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8540A -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540A
CN101438540A CNA2006800545295A CN200680054529A CN101438540A CN 101438540 A CN101438540 A CN 101438540A CN A2006800545295 A CNA2006800545295 A CN A2006800545295A CN 200680054529 A CN200680054529 A CN 200680054529A CN 101438540 A CN101438540 A CN 101438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constraint factor
load
calling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45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庞格拉茨
G·塞雷斯
T·埃尔特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43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呼叫接纳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约束因子来限制接纳到包交换网络路径的新到来的呼叫的数量。约束因子以路径上的载荷条件为基础确定,如由测量的性能指标、比如抖动和丢包所定义。优选地,以先前载荷条件和当前测量的载荷条件为基础调整约束因子。本系统保持稳定的同时能够对链路拥塞中的任何变化作出快速反应。通过主要基于测量的抖动确定路径上的载荷,本系统在遭受丢包之前以主动方式对拥塞作出反应。此外,它确保即便在高拥塞情况下也能够做到网络的良好利用,甚至在瓶颈链路上提供可接受的语音质量,并能够在网络的边缘节点中完全实现,并因此在核心网络内不需要额外的算法或机制,比如信令和资源预留。

Description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保持呼叫质量而到包交换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之上的语音及多媒体呼叫的接纳控制。
背景技术
当通过包交换核心网络、例如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网络或者纯L2以太网(Ethernet)承载诸如语音或者多媒体通信量的实时通信量时,必须制定某些规定以提供必要的业务质量。为了在包交换IP网络上进行传输,必须把语音或者多媒体数据分解成离散包,这些包在按正确顺序被重组之前可通过不同的网络路径传播到最终目的地。任意两个端点间的传输速度可能显著不同,这取决于网络在任一时刻所承载的通信量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网络设计和容量。先前,IP网络仅能提供“尽力(best effort)”的业务质量,在网络单元内的通信量类型之间未作区别且包在拥塞事件中被惯例性地减少了。
最近,IP网络正在提供某些业务质量保证。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议的区分业务方案(Differentiated Services scheme:DiffServ)使通信量能够根据业务质量分离,并通过使用每个IP包报头中的标记允许网络路由器对各种通信量流应用区分的业务等级。然而,该原理无法保证资源在整个网络中可用。特别是,当核心网络的边缘节点能够控制接纳到网络的呼叫的数量时,在网络未受控制的核心中的瓶颈链路上,拥塞仍可发生。
通过采用基于预留的协议(reservation-based protocol)、比如结合IETF因特网综合业务构架(IETF Internet Integrated Servicesframework:IntServ)所提议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protocol:RSVP),可减轻后一问题。RSVP使因特网上的连接或者资源能够被预留在沿传输路径的节点或者路由器中。具体来说,资源预留消息由边缘节点在接收到呼叫建立消息时发出。该消息途经网络的核心,沿路径的每个路由器检查该请求并且预留必要的资源。如果资源预留成功,并且发消息的边缘节点收到返回的确认,那么呼叫建立就向远程边缘节点进行。然而,显然,这种机制要求将每流状态(per-flow state)安装在每一个核心网络路由中,因此大大增加了不仅在网络边缘而且也在网络核心的所有网络节点必需的复杂度。在大型网络中,因信令和内部的数据处理所引起的开销(overhead)可能无法接受。此外,资源预留消息在核心网络中来回传递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显著延迟呼叫建立消息。
第三种形式的接纳控制利用为包交换互联网协议(IP)网络内的具体链路所获得的传输质量信息来决定呼叫是否应该经过该链路。
EP-A-0 999 674描述了其中将带宽分配给具体通信量等级以确保要求的业务质量的机制。监视路径的可用带宽,并且对于收到的每一新语音或其它延迟敏感呼叫。信令网关确定剩余带宽是否足够于允许此呼叫继续下去。虽然该方法为延迟敏感通信量提供了良好的业务质量,但是对具体路径和具体通信量等级的正在进行的带宽监视包括高级别的数据处理和信令,这会引起延迟。此外,给具体通信量等级的带宽分配也可导致链路的低利用。
WO 99/66682记载了一种配置,用于在IP网络或者备选网络上控制电话呼叫连接。使用要在IP网络上路由的呼叫的目的地,查阅(consult)从网络监视器获取的业务质量统计。使用路由至同一目的地的测试包,获得这些统计。如果这些统计与呼叫所期望的那些相匹配,则允许该呼叫在IP网络上继续下去,否则在备选网络上路由。测试包的传输延迟了呼叫的建立,因为在接纳该呼叫的决定能够做出之前,该测试包必须穿越网络并再返回。此外,由于这种测试包一般被沿路的拥塞路由器做标记,因此每个核心网络路由器需要知道该机制并且适合于相应地行动。
EP-A-1 168 755描述了一种呼叫控制机制,其采用监视机制来测量链路上特定性能指标(indicator)的统计,例如丢包(packet loss)和抖动(jitter)。所提议的监视机制是实时控制协议(real time controlprotocol)RTCP,它结合实时协议(real time protocol:RTP)使用,用于在IP网络上承载实时通信量。为大量正在进行的呼叫获取统计并将其平均。当接收到到来的呼叫时,把获取的与性能指标之一或者组合相关的统计值与阈值等级(threshold level)进行比较,并且只在测量的性能指标低于阈值等级时才在IP网络上路由该呼叫。这种方法带来快速响应时间,但是付出了不稳定的代价,因为受控链路的利用将剧烈振荡。具体来说,当链路进入闭锁状态时,所有呼叫都将被转移到备选的未受限链路。当该链路不再拥塞时,又接受所有到来的呼叫直到该链路的质量变得不可接受。
根据上述的先有技术系统,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减轻上述问题的呼叫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保持链路稳定的同时对链路拥塞中的任意变化快速反应的呼叫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呼叫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其提供甚至在高拥塞状况中的网络的良好利用,提供甚至在瓶颈链路上的可接受的语音质量,并且能够在网络的边缘节点中完全实现,即,它不要求核心网络内的额外的算法或者机制,例如信令和资源预留。
