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5607B -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5607B
CN101435607B CN2008102097557A CN200810209755A CN101435607B CN 101435607 B CN101435607 B CN 101435607B CN 2008102097557 A CN2008102097557 A CN 2008102097557A CN 200810209755 A CN200810209755 A CN 200810209755A CN 101435607 B CN101435607 B CN 101435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supply
upper strata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097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5607A (zh
Inventor
姜益强
姚杨
柴永金
牛福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2097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5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5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5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56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送风集中处理的空调机组,无法对能量进行梯级利用,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较低,再热式送风易造成冷热量抵消,加大系统能耗的问题。本发明出风口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送风管道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下层处理机组的初端相连通。本发明增加一个送风热回收器,因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成本造价低。通过送风热回收器,有效地解决了冷热量的抵消问题,降低了系统能耗,提高了空气冷却处理的露点温度,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Description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处理机组作为空调系统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已经在各种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空气处理(空调)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送风集中处理的空调机组,无法对能量进行梯级利用,造成了能量品质的浪费;2,部分空气承担湿负荷的空调机组,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较低,降低了制冷机性能系数;3,再热式送风,在升高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温度的同时,造成冷热量抵消,加大系统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送风集中处理的空调机组,无法对能量进行梯级利用,造成了能量品质的浪费;部分空气承担湿负荷的空调机组,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较低,降低了制冷机性能系数;再热式送风,在升高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温度的同时,造成冷热量抵消,加大系统能耗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本发明包含送风机、排风热回收器、送风热回收器、送风管道、新风进风管、回风管、排风管、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箱体、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上层处理机组、下层处理机组、回风进风口、隔板、第一风量调节阀、第二风量调节阀、第三风量调节阀、第四风量调节阀和第五风量调节阀,出风口固定在箱体的出口一侧上,送风机设置在箱体内的出口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并排固定在箱体的入口一侧上,排风热回收器固定在箱体的入口内侧,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固定在排风热回收器出口一侧的箱体上,排风热回收器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的箱体设有隔板,隔板的上部即是上层处理机组,隔板的下部即是下层处理机组,在箱体的出口一侧上层处理机组和下层处理机组相通,上层处理机组包含上层加湿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上层表冷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加湿器,下层处理机组包含下层加湿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下层表冷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加湿器,回风进风口固定在上层处理机组初端的箱体上,出风口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送风管道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下层处理机组的初端相连通,第一管道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入口相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风量调节阀的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风量调节阀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第二风量调节阀的另一端和第三风量调节阀的另一端均与新风进风管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的一端与回风进风口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的另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的另一端均与回风管的一端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的另一端和回风管的另一端均与相连通排风管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系统仅增加一个送风热回收器,因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成本造价低。