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4133B -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 Google Patents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4133B
CN101444133B CN2007800171338A CN200780017133A CN101444133B CN 101444133 B CN101444133 B CN 101444133B CN 2007800171338 A CN2007800171338 A CN 2007800171338A CN 200780017133 A CN200780017133 A CN 200780017133A CN 101444133 B CN101444133 B CN 101444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subscriber equipment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7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4133A (zh
Inventor
L·达尔斯加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19204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44413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444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4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133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2Synchronisation of signals having the same nominal but fluctuating bit rates, e.g. using buffers
    • H04J3/0632Synchronisation of packets and cells, e.g. transmission of voice via a packet network,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1Synchronis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with one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例如,定时提前)的有效性。该方法包括:检测(802)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测量(804)自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806,808),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810)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812)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Description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设备,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用户设备,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节点B,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方法,对执行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网络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多数无线系统中,来自各个用户设备的无线传输在由节点B接收时必须进行同步。用户设备可能位于距离节点B各种不同的距离,来自不同用户设备的无线传输的传播延迟可能有所变化。为了补偿传播延迟,用户设备相对于其基础传输调度来提前其传输时间。该补偿可以通过诸如定时提前(TA)参数的同步参数来实现。节点B根据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的传输来计算定时提前的值。
与电路交换无线系统不同,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定时提前的计算更为困难,因为未必存在从用户设备到节点B的持久业务流。有时,在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可能需要信令,以便恢复定时提前。总体上,需要一种在现代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更为灵活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改进网元,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改进设备,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改进用户设备,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改进节点B,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改进方法,一种对执行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网络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的改进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的改进集成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包括: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检测器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设备,包括:用于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装置;用于测量自所述检测装置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的装置;以及用于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的装置,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用户设备,包括: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检测器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节点B,包括: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检测器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测量自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对执行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网络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过程包括: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测量自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的集成电路,包括: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检测器对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本发明至少提供以下优点:可以容易地对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并且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用户设备和节点B;
图2示出了节点B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用户设备的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用户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序列;
图6示出了预定阈值和不连续的接收间隔;
图7示出了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另一信号序列;以及