发明内容
上述目的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方法和装置中实现。
更具体来说,本发明属于到包交换网络的至少一条路径之上的呼叫接纳的控制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运用约束因子,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并具有至少3个可能值的范围,并以所述路径上的通信量载荷的第一等级为基础来设置;对所述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以便确定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以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为基础确定更新的约束因子并将该更新的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该更新的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二预定等级。
本发明还属于一种装置,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至少一条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该装置包括:适合于给使用该路径的呼叫分配约束因子的载荷管理处理器,该约束因子与该路径上的第一传输载荷等级相关且具有至少3个可能值的范围;呼叫控制处理器,适合于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由所述约束因子定义的预定等级;以及,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通信的数据测量模块,适合于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也适合于以测量的传输性能指标为基础确定所述路径上的当前传输载荷等级,并且以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更新所述路径的约束因子。
通过对呼叫接纳运用具有至少有3个可能值的约束因子,在链路变得拥塞时,到达的呼叫不被完全阻塞,而是只有部分依照约束因子值被阻塞,这使通信量能够以与当前载荷条件成比例的方式增加或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面,提出了一种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之上的呼叫的接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该路径的呼叫,所述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并以该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第一等级为基础来设置;对该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以便确定该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使用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和第一通信量载荷等级来确定更新的约束因子,并把更新的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该路径的呼叫,该更新的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二预定等级。
同样,提出了一种装置,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该装置包括:适合于给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分配约束因子的载荷管理处理器,所述约束因子与所述路径上的第一传输载荷等级相关;适合于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由所述约束因子定义的预定等级的呼叫控制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通信并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的数据测量模块。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还适合于以测量的传输性能指标为基础确定该路径上的当前传输载荷等级,并且以所述路径上的所述第一传输载荷等级和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把分配给该路径的所述约束因子更新。
在考虑如由性能指标所确定的当前和第一或先前的载荷条件的同时,约束因子的适应允许呼叫接纳中的任何变化以最适合拥塞的改变率的等级执行。因此,从极低载荷条件到极高载荷条件的惊人变化将导致与从中等载荷条件到极高载荷条件的变化不同的更新约束因子。因此,本系统是固有稳定的,还能够在使路径利用最优化的同时,对网络路径上的载荷中的变化快速反应。
优选地,把路径上的载荷以测量的传输性能指标为基础分类成载荷种类。因此,把每一载荷等级表示为种类而不是单个性能指标值。本质上,把性能指标的有用范围分为子范围,每个子范围对应单个载荷种类。因此,约束因子的调整依赖于当前载荷种类与先前刚应用的载荷种类之间的差别。
借助含有约束因子调整值的表来有效地执行约束因子的调整,可用当前载荷等级或种类以及先前载荷等级或种类来对约束因子调整值中的每一个进行寻址。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用的性能指标是抖动和丢包。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了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的另一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该路径上的通信量载荷等级为基础把允许使用该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对该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抖动和丢包以确定该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确定丢包是否低于预定等级,并且在丢包低于所述预定等级时单独以抖动为基础决定(ascertain)该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