通过送风热回收器,有效地解决了冷热量的抵消问题,从而降低了系统能耗,提高了空气冷却处理的露点温度,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送风热回收器可以应用现有的空气热回收装置,很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空气处理机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包含送风机1、排风热回收器5、送风热回收器7、送风管道8、新风进风管10、回风管11、排风管12、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箱体16、出风口17、第一进风口18、第二进风口19、上层处理机组20、下层处理机组21、回风进风口22、隔板23、第一风量调节阀F1、第二风量调节阀F2、第三风量调节阀F3、第四风量调节阀F4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出风口17固定在箱体16的出口一侧上,送风机1设置在箱体16内的出口处,第一进风口18和第二进风口19并排固定在箱体16的入口一侧上,排风热回收器5固定在箱体16的入口内侧,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13固定在排风热回收器5出口一侧的箱体16上,排风热回收器5的出口与出风口17之间的箱体16设有隔板23,隔板23的上部即是上层处理机组20,隔板23的下部即是下层处理机组21,在箱体16的出口一侧上层处理机组20和下层处理机组21相通,上层处理机组20包含上层加湿器2、上层加热盘管3和上层表冷器4,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上层表冷器4、上层加热盘管3和上层加湿器2,下层处理机组21包含下层加湿器24、下层加热盘管25和下层表冷器26,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下层表冷器26、下层加热盘管25和下层加湿器24,回风进风口22固定在上层处理机组20初端的箱体16上,出风口17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送风管道8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15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15的另一端与下层处理机组21的初端相连通,第一管道14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入口相连通,第一管道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风量调节阀F2的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风量调节阀F3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19相连通,第二风量调节阀F2的另一端和第三风量调节阀F3的另一端均与新风进风管10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F1的一端与回风进风口22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F1的另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的另一端均与回风管11的一端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F4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8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F4的另一端和回风管11的另一端均与相连通排风管12相连通。送风热回收器放在送风机出口处。运行时,部分待处理风通过送风热回收器,从而使送风温度升高,同时对这部分待处理风进行了预冷处理,降低了机组的整体能耗,达到了节能效果。通过给定的送风热回收器送风出口温度进行调节通过送风热回收器的待处理风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增加了两个初端过滤器9,两个初端过滤器9分别设置在箱体16内的排风热回收器5的两个进风口的前侧。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增加了回风过滤器6,回风过滤器6设置在箱体16内上层处理机组20入口端。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二和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增加的过滤器用于滤掉进风中的杂质,使空气更为清新。
空气处理方式:(见图1和图2)如果新风量充足,第五风量调节阀F5关闭。一部分新风通过第二风量调节阀F2进入送风热回收器7进行送风热回收,另一部分新风通过第三风量调节阀F3进入排风热回收段进行排风热回收,然后与热回收后的部分新风混合后一起处理;回风通过第一风量调节阀F1进入上层处理机组处理后与处理后的新风混合。混合的新风和回风进入送风热回收器7,达到所需的送风状态点。
如果新风量不足,第三风量调节阀F3关闭。新风通过第二风量调节阀F2与通过第五风量调节阀F5过来的部分回风进入送风热回收器7进行送风热回收,然后进入下层处理机组处理;另一部分回风通过第一风量调节阀F1,通过上层处理机组处理后与下层处理机组处理好的空气混合,共同进入送风热回收器,达到所需的送风状态点。
风量的控制方法:新风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五风量调节阀F5关闭,第一风量调节阀F1全开。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调控第二风量调节阀F2和第三风量调节阀F3。新风量不足的情况下,第三风量调节阀F3关闭,第二风量调节阀F2全开。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调控第一风量调节阀F1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

Claims (3)

1.一种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包含送风机(1)、排风热回收器(5)、送风热回收器(7)、送风管道(8)、新风进风管(10)、回风管(11)、排风管(12)、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箱体(16)、出风口(17)、第一进风口(18)、第二进风口(19)、上层处理机组(20)、下层处理机组(21)、回风进风口(22)、隔板(23)、第一风量调节阀(F1)、第二风量调节阀(F2)、第三风量调节阀(F3)、第四风量调节阀(F4)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其特征在于:出风口(17)固定在箱体(16)的出口一侧上,送风机(1)设置在箱体(16)内的出口处,第一进风口(18)和第二进风口(19)并排固定在箱体(16)的入口一侧上,排风热回收器(5)固定在箱体(16)的入口内侧,排风热回收器的排风口(13)固定在排风热回收器(5)出口一侧的箱体(16)上,排风热回收器(5)的出口与出风口(17)之间的箱体(16)设有隔板(23),隔板(23)的上部即是上层处理机组(20),隔板(23)的下部即是下层处理机组(21),在箱体(16)的出口一侧上层处理机组(20)和下层处理机组(21)相通,上层处理机组(20)包含上层加湿器(2)、上层加热盘管(3)和上层表冷器(4),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上层表冷器(4)、上层加热盘管(3)和上层加湿器(2),下层处理机组(21)包含下层加湿器(24)、下层加热盘管(25)和下层表冷器(26),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下层表冷器(26)、下层加热盘管(25)和下层加湿器(24),回风进风口(22)固定在上层处理机组(20)初端的箱体(16)上,出风口(17)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送风管道(8)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15)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15)的另一端与下层处理机组(21)的初端相连通,第一管道(14)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7)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入口相连通,第一管道(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风量调节阀(F2)的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风量调节阀(F3)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19)相连通,第二风量调节阀(F2)的另一端和第三风量调节阀(F3)的另一端均与新风进风管(10)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F1)的一端与回风进风口(22)相连通,第一风量调节阀(F1)的另一端和第五风量调节阀(F5)的另一端均与回风管(11)的一端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F4)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8)相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F4)的另一端和回风管(11)的另一端均与相连通排风管(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两个初端过滤器(9),两个初端过滤器(9)分别设置在箱体(16)内的排风热回收器(5)的两个进风口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回风过滤器(6),回风过滤器(6)设置在箱体(16)内上层处理机组(20)入口端。