图8示出了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考虑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示例。该无线系统例如可以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该无线系统可以提供高速分组数据服务。高速分组数据服务可以是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化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该无线系统可以使用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案,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用于高速分组数据服务。该无线系统可以包括EUTRAN(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图1仅示出两个网元:节点B100和用户设备102,但是应当理解,分组交换无线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网元。网元的数目也可以根据地理覆盖和用户数目二者而有所变化。
贯穿本申请,一直使用术语“节点B”和“用户设备”。然而,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将网元称为其他名称。例如,节点B还可以称为基站(BS)或者基站收发器台(BTS)。例如,用户设备还可以称为移动台(MS)或者订户终端。两个网元之间的基本差异在于,节点B属于网络基础设施,而用户设备属于系统的用户。由于无线系统的一般性结构以及网元的结构和功能是本领域公知的,这里将不会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而是建议读者参考无线电信的多种教材和标准。
图1示出了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的概念。下行链路104表示从节点B100到用户设备102的无线连接,而上行链路106表示从用户设备102到节点B100的无线连接。如上所述,节点B100根据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无线连接106来计算上行链路同步参数。节点B100在下行链路无线连接104中将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值通过信号发送给用户设备102。
一般来说,在图1的无线系统中存在包含以下三部分的网元:1)检测器,检测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2)时间测量单元,测量自检测器对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以及3)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阈值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不再有效。该特定网元可以是节点B100和/或用户设备102。
检测器、时间测量单元以及评估器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运行的软件,或者实现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硬件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诸如由独立逻辑部件构建的电路。这些不同实施方式的混合也是可行的。当确定实现方式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考虑例如针对尺寸和功耗、所需处理能力、生产成本以及生产量的需求集合。
参考图2,首先研究特定网元是节点B100的情况。
节点B100包括接收机202,其具有接收上行链路106的天线200。检测器204检测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其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根据从用户设备10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106无线传输来计算定时提前。可以通过任意现有技术的方法来执行定时提前的计算。
节点B100还包括时间测量单元206,其测量自检测器204对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时间测量单元206可以测量自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检测的间隔,直到断定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方法来实现时间测量单元206。可以使用定时器来测量间隔。可以使用时钟对检测和评估设置时间戳,然后可以根据这两个时间戳来计算间隔。在无线系统中测量时间的另一种理想的方法是使用系统特定的时间,该时间由帧号或者与无线接口的帧结构相关的其他量来表示。
节点B100还包括评估器208,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小于预定阈值,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评估器208可根据上行链路106的用户设备102的估计运动来调节预定阈值。无线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包括单元212,其估计用户设备102的运动。如果用户设备102不运动,则可以延长预定阈值。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设备102正在远离节点B100或者接近节点B100,则可以缩短预定阈值。如果可以估计用户设备102的速度,甚至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预定阈值。
节点B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10,其存储关于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评估器208可以根据该历史信息来调节预定阈值。例如,如果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在最近10分钟内没有改变,则增长预定阈值可能是安全的。
节点B还可以包括发射机214,其经由天线216向下行链路104发射所确定的有效性。此下行链路104传输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有效性告知用户设备102。除了有效性之外,还可以通过下行链路104发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值(可能是经过更新的值)。尽管在图2中示出了分离的天线200、216,可以只存在通过双工器耦合至接收机202和发射机214二者的单个天线。
参考图3,继而研究特定网元是用户设备102的情况。
用户设备102包括接收机302,其具有接收下行链路104的天线300。接收机302可以接收包括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下行链路104信令。
检测器306从接收的下行链路104传输检测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信令至少要在无线连接开始时完成。此后,用户设备102可以检测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从而使节点B100可以指示:(先前的)上行链路102同步参数仍然有效。
用户设备102还包括时间测量单元308,其测量自检测器306对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进行检测的间隔。用户设备102的时间测量单元308可以按照类似于节点B100的时间测量单元206的方式实现。时间测量单元308还可以如下操作:在接收到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时启动间隔测量,并且无论何时从节点B100接收到了新的有效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或者指示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为有效的信息,重新开始间隔测量,并且在任何上行链路106传输之前使用所测量的间隔来评估有效性。
用户设备102还包括评估器310,其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接收机302还可以接收包括预定阈值的下行链路104信令。评估器310可以根据上行链路106的用户设备102的估计运动来调节预定阈值。估计运动可以由网络基础设施来确定,并且可以将其从节点B100通过信号发送给用户设备102。可替换地,用户设备102可以包括单元314,其例如通过诸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系统来估计运动。
用户设备1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12,其存储关于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改变的历史信息。评估器310可以根据该历史信息来调节预定阈值。
用户设备102的接收机302可以按照不连续接收模式(有时称为缩写DRX)进行操作。可以将评估器208配置为在接收机302的不连续操作模式结束之后进行操作。
如上所述,特定网元可以是节点B100和/或用户设备102。如果所需功能在节点B100中实现,则可以如图4所示的简化用户设备102的结构:用户设备102包括具有其天线302的接收机302,接收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并在传输中使用该参数的单元400,以及具有其天线318的发射机316。图3和图4中的天线300和318可以由通过双工器耦合至接收机302和发射机316二者的单个天线来替换。