同样,提出了一种装置,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至少一条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其包括:适合于确定所述路径上的传输载荷等级的载荷管理处理器;适合于以所述确定的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限制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的呼叫控制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通信的数据测量模块,用于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抖动和丢包。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适合于决定丢包是否低于预定等级,并在丢包低于所述预定等级时单独以所述测量的抖动为基础确定所述路径上的当前传输载荷等级。
已发现抖动是丢包变得显著之前通信量载荷的有效早期指标。因此,利用抖动测量确定通信量载荷并在路径拥塞的那些早期阶段控制呼叫接纳,允许系统在可察觉呼叫质量显著降低之前迅速且预先积极地响应载荷条件的任何变化。
附图说明
从参考附图以示例方式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就清楚了。在附图中:
图1示意地示出了用于传送语音和多媒体应用的互联网电信网络,
图2示意地示出了图1的媒体网关的功能单元间的关系,
图3是示出IP网络的链路上的通信量载荷和抖动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基于抖动和丢包的测量定义载荷种类的表,
图5是定义具体路径的约束因子的表,
图6是用于调整约束因子的算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约束因子调整值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在互联网协议(IP)或其它包交换网络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示例装置。在所示装置中,多个用户301连接到使用充当IP网络边缘节点的IP媒体网关10提供对IP核心网络50的接入的第一接入网络30。另一IP媒体网关20将第二接入网络40连接到IP核心网络50。该第二接入网络40也连接到多个用户401。应该理解,许多其它的接入网络可经类似的网关或者经备选的边缘节点连接至IP核心网络。用户301和401可包括固定线路电话、蜂窝电话、个人电脑或者其它多媒体设备。本装置,尤其是媒体网关10、20能够处理诸如语音和视频通信量的延迟的敏感通信量以及非延迟的敏感数据。为了有效处理延迟的敏感通信量,本系统执行区分业务方案(DiffServ),以使这种通信量能够以与非延迟敏感通信量分离的方式被识别和处理。1998年12月,S.Blake等人在《一种区分业务的体系构架》(S.Blake et al.,"An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ted Services",RFC 2475,December 1998)中描述了区分业务方案。这类通信量一般采用具有由实时控制协议(RTCP)提供的附加机制的实时协议RTP来承载。在1996年1月,H.Schulzrinne等人在RFC 1889中提出的《RTP:实时应用的传输协议》(H.Schulzrinne et al.,"RTP:A transport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RFC 1889,January 1996)中描述了RTP和RTCP机制。
现转到图2,示出了图1的IP媒体网关10的各种功能单元。本图并没有示出这种IP媒体网关的所有单元,仅仅示出了那些与本发明相关的单元。此外,本图不打算提供对这些单元间的固定结构关系的表示,也不限制这些功能可执行的方式。将各种单元描述为单独的实体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发明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在没有改变本操作实质的条件下,可把各种功能以不同方式组合或者进一步分解。
根据本发明,图2中所示的系统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呼叫进行关于各种质量相关测量的测量,并利用这些测量影响未来的路由决定。更具体地说,如果根据对使用该链路的正在进行的呼叫所作的测量、结合先前的载荷条件数据,检测到特定链路的载荷条件的改善或退化,那么根据通信量载荷中的变化把允许在本链路上继续下去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更高的或者更低的等级。在实现该操作中,两个单元(element)是IP网络50上的延时敏感呼叫的处理和路由的中枢。这些单元是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和呼叫控制模块106。这些单元被表述为分离和不同的单元,然而这并非是要限制这些功能的执行。通过对存储介质的访问,可在同一中央处理设备中很好地执行这些单元的处理功能。
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在IP核心网络50上确定由延时敏感通信量所使用的每一路径上的载荷,并给每一路径分配要应用的约束。在接到到来的呼叫时,呼叫控制处理模块106取(fetch)给该呼叫要求的路径所分配的相关约束因子,并根据此约束因子作关于是否允许呼叫建立继续下去的决定。
在优选实施例中,应用给监控(supervise)路径的约束是百分数约束,因此,该链路上每100个呼叫中有n个呼叫允许继续下去。这由约束因子r表示,它具有从0一直到并包括100的值。于是,在特定路径上的百分数约束由100-r表示。
其它形式的约束也是可以的。其包括对通信量等级或者对通信量速率的约束。在通信量等级约束之下,基于测量的载荷,将只允许监控路径上的通信量等级达到某个等级。在通信量速率约束之下,基于测量的载荷条件,把可在某个时期中建立的呼叫数量限制到特定值。
又转到图2,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与数据测量模块102通信。数据测量模块收集与正在进行的呼叫的业务质量(QoS)相关的数据。要理解,本模块也可以与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一起组合到单个处理设备中。把QoS数据分离到由本呼叫使用的源和目的IP应用地址所确定的特定路径中。更具体来说,使用在核心网络50的边缘设备10、20中的接口的IP地址确定该路径。利用实时控制协议RTCP获得QoS数据,这可实现与RTP会话的各种质量或者载荷指标、比如抖动和丢包有关以及与各个呼叫依据(basis)有关的统计的收集。对于本发明,载荷指标是抖动和丢包。抖动是在传输信号的相位的时间中小的或随机的变化。它以时间来表示,并且代表发送节点的包之间的间隔对接收节点的包之间的间隔的差异。从包的序列号中推导丢包的数据。把它表示为百分数值。与抖动和丢包相关的数据从RTP计数器(counter)中推导。在某一测量期,数据测量模块102对监控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的全部或者部分上的抖动和丢包数据采样。在此测量期结束时,将数据发送给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每个测量期持续5秒左右,但可根据网络上的载荷以及能够容忍的处理延迟而更长或更短。利用接收的测量数据,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使用来自载荷种类数据模块103的信息,根据具体载荷种类对监视路径分类。这在图3和4中示出。