CN2008102097557A 2008-12-22 2008-12-22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5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97557A CN101435607B (zh) 2008-12-22 2008-12-22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97557A CN101435607B (zh) 2008-12-22 2008-12-22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5607A CN101435607A (zh) 2009-05-20
CN101435607B true CN101435607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71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097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5607B (zh) 2008-12-22 2008-12-22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5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878B (zh) * 2010-12-08 2013-07-10 长沙海赛电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回热节能式性能测试装置
CN102705921A (zh) * 2012-06-08 2012-10-03 吕智 一种热泵驱动转轮除湿和再生型空气处理机组
CN103322628B (zh) * 2013-07-10 2015-08-05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雾霾天室内空气污染的空调箱及其运行方法
CN103727641A (zh) * 2013-12-06 2014-04-16 靖江市宝钢空调设备厂 自主全回收冷热管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CN103836736B (zh) * 2014-02-10 2016-08-17 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42816B (zh) * 2015-09-01 2017-12-22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87688A (zh) * 2017-10-11 2018-02-13 宁波奈兰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新风制冷一体机
CN107894079B (zh) * 2017-10-20 2020-04-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卷烟厂的新回风热回收系统
CN113137671A (zh) * 2021-04-13 2021-07-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3899025A (zh) * 2021-09-26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回收空气处理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0139Y (zh) * 2005-03-15 2006-07-26 广州市海珠区德华五金机械厂 全热回收换气装置
CN2811817Y (zh) * 2005-05-31 2006-08-30 清华大学 一种带有溶液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处理机组
WO2008069559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heat recovery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0139Y (zh) * 2005-03-15 2006-07-26 广州市海珠区德华五金机械厂 全热回收换气装置
CN2811817Y (zh) * 2005-05-31 2006-08-30 清华大学 一种带有溶液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处理机组
WO2008069559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heat recovery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5607A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5607B (zh)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CN102425828B (zh) 一种适用于机房精密控制空调的节能装置
CN205641396U (zh) 双冷源新风空调机组
CN105042816B (zh) 一种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31574U (zh) 空调器变风道装置
CN206113121U (zh) 一种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除湿机组
CN201740130U (zh) 温湿度分控型空调机组
CN206113170U (zh) 一种双冷源带除湿功能的全新风机组
CN104791926B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8616A (zh) 用于工艺生产车间的多维节能空调系统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系统
CN205783549U (zh) 单元式空调机组节能控制系统
CN101440983B (zh)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CN101776319A (zh) 热管逆流回热空调箱节能装置
CN203642387U (zh) 一种用于洁净室的新风机组系统
CN202835602U (zh) 定比例二次回风、双表冷净化空调机组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101900405B (zh) 净化冷凝排风空调机组
CN100547309C (zh) 室内空气换气装置及换气方法
CN209978232U (zh) 用于工艺生产车间的多维节能空调系统
CN101424430B (zh) 带有送风热回收器的空气处理机组
CN206959264U (zh) 一种空调机组温湿度调节系统
CN207881091U (zh) 一种热管回收型直接蒸发式新风换气机组
CN106016514A (zh) 温湿度弱关联控制单元式空调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1706609U (zh) 净化冷凝排风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2