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880B -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6880B
CN101436880B CN2007101655640A CN200710165564A CN101436880B CN 101436880 B CN101436880 B CN 101436880B CN 2007101655640 A CN2007101655640 A CN 2007101655640A CN 200710165564 A CN200710165564 A CN 200710165564A CN 101436880 B CN101436880 B CN 101436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ignal
signal
coupling
couple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55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6880A (zh
Inventor
方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 Pilin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55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6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6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6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以提高信号传输容量及传输速率,其中信号发送方法包括步骤:在保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和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各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以及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号传输技术,尤其是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电话双绞线,也称为无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 Pair),传送信号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路(HDSL,High bit Rate DSL)等技术(以下统一简称为xDSL技术)已经存在广泛的应用基础。 
但是随着高速业务(例如IPTV,WEB2.0等)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基于单线对传送信号的xDSL技术,由于通讯容量低,其提供的接入速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接入速率,业界提出“光进铜退”的建网模式,即采用光纤传送信号,以增加通讯容量,进而提高接入速率。但是如果一味采用光纤传送信号,那么将极大浪费传统的UTP铜线资源。 
目前很多地方在传送信号时,采用了两对电话双绞线,其中一对用于信号传送,另外一对作为备份,因此如果能够提出一种充分利用多对双绞线传送信号的方法,那将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UTP铜线资源,提高信号传输容量及信号接入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以提高信号传输容量及传输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中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步骤: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中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子信号耦合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子信号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信号还原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待传输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以及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信 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步骤: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将经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子信号耦合单元,用于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耦合出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括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不同信号线上发送来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所述耦合子信号中包括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信号还原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待传输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包括: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 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以及将经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耦合的子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在基于多根信号线,传输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的信号时,通过将不同发送信号的不同子信号耦合在一根信号线上传输,增加了信号线上传输的子信号数目,从而使得信号线传输的信号数增加,提高了信号传输容量,使得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号量增加,进而也提高了信号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子信号耦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耦合信号承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耦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耦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外一种子信号耦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号承载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如下设计思路:在基于多根信号线,传递由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构成的信号时,首先对发送信号的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然后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不同信号线上传输,以提高信号线传输的子信号的数目,使传输的信号数目增加,从而实现提高信号发送端、信号接收端等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的通讯容量,以及信号传输速率的目的。 
由于子信号既可以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一起在信号线上传输,也可以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单独在信号线上传输,因此在对发送信号的子信号进行耦合时,可以对发送信号的所有子信号都进行耦合处理,使得每一根信号线上传输的都是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也可以仅将发送信号的部分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使得一部分信号线传输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另一部分信号线单独传输未与其他子信号进行耦合的子信号。 
据此,本发明实施例具体提出如下几种传输信号的方案,以实现上述设计思路: 