众所周知,丢包对语音呼叫的感知质量有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抖动虽然可能导致在高等级(high level)处的同步的丢失,却不影响呼叫的语音质量。然而,已发现由于增加的通信量载荷,抖动仍然是路径的传输质量退化的早期指标,如图3的曲线图所示。该曲线图是在IP网络中抖动和丢包对百分数的链路上提供的载荷的绘图。抖动测量具有某些偏差(deviation),因此该曲线图示出了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平均抖动等级(jitter level)。从该图可见,抖动等级在此链路达到100%载荷以前显著增加。而另一方面,丢包一直至该点都很低,然后突然增加。因此,抖动能够提供即将来临的路径质量退化的有效早期警报,使呼叫控制系统能够在显著丢包发生和呼叫质量恶化以前预先主动工作(operate)。更具体地说,当百分数的丢包低于预定等级时,即低于0.5%,且优选低于0.1%,可以单独使用抖动来确定监视路径上的载荷条件。此外,仿真已证明,至少对于64kB的缓存大小(大约500个包,取决于包的长度)及以上,抖动本质上独立于节点参数。
又转到图3,载荷已被分为6类,从“无(none)”开始,经过“轻微(slight)”,“可接受(acc)”,“中等(mod)”,“恶劣(bad)”到“错误(faulty)”。从“无”到“中等”的低载荷种类,主要由抖动等级定义,因为丢包等级在这些载荷等级基本上是不变的或者是可以忽略的。在这些载荷等级以上,抖动作为唯一指标就不再可靠了,并将丢包用来定义两种最高的载荷种类。图4中的表示出了以抖动和丢包等级为基础往特定载荷种类的路径分类。条目N/A指示此数据不适用于这类载荷。如前所示,在许多正在进行的呼叫上执行所有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平均。此外,能够分别根据抖动和丢包的测量确定载荷种类,如果它们不同,则选择最差种类。
图2的载荷种类数据模块103包含图3中表的信息。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使用本载荷种类数据以与接收到的抖动和丢包相关的测量数据为基础对监控路径分类。利用该载荷种类,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确定可用于监控路径的约束因子r,并且更新在路径约束表105中的载荷种类和约束因子的当前值。该表在图5中示出。该表提供在定义具体路径的远程和本地IP应用地址间的映射,以及当前载荷种类和约束因子。IP应用地址信息可以是能够由操作者(operator)定义的地址前缀或者完整地址。也可根据IP核心网络中的源和目的边缘节点把该信息分组。
呼叫控制处理模块106使用给IP核心网络中特定路径施加的当前约束因子来决定是否允许到来的呼叫继续下去。更具体地说,当呼叫控制处理模块106接收到请求在IP核心网络上路由的到来的呼叫时,该模块106访问路径约束表105,以便为接收到的呼叫取可应用于由本地和远程IP应用地址所定义的链路的当前约束因子。然后,使用关系100(1-r)%,把该约束因子用于确定允许此呼叫继续下去的百分数概率。例如,如果路径具有20的约束因子,那么此呼叫可能具有80%的被处理机会。例如,可由呼叫控制处理模块105仅通过产生1和100之间的随机数、且如果产生的数大于20则授权此呼叫建立来做出是否允许此呼叫继续下去的决定。
用于确定约束因子的机制在图6和7中示出。如较早所述,以最后获得的链路载荷指标、即抖动和/或丢包为基础,但也以最后应用的载荷种类为基础来确定当前约束因子。
相应地,约束因子根据新的载荷种类和最后应用的载荷种类进行调整。用于约束因子的调整值ADJ在图7的表中给出。图7中的列与新的载荷种类有关,行与先前或者旧的载荷种类有关。把表中的调整值ADJ加到最后应用的(旧的)约束因子,以便获得新的约束因子。从该表可见,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上的调整值ADJ很小。这与载荷种类没有改变的情形有关。但是,只在维持载荷种类“可接受”和“中等”时,才不改变约束因子。这允许操作者通过增加可由该链路承载的呼叫的数量来促进该链路的利用,同时载荷条件保持为低。要理解,在图7的表中的调整值的选择允许操作者根据该路径实际载荷条件配置或大或小的约束变化。特别地,约束因子的变化程度可根据载荷条件的变化程度、而不仅仅根据绝对载荷条件安排。换言之,从“轻微”到“错误”的载荷条件变化,可在约束因子中产生比从“恶劣”到“错误”的变化大得多的调整。这允许系统快速响应呼叫到达率的突变,同时维持链路利用的最优等级并保持稳定。
图6是表征调整每一具体路径的约束因子的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始于步骤500,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从路径约束表105(图5)取应用于具体路径的旧约束因子。在步骤501,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从数据测量模块102取得或者接收与选定路径上的抖动和丢包相关的新测量数据。在步骤502,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使用表103(图4)中的数据从测量数据中确定新载荷种类,然后选择约束因子调整表104(图7)的列。在步骤503,载荷管理处理模块101从路径约束表105中取旧载荷种类,并用它来选择约束因子调整表104(图7)的合适行,以便获得调整值ADJ。在步骤504,决定新约束因子要处于≥0且≤100的可允许边界内。如果这是真的,在步骤505,通过把调整值加到旧约束因子r=r+ADJ,计算新约束因子。否则,本过程转到步骤506,并把约束因子设在适当的边界值,即如果r+ADJ<0则为0或者如果r+ADJ>100为100。
在对每一监控路径的每个测量期之后重复图6所示的约束因子调整算法。
当路径是第一次使用时,没有先前的测量、载荷种类或者约束因子可用,给该路径分配默认约束因子“0”允许在该路径上路由100%的到来呼叫。此外,分配给此路径的载荷分类为“无”。也把由本地和远程IP应用地址所定义的该路径加入到路径约束表105,供接下来的测量期使用。
已把参考图2描述的各种表作为分离的单元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表可适当地设置在可由中央处理设备访问的同一存储媒质上。
在以上描述中,定义了6种载荷种类。但是要理解,可根据系统的反应需求和可用处理容量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种类。

Claims (33)

1.一种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至少一条路径之上的呼叫的接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约束因子具有至少3个可能值的范围并将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且以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第一等级为基础来设置;
对所述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以便确定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