类似地,如果所需功能在用户设备102中实现,可以简化节点B100的结构,使得除了接收机202、发射机214和天线200、216之外,需要计算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并将其通过信号发送给用户设备102的单元。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处理,阐释节点B100和用户设备102之间的两个信号序列,首先参考图5,继而参考图7。此后,参考图6阐释预定阈值和不连续接收间隔的概念。
在图5中,特定网元的功能在用户设备102中实现。
节点B100根据从用户设备10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500来计算502定时提前。接下来,节点B100在下行链路传输中将该定时提前参数发射504给用户设备102。
用户设备102从下行链路传输504检测506定时提前参数。接下来,用户设备102开始测量间隔508。当需要511上行链路传输时,如上所述的对定时提前参数的有效性进行评估510: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512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516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不再有效。在检查有效性时,可以停止对间隔的测量,或者可以继续测量。测量可以继续,直到例如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下一检测。
如果结论是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仍然有效512,则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在上行链路中正常发射514(当然,假设存在为上行链路106传输而预留的无线信道资源)。信号序列继而可以从操作502继续。
如果结论是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不再有效516,则用户设备102需要例如通过RACH(随机接入信道)过程518来获取新的同步。节点B100继而根据RACH过程518来计算520定时提前参数的新值,并且将该新的定时提前参数在下行链路中发射522给用户设备102。用户设备102检测524定时提前参数,并且使用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在上行链路中进行发射526。信号序列继而可以从508和/或502继续。
接下来,阐释图7:特定网元的功能在节点B100中实现。
节点B100根据从用户设备10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700来计算702定时提前。因此,在节点B100中检测704定时提前。此后,节点B100开始测量706间隔。此后,评估708定时提前参数的有效性: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断定710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716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不再有效。
如果结论是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仍然有效710,则节点B100可以在下行链路中进行发射712,该发射包括指明定时提前参数仍然有效的指示。用户设备102可以从下行链路712检测713定时提前参数,并且在接下来的上行链路传输714中使用该定时提前参数。信号序列继而可以从操作702继续。
如果结论是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不再有效,则可以相应地在下行链路传输718中通知用户设备102。用户设备102需要例如通过RACH(随机接入信道)过程720来获取新的同步。节点B100继而根据RACH过程720来计算定时提前参数的新值,并且在下行链路中将新的定时提前参数发射724给用户设备102。用户设备102检测726定时提前参数,并且使用所检测的定时提前参数在上行链路中进行发射728。信号序列继而可以从702继续。
在图7中,节点B100根据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700来计算702定时提前。启动图7的信号序列的一个备选方法是:节点B100认识到707需要在下行链路中发射数据。接下来,节点B100评估708定时提前参数(已经根据一些较早的上行链路传输而被计算)的有效性,并且此后序列如图7中描述的那样继续。
接下来阐释图6。
在EUTRAN(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中,传输是基于分组的,并且不存在专用(连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资源指派)连接的概念。EUTRAN资源指派多数是使用分配表(AT)通过一次分配来给出的。用户设备102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间隔(DRX间隔)在活跃状态中接收分配表。当前的观点是:DRX(不连续接收)间隔的长度可以变化:由于活跃状态中最优节电能力的要求,该长度可能相当长。用于断定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过程是结合活跃状态描述的,但是该过程无需仅限于该状态。
在DRX超时时,用户设备102可以唤醒并且接收分配表,用户设备102可以从分配表中检查是否存在为其分配的任何资源。当前的估计是:活跃状态中的DRX间隔可以从0变化到5.12秒。此外,3GPP中的通常理解是:3.9G中的节电可能性在空闲状态和活跃状态二者中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类似。
与仅分组连接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没有活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的同时,保持上行链路106同步是最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设备102不是上行链路同步的并且DRX周期(非常)短(例如,50毫秒),则每次为用户设备102在分配表中指派用于上行链路106的资源时,可能导致显著的上行链路RACH信令开销(由于丢失上行链路同步而需要)以及由于RACH过程导致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延迟。
如果处于3.9G活跃状态中的同时要求上行链路106传输总是保持最新,则在另一方面,这可能使活跃状态中功率优化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并且显著增加活跃/空闲状态转换。
上述推理是基于以下事实:用户设备102的上行链路106同步仅仅可以针对有限的时间量被认为有效。如果上行链路106同步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最新,则需要在用户设备102和节点B100之间存在上行链路106传输和下行链路104传输二者。其他选项是:在DRX周期比用户设备102能够保持上行链路106同步为最新的间隔要长时,命令用户设备102进入空闲状态。
上面列出的上行链路106同步的问题涉及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有效性。一般地,如果所测量的连续上行链路106传输和下行链路106传输之间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认为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是有效的。换言之,如果从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的最近可能更新概率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阈值短,则认为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是有效的。
DRX周期和上行链路106同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链接:在活跃状态中时,如果用户设备102的DRX周期比预定阈值短,用户设备102应当认为其上行链路106同步是最新的。
网络可以确保用户设备102在适当的间隔得到所指派的上行链路106资源和下行链路104资源以确保网络可以估计定时提前参数。适当的间隔可以是网络参数,或者其可以在规范中声明。
对更新频率具有影响的参数通常是可以改变用户设备102和节点B100之间的信号路径的参数。这种参数包括:用户设备102相对于节点B100的速度,用户设备100总体上的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
由于上述多数参数难以直接与用户设备102的定时提前参数相关,因此一个方案是:基于足够短的间隔来更新定时提前,以确保定时提前参数将不会在该间隔期间明显改变。作为一个可替换方案,网络可以使用连接属性作为请求用户设备102将上行链路同步106参数视为有效的基础。