方案一、信号发送端对每一个发送信号的子信号都分别进行耦合,再将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给信号接收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保证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与另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待发送的各个原始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由于只需保证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与另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因此与一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耦合的另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可以有多种选择,它既可以是另一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也可以是另一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而且所述另一个信号是其余信号中的哪一个信号也是有多种选择的,因 此步骤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子信号耦合方式的示意图,图中a代表第一子信号,b代表第二子信号,1,2,...,M分别代表第一至第M个信号,则Ma就代表第M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另外图中的直线代表将该直线连接到的两个子信号耦合成为耦合子信号组,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子信号耦合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将第一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M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 
分别将第i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i-1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其中i为自然数,且1<i≤M; 
步骤2,将所述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所述耦合出的每一个子信号组都可以承载于任意一根信号线上,发送给信号接收端,因此只需要保证同一根信号线上不要承载多组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即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耦合子信号组承载方式的示意图,图中弧线s1、s2、...、s(M)为发送信号,弧线上端代表该发送信号的第一子信号,下端代表该发送信号的第二子信号,Line1、Line2、...、Line M为M根信号线,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这种耦合子信号组承载方式为: 
将第一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M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第一根信号线; 
分别将第i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i-1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第i根信号线,其中1<i≤M。 
步骤3,信号接收端在不同的信号线上,接收所述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 
步骤4,信号接收端将所述接收到的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端待发送的各个原始信号。 
所述信号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并不是指还原出的信号与信号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在各个性质(例如频率、强度等)上完全一致,此处所述的原始 信号仅指还原出的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是由发送端发送出的相应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传递而来。例如发送端发送的信号1的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在还原后,仍然作为接收信号1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不会与其他信号的子信号构成接收信号。 
所述由第一子信号与第二子信号构成的信号一般是差分信号,对应的,可以将差分信号的正端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子信号,差分信号的负端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子信号,当然也可以将差分信号的负端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子信号,差分信号的正端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子信号。 
另外由于通常是基于双绞线来传送差分信号,因此下面以基于两对双绞线,通过图2所示的耦合方式,图3所述的承载方式,传输4个相互独立的差分信号为例,来具体阐述上述方案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信号发送端包含发送滤波电路及发送耦合电路,信号接收端包含接收滤波电路及接收耦合电路,具体的信号传递过程为: 
发送信号(即待发送的原始信号)1至4经由发送滤波电路滤波后,得到输入信号x1、x2、x3及x4; 
然后基于如下耦合方法,经由耦合电路,将输入信号x1至x4的子信号耦合为4个子信号组后,承载于双绞线上传输到信号接收端: 
输入信号x1的正端子信号与输入信号x4的负端子信号耦合;输入信号x1的负端子信号及输入信号x2的正端子信号耦合;输入信号x2的负端子信号及输入信号x3的正端子信号耦合;以及输入信号x3的负端子信号及输入信号x4的正端子信号耦合。 
信号接收端在接收到上述4个耦合子信号组后,经由接收耦合电路,将所述子信号组内包含的各个正端子信号及负端子信号,组合出输出信号y1,y2,y3及y4,所述y1包括各个输入信号的子信号,但是其中x1的正端子信号及x1的负端子信号的强度最大,所述y2至y4,与y1类似,均包括各个输入信 号的子信号,但是对应的子信号强度最大。 
输出信号y1至y4,经由接收滤波电路滤波后,最终获得接收信号1至4,所述接收信号1由发送信号1的第一子信号及发送信号1的第二子信号分别对应传递过来的子信号构成,对应的接收信号2至4由发送信号2至4的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分别对应传递过来的子信号构成。 
其中所述耦合电路可以有多种结构,本实施例可以但不限于使用如下两种耦合电路: 
1,可用于子信号耦合及还原的耦合电路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耦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一种耦合电路包括耦合变压器及电容。 
当该耦合电路作为发送耦合电路,用于耦合子信号时,其输入端有8个,可以分别接入输入信号x1至x4的正负端;该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有4个,可以分别将耦合得到的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两对双绞线内不同的信号线上,其内的信号传递过程为(以线1上传递的x1的正端子信号及x4的负端子信号为例): 
x1的正端子信号接入到耦合变压器(1)的上端线,进入该耦合电路,然后传递至电容(2);x4的负端子信号接入到耦合变压器(3)的下端线,进入该耦合电路,传递至电容(4),与所述x1的正端子信号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承载在线1上。 
当该耦合电路作为接收耦合电路,用于组合输出信号时,4个耦合信号分别从线1至4进入该接收耦合电路,然后经历与上述信号传递相反的传递过程,从变压器(1)至(4)的8个端口输出,组合出输出信号y1、y2、y3及y4。 
2,仅能用于子信号耦合的耦合电路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耦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种耦合电路包括耦合变压器、电容以及加法器,该耦合电路实现子信号耦合的过程为(以线1上传递的x1的正端子信号及x4的负端子信号为例): 
输入信号x1的正端子信号和输入信号x4的负端子信号经加法器(1)相加后,由变压器(2)和电容(3)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承载于线1,传送到信号接收端。 
基于上述两种滤波电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子信号耦合,例如信号发送端基于耦合电路一发送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及信号接收端基于耦合电路一还原出原始信号;或者信号发送端基于耦合电路二发送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及信号接收端基于耦合电路一还原出原始信号。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信号线上,承载有两个子信号;以及线路之间的信号串扰关系,使得输出信号并不仅仅与相应的输入信号有关,例如信号y1并不仅仅与输入信号x1有关,还受到输入信号x2,x3,x4的影响,即输出信号y1包括x1至x4的子信号,因此还需要通过滤波电路对所述发送信号1至4和/或输出信号y1至y4滤波后,才能得到接收信号1至4,使得接收信号1至4分别仅与发送信号1至4相关。 
要达到使得接收信号1至4分别仅与发送信号1至4相关的目的,可以采用多种滤波方式,既可以仅在信号发送端滤波,或者仅在信号接收端滤波,也可以在信号发送端及信号接收端均进行滤波。下面基于这三种情况给出相应的滤波器。由于通常描述滤波器是利用参数矩阵,因此此处本实施例仅仅给出滤波器的参数矩阵,至于如何根据所述参数矩阵得到相应物理意义上的滤波器,则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假设接收信号1至4分别为z1,z2,z3及z4,发送信号分别为t1,t2,t3及t4,以及输出信号y与输入信号x间的函数关系为H,其中H可以表示为: 
H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 即 