以所述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为基础确定更新的约束因子并将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二预定等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更新的约束因子的所述步骤包括:使用所述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和所述第一通信量载荷等级来确定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
3.一种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之上的呼叫的接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并以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第一等级为基础来设置;
对所述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以便确定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
使用所述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和所述第一通信量载荷等级来确定更新的约束因子,并把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二预定等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的所述步骤包括:对预定时间段的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所述性能性能指标,并在所述预定时间期间结束时确定所述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更新的约束因子的所述步骤还包括通过调整值调整所述约束因子以获得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的步骤,所述调整值取决于所述第一通信量载荷等级和所述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约束因子的所述步骤包括:
使用包含约束因子调整值的表,所述表中的每个值可用所述第一通信量载荷等级和所述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寻址,并把所述调整值加到所述约束因子以获得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承载延迟的和/或失敏感的语音或多媒体数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把抖动用作传输性能指标。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把丢包用作传输性能指标。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把抖动和丢包用作测试性能指标,以及其中,在丢包低于预定等级时用抖动来确定传输载荷等级。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量载荷等级表示为多个载荷种类之一,每一载荷种类由传输性能指标值的范围来定义,并指示通信量载荷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抖动和丢包测量分开确定所述路径的载荷种类,并选择最差载荷种类作为所述载荷种类。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约束因子为百分数约束因子,它确定允许使用所述传输路径的呼叫的百分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约束因子r具有从0一直至100的值,以及其中,允许平均100个新到来的呼叫中的100-r个使用监视路径。
15.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约束因子是通信量等级约束因子,它确定在任一时刻允许使用监视路径的呼叫的最大数。
1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约束因子是最大通信量等级增量约束因子,它确定在某一时间段内可建立的呼叫的数量。
17.一种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至少一条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给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分配约束因子,所述约束因子与所述路径上的第一传输载荷等级有关且具有至少3个可能值的范围,
呼叫控制处理器(106),适合于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由所述约束因子定义的预定等级;以及
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通信的数据测量模块(102),用于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
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以所述测量的传输性能指标为基础确定所述路径上当前传输载荷等级,并且以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更新所述路径的所述约束因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以所述路径上的所述第一传输载荷等级和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给所述路径更新所述约束因子。
19.一种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至少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给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分配约束因子,所述约束因子与所述路径上的第一传输载荷等级有关,
呼叫控制处理器(106),适合于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由所述约束因子定义的预定等级;以及
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通信的数据测量模块(102),用于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传输性能指标,
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以所述测量的传输性能指标为基础确定所述路径上当前传输载荷等级,并且以所述路径上的所述第一传输载荷等级和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把分配给所述路径的所述约束因子更新。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通信的第一存储媒介(104),所述第一存储媒介含有与所述约束因子有关的数据,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适合于使用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与所述第一传输载荷等级访问第一存储媒介(104),并使用包含在所述存储媒介中的数据生成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媒介包括含有约束因子调整值的表(104),所述表可由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访问,以及,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利用所述当前载荷种类和所述先前载荷种类对所述表寻址。