该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3.9G规范可以声明:如果用户设备102处于活跃状态中并且DRX周期比预定阈值短,则网络将为用户设备102指派所需的上行链路106资源和下行链路104资源,以便使网络可以保持用户设备102上行链路106同步是最新的。可以由通过小区到小区基础上的、或者作为全网参数的系统信息给出的网络设置来支持该特征。可以使用信令来通知用户设备102使用了该特征。例如,这种信令可以在连接建立期间发生。
算法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如果DRX周期>预定阈值:无需在活跃状态中认为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是有效的;以及
如果DRX周期<=预定阈值:应当在活跃状态中认为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是有效的。
预定阈值可以以子帧或者毫秒为单位作为DRX周期给出,或者通过其他手段(例如,作为位模式)给出。
可以给予预定阈值以下特殊的预留值:“0”=在活跃状态中从来不使用该特征,以及“无限(infinity)”=在活跃状态中总是使用该特征。
此特征可以确保在活跃模式中也提供对功率优化的支持,并且用户设备102可以在所定义的情况下将其上行链路106同步参数视为有效。用户设备102的上行链路106同步可以是网络可预测的和可配置的二者。此外,RACH过程所需的资源量可以更少,并且上行链路106接入时间可以更短。
图6中描述了示例性帧结构600。该帧结构600包括子帧601。
第一用户设备602可以在由第一DRX周期626隔开的时间t0和t6接收下行链路。
第二用户设备604可以在由第二DRX周期624隔开的时间t0、t1、t2、t3、t4、t5和t6接收下行链路。
信道资源606、608、610、612、614、616、618、620和622包括下行链路104信道资源和上行链路106信道资源。为了说明目的,这里无需描述所指派资源的细节。
预定阈值628明显比第二DRX周期624要长,而明显比第一DRX周期626要短。结论是第二用户设备604的定时提前参数在时间t6处不再有效,而第一用户设备602的定时提前参数在时间t1、t2、t3、t4、t5和t6处仍然有效。
接下来,参考图8,阐释了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开始于800。在802中,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接下来,在804中测量自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检测的间隔。接下来,将所测量的间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806、808: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预定周期短,则断定810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812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在断定之后,该方法或者在814中结束,或者从802继续。
该方法例如可以如上所述的由节点B100和/或用户设备102来实现。
该方法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对用于执行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含在分发介质中。分发介质可以是用于将软件分发给客户的任意装置,诸如程序存储介质、存储器、软件分发包、信号或者电信信号。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在节点B100和/或用户设备102上运行。
虽然已经参考根据附图的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按照多种方式进行修改。

Claims (43)

1.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包括:
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网元包括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元,进一步包括:接收机,其接收包含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下行链路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接收机还接收包含所述预定阈值的下行链路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接收机以不连续接收模式进行操作,并且所述评估器在所述不连续接收模式结束之后进行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其中,所述网元包括节点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元,进一步包括:发射机,其通过下行链路发射所确定的有效性。
11.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设备,包括:
装置,用于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装置,用于测量自所述用于检测的装置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装置,用于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比较的装置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装置,用于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所述用于比较的装置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装置,用于接收包含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下行链路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的装置还接收包含所述预定阈值的下行链路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的装置以不连续接收模式进行操作,并且所述用于比较的装置在所述不连续接收模式结束之后进行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装置,用于通过下行链路发射所确定的有效性。
19.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用户设备,包括:
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机,其接收包含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下行链路信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机还接收包含所述预定阈值的下行链路信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机以不连续接收模式进行操作,并且所述评估器在所述不连续接收模式结束之后进行操作。
26.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节点B,包括:
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节点B,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节点B,其中,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节点B,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节点B,进一步包括:发射机,其通过下行链路发射所确定的有效性。
31.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无线系统中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
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测量自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包含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下行链路信令。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包含所述预定阈值的下行链路信令。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不连续接收模式结束之后,确定所述有效性。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下行链路发射所确定的有效性。
39.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的集成电路,包括:
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包括定时提前参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用户设备的估计运动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集成电路,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改变的历史信息,以及所述评估器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来调节所述预定阈值。