y 1 y 2 y 3 y 4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 x 1 x 2 x 3 x 4 , 则不同滤波方式下使用的滤波器的参数矩阵如下: 
1,信号发送端及信号接收端都使用滤波器。 
如果在信号发送端采用发送滤波器W,及在信号接收端采用接收滤波器Q,则根据 
z 1 z 2 z 3 z 4 = Q · y 1 y 2 y 3 y 4 = Q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 x 1 x 2 x 3 x 4 = Q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W · t 1 t 2 t 3 t 4 ,
并对H矩阵作SVD分解,获得H=UAVH后,其中U和V分别为酉阵;Λ为对角阵。 
即可得到接收滤波器Q的参数矩阵为: 
Q=AUH,(其中A为任意对角阵,也可以是Λ-1),以及 
发送滤波器的参数矩阵为: 
W=V 
2,仅在信号接收端使用接收滤波器。 
如果仅在信号接收端使用接收滤波器Q,信号发送端不使用发送滤波器,则由 
z 1 z 2 z 3 z 4 = Q · y 1 y 2 y 3 y 4 = Q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 t 1 t 2 t 3 t 4 ;
可知,所述接收滤波器的参数矩阵Q=AH-1,其中A为任意对角阵。 
3,仅在信号发送端使用发送滤波器。 
如果仅在信号发送端使用发送滤波器W,信号接收端不使用接收滤波器,则由 
z 1 z 2 z 3 z 4 = y 1 y 2 y 3 y 4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 W · x 1 x 2 x 3 x 4
可知,所述发送滤波器的参数矩阵W=H-1A,其中A为任意对角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一,基于M条信号线,能够传输M个由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构成的信号,例如差分信号等,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使得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号量增加,从而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同样也提高了信号接入速率。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一,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所述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信号发送装置10,用于在保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和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各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以及 
将耦合处理后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信号接收装置20,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 
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与现有的信号传输系统相比,由于上述提出的信号传输系统能够基于M条信号线,传输M个由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构成的信号,例如差分信号等,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使得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号量增加,从而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同样也提高了信号接入速率。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第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由图7可知,所述第一种信号发送装置10包括: 
子信号耦合单元11,用于在保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 号和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各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 
信号发送单元12,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11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假设如上述信号发送方法所述,信号发送端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那么所述信号发送装置10还可以包括滤波单元13,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如果信号接收端不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则在利用所述滤波单元13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后,接收信号就仅包括与其对应的发送信号的子信号传递过来的子信号,例如接收信号z1仅包括发送信号t1的子信号传递过来的子信号,而与发送信号t2、t3及t4的子信号无关。 
如果信号接收端也要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则在另一种滤波单元13对发送信号滤波后,再通过信号接收端对接收信号滤波,将能够使接收信号仅包括与其对应的发送信号的子信号传递过来的子信号。 
同样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第一种信号接收装置,由图7可知,该信号接收装置20包括: 
子信号组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 
信号还原单元22,用于将所述子信号组接收单元21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同样如上述信号传送方法所述,如果信号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那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0还可以包括滤波单元23,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号发送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通过将发送信号的子信号耦合在一根信号线上传输,提高了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的数目,进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系统的容量,以及信号传输速率。 
方案二、信号发送端对发送信号的部分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再将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由该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保证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和另一个信号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与方案一相比,步骤A的区别主要在于,本方案仅对发送信号的部分子信号进行耦合,而不是对各个发送信号的子信号进行耦合。 
其中所述耦合的子信号的数目,及耦合哪一些子信号等都是有多种方式的,只需要满足步骤A中所述的耦合方式即可。为形象起见,下面以基于5根信号线,传输4个信号为例,说明步骤A。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外一种子信号耦合方式的示意图,图中a代表第一子信号,b代表第二子信号,1,2,3,4分别代表第一至第4个信号,则4a就代表第4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另外图中的直线代表将连接到的子信号进行耦合,由该图可知,该耦合方式为: 
将第一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及第二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 
将第二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及第三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 
将第三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及第四个信号的第一个子信号耦合为耦合子信号组; 
对于第一个信号的第一子信号及第四个信号的第二子信号,则不进行耦合。 
步骤B,将上述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给信号接收端。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号承载方式示意图,图中弧线s1,s2,s3及s4为发送信号,弧线的上端代表第一子信号,下端代表第二子信号。其中s1的第一子信号,及s4的第二子信号均各自占用一根信号线传送,这样使得5 根信号线传送了4个信号,同样也提高了信号系统的传输容量,及传输速率。 
步骤C,信号接收端从不同的信号线上,接收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 
步骤D,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与方案一相比,该方案的区别仅在于耦合的子信号的数目不一样,因此该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方案一的实现方式极为类似,下文不再赘述。 