22.如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存储媒介,用于存储含有用于每一监控路径的约束因子值的表(105),所述路径约束表可由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和所述呼叫控制处理器(106)访问,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通过用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值取代所述约束因子值来更新所述表,以及其中,所述呼叫控制处理器(106)适合于在到来的呼叫的接收时查阅所述表以便获取所述呼叫所需要的路径的约束因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还适合于将用于每条路径的当前传输载荷等级写入所述路径约束表(105)。
24.如权利要求19和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媒介被包含在单个存储设备中。
25.如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荷控制处理器和所述呼叫控制处理器由单个处理设备构成。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测量模块包含在所述单个处理设备内。
27.如权利要求17至26所述的装置,其中,传输载荷等级表示为多个载荷种类之一,其中,每个载荷种类指示所述路径上的载荷条件且由传输性能指标值的范围定义。
28.一种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所述路径上的通信量载荷等级为基础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
对所述路径上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抖动和丢包以确定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
确定丢包是否低于预定等级,并且在丢包低于所述预定等级时单独以抖动为基础决定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当前等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把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一预定等级,并以所述路径上通信量载荷的所述等级为基础设置;以及
以所述确定的当前通信量载荷等级为基础确定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并把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应用到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所述更新的约束因子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第二预定等级。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量载荷等级表示为多个载荷种类之一,其中,每一载荷种类由抖动或丢包的测量值的范围定义并且定义所述路径上的通信量载荷条件,以及其中,至少一种载荷种类由抖动测量值的范围单独定义。
31.一种用于在包交换网络中控制到路径上的呼叫的接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确定所述路径上的传输载荷等级,
呼叫控制处理器(106),适合于以所述确定的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限制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以及
与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通信的数据测量模块(102),用于对正在进行的呼叫测量抖动和丢包,
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适合于决定丢包是否低于预定等级,并在丢包低于所述预定等级时单独以所述测量的抖动为基础确定所述路径上的当前传输载荷等级。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还适合于给使用所述路径的呼叫分配约束因子,所述约束因子与所述路径上的所述确定的传输载荷等级有关,以及所述呼叫控制处理器(106)还适合于把允许使用所述路径的新呼叫的数量限制到由所述约束因子定义的预定等级。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荷管理处理器(101)还适合于以所述当前传输载荷等级为基础给所述路径分配更新的约束因子。
CNA2006800545295A 2006-05-12 2006-05-12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438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6/004486 WO2007131518A1 (en) 2006-05-12 2006-05-12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540A true CN101438540A (zh) 2009-05-20

Family

ID=36593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545295A Pending CN101438540A (zh) 2006-05-12 2006-05-12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45129A1 (zh)
EP (1) EP2025105B1 (zh)
CN (1) CN101438540A (zh)
WO (1) WO20071315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4587B2 (en) * 2006-08-22 2012-03-2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network resources using a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engine
WO2009030280A1 (en) * 2007-09-07 2009-03-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admission control for media gateways
