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196B -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 Google Patents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196B
CN101448196B CN2008102411883A CN200810241188A CN101448196B CN 101448196 B CN101448196 B CN 101448196B CN 2008102411883 A CN2008102411883 A CN 2008102411883A CN 200810241188 A CN200810241188 A CN 200810241188A CN 101448196 B CN101448196 B CN 101448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media service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application server
servic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411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196A (zh
Inventor
李岩
聂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411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8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8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其方法包括: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接收接收终端与AS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与AS连接,并建立与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可以避免移动终端要定时被唤醒,与AS进行固定握手信令的交互,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以下简称: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的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方式也还处于探讨当中。 
IMS是一个在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以下简称:PS)域上的多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平台,IMS使得PS具有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以下简称:CS)域的部分功能,可以支持会话类和非会话类的多媒体业务,典型的业务如呈现、消息、会议、一键通等等。 
由于目前对于运营商来说,以基于IMS应用的视频电话(VideoTelephone,以下简称:VP)为例,想要实现该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时,若一次性引入整个IMS平台架构,在新设备的购买成本、部署成本、维护成本、现有移动网络设备的维护上,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目前就需要一种通过移动网络和IMS网络互通来实现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方式。此种由移动网络承载的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是承载于移动网络的PS域上的业务。以3GPP2的CDMA网络架构为例,由于CDMA网络架构中没有承载于CS域上的VP业务,这就使其与IMS网络之间实现承载于移动网络的PS域上的VP业务成为可能。但是在移动网络和IMS网络之间,缺少移动终端在PS域上的在线状态接口,导致要求VP业务的移动终端必须和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之间保持固定握手信令,才能使得AS获知具有VP业务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和在线情况,从而可以顺利的建立两个移动终端间的VP业务。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移动终端按照3GPP2协议进入闲时,是应该关闭射频电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但是,为了保持移动终端和AS之间的固定握手信令,当具有VP业务的移动终端处于闲时还要定时被唤醒以和AS之间进行握手信令交互,这样就会增加移动终端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以避免移动终端要定时被唤醒,与AS进行握手信令交互,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包括: 
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接收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起终端根据所述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并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其中,在所述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起终端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站点综合服务数字编码,构造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短消息格式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建立连接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起终端发起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所述发起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建立连接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发起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如上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以及与所述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连接通信的应用服务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通过在一移动终端向另一移动终端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时,通过两个移动终端的消息交互,分别触发与AS的连接,从而建立起基于IMS的多媒体业务,以避免移动终端要定时被唤醒,与AS进行握手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01、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AS)连接的参数; 
多媒体业务例如视频电话(VP)业务,是在两个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的实时多媒体视频通话业务,首先要有一个移动终端向另一个移动终端发起VP业务建立请求; 
步骤102、接收接收终端与AS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由于取消了现有的移动终端和AS之间保持的固定握手信令机制,因此在接收终端收到发起终端发送的多媒体业务即VP业务建立请求后,会触发接收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以建立接收终端和AS的连接,同时接收终端向发起终端返回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 
步骤103、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与AS连接,并建立与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发起终端接收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后,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触发发起终端和AS之间的握手信令以建立发起终端和AS的连接;上述的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完成与AS的连接后,即可以按照正常流 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两个具有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移动终端,包括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当两个移动终端的程序运行时,如设为移动终端开机时自动运行,发起在PS域上的业务连接请求,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建立在PS域上的业务连接;之后在没有进行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的时候,完全按照3GPP2协议的定义运行;在发起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建立请求后,按照上述流程101~103的步骤建立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VP业务,以避免移动终端要定时被唤醒,与AS进行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图2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01、发起终端根据接收终端的站点综合服务数字编码(MobileStatio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umber,以下简称:MSISDN),构造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 
当具有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发起终端A希望和同样具有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接收终端B进行VP业务的时候,发起终端A可以输入接收终端B的MSISDN,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接收终端B的MSISDN到发起终端A,然后由发起终端A构造一条在CS域上发送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该短消息格式扩展了其中的字段信息,添加了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202、发起终端发起该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203、根据该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触发接收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建立接收终端与AS之间的连接; 
步骤204、接收终端根据其接收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 构造可在CS域上发送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205、接收终端发送该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发起终端; 
接收终端B在收到上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后,会构造一条同样可以在CS域上发送的短信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并将其发送至发起终端A; 
步骤206、发起终端接收接收终端与AS连接时返回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207、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触发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建立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连接,并建立与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发起终端A在收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后,也会触发与AS的连接;当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引入IMS体系的过程中,不使用AS和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保持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的机制,而是采用在发起多媒体业务时,首先在两个终端之间进行在CS域上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的高层信令交互,然后再分别触发和AS的握手信令,建立与AS之间的连接,当两个终端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而在VP业务不进行时,终端可以按照3GPP2协议的正常的流程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图3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1、发起终端根据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302、将第一指示信息封装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 
当具有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发起终端A希望和同样具有基于IMS应用的VP业务的接收终端B进行VP业务的时候,发起终端A可以根据从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建立请求中获取到的接收终端的标识信息构造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然后可以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封装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 
步骤303、发起终端发起该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304、根据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触发接收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接收终端与AS连接; 
步骤305、接收终端根据其接收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构造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 
该步骤可以从第一指示信息中获取发起终端的标识信息,来构造该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306、接收终端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 
步骤307、接收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发起终端; 
步骤308、发起终端接收接收终端与AS连接时返回的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 