所述方案二同样能够提高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的数目,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进而提高传输速率。 
基于方案二提供的信号传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所述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信号发送装置30,用于在保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和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以及 
将经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信号接收装置40,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30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耦合的子信号,以及 
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与现有的信号传输系统相比,所述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同样能够大大提高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的数目,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进而提高传输速率。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第 二种信号发送装置,由图11可知,所述第二种信号发送装置30包括: 
子信号耦合单元31,用于在保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和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一个子信号唯一耦合的前提下,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 
信号发送单元32,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31耦合出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同样,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信号发送装置10类似,该信号发送装置30也可以包含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的单元。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第二种信号接收装置,同样由图11可知,所述第二种信号接收装置40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不同信号线上发送来的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 
信号还原单元42,用于将所述子信号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30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同样,该信号接收装置40也可以包括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的单元,其功能与上述提出的第一种信号接收装置20内的滤波单元的功能类似。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信号传输系统,基于其内包含的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通过将发送信号的部分子信号耦合在一根信号线上传输,同样也提高了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的数目,进而提高了信号传输容量,以及信号传输速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与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
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待发送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的步骤。
3.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信号耦合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
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发送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
5.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
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6.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信号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
信号还原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7.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待传输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将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与另一个待发送的原始信号中的第一子信号或者第二子信号进行耦合处理,耦合处理后的两个子信号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以及
将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
将接收到的各个耦合子信号组中包含的分属于不同信号的两个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8.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
将经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9.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信号耦合单元,用于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
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号耦合单元耦合出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10.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不同信号线上发来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所述耦合子信号组中包括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
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11.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不同信号线上发送来的耦合子信号组,以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所述耦合子信号中包括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
信号还原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信号发送装置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12.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待传输的原始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及第二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对部分第一子信号和部分第二子信号分别进行耦合处理,进行耦合处理的两个子信号分别包括在不同的待发送原始信号中、且不再与其他子信号耦合;以及
将经耦合处理后得到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分别承载于不同的信号线上发送;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来的不同耦合子信号组,及未耦合的子信号,以及
将接收到的耦合子信号组内包含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的子信号,及接收到的未进行耦合的子信号,重新还原为发送端待发送的原始信号。
CN2007101655640A 2007-11-12 2007-11-12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Active CN101436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5640A CN101436880B (zh) 2007-11-12 2007-11-12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5640A CN101436880B (zh) 2007-11-12 2007-11-12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880A CN101436880A (zh) 2009-05-20
CN101436880B true CN101436880B (zh) 2012-08-08