US20090161668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John Joseph Mullooly Dynamic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packets based on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prefix
ATE543295T1 (de) * 2008-06-05 2012-0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kehrsüberwachung durch markierung der niedrigsten übertragungsschicht
US8495205B2 (en) 2010-05-03 2013-07-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an overload in a network
US9137733B2 (en) 2011-03-15 2015-09-15 At&T Mobility Ii Llc Dynamic control of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0686A (ja) * 1996-09-17 1998-06-02 Fujitsu Ltd トラヒック過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EP1450514A1 (en) * 2003-02-18 2004-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ver-base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media streaming environment
CA2520802A1 (en) * 2003-03-31 2004-10-28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all admission control/session management based on n source to destination severity levels for ip networks
US20050052996A1 (en) * 2003-09-09 2005-03-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voice-over IP communications
SE526346C2 (sv) * 2003-12-22 2005-08-30 Operax Ab Metod för kontrollera vidarebefordringskvaliteten i ett datanät
DE102004038475A1 (de) * 2004-08-07 2006-03-16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Zugangskontrolle für einen Datenstrom zu einem klassenbasierten paketvermittelnden Netzwerk
US7660243B2 (en) * 2004-09-28 2010-02-09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voice-over IP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25105A1 (en) 2009-02-18
EP2025105B1 (en) 2015-12-23
US20090245129A1 (en) 2009-10-01
WO2007131518A1 (en)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96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ware programmable intelligent network
EP0999674B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delay sensitive traffic over IP networks
CN108092888B (zh) 一种基于Overlay网络的传输方法、网关及传输系统
US8804532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apting to variations in an available bandwidth to a local network
US7327681B2 (en)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in internet differentiated service network
KR100563656B1 (ko) 인터넷 차별 서비스 망에서 입력 호 상태를 반영한 적응적연결 수락 제어방법
EP1069736A1 (en) Scheduling and admission control of packet data traffic
US200301520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quality of service by feed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packet network
EP18470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US7092359B2 (en)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the data-traffic load o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US10355974B2 (en) Admission control in a packet network
EP2785129A2 (en) Accepting or rejecting access requests
AU2007353984A1 (en) Priority flow handling in stateless domains
CN101438540A (zh) 呼叫接纳控制方法
Ahsan A framework for QoS computation in web service and technology selection
EP1658702B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qos i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Gerla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styles in QoS DiffServ networks
Houck et al. A measurement-based admiss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Vo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