步骤309、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AS连接的参数,触发发起终端与AS 之间的握手信令,建立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连接,并建立与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发起终端A在收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后,也会触发与AS的连接;当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引入IMS体系的过程中,不使用AS和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保持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的机制,而是采用在发起多媒体业务时,首先在两个终端之间进行在CS域上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的高层信令交互,然后再分别触发和AS的握手信令,建立与AS之间的连接,当两个终端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A和接收终端B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而在VP业务不进行时,终端可以按照3GPP2协议的正常的流程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图4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包括:发送模块41、接收模块42、连接模块43和建立连接模块44。其中发送模块41用于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连接模块43用于根据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建立连接模块44用于建立与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该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还可以包括:第一构造模块45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站点综合服务数字编码,构造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 器连接的参数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第二构造模块46用于根据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指示信息;封装模块47用于将第二构造模块构造的指示信息携带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通过发送特定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来触发接收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并且接收终端也会返回相应的特定应答至发起终端,从而触发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以此来建立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的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其具体流程如上述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引入IMS体系的过程中,不使用AS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保持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的机制;而是采用在发起多媒体业务时,再分别触发和AS的握手信令,建立与AS之间的连接,当两个终端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而在VP业务不进行时,终端可以按照3GPP2协议的正常的流程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图5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包括:接收模块51、发送模块52、连接模块53和建立连接模块54。其中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发起终端发起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该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发送模块52用于发送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发起终端,该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连接模块53用于根据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建立连接模块54用于建立与发起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该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还可以包括:第一构造模块55用于根据其接收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第二构造模块56用于根据其接收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构造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封装模块57用于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通过接收到发起终端的特定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后可以触发其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并且接收终端也会返回相应的特定应答至发起终端,从而触发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以此来建立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的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其具体流程如上述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引入IMS体系的过程中,不使用AS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保持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的机制;而是采用在发起多媒体业务时,再分别触发和AS的握手信令,建立与AS之间的连接,当两个终端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而在VP业务不进行时,终端可以按照3GPP2协议的正常的流程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图6为本发明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包括如上述图4中所示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4、如上述图5中所示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5以及与发起终端4和接收终端5连接通信的应用服务器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通过发起终端发送特定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来触发接收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并且 接收终端也会返回相应的特定应答至发起终端,从而触发发起终端与AS之间的握手信令,以此来建立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的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其具体流程如上述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引入IMS体系的过程中,不使用AS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保持固定的握手信令交互的机制;而是采用在发起多媒体业务时,再分别触发和AS的握手信令,建立与AS之间的连接,当两个终端均与AS建立连接后,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就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基于IMS应用的多媒体业务,如VP业务。而在VP业务不进行时,终端可以按照3GPP2协议的正常的流程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可以保证在提供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保证终端的续航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接收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起终端根据所述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并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其中,在所述发起终端在电路交换域上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起终端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站点综合服务数字编码,构造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短消息格式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和所述接收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之间还包括:
根据所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其接收的所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所述发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起终端根据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到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和所述接收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之间还包括:
根据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其接收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构造携带触发所述发起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终端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到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
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所述发起终端。
5.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起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至接收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时返回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建立连接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站点综合服务数字编码,构造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短消息格式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
第二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指示信息;
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构造模块构造的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到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
7.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起终端发起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触发所述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至所述发起终端,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接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建立连接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发起终端的多媒体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根据其接收的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构造短消息格式的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携带触发发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
第二构造模块,用于根据其接收的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请求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构造携带触发所述发起终端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
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多媒体业务建立应答中。
9.一种建立多媒体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发起终端、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接收终端以及与所述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连接通信的应用服务器。
CN2008102411883A 2008-12-26 2008-12-26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Active CN101448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11883A CN101448196B (zh) 2008-12-26 2008-12-26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11883A CN101448196B (zh) 2008-12-26 2008-12-26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196A CN101448196A (zh) 2009-06-03
CN101448196B true CN101448196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74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11883A Active CN101448196B (zh) 2008-12-26 2008-12-26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8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305A (zh) * 2013-10-14 2014-01-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应用服务器和呼叫代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196A (zh)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297A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状态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2017699B (zh) 在向电路交换通信网络过渡中的单个无线电话音呼叫通信
CN101370197A (zh) 双待终端及双模双待终端模式间切换方法
CN101616368A (zh) 被叫用户状态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被叫用户状态显示系统
CN102612142B (zh) 为移动站设置时隙周期来监控通信链路的方法
CN101826967B (zh) 数据卡及拨号上网方法
CN101631293B (zh) 一种实现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40699A (zh) 一种实现远程维修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7334A (zh)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CN101448196B (zh) 建立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
CN112954753A (zh)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3905374A (zh) 一种呼叫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621865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CN101374289B (zh) 一种来电与回电多媒体展示用的移动终端及系统与方法
CN100546399C (zh) 一种控制及获知被叫终端振铃模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179287B (zh) 一种呼叫遇忙处理方法及业务平台设备
CN101938496B (zh) 话务台的呼叫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68321B (zh) 通过多模移动终端连接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20525A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227473B (zh) 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主控会议的系统及方法
US9602764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s 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of
EP257952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niform number communication on a home gateway
CN101867904A (zh) 一种提供智能拨号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CN101674616A (zh) Iwf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282547B (zh) 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拨打电话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7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