43.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无线系统的网元的处理器,包括:
检测器,其检测上行链路同步参数;
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所述检测的间隔;以及
评估器,其将所测量的间隔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测量的间隔比所述预定阈值短,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仍然有效,否则断定所检测的上行链路同步参数不再有效。
CN2007800171338A 2006-03-27 2007-03-26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Ceased CN101444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65197A FI20065197A0 (fi) 2006-03-27 2006-03-27 Nousevan siirtotien synkronointiparametrin voimassaolon päättely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ssä
FI20065197 2006-03-27
PCT/FI2007/050165 WO2007110483A1 (en) 2006-03-27 2007-03-26 Concluding validity of uplink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133A CN101444133A (zh) 2009-05-27
CN101444133B true CN101444133B (zh) 2011-07-20

Family

ID=3619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71338A Ceased CN101444133B (zh) 2006-03-27 2007-03-26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634781B2 (zh)
EP (1) EP1999858A4 (zh)
JP (1) JP4795464B2 (zh)
KR (1) KR101037344B1 (zh)
CN (1) CN101444133B (zh)
FI (1) FI20065197A0 (zh)
RU (1) RU2419995C2 (zh)
WO (1) WO20071104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3426B2 (en) * 2005-10-21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over a radio interface
ES2781469T3 (es) * 2007-02-05 2020-09-02 Nec Corp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su estación de base y estación de telefonía móvil, método de gestión de la sincronización de la comunicación y su programa de control de temporizador
KR101325920B1 (ko) 2007-05-02 2013-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장치
EP2144474B1 (en) 2007-08-08 2012-02-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WO2009058073A1 (en) * 2007-10-30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45943A1 (en) * 2007-11-05 2023-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timing alignment in an lte system
US8411664B2 (en) * 2007-11-05 2013-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eamble collision detection
GB0812089D0 (en) * 2008-07-02 2008-08-06 Nec Corp Mobile roa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of operation
EP2418785B1 (en) * 2009-04-24 2013-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640547A (zh) * 2009-10-02 2012-08-15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定时控制
KR101674222B1 (ko) 2010-02-09 2016-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그된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6479B (zh) 2010-03-10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值的共享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EP3755075A3 (en) * 2010-03-12 2021-03-31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8594072B2 (en) * 2010-03-31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based method to improve synchronization shift command convergence in TD-SCDMA uplink synchronization
US20140022974A1 (en) * 2011-04-14 2014-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Setting a Timeout Value
WO2012148162A2 (ko) * 2011-04-25 2012-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CN102821454B (zh) * 2011-06-10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x模式下终端保持上行同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40161117A1 (en) * 2011-07-26 2014-06-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NB Enforced TAT Expiry/TA Validity
KR20130045169A (ko) * 2011-10-24 2013-05-03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동기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CN103999489A (zh) * 2011-12-08 2014-08-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D2d群集中的设备的网络同步
US9167547B2 (en) * 2012-09-27 2015-10-20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timing maintenance upon time alignment timer expiry
US9781690B2 (en) 2013-04-10 2017-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764910B2 (en) * 2015-11-30 2020-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sten-before-talk period for slotted access with scheduled traffic
