkedata
CN101253704A (zh) 在频分多址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及其系统
CN164385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数据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24606A (zh) 基于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EP2274854B1 (en) Block encoding with a variable rate block code
CN102904673A (zh) 使用crc和相等长度分组进行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532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305222C (zh) 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解码装置和方法
CN110611553B (zh) 用于编码和解码数据包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3240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收发信机及系统
CN103368630B (zh) 多天线mimo模式下传输块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US20240039558A1 (en) Radi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JP2003204313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