Family

ID=4071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55640A Active CN101436880B (zh) 2007-11-12 2007-11-12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6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528B (zh) 2010-05-13 201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信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285A (zh) * 2000-12-21 2004-03-17 汤姆森特许公司 利用多层视频编码系统通过异步传送模式/数字用户线路网络提供视频
CN1623291A (zh) * 2001-12-27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源集线器的wdm光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285A (zh) * 2000-12-21 2004-03-17 汤姆森特许公司 利用多层视频编码系统通过异步传送模式/数字用户线路网络提供视频
CN1623291A (zh) * 2001-12-27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源集线器的wdm光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880A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30340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solating voice and data signals on a common carrier
CN1198441C (zh) 用于电话业务和数据通信的网络
DE102011082417A1 (de) Analoger frontend-protokoll-konverter/adapter für slpi-protokoll
CN101436880B (zh)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CN101087338B (zh) 一种lre信号和电话信号共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34648A (zh) 透明的呼叫进程
CN1361973A (zh) 电话用户线路的线路端接设备
CN1555609A (zh) 改善电数据线束传输特性的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1277439A (zh) 基于shdsl的深海长距离无中继点对点视频传输系统
EP2490363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xtending channels
CN106487614A (zh) 电话线与网线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0359870C (zh) 一种以太网长距离高速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874341B (zh) 实现业务传输线路绑定的方法
CN102104455B (zh) 一种远端多输入多输出方法、分线箱及系统
CN205356499U (zh) Dsl分离器
CN103975559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0550957C (zh) 一种基于数字用户线的握手方法和收发装置
DE102010030122A1 (de) Energiespartechniken für ein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CN101420334B (zh) 信号串扰的处理方法与装置、频谱管理系统
CN1771683B (zh) 用于防止幻象数据通信链接的系统和方法
CN2694652Y (zh) 数据及语音传输端口装置及数据及语音传输系统
CN102630375A (zh) 用于减少与通信线相关联的电力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TW510097B (en) Multi-client ADSL modem
CN101990001A (zh) 双绞线接口扩展装置和方法
CN201919072U (zh) 一种企业内部电话局域网系统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519031, Guangdong, Zhuhai province Hengqin financial industry service base building No. 5 2-I

Patentee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6

Address after: 401120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Shuangfeng Bridge Street, Airport Road No. 7 Building 3 buildings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9031, Guangdong, Zhuhai province Hengqin financial industry service base building No. 5 2-I

Patentee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15

Address after: 519031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Hengqin financial service base No. 5 2-I

Patentee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Shuangfeng Bridge Street, Airport Road No. 7 Building 3 buildings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3

Address after: 057750 No. 01, No. 173 Qianluotou Village, Chaibu Town, Guantao County,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e Pilin

Address before: 519031 2-I, building 5, Hengqin financial service base,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ing Cent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