WO2018032508A1 (zh) * 2016-08-19 2018-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8271274A (zh) * 2017-01-04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3424604B (zh) * 2019-02-15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JP2024508167A (ja) * 2021-03-05 2024-02-22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システム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情報の利用可能性メカニズ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080A (en) * 1994-06-30 1998-02-24 Nec Corporation Inter-st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N1543751A (zh) * 2000-12-04 2004-11-03 ���˹���Ѷ��� 用于控制不同无线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6931030B1 (en) * 2000-11-30 2005-08-16 Arraycomm, Inc. Training sequence with a random delay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4156C1 (de) 1995-09-14 1996-10-1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von Mobilstationen zu Basisstationen in im Zeitlagenmultiplexverfahren betriebenen Mobilfunksystemen
US6006097A (en) * 1997-11-24 1999-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GB2338624A (en) * 1998-06-17 1999-12-22 Motorola Inc Handover determin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058473A1 (en) * 1999-05-26 2000-12-06 Motorola, Inc. Group handover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60104134T2 (de) * 2000-02-18 2005-08-25 Nokia Corp. Drahtloses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Mehrfachrahmen-Struktur und variabler Datenkanalrate
US7054285B2 (en) * 2000-02-22 2006-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ed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805205B2 (ja) * 2000-04-06 2006-08-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dmaセルラ方式における通信品質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AU4985701A (en) * 2000-04-06 2001-10-23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ynchronization of timing advance and deviation
US6873662B2 (en) * 2002-02-14 2005-03-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daptive threshold for timing deviation measurement and method
US7418011B2 (en) * 2004-02-10 2008-08-26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DOCSIS data into an MPEG transport stre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080A (en) * 1994-06-30 1998-02-24 Nec Corporation Inter-st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US6931030B1 (en) * 2000-11-30 2005-08-16 Arraycomm, Inc. Training sequence with a random delay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543751A (zh) * 2000-12-04 2004-11-03 ���˹���Ѷ��� 用于控制不同无线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41701A1 (en) 2009-06-04
EP1999858A4 (en) 2013-08-21
US9634781B2 (en) 2017-04-25
RU2008138371A (ru) 2010-05-10
EP1999858A1 (en) 2008-12-10
KR20090007366A (ko) 2009-01-16
FI20065197A0 (fi) 2006-03-27
RU2419995C2 (ru) 2011-05-27
KR101037344B1 (ko) 2011-05-26
JP4795464B2 (ja) 2011-10-19
WO2007110483A1 (en) 2007-10-04
JP2009531903A (ja) 2009-09-03
CN101444133A (zh)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133B (zh) 断定上行链路同步参数的有效性
CN101675689B (zh) 上行链路定时恢复
CN110798846B (zh) 一种频点测量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
KR101335868B1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통신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EP261862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34470B2 (en) Reuse of an idle paging slot of a frame in a machine-to-machine (M2M)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AN)
CN105451331A (zh) 用于促进测量的电信方法和设备
CN103139832A (zh) 移动性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演进网络基站
KR100440700B1 (ko) 리소스 할당으로 인한 지연을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패킷전송용 시스템,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20210219304A1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US20140146795A1 (en) Flexible paging scheme in a machine-to-machine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O2019139691A1 (en) Transmission of wake-up signal to mobile devices at alternate carrier frequency
JP2001298763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421645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743313B (zh) 实现辅小区的时分双工配置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6797622B (zh)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US782641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of channel descriptors
CN103299666B (zh) 通信系统、空洞区的检测方法、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N117081713A (zh) 定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58709A (zh) 监测控制信道
CN115516878A (zh) 定位增强机制
CN101959229A (zh) 一种同频列表与异频列表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8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72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717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